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狭窄是什么 颈动脉狭窄多是由于颈动脉粥样斑块导致的颈动脉管腔狭窄,久而久之,狭窄的血管壁会变的越来越窄,甚至完全阻碍血流通过,称为“闭塞”。此时,就容易诱发脑卒中,严重者会发生死亡。 脑卒中患者当中缺血性卒中占80%左右,其中30%左右的颈动脉狭窄与缺血性脑卒中有着密切的关系; 颈动脉狭窄程度>75%的病人1年发生脑梗的可能性为10%,5年发生的可能为30%+。 颈动脉狭窄有什么症状 ①短暂性单眼黑矇或视野缺失、失语、肢体麻木、活动笨拙,多在数分钟内缓解。 ②出现一侧肢体感觉障碍、偏瘫、失语、脑神经损伤、昏迷等。 ③可能出现思维模糊、体位性眩晕(指与身体姿势相关的眩晕)、双眼失明、头晕、眩晕等症状。 到医院做哪些检查 一般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进行筛查,如果考虑需要手术,那么医生会建议进一步行颈动脉CT、核磁等检查。 什么时候需要手术 症状性患者:6个月内有过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或一过性大脑缺血症状(包括大脑半球事件或一过性黑朦),具有低中危外科手术风险;无创性成像证实颈动脉狭窄超过70%,或血管造影发现狭窄超过50%,且预期围手术期卒中或死亡率应小于 6%。 无症状患者:①颈动脉狭窄程度≥ 70% 的无症状患者;②软性粥样硬化斑块或有溃疡形成;③预期围手术期卒中或死亡率应小于3%。 总之:狭窄程度在50%以上可以手术,70%以上必须手术,100%不能手术。 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法 依据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和患者的症状进行治疗,包括有创治疗和非手术治疗。 有创治疗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 非手术治疗:控制血压、血糖、血脂;遵医嘱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加强运动合理饮食;定期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监测病情变化。 支架(CAS)和内膜剥脱(CEA)怎么选择 长段病变、严重钙化病变、近闭塞病变或富含脂质的斑块的患者,CEA优于CAS; 对于有气管造口、同侧手术史或放疗造成局部组织瘢痕和纤维化、有颅神经损伤、病变延伸至锁骨近端或C2椎体以上或者严重心脏病不能耐受开放手术的患者建议选择CAS; 总之:内膜剥脱优点可彻底去除斑块,支架优点创伤小,除了特殊病变,目前一般没有明显差别,主要根据术者擅长哪种手术方法。 颈动脉狭窄的预防方法 颈动脉狭窄的治疗目的在于改善脑供血,纠正或缓解脑缺血的症状,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所以发现颈动脉有斑块或狭窄时需积极治疗并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01戒烟,吸烟是颈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可引起脑血管痉挛、颈动脉内膜损害、加重和促进病变的发生发展。戒烟是预防和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吸烟者应严格要求并督促其戒烟同时避免被动吸烟。 02适当增加体育锻炼,改善肥胖、体重指数。 03饮食均衡,宜多吃低胆固醇、低脂肪和高蛋白的食物,避免进食含有咖啡因、酒精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04戒酒,因为大量的喝酒,会引起斑块破裂出血,使动脉狭窄的程度加重。 05遵医嘱规律服药,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
