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接诊和手术了300多例化脓性汗腺炎患者,下面把此病做一个小总结: 化脓性汗腺炎又称反常性痤疮,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腋窝、腹股沟、肛周、会阴和乳房、头部等部位,表现为反复出脓,痛性皮下结节,窦道和瘢痕形成等。Hurley分级将皮损分为三级,I级是脓肿形成,不伴窦道和瘢痕,Ⅱ级是一处或多处孤立的脓肿,伴窦道和瘢痕;Ⅲ级是融合的脓肿和窦道形成。 1:病因和发病机制: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细菌感染,吸烟肥胖等。 2:治疗: 轻度的可以口服药物,如抗生素(克拉霉素,米诺环素等),维A酸(泰尔丝,维胺酯胶囊等),性激素(炔雌醇,环丙孕酮等),其他方法还包括注射生物制剂,激光治疗等。 重度的因为侵犯深,同时部分坏死组织包膜化,优先考虑手术,后期可以通过联合光动力,生物制剂等降低复发率。手术方法根据严重程度做选择,I级的可以光动力治疗,切开排脓联合光动力治疗,切除缝合等;Ⅱ级,Ⅲ级的可以切除后植皮,皮瓣,二期愈合联合光动力等。 下面为一些临床治疗案例: 头部: 面部: 躯干腋窝: 臀部外阴: 化脓性汗腺炎可以治疗,也可以治愈
鼻唇沟皮瓣是修复鼻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常用的局部皮瓣。通常分为局部带蒂皮瓣和皮下蒂皮瓣。根据缺损的部位和大小选择合适的皮瓣是修复成功的关键。 皮下蒂皮瓣处理的关键:1.在不影响旋转的情况下携带尽可能宽的皮下蒂组织;2.隧道尽可能宽松,隧道内的组织可做适当切除;3.皮瓣远端适当加压。 带蒂皮瓣处理的关键:1.蒂部起点及旋转角度合适,避免蒂部组织堆积。旋转后蒂部起始点的宽轴尽可能落在鼻面沟;2.蒂部宽度合适,过宽会导致蒂部组织堆积凸起,蒂部起点偏移鼻面沟,影响鼻部外形。
瘢痕疙瘩常用治疗方法:小的瘢痕咱可以注射药物,如复方曲安奈德,得宝松等,可以不错的控制瘢痕,一般2-4周注射一次,至于需要注射多少次要看咱个人对药物反应。大的必须通过手术切除,后行浅层X线或电子束放疗,肉毒素注射等,一共需放疗3-5次,需5-15天左右时间,可以很好控制瘢痕,但仍有百分10-20复发率,后期需要长期复诊,随访期起码2年,期间需外用减张器,瘢痕贴,瘢痕药等,如果部分复发,后期我们还可以继续通过注射药物,激光等来进行控制。 以下为部分大的瘢痕疙瘩行手术联合放疗案例: 1:双下颌瘢痕疙瘩,切除加放疗加咬肌肉毒术注射 2:左下颌瘢痕疙瘩,切除加放疗加咬肌肉毒素注射 3:右耳瘢痕疙瘩,切除加放疗 4:左耳瘢痕疙瘩,切除加放疗 5:前胸瘢痕疙瘩合并感染,切除加放疗 6:前胸瘢痕疙瘩,切除加放疗 瘢痕疙瘩治疗为长期过程,手术后需咱长期互相配合,一定定期复诊,才能到达最好治疗效果,愿所有瘢友最大程度康复。
病例1:左眼部眼周黑色斑片,中央破溃。临床和病理诊断为:浅表基底细胞癌。光动力治疗3次后肿瘤面积缩小,再行切除,随访1年肿瘤无复发。 病例2:鼻部红色结节。临床和病理诊断为:浅表基底细胞癌。刀片刮除后行光动力治疗3次,随访1年肿瘤无复发,治疗区域瘢痕不明显。 病例3:鼻部黑色结节,中央破溃。临床和病理诊断为:浅表基底细胞癌。磨削后行光动力治疗3次,随访1年肿瘤无复发,治疗区域瘢痕不明显。
病例1:面部褐色斑片。临床和病理诊断为:光线性角化病。磨削后行光动力治疗3次,随访3年无复发,治疗区域无瘢痕。 病例2:面部多发性角化丘疹,斑片。临床和病理诊断为:光线性角化病。刀片刮除后行光动力治疗3次,随访1年无复发,治疗区域无瘢痕。 病例3:面部多发性角化丘疹,斑片。临床和病理诊断为:光线性角化病。磨削后行光动力治疗3次,随访1年无复发,治疗区域无瘢痕。
1:光化性角化病是什么?答:皮肤长期暴露于日光后出现的角化型丘疹或斑块,20%患者可以进展为鳞状细胞癌。 2:光动力是什么?答:是药械结合的治疗方法,药物为:5-氨基酮戊酸,照光器械为:635nm红光。 3:光动力治疗原理是什么?答:药物可被肿瘤细胞和增生活跃细胞吸收,经过光源照射后可以杀伤病变细胞,到达治疗目的。 4:光动力治疗前预处理方法有那些?答:胶带粘贴,刀片刮除,磨削等。 5:光动力治疗需要几次?答:3-6次。 6:光动力治疗每次间隔多久?答:1-2周。 7:光动力治疗过程中有副作用吗?答: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会出现疼痛,治疗后出现短暂的红斑和色素沉着。 8:光动力治疗相对手术的优势是什么?答:不需手术切除,为无创治疗,不会影响外观和产生瘢痕。 9:光动力治疗后会复发吗?答:治疗后患者需要长期严格防晒,否则会出现复发或其他部位的新发。 10:光动力治疗可以重复治疗吗?答:可重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