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遇到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案例,一个15岁的少年,自称“反社会人格”,在学校里欺负同学,在家顶撞父母,偷盗钱财,甚至动手打老师,最终父母以“行为不良”为由,送到门诊来让我帮忙看看。 孩子大喊大叫,却被两个身材魁梧的精神科男护吓到不敢说话,最终在问诊过程中告诉我,自己是因为看了《蝙蝠侠》中的小丑和《神探夏洛克》的主角都是反社会人格,觉得非常迷人帅气,所以才自称反社会人格,做出种种不良表现。 这种现象让人忍俊不禁,但作为医生又有些担忧: 不要再美化人格障碍了!人格障碍不随便能得,也不是那么好治的!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人格障碍,是非常困难的,即便是对于我这样30余年经验的精神科医师,也需要一个慎重的过程,而且人格障碍预后较差,可以说是“不治之症”。 很多人看到一些对于各类人格障碍的描述,容易对号入座,觉得这个也像自己,那个也像自己,我从小就和别人不一样,所以也有人格障碍,那你又说这个病预后很差,我是不是没救了? 怀疑自己患有人格障碍,还有救吗?每次遇到这种问题,都要老生常谈的说一句: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并非易事,如果大家都能凭在网上看一些文章就能自己诊断治疗,那我们这些精神科医师岂不全都要失业。 一般人格障碍的患者是无法理解自己的异常的,来就医的往往是因为睡眠或情绪方面出了问题。所以如果发现身边的亲人朋友可能患有人格障碍,请尽早就医确诊,进行规范治疗,可以使异常行为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人格障碍是怎么回事?人格(personality)也可以称作个性(character),是一个人固定的行为模式及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习惯方式。 也可以通俗的讲:人格就是我们给其他人的感觉。 那么人格障碍是什么?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人明显让其他人觉得他不对劲。 这种不对劲是无法掩饰的,从童年、青少年及成年早期就一直持续的,这些患者并非受到重大刺激因而产生了人格改变或应激反应,而是从小到大一直都表现的异于常人。 比如说:我们很熟悉的反社会型人格,从小就待人十分冷酷无情,即便是骨肉亲情,从小也漠不关心。没有内疚感,完全缺乏责任感,无视社会规范和义务,很多患者从小就逃学、说谎、酗酒甚至违法乱纪。 再比如说:回避型人格障碍,从童年时期就表现出与天真烂漫的同龄人不和谐的紧张、提心吊胆、自卑和不安全感,即便身边的生活环境和父母家庭都给予了莫大的帮助,也无法改变患者这种过分的担心。 如何判断一个人有人格障碍?诊断人格障碍,是一个规范的,慎重的过程,需要精神科医师来详细评估,并非老百姓根据几条规则就能判断出来的。 首先要进行临床晤谈,尽可能的多方面采集病史资料,再使用多种问卷和评估方式辅助诊断。人格是长期的稳定的,一般在成年期我们才会做出人格障碍的诊断。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人格障碍患者已经形成了完全异于常人的行为模式,但他们无法理解自身的异常,因而往往在与外界产生冲突后感到痛苦。 在治疗上,我们只能控制异常症状,却无法彻底改变患者的人格结构,对于医生来说,只能祈祷所有的孩子在年幼的时候都被善待,在人格形成过程中被家庭良好引导,最终都有健康的人格。
孤独症的临床表现: 大部分孤独症患儿1-2岁的时候会出现明显的孤独症症状。 一些后来被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孩子的父母回忆,他们的孩子都是在1岁以后,出现与其他孩子明显不同的表现:语言发育迟滞,对语言的理解力异常一般是首诊时家长们的主诉。 1、社交方面: 对人的面部几乎没有兴趣,缺乏目光对视,很少有直接的生动面目表情或发声、姿势,缺乏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的兴趣,难以觉察别人的情绪,对别人的操控和欺负也无动于衷。 