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某,男,50岁,2021年2月肝脏肿块大小约10cm的巨大肿块,伴腹腔淋巴结转移,无手术机会,前来我科就诊,初见患者皮肤晦暗,目晶稍黄,乏力,纳差,右腹痛。查血肝功能异常,胆红素升高,进行活检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我们根据目前指南为患者制定了免疫治疗联合靶向治疗的方案,同时配合中药健脾疏肝,软坚散结,获得满意疗效患者肿瘤明显缩小,目前维持在5cm大小已经一年。中医治疗全程干预患者,配合免疫治疗,配合靶向治疗可以减轻患者副反应。本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腹水,中药予以健脾利水渗湿,予以四君五皮饮联合胃苓汤,腹水得到控制,患者继续西医治疗,提高耐受性。本患者治疗期间,因靶向治疗导致血小板下降,中医又予以黄芪当归汤合滋肾填精等治疗法,使患者血小板稳定,耐受靶向治疗。
鼻咽癌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又称广东瘤 (Canton Cancer) 。好发于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省,香港和台湾地区发病率亦高,上海和北方地区则少见。因其解剖学限制及放疗敏感性,放疗为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单纯放疗有一定的局限性,形成了以放疗为基础,配合手术治疗、化疗、靶向治疗等的综合治疗是中晚期鼻咽癌的标准治疗模式。放疗剂量达60至70Gy,放疗分割次数三十余次,往往合并化疗,对患者体质要求高。放疗中后期往往出现放射性的口腔黏膜炎,表现为口腔敏感、口腔溃疡、疼痛、咽痛等,患者难以进食。因此鼻咽癌患者饮食需要多方注意。1.加强营养贯穿始终:早期放疗反应较轻时尤其要加强营养储备,后期可能因放疗黏膜炎等造成饮食困难或因化疗引起食欲下降,会有体重下降。加强营养有助于患者整个放疗期间的免疫力增高、体力增强,提高患者治疗的耐受性,减轻放疗过程中患者发生放射性口腔炎、放射性咽喉炎等。多食用高蛋白、高营养、高热量、低脂肪的营养饮食,如鱼肉、瘦肉、鸡肉、鸭肉、鸡蛋等,可适当配备蛋白粉、肠内营养粉、牛奶、酸奶等;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患者口腔敏感或难以进食时,将食物做成流质,如鸡蛋羹、蔬菜汁、水果汁等。牛羊肉、公鸡、鲤鱼少吃,中医来说属于发物,偏燥性,可能会加重黏膜炎。2.放疗前期避免食用酸性食物,如醋、酸梅、酸李等,刺激唾液分泌可能诱发急性腮腺炎。放疗完成后,由于唾液腺受损,会有口干表现,则可以适当进食酸性食物。3.放疗过程中要食用质软、易消化、偏凉、高蛋白饮食,忌热、烫、辛辣刺激食物。放疗属热邪,容易引起口腔黏膜反应甚至出现口腔溃疡、疼痛,故饮食要注意,以免刺激口腔黏膜。4.放疗后加强营养,促进体质恢复,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高蛋白、高营养饮食。忌辛辣刺激饮食。
文某,2017年7月因血尿2月磁共振考虑前列腺癌,后再私立医院进行两次局部切除,非规范的内分泌治疗,2020年3月出现全身广泛的骨转移,多处疼痛,就诊我处,入院时腰疼、行走困难,予以中医+西医结合治疗,局部+全身治疗,先予以腰椎及髋关节放疗,改善患者疼痛,患者能够行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全程中医药干预,内服外用联合增效,后续再予以全身化疗4个疗程,减少病灶,降低瘤负荷,降低转移风险,继续内分泌治疗,患者病情控制较好,至今已稳定2年余 肿瘤骨转移相当于中医“骨瘤”“骨疽”“骨痹”等范畴。骨转移的发生以脏腑亏虚为本,肾虚精亏是骨转移根本原因,脾虚促进疾病发展,恶性肿瘤患者,癌毒伏留,癌毒存在是骨转移的基础,因正虚抗无力,癌毒走窜,交结于骨,阻滞气机、阳气郁遏或损伤阳气,形成寒凝、痰、瘀等标实,继而腐骨蚀络,阻滞气机引起局部疼痛,屈伸不利。 治疗当: 1.扶正当补肾健脾 填精益髓,益肾健骨;脾益气化痰;辨病与辨证结合;未病先防 2.去邪当散寒通滞化瘀 温阳散寒通滞;活血化瘀,化痰软坚 3.虫类药物攻毒散结 4.引经药物选用 5.外治协同增效 方药:本患者以阳和汤加减,获得较好疗效
