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对急性胰腺炎的认识多按照亚特兰大标准和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制定的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主要按照有无器官功能衰竭,将急性胰腺炎分成轻症(无器官功能衰竭)和重症(合并器官功能衰竭)急性胰腺炎两大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2007 年颁布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将重症胰腺炎定义为,急性胰腺炎伴有器官功能障碍,或出现坏死、脓肿或假性囊肿等局部并发症者,或两者兼有。目前国际上已对此有了重新修正,本文结合以往和当今对急性胰腺炎的认识及通里攻下法对其治疗作用的机理做一概述。1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需要以下三个特点:(1)腹痛符合急性胰腺炎(急性起病的持续,严重,胃脘疼痛常放射到背部)。(2)血清脂肪酶的活性(或淀粉酶)至少大于正常上限3倍。(3)特性对比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ECT)和不太常用的MRI 或经腹部超声检查发现急性胰腺炎。如果腹痛剧烈,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的活性,小于3 倍正常上限的,确认诊断应依靠影像检查。2 急性胰腺炎的类型急性胰腺炎可分为两种类型:间质性水肿性胰腺炎和坏死性胰腺炎。2.1 间质性水肿性胰腺炎 大多数急性胰腺炎患者,由于炎性水肿有弥漫(或局限性)胰腺肿大。CECT 显示胰腺实质显示相对均匀强化,胰周脂肪通常显示轻度炎性改变。还可能有一些胰周渗出。间质性水肿性胰腺炎的临床症状通常在一个星期内缓解。2.2 坏死性胰腺炎 约5%~10%的患者胰腺实质坏死。坏死性胰腺炎最常见的表现为胰腺及胰周组织坏死,通常只有胰周组织坏死,很少单独出现胰腺实质坏死。胰腺灌注减值及胰周坏死演变需要经过几天时间,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早期CECT 可能低估了最终胰腺及胰周坏死程度。疾病的最初几天,胰腺实质灌注的CECT 表现可能是片状。病后的第1周,胰腺实质的非加强区域应该被认为是胰腺实质的坏死。胰周坏死与间质水肿性胰腺炎相比,CECT 上均可见胰腺增强,但前者胰周组织将发展为坏死。研究发现。单纯胰周坏死患者,发病率和临床干预率明显高于间质水肿性胰腺炎患者,胰腺及胰周坏死的过程是可变的,因为它可能会液化,可能为无菌状态,或感染,可能一直存在,或随着时间而消失。胰腺及胰周坏死可以保持无菌,或受到感染,大部分证据表明坏死的程度和症状持续时间与感染的风险没有绝对的相关性。感染坏死很少出现在发病后的第1 周。感染性胰腺坏死的诊断很重要,因为可能需要进行抗生素治疗和有效干预。胰腺和/或胰周组织(CECT)或腔外出现气体时可以推定感染的存在。经皮影像引导下细针穿刺(fineneedle aspiration,FNA)。可证实细菌和/或真菌感染存在与否[13]。感染性胰腺坏死可有不同程度的化脓,并且可能随着液化时间延长而增加。随着胰腺坏死继发感染的发展,患者死亡率明显增加。目前有一些临床生化指标诊断胰腺感染已显示出很好的前景,如降钙素原。荟萃分析结果显示,降钙素原诊断胰腺感染的特异性在83%~91%,结合其他指标,应能显著提高腹腔感染的诊断率。3 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3.1 器官衰竭 针对器官衰竭最新评分系统基于马歇尔评分系统,应用呼吸、心血管和肾脏三个器官系统进行评估,并加以改进以确定器官功能衰竭。目前多使用修正的马歇尔评分系统,具有简单,跨越国际的普遍适用性,能很好地评价疾病的严重程度并且客观的优点。依据文献报告,大部分胰腺病专家建议将心血管、肾脏和呼吸系统功能衰竭作为影响胰腺炎预后的主要因素。但对器官功能衰竭是联合评估,还是以每个器官主要功能指标的上限单独考虑,专家的意见不一致。3.2 局部并发症 原亚特兰大标准能区分简单的间质性胰腺炎和急性胰腺炎伴有局部并发症,这种区别(存在或不存在局部并发症)临床上是有用的。现在定义局部并发症为具有急性胰周液体积聚、胰腺假性囊肿、急性坏死性胰腺积聚和胰周的坏死。其他急性胰腺炎的局部并发症包括胃出口功能障碍,脾门静脉血栓形成以及结肠坏死。