2、交流障碍: 语言发育异常,发音颠倒,言语节奏或声调异常,无意义言语或无法用语言来交流,刻板语言或重复语言。 3、认知障碍: 智力评分比较低,主要表现在抽象思维能力上,例如对顺序性和程序性信息的反应能力比较低。 4、行为特征: 对单调环境有独特反应(例如紧盯着电视)而对社会性情景缺乏反应(例如父母的声音),对非语言的声音有反应而对人声缺乏反应。 特殊的兴趣:例如对一些物品的非功能性部分表现出兴趣,或出现一些特别的姿势,例如踮起脚尖走路,拍手,绕着物体转圈等。 DSM-IV孤独症诊断标准 (家长可以一条一条对下去,看看是否出现这些症状) A:下列12项中至少符合6项 1、社会交往中有质的损害——至少有2项 1)多种调节社会交往的非语言性行为的使用有明显损害,例如:目光对视,面部表情,躯体姿势及手势的。 2)不能与同龄人建立与发育水平相称的伙伴关系 3)不能自发的寻求与他人共享欢乐、兴趣或成就,例如不会像旁人展示、表达或指出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4)缺乏社会交往或与别人的感情交流 2、语言交流中有质的损害——至少有1项 1)口语发育延迟或完全缺乏(不伴有试图用其他交流方式,例如手势或表情来替代) 2)具有足够语言发育的个体,发动或维持与别人交谈的能力存在明显损害 3)刻板的重复语言或奇特语言 4)缺乏与发育水平相称的各种自发性装扮游戏或社会模仿性游戏 3、局限、刻板和重复的行为、兴趣和活动方式——至少有1项 1)专注于一种或多种刻板的、局限的兴趣模式,并有异常的兴趣强度和专注程度 2)顽固的坚持一些特殊的、无用的、常规或仪式性的动作或活动 3)刻板的和重复的作态动作(例如:手指拍打或扭转或复杂的全身动作) 4)过分专注于物品的某些部分 B:3岁之前开始发病,至少有1项功能发育延迟或异常 1)社会交往 2)社会交往中语言的应用 3)象征性游戏或想象性游戏 C:这类障碍不能用RETT障碍(雷特综合征,,一种特发于女孩,与遗传有关的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疾病)、儿童瓦解性障碍来解释。 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临床症状在不同年龄有不同特点,且很多症状可以出现在其他精神疾病或神经疾病中。因此,一旦发现孩子的言语、肢体、行为表现出于其他孩子明显不同的发育异常,一定要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筛查。 目前对儿童孤独症有个形象的描述就是“星星的孩子”,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不聋,却对声音充而不闻;他们不哑,却不知如何 开口说话;他们不盲,却对周围人与物视而不见,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本文系许宝贵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失眠对于身处快节奏社会的人们来讲,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很多人因为生活压力、精神状态、情感问题等都会引起失眠。如果对失眠不及早进行治疗,那么会引发许多疾病,长期失眠会对自身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按临床表现来说,失眠通常有如下几个形式: 1.入睡困难,也就是睡眠潜入期过长。入睡的时间超过30min 2.睡眠维持困难。夜间醒来的次数超过2次或凌晨早醒 3.睡眠质量差。经常做噩梦,自觉睡的浅,似没睡一样 4.早醒、醒后无法再入睡。一般比正常时早醒1--2小时即为早醒 5.总体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 6.日间残留效应。第二天早晨感到头昏,精神不振,嗜睡,乏力等。 失眠症与情感障碍的关系 情感障碍可能导致失眠 造成失眠的病因有许多,也非常复杂,其中: 1.心理、精神受到外界的刺激或干扰时,最容易导致失眠。如焦虑、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等,都会引起失眠的。而生活中的打击、惊喜、工作与学习的压力等,会使人过度思考、担心,这些方面也会使人的心理和生理造成过激的反应,导致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造成大脑的功能失调,从而引起失眠。 