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患者主要分为进展期和稳定期。 一、进展期 1.临床特征:出现皮损边缘模糊、炎性白癜风(包括瘙痒、红斑等)、三色白癜风、纸屑样白斑或色素减退斑等临床表现,可判定为进展期白癜风。 2.同形反应:皮肤损伤部位1年内出现白斑,损伤方式可以是物理性(创伤、切割伤、抓伤、机械摩擦、持久压迫、热灼伤、冷冻伤)、化学性、过敏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或其他炎症性皮肤病、刺激性反应(接种疫苗、文身等)、治疗性(放射治疗、光疗)等; 3.Wood灯检查结果:皮损颜色呈灰白色,边界欠清,Wood灯下皮损面积 > 目测面积,提示为进展期。 4.任何1条即可考虑病情进展。 二、稳定期 1.临床特征:白斑呈瓷白色,边缘清晰或色素沉着; 2.无同形反应(≥ 1年); 3.Wood灯:皮损颜色呈白色,边界清晰,Wood灯下皮损面积 ≤ 目测面积。4.符合至少两条即可提示稳定期。 可同时参考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简称皮肤CT)和皮肤镜图像改变,辅助诊断。 白癜风病程越短,疗效越好。 儿童疗效优于成人。
听说,有人戒糖三个月,痘痘全没了? 听说,有人不吃碳水化合物半年,色斑没有了? 听说,有人天天口服抗糖丸,皮肤细腻有光泽? 年轻肌肤有三大杀手:氧化、糖化、光老化。 氧化和光老化不用多说了,小仙女们都知道。 糖化则相对神秘。 什么是糖化?什么又是抗糖化?抗糖化真的能让皮肤重回20岁吗? 接下来,让我揭秘皮肤抗糖化的前世今生。 糖化,简单来说,就是在无酶的情况下,人体内的糖分子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过程。 糖化后会生成一种物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 它在体内积累,不容易被代谢,是引起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 包括皮肤老化、白内障、糖尿病性肾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等,这些疾病的背后,都有AGEs存在。 当然人体内生成AGEs的途径有很多,还包括葡萄糖自氧化、脂质过氧化、多元醇降解等,但是糖化反应,是AGEs的主要来源。 糖化能完全避免吗?我们不可能完全避免糖化, 因为葡萄糖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能量物质。没有它,一切生命活动就会停止。 就算戒糖、就算不吃碳水化合物,就算天天吃抗糖丸,糖还是会在我们人体内存在。 可以说,生命不息,糖化不止。 人体内的葡萄糖不只是来源于我们所吃的砂糖、冰糖、红糖。有些人以为,口感甜的是糖,不甜的不是糖,这是认识误区。我们吃的谷物、蔬菜、水果中最主要的成分都是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在体内都会转变成糖。 如果糖的摄入减少,人体还会促使脂肪分解来补充糖, 所以,即使我们不吃糖,也做不到体内无糖。一旦无糖,生命也将终止。 可见,糖化过程是不可避免的。 AGEs是如果造成皮肤衰老的?从一份文献中所展示的数据可以看到,AGEs在皮肤中主要的攻击对象,是胶原蛋白! 它会与真皮中的胶原蛋白发生交联,从而让皮肤失去弹性。 此外,它也会影响表皮,导致角质细胞代谢变慢,同时加快角质细胞的死亡。最终导致皮肤暗沉没有光泽,痘痘、色斑、皱纹等皮肤问题也会逐渐出现。 有科学研究提示,不同年龄组的人皮肤糖化情况有非常明显的趋势:随着年龄增长,皮肤糖化程度会越来越高。按照皮肤学家WILLIAN DANBY的说法,自然情况下,皮肤中的糖化物每年增长3.7%左右。 