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佳作]2016-02-24 17:43:12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 作者:谭淑平 肖春玲 王葵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就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这并没有影响另外一个成为出色的工程师。当然,如果父母共患精神分裂症的情况下,子女患病的概率会显著地上升。我国尚缺少大规模的调查。北京回龙观医院是市属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有1300多张床位。从回龙观医院精神医学研究中心获取的参与过研究的351个患者的数据表明,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三代以内有精神分裂症的家族史。受到样本量的影响,这个数据的代表性还需要更大规模数据的验证。然而,这个数据至少提示我们,精神分裂症的遗传程度没有我们常常想象的高。也提示我们,即便没有精神分裂症的家族史,我们未必能够对精神分裂症免疫。 因为不了解,人们常常把精神分裂症和暴力行为联系在一起。在患者中确实有一部分是具有暴力倾向的,就像非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一部分人也有暴力倾向一样。毕竟没有理由认为这个疾病可以起到对暴力免疫的作用。某些精神分裂症患者确实表现出暴力倾向,也确实会伤害到公众。通常情况下伤害公众的患者大多没有获得有效的治疗,甚至从来没有得到过治疗。而且和伤害公众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可能伤害自己,比如出于幻听听到某种声音让自己伤害自己,或者因为对疾病的绝望而选择自杀。 另一项大规模的研究发现那些有暴力倾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儿童期有更多的行为问题,而具有较多行为问题的儿童,无论是否具有精神分裂症,长大后都可能会出现更多的暴力行为。正如时任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的所长Thomas R. Insel在2007年所言,绝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没有暴力倾向。换句话说,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精神分裂症和暴力能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媒体在报道2014年广东公交车纵火案的时特意列出嫌疑人的母亲具有精神分裂症,更多类似纵火案却似乎和精神分裂症沾不上边。 此外,和人们预期的常常不同,许多精神分裂症患者表现出一些类社会退缩的行为,比如整天呆在家里不出门。值得一提的是和伤害公众相比,他们常常以被公众伤害的对象而出现。比如2013年5月28日中国新闻网曾报告了题为《陕西榆林多名老人猥亵女精神病 百人围观无一制止》的新闻,其中记录了一个发病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众目睽睽下的不幸遭遇。 虽然病因尚不明确,但是精神分裂症并不是什么不治之症。目前治疗强调三早即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主要目标是减少临床症状和预防疾病复发。随着精神药理学的进步以及心理治疗、社区心理康复运动的发展,治疗目标已经扩展至改善患者功能使之可正常生活。 基于目前的治疗方法,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能够治愈,另外三分之一的患者在药物的帮助下能够坚持工作和学习。也就是说,大部分患者能够正常的工作和学习,能够独立的生活。对于大多数患者,疾病本身给他们带来了痛苦,然而更多的痛苦是人们对于疾病的歧视。不少患者和家属为了避免歧视或病耻感而小心翼翼地隐瞒着自己或者家人的病史或者病情,甚至患者的配偶也未必清楚。 南加州大学的Elyn Saks是法学院的资深教授,她在上大学时就确诊为精神分裂症,至今也是未完全康复,需要坚持治疗才能维持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受邀到Ted作演讲时,在谈到自己的康复时,除了提到自己的治疗外,她还特意谈到了解她并且知道她的病情的“美好家庭”和“美好的朋友们”,以及南加州大学极具有支持性的工作环境。由此可见宽容的态度和支持性的环境对于患者的康复和个人发展的作用。约翰.