2.服用抗精神病药、抗抑郁、抗焦虑药都有可能引发失眠。 失眠对情绪的影响 睡眠障碍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之一,长期失眠也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因为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各项机能都受到影响,从而会加大我们情绪上患病的风险。 常见的情感障碍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双向情感障碍等。以前我们国家医学体系中的心理学建设比较薄弱,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正因为该方面医学专业教育及医学科普教育的不足,导致很多医生和患者并不能正确的认识该类疾患,在临床上很容易误诊或漏诊;或者是病人拒不接受医生的诊断,治疗的依从性更无从谈起。据国外研究报道,原发性失眠病人中存在中、重度焦虑和抑郁分别为54%和31%;国内研究显示,失眠病人中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障碍大约为66.67%,其中焦虑情绪发生率大约为53.18%,抑郁情绪发生率大约为59.96%,焦虑与抑郁共存,约占47.9%。 因此,失眠和情感障碍可能会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病因,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多学科诊断,制定适合自身的诊疗方案。 本文系许宝贵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情绪不是心理疾病的专属每个人,在生活中总会遇到或大或小不顺心的事情,会产生情绪低落。比如说,我们面临一个重要的活动或者一场关键的考试,当准备不充分时会感到非常焦虑,也没有心情做其他事情,感觉怎么准备都特别无力,甚至会几度崩溃…….但只要一段时间内能够自我调节,这其实是正常的情绪,而且我们也需要它们。 所以说,情绪亢奋≠躁狂症,低落≠抑郁症,焦虑≠焦虑症。 能否被判断为心理疾病,需要有一个度的把握。 我们经常说:“我情绪低落,我心情不好”。但很难描述这种情绪有多低落: ※不想说话,不想和陌生人沟通,就想一个人呆着,莫名哭泣 ※茶饭不思,晚上失眠,拒绝任何社交,甚至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躯体症状,例如肠胃难受,头晕头痛。 ※感觉“人间不值得”,有自伤自杀倾向。 这三种情绪低落,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我们说如果出现第二种情况甚至第三种情况,那就算比较严重了。 当然了,心理感受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情。也许你现在感到非常痛苦,觉得自己已经非常严重了,可是医生无法根据三言两语描述就下诊断。 确诊为心理疾病,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 因为心理疾病不但会对患者和家人带来一定的治疗负担,同时也会对患者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压力。 因此,判断是否成为心理疾病,需要详细并且客观的了解现在的情况。如果把我们的心境比做一个坐标轴,负面情绪需要达到一定的时间长度,和一定的严重程度,才能判断是不是达到心理疾病的诊断标准。 如何客观地权衡严重程度?1. 心理量表 不同的心理疾病有各种不同的症状,经过长时间的科研总结,归纳为不同的量表,来辅助验证。一般心理医生会根据量表评分,辅助判断是否患有心理疾病。 2. 物理检查 辅助诊断或者排除其他疾病、物质滥用等。 心境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多种生物功能的紊乱,比如说躁狂患者的肾上腺素水平可能会出现变化,需要通过辅助检查进一步佐证; 另外,有些心境症状的产生可能与躯体疾病有关。 