持续腹痛,血清胰腺酶的活性再次增加,器官功能障碍加重,和/或出现败血症的临床症状,如发热、白细胞增多等,应怀疑局部并发症出现。但是,单靠局部并发症不能说明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主要局部并发症为胰腺及胰周积液。3.2.1 急性胰周液体积聚 胰腺炎发展的早期阶段通常会出现积液,CECT 上急性胰周液体积聚没有完整的囊壁,是同质的,只限于正常筋膜、腹膜后,可能有多个。大多数急性积液是无菌状态,通常不需要进行干预,可自行吸收 。急性胰周液体积聚持续超过4 周,很少见发展成胰腺假性囊肿,本身也不构成重症急性胰腺炎。3.2.2 胰腺假性囊肿 胰腺假性囊肿指胰周组织液体包裹(偶尔也可能是部分或全部胰腺内)。胰腺假性囊肿具有完整的囊壁,内不含有固体物质。囊内容物淀粉酶的活性明显增加。胰腺假性囊肿大都发生在急性胰腺坏死阶段,单纯急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出现是极为罕见的。假性囊肿也可能是手术后胰漏造成的。3.2.3 急性坏死性积聚 急性坏死性积聚是胰腺炎4 周内,胰周积液及胰腺或胰周坏死物质积聚形成,内容物包括胰腺实质和/或胰周组织。CECT 上可见急性胰腺或胰周坏死积聚包含不同坏死物质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有多个,可能出现包裹性。超声或MRI,经皮内镜超声检查可能会有帮助确定诊断。3.2.4 感染性坏死 感染性坏死是明确的囊壁内包含有坏死物质,是反应性组织形成的加强的壁内含有坏死组织。它是一个成熟的胰腺和/或胰周坏死组织囊性物,有一个明确的炎症壁,通常发生在坏死性胰腺炎发病后4 周[23]。3.3 全身合并症 急性胰腺炎加重了原发基础疾病,如冠状动脉疾病或慢性肺部疾病,被定义为一种全身性的并发症,需要区分持久器官功能衰竭(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特征)和其他全身并发症。4 急性胰腺炎阶段急性胰腺炎有早期和后期两个死亡高峰。早期阶段,通常在第一个星期内,晚期可以延续几周到数月。单独考虑这两个阶段对临床很有帮助。4.1 早期阶段 在早期阶段,主要是胰腺损伤导致系统紊乱的结果。早期阶段通常在发病后1周结束,但可以持续到第2周。细胞因子级联被胰腺的炎症激活,临床表现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当SIRS持续发展,有可能发展成器官功能衰竭。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在早期阶段的决定因素主要是器官功能衰竭的持续时间。如果脏器功能衰竭影响多个器官系统,将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虽然局部并发症在早期阶段可能会发现,但他们不能确定疾病的严重性,在疾病的最初几天以此来确定胰腺坏死的程度是不可靠的。4.2 后期 急性胰腺炎后期阶段的特点是,持久性的全身炎症反应或局部并发症的出现,只发生在中度或重度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局部并发症出现在后期阶段。影像检查可区分不同局部并发症的形态特征,并且局部并发症可能有直接影响治疗效果。5 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急性胰腺炎可分为三种严重程度:轻度急性胰腺炎,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重症急性胰腺炎。分类主要依据瞬间器官功能衰竭(<48>48 h),局部或全身的并发症。局部并发症包括胰周积液,急性坏死性集合,而全身并发症,可以与急性胰腺炎相关疾病的病情相互加重。5.1 轻度急性胰腺炎 轻度急性胰腺炎的特征是没有器官功能衰竭,没有局部或全身并发症。轻度急性胰腺炎患者通常会在早期阶段可以出院,通常不需要胰腺影像学检查,死亡率非常低。5.2 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 中度严重急性胰腺炎的特征是伴有瞬间器官功能衰竭或局部或全身并发症,但没有持久性的器官衰竭。出现局部并发症的症状主要有胰周积液造成长期腹痛,白细胞增多和发热,或不能进食。全身并发症主要包括胰腺炎引发冠状动脉疾病或慢性肺部疾病的发作。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可能无需干预(如瞬间器官衰竭或急性液体积聚),或者可能需要长时间的专科护理(如广泛的无菌坏死但无器官功能衰竭)。