什么时候需要手术?下肢可见到明显曲张静脉,下肢沉重感、抽筋、皮炎、静脉炎、水肿,皮肤颜色改变、甚至破溃,同时下肢静脉超声提示大腿根部的阀门功能不全(隐股瓣膜关闭不全)。或者单纯的蜘蛛样或网状毛细血管扩张,影响美观,可以行硬化剂注射治疗。手术方法:传统手术--高位结扎/剥脱-在大腿根部做一3cm切口,将大隐静脉根部结扎切断,从断端向小腿方法送入一根铁丝,直至足踝处静脉,然后将整个大隐静脉主干剥脱出来(俗话说“抽筋”)。硬化疗法-在此过程中,医生将一种化学物质注入患病的静脉,破坏静脉内皮,使其自身塌陷。静脉停留在原位,但不再携带血液,过一段时间可以纤维化吸收,硬化疗法可以在换药室进行,优点是注射硬化剂基本无创伤,而且可以一次性处理一整片区域。●射频消融-对于这些手术,医生将一根特殊的导线插入患病的静脉。这根电线加热静脉并将其从内部密封。静脉停留在原位,但不再运输血液。过一段时间后,静脉坏死吸收,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多、先进的微创技术。●静脉点状剥脱-一般做2mm小切口,将明显的曲张静脉剥脱出来,减少术后的静脉炎和硬结的发生。各种手术利弊:传统高位结扎剥脱手术:优点是可以彻底破坏静脉,手术花费少,但是手术创伤大,需要腰部麻醉,损伤神经风险高,术后下床时间晚,住院周期长。微创手术:包括射频消融、硬化剂注射、点状剥脱的方法,优点是微创,仅有几个小切口,疼痛轻微,手术风险小,术后可以早下地活动/工作,住院时间短,恢复快,但是花费相对较高(北京市医保报销后和传统手术花费差不多)。
下肢静脉曲张定义:是指下肢迂曲、扩张,直径大于3mm的皮下静脉。可以涉及大隐静脉(下肢内侧明显)、小隐静脉(位于小腿后方)、穿支静脉和交通静脉。发生在腿部静脉不正常的情况下。通常,腿部的静脉将血液从腿部带回心脏。静脉内部有阀门,有助于保持血液只向一个方向移动(朝向心脏)。阀门打开让血液流向心脏,然后关闭以防止血液流回腿部。当瓣膜受损或不能正常工作时,可能会发生静脉疾病。这导致血液聚集在腿部。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很长时间而不走路时,血液特别容易在腿部聚集。病因:1、静脉壁薄弱和瓣膜缺陷 2、静脉内压持久升高:多见于长期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长期便秘等。 3、年龄、性别:以中老年多见,发病率男:女=1:3静脉曲张的症状有哪些?-患有静脉疾病的人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腿部疼痛,或腿部感觉疲倦或沉重,特别是在一天结束时,晨起缓解。●肿胀的静脉- “蜘蛛静脉”是肿胀的小腿静脉。“静脉曲张”是较大的腿静脉肿胀和扭曲。●小腿或脚踝肿胀-人们在一天结束时或一直都会肿胀。●肤色变化-皮肤会变红或变成棕红色。皮肤颜色变化通常首先发生在脚踝周围。●开放性疮,也称为“静脉性溃疡” -这些通常位于脚踝处,可能会疼痛和渗出。疾病分级:一级:毛细血管扩张二级:可以看到明显迂曲扩张的静脉三级:足踝周围水肿,晨轻幕重四级:局部皮肤炎症或颜色变深五级:出现过溃疡,已经愈合六级:新鲜未愈合的溃疡
入院后诊疗流程:入院后辅助检查:胸片和心电图心脏对比超声和下肢静脉超声抽血(如果当天空腹可以抽血,如果已经吃饭,第二天晨抽血)住院周期(3-5天,也可以做日间手术,当天手术,当天出院。)术前准备:1.备皮2.手术医生会与患者进行术前谈话,医生再次超声检查,标记手术部位,发给病人一次性内裤(保护隐私)3.手术室来接病人时,请排空膀胱(手术大约持续30分钟-1小时)4.正常吃饭喝水术中操作:1.膝关节位置打局麻药,细针穿刺(轻微疼痛)2.从穿刺部位送入射频导管3.沿大腿静脉走形,注射麻醉药,需要细针穿刺5次左右(轻微疼痛,绝大多数病人可忍受)。4.启动射频治疗,射频导管头端发射区瞬间达到120℃(感觉轻度发热,基本无痛感,手术至此已经进行一半)5.小腿曲张静脉打硬化剂后,进行点状剥脱6.弹力绷带包扎(或穿弹力袜)后步行走回病房7.术中若出现心慌或明显疼痛,请告知手术医生术后注意事项:1.回病房后正常行走20min,加快血液循环,避免久坐,就站,适当多活动2.根据情况给予口服药或者输液;3.2-3天后拆除弹力绷带,观察伤口恢复情况,医生会交代是否需要再次硬化剂处理,然后更换弹力袜4.出院,可以洗澡,不需忌口,1个和3个月后回医院复查超声,观察手术效果