比如身体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可能会引起失眠、多动; 心脏病可能会有心慌的症状,或者服用性分类的药物、催眠镇定药物,常常有患者怀疑自己是焦虑症。 单一的症状不足以说明是否患有心理疾病。 3. 简单自测 抑郁症有严格的诊断标准,但日常中我们也可以借助一些典型的症状来判断: 三个核心感受和八个附加感受。 三个核心感受: 1、心境低落。情绪总提不起来,很难感到高兴和愉快,心里好像笼罩着一层雾霾,没有阳光。 2、兴趣丧失。是原来喜欢的人现在懒得见了,原来感兴趣的事现在不愿意做了,即使强撑着做,也没有那么大的动力。 3、精力降低。总感觉疲乏无力,做起事情来,心有余而力不足,以至于很多事情都是迟迟开动不了,或者虎头蛇尾。 八个附加感受: 1、专注的能力降低了。也就是做事时不能保持注意力,很容易分心,觉得自己的效率降低了。 2、自信降低了。原来是个很自信的人,现在会给自己很低的评价,做什么事都没有勇气了。 3、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觉得自己活着就是社会的负担,浪费了社会的资源。 4、认为前途暗淡,悲观消极。感觉没有什么希望,没有什么奔头,非常的灰心。 5、想自杀,甚至真的会有自杀的行动。也有一些人会自伤、自残。 6、睡眠障碍。醒得早、入睡难、睡不着、睡得轻、噩梦连连。 7、食欲下降。再好的美食也不动心,久而久之体重减轻,日渐消瘦。 8、一些其他的行为。比如说易激惹,点火就着,稍微有一点不愉快,就会发泄在别人身上,以至于会有一些恶作剧的行为。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也许可能是抑郁症的信号。 低落的情绪超1个月无法缓解,甚至已经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社会功能,应该怎么做?一、必须求助精神科及心理科医师。 1. 必须求助专业精神科医生及心理科医师,进行就诊; 2. 谨遵医嘱和诊疗方案; 3. 按时服用药物和进行心理咨询疏导。 二、保持足够的耐心和包容,不要轻视、忽略和误解抑郁症。 抑郁症不是“偶尔不开心”,而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找到开心这种情绪”。 对一个抑郁症患者说“你开心一点”,就好像你对一个骨折患者说,“起来运动运动比较健康”一样。药物的起效可能需要两周乃至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因此需要更为耐心的劝导和等待。
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临床上治疗过非常多的抑郁症患者,他们成病的原因可不相同,在医学归结为遗传-生理-社会心理这三大类因素。我也见过许多来访的患者因心结造成的抑郁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和身边的人也经常会有心里解不开的事情,由于看待问题的方法、解决事情的能力不同,有些人可能无法顺利解开心结。如果无法排解,久而久之就有患上心理疾病的可能,心结变成“死结”。 那么这个结是怎么来的呢?人们心理问题的形成会经历3个阶段 1. 诱因 常见的来源包括: 重大的生活变化。导致你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事件。 家庭。如果你的家庭生活混乱,你可能会感到不安,忧伤或焦虑。 上班/上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工作或学校的义务是一个巨大的压力来源。 如果你在上班或上学时感到不受重视,或者陷入难以继续的工作,你可能会觉得你的生活很糟糕。 社会生活等 都会让我们产生情绪上的波动。 2. 不合理的信念 由于对诱因有着错误的理解,和不好的认知。例如把错误归咎到自己身上,埋怨自己,内疚、自责的情绪无法正常疏导。 3. 结果 长期处在压抑的情绪中,负面情绪无法向外发泄,就会转而攻击自己。 我们可以这么认为: 当遇到无法解决的事情受挫,就会产生负面情绪攻击自己;经常受挫,总是攻击自己; 身体就会产生自动防御功能,为了“阻止”你最终的“自我攻击”,就会在开始认知的阶段让你认为所有的事是不好的; 最终演变成自动化的负面思维模式,进而产生不好的行为和情绪障碍。 