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经常有新生儿或出生数月出现皮肤上长血管瘤,家长疑惑是否需要治疗、何时开始接受治疗、用何种治疗方法较妥。临床上皮肤血管瘤分鲜红斑痣,单纯性血管瘤,海绵状和混合型血管瘤四型。尽管有学者和医生认为部分婴幼儿皮肤血管瘤可以自行消退,但多数不但不会消退还会逐渐增大,进而延误治疗可影响容貌乃至功能。因此多数皮肤血管瘤需要治疗。皮肤血管瘤越早开始治疗的疗效越好,因为较新生的血管对治疗反应好。已存在多年的血管瘤治疗反应相对差。而病程短、面积小、比较薄的血管瘤需要治疗次数相对少,治疗费用也相对节省。对于一部分患儿的皮肤血管瘤生长很快,肿瘤面积和厚度增长迅速,必须尽早、及时进行治疗,因为即使已开始激光治疗,肿瘤消退也需要时间,因此要控制肿瘤生长后才会使肿瘤缩小。这部分患者疗程相对较长,且治疗初期会觉得疗效并不显著。家长一定要有耐性,坚持治疗。目前最常用、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脉冲染料激光。它可以选择性破坏增生的血管,对皮肤组织损伤小,不易留疤痕。通常经过数次的治疗可以达到治愈。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小,受惊吓或疼痛,我们发现越小的孩子对治疗的不适反应越不明显。而较大的孩子由于对治疗的疼痛记忆相对深刻,容易造成心理恐惧。因此理论上不必担心幼儿的治疗心理反应,而对较大的孩子需做思想工作,让其能更好配合治疗。
孕妇用药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在胎儿发育过程的不同阶段,其器官功能尚不完善,如用药不当,就会产生不良影响。1956年妊娠早期妇女服用沙立度胺后发生近万例海豹畸胎,引起世界范围对药物致畸作用的重视。此外,许多药物能从母亲的乳汁中排泄,间接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也有可能引起中毒,所以哺乳期妇女用药应考虑药物对乳儿的影响。一、妊娠期妇女用药 (一)不同孕期用药特点 1、细胞增殖早期 为受精后至18天左右,此阶段胚胎的所有细胞尚未进行分化,对药物无选择性中毒的表现,其结果为胚胎死亡流产或仍能存活而发育成正常个体,因此在受精后半个月左右,几乎见不到药物致畸作用。2、器官发生期 为药物致畸的敏感期,此期为受精后3周~3个月(高敏感期为妊娠21~35天),胎儿心脏、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四肢、性腺及外阴相继发育。此期如胚胎接触毒物,最易发生先天性畸形。3、胎儿形成期 此期指妊娠3个月至足月,为胎儿发育的最后阶段,器官形成过程已大体完成,除中枢神经系统或生殖系统可因有害药物致畸外,其他器官一般不致畸,但也可影响胎儿的生理功能和发育成长。(二)药物对妊娠的危险性分级 国际上一般采用美国FDA颁布的药物对妊娠的危险性等级分级的标准。其中大部分药物的危险性级别均由制药企业按标准拟定;有少数药物的危害性级别是由某些专家拟定的。某些药物标有两个不同的危害性级别,是因为其危害性可因其用药持续时间不同而不同。分级标准如下。 A级:在有对照组的研究中,在妊娠3个月的妇女未见到对胎儿危害的迹象(并且也没有对其后6个月的危害性的证据),可能对胎儿的影响甚微。 B级:在动物繁殖性研究中(并未进行孕妇的对照研究),未见到对胎儿的影响。在动物繁殖性研究中表现有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并未在妊娠3个月的妇女得到证实(也没有对其后6个月的危害性的证据)。