介入放射临床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下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IVCF)是为预防下腔静脉系统栓子脱落引起肺动脉栓塞而设计的一种装置。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为突发胸痛、胸闷、呼吸困难与发绀,严重患者可出现休克,其病死率为30%。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是患者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在美国,肺动脉栓塞的年发病数为60 万,病死率为25% ~ 30%(15 ~ 20 万/ 年)。在我国,随着血栓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迅速增加,肺动脉栓塞的发病率亦不断上升。北京阜外医院连续900 例尸体检查资料证实,肺段以上肺动脉栓塞占心血管疾病的11%。肺动脉栓塞的栓子75% ~ 90%来源于下肢深静脉和盆腔静脉丛内的血栓。既往为了预防或减少肺动脉栓塞的发生,常用结扎下腔静脉或用缝线在下腔静脉(IVC)内编织滤过网的方法,以阻挡IVC系统脱落的血栓。最初用于临床的滤器是1967 年推出的Mobin-Uddin 伞形滤器系统, 需经静脉切开置入。经过40 多年的不断改进,滤器的品种增多,滤过效果提高,明显降低了肺动脉栓塞的发生率。另一方面, 由于滤器长期置入而导致的下腔静脉阻塞等并发症亦逐渐引起临床上的关注。目前,滤器一般可分为临时性滤器、永久性滤器、可取出滤器(又称临时永久两用滤器)3 类。1 下腔静脉滤器(IVCF) 置入、取出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1 下腔静脉滤器(IVCF) 置入术的适应证1.1.1 绝对适应证:1.1.1.1 已经发生肺动脉栓塞或下腔、髂股腘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有下述情况之一者:①存在抗凝治疗禁忌证者; ②抗凝治疗过程中发生出血等并发症;③充分的抗凝治疗后仍复发肺动脉栓塞和各种原因不能达到充分抗凝者。1.1.1.2 肺动脉栓塞, 同时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1.1.1.3 髂、股静脉或下腔静脉内有游离血栓或大量血栓。1.1.1.4 诊断为易栓症且反复发生肺动脉栓塞者。1.1.1.5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欲行经导管溶栓和血栓清除者。1.1.2 相对适应证 主要为预防性滤器置入,选择需谨慎。1.1.2.1 严重创伤, 伴有或可能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包括:①闭合性颅脑损伤;②脊髓损伤;③下肢多发性长骨骨折或骨盆骨折等。1.1.2.2 临界性心肺功能储备伴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1.2.3 慢性肺动脉高压伴高凝血状态。1.1.2.4 高危险因素患者,如肢体长期制动、重症监护患者。1.1.2.5 高龄、长期卧床伴高凝血状态。1.2 下腔静脉滤器(IVCF) 置入术禁忌证1.2.1 绝对禁忌证慢性下腔静脉血栓,下腔静脉重度狭窄者。1.2.2 相对禁忌证①严重的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病情凶险,已生命垂危者;②伴有菌血症或毒血症;③未成年人;④下腔静脉直径超过或等于所备用滤器的最大直径。1.3 下腔静脉滤器(IVCF) 取出术适应证1.3.1 临时性滤器或可取出滤器。1.3.2 滤器置入后时间未超过说明书所规定的期限。