如何打开死结?所以在上述“结果”产生之前,我们有以下几个步骤帮助打开心中的死结。 但是首先,在已经确诊的情况下,一定要谨遵医生的治疗方案。 对抗中重度抑郁症,最好做好“长跑”的准备,中重度患者,也必须服药。 很多患者(大部分是患者家属)很担心药物副作用,尤其是带孩子来的家长,总是问:医生,能不能不吃药啊? 我的答案都是:不行,这个阶段必须得服药。 我们的身心是一个整体,负面情绪与其导致的躯体不适的症状,会形成恶性循环。 在治疗的路上,我们要做的,不止是打开心结,还要承受抑郁带来的心理无法承受的负面情绪,还有失眠、头痛等躯体化症状。 所以第一阶段,我们要做的是用药物来控制住,或者说“关闭”情绪。 接下来,寻找让你认为生活很糟糕的原因。 有许多原因会让你觉得你的生活很糟糕,可能会感到焦虑或抑郁。 尝试心境变化,找出真正的原因所在,并对生活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有助于改善情绪。 问问自己以下问题,以帮助分析: 你是否患有重大疾病? 是否曾滥用药物和/或酒精吗? 最近有没有什么大事? 最近有没有经历过亲人的去世? 有与人人冲突吗? 有虐待或创伤的历史吗? 是否服用什么处方药物? 如果你对这些问题中的任何一个回答是肯定的,它可能是你认为你的生活很糟糕的原因。 如果长期压抑内心,时间长了我们会淡忘,但是身体不会忘记。有时需要与医生共同工作,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 另外,减少消极情绪,增加积极性 这时首先需要纠正不合理的信念。当等药物起效,情绪有效得到控制之后,我们需要做一个较为长程的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可以改变患者的负性思维模式,形成一个长期的治疗效果。 科学的心理治疗,已经被证明与抗抑郁剂一样有效改善轻度至中度抑郁症; 认知疗法在预防复发方面也有不错的效果; 心理治疗效果通常在几次治疗后出现。 最后,走出去,再次回到社交圈子 有一个大家容易忽略的问题:在抑郁症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因为一些原因回避社交,不与他人沟通交流,沉溺于自己的孤独之中,就会越发不敢进入社会,与人交往有回避情绪,进而形成死结。 但人的社会性是自然而然的,在工作中和与他人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自然会得到一些认同感、满足感,这满足了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依赖性、利他性和协作性,让我们更加能客观的评价自身的价值。 在最初尝试进行社交的时候,不必过分苛求。 当然,我还是要强调,是否患有抑郁症,怎样确诊,如何治疗,这都需要专业的精神科、心理科医生来进行判断。
我是一名从业30多年的精神科医师,对抑郁症,我想我比较有发言权。 老百姓初次了解到抑郁症,可能都是从电视上、新闻上,只知道 ※抑郁症会导致自杀自伤; ※认为抑郁症是“心情不好,心情低落”; 得抑郁症要去看心理医生。 但是更进一步的了解却都比较缺乏,比如: 跑步能治好抑郁症? 长期失眠是不是抑郁症? 抑郁到什么程度需要找医生? 抑郁症做心理咨询能“治好”吗? 跑步,能走出抑郁症吗?不能。 网上有人说在治疗抑郁症的时候,医生说:“你出去跑跑步,做做有氧运动吧,这样可能改善你的抑郁症。”研究也确实证明,在跑步的时候人体会分泌多巴胺,让人觉得兴奋、快乐。于是网络上就流传起跑步治疗抑郁症的说法,也有很多人站出来说,自己患有抑郁症多年,靠着跑步治好了抑郁症。 不排除跑步确实能改善和缓解抑郁情绪,但这个方法并不适合所有人。 首先你需要确认自己是否适合跑步:中重度抑郁症发作期间不适合,肥胖的患者不适合,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不一定适合。 其次你要保持相对正确的跑姿,跑前跑后要拉伸,要选择安全的场地 —— 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我认为大部分抑郁发作的患者都很难兼顾到这些问题。 因此,不建议在怀疑自己抑郁症的时候盲目选择跑步这种方式,如果已确诊,可以咨询医生遵医嘱。 长期失眠是不是抑郁症?失眠,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主诉,任何疾病都有可能引起失眠这个症状。 