纳什是我们熟知的精神分裂症名人。 笔者之一曾经请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们思考过这个问题:“如果纳什生活在中国,他有多大的可能性做出那些成绩并且获得诺贝尔奖呢?”99.9%以上的答案是否定的。由此,应对精神分裂症除了医护人员和相关的研究人员的积极参与外,还有常常被忽略的作为“他者”的我们的看法和态度。在Ted的演讲中Elyn Saks教授提到:“这个世界上没有精神分裂症本身,只是有许多精神分裂症患者。这些患者中可能是你的伴侣、你的孩子、你的邻居、你的朋友或者你的同事。”对于弱者的态度是人类文明的试金石。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特的,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而宽容、爱和积极的帮助是无价的。 作者:谭淑平 肖春玲 王葵
经常有人在网上询问精神或心理疾病诊前需要做何准备?下面我会给大家一个更细致的答案:精神科的诊疗或心理咨询的评估最主要的是靠医生的问诊,而且医生给的诊断是由你们自己提供的病史资料,医生当场看到的或感受到的患者的状况,还有也会参考一些相应的心理测验检查的结果才得出结论的。当然也还会参考一些物理,化验等等检查。若是自己想就诊,诊前需要你将自己不适的各种问题表现写清楚,若是为了孩子或家人而来,那就要在诊前了解清你感觉他不对劲之后的具体表现,甚至若是学生可以打问老师或和他关系较紧密的同学。因为我发现在出门诊时经常会遇到有的父母(尤其是离异的或不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对孩子的情况无从谈起。做这些准备主要是为了让医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对你了解的更清楚些,让诊治更准确。若你不仅有精神或心理上的异常表现,还有一些躯体上的不适,那一定先要去综合医院排查是否存在躯体疾病,因为某些器质性疾病也会有精神异常现象。若疾病较重需要住院或者你以准备好要住院那就还要在入院前有各种的临床检查如要排除是否有传染病等等。看了我的介绍,大家就知道了去看精神或心理疾病只要做好这些就好了。我非常赞成大家除了在网上咨询外一定要去医院看看,因为文字无法传递出你真正的气息。这是对自己和家人的负责。所以生病了一定不要怕麻烦。 2016-2-5王泽荣
酒依赖的是“酒精依赖综合症”的简称,是由于人们长期饮酒后,形成了对酒的一种强烈的心理渴求(心理依赖)和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躯体依赖),这种依赖可持续或周期性地出现。酒依赖程度轻重不一,取决于多因素,如饮酒量、酒的种类、饮酒时间及方式、种族和个体素质等。酒依赖形成后的行为表现有以下特点,可供快速识别:(1)将饮酒看成生活中最重要或非常重要的事,因饮酒导致其他方面兴趣与爱好减少;(2)饮酒量逐渐增加;(3)饮酒速度增快,尤其是开始几杯;(4)经常独自饮酒,自斟自饮;(5)以酒当药,用酒来解除情绪困扰;(6)有藏酒行为;(7)酒后常忘事;(8)晨起饮酒,或睡前饮酒,用酒帮助睡眠;(9)因饮酒常与家人(尤其是配偶)争吵;(10)曾经戒过酒,但时间不长又旧病复发。若出现以上表现的2条以上,则高度怀疑酒依赖,建议到专科医院就诊。
根据FDA精神科药物妊娠期安全分级:A类药物:无 ;B类包括氯氮平、丁螺环酮、安非他酮、唑吡坦;精神科药物绝大部分在C类,包括奥氮平、齐拉西酮、帕利哌酮、利培酮、喹硫平、氟西汀、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等;D类包括丙戊酸钠、锂盐、地西泮、劳拉西泮、氯硝西泮等;X类包括三唑仑、艾司唑仑。A类:已有充足对照研究证据证明,在妊娠前3个月使用这些药物不会对胎儿造成风险;B类:动物实验证明不会对胎儿造成风险,但无充足的对照研究事实;C类:动物研究已经证实这类药物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且没有充足的人类对照研究;D类:人体试验已经证实该类药物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反应;X类: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验均证明该类药物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反应,妊娠期应禁止使用。