C级:在动物的研究证明它有对胎儿的副作用(致畸或杀死胚胎),但并未在对照组的妇女进行研究,或没有在妇女和动物并行地进行研究。本类药物只有在权衡了对孕妇的好处大于对胎儿的危害之后,方可应用。 D级:有对胎儿的危害性的明确证据,尽管有危害性,但孕妇用药后有绝对的好处(例如孕妇受到死亡的威胁或患有严重的疾病,因此需用此类药物,如应用其他药物虽然安全但无效)。 X级:对动物或人的研究表明它可使胎儿异常。或根据经验认为在人、或在人及在动物,是有危害性的。孕妇应用这类药物显然是无益的。本类药物禁用于妊娠或将妊娠的患者。 (三)妊娠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 1.了解不同药物在妊娠期对胎儿的影响,安全选药 应尽量选用对孕妇及胎儿安全的药物。用药时间宜短不宜长,剂量宜小不宜大。凡属于临床验证的新药,以及疗效不确定的药物都不要用于孕妇。2.要谨慎使用可引起子宫收缩的药物 垂体后叶素、缩宫素等宫缩剂小剂量即可使子宫阵发性收缩,大剂量可使子宫强直收缩。3.要权衡利弊,在妊娠期绝不滥用抗菌药,最好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药。二、哺乳期妇女用药 (一)药物在乳汁中的排泄 乳母用药后药物进入乳汁,但其中的含量很少超过母亲摄入量的1%~2%,故一般不至于给乳儿带来危害,然而少数药物在乳汁中的排泄量较大,乳母服用量应考虑对乳儿的危害,避免滥用。(二)哺乳期妇女用药对婴儿的影响1、抗生素及磺胺类 尽管有些抗生素在乳汁中浓度很高,可是到达婴儿体内的药量有限,不能达到有效浓度,但可引起婴儿过敏反应和导致耐药菌株的发生。有些抗生素如卡那霉素和异烟肼给乳母应用后,有可以导致婴儿中毒,宜禁用。2、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 据报道,癫痫病乳母每日口服苯妥因钠和苯巴比妥各400mg,婴儿出现高铁血红蛋白症,全身淤斑,嗜睡和虚脱。3、其他 抗甲状腺素药物、抗凝剂、放射性药物、麦角制剂、锂、抗癌药、汞剂等一般认为在乳汁中浓度较高,哺乳期应禁用。(三)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 1.选药慎重,权衡利弊 2.适时哺乳,防止蓄积3.非用不可,选好替代4.代替不行,人工哺育常用皮肤病用药妊娠期FDA分类和授乳期用药止痛药妊娠期用药:对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B),酮洛芬(B),萘普生(B),阿司匹林(C),布络芬(B)、可待因(C),盐酸哌替淀(C)、喷他佐辛(C)授乳期: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可用;布洛芬、酮洛芬有争议;吲哚美辛与婴儿抽搐有关,尽量不用;可待因、吗啡和右丙氧芬可用。麻醉药妊娠期:局部麻醉药利多卡因(B)、利多卡因-肾上腺素(B)、利多卡因-丙胺卡因(B)妊娠期使用不禁忌。授乳期:利多卡因 B、利多卡因-丙胺卡因、甲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均可使用抗生素妊娠期:头孢氨苄(B),头孢克洛(B),头孢拉定(B),头孢羟氨苄(B);红霉素(B),阿奇霉素(B),克拉霉素(C),地红霉素(C);氟喹诺酮类(C);青霉素(B);磺胺类(C);四环素类(D);外用红霉素、新霉素及小剂量外用克林霉素和莫匹罗星以及超量的杆菌肽和多粘菌素均对胎儿没有任何危险。