1.3.3 造影证实腘、股、髂静脉和下腔静脉内无游离漂浮的血栓和新鲜血栓或经治疗后上述血管内血栓消失。1.3.4 预防性置入滤器后,经过其他治疗已不需要滤器保护的患者。1.4 下腔静脉滤器(IVCF) 取出术禁忌证1.4.1 永久性滤器置入后。1.4.2 可取出滤器置入时间已超过说明书所规定的期限。1.4.3 造影证实腘、股、髂静脉和下腔静脉内仍有游离漂浮的血栓或较多新鲜血栓。1.4.4 已有肺动脉栓塞或肺动脉栓塞高危患者(如易栓症)。2 下腔静脉滤器(IVCF) 置入和取出方法2.1 术前准备2.1.1 患肢超声和(或)血管造影检查了解DVT的范围、程度和性质。必要时作增强CT 和CTA 检查,以明确肺动脉栓塞情况。2.1.2 凝血功能和肝肾功能测定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检测(参考值:0 ~ 0.256 mg / L)、肝功能、肾功能和血常规检查。2.1.3 签署知情同意书向患者和家属介绍滤器置入术或取出术的指征、操作过程、并发症及其处理,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2.1.4 准备好手术所需器材和药品备好下腔静脉滤器(IVCF) 和输送装置或滤器取出所需的介入器材。肝素钠注射液(12 500 u / 支)1 ~ 2 支,对比剂50 ~ 100 ml,溶栓剂如尿激酶20 万~ 100 万u 及各种急救药品。准备并调试好心电监护仪、氧气、吸引器以备用。2.2 操作步骤下腔静脉滤器(IVCF) 置入和取出前应详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因不同生产厂家和不同产品操作方法有所不同。2.2.1 目前常用的下腔静脉滤器(IVCF)2.2.1.1 临时性下腔静脉滤器(IVCF):LGT Tempofilter Ⅱ(LGT-TFⅡ),通常经右侧颈内静脉置入, 滤器与留置管相连,留置管的上端与埋在皮下的橄榄状锚索相连。LGT-TFⅡ设计置入时间为6 周,需要取出滤器时,局麻下作小切口分离出锚索,将锚索、留置管和滤器一起撤出即可。2.2.1.2 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IVCF): ① Simon Nitinol Filter(SNF): 可由两侧股静脉、颈内、锁骨下静脉或肘前静脉置入[9-10]。②Trap Ease Filter (TEF):可经两侧股静脉、颈内静脉或肘前静脉置入[9-10,16]。③LPVenaTechFilter (LP-VTF):可经两侧股静脉置入,也可经右侧颈内静脉或两侧锁骨下静脉置入。2.2.1.3 可取出下腔静脉滤器(IVCF):本类滤器置入后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出, 也可不取出使其成永久性滤器。①Gunther Tulip Filter (GTF)可经两侧股静脉或颈内静脉置入。作为临时性滤器,置入后12 d 内可经颈内静脉由专用回收器(Günther Tulip Retrieval Set)取出。②OptEase Filter (OEF) 的置入方法同TEF,置入后12 d 内可经一侧股静脉由鹅颈或其他圈套器结合导引管取出。③ZQL 型可取出腔静脉滤器可经右颈内静脉或两侧股静脉置入,置入方法类似2 节Z 形支架,置入2 周内可经右颈内静脉取出,取出方法同GTF。(4)Aegisy 可取出滤器可经两侧股静脉置入,置入后2 周内可经股静脉取出,取出方法同OEF。2.2.2 下腔静脉滤器(IVCF) 置入步骤2.2.2.1 选择入路:下腔静脉滤器(IVCF) 一般经健侧股静脉置入,但在双侧髂股静脉均有血栓或IVC 内存在血栓时,可从一侧颈内静脉或肘前静脉置入。2.2.2.2 IVC 造影:所有下腔静脉滤器(IVCF) 置入前均需作IVC 造影,以了解其形态、管径、有无血管迂曲、腔内血栓、解剖变异(重复IVC、左侧IVC 等)等。2.2.2.3 确定双肾静脉开口的位置: 滤器一般放置于肾静脉开口下缘以下的IVC 内,但造影时肾静脉水平或其下4 cm 的TVC 内存在血栓时, 滤器应置放在肾静脉水平之上。