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抑制剂能抑制人体免疫系统的很多信号通路和作用途径,抑制免疫细胞(T和B细胞等)的增殖和功能,减弱体内免疫反应活性,减轻异常免疫反应对肾脏的损伤。共同不良反应是使人体抵抗身边病毒、细菌、真菌等能力下降,因此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容易感染;另外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毒副作用的大小与疗程、剂量、用药种类、及给药途径等密切相关。 一、中药: 1. 雷公藤:也叫水莽草、大茶叶、断肠草、山砒霜。急性中毒常在2小时后出现,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压下降、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因心跳和呼吸抑制在24小时内死亡。 解救一般4小时内用催吐、洗胃、灌肠、导泻等方法,或口服蛋清、面糊保护胃粘膜,注射葡萄糖,给强心兴奋剂,吸氧等对症治疗。可发生口腔粘膜糜烂、溃疡、皮肤色素加深及脱发等;肝、肾功能损害;白细胞减少;心律失常,或心电图变化;女性月经紊乱等,男性生育能力降低。 2.昆仙胶囊:新一代雷公藤类复方制剂,由昆明山海棠、淫羊藿、枸杞子、菟丝子组方;经增效减毒处理,源于雷公藤,优于雷公藤,与其他雷公藤类制剂相比,对肝肾功能、生殖系统伤害更小,具有类激素作用,但无激素副作用。昆明山海棠也叫雷公藤、断肠草、火把花。副作用有恶心,胃部不适、纳差、胀满、便秘、皮疹、色素沉着、口干;偶见肝功轻度异常、白细胞减少;可引起女性月经紊乱,男子少精。应减量或停药。 二、西药: 1.激素:生理剂量替代治疗时无明显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多发生在药理剂量时。 ⑴.静脉大量、快速给药时可发生全身过敏反应,包括面部、鼻粘膜、眼睑肿胀,荨麻疹,气短,胸闷,喘鸣。 ⑵.长时间服药可引起:满月脸、痤疮、水牛背、水钠潴留导致浮肿、多毛症、紫纹、易出血倾向、伤口愈合不良、月经紊乱、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质疏松或骨折、肌无力、肌萎缩、低血钾综合征、恶心、呕吐、胰腺炎、消化性溃疡或肠穿孔,儿童生长受到抑制、眼压升高、青光眼、白内障、良性颅内压升高综合征、内分泌失调、糖耐量减退和糖尿病加重、血压增高和高血压加重。精神症状有兴奋、激动、不安、谵妄、定向力障碍,也可表现为抑制;更容易发生在慢性消耗性疾病和以往有精神不正常者;每日强的松 40mg或以上,用药数日至2周即可出现。 ⑷.感染很常见:真菌、结核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和各种疱疹病毒感染为主。多发生在中、长程治疗过程中,也可以在短期大剂量用药后出现。 ⑸.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抑制:是激素治疗的重要并发症。每日强的松 20mg以上,用药3周以上,或出现柯兴综合征时,应考虑肾上腺功能已受到抑制。 ⑹.激素停药后综合征: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功能减退,表现为头晕、头疼、昏厥倾向、乏力、疲倦、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血压偏低,腹痛或背痛、低热、肌肉或关节疼痛。停药后疾病复发(为了避免复发,可以缓慢减量激素)。长程治疗后的恢复一般需要9~12个月。 2.环磷酰胺:是广谱抗肿瘤药,也是一类致癌物。不良反应包括1.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最低值1~2周,一般维持7~10天,3~5周恢复,别嘌醇可增加CTX的骨髓毒性),2.肝功能受损,3.影响生育(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4.恶心、呕吐、口腔炎,5.脱发,6.尿频、尿急、血尿甚至排尿困难。对膀胱、尿道刺激较大,可有血性膀胱炎,要多饮水,必要时可用美司钠拮抗。肝功能受损时慎用。可杀伤精子,为可逆性。超高剂量时(>120mg/kg)可引起心肌损伤及肾毒性。 3.羟氯喹:原为抗疟药,有抗炎、调节免疫、抗感染、抗凝等作用。服药应同时进食或饮用牛奶。