授乳期:可谨慎使用红霉素、克拉霉素、地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头孢菌素也可小心使用。应避免使用氟喹诺酮、磺胺及四环素。授乳期可外用红霉素、硫磺制剂和磺胺醋酰钠等。抗痤疮外用制品妊娠期:壬二酸(B),过氧化苯甲酰(B),甲硝唑(B),维甲酸(C),阿达帕林(C)授乳期:可外用壬二酸、过氧化苯甲酰及甲硝唑。动物实验研究外用维甲酸在乳汁中发现量很少,不认为有害。抗真菌药物妊娠期:氟康唑(C),灰黄霉素(D),伊曲康唑(C),酮康唑(C),制霉菌素(B),特比萘芬(B),两性霉素B(B)。外用抗真菌药:克霉唑(B),咪康唑(C),酮康唑(C),制霉菌素(B),特比萘芬(C),二硫化硒(C)。授乳期:生产商反对系统使用氟康唑、伊曲康唑、酮康唑和特比萘芬。生产商反对外用酮康唑、特比萘芬、特康唑和噻康唑;慎重外用克霉唑、益康唑、咪康唑等。制霉菌素没有反对使用。抗组胺药妊娠期:赛康啶(B),溴苯那敏(B),氯苯那敏(扑尔敏)(B),西替利嗪(B),氯雷他定(B),西咪替丁(C),苯海拉明(B),非索那定(C),特非那定(C),阿司咪唑(C),授乳期:因为抑制泌乳及影响婴儿不推荐使用。抗疟药妊娠期:氯喹(D),羟氯喹(C),因氯喹引起视神经损害、智力障碍和惊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其法定适应证是治疗疟疾和肝脏阿米巴。授乳期:WHO强调氯喹可用。但AAP认为氯喹和羟氯喹有危险。抗蠕虫药妊娠期:甲硝唑(B),喷他脒(C),噻苯达唑(C)授乳期:不推荐系统应用甲硝唑,因为对动物有致癌性。抗疥虫药妊娠期:林丹(B),扑灭司林(B),克罗米通(C),伊维菌素(C),沉降硫磺(一般不选择)授乳期:可用林丹,沉淀硫磺没有资料可提供抗病毒药妊娠期:阿昔络韦(C),泛昔络韦(B),伐昔洛韦(B),金刚烷胺(C),病毒唑(X)授乳期:慎用阿昔络韦和万乃络韦糖皮质激素妊娠期:可的松(D),倍他米松(得宝松)(C),地塞米松(C),泼尼松(B),氢化泼尼松(B)授乳期: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被认为是“安全的”。外用皮质激素在授乳前不能用于乳房。 其它药物地蒽酚 C,卡泊三醇 C,煤焦油 C,环孢素 C,DDS C,氢醌 C,咪奎莫特 B,干扰素 C,甲氧沙林 C,米诺地尔 C,己酮可可碱 C,鬼臼树脂 C。《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妊娠妇女禁用的药物 抗感染药物 链霉素、依托红霉素、琥乙红霉素、氯霉素(孕晚期禁用)、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吡哌酸、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培氟沙星、依诺沙星、洛美沙星、司帕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氟罗沙星、磺胺嘧啶(临近分娩禁用)、磺胺甲恶唑(临近分娩禁用)、磺胺异恶唑(临近分娩禁用)、甲硝唑(前3个月禁用)、呋喃唑酮、伊曲康唑、利巴韦林、伐昔洛韦、膦甲酸钠(注射剂禁用)、甲苯咪唑、左旋咪唑(孕早期禁用)、阿苯达唑、乙胺嘧啶 神经系统用药左旋多巴、溴隐亭(孕早期禁用)、卡马西平、扑米酮、夸西泮、咪达唑仑、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水合氯醛、地西泮(前3个月禁用)、奥沙西泮、氟西泮、氯硝西泮、三唑仑、艾司唑仑、赖氨酸阿司匹林(孕晚期禁用)、尼美舒利、双氯芬酸钠/米索前列醇、金诺芬、阿明诺芬、别嘌醇、麦角胺、丁丙诺啡、戊四氮、贝美格、吡拉西坦、他克林循环系统用药 