骨转移是晚期恶性肿瘤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容易出现骨转移的肿瘤,包括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鼻咽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等。晚期患者骨转移率更高达65%~75%。随着近年来肿瘤发病率的提高以及患者生存期的延长,转移性骨肿瘤的发病率还在逐年上升。1.临床表现:疼痛是临床最主要表现,骨转移癌痛是一种剧烈的、难以控制的顽固性疼痛。此外还可能引起病理性骨折、行动困难、神经压迫症状、骨髓衰竭以及高血钙等并发症,严重降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2.检查:出现了局部的疼痛,除了原发灶所致,要排除转移相关性疼痛,其中一项就是骨转移所致疼痛,可以考虑进行CT、磁共振、骨扫描等检查,可表现为骨质破坏、骨质压缩、压迫神经、压迫周围组织等。3.治疗:局部治疗缓解症状:(1)放射治疗外照射放疗是治疗普通局限骨转移病灶引起的疼痛的标准治疗方法,有效率可达到 50%~90%,对减少病理性骨折的发生及减轻肿瘤对脊椎的压迫等有明显疗效,能明显改善骨转移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2)手术治疗 对于骨转移瘤引起的脊柱不稳、脊髓和神经压迫、病理性骨折和疼痛,手术能明显缓解症状、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手术虽可达到其他治疗难以实现的确切疗效,但对于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方式需要综合考虑及判断。(3)骨保护治疗双膦酸盐类药物已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骨转移支持治疗。双膦酸盐类能够抑制破骨细胞对骨小梁的溶解及破坏,能阻止肿瘤引起的溶骨性病变、减少骨吸收、减轻疼痛及由骨转移所致的高钙血症及其他相关事件。目前常用的药物为唑来膦酸、伊班膦酸。全身治疗控制病情:骨转移瘤是全身性疾病在局部的表现,根据原发肿瘤的不同特征针对性选择有效的全身治疗,如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可有效控制骨转移瘤原发病灶及控制其他转移。因此,建议肿瘤患者规律复查,有疼痛症状千万不可忽视,或自行单纯口服止痛药物治疗,应及时就医,完善检查,明确病因,采取相关治疗措施。
鼻咽癌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又称广东瘤(Canton Cancer)。好发于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省,香港和台湾地区发病率亦高,上海和北方地区则少见。因其解剖学限制及放疗敏感性,放疗为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单纯放疗有一定的局限性,形成了以放疗为基础,配合手术治疗、化疗、靶向治疗等的综合治疗是中晚期鼻咽癌的标准治疗模式。放疗剂量达60至70Gy,放疗分割次数三十余次,往往合并化疗,对患者体质要求高。放疗中后期往往出现放射性的口腔黏膜炎,表现为口腔敏感、口腔溃疡、疼痛、咽痛等,患者难以进食。因此鼻咽癌患者饮食需要多方注意。鼻咽癌放疗后的饮食注意事项1、加强营养贯穿始终:早期放疗反应较轻时尤其要加强营养储备,后期可能因放疗黏膜炎等造成饮食困难或因化疗引起食欲下降,会有体重下降。加强营养有助于患者整个放疗期间的免疫力增高、体力增强,提高患者治疗的耐受性,减轻放疗过程中患者发生放射性口腔炎、放射性咽喉炎等。多食用高蛋白、高营养、高热量、低脂肪的营养饮食,如鱼肉、瘦肉、鸡肉、鸭肉、鸡蛋等,可适当配备蛋白粉、肠内营养粉、牛奶、酸奶等;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患者口腔敏感或难以进食时,将食物做成流质,如鸡蛋羹、蔬菜汁、水果汁等。牛羊肉、公鸡、鲤鱼少吃,中医来说属于发物,偏燥性,可能会加重黏膜炎。2、放疗前期避免食用酸性食物,如醋、酸梅、酸李等,刺激唾液分泌可能诱发急性腮腺炎。放疗完成后,由于唾液腺受损,会有口干表现,则可以适当进食酸性食物。3、放疗过程中要食用质软、易消化、偏凉、高蛋白饮食,忌热、烫、辛辣刺激食物。放疗属热邪,容易引起口腔黏膜反应甚至出现口腔溃疡、疼痛,故饮食要注意,以免刺激口腔黏膜。4、放疗后加强营养,促进体质恢复,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高蛋白、高营养饮食。忌辛辣刺激饮食。