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易怒、神经质、情绪改变、噩梦、精神病、头痛、头昏、眩晕、耳鸣、眼球震颤、感音性耳聋、惊厥、共济失调。神经肌肉影响:进行性无力和近端肌群萎缩,可合并轻度感觉异常、腱反射减弱和神经传导异常。眼部影响:1.可出现视物模糊,此反应剂量依赖性,为可逆性。2.角膜:一过性角膜水肿和浑浊、角膜敏感性下降。角膜改变(视觉模糊,光晕、光过敏)较常见,为可逆性。3.视网膜:黄斑、水肿、萎缩,异常色素沉积(从轻度点状沉积至弥漫性)。4.视野缺损:旁中心盲点、中心盲点以及视觉灵敏度下降。最常见症状有:阅读和视物障碍(遗漏文字、字母或部分物体)、畏光,远视觉模糊,中心或周围视野缺失,眼前闪光和条纹。视网膜病变是剂量依赖性的,常出现在数月后(罕见)至数年。视网膜病变在停药后也可能继续进展。在一些患者中,早期视网膜病变停药后可减轻或消退。皮肤反应:头发变白、脱发、瘙痒症、皮肤粘膜色素变化、光过敏和皮损(荨麻疹、多形红斑、苔藓样变、斑丘疹、紫癜、离心形环形红斑、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胞病和剥脱性皮炎)。血液系统影响: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在G-6-PD缺陷的患者出现溶血)。肠胃道影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腹部痉挛。肝功能异常,国外有爆发性肝衰竭的报道。过敏反应: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和支气管痉挛。心血管系统影响:心肌病罕见报道,仅发生于大剂量应用者。可出现心脏传导异常(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及双侧心室肥大,停药可能恢复。其他影响:体重下降,倦怠,卟啉病和非光敏感的银屑病恶化。 4.来氟米特:抑制嘧啶合成,抑制淋巴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不良反应有:皮疹瘙痒、剂量依赖性皮炎、可逆性脱发、转氨酶升高、胃肠道不良反应(恶心、厌食、腹痛、腹泻、呕吐、胃炎及胃肠炎)、白细胞下降、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和肝衰竭,严重者可致死。 5.吗替麦考酚酸酯:抑制嘌呤合成,抑制淋巴细胞增殖。一般不与激素联用。不良反应有:1.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及消化不良,少见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偶可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如胆囊炎、出血性胃炎、肠穿孔、胰腺炎及肠梗阻。2.骨髓抑制:发生率7%~35%,常见贫血、白细胞减少,少见血小板减少。3.机会性感染增多。4.非黑素瘤性皮肤肿瘤,且容易发生淋巴瘤和淋巴增殖性疾病。 6.咪唑立宾:抑制嘌呤合成。不良反应有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白细胞减少、红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皮疹、发热等;感染;肝、肾功能异常,个别严重者可出现急性肾衰竭。白细胞总数小于3×10*9/L及孕妇禁用。有出血倾向的慎用。主要从肾脏排泄,肾功能下降者尤其是高龄患者,应减量。 7.环孢霉素:抑制白介素2的产生和释放,从而抑制静息T淋巴细胞活化。血药浓度达到一定数值才具有治疗效果,中毒浓度为600μg/L以上。主要的不良反应有:1.肾毒性(发生率10%或更高,慢性肾毒性多于治疗1年后发生):内皮细胞功能严重受损,导致血管收缩,肾组织缺血,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栓形成,病理表现为肾小球缺血性塌陷或瘢痕形成、肾小管空泡化、完全性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以及局灶性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远期可发生肾组织纤维化硬化。