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一种不友好的乳腺炎—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乳腺炎分哺乳期和非哺乳期乳腺炎,而在非哺乳期乳腺炎中有一种“小众”的乳腺炎——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该病起病急、症状重、病程反复,着实困扰着不少女性!那么,这到底是一种什么疾病?有什么临床表现?该怎么治疗呢?1.什么是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是一种病因不甚清楚的慢性炎性疾病,其微观病理表现为以乳腺终末导管小叶为中心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炎,可伴脓肿形成。其病因不明,可能与自身免疫、高泌乳血症、棒状杆菌感染、长期口服避孕药、吸烟等有关。别看它被称作慢性炎,但临床上起病往往“来势汹汹”,进展迅速,可造成乳房毁损严重,与乳腺癌类似。该病大多数发生于育龄期女性,容易记住的特点有“三个三”,即平均发病年龄约30岁,产后3年左右,病程一般3个月。在临床工作中,也会遇到少数无生育史的患者,她们大多数有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史。2.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有哪些表现?早期往往表现为乳腺外周单个肿块,疼痛、质地较硬、边界不清,可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此时非常容易误诊为乳腺癌!随后,短期内,肿块可迅速增大,伴局部皮肤红肿、脓肿形成,严重者皮肤破溃、窦道形成,且病变向乳晕中心发展,导致乳头内陷、乳头溢液。部分患者合并风湿样改变,即上下肢结节性红斑及膝关节、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等多关节肿痛。患者往往会接受抗生素、切开引流或抗结核治疗,治疗后症状可短时缓解,但病情容易反复,可再次出现肿块、脓肿等,表明病情有显著的复发趋势,中途可有缓解期,好似“赖着不走”。3.出现哪些表现应警惕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非哺乳期反复发生乳腺炎症表现,如发热、红肿、疼痛、流脓等;乳腺发炎同时出现上下肢关节肿痛、皮肤结节性红斑;哺乳期后2年左右发生乳腺肿块、乳腺炎症表现;长期口服抗精神类药物女性患者出现乳腺炎症表现;长期口服避孕药女性患者出现乳腺炎症表现。4.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需要做哪些检查?影像学包括钼靶或磁共振检查,有助于鉴别乳腺癌,还可用于疾病动态监测。实验室检查除了常规检查外,最为重要的是查找结核分枝杆菌,因该病表现为肉芽肿性炎,而结核病最主要的病理学改变也是肉芽肿性炎,在我们病理工作实践中,发现两者往往相互误诊;诊断金标准是病理学检查,包括手术、穿刺组织病理学,病理学最重要的是鉴别结核病。单纯乳腺结核极其罕见,往往继发于肺、胸膜或胸壁结核。需结合病理组织结核杆菌核酸检测协助鉴别。5.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该怎么治疗?该病治疗棘手,但还是可治!一般首选非手术保守治疗,包括皮质醇激素治疗,如口服、病灶类注射、外用激素等。如果实验室检查出棒状杆菌感染,可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应用抗生素治疗。一些学者建议口服抗结核病药物治疗,效果也不错。还有中医药治疗,也有部分获益。此外,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包括区段肿块切除、脓肿引流后手术切除病灶等,不建议反复切排引流,容易造成乳腺变形。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选择,需由患者的疾病分期(肿块期、脓肿期、复杂难治期)、病灶范围来决定。手术治疗目标是及时终止病程,减少痛苦,最大程度降低乳房毁损,减少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