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 续凤凤 医师
痘痘是很多人心中的痛,总有深受其害的小伙伴在评论里哭诉求助:长了好多痘痘啊,是不是完全不能喝牛奶、吃辣椒了? 到底吃什么可能会加重痤疮? 1.高GL饮食在说高GL之前,先来说说我们更为熟悉的高GI。 摄入过多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即GI)较高的食物,容易升高体内胰岛素水平、IGF—1,增加油脂分泌,可能诱发或加重痤疮。 ● 高GI食物究竟有哪些? 高GI食物主要包括米面、饼干、糖果、蛋糕等精制食品。除了这些,制作过程中额外添加的糖分也可能影响痤疮。 ● 再来讲讲高GL 其实食物的GI值只是影响痤疮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食物的摄入量,也就是血糖负荷(GL)。高血糖负荷会显著增加血浆中胰岛素浓度,可能影响痤疮发病。 血糖负荷有个公式:血糖负荷=GI*碳水化合物含量(数学好的朋友应该立马可以看懂了)。 对于痘肌人群来说,GI值高的食物并不是完全不能吃,只要控制好碳水量,适量吃、偶尔吃,比如一个月喝一两次奶茶、正常吃米面,问题都不大。 2.高乳制品饮食乳制品主要包括牛奶、奶粉、奶油、奶糖等。 ● 喝什么奶可能加重痤疮? 喝脱脂/全脂/半脱脂牛奶、羊奶都有可能加重痤疮,尤其是脱脂牛奶。 ●喝多少更容易加重? 《美国皮肤病学杂志》研究表明,每天喝2杯(大约400ml)以上的脱脂牛奶的女性患痤疮的风险提高了44%。而我国膳食指南推荐量为每人每天补充牛奶约300ml。 但是国内一瓶盒装牛奶的净含量一般是250ml左右,低于上文研究所述的400ml,对于容易长痘的朋友们,每天喝这样一瓶奶,对痤疮的影响其实并不是很大哦! ● 怕长痘还可以喝什么奶? 实在怕长痘还可以选择少糖/无糖的酸奶、奶酪,因为酸奶和奶酪在发酵过程中破坏了大约75%的IGF-1,痘友们可以放心喝。 此外,也可以用少糖/无糖的豆奶、豆浆、燕麦奶等来代替牛奶。 3.油腻食物摄入过多油腻食物,同样会导致皮脂分泌旺盛,造成或加重痤疮。比如植物油中存在的ω-6脂肪酸,会增加炎症的风险,对痤疮有一定影响。 4.吃这些也会对痤疮有影响吗①辣椒 目前辛辣食物与痤疮的关系仍然不清楚,缺乏相关证据。 一项对69个痤疮患者的问卷调查显示,65.2%的患者在食用辣椒后病情加重了;但是另一项对全国1000多名大学生的研究表明却相反,普遍爱吃辣的西南地区,痤疮发病率反而并不高,明显低于华南华北等地区。 有些人吃辣之后长痘,可能并不是因为辣椒本身致痘,而是在吃辣椒/烹饪辛辣食物时,还伴随摄入/加入了大量高油、高糖食物,导致皮脂分泌旺盛,造成或加重痤疮。 对于多数痘友来说,如果食辣后没有加重痤疮,则不需要忌辛辣食物;若是食辣后痤疮明显加重,则可能需要暂时少吃了。 ②“发物” 牛肉、羊肉、海鲜、鸡蛋等所谓“发物”既不属于高糖食物,也不属于乳制品,目前对痤疮的影响也没有明确,因此不必过度忌口。 只要本身对这些食物不过敏,那么即使长了痘痘,也是可以吃的,并且均衡的营养对于痤疮的预防和治疗也是有好处的。 吃什么可能对痤疮有益1.海鲜 ω-3脂肪酸,常见于深海鱼类(三文鱼、秋刀鱼等)、鱼油和某些植物中,对于减少炎症有一定作用。 因此有痤疮不仅不需要忌口海鲜,反而可以吃海鲜,以适量补充锌以及ω-3脂肪酸。 2.维生素A、E和锌 有研究发现痤疮患者的血浆中维生素A、E和锌的水平偏低,因此建议食用富含维生素A、E和锌的食物,比如胡萝卜、西红柿等,可能有助于痤疮恢复。 但是,锌、 ω-3脂肪酸以及维生素等膳食补充剂改善痤疮的证据并不充分,且过量摄入可能会引起毒副反应,因此不建议盲目大量补充。 3.低GI、低糖饮食 低GI食物(GI值≤55)包括大部分的新鲜蔬菜、低糖水果、高纤维、粗粮谷类食物等。 根据世卫组织和中国膳食指南,成人每天摄入糖量应不超过50g(约等于1瓶500ml的可乐),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 但是吃东西不大可能真的“斤斤计较”,生活中低糖饮食可以从少喝含糖饮料、少吃罐头水果和精制糕点、做饭时少放糖开始做起。 日常摄入以上几类食物对于痤疮患者来说是有益的,但是“食疗”只配做辅助,不要妄想只是吃,就能代替药物来治疗或是改善已有的痤疮。 在影响痤疮的各种因素中,饮食可能只占据十分之一。痤疮和饮食有关系,但是并没有很多人想象得那么密切。即使吃着很健康的食物,若是天天熬夜、焦虑紧张等,也有可能长痘。 治疗痘痘还是得根据症状、病情等进行规范治疗,药物治疗是首选。 总的来说,多吃蔬菜水果、高蛋白食物,适量摄入奶制品,保持饮食均衡、生活规律、心情放松,对痤疮、身心健康都是很好的。