可引起入球和出球小动脉收缩,降低肾脏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肌酐超过基线值20-30%,应反复测定以排除其他可能原因引起的肌酐增高;若超过30%,即使仍在正常范围,也应减量;若超过50%,应将剂量减少50%。若减量后1个月内未见改善,则应停用】。钙拮抗剂可减少环孢素的急性肾损伤,但其长期肾毒性仍不容忽视。 2.肝毒性:低蛋白血症、高胆红素血症、转氨酶升高。 3.神经系统:运动性脊髓综合征,小脑样综合征及精神紊乱、惊厥、震颤、感觉异常。 4.消化道:牙龈增生伴出血、疼痛(一般停药6个月后消失),厌食、恶心、呕吐,胰腺炎。 5.高血压、多毛症、高尿酸血症、白细胞减少、雷诺综合征、血糖升高、诱发血栓形成。6.长期应用增加肿瘤风险。7.可安全地应用于妊娠期,基本对胎儿生长及发育无明显影响。? ?8.他克莫司:抑制白介素2的释放,全面抑制T淋巴细胞的作用。空腹或餐前1小时或餐后2-3小时服用,有利于吸收。综合对比研究证实,在一定时段跨度下他克莫司较环孢素在治疗效果、副作用方面都更具有优势。他克莫司和环孢素都能抑制T细胞免疫应答第一时象,他克莫司是环孢素的10-100倍效果。他克莫司能抑制白介素5和7等诱导的T细胞增殖、具有类激素样效应,但环孢素没有。环孢素刺激TGF-β导致肾组织纤维化、血小板聚集诱发微血栓,他克莫司无此作用。短时间跨度下环孢素可能副反应更多,但更长时间看他克莫司跟环孢素没有明显区别。可在妊娠期谨慎使用,他克莫司的安全性已经在许多器官移植后怀孕的患者中得到证实。目前研究均表明不增加重大先天性畸形风险。对严重肝损伤患者需降低剂量以维持全血谷浓度在治疗范围内。有潜在肾毒性,推荐对肾功能进行严密监测;但肾衰时不需要调整剂量。感染风险增加,已有感染可能加重。常见副反应:糖尿病、高血压、高钾血症。还有:贫血、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失眠、震颤、头痛、腹泻、恶心等。 9.雷帕霉素:新型大环内酯抗排斥药物,免疫抑制活性比环孢素强数十倍,治疗效果显著,毒副作用极小。90%从粪便排出,尿中只有2%,因此与环孢素和他克莫司相比,肾毒性很低,且无神经毒性,不引起齿龈增生。食物可影响药物效果,因此应固定是否与食物同服。肝功能损伤时药物维持量应减少约1/3。肾功能不全时剂量不需调整。大多数患者不需要监测药物谷浓度,只有特殊患者需监测:儿童、肝功能受、同时服用可影响药物代谢的食物或其他药物,和/或环孢素剂量显著减少或停用的。毒副作用多为可逆性,主要包括:头痛,恶心,头晕,鼻出血,关节疼痛。还有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血色素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血糖,肝酶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低钾血症等。妊娠应谨慎应用,哺乳期应用应根据服药对母亲疾病治疗的重要性来决定。老年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所谓透析,指血液透析,或者腹膜透析。对于急慢性肾衰竭,一般都是既可以血液透析,也可以腹膜透析;不一定只能血液透析,或只能腹膜透析。具体应用哪种透析方式,最好要由医生全面评估患者病情,患者和家属也要全面了解自己的病情并根据自身的社会、经济条件,最后由医患双方共同商定。但是,一定、一定、一定要知道:在透析之外,还有肾移植可以治疗肾衰竭,并且肾移植是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首选方案,一定记住是首选方案!!!(肾移植和透析的对比,参见本人科普文章《肾移植、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三种肾脏替代治疗方式的比较》)急性或慢性肾衰竭患者,什么时候开始透析合适呢?1、血肌酐大于707,肌酐清除率小于15时;2、持续少尿或突然出现无尿,伴随严重水肿、心衰竭等情况时;3、严重高钾血症血钾大于6.5,致死性酸中毒PH小于7.15时;4、药物过量,或者服用农药、毒物,出现中毒症状,需要清除血中药物或毒物;5、食欲减退、恶心纳差等消化道症状明显的;或血磷较高、皮肤瘙痒严重的;或非高血压引起的头晕等症状明显的;尿量正常、漏出大量蛋白、低蛋白血症水肿明显的。(就是尿毒症症状明显,引起生命质量严重下降,需要透析来改善的时候)。出现了上述一种或者多种症状时(多数患者会同时出现上面很多症状),就可以考虑透析治疗了。