换句话说,皮肤糖化和衰老,才是天生一对。 既然皮肤糖化无可避免,难道我们听之任之? 当然不是,有效的皮肤抗糖化不一定能让皮肤重回20岁,但的确有助于延缓皮肤老化。 具体应该怎么做?请往下看 1、在不痛苦不伤身的情况下,饮食节制,多吃纤维和蛋白质的摄入,不吃或者少吃甜食甜饮料,以及烘烤煎炸。 2、做好防晒,想不到吧,抗糖化还需要防晒? 这可是有科学依据的。 根据研究,不同年龄的受试者,最容易吸收糖分的腹部皮肤,糖化水平反而是最低的,糖化水平最高处,出现在前额、鼻子,最容易被阳光晒到的地方,这就意味着:紫外线照射,是加速皮肤糖化的神助攻。 3、坚持运动健身。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体内已经形成的AGEs的代谢速度,减少AGEs在体内的沉积。 4、早睡和戒烟。熬夜和吸烟会加快体内AGEs的产生。保持充足的睡眠,也有助于排除体内的AGEs。 5、外用针对性的修复护肤品。慎吃抗糖丸。 目前没有循证医学证据证明口服的抗糖丸和外用的抗糖化护肤品对糖化反应或者清除AGEs有明确作用。 已经糖化的皮肤问题比如痘痘、暗黄、松弛等,可以使用针对性的修复产品和医美治疗,也就是说该祛痘祛痘,该祛斑祛斑,该紧致就用紧致。 总结一下 皮肤糖化不可避免 皮肤抗糖化, 主要是减少AGEs的生成和 延缓其在皮肤中的沉积 具体方案: 饮食控制,注重防晒,加强运动,健康生活。 最后,提醒大家,糖化不只加速皮肤老化,还会造成白内障、糖尿病肾病、阿尔茨海默病等。
梅毒、艾滋病等并不仅仅通过性传播 纹身、打耳洞、美牙等有创美容…… 如果器具消毒不到位, 也都可能传播病毒!! 医生提醒,千万要去消毒可靠、拥有正规营业执照的医疗机构就诊,确保不被感染。 梅毒的五大传播方式,一定要提防1、性接触传播性行为的直接接触是性病的主要传染途径。性行为的直接接触之所以能传播性病的原因是:生殖器可直接接触病原体; 生殖器组织压力增加,性行为时双方生殖器处于充血状态,组织内压力增加,易发生损伤,甚至可发生肉眼难见到的上皮组织损伤,病原体由此侵入生殖器;腺体开放易于感染,性行为中一些腺体处于开放状态,故易发生腺体炎症,如男性尿道球腺、前列腺,女性前庭大腺等。 2、母婴传播许多性病 如梅毒、淋病、AIDS、乙型肝炎、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等可经胎盘、产道等途径由母亲传给胎儿或新生儿。 3、血源感染经静脉输注感染的血液,血液成分或血液制品及静脉注射毒品等途径是传播AIDS、乙型肝炎或梅毒的主要途径。 4、非性行为的直接接触传播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病变组织或其分泌物而感染。 5、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因接触病人的衣物,被褥,物品,毛巾,用具,便器等,可能传染 性病 。因病人衣物等常被生殖器病变或分泌物污染,所以淋病,滴虫病,某些真菌感染等 性病 均可通过毛巾,浴盆,衣物等用品传播。在文化、卫生水平较低的地区,这种传播方式时有发生,浴池常常是传播性病最常见的场所。 医师分析,一些亲密接触行为也是有可能传播梅毒。 “比如,有的老年人可能会有不良习惯,自己把东西咀嚼碎了,喂给孩子吃。如果这个人正处于梅毒活动期,是有可能传染梅毒给孩子的。”但如果像这样感染了梅毒,真的是非常非常巧合的一件事。 在早期梅毒病人带有梅毒螺旋体的皮疹时,接触病人的对象也恰好有皮肤破损等现象,破损皮肤接触新鲜的带梅毒螺旋体的体液后接触者才有可能感染梅毒。 “梅毒的病原体是一种很脆弱的病菌,离开人体后,在干燥的环境下,一两个小时就会死亡。”所以,一般来说,通过日常接触感染梅毒,概率很低,但不完全排除可能性。 梅毒会终身留下痕迹医师提醒,只要感染过梅毒,不管多久,这个印记永远会在。在医院检查时,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TPPA试验)这项指标永远呈现是阳性,而不是正常人显示的阴性。部分患者通过治疗,不加热血清反应试验(TRUST试验)可以从阳性转成阴性。
