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碰到过一个高血压的患者,实在令人惋惜。那是一位70岁的老人,平时精神体力都很好,一日三餐饮食都正常,用他自己的话说,身体好得很,从来没有头昏、心慌、喘息等任何不舒服。一开始患者发现下肢踝关节处有轻度的水肿,向人一打听说老年人都有一点,就没有引起重视。两个月后,脚肿的越来越厉害了,从踝关节发展到小腿,在儿子的劝说下才到医院检查。 我询问了患者的情况,发现患者每天都在吃一种叫培哚普利的降压药,血压都在120/ 70mmHg左右,控制的非常好。培哚普利是医生平时经常会给病人处方的一种降压药,属于ACEI类,除了降压作用以外,对心脑肾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减少脑梗、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动脉硬化等疾病的发生。患者下肢水肿,需要明确有无肝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以及下肢的静脉血栓等常见的原因。所以给患者常规做了上述检查,最后发现患者肾功能异常,一个叫“肌酐”指标明显升高,达到正常值的2倍以上。根据检查结果,患者不适合再继续吃培哚普利了,原因是这类药物有个特点,我们叫它双刃剑,简单地讲就是在肾功能正常或者轻度异常的时候,培哚普利对肾脏有很好的保护,除了降压以外,还可以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不全。但是,一旦出现肾功能指标进一步升高,就不再适合吃这种药物了,甚至还会加重肾功能衰竭。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药物也日新月异,把血压控制好,不出现并发症,已经不再是什么难事儿。上面提到的这个爷爷如果定期到医院体检,及时发现身体出现的变化,及时调整用药,这个情况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究其根源还是因为对高血压的不了解,或者是不遵医嘱。所以,不要小看了定期身体检查,除了平时在家里自己测量血压以外,至少每年一次要到医院进行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尿酸、心电图、心脏彩超等基本检查,评估身体健康状况,这个十分重要。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冠心病,有无肾功能不全……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医生对药物的选择。 控制血压的终极目标,是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即便血压控制完全达标,满分一百的试卷也只能给60分,还有40分是看有没有控制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危险因素;有没有一级预防、二级预防或者三级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降压同时兼顾心脑肾靶器官的保护。 听了今天的故事,你知道除了每天按部就班的服药,还应该做些什么了吧~
老年人跌倒可能会引起骨折、外伤出血、卧床、肌肉萎缩、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甚至死亡等一系列严重问题,耗费家庭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导致难以想象的不良后果。 如何预防: 1、知晓老人曾经跌倒、坠床的历史和原因,以便做好相应的预防。 2、服用镇静安眠药等特殊药物时,起床或改变体位时动作宜缓慢,感到头晕不适时,应暂时卧床休息,避免下床活动,以免导致跌倒、坠床。 3、恰当使用床栏、走廊扶手、卫生间扶手等设施以防跌坠床。若床栏已拉起,下床时请先将床栏放下来,切勿翻越致跌倒、坠床。 4、老人有躁动、意识不清时,请拉起床栏,必要时予以约束带,或将床垫放置于床旁地面上,并将老人移至床垫上以预防跌倒、坠床。 5、请将物品尽量收于柜内,以保持房间地面整洁、走道宽敞。 6、裤腿不要过长,请穿防滑鞋,切勿打赤脚、着硬底鞋、慎穿拖鞋。 7、保持地面干燥,避免在有水渍处行走,以防不慎。 8、房间或者卫生间夜间应保持地灯开启状态,以防下床跌倒、坠床。 9、可在床边、卫生间安装呼叫器,当老人需要帮助而无家属在旁时,可立即按呼叫器。 10、若不慎跌倒、坠床,不要随意搬动,拨打110请尽快通知医务人员,以便及时处理并将伤害减至最小。 多次跌倒的患者需要到医院就诊,查明原因,以便更好的预防。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发生堵塞以及冠状动脉功能性的改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亦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由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从而被称作是“人类的第一杀手”。 冠心病的表现 胸痛最为常见:常有压迫感、发闷或烧灼感;突然发作于心前区或胸骨后;常在劳动或兴奋时、严寒或饱餐后发生;一般持续数秒或数分钟。 不典型症状: 运动或劳累时出现左肩或左上肢前臂内侧疼痛;亦可表现为牙痛。 易疲劳或气短、恶心或胃部烧灼感、汗多、 心悸或心跳不规律等。 冠心病人的膳食原则: 因为营养与冠心病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制定合理的膳食原则对防治冠心病至关重要。 1、减少每日胆固醇的摄取。胆固醇的摄入量不应超过300mg/日,或100mg以下/每千卡总热量。 2、脂肪的摄入,不应超过总热量的30%,其中饱和脂肪酸应控制在占总热量的10%以内。増加多不饱和脂肪酸、使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宜为7:1:1. 3、食用复合碳水化合物,少吃或不吃蔗糖或葡萄糖等简单的碳水化合物。 4、总热量限制在标准量以内,使体惠维持在标准水平,如果超重(标准体重±5公斤为正常),应进一步限制总热量,或适当增加体力活动。 5、提倡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食用豆制品,食用液体植物油。 6、尽量少吃富含饱和脂肪酸或胆固醇过多的肥肉、动物油、高脂奶品及蛋黄、动物内脏等食品。 7、不要将饮用水软化。 8、减少钠的摄入,以氯化钠计,每人的摄入量应首先争取达到10克/日以下,将来能减至5g/白以下为最好。 9、饮酒:不饮或少饮,每日量不超过30g。
门诊经常碰到患者询问我:医生,我的血压低压正常,高压很高,压差大怎么治疗?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一下老年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系指年龄大于65岁,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超过标准血压诊断标准,即收缩压≥21.3kPa(160mmHg)和(或)舒张压≥12.6kPa(95mmHg)者。 老年高血压特点: 1.收缩压与舒张压相差较大 2.血压波动大 3.并发症与合并症多 4.易受体位变动的影响 高血压对重要器官的损害: 损害心脏--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心衰 损害大脑--脑梗塞、脑出血 损害肾脏--高血压肾病、肾衰、尿毒症 损害眼睛--眼底出血、视力减退、失明 言归正传,压差大的患者,降压治疗要兼高压和低压,也就是既要降压,又要尽量避免舒张压过低,合并冠心病的一般不低于60mmHg。但目前没有专门只降高压,不降低压的药,所以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