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死亡率远远低于重症急性胰腺炎。5.3 重症急性胰腺炎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特点是持续器官功能衰竭。胰腺炎早期阶段发生SIRS,当SIRS 持续存在并发展就会出现持久的器官功能衰竭,此时应及时治疗。持久器官功能衰竭可能是单个或多个器官。持续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通常伴有一个或多个局部并发症。发病初期出现持续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人死亡的风险可达36%~50%,持续器官功能衰竭并且胰腺感染坏死扩大与高死亡率密切相关。6 急性胰腺炎中医治疗急性胰腺炎尤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以实热或湿热蕴结、腑气不通为主要证侯。“六腑以通为用”,这与西医病理学中对机能失调、梗阻、炎症、血运障碍及中毒性休克等变化的认识基本一致。针对胰腺炎的痞、满、燥、实、坚的阳明腑实证的特点,中医常将通里攻下法作为其早期的主要治则。正所谓“凡病宜通”,“痛随利减”,使用通里攻下法可清除积滞,荡涤湿邪,清热解毒,逐瘀通经,使脏腑畅通,毒有出路、瘀能消散。故临床上使用通里攻下类中药治疗急性胰腺炎,荡涤肠胃,推陈致新,借其泻下通便作用,不断推导郁结胃肠之邪实热毒,使邪实从大便而解。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最新制定的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中将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医病程大体可以分为结胸里实、热毒炽盛、邪去正虚三期,但不是所有病人都具有完整的三期病程。归纳其治则主要为通里攻下、理气活血、清热解毒、益气养阴。各自的临床见症、治疗原则及推荐方剂如下:结胸里实期具备少阳阳明合病的临床特征,如寒热往来、胸胁苦满、漠漠不欲饮、心烦喜呕等与痞满燥实坚。以通里攻下、理气开郁、活血化瘀、益气救阴为主要治则,推荐方剂为大柴胡汤合大陷胸汤加减。热毒炽盛期见证为热腐成脓、毒热炽盛,临床上可出现热深厥深、热入心包、甚至亡阴亡阳。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辅以通里攻下、益气养血为主要治则,推荐方剂为清胰承气汤加减。邪去正虚期见证为气阴两伤或脾胃不和或脾虚湿困或余邪未尽,湿热留恋或热血相结而遗留症瘕积聚等证。中医则以补气养血、活血化瘀、健脾和胃为主要治则辨证施治。 临床上对尚无手术指征的患者,多采用以中西医结合为主的综合性治疗,其中通里攻下法作为基本的中医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能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在临床治疗的不同阶段都具有较明显的疗效。系统评价表明,早期应用通里攻下治疗能降低SAP 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率并缩短住院时间[36]。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众多的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参与了急性胰腺炎病理生理过程,组成复杂的网络调控机体的应答。通里攻下法治疗急性胰腺炎作用机理广泛,主要包括增强胃肠道运动功能,改善腹腔脏器血供和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炎症吸收。减少内毒素吸收,防治细菌移位。减少促炎因子的释放,抑制炎症反应,保护组织器官。菌毒并治,以及保护胰腺细胞等作用。急性胰腺炎多伴有以腹胀为临床表现的肠麻痹,以“大承气汤”为代表方的通里攻下法,在其增强胃肠运动方面有较多研究。大承气汤可促进肠蠕动,改善胃肠运动功能,放射免疫分析法发现,服药后血浆胃动素浓度较服药前明显升高。可明显增加胃窦和空肠组织中胃动素的水平,并降低胃肠中VIP 的含量。可通过改善患者胃电节律紊乱,增加胃电幅度,增加胃肠移动复合运动波Ⅲ期的频率和幅度,减少逆蠕动,缩短口-盲传输时间等方式,治疗胃肠运动障碍疾病。这从胃肠运动的体液调节作用证实了大承气汤作用机理。