2.2.2.4 选择滤器:滤器的选择宜根据患者年龄、病程、IVC 形态及直径、血栓大小及游离程度而定。年轻患者和新鲜或较短的血栓推荐选用临时性或可取出滤器;长度超过20 cm 或全下肢DVT 推荐选用可取出滤器或永久性滤器。2.2.2.5 置入操作:先置入滤器输送鞘,然后将滤器经输送鞘缓缓送入,X 线透视下反复核对肾静脉位置无误后,缓缓后撤输送鞘直至滤器弹开、释放。2.2.2.6 IVC 造影复查:置入滤器后,行血管造影复查观察滤器形态、有无倾斜及倾斜角度、滤器顶点与肾静脉之间的距离。对置入的可取出滤器,需仔细观察分析滤器取出钩与IVC 壁的距离,以距离>5 mm 较为理想,提示取出成功率高。2.2.3 下腔静脉滤器(IVCF) 取出步骤2.2.3.1 确定滤器取出途径: 可取出滤器须根据滤器取出钩的位置确定是经股静脉还是经颈内静脉取出。2.2.3.2 IVC 造影: 临时性或可取出滤器在取出前均须行下肢静脉和IVC 超声或造影,评估滤器取出的风险。如下肢静脉和(或)IVC 内仍存在较多游离血栓,对临时性滤器而言,可适当延长滤器置入的时间, 也可考虑替换成可取出滤器或永久性滤器;对可取出滤器,则可考虑放弃取出,使之成为永久性滤器。2.2.3.3 取出滤器:对于临时性滤器,直接将与滤器相连的留置管拉出体外即可。对于可取出滤器,需经专用回收鞘、导引管、鹅颈圈套器或三叶形圈套器取出。2.2.3.4 检查滤器:观察滤器是否完整、有无折断;滤器内的血栓量及性质, 必要时留取标本送病理检查。2.2.3.5 IVC 造影复查: 取出滤器后行血管造影复查观察IVC 管壁是否光滑、血流是否通畅、对比剂有无滞留,评估IVC 壁有无损伤。2.3 注意事项2.3.1 在选择滤器时,应尽量选择临时性或可取出滤器,以降低由于滤器长期置入引起IVC 阻塞的概率。2.3.2 可取出滤器取出前行超声或造影检查,如果发现IVC 内仍有较多的新鲜血栓,则应放弃取出滤器的计划,以避免滤器取出术中发生致命性肺动脉栓塞。2.3.3 可取出滤器置入时间如超过规定的期限,一般不宜取出,以避免取出困难、撕脱覆盖滤器的新生内皮而导致的IVC 内膜损伤。2.3.4 可取出滤器的取出钩如嵌顿在IVC 内膜内,取出滤器非常困难[16]。术前造影评估尤显重要,必要时可作多角度IVC 造影。2.3.5 任何情况下均不应强行拽出滤器, 以避免IVC 管壁撕裂伤而导致大出血。2.4 术后处理2.4.1 下腔静脉滤器(IVCF) 置入后,宜进行抗凝、溶栓、机械性血栓清除等综合性治疗。这一方面可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成功率,另一方面也可防止或减少IVC 阻塞的发生。2.4.2 对已经发生肺动脉栓塞的患者,在置入下腔静脉滤器(IVCF)后,应对肺动脉栓塞进行积极治疗,以期开通肺动脉,缓解患者症状,防止肺动脉高压和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2.4.3 对永久性滤器置入(含可取出滤器未取出)者,如无抗凝禁忌,推荐长期口服抗凝剂如华法林钠片,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并调整华法林用量,使PT的INR 值维持在2.0 ~ 3.0。2.4.4 应分别在滤器置入后1、3、6 个月时各随访1次,拍摄腹部X 线平片,并在滤器置入6 个月时作顺流性IVC 造影和(或)超声检查,之后每年随访1次。随访主要观察内容为滤器形态、位置及IVC 血流状况。3 并发症及其防治3.1 IVC 阻塞常发生在大量血栓脱落陷入滤器时,也可能为滤器引发的IVC 血栓形成、血液回流受阻,临床表现为IVC 阻塞综合征。对于高凝状态的患者,滤器置入后需加强抗凝。对有症状的IVC 阻塞的处理方法同下肢DVT 的介入治疗。3.2 肺动脉栓塞再发肺动脉栓塞再发可以发生在滤器置入后的任何时间, 大多数情况是由于患者高凝状态持续存在、滤器顶部的血栓脱落、滤器变形或倾斜导致滤过效果下降所致。坚持抗凝可能会避免或减少肺动脉栓塞再发。肺动脉栓塞再发的处理方法同肺动脉栓塞的治疗。3.3 滤器移位滤器向下移位时,大多无临床意义。移位至髂静脉或误放于髂静脉的滤器偶尔可引起髂静脉阻塞。