在抑郁症中有种抑郁以季节性、反复发作为特征,称季节性抑郁。季节性抑郁患者比正常人对环境的季节性变化更加敏感,常常在秋季和冬季(10月初至11月底)出现抑郁发作,而在次年春季和夏季(2月中旬至4月中旬)缓解。冬季型较夏季型多见,其发生常与光照的季节性减少有关,而后随着光照时间的季节性增加而缓解。与非季节性抑郁比较,季节性抑郁患者的职业和认知功能损害较少,因为较少接受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干预。本文系牛雅娟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我们常说“抑郁症是心灵的感冒”,因此有些人误认为抑郁症的治疗就像治疗感冒一样,疗程1~2周,最长1个月,因此未经医生允许就擅自停药,这是错误的。抑郁症是复发率高达50%~85%的疾病,其中50%的患者在疾病发生后2年内复发。为改善患者预后,提高临床治愈率,提高生活质量,防治复发,目前倡导全病程治疗。2015版《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推荐:急性期治疗8~12周,巩固期治疗4~9个月,维持期治疗一般倾向2~3年。3次或3次以上复发者,以及有明显残留症状者主张长期维持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是指一种以心境高涨和心境低落交替出现的一种心境障碍,心境高涨时称为躁狂相或轻躁狂相;心境抑郁时称为抑郁相,因此称该病为双相情感障碍。而双相抑郁是指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目前处于抑郁期的患者。双相抑郁在抑郁发作期与抑郁症非常相像,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病,治疗方案也不同,需要认真鉴别。
作者 崔永华任亮(化名)是一个初二的男孩子。因“不合群、被同学孤立、整日郁郁寡欢、不上学”而求医。在多数情况下此种现象会被作为“抑郁或焦虑”予以对症处理。但当细细回顾其整个成长经历的时候,会发现任亮有很多“不凡”之处:自幼在数学方面聪明过人,3岁时可熟练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小学时因数学成绩优异被誉为“神童”,平时没有什么朋友,有时较固执,自幼只吃喜欢的几样食物,体育活动常不能遵守“游戏规则”,家人和老师认为这是孩子性格所致,大了自己就好了。升入初中后,言行举止越来越被觉得“怪兮兮”的样子,常为别人一句玩笑当真,老师不小心说错一个字会站起来和老师“理论半天”,自习课上有时会突然大叫一声来吸引别人的注意,渴望拥有朋友但又不知如何交朋友,同学和老师对他的评价是“情商很低,不懂人情事事,与人格格不入,像个外星人”,所以被同学孤立而整日心情低落,最后不愿意去上学。这个聪明的孩子最终被医生诊断为“阿斯伯格综合征”。由于此类患者语言和智商基本正常,所以不像孤独症那样容易被注意和识别。在小学阶段常被认为是性格的原因,多数到初中后才逐渐被有经验的专业医生发现。近年来随着精神科临床实践的深入,阿斯伯格综合征越来越引起医生和社会的关注。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疾病?阿斯伯格综合征与孤独症同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或广泛性发育障碍,但又不同于孤独症,与孤独症的区别在于此病没有明显的语言和智能障碍。最早由维也纳医生汉斯·阿斯伯格于1944年描述。同孤独症一样目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数教科书会这样描述阿斯伯格综合征:该征是一种大脑广泛发育性障碍,特点是正常词汇量和认知功能,社会交往困难,局限、刻板的兴趣和活动模式,常伴有显著的动作笨拙。但这种条条框框式的描述远不如我们在临床实践中的理解和领悟来得深刻:◆这些孩子们的社交成熟程度和社交推理分析能力都发育得晚,他们缺乏交往技巧,不理解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非语言表达的信息,难以从他人眼中读取信息,采用的交往方式刻板、生硬、程式化,因此难以形成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会发展友谊,不能灵活应对各种不同的情景,常被同伴孤立,甚至经常被别的孩子调戏欺负。◆尽管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的语言发育正常、表达流畅,但是使用语言来进行沟通的能力差,在交谈过程中察言观色的能力差,不关注对方的反应,不管对方对所谈内容是否感兴趣,也不顾忌别人的感受。交谈中使用较多的书面语言,咬文嚼字,给人以古板、生硬、夸张的感觉。对于对方的谈话,患者只能理解简短、清晰明了的语句或字面意思,难以领会幽默、隐喻、双关意义的语句。由于他们语言的理解能力有限,当他们进入高年级时,语言变得更复杂,就会出现更多的问题。因为缺乏谈话技巧,他们倾向于把话题转向他们感兴趣的题目,如他们的特殊爱好,并且不容许别人插话或换话题,使谈话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从而难以和别人很好地互动。