HPV全称人类乳头瘤病毒,属DNA病毒。人皮肤和粘膜上皮细胞是其宿主,本病毒耐受干燥,在甘油和零下20摄氏度时至少存活2-5个月。人是HPV唯一的自然宿主,只能在人体存活,在组织细胞内以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无法在体外的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中生长,也不能在实验动物中接种生长。 迄今为止至少有一百种类型的HPV已被鉴定出,且仍在陆续发现新的类型,不同类型与致病性和临床变现类型有关联,下面就HPV感染与皮肤科相关的疾病一一介绍。 寻常疣俗称“瘊子”,为HPV1、2、4、26、41、57感染引起。初起为针头大小皮色圆形丘疹,逐渐增大,界限清楚,表面粗糙不平,触之坚硬。 跖疣为HPV3、10、14、15、20、21、49、63型感染引起,好发于青少年,多发于面部、手背、颈、胸及前臂等处,为米粒至黄豆大小扁平丘疹,圆形或椭圆形,少数为多角形,质硬,呈淡褐色。 扁平疣为HPV3、10、14、15、20、21、49、63型感染引起,好发于青少年,多发于面部、手背、颈、胸及前臂等处,为米粒至黄豆大小扁平丘疹,圆形或椭圆形,少数为多角形,质硬,呈淡褐色。 鲍温样丘疹病与HPV16、34、39、40、55型感染有关,临床表现为无症状的肉色或棕红色、黑色丘疹,通常成群排列,多见于生殖器及肛周部位,主要见于青年男性 为HPV1、4型感染引起,发生在足底部位,初起为皮色圆形针头大小丘疹,并逐渐增大至黄豆大小,表面粗糙,因长期摩擦,触之稍高出皮肤。 尖锐湿疣为HPV6、11、16、18、42-44、54型感染引起,其中16、18、54型属高危型。本病为性传播疾病,主要经过性接触传播,部分为间接接触、母婴传播。临床表现为生殖器部位单个或多个淡红色疣状突起,形如菜花、乳头、鸡冠状。本病易复发。 呃…敏感部位,无法上传图片
尖锐湿疣有哪些治疗方法?光动力治疗、微波治疗 、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手术刮除法、药物治疗(5-Fu、鬼臼毒素软膏、咪喹莫特乳膏、三氯醋酸、平阳霉素等)、自体疣免疫疗法等。具体用什么疗法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由医患双方共同决定。 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有什么优势?答:①治疗药物对被HPV病毒感染的皮肤黏膜细胞有高度的选择性;②无毒、无害和无损伤性;③唯一一种对HPV亚临床感染和疣体同时具有冶疗作用的疗法;④光动力疗法具有低复发率仅5~10%。而其他的复发率在30~40%;⑤治疗的同时具有诊断价值;⑥对尿道口、尿道内、宫颈、直肠内或肛管内尖锐湿疣等其他疗法无法有效治疗的特殊部位一样可治疗。 用抗病毒的药物输液能够很好治疗尖锐湿疣吗?答:抗病毒广谱药物对疱疹病毒疗效肯定,而对引起尖锐湿疣的HPV病毒没有循证医学的证据支持,而且临床使用与否疗效差别不大。但用这类药物输液花费将会是很高的。利益驱使,入这个坑的患者也不在少数! 尖锐湿疣可以用HPV疫苗预防吗?答:HPV疫苗主要是用于预防宫颈癌的,适合人群包括:(1)12 至26岁无性行为女性最适合,9至12岁由家长与医师讨论是否注射.(2)26岁以上女性可依医师建议及评估经济能力,决定是否注射。(3)已有性行为女性,一年内曾接受子宫颈膜片检查为阴性,才可注射.(4)男性可依性活跃程度,与医师讨论是否注射。 孕妇尖锐湿疣为何长的快?答:尖锐湿疣合并妊娠时,由于怀孕后免疫功能低下,体内激素特别是雌激素的影响,阴通粘膜充血、分泌物增多导致阴道粘膜潮湿,有利于乳头瘤病毒生长繁殖。 孕妇尖锐湿疣如何治疗?答:由于不治疗会不断发展,而传统的外用药物治疗孕妇尖锐湿疣可能引起胎儿畸形,进行冷冻、激光等治疗有引起流产可能;故一般来说孕妇患尖锐湿疣后要建议其终止妊娠。如果孕妇执意继续妊娠,则可以在皮肤科和妇产科医生的共同治疗下随诊观察。一旦有不适反应应及时就诊。为避免感染给新生儿,生产时建议采用经腹剖宫产式取出胎儿。 尖锐湿疣患者的治疗误区有哪些?