地尔硫卓(注射剂禁用)、美托洛尔(孕中晚期禁用)、索他洛尔(孕中晚期禁用)、比索洛尔、丁咯地尔、阿托伐他丁、洛伐他丁、普伐他丁、氟伐他丁、非诺贝特、辛伐他丁、阿西莫司、普萘洛尔(孕中晚期禁用)、吲哒帕胺(妊娠高血压患者禁用)、卡他普利、依那普利、咪达普利、贝那普利、培哚普利、福辛普利、西拉普利、阿罗洛尔、卡维地洛、尼群地平、非洛地平、缬沙坦、赖诺普利(孕中晚期禁用)、厄贝沙坦(孕中晚期禁用)、特拉唑嗪、肼屈嗪、利血平、呋塞米、布美他尼(前3个月禁用)呼吸系统用药 厄多司坦、喷托维林、氯哌斯汀、非诺特罗、曲尼司特消化系统用药 雷贝拉唑钠、三甲硫苯嗪、哌仑西平、枸橼酸铋钾、胶体果胶铋、碱式碳酸铋、胶体酒石酸铋、米索前列醇、罗沙前列醇、恩前列素、甘珀酸钠、吉法酯、醋氨乙酸锌、奥沙拉秦纳、生长抑素、复方铝酸铋、匹维溴铵、托烷司琼、甲氧氯普胺、茶苯海明(孕早期、晚期禁用)、硫酸钠、蓖麻油、欧车前亲水胶体、苯乙哌啶、复方樟脑酊、硫普罗宁、甘草酸二胺、甲磺酸加贝酯、乙型肝炎疫苗注射剂、非布丙醇、曲匹布通、羧甲香豆素、鹅去氧胆酸、西布曲明、奥曲肽、阿糖腺苷、柳氮磺吡啶(临近分娩禁用)、特利加压素、醋酸兰瑞肽、托烷司琼泌尿系统用药 布美他尼(前3个月禁用)、醋甲唑胺、醋羟胺酸、鞣酸加压素皮肤科用药 维A酸、异维A 酸、阿达帕林血液及造血系统用药 血凝酶、云南白药、依诺肝素(孕早期禁用)、华法林钠、双香豆素、双香豆素乙酯、醋硝香豆素、茴茚二酮、苯茚二酮、东菱精纯抗栓酶、去纤酶、羟乙基淀粉(孕早期禁用)、西洛他唑、沙格雷酯、吲哚布芬、伊洛前列素、氯贝丁酯激素类有关药物 曲安奈德、雌二醇、戊酸雌二醇、炔雌醇、雌三醇、尼尔雌醇、己烯雌酚、甲羟孕酮、尿促性素、氯米芬、亮丙瑞林、曲普瑞林、甲地孕酮、左炔诺孕酮、孕三烯酮、氯地孕酮、羟孕酮、米非司酮、卡前列素、卡前列甲酯、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格列美脲、苯乙双胍、二甲双胍、瑞格列奈、降钙素、碘化钾、重组人生长激素 抗过敏药物及免疫调节药物 苯海拉明(孕早期禁用)、西替利嗪(孕早期禁用)、依巴斯汀、左卡巴斯汀、曲尼司特、青霉胺、环孢素、他克莫司、硫唑嘌呤、咪唑立宾、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来氟咪特、麦考酚酯、雷公藤总苷、基因工程干扰素β-1a、重组人白细胞介素Ⅱ抗肿瘤药物 氮芥、苯丁酸氮芥、美法仑、氧氮芥、异环磷酰胺、甘磷酰芥、雌莫司汀、卡莫司汀、洛莫司汀、司莫司汀、尼莫司汀、福莫司汀、塞替派、卡培他滨、甲氨蝶呤、巯嘌呤、硫鸟嘌呤、硫唑嘌呤、氟脲嘧啶、氟尿苷、卡莫氟、去氧氟尿苷、氟尿脱氧核苷、替加氟、阿糖胞苷、吉西他滨、丝裂霉素、平阳霉素、柔红霉素、多柔比星、表柔比星、阿柔比星、伊达比星、长春新碱、长春地辛、长春瑞滨、依托泊苷、替尼泊苷、拓扑替康、伊立替康、紫杉醇、他莫昔芬、托瑞米芬、福美坦、依西美坦、氨鲁米特、来曲唑、阿那曲唑、甲羟孕酮、甲地孕酮、亮丙瑞林、戈舍瑞林、曲普瑞林、丙卡巴肼、达卡巴嗪、顺铂、卡铂、奥沙利铂、羟基脲、亮脯利特、利妥昔单抗、三氧化二砷、靛玉红、米托蒽醌生物制品 森林脑炎灭活疫苗、冻干黄热病活疫苗、冻干流行性腮腺炎活疫苗、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Ⅰ型、Ⅱ型)、水痘减毒活疫苗、冻干风疹活疫苗、斑疹伤寒疫苗、霍乱疫苗、甲型肝炎活疫苗、伤寒菌苗、伤寒副伤寒甲乙菌苗、伤寒Ⅵ多糖菌苗、钩端螺旋体菌苗、冻干鼠疫活菌苗、冻干人用布氏菌病活菌苗、霍乱菌苗、金葡液生化制品 