◆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常常对周围的某些事物或常规很固执,他们坚持用同一种方法去做某事,不容许有任何改变,并且不断地这样重复下去。他们常常在协商和妥协中表现得非常不成熟,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让步或者该道歉。如果发现学校中某条校规不合理,他们不但不会接受,或许还会像捍卫理想一样去反抗。这当然会引起与老师和校方的很多冲突。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比较难融入同龄人,如果他们的智力比较高的话,那就更复杂了——那些具有很高智商的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可能变得傲慢自负,以自己为中心,要他们承认犯错是非常困难的。这样的孩子可能对任何批评建议都很敏感,却常常去批评别人,包括老师、家长和政府机构的人。学校或父母会因此把这样的孩子送去评估行为和态度问题。◆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的运动方式就和他们的思考方式一样,有着与众不同的表现。至少有60%的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动作笨拙,不过,一些采用专门评估方法测试的研究指出,几乎所有的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都有特定的运动障碍表现。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走路或跑步时的协调能力不够成熟,而阿斯伯格综合征成人则常有奇怪的甚至独特的步态,缺乏流畅性和功效。老师也会注意到他们的精细动作问题,如写字和使用剪刀的能力,在体育课上常常无法跟上大家的节奏。◆某些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幼儿入学时,学习能力优于同龄孩子。有更多的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的认知能力落在两个极端。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孩子常常有独特的学习风格,他们擅长理解逻辑和自然领域,注意细节,以系统的方式记忆和整理事实资料,并且对喜欢的事情常常表现出超乎常人的执着,因此容易成为该领域“专家级”的人物,如前段时间网上传播的只看新闻联播满口美俄关系的7岁男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过这些孩子很容易分心,特别实在教室里,当他们解决问题时,也常固执于一个特定的想法,而且害怕失败。这些孩子明显无法遵从指导,或从错误经验中学习。学年成绩单会显示,他们的学业表现非常不平衡,某些领域成绩特别优秀,而某些领域则需要补习。◆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的情感成熟度通常比同龄孩子落后三年。他们描述情感的词汇非常有限,且缺乏情感表达的微妙性和多样性,而且不能有效地识别、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有些儿童会因为意识到自己与社会融合的重重困难而陷入精神压抑。所以大约有三分之一的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出现临床抑郁症状。为什么小学阶段容易忽略而初中之后才被发现?在小学阶段,这个孩子整年里只有一个老师和少数几个老师带他的课,师生双方都已了解对方,可以理解彼此之间的暗示,合作良好。老师对学业进行更多的辅导、调整,对孩子更为宽容,可以容许孩子社交和情感上的不成熟。生活那时候比较简单,孩子也都比较单纯,这个孩子还不是那么明显地感受到自己和其他人之间的差距,在教室里和操场上还不会显得那么格格不入。而且在小学阶段,如果学习成绩好或者某一方面比较突出,会较轻易地赢得大家的尊重。当孩子进入青少年阶段,学习和社会活动也变得更加复杂了,他也要更独立、更自力。在小学社会性的游戏玩耍中,动作会多于语言,友情通常短暂,游戏规则简单而清晰;但到了青少年时期,友谊则建议在更复杂的人际关系上,而不只是实际需要,他们找朋友是为了找个知心的伙伴,而不仅仅是找个球友。青春期是一生中自尊心最强的年龄段,他们更在意别人的评价,渴望被人尊重。而且获得尊重的理由已经远远超越了学习或单纯的某个领域的优秀。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更容易表现为与众不同的“症状”。