答:苛求一次性彻底根治永不复发、怀疑病毒在血液中传播、 因复发而对治疗甚至生活产生绝望心理、只治疗疣体不查其他性病、只治疗自己不治疗性伴或配偶、治疗期间性生活、饮酒吸烟无度、工作或娱乐疲劳过度等。 尖锐湿疣患者如何过性生活?答:尖锐湿疣患者在发病期间、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据作者统计国内外一些复发病例的资料显示85%尖锐湿疣患者的复发间隔时间在1~2个月左右。故治疗后3个月内不复发,可戴避孕套过性生活或听医嘱。治疗后6个月以上的时间的不复发可认为临床治愈,基本可以正常性生活或听医嘱。但也极个别患者可能在6个月以上的时间中仍然有复发的可能。 尖锐湿疣患者生活中应当注意减少或防止复发?答:到正规医院皮肤科早诊疗别信广告、听从医嘱及时复诊、治疗期间无性生活并带性伴同时诊治、注意烫洗衣裤并分用浴具、保持良好生活规律、食疗得当、锻炼身体、勿劳勿酒少烟。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使用咪喹莫特外用制剂对预防或减少复发有较好的效果。
尖锐湿疣的潜伏期有多长?答:从HPV感染人皮肤粘膜后到尖锐湿疣损害出现需要一段时间,将这段时间称为尖锐湿疣潜伏期。尖锐湿疣潜伏期的长短因人而异,一般为2周到10个月不等,平均3个月。个别长的也有12个月左右的。 尖锐湿疣不治疗可以自己好吗?答:临床实际观察中自发性消退者极少见,建议及早治疗。 人感染上HPV后就会发生尖锐湿疣吗?答:不一定,因为由HPV感染引起的疾病除了尖锐湿疣外还有很多,如扁平疣、跖疣、寻常疣、鲍温样丘疹病、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皮肤鳞癌、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等。 HPV感染人体有什么样的结果?答:1)长期潜伏感染 2)亚临床感染 3)引起包括尖锐湿疣在内的多种皮肤病 4)发展成肿瘤 5)自行消退。 什么是尖锐湿疣的潜伏感染?答:HPV潜伏感染是指有HPV病毒DNA存在但没有形成病毒颗粒,细胞形态也是正常,HPV的潜伏感染不能通过细胞学或组织学进行诊断,但可以通过DNA的检查得到证实。 什么是尖锐湿疣的亚临床感染?答:HPV亚临床感染是指患者没有症状和体征,但有与HPV感染一致的细胞学异常,临床上可以通过宫颈刮片、阴道镜、组织活检、醋酸白试验或DNA检查得到证实。尖锐湿疣亚临床表现在HPV潜伏感染到尖锐湿疣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中间"桥梁"作用,其演变成何种结果与机体免疫功能等因素有关。 尖锐湿疣为何总是复发?答:导致尖锐湿疣复发的因素有较多,如HPV亚临床感染和潜伏感染的存在、疣体治疗不彻底、配偶间的HPV再感染、自身免疫力差、男性包皮过长或包茎、女性白带多或外阴潮湿、自身接种传播、接触被HPV污染的物品、心理精神长期压抑紧张、不能遵循医嘱定期随访、过量抽烟饮酒等因素。 为什么尖锐湿疣通过皮损传染?答:人类是HPV的唯一宿主。而且HPV具有严格嗜上皮细胞的特点,HPV侵入机体后,该病毒主要限定于皮肤和粘膜上皮细胞。HPV不进入血液扩散到全身,不产生毒血症等, HPV进入皮肤粘膜上皮细胞之前首先要有皮肤粘膜的破损。这种破损可能是轻微的,往往用肉眼看不见,也可能是较明显的损伤。性交、搔抓、摩擦等造成的微小的损伤都可以使HPV有机会进入机体。 尖锐湿疣患者的HPV会通过血液传播吗?答:不会。吴阶平院士主编的《泌尿外科学》里关于尖锐湿疣的发病机制中提到:“与感染者发生性接触,HPV通过皮肤或粘膜的微小损伤进入接触者的皮肤粘膜,HPV刺激表皮基底细胞,发生分裂,使表皮产生增殖性损害。只在表皮颗粒层及其上部的细胞中可检测到HPV DNA及病毒颗粒。”病毒从感染部位进入后,只在皮肤的表皮层及粘膜中。 抽血化验诊断尖锐湿疣准确吗?不准确。在感染病灶出现1~2月内,血液中针对感染病毒产生了相应的抗体,此时如果抽血检查,结果就会出现阳性,且阳性率在50-90%左右。但这个阳性的结果只是抗体阳性,不是病毒阳性。比如一个身上长有瘊子的普通人去抽血检查HPV,其结果也很有可能就是阳性。但这时候我们不能凭借这个阳性结果,就说明这个人患上了性病或尖锐湿疣。所以抽血化验无法验证是否患有尖锐湿疣。 一般典型的尖锐湿疣皮肤科医生看一眼就能确诊,不典型的尖锐湿疣,几块钱的醋酸白检查就能确诊。续医生悄悄告诉你,别再被某些医院忽悠做各种检查了哟!
