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陆陆续预约检查了几十个宝宝,大部分都达到临床治愈。有些家属很关心孩子临床治愈后如何处理,甚至有些家属仍然到处求医继续治疗,希望改善孩子病情,针对这些问题,特写这篇文章,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小儿
经过近几年学习、研究和对数百名各类型小儿斜颈的超声诊断,小儿斜颈专业超声诊断对小儿斜颈的治疗和评估尤为重要! 过去,我们对小儿斜颈超声诊断只停留在先天性肿块型斜颈,即测量包块大小、厚度等基础信息。后来
最近看到国外一篇文章报道,提及斜颈容易合并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发病率有16%,真正需要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不足8%。 我们在工作中,也经常遇到斜颈合并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宝宝。髋关节发育不良或脱位的早期发现早起治疗,效果都不错。我们建议有斜颈宝宝最好检查下髋关节。
小儿斜颈并发症为颜面部畸形,主要表现为: 一、1、面部不对称,健侧颜面部圆而饱满,患侧则窄而平;2、双侧眼外角至口角的距离不对称,患侧距离缩短,健侧增长;3、患儿整个面部,包括鼻、耳等也可出现不对称。 二、双眼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患侧眼睛位置平面。降低,产生视力疲劳而出现视力减退 三、颈椎可发生代偿性侧凸畸形性改变。 这是我做的2个病人的照片,斜颈并发症极为严重。
根据小儿斜颈不同治疗时间段的结局,我们一般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3月,这个阶段正规治疗,宝宝达到结构治愈机率很高,我们称之为结构治愈阶段; 第二阶段为5-6月,这个阶段正规治疗,宝宝达到临床治愈机率很高,我们称之为临床治愈阶段。 这一文,我们谈小儿斜颈最后一个阶段,手术阶段。很多宝宝由于超声诊断不够系统和治疗不规范,一直拖到1岁多。这个时间段,孩子的胸锁乳突肌由于肌纤维长期缺氧导致发育不良,纤维化重,弹性差,手法按摩治疗效果一般不好,此时最佳治疗方案为手术。因此,第三阶段我们称之为手术阶段。 综上所述,越早发现,接受系统超声诊断和正规治疗,小儿斜颈治疗效果越好。
患儿,女,8月,来自郴州市临武县。 一般的斜颈多为一侧,双侧斜颈在临床过程中极为少见。该患儿双侧均有斜颈。 其中,左侧为肿块型,右侧为增厚不明显型,双侧斜颈很容易漏诊。 该患儿经过谢功能医生一段时间的治疗,右侧斜颈基本康复,左侧斜颈较前明显好转。 像这样的斜颈患儿必须双侧同时治疗,治疗效果才能更好,恢复更快。
患儿,男,6月,郴州市区,出生时有外伤史,在我院诊断为小儿斜颈,并进行治疗。治疗初期效果不错,后期治疗效果欠佳。今天到我科室检查,发现右侧胸锁乳突肌胸骨端腱锁段增厚,结合病史考虑拉伤所致小儿斜颈。 因出生过程中拉伤导致小儿斜颈,这已经是第3例。其与先天性斜颈不同,治病原因是外伤。治疗初期,经过改善循环可以大大改善胸锁乳突肌功能,晚期由于腱锁段几乎没有血供所以治疗效果不好。
很多家属问,为什么其它医生超声检查说有包块,而我检查是增厚或明显增厚,原因如下: 1、孩子在哭闹或动得很厉害的时候,肌肉会收缩,厚度就会明显增厚,甚至隆起如包块,这个时候测量的结果就是包块(图一所示)
几年来,先后诊断了上千例各种疑难小儿斜颈患儿,其中大约4-5%患儿肌组织明显增厚,家属特别急,不知道如何处理。 询问这类斜颈孩子既往史,几乎都有产伤、肌组织拉伤等病史。这类斜颈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保守治疗后,孩子头不歪,但肌组织很厚,且有不同程度纤维化。 如图片所示,这个斜颈孩子已达到临床治愈,但胸锁乳突肌仍然很厚,且有纤维化,后面该如何处理?具体后续治疗方案如下: 一、达到临床治愈,回家定期观察,予以辅助治疗,不用手术。 辅助治疗相关事宜,其目的是达到锻炼胸锁乳突肌,促进其发育: 1、侧睡。 2、控制力量适当按摩肌肉,锻炼胸锁乳突肌。 3、使用中成药,加速血液循环,促进胸锁乳突肌发育。 4、游泳、体操、放些孩子喜欢的歌曲让孩子自由运动等等。 5、适当磁疗。 二、孩子是生长发育的,到12-15岁肌肉才定型,大可不必过分紧张,即使保守治疗,肌肉厚度一般变化不大。 三、定期复查,建议2个月,评估肌肉功能。
在斜颈治疗期间,家属经常摸到或彩超检查的时候发现颈部淋巴结增大或肿大。很多家属立刻变得特别紧张,有的以为是斜颈出血、拉断变大了,担心治疗效果不好;有的以为孩子长了什么东西…… 根据近几年来1000多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