滤器移位至右心时,可引起严重心律失常。熟悉各种滤器的性能、适用腔静脉最大径,有助于减少滤器移位的发生。发现可引起临床症状的滤器移位时, 可采用介入方法将滤器取出或重新调整位置,如无效,则需经外科手术取出。3.4 滤器折断滤器折断较少见。若滤器折断后不会引起构件脱落与游走、滤器位置稳定、不会出现刺破血管等其他并发症时, 可在规范抗凝前提下严密定期观察,否则,应设法经介入或外科手术将滤器取出。3.5 滤器支脚穿透血管壁这种情况常因腹主动脉搏动所致。慢性IVC 壁穿孔一般不会引起大出血,常无需处理;伴腹膜后出血时,可视出血程度分别予以保守或外科手术治疗;如引起腹主动脉穿孔、肠壁损伤时,通常需外科手术治疗。4 疗效评价评价下腔静脉滤器(IVCF) 置入效果的指标是肺动脉栓塞的发生率。一般认为,置入下腔静脉滤器(IVCF) 后肺动脉栓塞的发生率约为2% ~ 5%。因大多数滤器置入后的肺动脉栓塞没有症状且较难诊断。所以,滤器置入后肺动脉栓塞发生率实际上要高于此值。Decousus 等[33]对400 例深静脉血栓患者分别置放(200 例)和不置放滤器(200 例),同时进行抗凝治疗的一个前瞻性、随机化研究(REPIC)的结果表明,在12 d 的随访中,不置放滤器组比置放滤器组肺动脉栓塞的发生率高出4 倍(不放置滤器组为4.8%,放置滤器组为1.1%)。如果仅比较入组时已有肺动脉栓塞的患者,则两组间差距更加明显(不放滤器组为8.6%,放置滤器组为1.1%)。但是,这两组患者病死率无明显差异。另外,在2 年的随访中发现,两组患者肺动脉栓塞的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但一组随访8 年的研究表明,置入滤器组有症状肺动脉栓塞的发生率较不置入滤器组明显降低(放滤器组为6.2%, 不放置滤器组为15.1%,P = 0.008)。尽管下腔静脉滤器(IVCF) 置入的适应证至今仍有争论, 但滤器可降低肺动脉栓塞发生率已得到公认。推荐尽量使用临时性滤器和可取出滤器,以降低由于滤器长期置入而导致的相关并发症。应根据不同情况和目的合理选择使用滤器。
许多患者在医院被确诊为深静脉血栓后,面临很多疑惑,这个病到底严不严重?该怎么治疗?有什么后遗症?所在的医院给我的治疗是否恰当?在此,向广大患者系统性介绍一下深静脉血栓的基本知识以及规范化治疗。1、什么是深静脉血栓?有什么危害?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血栓形成后,除少数能自行消融或局限于发生部位外,如果不及时治疗,大部分会扩散至整个肢体的深静脉主干,甚至并发肺栓塞,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若不能及时诊断和处理,大约有一半的病例会演变为血栓后综合征,长时间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2、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该如何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的治疗分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目前最基本的治疗是抗凝治疗(先选用低分子肝素,急性期过后过度到口服华法林,控制PT-INR 在2-3之间)。抗凝治疗时间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对于血栓原因不明的,抗凝治疗至少6个月;血栓原因明确,如外伤或骨折,抗凝治疗3个月;如果有易栓症,则建议长期抗凝。因为血栓有脱落导致致死性肺栓塞的风险,有些情况要考虑是否放置下腔静脉滤器,要看是否有放置滤器的指征。滤器是放置到腔静脉,也就是放在肢体静脉和肺动脉之间的通路上,如果血栓脱落,可以拦截血栓,预防致死性肺栓塞。相关指征包括:1、有抗凝、溶栓禁忌;2、在正规抗凝的同时血栓进展或者发生肺栓塞;3、血栓位置较高或有“漂浮”血栓;4、准备进行取栓或置管溶栓的手术,术中或术后预防肺栓塞。以上指征并不是绝对的,可以作为参考。