什么是尖锐湿疣?答: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皮肤病。 什么叫做HPV?答:HPV是一种明显具有宿主和组织特异性的DNA病毒。人体皮肤及粘膜的复层鳞状上皮是HPV的唯一宿主,尚未在体外培养成功。目前的基因分型的亚型已经达到200余种,其中超过30个亚型与尖锐湿疣的发生相关。 什么是HPV的高危型和低危型?答:临床上根据HPV亚型致病力大小或致癌危险性大小不同,可将HPV分为低危险型别和高危险型别。 低危型主要引起肛门、外生殖器、尿道口、阴道下段等部位尖锐湿疣,以及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 如HPV6 11、30、39、42、43、44亚型。 高危型除可引起生殖器疣病外,更重要的是引起外生殖器癌、子宫颈癌和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Ⅱ、 CIN Ⅲ、如:HPV16、18、31、33、35、45、51、 52、56、58、61等,尤其是HPV16、HPV 18 。 男性尖锐湿疣有哪些表现?答:男性尖锐湿疣好发于包皮系带、冠状沟、包皮、尿道、阴痉、肛门周围和阴囊。病初为淡红或污红色粟状大小赘生物,性质柔软,顶端稍尖,逐渐长大或增多。 呃…敏感部位无法上传 女性尖锐湿疣有哪些表现?答:女性尖锐湿疣主要见于阴道,特别多见于阴蒂、阴唇、阴道、肛门周围及宫颈,损害表现为乳头状、鸡冠状或融合成菜花状,大小不等,部分融合成片或有斑块状表现。女性一般可通过自我检查发现外阴或肛周损害,但发生在阴道和子宫颈的HPV感染较为隐蔽,不易发现。患者容易忽视疾病的发生。 特殊部位的尖锐湿疣有哪些?答:现在皮肤科性病门诊中肛周、肛管、直肠内尖锐湿疣的患者不在少数,其中有不少同性恋的肛交行为染上,也有一些是异性恋寻求性生活方式的多样性而进行肛交后染上,还有一些是通过手的自身接种或污染的洗具染上的。肛周尖锐湿疣常增大,状如菜花,表面湿润或有出血,可散发恶臭气味,搔抓后可继发感染。肛管或直肠内尖锐湿疣可发生疼痛、便血,而直肠内大的湿疣则可引起里急后重感。国外报道久发未治的直肠内尖锐湿疣有发展成为肠癌的可能性。 女性尖锐湿疣最容易与什么疾病相混淆?答:假性湿疣。 尖锐湿疣好发于哪些人?答:本病好发于有不洁性生活的性活跃人群,20~40岁的年龄段居多。
面膜的批准文号有两大类,一是妆字号,另一种是械字号。而市场上大部分的产品都是妆字号,械字号是极少见的, 那么什么是妆字号,什么是械字号呢?两者又有什么区别呢? 1、功效定位的不同妆字号 妆字号是指化妆品(以涂擦、喷洒或者其它类似的办法,散布于人体表面各个部位,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的代号。妆字号护肤品可以在允许范围内添加,如酒精、香精、防腐剂、色素荧光剂等添加剂。 更简单来说,就是管理相对宽松一些。某些成分不得低于某个百分比,生产车间符合卫生管理条例就可以。 至于售卖,美容院、超市、商场、某宝都是妆字号化妆品可以销售的渠道。 械字号 同妆字号相比,械字号就严格了很多。械字号化妆品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医疗器械标准生产,不添加任何激素、抗生素、重金属 及其他易引起皮肤反应的化学制剂。 原料严格筛选,成分简单,无激素类成分,针对性强,不致痘,绝大多数都适合敏感肌。为了配合治疗效果玻尿酸、神经酰胺、生长因子含量更高。除上述妆字号允许渠道,械字号化妆品是可以在药店、医院销售的,有些还可以医保报销。 2、生产环境不同妆字号 妆字号相对来说宽松,只要求某些成分不高于某个百分比,生产车间只要符合卫生监督管理条例即可。械字号生产标准必须无菌,妆字号无相关要求。 械字号 械字号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医疗器械标准生产。生产车间必须有专门的净化车间,最低十万级。(洁净度里的数字,指空气中尘埃颗粒的数量)10万级是指每立方英尺的空气中≥0.5μm粒径的粒子数量不超过10万个,全程在全封闭、无菌、无尘、 恒温灌装车间。 还要通过医疗器械专用体系认证,并且有《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第三方生产环境检测报告》监督。 总结总的来说,械字号比妆字号面膜更安全哦!