尿蛋白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肾损伤因素,所以很多患者非常急切的想用什么办法一下子就控制住尿蛋白,总会问医生“吃什么食物或者补品能降尿蛋白??”。说实在的,吃很多药物都治不好的肾病,你指望吃什么其他食物等东西能降尿蛋白,真的只是美好一梦~尿蛋白主要有两个原因,有原发肾脏疾病导致的,也有继发于其他疾病导致的。把这两大原因在疾病早期控制住了,注意一定是疾病早期才好控制,病因控制住了,尿蛋白自然会减少的;但如果到了肾脏疾病的中晚期,可能虽然控制住了肾脏损伤因素,但尿蛋白可能依旧非常难控制了。对原发肾脏疾病,需要认真治疗原发肾脏疾病的病因,例如IgA肾病、膜性肾病、微小病变、FSGS等,治疗方案多以免疫抑制剂方案为主。。对继发于其他疾病的,就需要先去认真治疗原发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过敏性紫癜、狼疮、乙型肝炎等,这时控制原发疾病非常重要,可用到常规药物,或者免疫抑制剂。无论原发还是继发肾脏疾病,生活中低盐低脂优质适量低蛋白饮食、适量(注意“适量”的意思是不多也不少)体育运动的要求一直都是第一位的;第二,Acei/ARB是所有肾脏疾病治疗的基石,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免疫抑制剂同时使用;第三,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也非常重要!任何肾脏疾病,和其他疾病一样,越早纠正越好,病友离尿毒症就越远。否则就会很快进入尿毒症的泥沼~~本文说的降低尿蛋白方法,是总的原则方案,具体方案因人而异才是好的治疗方案,有兴趣可以在平台上和我探讨。
这是慢性肾衰患者都非常关切的问题,都想让医生给出最、最、最直接的答案!!其中最迫切、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吃什么能降肌酐??”。其实,肌酐升高的背后有很多、很多复杂因素的相互作用,比如:活跃的肾脏疾病、大量尿蛋白、高血压、糖尿病、肾毒性物质的接触,各种病毒、细菌感染,以及过度运动锻炼等等。只有、只有把导致肌酐升高的因素牢牢控制住,肌酐的升高才有可能、有可能逐渐变得非常缓慢,而要控制住肌酐不再增长是非常困难的。要控制促进肌酐升高的上述因素,确实比较困难,需要患者认真配合靠谱儿医生的“综合治疗方案”,长期坚持才能达到!!肯定不可能简单的靠“吃什么”就能降肌酐的!!另外,肌酐一旦超过200,绝大多数患者的肾脏疾病最终都会逐渐走向尿毒症,所以,一定要在肌酐升高之前、在肌酐升高之前、在肌酐升高之前,好好配合靠谱儿医生的“综合治疗方案”!!
腰痛很常见,很多人腰痛时第一时间想找肾科医生看看。其实腰痛的常见病因是腰肌劳损或受凉、腰部扭伤、腰间盘突出、腰椎骨韧带滑脱、男性前列腺炎、女性盆腔炎、附件炎等,表现为腰背部轻到中度的不适。 多数肾炎、肾病没有或仅有轻度腰部不适,出现较剧烈腰痛的很少见。这是因为肾脏本身没有感觉神经,不会有痛感;而肾脏的外包膜、肾盂和输尿管有神经分布,肾区疼痛常常与感染、结石、血栓等引起的肾脏外包膜、肾盂和输尿管受牵拉,张力增加有关,这种疼痛的特点多为较强烈的腰部不适,或酸胀、钝痛,可以与体位和活动相关,要在泌尿外科诊治。 因此,腰痛不一定是肾脏发生了损伤。所以,应根据腰痛的部位和性质,结合病史,可进行尿沉渣、泌尿系B超检查,排除肾脏疾病后,转至其他专科诊疗。
1. 隐匿性肾炎的定义:肾小球发生轻微病理改变,导致尿中持续或间断出现少量红细胞或蛋白,没有不适症状,或轻度腰酸、乏力,尿色加深。几乎都是在尿检时发现的。是轻度的慢性肾炎,预后较好。 2. 诊断:单纯血尿,或者合并少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1克以下,没有明显的水肿和高血压,没有肾功能下降,经较长时间观察,细致的检查,可以考虑诊断隐匿性肾炎。 但是,若要确定诊断隐匿性肾炎,必须首先除外可引起血尿、蛋白尿的其他疾病,例如生理性蛋白尿,包括剧烈运动或发热引起的功能性蛋白尿,以及体位性(直立性)蛋白尿;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尿检异常;还有泌尿系感染、结石、肿瘤等疾病;认真分析患者病情,还是可以挖掘到很多尿检异常的明确原因的。肾活检可以明确诊断,但尿蛋0.5g以下时不推荐做。没有肾活检结果证实情况下,千万不轻易诊断肾炎,不轻易诊断,不轻易诊断! 3. 对肾脏的影响:单纯血尿或者是少量的蛋白尿,对肾脏损伤轻微,对肾功能不会有什么的影响。但尿蛋白较多时,可损伤肾脏,逐渐导致肾功能下降。 4. 治疗:如果诊断了隐匿性肾炎,尿蛋白很少的通常不需要治疗,不需要治疗也就无所谓要不要治愈,病情会长期保持稳定。尿蛋白较多的需要给予治疗,可延缓肾功能下降。 5. 预后:良好,70-80%患者可保持数年至2、30年病情稳定不进展;但个别情况下可能肾损伤加重。 6. 随访:需要定期复查,3-6个月查一次。看尿中的红细胞或者尿蛋白是否有明显的增多,因为有些隐匿性肾炎其实是系膜细胞增殖为主的肾炎早期,在感染、受凉、过劳、药物损伤等因素作用下,肾损伤可以加重。 7. 预防:无法预防,但对于确诊患者,可以给予一些医疗建议和措施,如戒烟,避免感染、受凉、过劳、不乱用药物和保健品、野菜等,以防止肾脏进一步损害。