1.精神性诱发因素皮肤是人类内部心理活动的表达器官之一。大量的临床病例证明,精神因素是白癜风发病或病情加重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诱因。 据估计,约有2/3的病例在起病或皮损发展阶段有精神创伤、过度劳累、思虑过度、焦虑悲哀、寝食不安、彻夜不眠等精神过度紧张情况,所谓“因郁致病”。亦有病人患白癜风后,担惊受怕、忧心如焚,甚至悲观自卑,失去生活信心,致使病情发展迅速,治疗难以奏效,形成恶性循环,所谓“因病致郁”。 2.饮食性诱发因素①酒与海鲜:由饮酒或食海鲜导致白癜风发生或加重的病例屡见不鲜。常以过量饮酒或过食海鲜1周左右发病。一些门诊病人能明确指出自己初发病与饮酒、食海鲜的因果关系,一些病人诉说自己每次饮酒或食海鲜后白斑扩大,部分病人反映自己饮酒后仅限于白斑部位瘙痒。一些从事饮食服务行业或不能戒酒者,白斑扩展往往很难控制。 ②过量摄人维生素C (有争议):维生素C是还原剂,参与酪氨酸代谢,抑制多巴的氧化,可使皮肤中形成的黑色素还原为无色物质和使黑色素转变为水溶性的胶样物质,从而使黑色素形成减少。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及兰些植物的叶中。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水果包括甜瓜、葡萄、柚、木瓜、草莓、柑子、橘子以及西瓜、酸枣等。 此外,在临床中发现许多挑食、偏食、饮料摄入过多以及肥胖儿患者,病情往往难以控制。 3.物理性诱发因素①日光:日光中的紫外线,能激活黑色素细胞,表现为单位面积黑色素细胞增多,黑色素小体生成旺盛,移动加快,尤其以290~380纳米的紫外线激活酪氨酸酶活性的能力最佳,促进黑色素小体的生成,同时紫外线又能抑制存在于皮肤中的巯基,从而激活被抑制的酪氨酸酶的活性。因此,紫外线是黑色素细胞制造的动力。但是过度的日光暴晒,又可导致黑色素细胞功能过度亢进,促使其耗损而早期衰退。 ②冻伤、烧伤、外伤、手术:这些因素,不仅能使局部皮肤变白,亦可引起远离部位的白斑,其发生机理亦不外乎黑色素细胞损伤,诱发免疫功能紊乱所致。手术病人常在皮肤切口部位出现白斑。由于机体应激性改变,亦可因神经化学因素或免疫失调而导致散发型、泛发型白癜风病。 ③机械性刺激:摩擦、压迫、搔抓是白癜风常见诱发因素,如戴眼镜者常在鼻梁两侧和耳部发生白斑;乳罩、内裤、腰带过紧,常在乳房、腹股沟、腰部出现白斑;洗澡用力搓擦,在皮肤擦伤部位出现白斑;小儿因鞋大小松紧不适,在足背、内外踝处发生白斑;蚊虫叮咬或皮肤瘙痒反复搔抓后诱发局部白斑。 4.化学性诱发因素最多见的仍是接触酚类化合物所致,如焦儿茶酚、 对苯二酚、对叔丁酚、苯酚、 丁基酚、丁基酸等化学物质可由外界给予诱发白癜风。这类物质对黑色素细胞有选择性破坏作用,从而引起色素脱失。主要位于接触部位,如在橡胶、塑料和树脂制造业中,对叔丁酚是一种重要原料,经常带橡胶手套者可引起手部白斑;戴眼镜者可引起鼻梁、颧骨和耳部白斑;儿童经常玩塑料玩具者可引起手部白斑,穿塑料鞋者可引起足背、足内外侧缘白斑。 除此之外,外涂过氧化氢、白降汞软膏、皮质激素局部封闭、经常接触石油、漆、沥青,亦可引起皮肤色素脱失。 5.炎症性诱发因素包括局部炎症和全身性炎症,局部炎症又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各种细菌、病毒和真菌以及变性、死亡的组织细胞所形成的病理性渗出物,可释放多种抗原物质,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局部炎症反应中释放的多种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均可损伤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细胞诱导生成抗黑色素细胞抗体;炎症性皮肤病,因基底细胞液化变性而致黑色素细胞脱失引起局部白斑,并进一步引起远隔部位的白斑。 