冬季寒风凛冽, 皮肤也随之变得干燥起来。 随着冬天的深入, 大家明显能感觉到皮肤缺水, 有甚者还出现皮肤干裂的情况。 那么皮肤干燥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呢? 冬季皮肤干燥的原因1、冬天空气干燥寒冷,皮脂腺和汗腺分泌急速减少,这些物质对皮肤的保护功能下降,水分更容易流失,皮肤更容易干燥紧绷。 2、洗脸洗澡时水温过高。过热的水洗澡和使用刺激性的香皂或清洁剂,会带走一部分皮脂,造成皮肤的干燥缺水情况。 3、自身皮脂屏障受损。过度去角质、清洁过度、“刷酸”不当、用力摩擦、皮肤水合过度等可导致皮肤的锁水能力降低,水分蒸发量大于真皮的水分供给量,肌肤便出现了缺水。 4、保湿补水做的还不够。比如夏天用爽肤水或乳液就可以了,但是由于冬天水分流失的更快,早晚只涂点水乳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改善干燥做什么项目1、推荐水光针:改善干燥,充盈肌肤 水光针就是利用微针负压技术,将小分子透明质酸直接注入皮肤的真皮层它能在真皮层源源不断地吸收并存储大量的水分。注射水光针后的皮肤,明显变得很有光泽。 水光需要定期治疗,周期一般是这样的:前三个月各打一针,之后作为日常保养项目每三个月打一次。这就好像我们如果去美容院做面膜一般一周一次,而水光则能延长到一个月甚至几个月一次。 2、推荐黄金射频:紧致肌肤轮廓 无需麻药,会有稍许灼热感,恢复期很短,大概1-2小时,所以也被称作“午餐式美容”,后期不需要特别护理,可以正常护肤和化妆。
是的,这次依旧是讲护肤。 怎么说呢,护肤这个话题似乎是不可磨灭的永久性热点,从小时候擦郁美净和大宝的年纪开始,就能看到当时的大人们对护肤就很重视了。直至现在只要在梳妆台前一坐,没个半小时基本是下不来。 从那时就开始好奇,涂涂抹抹这么多是为了什么?到现在长大,“上了年纪”(别问我就是18后)才渐渐深谙这些护肤步骤的个中“真理”。 相信大家也大多是踩雷亦或是懵(无)懂(知)跟随大众口口相传跌过来的。我也不例外,曾把自己的脸当旱了的田一样拼命灌水施肥,结果皮肤不咋地,钱包倒是瘦到惨绝人寰。 至今的费解又回到了小时候那会儿,涂涂抹抹这么多是为了什么?到底有用吗?皮肤真的可以完全吸收吗? 这一切的一切还是要先从皮肤这层皮开始说起...... 用那么多瓶瓶罐罐前,问过你脸的感受吗?过度护肤逐渐成为现在多数人的误区漩涡,产品越用越多,皮肤却越来越差,但是都只会思考,是这个产品不太行吧? 其实一个很简单的逻辑却又很容易被忽视:皮肤都不了解,怎么护肤? 皮肤位于人体表面,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尤其是角质层,有着十分重要的功能。 皮肤共分为三层,由外到内分别为: 表皮,皮肤最外层,由角质形成细胞与树枝状细胞为主要构成。且因其特性和发展阶段分为5层: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有棘层、基底层(由外至内),表皮的厚度仅为0.07~1.2mm; 真皮,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包括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基质,主要分为2层:乳头层、网状层,厚度约为表皮的15~40倍; 皮下组织,最深层(又称皮下脂肪层或脂膜)。 起着重要作用的皮肤附属器官:毛发、毛囊、皮脂腺、汗腺和指(趾)甲。 皮脂的分泌量因人而异,主要根据皮脂分泌量的多少大约可分为油性、中性以及干性皮肤。皮脂在表皮上扩散时可以使皮肤变得平滑、柔润、有光泽,并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此外皮脂中的脂肪酸有杀菌作用,因此对体外的细菌有防御作用(在护肤品中就含有与皮脂相仿的油脂成分)。 