急性胰腺炎是不断发展的,严重程度可随着疾病的过程和动态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目前最新国际共识,是在亚特兰大会议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和更新。重新认识急性胰腺炎,在疾病的早期,可能会出现SIRS 或器官功能衰竭。如果病人早期阶段无器官功能衰竭,并没有局部或全身的并发症,被划分为为轻度急性胰腺炎。如果病人出现局部或全身的并发症,但没有持久的器官功能衰竭,此时被划分为为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如果病人出现持续性脏器功能衰竭,则被划分为急性重症胰腺炎,此时具有很高死亡率。局部并发症包括胰腺内或周围积液或坏死。随着病情的进展,应准确判断是否存在继发感染,对临床治疗指导具有重要价值。通里攻下、理气活血、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法作为基本的中医治疗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尤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能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在临床治疗的不同阶段都具有较明显的疗效。中药的辨证施治相结合较单纯的西医治疗更能加快患者的康复。
胰腺炎急性发作入院后,给予禁食,严重者予胃肠减压。禁食能使胰液分泌减少,胃肠减压可吸出胃液使胃中酸性胃液及原有食物不再刺激胰腺分泌,当病人腹痛症状减轻至消失时,多为3~5d。入院后可以开始中药汤剂50~100 ml口服,1~2 h一次,或少量频服。若口服后腹胀明显、呕吐,则胃肠减压30 min后管喂。过早口服中药可能加重病情,鼓励推迟到发病24 h后,上腹部症状稍减轻后开始口服中药或加芒硝。病人出现饥饿感,即可少量开始进食,(不要求患者腹痛腹胀、压痛反跳痛等症状体征缓解;不强调血清淀粉酶、脂肪酶等正常才开始进食);建议开始进食以短肽氨基酸或米汤少量,每次建议<50ml,第一次进食4h后,如无腹痛加重。则给予短肽50ml,米汤50-100ml/4h,禁用肉汤、鱼汤、鸡汤、奶类等含脂肪的食物。一天后腹痛无加重。在以上基础适应后,再开始给予渐稠的米粥及炖烂的蔬菜,100-200ml/4h,症状进一步好转病情稳定后可改为无脂肪(极低脂肪)的半流食。内容除流食外还包括米粥、藕粉、素挂面、素馄饨、面包、饼干(少油)及少量碎软菜、水果等。每顿饭菜量要少于250ml,直至出院.中度重症胰腺炎患者约为15—20d。重症胰腺炎患者饮食周期还要往后推迟。以前要等到患者腹痛消失、血和尿淀粉酶完全恢复正常,才开始进流质饮食如稀饭、无油菜汤等。临床发现许多病人症状和体征均消失,但血、尿淀粉酶仍高于正常值,甚至需耍几个月才恢复正常。应当允许此类病人进流质饮食,且进食的最主要依据基于出现“饥饿感”,有轻微腹痛,只要出现饥饿感,亦可以少量进食。早期运用短肽营养制剂,不仅改善营养不良,还可以对肠黏膜起保护作用,减少肠道细菌移位及肠源性感染的机会。但仍需密切观察,如有不适,随时再禁食、胃肠减压、抗炎、抑制胰腺分泌、静脉营养等。出院后生活指导:注意休息,适当锻炼身体,保证充足睡眠,饮食少食多餐,进食无刺激性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戒烟酒,忌暴饮暴食,有胆道疾病等患者要积极治疗胆道疾病。病人出院后饮食:20天内仍低脂饮食,从短肽、米汤逐渐为稀饭、逐渐加米,炖烂的蔬菜叶稀饭,(禁肥肉、蛋黄、动物脑),动物蛋白只能进食蛋清,20天后可过渡到含其他动物蛋白的低脂饮食,但不能进食蟹黄、动物内脏及辛辣食物,不能饮酒(包括果酒及啤酒、葡萄酒),恢复正常饮食后,也要以吃低脂的食品为主,例如豆制品、鱼、虾、蛋以及一些瘦肉,应少吃多餐,直到每日恢复三餐,忌油炸食物,有的患者觉得自己已恢复,好了伤疤,要不了几个月就忘了痛,再次进食不当,饮酒,辛辣油腻饮食,极易引起胰腺炎反复发作。最好终身戒烟和酒,防止再度发作。已有慢性胰腺炎的人,在平时也要少食多餐。每天吃4~6顿,每餐的量减少。有很多病人出院后非常谨慎,什么都要问,“能不能吃蚝油”“能不能吃油茶”“能不能吃烧烤”,其实自己知道能不能吃,问问题何必要寻找一个心理安慰,掌握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每次六分饱,油越少越好。有高脂血症的患者,甘油三酯明显升高的(尤其>5mmol/L),一定要遵医嘱,定期复查血脂等相关检查。胰腺复发无小痛,一旦发生重症尸骨多。