全身性炎症反应如感冒、发热、咽痛之后不久患白癜风;病毒感染如水痘病不仅可在皮损处引起白斑,而且在皮损之间的正常皮肤上出现白斑。更有一些白癜风患者在患水痘、感冒、咽痛后原白斑扩大、增多。 6.季节因素白癜风与季节有明显的关系。有文献报告,本病春季发病率最高,夏季次之,秋季第三,冬季最低。许多患者常在春季或春末夏初发病或加重。其主要原因与紫外线有关,一方面,春季气候干燥,紫外线穿透性强,到达地面的量多;另一方面,经过冬季,人体对紫外线的适应性又处于较低水平,所以春末夏初发生日光性皮肤病比例增多,同样白癜风的发病率亦增高。在初春发病者,又常与春节期间饮食、作息、情绪波动有关。
白癜风分为进展期和稳定期。根据2012年白癜风全球问题共识大会(VGICC)及专家讨论,分为节段型、寻常型、混合型及未定类型白癜风。 (一)进展期白癜风: 1. 未定类型:可外用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或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也可外用低浓度光敏药如 < 0.1%的甲氧沙林(8?MOP),维生素D3衍生物;可选308 nm准分子激光、准分子光或局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快速进展期可考虑系统用激素。 2. 非节段型与混合型:VIDA积分 > 3分考虑系统用激素、中医中药、NB?UVB、308 nm准分子光及准分子激光。快速进展期采用光疗时宜用正常起始量的1/2 ~ 1/3,可联合系统用激素或抗氧化剂,避免光疗引起的氧化应激导致皮损扩大。局部外用药治疗参考进展期未定类型。 3. 节段型:参考进展期未定类型治疗。 (二)稳定期白癜风: 1. 未定类型:外用光敏剂(如8?MOP等)、激素、氮芥、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维生素D3衍生物等,自体表皮移植及黑素细胞移植,局部光疗参考进展期未定类型。 2. 非节段型与混合型:光疗如NB?UVB、308 nm准分子光及准分子激光等,中医中药,自体表皮移植或黑素细胞移植(暴露部位或患者要求的部位)。局部外用药治疗参考稳定期未定类型。 3. 节段型:自体表皮移植或黑素细胞移植(至少稳定6个月以上),包括自体表皮片移植、微小皮片移植、刃厚皮片移植、自体非培养表皮细胞悬液移植、自体培养黑素细胞移植等。其他参考稳定期未定类型治疗。
根据2012年白癜风全球问题共识大会(VGICC)及专家讨论,分为节段型、寻常型、混合型及未定类型白癜风。 ①节段型(segmental vitiligo):指沿某一皮神经节段分布(完全或部分匹配皮肤节段)的单侧不对称白癜风,少数可双侧多节段分布; ②非节段(寻常)型(non?segmental vitiligo,vitiligo vulgaris):包括散发型、泛发型、面颈型、肢端型和黏膜型;散发型指白斑 ≥ 2片,面积为1 ~ 3级;泛发型为白斑面积4级(> 50%);面颈型、肢端型、黏膜型均可发展为泛发型; ③混合型:1 ~ 2年内出现节段型与非节段型并存; ④未定类型(原局限型):指单片皮损,面积为1级,就诊时尚不能确定为节段型或非节段型。 面颈节段型疗效好,肢端型、黏膜型疗效差。病程越短,疗效越好。儿童疗效优于成人。