作为一名放疗科医师,每天都会被患者或家属咨询的问题:放疗副作用大吗?放疗我的体质能坚持下去吗?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什么是放疗?简单说来,放射治疗就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放射治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约70%的患者需要进行放射治疗。放疗可以根治大约40%的恶性肿瘤。其次,放疗有什么副反应?放疗的副反应其实与肿瘤的位置密切相关,如头颈部肿瘤放疗,可发生放射性粘膜炎(口腔溃疡、舌部溃疡)、放射性皮炎(皮肤破损);肺部、食道等胸部放疗,可发送放射性肺炎、食道炎等;此外还有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降低)、消化道反应(食欲差、恶心、呕吐)。放疗副反应大吗?其实放疗的副反应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恐怖,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放疗设备愈加先进,副反应也减轻了很多。且放疗是一种局部治疗,只照射肿瘤及邻近组织,大多患者全身反应较轻,甚至不发生。很多患者放疗过程中可正常饮食及活动。当然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加之存在个体差异,有的患者对治疗敏感性强,副反应耐受度低,反应就稍微重些。出现副反应怎么办?我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中西结合三级甲等医院,我科(放疗中心)长期进行肿瘤放射治疗及相关副反应中西结合预防、治疗研究,针对放疗相关副反应有独到的临床经验。如:针对放射性肺炎,我们在患者放疗开始便配合中药预防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临床疗效满意,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不服用中药的患者;若发生放射性肺炎,则予以“放炎方”中药治疗,患者大都能够在缓解,有效率达90%。针对放射性口腔粘膜炎、食道炎、皮炎等,我们也制定了相应预防及治疗的诊疗策略,使患者副反应降到最低,平稳完成治疗,获得最好疗效。所以,放疗您还需担心吗,勿需担心的,也勿需恐惧,放疗既能够解决您肿瘤疾病的痛苦,我们会在治疗过程中运用中西医手段预防及治疗放疗相关副反应发生,我们也会充分评估患者的身体体质状态,整体调理,这也是中西结合医院的优势所在。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是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一类重大疾病。常见恶性肿瘤主要有肺癌、肝癌、结肠癌、食管癌、胃癌、乳腺癌、宫颈癌、鼻咽癌、淋巴瘤等,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报告,我国每年新增加病例数约337万,死亡约270万。我省每年新增病例数约13万,每1000人中就有2人被诊断为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是属于一类复杂性、难治性疾病,具有进展快、侵袭性强、易复发转移、预后差、死亡率高等特点。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处于什么地位呢中医药在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多数情况下,单一的治疗方法不能根除癌症,战胜癌症需要综合多种治疗手段的优势,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个体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目前主要抗癌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微创介入、生物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中医药治疗等,合理的综合治疗是肿瘤治疗疗效保障。