如果发病时间较短(14天以内),可以尝试导管直接溶栓,也就是将导管直接插入血栓内进行溶栓,可以有效降低“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若治疗不当“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率高达30-50%以上,表现为肢体反复肿胀、疼痛、肢体色素沉着、甚至皮肤溃疡、静脉性跛行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丧失劳动能力。如果血栓发生时间较短,症状较重,如股白肿或股青肿,也可以选择切开取栓治疗,但目前不作为常规。
这是我最近成功治疗的一位来自内蒙的重度静脉曲张的患者,76岁,当地大夫没见过如此严重的静脉曲张伴溃疡的病人,不敢做,推荐到我这里。患者左下肢静脉曲张多年,左小腿难愈性溃疡,反复破溃感染,很痛苦。B超提示:左腿极重度静脉曲张,大隐静脉重度反流,全程瘤样扩张,小腿遍布交通静脉,深静脉通畅。上照片:术前照片:平卧时即可见粗大曲张静脉团,左下肢明显粗于右下肢,站立时更加明显。左小腿难愈性溃疡,皮肤色素沉着明显,有分泌物及臭味。术中照片:标记曲张静脉团。术中见大隐静脉根部瘤样扩张。术后3天,拆除弹力绷带换药,见溃疡新鲜术后1个月电话随访,溃疡已愈合,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术后随访图片
血管畸形治疗方法:1、毛细血管畸形葡萄酒色斑(port-wine stains,PWS)激光:二氧化碳,Nd-YAG; Argon,脉冲染料激光光动力疗法:手术治疗:2、静脉畸形硬化剂:铜针留置术:手术切除(+缝扎):3、高血流量动脉畸形超选择性动脉内栓塞术+手术图为光动力治疗PWS前后对比图为光动力治疗PWS前后对比(转自丁香园)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原因,为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壁薄弱和静脉内压力持久增高。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原因,主要是静脉瓣膜缺陷。静脉瓣膜缺陷与静脉壁薄弱,是全身支持组织薄弱的一种表现,与遗传因素有关。造成下肢静脉压力持久增高的重要原因,是长久站立和腹腔内压增高。 在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形成的过程中,静脉瓣膜与静脉壁的强度和静脉压力的高低,起着相互影响的作用。静脉瓣膜和静脉壁离心愈远,强度愈低,静脉压力则是离心愈远则愈高,因此,下肢静脉曲张的远期进展,要比开始阶段迅速,而扩张迂曲的浅静脉,在小腿部远比大腿明显。在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中,小隐静脉还受到股浅和股腘静脉瓣的保护,不致受到血柱重力作用的直接影响,只有在大隐脉曲张进展到相当程度后,通过分支而影响小隐静脉,才会在小隐静脉分布区域,呈现浅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纡曲、扩张,血液回流缓慢,甚至逆流而发生瘀滞,静脉压力增高。静脉壁发生营养障碍和退行性变,尤其是血管中层的肌纤维和弹力纤维萎缩变性,被结缔组织替代。部分静脉壁呈囊性扩张而变薄,有些部位因结缔组织增生而增厚,因而血管可呈结节状。静脉瓣膜萎缩、机化,功能丧失。因血流郁滞、静脉压增高和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管内液体、蛋白质、红细胞和代谢产物渗出至皮下组织,引起纤维增生和色素沉着。局部组织缺氧而发生营养不良,抵抗力降低,易并发皮炎、湿疹、溃疡和感染。上述病理改变,多发生在足靴区部的皮肤,一般在病变进入后期才出现。凡有单纯性静脉曲张家族史者,大都在青春期以后不久发病,因而在儿童和少年时期,应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在增强全身体质的条件下,加强静脉管壁。