正常状态下的角质层中含有氨基酸或盐 、糖等多种水溶性保湿物质与细胞脂质等多种油性成分,天然保湿因子占这些成分的 30%,油性成分则占11%,油性成分能够对天然保湿因子形成包围以防止其流出,从而控制皮肤内水分。角质层作为皮肤屏障,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护肤真相初步了解皮肤组成结构,下一步要弄清楚自己是属于哪种肤质(具体就不再增加篇幅说明,肤质辨别方式详见往期:科学护肤第一步,大部分人都做错了),之后就要思考一个问题,平时我们护肤,究竟作用的是哪一层? 大家肯定都会想要越深层越好,就如某些广告语“添加XX成分和XX技术,有效渗透表层直达肌底”,当然这也是护肤行业一直以来的愿景。 但事实然并否,大多护肤品的作用功能是因为保湿剂的添加。 目前护肤品常用的保湿剂主要为:甘油 、吡咯烷酮羧酸钠(PCA-Na)、 氨基酸 、芦荟、泛醇 、胶原蛋白、透明质酸 、神经酰胺、海藻糖等,基本都只作用于皮肤表皮层部分,且越表层效果可能越明显,比如角质层。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只有含果酸、水杨酸、酶这类产品用起来会觉得有效果?因为其性质是属于去角质,废旧角质剥脱后你的皮肤自然会看起来好很多,但这也只是暂时性的。 只有极少数超细微分子或者特殊成分可到达真皮层进入血液循环,但其量都是微乎其微的,真正作用性说实在也不大。 日常生活中,护肤品能够解决所谓的肌肤问题也基本只存在于肌肤表皮层,如皮肤干燥、泛红等常见问题。 像皮肤胶原蛋白流失、面部皮肤松弛等问题,就是存在于表皮层以下的深层部分了,想要改善就不要想着用护肤品来弥补,大概只有通过医美手段来协助,这方面主要看你手头紧不紧了。 最后就是关于现在市面上流传的这么一套所谓的标准护肤流程:卸妆-洁面-面膜-肌底液-爽肤水-精华-眼部精华-眼霜-乳液-面霜,可能还会有什么精华叠加一类的重复步骤。 光看着这些字,你们都累吧?更别说你的脸了,它只想早点休息睡个觉释放一天的疲劳。好家伙你倒是结结实实的给糊了十几层,这一套下来不得花个大几十分钟的,这时间用来多睡会儿它不香吗? 所谓的护肤流程,讲实在话根本没有什么官方固定的科学依据或论证可以证实其科学性,不过都是市场营销鼓吹出来的说辞罢了。 不要认为要对自己好点就要给自己买一堆符合上面流程的那一套,叠加这事儿没有1+1>2的效果。还是清醒点吧,你的皮肤很有可能是被你“护”到脆弱不堪。 其实往期也有说过很多遍了,日常护肤做好三样事比什么都强:清洁+保湿+防晒!!! 清洁建议选用带氨基酸成分的洁面产品,成分较安全,温和保湿,过度清洁只会让你的皮肤屏障受损。 偶尔皮肤出现点意外情况,可以在这基础上加个功效型的护肤产品就O的K,严重的话建议还是尽快寻找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哦,护肤品可拯救不了这些。 保湿方面建议水+精华+乳液/面霜(2选1)即可,最后再做好防晒工作,防晒霜当做护肤的最后一步进行就不会忘记啦。如果不喜欢涂防晒霜就只能做好硬防晒哦(如遮阳伞、墨镜、帽子等)。 理智护肤真的很重要,每个人的肤质不同需求自然也不同。 不要盲目听信跟从,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事儿和价格无关。
近年来,护肤品专柜不再是清一色的粉、白,倒多了些黑色、蓝色的点缀。这些男士专用的洗护用品,在一片粉嫩的色调中显得十分醒目。 如今,男士对自身形象要求越发高了,护肤也不再是女人的专属。《中国型男理容白皮书》显示,目前中国男士线上理容市场正在快速增长,连续两年增速超50%。 男士洗护这片“蓝海”似乎终于被发现了,上至品牌巨头,下至直播微商,全都跑来分一杯羹。 那么商家们的诚意如何,到底这些特别版本的洗护产品,是不是在糊弄直男呢? 成分,没有本质的不同首先,大家必须明白,男士专用的洗护产品,和大众普通版,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 先来看看大名鼎鼎的神仙水。