道路千万条,管好嘴,做好预防第一条,重症胰腺炎,夺命无情剑,若治疗效果差,亲人两行泪。总之,关键是要管住自己的嘴,合理饮食,以控制相关诱因。其次,要根据自己的体能情况,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积极预防“三高”,即高脂血症、高血压和高血糖。还要积极防治相关疾病如胆系疾病等。若有胆囊结石,胰腺恢复后及早手术。此外,要避免生气发怒、保持充足的睡眠,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才能做到防病于未然。慢性胰腺炎患者饮食指导:慢性胰腺炎难以短期根治,需长期调养。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时,应立即送医院救治,慢性期则可在家通过饮食调理并配合药物治疗,重点在预防其突然发作。饮酒和吃高脂食物都是引起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或迁延难愈的重要原因,因此,一定要禁酒、少吃高脂类食物。由于慢性胰腺炎往往可导致营养不良,因此,应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如鱼、瘦肉、蛋白、豆腐、碳水化合物以及新鲜蔬菜,如菠菜、青花菜和花椰菜、萝卜等,但须煮熟吃,同时,盐也不宜多,调味品不宜太酸、太辣。另外,不宜吃易致腹胀的食物,如炒黄豆、蚕豆、豌豆、红薯等。患者的饮食宜少煎炒,多蒸炖,严格限制脂肪类食物摄入,避免油荤食物引起腹泻,并且每顿吃六七分饱就足矣。还须注意的一点是应少吃粗粮,以免加重胰腺负担,刺激病情的发展。
1.中药鼻饲或口服在胰腺炎急性期,我科选用柴芩承气汤加减,清下益活治疗(清热解毒、通里攻下、益气健脾、活血通络),中药强调时间性,最好50-100ml/q1~2h(每1~2小时1次,入睡后不必服用),在下一次使用中药前10-20分钟,夹管并暂停胃肠减压,服药40分钟左右打开胃管减压。每次少量频繁使用中药,每日总量500~800ml,通里攻下,活血通络,改善微循环,促进胃肠动力恢复,打通胃肠通道。患者胰腺炎恢复期,脾胃气虚,重症病人可能出现脾肾阳虚,需要根据患者调整中药健脾益气养阴或者温阳利水对症。2.中药直肠滴入我科用大承气汤加减灌肠,重用大黄,芒硝,配合中药口服,在胰腺炎初期,与中药口服配合,强调足量,重症胰腺炎建议q2h~q4h(每2~4小时1次)灌肠,轻症胰腺炎q6h~q8h(每6~8小时1次)待肠麻痹症状改善后逐渐减次。促进胃肠动力恢复,改善炎症反应。3.穴位注射可使用新斯的明或者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足三里,促进肠道动力。4.中药塌渍治疗及烤灯治疗使用中药在胰腺及其渗出部位外敷,配合红外线烤灯,促进胰液吸收。5.芒硝外敷单用中药芒硝外敷胰液渗出区域及背部,促腹腔及胰腺周围液体析出。其中,芒硝浸湿后及时更换干燥芒硝,湿的及成颗粒状芒硝可晒干及碾碎后继续使用,但芒硝使用中损耗样极大,需及时补充。6.空肠营养管针对重症胰腺炎,胰腺周围尤其胰腺头部大量积液,可安置空肠管,尽量减少进食对胰腺刺激,尽量减少胰腺液体渗出,避免胰腺假性囊肿过大及后期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胰腺脓肿伴感染,胰腺出血等)。7.在胰腺炎恢复期,通过中医辨证论治,使用中药调理脾胃,调畅气血,可有效减少胰腺炎并发症,调脂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胰腺炎优势:1.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常规轻症胰腺炎治疗需7~10日,经我科治疗,目前轻症胰腺炎住院周期3~7日,中度重症胰腺炎10~15天,重症胰腺炎20天~数月,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住院费用。2.主张早期进食,轻症胰腺炎发病3日内,重症胰腺炎7日内,结合短肽类制剂,能更早打通胃肠通道,避免胃肠衰竭。3.显著减少胰腺炎并发症尤其重症胰腺炎,显著减少胰腺周围感染、胰腺脓肿伴胰腺出血等发生概率,胰腺周围积液吸收更快,很多重症胰腺炎经治疗后,胰腺假性囊肿形成更小,甚至能完全消退,但部分胰腺假性囊肿仍需要手术治疗。4.尽量减少对机体创伤如中药外敷及芒硝外敷,能早期促进胰腺周围液体吸收,除极少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过敏以外,对身体无创,减少胰周引流等引起后期严重并发症。