保护浅静脉的措施有:①长期从事站立工作或强体力劳动者,宜穿用弹力袜套保护,使浅静脉能处于萎陷状态;②长期从事站立工作者,应强调作工作体操,或能经常走动,至少多做踝关节的伸屈活动,使腓肠肌能发挥有效的泵作用,以减轻浅静脉内的压力;③进一步更新机械设备,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 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治疗有三种方法:(一)手术疗法 为最常用的方法。凡有临床症状、中度或重度静脉曲张、下肢浅静脉瓣膜和(或)深浅静脉间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及检查确证深静脉通畅者,只要年龄不过大、体质不太差,均宜施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有:①大(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术 适用于大(小)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而大(小)隐静与深静脉间交通支瓣膜功能正常者;②交通支结扎术 适用于大(小)隐静脉与深静脉间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而大(小)隐静脉瓣膜功能正常者;③大(小)隐静脉剥脱术 临床最为常用,适用于大(小)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以及大(小)隐静脉与深静脉间交通支瓣膜功能也不全者。分高位结扎静脉、剥脱曲张静脉和结扎切断交通支三个步骤。单纯大(小)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从理论上讲,单纯高位结扎并结扎其分支,即可阻断深静脉血的倒流,使曲张静脉消失,达到治疗目的。但由于浅静脉曲张后,静脉壁已失去弹性,站立时下肢血液仍能使曲张的浅静脉充盈,因而单纯高位结扎术后效果不好,仍应行剥脱术。术后用弹力绷带或弹力袜给予稳妥而有一定弹力的压力,以防止剥脱部位出血;床尾抬高15~20cm,使平卧位时下肢略高于心脏平面,有利于下肢静脉的回流;鼓励及早作床上活动,使深静脉血受肌肉泵挤压而加速回流,有利于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二)注射疗法 将硬化剂注入曲张的静脉内,静脉内膜发生无菌性炎症反应,使血管腔粘连闭塞,曲张静脉变成硬索条状物。适用于局限性静脉曲张而瓣膜功能健全及术后残留的曲张静脉。常用的硬化剂有5%鱼肝油酸钠、酚甘油溶液及50%葡萄糖等。患者取斜卧位,使曲张静脉充盈,选用细针穿刺,穿入静脉后,患者平卧,在穿刺点上下各用手栺压迫,使穿刺的静脉段处于空虚状态。注入硬化剂0.5ml后,持续手指压迫1分钟,然后局部换用卷起的纱布垫压迫。1次注射不超过4处。整个下肢自踝至注射处近侧,应用弹力绷带包扎或穿弹力袜后,立即开始主动活动。维持弹力织物压迫时间,不少于6周。(三)弹力袜压迫疗法 适用于范围小、程度轻又无症状者;妊娠期妇女;全身情况很有差,重要生命器官有器质性病变,估计手术耐受力很差者。小腿医用弹力袜具有良好的弹性,可使主要位于小腿的曲张静脉,特别是足靴区内踝和外踝的浅静脉,都能受到有效的压迫
北京世纪坛医院血管外科梁刚柱:您好,脉管炎和血管炎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两者都有自身免疫性因素。根据您自己症状的描述,应该不是脉管炎,脉管炎病变为动脉的阶段性闭塞,症状为下肢发凉、发冷、严重时出现疼痛和溃疡,最后导致截肢,病人多有大量吸烟史。腿肿应考虑两大原因:1、下肢静脉本身回流障碍(多为单侧肢体);2、全身性因素引起的水肿,比如心、肝、肾方面的因素(多为双侧肢体)。患者: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现要打激素 能有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