健康皮肤的角质层是致密的砖墙结构,是真皮层及其他皮下组织的有效防护系统,阻碍大多数外部皮肤威胁入侵人体的重要组织。 仅致密、砖墙,这两个看起来就非常具有“防御力”的词语出现,就让大多数初入科普的人对自己手中的护肤品产生了质疑。 在了解到单纯的爽肤水、保湿霜都是表面停留、自然风干而并非皮肤吸收时,手里的小黑、小红瓶是不是瞬间失去了意义? 钱,就这样白花了? 1.皮肤的吸收功能也是其功能一部分虽然我们的皮肤不像青蛙那种两栖生物那样能呼吸,但是它的确是具有吸收功能的。 举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来说,谍战片中经常出现的暗杀环节,都利用到了皮肤的“经皮吸收”作用,当皮肤接触到足够的氰化钾等致命物质时,还是会一命呜呼。 皮肤吸收功能也是皮肤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皮肤本身的吸收能力有限,并不是所有的东西上脸就能被皮肤吸收。 2.吸收量有限,是不是意味着没用?虽然了解了皮肤的吸收功能,但吸收量不大是不是等于没有意义? 并不会,作用于皮肤并起效的物质大多数都是微量元素,比如抗衰老、抗氧化元素只需要微量就可以起作用,不要因为吸收量少就认定护肤品是智商税。 再者,我们刚才提到的单纯的保湿、防晒等护肤品,大多数不需要借助皮肤的吸收功能发挥作用,只需要表面停留即可。 还有部分成分、护肤手段不需要被皮肤吸收入深层就可以对皮肤深层产生影响。 比如,果酸——作为一种常见的抗衰老物质,它只会停留在表皮层,但是随着它的使用,它对真皮也会产生影响,使得真皮变厚、胶原蛋白增多等效果,从而达到抗衰老的目的。同样的现象,也会出现在光子嫩肤等医美手段中。所谓隔山打牛,不过如此~ 如果以为“皮肤吸收才算是护肤” 这八成是需要补课的同学 请其他同学日常监督 3.如何增强皮肤的吸收功能?随着现代护肤品的发展,已经衍生出许多促进渗透的方法: 比如面膜「请在医疗范畴使用面膜,不建议日常使用」;果酸换肤、适当地去角质;微针、可溶性微针等,都可以达到促进渗透的目的。 当然我们看到这些促渗方式都是围绕角质层或者绕开角质层的方式进行。 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建议自行操作这些促渗方式,尤其是对皮肤本身存在问题的患者而言,未经专业医生的操作,只会令皮肤遭受更大的风险。 很开心的告诉大家,钱算是没白花。 但是请在此之前跟我念 适度清洁-合理保湿-加强防晒 做不到这些,于情理科学中的护肤投资也会变成智商税。
宝宝的奶香味、长辈的老人味、喜欢的人身上的香甜味,有些体味闻起来令人心旷神怡,有些闻起来却令人感觉不太对劲。 身上的体味闻得到,却看不见摸不着,不太好闻的体味容易让周围人浮现出“距离产生美”的冲动,也容易让人处于尴尬境地。 不慌,整理一下原因,就能找到解决方法。 身上的体味是如何产生的?大汗腺(顶泌汗腺)除了分布于腋窝外,在腹股沟、肛周、外阴、脐部也有,这些部位也可有异味,但症状相对腋窝轻一些。 汗腺分泌的汗液(素材)+细菌(操作者)=异味(成果) 汗液本没有味,细菌把它分解了,也就有了味。 其它影响因素一、基因第16号染色体中部的ABCC11基因上第538位碱基控制大汗腺的分泌情况。 图中也可以看到全球有狐臭的人仍占大多数,但亚洲地区狐臭患者比例却比较少,猜测是长期受到气候影响导致基因变异,减少大汗腺分泌,气味更清爽。 二、辛辣食物或酒精摄入大蒜、洋葱、咖喱、酒精的话,虽然它们不直接参与大汗腺分泌,也不为细菌提供更有利的生长环境,但它们会让你的体味变得更加“奥妙”,更有层次感。 三、身体疾病代谢性疾病:例如苯丙酮尿症、三甲基胺尿症、异戊酸血症、高蛋氨酸血症。 系统性疾病:例如肝衰竭或肾衰竭。 这两类疾病也会使体味发生变化。 四、出汗多也是疾病的一种——原发性局部多汗症,汗液分泌量大于调节体温所需的量,比正常人汗更多。 如何解决?解决体味不外乎2点,止汗和去菌,除此之外再稍微注意一下个人习惯。 不同严重程度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1. 只有自己闻得到的,注意清洁,保持干燥,无需外用产品。 2. 运动出汗较多时周围人能闻到,且味道较轻,可以外用产品(下面细说)。 