男士版的SK-II神仙水,和普通版的相比,其实只是多了一点薄荷醇和乳化剂。二者的核心成分是一样的,都是90%以上的PITERA,完全可以相互替代,男生可以买普通版,女生如果追求清凉的肤感,也可以买男士版。 然而,虽然区别甚小,但男士版的价格却翻了一倍。75毫升的男士版神仙水,售价590元,而普通版的神仙水,160毫升装的,560元就能拿下。 高端品牌尚且如此,平价的产品,就更难指望厂家走心了。 以资生堂旗下的UNO男士洁面,和同品牌曾经风靡一时的洗颜专科为例。乍一看,两者的配方表似乎差别很大,但仔细一分析,就会发现它们的主要成分大同小异。 决定洁面乳性能的本质上就是它的清洁体系,而分析成分后发现,这两款都属于皂基型,由硬脂酸+肉豆蔻酸+月桂酸+氢氧化钾组成,还添加了少量的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此外,它们连乳化剂、起泡剂、保湿剂的选取都一模一样(甘油硬酯酸酯SE、聚乙二醇-8、透明质酸钠、乙酰透明质酸钠)。 因此,使用体验是差不多的:柔滑的细腻泡沫,清洁力十分强劲,能给用户带来典型的“搓盘感”,洗脸就像在刷盘子。 虽说成分表中有一些不太一样的成分,但它们只是添加量极少、无关紧要的一些溶剂和活性物等物质。这两款洁面乳之间的差异,远远小于皂基型和其他种类洁面乳的差异,因此,本质上两款是类似产品。 所以,市面上的很多男士版的洗护产品,虽然说是专为男性设计,但主要的设计工作,其实就是换了个简洁阳刚的包装。 男人的脸,都是铜墙铁壁吗如果男士版只是普通版换了个新包装,那倒也罢了,但有些产品,简直就像是专门来搞破坏的。 在不少厂家的眼中,男人的脸似乎都是铜墙铁壁,都被默认为是耐受大油皮,所以要不遗余力地用上各种更强劲刺激的成分。 以科颜氏男士活力洁面啫喱为例。客观地说,这款男士洁面还是用了点心的,不是刷盘子的皂基型,整体用了椰油基甜菜碱+椰油基葡糖苷等两性类表活和非离子表活(APG)复配,这个组合清洁力和脱脂力不错,刺激性也不高。 但似乎为了增加发泡和清洁力,将常用于洗发水的月桂醇硫酸酯铵用作主要表面活性剂。此外,配方师可能认为直男油太多,还加入了月桂醇硫酸酯钠(SLS),以实现一次洗掉十年油的目的。 SLS是清洁界的老大哥角色之一,心狠手辣,清洁力、去脂力都极佳,同时刺激性也“极佳”。由于其潜在的刺激性,在面部清洁配方中,大有逐渐被淘汰的趋势。 大哥风范,地表最强,所以SLS常用作地板清洁剂。 和孔武有力、拳拳到肉的男士版相比,同品牌的普通版则柔和出彩许多。 以科颜氏金盏花洁面乳为例,它采用了更友好的氨基酸表活+两性类表活+APG类表活复配,又克制地加入抗氧化活性物,还有一点点柠檬酸以调节角质。 四两拨千金,温和、清洁力可,是油皮、敏感皮也喜欢的洗感。 相比之下,男士洁面可能是配方师加班做的吧,还是没加班工资的那种。 不过,科颜氏好歹还是有头有脸的品牌,网红产品可能更加灾难。 某款号称专为男士设计的网红洁面乳,仔细一看,洋洋洒洒47种成分,火锅都不如你料多。活性物看似有一大堆,但洁面乳这种洗去型产品,在脸上停留不会超过30秒,根本不足以渗透角质层使其吸收。活性物的添加就是添了寂寞。 宣传说清洁力温和,但主要成分依然是很强劲的月桂醇聚醚酸酯钠(SLES)。 此外,这款洁面乳的防腐体系,使用了甲基异噻唑啉酮(MIT)。MIT是高效防腐剂,但致敏性高,2013年还被有关学术期刊评为“年度过敏原” ,因此不少面部洁面产品也已不再使用该成分作为防腐剂。 这些产品,对于真·耐受大油皮来说,也许效果不错;但对那些皮肤比较敏感、比较干的男性来说,就是彻底的灾难。 洗护产品,没有必要分男女各大品牌在做男士产品时,几乎默认男性只有一个肤质,那就大油皮、耐受皮。干皮?混合?敏感?不存在。 翻遍各大男士洁面成分表,使用皂基的都算爱护你了,“地板清洁类”的洗护比比皆是,洗得直男都要落泪。 “男人的皮肤相对比较油”是有一定现实依据的,有调查发现:男性的皮肤pH值相对女性更低,因此对碱性洁面成分的耐受性可能更好;由于睾酮的影响,男性的皮脂分泌更多;同时皮肤常驻菌群痤疮丙酸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比女性更高,更可能出现大片痤疮皮损。 差异是有,但是,光是性别一个因素,并不足以决定肤质的全部,而且,男性内部的肤质状况也很悬殊,没有任何一款男士版产品,可以覆盖所有男性的需求。 来看看目前公认相对科学的肤质划分——褒曼博士十六分法,它以四个维度划分肤质,四个维度包括油不油、敏感与否、是否容易生成黑色素、皮肤是松弛还是紧致。 细致至此,却没有性别的维度。 因此,洗护用品,实际没有分出性别的必要,而应该按肤质选择。 不过,虽然从科学的角度上看,男士版洗护产品没有存在的必要,但在现实中,它们还是很有意义的。毕竟,如果没有它们,很多男人,可能这辈子都不会踏出护肤的第一步。
我还是要反复强调,护肤的基础依据——皮肤肤质判定。 不了解肤质、选错护肤的代价就是皮肤问题的加剧。 但是仍然有大量的集美们迷茫在自我鉴别的边缘反复横跳。 今天我就带着大家补一次课,怕自己忘了,建议关注续医生,以免走丢。 划重点1:皮肤鉴别的自我修养清水不要使用洁面产品洗脸后不使用任何护肤品,等2-3小时后,在明亮的光线下照镜子,你会看到—— 划重点2:“敏感皮”鉴别和误区1、吃辣、受热容易引起脸部泛红 2、脸部肉眼可见的红血丝 3、使用正规的护肤产品也会伴有瘙痒刺痛泛红发热的风险 4、有湿疹、皮炎、过敏等病史 拥有上述症状的你,八成已经是一个合格的敏感皮了。 虽然也有油性敏感皮,但敏感皮与干性皮几乎是捆绑出现的。 Tips:敏感皮肤≠ 皮肤过敏 敏感皮肤是一种敏感的皮肤状态,这种状态下的皮肤的确更容易过敏。 但是过敏是一种病症,它有个学名“变态反应性皮炎”,是过敏原通过蛋白质的变态反应机制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 不同肤质应该如何护肤?无论何种类型的肌肤,先跟我大声说一遍: 适度清洁-温和保湿-加强防晒 然后我们看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一、油性皮 1、避免过度清洁。脸呢,早晚各洗一次就够了,过度清洁极易破坏皮肤屏障; 2、吸油纸可以用。并不会越吸越油; 3、保湿仍是必须。日常可选用质地较薄、比较清爽的防晒、保湿产品如保湿乳、保湿水。 二、油敏皮 1、油性敏感皮肤,尽量不要使用刺激性过强的控油产品,比如含有大量酒精成分的产品; 2、在选用防晒时也可以尽量选择温和的物理防晒,一味地追求肤感,皮肤受不了可就得不偿失了。 三、混合皮 1、混合皮分区管。对于混合性皮肤,有条件的话,T区和两颊可以分开用两种类型的针对性护肤产品。没有条件分区。对于缺少护肤耐心(没错,就是缺耐心,和钱包没关系的人),分区操作难度有点大。我们还是尽量照顾比较脆弱的干性皮肤,选择质地温和的护肤品。觉得太油,可以用吸油纸。 四、干皮&敏感皮 1、呵护第一,不要手贱。皮肤干燥可能会引起脱屑等症状,在这种情况下洗脸,就不要因为触感不佳猛“搓泥”了,善待你的皮肤; 2、及时保湿拒绝风干。洗完脸后注意把脸上的水按干并在尚未完全干透时涂抹保湿产品,选用封闭性较好、质地较厚的乳或霜; 3、屏障修复是好东西。干性皮肤可用有屏障修复功能 如含-透明质酸、神经酰胺等成分 的护肤品,皮肤状态稳定的话,不建议经常更换。皮肤也和我们一样,多少有点念旧。 五、中性皮 没什么好说的,考点只有基础护肤三部曲(清洁、保湿、防晒),不知道可以直接挂科了。 虽然护肤品选用自由度比较大,却并不代表可以为所欲为,别啥风大都跟哈。 毕竟肤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你今天的为所欲为,搞不好会变成明天束手就擒。
加入的其他科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