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应对措施与预后阿斯伯格综合征常被忽略,所以建议精神科医生及相关专业医生养成从小细缕病史的习惯,树立成长和发育的理念,争取早期识别和正确诊断出阿斯伯格综合征。阿斯伯格综合征的总体治疗目标是管理患者的不良症状,教育训练其获得与年龄相符的社交、交流和职业技能,以弥补阿斯伯格患者发育过程中未曾自然获得的技能;同时通过对患者多方面评估,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干预措施。理想的治疗着重于阿斯伯格综合征核心症状的改善,包括改善交流技能或刻板的行为模式。越早治疗,总体预后越好。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阿斯伯格综合征的治疗主要以教育和训练为主,在教育训练中应该体现和贯彻以下3个原则:对患儿行为理解和宽容;异常行为的矫正;特别能力的发现、培养和转化。没有药物可以直接治疗阿斯伯格综合征的核心症状。药物可以作为辅助治疗,主要是针对一些行为问题和情绪障碍。与孤独症相比,阿斯伯格综合征的预后较好,随着年龄增长,如果有理想的家庭和学校配合,恰当的早期教育治疗,症状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不少患者在沟通、交往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大部分的阿斯伯格综合征成年后能结婚、生孩子,有自己的职业,其中一小部分还能在自己的专长方面作出成绩。个别甚至做出极为优秀的业绩。重要的是,面对阿斯伯格综合征,我们要有一个好心态。台湾著名漫画家朱德庸,53岁时被诊断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时,反倒松了一口气,因为他觉得自己人生中的许多谜题就此解开。在他的前半生中,这种病让他成为一个生活在玻璃球里的人,在汹涌而过的时间和人流中默默旁观。画画成为他所有积郁的出口,不吐不快,一不小心就是整整30年。正如利亚纳所写的“阿斯伯格综合征信心宣言”:我不是一个人类的次品,我只是与众不同而已。我不会为了被同龄人所接受而牺牲自己的尊严。我是一个有趣的好人。我会为自己而骄傲。我可以和这个社会和平相处。如果需要,我也会开口求助。我是一个值得其他人尊敬和接受的人。我会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兴趣和能力的职业。对哪些需要一定时间来理解我的人,我会有足够的耐心。我永远不会自暴自弃。我会接受本来的我,我就是我。作者 崔永华 博士
李女士(化名)今年43岁,饱受强迫症的困扰却已经18年了,18年前,李女士刚刚生下儿子不足一月,沉浸在初为人母的喜悦当中,然而巨大的不幸就在那一刻降临,她的母亲忙碌一天照顾完李女士之后踏着夜色匆匆回家了,却在回家路上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年仅62岁。李女士陷入了巨大的悲痛、自责和悔恨当中……。 出了月子,李女士独自照顾着儿子,也许是突然丧母的精神刺激,她开始莫名地担心儿子的健康与生命安全,作为医务工作者,她担心儿子被传染上肝炎和艾滋病。买菜时,看到卖菜的菜农沾着唾沫打开塑料袋,就担心如果那个菜农是个乙肝病毒携带者,买回来的菜转身就扔了。自认为脏的东西不管贵贱均要丢弃,外出回家之后一定要反复清洗,最长的时间洗澡要洗十来个小时。她明明知道自己不应该这样,但是控制不住,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清洗上,清洗时还有一套特殊的程序,如果这个仪式被打断就要重新开始,否则整个人焦躁不安,惶惶不可终日。因为担心和恐惧传染上艾滋病等,加之每天花费大量时间清洗,李女士不得不辞职回家。这么多年来,她非常痛苦,也影响到了家庭生活,有时候懂事的儿子说“妈妈,你说让我洗多少遍我就洗多少遍,只要你不难受就好。” 这次,借着送孩子来京上学的机会,李女士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走进了焦虑门诊的诊室,被诊断为强迫症。所谓强迫症,则是以强迫症状(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患者深知这些强迫症状不合理,不必要,但却无法控制或摆脱,为此焦虑和痛苦。其病因比较复杂,多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症状时轻时重,可持续多年。欣慰的是,李女士在服用了一段时间的药物之后,强迫症状明显减轻,这让被疾病折磨十八年的她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很多患者在患上强迫症初期,和李女士一样,认为强迫症是心理疾病,治不好,药物治疗意义不大。