中医药有哪些治疗的方式呢 可能一提起中医药,大家想到的都是“苦”,其实中医药治疗不仅仅是我们熟知的口服汤剂,还包括中成药,中药注射液,针灸,按摩,外用膏药,喷剂,中药的介入治疗、中药热灌注治疗等。我们治疗过程中常常根据患者疾病情况,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辨证论治,与现代医学技术有机结合,多种治疗手段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医整体治疗优势,恢复机体动态平衡,从而获得最好的治疗疗效。中医药在肿瘤防治中有什么作用呢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癌症高危人群、癌前病变、康复患者的预防保健;(2)减轻或改善肿瘤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肿瘤患者免疫功能;(3)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4)对放疗、化疗、生物靶向治疗发挥减毒增效作用,如保护化疗后骨髓功能、减轻消化道反应、防治周围神经毒性、减轻放射性炎症、减轻靶向治疗副反应等;(5)促进肿瘤患者手术后康复,防治复发和转移;(6)阻断肿瘤发展,实现“带瘤生存”;(7)对癌痛、恶病质、骨转移、脑转移、恶性胸腹水等肿瘤晚期并发症的防治。中医药发挥抗肿瘤作用机制是什么呢中医药是我国的瑰宝,传承至今对我国疾病的防治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药抗肿瘤作用也需要科学认识,现代细胞、分子实验发现,中医药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抗癌作用:(1)直接抑制和杀灭肿瘤细胞;(2)抑制肿瘤细胞分裂、增殖,诱导分化和/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3)癌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的过程中微管发挥了重要功能,中医药可以稳定微管,抑制细胞分裂;(4)中医药具有抑制拓扑异构酶的作用,从而抑制癌细胞DNA复制;(5)中医药可以肿瘤新生血管,减少肿瘤血供,从而抑制肿瘤生长;(6)化疗药物多次使用常常产生耐药,中医药配合化疗能够降低耐药的产生;(7)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自身免疫系统识别肿瘤细胞并杀灭。典型病例:刘某,男,70岁,2013年9月因腹痛发现结肠癌,并行手术切除,10月为求中西医结合治疗就诊我科,患者术中发现腹部大网膜转移,属肠癌IV期(晚期),我科行术后辅助化疗联合中医药减毒增效,完成6周期后,行包括中药注射液静滴、中成药口服、中药汤剂口服等的中医综合治疗稳定病情,患者病情稳定2年余。2016年4月发现盆腔内复发,予以同步放化疗联合中医药治疗,稳定病灶。后继续予以中医综合治疗抗肠癌、稳定瘤体,取得了良好疗效,患者现已存活4年,无明显症状,2017年9月我科复查病情稳定。病例分析:患者虽行手术切除病灶,但已有网膜转移,属晚期,术后积极稳定网膜转移灶、延长生存期是主要治疗策略,故予以化疗配合中医药控制网膜转移病灶,盆腔内复发后,同步放化疗控制复发灶,同时给以中医药减轻同步放化疗副反应,患者治疗过程未出现不能耐受的副反应,稳定期予以中医药综合治疗维持治疗,使患者目前获得长约4年的瘤体稳定期。中医药的优势在于改善症状,协同放化疗减毒增效,提高生活质量,稳定瘤体,实现带瘤生存,该患者很好的诠释了“带瘤生存”。
导语:全国每6分钟就有一人被确诊为癌症,未来,由于自然、社会环境,饮食生活等因素影响,我国的癌症发病率还将继续攀升,将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恶性肿瘤的预防在降低肿瘤的发病率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大家要从平时生活中更多的关注并预防恶性肿瘤的发生,那么哪些人群更容易患上肿瘤呢?1.喜好热烫饮食者新疆哈萨克族人常喝滚烫的奶茶、太行山区的人爱喝大碗烫粥、潮汕人喜欢功夫茶,殊不知,这现冲、现泡“趁热喝”的茶,也可能为食道癌埋下隐患。