血肌酐是当下最常用的测量肾功能指标,但不是十分精确,肾脏早期损伤时CysC升高比肌酐更精确。 肌酐的数值和肌肉含量相关,肌肉发达的人血肌酐会高一些,瘦弱的人血肌酐会低一些,都是正常现象。严重心衰、贫血、糖尿病肾病早期、羸弱、素食、缺乏运动、少年儿童,服用羟苯环酸钙药物等情况下的肌酐可能略低,或者低于正常下限。可以咨询一下肾科医生,一般无需治疗。
肾脏排泄代谢废物和水,各种损伤导致肾脏疾病进入尿毒症时候,就排不出代谢废物水,成为毒素,积存在身体里,导致各系统功能紊乱。 尿毒症很不舒服、很难受,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呼气有尿味、感觉迟钝、嗜睡、头晕、疲倦乏力、尿量减少、水肿、皮肤干燥无华瘙痒、肌肉痉挛、贫血、高钾血症、高磷血症、高尿酸血症、酸中毒、凝血机制障碍、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心包炎、精神系统和呼吸系统等症状,严重时候可危及生命。 到尿毒症后, 1. 必须尽快肾脏替代治疗,帮助清除毒素,否则患者上述症状越来越重,越来越难受。 2. 建立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通路的过程很复杂,选择做那种透析?在哪里做通路?自身状况能否耐受?是不是最佳选择?做好了之后如何维护?很多问题都不好解决。 3.开始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患者,必须规律透析,隔几天不透的话,毒素堆积过多,会有生命危险。 4.是一种早老状态,生活自理情况酌情而定,很多患者需要家人接送陪伴。 5.很少还能上班,收入会明显减少;医保报销之外,每年自己还要花费2-3万左右。 6.透析通路可能会经常出问题,那时家人必须带患者在1-2天内解决才好,否则不能规律透析,出现第3条中的危险。 7.透析只能替代15-20%的肾功能,还有很多毒素没排出来,人还是比较难受的,有很多并发症要治疗,例如高血压或者低血压、心衰、贫血、高钾血症、高磷血症、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瘙痒、骨痛、不宁腿、失眠等等。 8.进入透析后,要每月抽血化验,以调整各种指标。 9.饮食上要注意很多问题,低盐低脂适量蛋白饮食,高钾的要低钾饮食,高磷的要低磷饮食,酸中毒的要吃小苏打片,尿量少的要限制喝水。 10.治疗上要非常全面考虑,吃很多药物控制指标的异常,病情加重时候还要住院调整。很多科室因为肾功能衰竭而不知怎么用药,常常不收,所以感染、血压或血糖不稳定的,有时甚至是消化道出血、外伤的,都只能住在肾内科。
(1),留尿当天早晨7时主动排尿,丢掉不要。 (2),7点以后到次日的7时,24小时内每次排的尿,全部保留在干净容器内。 (3),次日7时主动排尿,要留下。 (4),记录24小时的尿液总量,或称重。 (5),将混匀的24小时尿液取出30毫升,送化验室检查,并告知化验室尿液的总量,或确切的重量。 注意:尿液应放置在阴凉的地方,可不加防腐剂。
尿,很容易获得的标本,方便采集,哗哗的随时都可以留取滴,但也不是随便弄些尿就行,如何端上一杯让医生满意的尿呢? 1.时机:女性应避开例假三天以上留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标本也是。 2.没有特殊说明的,最好在晨起第一次尿之前,先清洗外阴,然后留取一大泡尿的中间那段尿。10毫升即可。留取中段尿,主要是为避免前段尿中会混带有尿道中的上皮细胞,上皮细胞常常会干扰检查结果。 3.尿常规或尿沉渣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查,可以用临时中段尿,但最好端来晨起中段尿哟。 尿,是很不稳定的标本,两次时间很接近的尿检结果都可以差异很大,所以某一次的化验结果,仅供参考,可多做几次做对比(不要嫌麻烦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