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里总有一些小朋友的眼睛突出明显,这是临床的急症,即蜂窝织炎。 分类: 眶隔前蜂窝织炎、眶隔后蜂窝织炎、眼眶骨膜下脓肿、眼眶肌椎内脓肿、肌椎外脓肿、海绵窦血栓。 眶隔前蜂窝织炎病变表浅、反应较轻,以眼睑红肿为主,患者痛感不明显,无视力下降和眼球运动障碍。 眶隔后蜂窝织炎临床症状严重,表现为眼球突出、眼球运动障碍甚至固定(痛性眼肌麻痹)和视力下降。眶内组织弥漫性肿胀导致眼球突出。眼外肌麻痹因炎症直接累及眼外机所致。高眶压和毒素的刺激,视神经受累,瞳孔对光反射减弱,视力下降甚至丧失,此时眼底可见视网膜静脉扩张、视网膜水肿、渗出。其他常见表现包括眼睑红肿、球结膜充血、高度水肿、严重者球结膜突出于睑裂之外,睑裂闭合不全,暴露性角膜炎,角膜溃疡。炎症沿血液扩散可形成脓毒血症,导致患者出现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中毒症状。如感染经眼上静脉蔓延至海绵窦而引起海绵窦血栓,患者可出现瞻望、昏迷、烦躁不安、惊厥等神经精神症状。 切开排脓指征:(1)明确诊断 眶隔前蜂窝织炎;(2)血白细胞计数(WBC)及 CRP明显高于正常;(3)抗生素控制感染效果不佳;(4)患眼肿胀,明确触及脓肿处有波动感;(5)有眼眶CT的支持。 ? 用药:轻度眶隔前蜂窝织炎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复合物或者第一代头孢菌素,考虑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用氟氯? 西林或克林霉素治疗。于中、重度患儿在药敏培养结果之前通常使用夫西地 酸(5~10 mg/kg,tid) 或万古霉素(15mg/kg,tid)联合二代头孢(头孢孟多)等广谱抗生素静脉输注,如果明确鼻源性及牙源性所致的眼部蜂窝织炎,特别是形成眼眶深部脓肿者,考虑增加甲硝唑等联合用药治疗
近年来随着干眼发病率的增加,引起干眼的因素也随之增加。对于不同病因引起的干眼其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了解干眼患者的角膜组织学变化对于干眼的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角膜组织学变化 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发现干眼患者角膜上皮层的细胞数量随干眼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减少,角膜上皮细胞层细胞大小不均,排列欠规则,可出现干燥斑。干眼的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直径变细,排列不规则,随着干眼严重程度的增加其弯曲度逐渐增大、分支增多。干眼患者朗格汉斯细胞的活化程度与干眼的严重程度成正比,干眼患者角膜基质层及内皮层变化不明显。 正常状态 干眼状态 二 症状 眼部有干涩感、异物感、灼热痛感,眼部敏感性增强,干眼严重者结膜充血、角膜上皮剥脱或出现干燥斑,结膜囊内可见黏性分泌物,这种长时间的角结膜变化会导致视力下降。 三 治疗 人工泪液 如玻璃酸钠溶液,其与泪液相似,具有与生物泪液相同的粘滞性和伸缩性,具有很好的生物耐受性,可显著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同时还可缓解眼干、疼、痒、烧灼、异物感等临床症状,明显延长泪膜破裂时间,对泪膜起稳定作用。玻璃酸钠在角膜上还形成一层保护膜,促进角膜细胞的再生,从而加速痊愈。 抗生素 抗生素包括局部和全身类,局部抗生素主要用于睑缘涂擦,一般选用眼用凝胶或眼膏。常用药物有喹诺酮类、大环内脂类、夫西地酸、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等;全身类主要包括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脂类。 局部抗炎药物 干眼患者睑板腺终末导管和开口的过度角化及朗格汉斯细胞活化等病理改变,均可导致眼表的慢性炎症。目前临床常用的局部抗炎药主要有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 综上所述,干眼的病因与诸多因素有关,如LASIK、炎症、睡眠质量、隐形眼镜、电子产品、糖尿病、激素等。随着人们对干眼认识的深入,干眼的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多元化。针对干眼患者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应采用个体化治疗和综合治疗,达到最佳疗效。
近年来青少年近视眼发病率逐年增高。据统计,广州15岁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已达到78%,并呈逐年上升(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据此估计中国大陆仅城市地区近视青少年数量便达1亿,这还不包括地域范围更大的农村地区以及成年人近视人群。 并且近视患者的年龄也呈越来越小的趋势。一旦发生近视后将不断加深。另外,城市儿童比乡下儿童更多和更早地患上近视。目前,近视眼仍是世界性医学难题,尚无安全有效又无风险的治疗手段。因此预防近视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介绍几种预防近视的方法: 1、读书写字注意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2、走路、乘车、躺着或趴着不要看书; 3、尽量减少近距离读写、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上网的时间 4、勿在光线太强或太弱时读写 5、用眼时间不要过长, 每隔40分钟休息10分钟 6、劳逸结合,开展体育锻炼,增加室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