实际上只要选择正确的方法及时治疗,完全可以治愈,而且越早治疗,治疗难度越小,预后越好。 强迫症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研究显示强迫症的发病与大脑中多巴胺和5-羟色胺功能异常有关。临床上用来治疗强迫症的药物均为抗抑郁药物,主要针对大脑中5-羟色胺系统的功能调节。目前公认有效的药物为:三环类抗抑郁药 (TCA) 如氯米帕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 如氟伏沙明、舍曲林和帕罗西汀等;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类(SNRIs)类药物如盐酸文拉法辛;去甲肾上腺素及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NaSSA)如米氮平等。长期以来氯米帕明是治疗强迫症的一线用药,由于氯米帕明副作用较大,目前应用较少,SSRI类药物已成为治疗强迫症的主流,效果基本与氯米帕明相当,且方便、安全,副作用较少。服用剂量的大小要结合患者的耐受程度及药物的安全性等,一般来说,药物治疗强迫症的目标剂量比治疗抑郁症的目标剂量要高。对伴有严重焦虑情绪者可合并苯二氮卓类药物;对难治性强迫症,可合用小剂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喹硫平,阿立哌唑等联合治疗以提高疗效。 患者在服药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治疗强迫药物的副作用 不少患者及家属可能对服药有一定误区,担心服药之后可能会导致反应迟钝,智力减退,还可能会造成永久性大脑或其他器官损伤,甚至影响以后的结婚生育。实际上目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治疗强迫症的药物是非常安全的,镇静作用较轻,根本不会影响智力。药物说明书上记录的不良反应也是该药在对不同人群进行临床试验时观察到的所有的不良反应,在某个个体身上发生的机率实际很小,且绝大部分不良反应完全可以处理。一般来说,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的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以及头晕,乏力,通常在服药2-3周后逐步减轻,绝大部分患者均可以耐受。2. 需足剂量足疗程,维持巩固治疗必不可少治疗强迫症的药物一般起效比较慢,服用2-3周后才开始起效,所以患者在此期间要严格按照医嘱服药,耐心等待起效,切勿服用很短时间自认为无效而停药。一种药物至少需要足量治疗10周以上,方能评估该药物是否有效。疗效不佳者可换用同类药物的另一种或作用机制不同的另一类药物治疗。 通常情况下,强迫症的药物治疗包括三个阶段:急性期治疗,巩固期治疗和维持期治疗。巩固期和维持期主要的治疗目的是预防复发,在病情稳定之后可逐步减量至停药,结束治疗。国外防治指南上推荐的最短药物治疗时间为12个月到24个月。有些患者急于摆脱疾病的阴影,在服药之后症状一缓解就自行减量或者停药,这样极易导致病情复发。如果立即撤药,也有可能因突然停药出现撤药反应。如果患者数次自行停药而导致复发,造成强迫症迁延不愈,转换为慢性难治性强迫症,就可能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药,预后较差。 有 些患者和家属对于中医和中药情有独钟,寄希望于中医中药治疗强迫症,目前为止,中医在治疗强迫症方面还没有被实证研究证明、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因此,中医和中药不能作为治疗强迫症的单独手段,可以作为辅助治疗,如改善睡眠等。总之,药物治疗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药物,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患者切不可随心所欲变更治疗。3. 理性看待药物治疗 强迫症是一种比较难治的精神疾病,研究表明,54-61%的强迫症呈持续病程。尽管大部分患者都可从药物治疗中获益,但是仅有部分患者在服药治疗后症状能完全缓解,另一部分患者仍无法获得痊愈。因此,患者和家属在服药过程中需要有一个理性平和的心态,要放弃去掉“病根”,彻底治愈强迫症的完美主义愿望。只要症状减轻,生活质量提高了,社会功能改善了,就是可喜的进步。如果对疗效不够满意者,必要时还可合并心理治疗提高疗效。对于残留的症状,患者和家属要能坦然接受,带着症状,顺其自然,积极工作与生活。