失眠症,也是一种疾病,在临床上需要和心理问题引起的失眠鉴别诊断。 长期失眠确实是老百姓最容易理解,也最容易直接判断的一个抑郁症症状。 但失眠的症状并非只有入睡困难,清晨早醒、晚上醒来超过2次且半小时内再难以入睡,这都是失眠。 失眠症本身,也会引起抑郁情绪、焦虑情绪,同时也会引发一系列躯体症状。 如果您长期失眠(超过1个月,每周2次以上),那么确实就需要到精神科去鉴别诊断一下,看看到底是否患有抑郁症。 抑郁症要不要去看医生?当然、必须、一定要。 每次看到大家再网上询问“怎么治抑郁症?怎么缓解抑郁症?自己怎么走出抑郁症?抑郁症怎么自救?”等等问题的时候,我都觉得既无奈,又怜惜。 每次都要强调:抑郁症是一种疾病,和发烧是一样的,需要到医院去,找精神科医师看。 作为医生,我既不能通过简单的一两句问询就给出一个治疗方案,也无法告诉提问者,你一定能被治好。 作为科普者,我一次次看到患者提出同样的问题,却不愿到医院看医生,深深感到自己的工作做的还很不够。 抑郁症做心理咨询能治好吗?我们非常建议抑郁症患者在康复后期,做长程的心理咨询来稳定情绪和认知。 但在抑郁发作时期,我们建议患者第一时间就医,在精神科通过药物治疗先避免自杀自伤,稳定情绪之后,再用心理治疗进行负性认知的改善,人格或情绪问题的调整。 心理咨询不是治疗抑郁症的方法,而是调整心情,改善抑郁情绪的方法。 抑郁症治疗的第一步,是确诊你是不是抑郁症,而确诊的唯一方法,是去看精神科医生。 不要在网上通过随意的抑郁症测试就给自己下诊断,把小小的抑郁情绪放大;也不要太过于轻视抑郁症,最终延误治疗。我们需要对它保持一个正确的态度,通过医生的引导,通过相对准确的治疗方案来和它“斗争、对抗、共存”。
人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离不开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许多人性格天生内向,不喜欢社交,但并不代表他没有社交的能力。但是,如果你由于害怕社交,总是担心自己种种的行为不妥当,进而无法与人进行正常的社交生活,那么就有可能是社交恐惧症了。 什么是社交恐惧症?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 SAD),也称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SP),分为泛化型社交焦虑障碍(GSAD)和孤立型社交焦虑障碍(DSAD)。 特征表现为: 1. 发生情境:一般社交情境与特殊作业情境; 2. 特征表现:害怕; 3. 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 例如:害怕别人看自己;害怕自己做出丢人的事;害怕自己说出不合时宜的话;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害怕别人取笑自己;害怕别人注意到自己的焦虑(例如发抖、脸红、出汗。 这些害怕加深社交焦虑患者的焦虑,形成恶性循环。由于持续的害怕和焦虑,他们或是回避社交情境,或是在无法回避时痛苦的忍耐,使日常工作和生活受到严重的困扰。 社交恐惧症是一种精神障碍,但我们不必对精神障碍讳莫如深,它和躯体的感冒一样,是一种常见病。社交恐惧症在一般人群中发病时间相当早,许多患者在童年期或青少年期,就表现出显著的社交焦虑。 两个发病高峰期一是5岁以下,二是11—15岁之间。但主动就诊的人只有不到一半,到精神卫生机构就诊的人更少,通常15到20年之后,才会寻求专业帮助。 得了社交恐惧症,怎么办?1.不应自己对自己做出诊断,给自己贴上任何疾病标签。社交恐惧情绪和社交恐惧障碍是两码事,就像打个喷嚏和发高烧的区别一样。 我们多少都会在重大场合有一些恐惧感,例如需要面对几百人进行演讲,例如出席一个重要的场合,在这些环境中如有短暂的恐惧情绪,那么不足为虑。 2.不用心理显微镜观察自己的过失 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论,可能会增加焦虑感的产生。尤其是当犯了一点小的错误,自己一直感到内疚,焦虑紧张会更容易让我们说错话或者做错事。每个人都会犯错,不必为了获得所有人的满意而必苛责自己。 3.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如果这些恐惧害怕的情绪,严重影响了你的生活,那么你应该考虑去专业的精神卫生机构,进行治疗。 