精神疾病就诊相对于其它专科来说比较小众,选择面窄,过去基本属于边缘学科,随着发病率升高,患者及家属就诊意识提高,对诊治需求相应提高,如何少走弯路,准确找到高效专业的诊治?1,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必选一线城市一线专科医院。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早期确诊要比治疗更重要,特殊用药在其它级别城市和医院是买不到的,尤其是新上市特效药,有好多新药在一线城市一线专科医院用了10几年后才能在下级精神科医院引进。这点是其它类型医院无法比拟的。2.药物治疗上条件允许或者不是特殊困难家庭建议使用该药物的原研厂家,不论从药物制作工艺,流程,药物代谢稳定性,药效可靠性、远期稳定性、远期复发率等方面,仿制药很难达到原研药水平。3.精神专科与综合医院精神科选择上不用犹豫,必选精神专科,在患者就诊量、疾病种类、难治精神数量、治疗手段、医生临床经验、药物使用大数据、远期复诊观察......等等,专科具有明显优势,综合医院的精神科大多是为了三甲医院评审拼凑的边缘科室,治疗一些不疼不痒的失眠还可以。4.医生选择方面,不要被一堆堆头衔弄得云里雾里,用我导师曾教导我的话------什么名医、专家,委员,先进,这些都是虚的(此处省略1万字)。最简单方法:职称、学历、科研、SCI。可以短、平、快了解一个医院整体软实力及医生个人水平的不二法则,因为在精神医疗行业内,对临床医生来说只有这四个东西是通过国家统一考试及国外医生专家审核科研后货真价实得到的,通过其它方式得不到的(此处省去10万字)。5.公立精神科医院与私立精神科医院的选择上,如何家属不是智障人士,私立精神科医院想都不用想。Dr.孙玉涛------个人理解,不喜勿喷。
锂盐是情感稳定剂中最经典的一个药物,效果明确,患者使用后的临床数据全面,和其他的情绪稳定药物相比具有独特的药效和药代动力学特征,其中在代谢过程中的排泄环节中最大的特征是它的肾排泄和钠离子的促进排泄作用。肾单位中的钠离子和锂离子发生竞争作用从而促进锂的排出,因此在长期低盐饮食、腹泻、大量出汗等快速或者慢性失水的情况下要进行锂的血药浓度监测,以免影响治疗及副作用的出现。
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脑神经处理信息的过程中的差异之一是神经元之间化学物质的传递,特别是在关键性物质的传递方面的差异,再完成相同信息的处理过程中,先排除其他因素,只从神经细胞的传递来说,单位时间内的递质量的传递差异导致了信息处理能力的强弱。这种差异在残酷的初中,高中的学生竞争中得到了最显著的体现。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容易出现或轻或重的活动影响,比如活动缓慢,关节活动僵硬,眼睛转动困难等,尤其是第一代药物更明显,原因是这类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多巴胺的一条神经传递,导致与之平衡的其他神经传递的脱抑制,引发了这种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
急性焦虑发作是焦虑症最常见的一种发病形式,相信有过一次这种发作的人一辈子也不会忘掉当时的感受,这种发作的根源在于脑内的一个特定部位的功能失调,导致投射到皮层各区的神经纤维异常活跃。药物通过控制这个焦虑大本营的异常功能从而达到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脑矢状面解剖图示意
抑郁症的症状之一是睡眠问题,也是很多患者来就诊的主要症状,一般的印象中都会认为这种睡眠问题是入睡困难,但有很大一部分是那种不太典型的睡眠问题为主,具有这个特点的患者大多是年轻的女性,尤其是就读初中和高中的女孩,每天感觉昏昏沉沉,晚上完全不能入睡,或者可以睡一整晚,而白天仍然感到非常困倦,打不起精神,上课完全不能集中注意力,甚至都可以睡着了。对于存在这种睡眠问题的孩子,在选择用药的时候需要特殊考虑,药物应该适当激活神经元,而不是让孩子更感到困倦。
经常看到一些收到强烈精神刺激后人疯了,疯了一辈子,跟自身的神经基础有关,也跟收到的刺激大小有关,当收到足够大的,足够长时间的刺激后,激活了精神疾病的潜在风险,导致后续一系列的多米诺效应最终不可逆的结局。如果你感觉自己不够强大,安于现状也是挺好的。
每个精神药物,包括抗抑郁药物,抗精神病药,抗焦虑药等等,有很多厂家,价格不同,但理论上都属于同一个药物主要成分,比如利培酮,包括维思通,卓夫,索乐,静平,思利舒等厂家,在临床的应用过程中的治疗效果还是区别很大的,体现在副作用,治疗作用,起效时间,代谢稳定性,远期治疗效果等方面,同时也体现在价格上的巨大差异,基本上这种差异体现在大多数精神药品上,所以用药选择一定要谨慎,毕竟关系到1年,2年,甚至终生的服药选择。
无论你采取哪种药物治疗,最终仍然有35%左右的患者不能得到改善,这个时候可以采用非药物疗法,其中在国外被批准的一种就是迷走神经刺激术。这是一种侵入性手术,通过电极对颈部迷走神经的刺激改善脑干神经递质的传递和神经元的可塑性变化,效果非常理想。在一些媒体上也有很多关于所谓迷走神经的自我调控等方案,对于其他症状或疾病的效果我不太了解,但对于改善抑郁症是没有效果的。目前通过迷走神经改善抑郁症只有迷走神经刺激术这一种。
短视频已经成为当下非常流行的一种媒介,它极大的拉低了个人发表信息的门槛,让每个使用它的人都心满意足。然而细心看一下,大多数内容都是没什么太大意义的搔首弄姿,娇柔做作的无下限的奶头乐文化,里边大都是年轻人,开直播,刷礼物,隐性yuepao等等。而这些短视频的后台做的非常严密,通过大数据控制了这些年轻人,知道他们要什么,不断的大量推送相关内容,让你根本没时间停下来冷静思考。这些人就像猪一样,每天大把的宝贵时间浪费在这上边,狼吞虎咽的吃着人家设计好的猪粮而不知自己已经成为人家的盘中餐。本质是什么?他们被大脑中的奖赏中枢被不断的强化,他们需要不停的接受这种刺激来得到满足,之后形成耐受,又需要更多的刺激,更长的时间再次获得满足,让自己进入恶性循环难以自拔。放下手机,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人生不应该这样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