看到这个题目时,你的第一反应很可能是“我说了几十年的话,还要你教我怎么说话吗?”是的,你可能在事业上做的顺风顺水,在单位,运筹帷幄,在亲戚朋友面前,八面玲珑,社会上,你或许已经到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境界,可是,我今天要讲的是怎么和“孩子”说话。曾有这样一位父亲,他最大的感触是“怎么我说什么,我儿子都嫌我烦”。一次孩子玩游戏,父亲反复督促他去吃饭,可孩子丝毫没有要离开电脑的意思,孩子玩的不亦乐乎,父亲却暴跳如雷,他对孩子说“你是我生的,你必须听我的”,儿子盛怒之下,举起了菜刀,狠狠地砍了自己的左胳膊两刀,边砍边说“你生的,我还给你。”中国传统观念上,觉得孩子是父母的附属品,父母对孩子拥有特权,和孩子说话时不由自主便是命令的语气,回旋的余地很小,可是孩子根本不会像军人那样绝对服从。有些家庭呢,特别民主,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孩子说什么便是什么,但孩子却觉得家长一说话就招人烦。孩子为什么烦呢?总结起来有两个原因:一、你没好好跟我说话,我不喜欢你说话的方式;二、你跟我说了,也没用。那我们怎么说话,才不招孩子烦呢? 1、 倾听(说话前,耐心的听孩子说)早上查房时,病房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医生问孩子的一些表现,孩子没说完,父母便插话了。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那你就先怎么对待他”。你希望培养的孩子温文尔雅、彬彬有礼,那就先给孩子做出一个表率吧!身教大于言传,父母这样做了,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学习模仿。当孩子说话时,我们要全神贯注的聆听,孩子会更容易跟我们聊天谈心,我们甚至不必说什么,孩子只要说出来就会感觉好很多。 2、 “共情”(充分肯定孩子的感受)大家听过“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吗?你不得不承认,父母和孩子是完全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感受没有对错之分,所有的感受都可以被接纳,当然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当一个孩子诉说“小鸡总是在地上打滚,很脏,而且嘴巴尖尖的,会啄人”,我们在他讲话的空当,可以用“哦,这样啊”、“恩”、“是啊、是啊”这些简单的词语回应孩子,当孩子讲完后,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帮助孩子表达他们的感受,“孩子你是不是觉得小鸡很危险,所以你就会感到紧张害怕,对吗?”。这样孩子会觉得你不仅在听,而且听懂了。同时认同孩子的感受,有助于孩子发泄一些负面情绪,就无需再用行动来表达了。3、 尊重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尊重他们对自己的人生所做的决定。很多家长都以为自己有义务把自己的经验教训告诉孩子,以免让孩子少走弯路。比如我们在给孩子报兴趣班时,帮助孩子选择学奥数、英语,因为这些对孩子将来的择校有帮助,可是孩子却喜欢唱歌、跳舞,我们对孩子说“听我的准没错,我吃过的盐比你吃的米都多”等等,这样和孩子说话,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一种感觉,觉得爸爸妈妈比我棒,比我懂得多,我不行,会产生不自信、悲观甚至是愤怒、绝望。最开始提到的砍伤自己的那个孩子便是在愤怒情绪支配下做出的可怕行为。实际上,人生本没有一帆风顺的路,孩子走的所谓的弯路正是他们独特的人生体验。只要不涉及是非原则的事情,都可以尝试让孩子多体验,鼓励他们自立,在陪伴孩子成长的漫长过程中,多给他们一些耐心和时间吧。刚才我提到了三种方法和孩子说话:倾听、共情、尊重。在病人住院过程中,很多家庭最大的感受是亲子关系的改善,最突出的就是对话方式的改变。比如,孩子早上突然生气的说“妈妈,我今天不想参加工娱治疗了”,妈妈无论在忙着什么,都会停下手里的活,看着孩子问“怎么了”,孩子解释“今天是周一,工娱治疗又是特别无聊的绘画课,我不会画画”。妈妈一下就理解了孩子的苦衷,“是啊,让一个不会画画的人参加绘画课确实很没意思,看来参加娱疗也很辛苦啊。”孩子听后安静下来了,紧接着妈妈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不过,很多画家最开始对画画就是一窍不通。可以先参加一两次看看怎么样,实在不想去,咱们再想别的办法”。孩子听了,没再说什么,反倒是高高兴兴的参加活动了。其实,孩子比你聪明,比你想象的还要聪明。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小孩,允许我们犯一些小错误,好好享受牵着蜗牛散步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