主要治疗方法可能有: 安全合理的、长期的(至少维持12周,避免复发可能需要12个月左右)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帮助您你更好的适应社交环境,改变不合理的社交预期,改善对自己的负性评价。 如果不是社交恐惧症,而是简单的社交焦虑,又应该怎么办呢? 送你十二字箴言:培养自信,学习礼仪,积累经验~ 先试着与亲近的人多交流,培养自信,可以减轻焦虑。 然后再试着与陌生人主动对话,结识新朋友。 不断尝试、总结,调整自己的话语和行为。 慢慢的就能变成一个落落大方的人。
如何控制抑郁症、焦虑症带来的自动思维?它们是自然而然自动出现的,无须努力就会产生。例如,一个怕狗的人,只要他一看到狗,便自动地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这狗会咬我。 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涌动着大量的自动思维,这些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能否生活得幸福。 自动思维的出现往往是无意识的,迅速的,我们在大部分时间都意识不到它的存在。自动思维往往受情绪的影响,在高兴时产生的自动思维总是正性的,需在情绪不好时产生的自动思维往往是负性的。自动思维是抑郁症、焦虑症比较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惯性思维认知是负性的,这种思维会源源不断的产出负性能量,无法向外释放,转而“攻击自己”,患者心理上也因此感到非常痛苦。 普通人虽然也会有时想事情会考虑的坏的一面,以做好应对,但是这种负面认知可以被自己“控制”。抑郁症和焦虑症之所以被称为一种病,是因为我们负性认知的“开关”被打开失去了控制,无法关闭。 试想,如果正常人一段时间情绪低落,我们陪他聊聊天、放松一下,就像把负面情绪的个开关关闭,比较容易能起到疏导情绪的作用;而抑郁症、焦虑症是一种病态,用对于正常人的简单的“疏导”方式是不能从根本的解决抑郁症和焦虑症的负性自动思维和负性情绪的。对于情绪障碍的患者而言,改变认知就相当于是一项“修理”的工作,需要专业的医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治疗,所以我们需要在医生的帮助和指导下,一点点改变这种自动思维。 “修理情绪阀门”总共分几步?第一步,关闭负面情绪,一般情况下会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 一般在这个时期,需要按医嘱服药,每个个体药物起效时间有所差异,一般几周之后药物起效了,你会发现你的痛苦感,无望感,无边无际的自责感会消失掉或者淡化掉。加上医生对你生活方式的指导或者用药,你会发现自己的身体、睡眠也好了一些,不再整夜失眠了。 第二步,逐步建立正确认知——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会从认知上改变你对世界的认识,真正让你回归到一个正常的思维模式中。 你的医生或者治疗师会逐步的了解你,一次一次的“剔除”你的错误认知,这个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通常,我们建议至少8-10次的心理治疗来改善轻度抑郁症,中重度抑郁症则需要一个长程的治疗。 第三步,持续信任你的医生。在治疗的过程中,正负能量会相互较劲。 提醒患者要持续与医生交流、沟通、复诊,是我每次都要强调的事。 很多患者在症状有所缓解的时候,往往就认为“我好了”,“我不需要吃药了”,但这是危险的。患者自行减药、撤药,会造成身体和心理的大幅度反弹,加重病情。 所以持续的复诊,遵医嘱进行调药、减药,通过心理治疗、生活方式的指导,来达到一个临床治愈的效果。 这是一个需要时间和恒心的事情,因为焦虑症和抑郁症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我们的负性认知也不是一天就建立起来的。 但也请相信你的医生,会始终在康复的道路上,陪你度过这一段难捱的时期。