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胆管疾患、乙醇中毒、暴饮暴食、胰管阻塞、高脂、高钙血症等是引起其发病的主要原因。由于胆囊炎会造成胆汁逆流进入胰腺,合成的消化液可造成对胰腺的“自我消化”,会疯狂地腐蚀胰腺,溶解弹性组织,并会快速发展,出现全身炎症反应。胰腺微循环紊乱学说是胰腺炎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胰腺血运障碍贯穿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胰腺坏死与胰腺灌流不足呈正相关。因而有效的治疗策略应是改善微循环,保护胰腺组织的活力,而不仅是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热毒是急性胰腺炎发生的基本病机,血瘀是病机演变的必然,脾胃功能紊乱、通降失调、腑气不畅存在于本病发展的始终。急性胰腺炎属于中医“腹痛”、“呕吐”范畴,中医通过辨证施治认为本病的主要病因是湿热内蕴、夹瘀阻滞、不通则痛,在现代医学治疗稳定内环境,抑制胰液分泌,胃肠减压,通便等治疗基础上,加上中药清热解毒、通里攻下,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穴位注射等治疗,能迅速的改善肠麻痹症状,打通胃肠通道,减轻炎症反应,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针对急性胰腺炎常用的中药,大黄的抗菌作用较强,能防止和减轻胰周组织的充血水肿,防止腹膜炎的发生。大黄还能促进肠蠕动,消除肠麻痹,有助于胆汁、胰液的引流通畅和胆管炎症的控制,达到“六腑以通为用、通则不痛”的目的。微循环障碍是急性胰腺炎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活血化瘀还有助于改善胰腺微循环,促进胰腺恢复。我科近年有丰富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胰腺炎经验,效果显著。治疗方法1.非手术疗法 目前大部分胰腺炎患者均不需要手术,适用于急性胰腺炎初期、轻型及重症胰腺炎及尚无感染者。(1)严密观察和监测 1)监测神志、血压、脉搏、呼吸、尿量、体温等生命体征。 2)定期测定血、尿淀粉酶、血电解质、血清钙、血糖、血白细胞计数、血气分析等。必要时做动态的B超、CT检查。 3)密切观察有无全身并发症的发生,如休克、心、肺、肾功能的改变。(2)减少胰腺的分泌 1)禁食和胃肠减压:以减少胃酸分泌,吸出胃内容物,防止进入十二指肠刺激胰液分泌,并可减轻腹胀。 2)抗胆碱药物:如甲氰咪胍、雷尼替丁等抑制胃酸分泌药物,以减少胰腺外分泌。 3)应用生长抑素:如善得定、施他宁等,能有效地抑制胰腺的分泌功能。(3)抗休克、补充液体、加强营养支持: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和补充热量。(4)抗生素应用:结合患者不同类型,针对重症胰腺炎及胆源性胰腺炎,早期给予抗生素治疗,目的是预防性用药和防止肠道细菌移位造成的细菌和真菌感染。(5)抑制胰腺酶的作用:重症患者早期应用胰酶抑制剂,抑制胰酶的合成。(6)解痉止痛:在诊断明确后,可给予哌替哌止痛,但应同时给解痉剂(山莨菪碱、阿托品)。禁用吗啡,以免0ddi括约肌痉挛收缩。(7)腹腔灌洗:用于重症胰腺炎腹胀明显、腹腔渗液较多者。方法:在脐上2指戳口置入腹透管达胰腺水平,于脐下插入流出管达腹腔最低位,在15分钟内经输液管灌入1000ml,夹管30分钟后,开放流出管1小时,反复如此至腹腔灌洗液无混浊,淀粉酶测定正常为止。2.手术疗法(1)急性胰腺炎手术指征1)诊断不明确。2)继发性胰腺感染。3)合并胆道疾病。4)经非手术疗法治疗后,临床症状继续恶化。手术目的:是将含有胰酶、毒性物质和坏死组织清除。(2)手术方式1)剖腹清除胰腺及其周围坏死组织:根据胰腺及其周围组织的病变,切开胰腺包膜以及周围的后腹膜,尽量清除坏死组织。有的可行规则性胰腺切除,但要慎重,以免将正常组织切除过多。2)充分引流:由于胰腺炎的坏死过程是动态的变化,手术时尚未坏死的组织手术后仍可继发坏死,因此,清除坏死组织后需放置多条引流管;或者用盐水纱布开放伤口引流。以后又可在麻醉下再次清除坏死组织。也可用双套管引流,术后进行灌洗以继续引流坏死组织和渗液。3)其他处理:如胆道病变,术中应注意取出胆石、胆道内蛔虫等,置“T”管作胆汁引流。需要时,行胃造口以便作胃肠减压;行空肠造口,以便输人营养要素。3.中西医结合治疗(另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