降纤酶、促红细胞生成素、阿糖腺苷维生素、营养及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药物 帕米膦酸二钠、依替磷酸二钠、氯屈磷酸二钠、阿仑膦酸钠、伊班磷酸钠、葡萄糖酸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哺乳期妇女禁用的药物 抗感染药物 链霉素、氯霉素、林可霉素、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吡哌酸、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培氟沙星、依诺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磺胺嘧啶、柳氮磺吡啶、磺胺甲恶唑、磺胺异恶唑、特比萘芬、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利巴韦林、膦甲酸钠、阿苯达唑、替硝唑、乙胺嘧啶神经系统用药 左旋多巴、金刚烷胺、卡马西平、苯巴比妥、唑吡坦、甲喹酮、奥沙西泮、氟硝西泮、三唑仑、氟哌利多、氟哌啶醇、氯普噻吨、氟伏沙明、赖氨酸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可待因、尼美舒利、双氯芬酸钠/米索前列醇、萘普生、金诺芬、别嘌醇、麦角胺、羟考酮、丁丙诺啡、吗啡、戊四氮、贝美格、士的宁、吡拉西坦、他克林循环系统用药 地尔硫卓、比索洛尔、丁咯地尔、氟桂利嗪、阿托伐他丁、洛伐他丁、普伐他丁、非诺贝特、辛伐他丁、阿西莫司、培哚普利、福辛普利、西拉普利、比索洛尔、卡维地洛、厄贝沙坦、特拉唑嗪、乌拉地尔呼吸系统用药 厄多司坦、喷托维林、氯哌斯汀、右美沙芬、倍氯美松消化系统用药 泮托拉唑、埃索美拉唑、雷贝拉唑钠、胶体酒石酸铋、米索前列醇、罗沙前列醇、恩前列素、甘珀酸钠、膜固思达、生长抑素、复方铝酸铋、匹维溴铵、托烷司琼、西沙必利、依托必利、茶苯海明、酚酞、欧车前亲水胶体、苯乙哌啶、次水杨酸铋、复方樟脑酊、马洛替酯、硫普罗宁、非布丙醇、奥利司他、奥曲肽、乌司他丁、柳氮磺吡啶、醋酸兰瑞肽、甲磺酸萘莫司他泌尿系统用药 环噻嗪、苯噻嗪、泊利噻嗪、贝美噻嗪、乙酰唑胺、醋甲唑胺、黄酮哌酯血液及造血系统用药 双香豆素乙酯、茴茚二酮、苯茚二酮、东菱精纯抗栓酶、去纤酶、非格司亭、西洛他唑、吲哚布芬、伊洛前列素、氯贝丁酯激素有关药物 曲安奈德、雌二醇、戊酸雌二醇、炔雌醇、雌三醇、尼尔雌醇、已烯雌酚、亮丙瑞林、炔诺酮、甲地孕酮、左炔诺孕酮、孕三烯酮、氯地孕酮、羟孕酮、米非司酮、卡前列素、卡前列甲酯、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苯乙双胍、二甲双胍、瑞格列奈、降钙素、卡比马唑、碘化钾抗过敏药物及免疫调节药物 苯海拉明、曲普利啶、青霉胺、环孢素、他克莫司、硫唑嘌呤、咪唑立宾、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来氟米特、雷公藤总苷、基因工程干扰素α-2a、基因工程干扰素β-1a抗肿瘤药物 氮芥、苯丁酸氮芥、美法仑、氧氮芥、异环磷酰胺、甘磷酰芥、雌莫司汀、卡莫司汀、洛莫司汀、尼莫司汀、福莫司汀、白消安、甲氨蝶呤、硫唑嘌呤、氟尿嘧啶、氟尿苷、卡莫氟、去氧氟尿苷、氟尿脱氧核苷、替加氟、阿糖胞苷、吉西他滨、丝裂霉素、平阳霉素、柔红霉素、多柔比星、阿柔比星、伊达比星、长春瑞滨、依托泊苷、替尼泊苷、羟喜树碱、拓扑替康、伊立替康、紫杉醇、他莫昔芬、托瑞米芬、福美坦、依西美坦、氨鲁米特、来曲唑、阿那曲唑、甲羟孕酮、甲地孕酮、亮丙瑞林、戈舍瑞林、曲普瑞林、丙卡巴肼、达卡巴嗪、顺铂、卡铂、奥沙利铂、羟基脲、亮脯利特、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门冬酰胺酶、靛玉红、米托蒽醌生物制品 