原因就在于进食滚烫的茶、汤、粥、羹时,会灼伤食管黏膜,长期不断刺激食管上皮细胞,使之发生突变,突变细胞大量增殖后,便会发生癌变。建议:食物或饮料较烫时,千万别性急往下咽。带馅儿的食物可能外面不烫里面烫,吃的时候尤其要当心。喝热饮千万不要用吸管,以免直接灼伤食道。2.常憋便者调查显示:常憋便者已成为不少年轻人患上膀胱癌、大肠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因尿液及粪便中含有害的物质,如:吲哚、硫化氢、烘臭素等多种致癌物,若经常刺激膀胱黏膜、肠黏膜会诱发癌变。建议:对腹部进行顺时针按摩,然后无论有无便意,可定时去蹲厕所,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若3—5分钟没有大便排出,就应该放弃,不要长时间呆在厕所玩手机。3.常熬夜者2017年诺贝尔医学奖证实了生物钟调节着人体至关重要的功能,长期熬夜会容易引起肿瘤,因为熬夜不止会造成生物钟、内分泌紊乱、代谢紊乱、免疫力低下等,还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分裂,从而导致细胞突变,产生癌细胞,夜间又是细胞裂变最旺盛的时期,以胰腺癌为例,经常熬夜的人发病率比一般人高出3倍多。建议:熬夜最好不要超过11点。如果加班到凌晨,最好找一间窗帘有遮光布的房间睡觉,漆黑的环境有助于身体中褪黑素的生成。4.维生素缺乏者研究表明,体内维生素低者更易遭受癌症的侵犯。如:β-胡萝卜素缺乏者,肺癌发病率要高7倍,维生素A缺乏者患胃癌的危险增加3.5倍,患其他癌症的危险增加2倍多;维生素C缺乏者患膀胱癌、食管癌、肾上腺癌的危险增高2倍;维生素E缺乏者患唇癌、口腔癌、咽癌、肠癌和宫颈癌等疾病几率增高。建议:多吃各类蔬菜水果,蔬菜水果中含有很多膳食纤维,能有效的促进肠道蠕动,减少患结肠癌的风险,还能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降低患癌的概率。5.吸烟者正所谓:“一烟在手,全身遭殃”,当然吸烟除了众所周知的肺癌,还会导致鼻咽癌、口腔癌、食道癌,甚至膀胱癌、肾癌、胰腺癌和胃癌等出现。另还要注意装修污染、大气污染、油烟污染等。建议:吸烟有害健康,尤其要远离二手烟。装修期间一定要开窗通风,装修结束后至少要晾三个月以上才能入住。6.肥胖者研究发现:肠癌与高蛋白、高脂肪、低纤维饮食密切相关,摄入过多动物脂肪,不仅仅会导致肥胖,还是诱发某些癌症的因素之一,美国癌症中心报告:腰部以上特别肥胖者比正常者患乳腺癌的可能性高出4倍、患结肠癌的几率高出2倍。建议:限制过多的肉类摄入,体重超标30%以上的人,减肥便成为防癌的重要。7.病毒感染者研究发现:部分癌症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如:乙肝、肝硬化可发展为肝癌,人类疱疹病毒(EB病毒)可导致鼻咽癌,幽门螺杆菌可导致胃癌,HPV人乳头病毒可导致宫颈癌等。建议:乙肝病毒携带者或肝炎、肝硬化患者,定期复查肝脏彩超,注意饮食卫生,少食腌制或不新鲜的食物,生活上注意不洁性行为。8.久坐不动者久坐不动的危害不只是伤颈椎、脊椎。美国研究表明,久坐的人比常运动的人患结肠癌的可能性高40%-50%,因人体肠道蠕动减弱减慢,粪便中的有害成份,包括致癌物,也会在结肠内滞留并刺激肠黏膜;久坐更始腹腔、盆腔、腰部血液循环不畅,体内免疫细胞减少,大大增加患癌几率。建议:久坐型工作者,每坐2个小时起来活动15分钟左右。9.C型性格者据统计,C型性格者患癌危险性比一般人高出3倍多,这种性格在生活中表现于爱较真、过于追求完美,不善于表达,过度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这种恶性情绪长期作用于大脑会导致内分泌絮乱、降低人体免疫功能。建议:保持豁达的心胸、愉悦的心情才是癌细胞的“天敌”,平时可以多培养兴趣爱好,遇到不快时做做深呼吸,适当合理的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10.有遗传病史者研究发现:具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可能携带相同的致癌基因,而这些基因正是遗传物质,会使某些癌症有遗传倾向,但要明确的是,这只是一种可能性、倾向性,先天基因也只是决定了倾向性,但是大部分癌症与后天生活饮食习惯具有紧密相关性,而以家庭为单位的人群往往具有相似的饮食、生活习惯。建议:有相关家族史要定期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