重度焦虑症是焦虑症中比较重的一种类型,说它重是因为不但患者有焦虑的情绪,还伴有很多躯体不适的症状,如没有安全感,整日恐惧,周身疼痛、无力等,甚至因为这种不适而产生自杀的想法或行动。 作为一名专业的精神科医生,我给的建议是不要等、不要挺、不要乱投医、更不要期待自医会缓解,那样只会延误病情、增加痛苦。 患者朋友可能会问,那我该怎么办呢? 要想知道该怎么办,我们必须了解自己如何发展为重度焦虑症的?1、有的人相对容易产生焦虑,通常是在童年早期我们的一些经历如亲子过早的分离、父母管教过于严格、缺少情感交流等,就为以后的焦虑埋下了伏笔。也就是说我们的心理素质有了焦虑的潜质。 2、在我们成长过程中,遗传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应激事件都有可能导致情绪问题的产生,有了焦虑的潜质,加上一些不良的社会因素,如人际关系紧张等,会促使焦虑的产生。 3、产生了焦虑后,我们的一些错误的认知,会放大症状的严重程度或病情。 所以改变认知对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改变认知不是做思想工作,是心理治疗的一种方式,是一种科学的方法。所以不懂方法,希望通过自医达到治愈可以吗? 答案:当然的否定的。 了解了上面所说的焦虑症状的产生根源,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自我调节对轻度焦虑症有一定帮助,中重度的焦虑症的治疗遵循心理+药物治疗为主,其他物理治疗为辅的治疗方式; 焦虑症不同于焦虑情绪,如果只是通过自我暗示就可以缓解的情绪就不足以称之为“病症”了。焦虑症是自身认知层面出现了偏差,无法仅通过开导就能疏解,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达到重度的情况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疗愈也需要保持足够的时间和耐心; 如果没有看医生的条件,这一点成为你的困扰,也应当如实告诉医生。看是因为家人的不理解?或者是经济问题?也可能是你自动化的负性认知思维,觉得家人的不支持,是无法沟通和转变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法,以及生活上的建议。 因此,我也建议遇到类似情况的朋友尽早就医,以免耽误治疗加重病情。
是的,有些人在抑郁的时候,看不出什么典型症状,整天乐呵呵的,社交功能也比较好。 这种情况就是微笑型抑郁,也叫阳光型抑郁,指的是一种对抑郁的反应模式,用笑容和阳光的外表,来掩饰内心的抑郁。 微笑型抑郁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用微笑骗别人。也就是因为碍于面子,或者为了应付社交,而强颜欢笑。这种类型的人,很清楚自己感到痛苦和压抑,但是担心被别人看出来,所以表现得若无其事。 另一种是用微笑骗自己。也就是习惯性地否认自己的负性情绪,假装一切都好。他们往往不能察觉到自己其实抑郁了,只是觉得有点不对劲儿,好像越来越不像自己了,内心有一种脱离了现实的感觉。 当然,还有些人是两种类型的混合。一开始觉得心情很糟,但是不知道怎么处理,于是回避它,在别人面前若无其事,久而久之,也骗过了自己,误以为糟糕的心情已经过去了。 有些人会问:“那这样的话,不就是没有抑郁了吗?” 事实情况恰恰相反,微笑抑郁是比较危险的! 微笑抑郁症的危害:1.身边的人不能及时发现,导致无法及时提供帮助。 如果我们身边那些乐观的人说他心情很糟,我们通常的第一反应是,觉得他在开玩笑,并不会很认真地对待。有很多微笑型抑郁的来访者,当他们开始行为异常,甚至突然间自杀的时候,身边的亲友会非常吃惊,才知道原来他们早就抑郁了。 2.生活在微笑的伪装下,会让抑郁的情绪被压抑得越来越深。 有一个有名的小故事,说的是有一个人,得了很严重的抑郁症,每天闷闷不乐,茶饭不思,身体也越来越差。于是,他找到当地最有名的心理医生。医生花了很长时间,用了很多办法,可还是治不好他。后来,医生实在没有办法,就对他说:“我无能为力了。建议你去城外的马戏团,那里有个小丑,他把全城的人都治好了,每个人看到他都快乐。也许,他能让你快乐起来。”这个人抬起头,看着医生说:‘医生,其实我就是那个小丑。’ 微笑型抑郁的男性要比女性多。因为受社会文化的影响,男人总觉得男儿有泪不轻弹,大丈夫要不屈不挠,所以更不能面对自己的抑郁。 因此,一旦有抑郁情绪还是需要寻求专业的帮助,抑郁症只是情绪上的感冒,千万不要讳疾忌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