3. 味道很大,影响范围较广,且外用产品不能缓解,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改善卫生勤洗澡,患处(例如腋窝)可每日进行擦拭清洁,但也不要暴力擦拭从而刺激到皮肤。 选择吸汗透气的衣物,被汗水浸湿的衣物也应当尽早更换。 外用产品止汗:含氯化铝的止汗产品(日化品或药物),物理止汗,减少汗液分泌到皮肤表面。 香味产品:香水、香氛、滚珠液,可以遮盖异味。 抑菌剂:如二氯二苯脲、吡啶硫铜锌等。 脱毛毛发可以附着细菌与异味,因此脱毛对于减少体味也有一定帮助。 物理疗法高频电针术和CO2激光等,相对手术损伤比较小。缺点是复发率高,如果效果不好需要再次治疗,之前形成的瘢痕也会影响手术。 手术治疗腋窝皮肤切除术、微创腋臭根治术、小切口掻刮术、小切口剪刮术。缺点是术后瘢痕影响美观。不同手术方法各有优缺点,现在常进行联合治疗,如部分皮肤切除配合剪刮术。 注射注射乙醇、5-FU等,使真皮及皮下组织纤维化,导致大汗腺萎缩。缺点是治疗不彻底,有时会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形成的瘢痕还会影响再次手术。 注射肉毒杆菌,抑制大汗腺分泌,效果好不留瘢痕,缺点是需要持续治疗。 解决体味的方法很多,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香喷喷也不是难事。
疥疮是由疥虫寄生在人体皮肤表皮层内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疥疮主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而传染,如同住一床、握手等接触方式,或者通过接触患者使用过的衣服、被褥、床单、枕巾、毛巾等而间接感染。 得了疥疮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以便彻底消除传染源。患者穿过的衣服,用过的被褥等物品必须进行煮沸消毒,或者在阳光下暴晒,达到杀灭疥螨的目的。 疥疮的预防,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勤晒被褥,不与病人同居、握手,不使用病人的衣服、被褥等。发现病人应及时治疗,換下的衣服要煮沸灭虫,不能煮烫的东西用塑料包包扎后,待疥螨饿死后再清洗。 治疗后1~2周内如有新疹发生需重复治疗。
得了疥疮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以便彻底消除传染源。 疥疮的治疗主要以外用药为主,一般不需口服用药。如合并感染或湿疹化、瘙痒剧烈等也可用内服药治疗。 最常用的是10%硫磺软膏(儿童为5%硫磺软膏)、疥灵霜(林旦乳膏)、达克罗宁氯己定硫软膏(菌疥敏软膏)等, 特别注意的是,药膏要涂遍除了头皮和颜面部以外的全身皮肤,包括手缝、脚心、乳房腋窝下、大腿根部、肛门及外生殖器等部位,都要涂抹均匀。需要注意无皮疹的部位亦要涂遍;有皮疹的部位如丘疹水泡处多抹一些,之后反复按摩一会儿。擦药期间不洗澡,不更衣,连续用药3-4天。以便让药物保持定的浓度,4天后彻底洗澡。换下的衣服、被褥等都要作消毒处理。一般在1-2个疗程后可治愈。 对于儿童疥疮治疗时间要适当延长,因为患儿所选药物浓度较低,而且儿童的超敏反应所致的变应性皮损会持续较长时间。治疗结束后观察2周,判定疗效。如有复发要及时治疗。 孕妇得了疥疮是件很麻烦的事,外用药一般选用用5%硫磺软膏,不能用疥灵霜、疥宁、疥得治等,如果瘙痒剧烈可以服用谷维素,维生素B1、B6、B12,必要时口服泼尼松20~30mg日,连续服用3日;如果是怀孕28周之后还可以服用抗组织胺药如扑尔敏异丙嗪等,但时间不宜太长,尽量不超过一周。 最后祝你早日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