森林脑炎灭活疫苗、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斑疹伤寒疫苗、霍乱疫苗、伤寒菌苗、伤寒副伤寒甲、乙菌苗、伤寒Ⅵ多糖菌苗、钩端螺旋体菌苗、冻干鼠疫活菌苗、冻干人用布氏菌病活菌苗生化制品 降纤酶维生素、营养及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药物 阿仑膦酸钠、伊班磷酸、葡萄糖酸锌
有些宝宝在出生不久之后,爸爸妈妈会在宝宝身上发现一些深浅不一、大小不等的棕褐色斑片。这些斑片的颜色就像咖啡里面倒入了不同比例的牛奶混合以后的颜色,因此它有个很形象的名字,叫做牛奶咖啡斑(Cafe-au-Lait)。有经验的父母或者老人会告诉新的爸爸妈妈,这个是“胎记”,不必担心的。因此,多数长在非暴露部位的牛奶咖啡斑并不会引起家长太多的关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是完全正确的。虽然没有蒙古斑发生率那么高(在中国人中接近90%),但牛奶咖啡斑在“胎记”里面也称得上是老二了,它在人群中的发生率高达10%-20%。因此出现牛奶咖啡斑通常无需过多担心。然而,某些特殊表现牛奶咖啡斑,可能就不是“记”,而是“疾”的早期表现。那么什么情况下,牛奶咖啡斑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呢,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1. 牛奶咖啡斑的数量较多:通常作为“记”的牛奶咖啡斑,数量会在3个以下。如果数量超过6个,那么就得引起警惕。一般而言,新生儿有6处及以上最长径大于0.5厘米的牛奶咖啡斑,就需要高度怀疑神经纤维瘤病的可能性了。2. 牛奶咖啡斑的面积较大:大面积的牛奶咖啡斑,可以见于神经纤维瘤病,奥尔布赖特综合征,也有可能是色素性毛表皮痣而不是牛奶咖啡斑。3. 边缘高度不规则或以中线为界:如果边缘出现类似海岸线一样不规则的外观,或者牛奶咖啡斑严格以身体中线为界的话,就得高度怀疑奥尔布赖特综合征。4. 合并多发雀斑样小点:多见于神经纤维瘤病或者Legius综合征。当牛奶咖啡斑出现以上的表现时,建议找遗传性皮肤病相关专业的医生进行咨询,辨别是“记”还是“疾”,采取必要检测手段排查,尽早明确诊断,减轻不必要心理负担。后记:在合并牛奶咖啡斑的多种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就是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这是一种相对常见的遗传性皮肤病,在青春期前最常见的表现就是牛奶咖啡斑。很多家长认为自己没有这个疾病,孩子是不应该有神经纤维瘤病的。实际上,神经纤维瘤病除了可以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50%的概率遗传给下一代)以外,有接近一半的神经纤维瘤病都是散发的,即基因发生了新发突变(父母都没有基因异常而孩子出现了基因变异)。因此,没有家族史并不能作为排除神经纤维瘤病的依据。建议疑诊为神经纤维瘤病的患儿尽早进行诊治,这样可以为孩子明确诊断,必要时尽早干预,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