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中医名叫鼻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鼻塞、喷嚏、清涕、鼻痒等为主要特征的鼻病,严重时引起头痛、乏力、记忆力减退,可合并眼痒、咽痒、哮喘等过敏症状。 本病多由脏腑虚损,正气不足,腠理疏松,卫表不固,风邪、寒邪或异气侵袭,寒邪束于皮毛,阳气无从泄越,故喷而上出为嚏。 苍耳子散由白芷、辛夷、薄荷组成,用于鼻渊,头痛,不闻香臭,时流浊涕等症,有通鼻开窍之功。 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可敛汗固表,是体质虚弱者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良方,此外,还有调节人体免疫力的功效,有中成药中的丙种球蛋白的美称。 借鉴北京中国中医药大学望京医院耳鼻喉科经验近4个月来用苍耳子散合玉屏风散颗粒剂冲洗鼻腔治疗过敏性鼻炎61例,每7天为一个疗程,单纯鼻腔冲洗,未合并使用任何西药成分,效果明显者一次见效,76%的患者3次可基本控制症状,一个疗程约90%症状缓解,少数偶有喷嚏,根据体质配合中药口服或进行第二疗程冲洗。 对于不能耐受的患儿可雾化吸入也有明显效果。 总结:苍耳子散和玉屏风散冲洗鼻腔短期疗效确切,长期疗效有待观察。
近期纯中医中药治疗两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根据患者发病原因,均为60岁以上患者,劳累过度,辩证为在肝脾肾亏虚基础上引发的虚,痰,火,用柴陈汤加活血化瘀治疗,配合穴位按摩,艾灸治疗,当天听力即有所好转,均治疗一周听力基本正常,期间未使用任何西药成分,疗效显著,虽然例数不多,但让我感到中国医学的神奇,有望改变激素时代,避免激素引发的严重副作用。
2024年11月11日,我院耳鼻咽喉科门诊二室接诊一位50岁的女士,诉咽部不适3年,扭脖子时有异物感,像针扎一样,左右两侧均有疼痛感,患者用手顺着颈部向下撸撸,再慢慢活动颈部,疼痛感会消失。平时服用咽炎类药物效果不佳。张书梅副主任医师详细询问病史及行相关的咽喉检查后排除慢性咽喉炎,考虑一个引起该症状的疾病——“茎突过长综合征”,建议病人行茎突三维检查。结果显示:右侧茎突5cm;左侧茎突4.6cm;提示茎突过长。(正常茎突在2.5cm左右)。通过检查后,患者的病症得到明确的诊断,解决了病人长期困扰的“咽炎”问题。从而明确了治疗方案。什么是茎突过长综合征呢?茎突是位于颈动脉后外侧的细长骨,通过肌腱、肌肉与咽部相连。茎突综合征病因较多,导致患者成长过程中茎突过长(超过30毫米认为异常),或者倾斜角度过大,进而造成一系列症状:如:咽喉部疼痛、咽部有异物感、耳朵疼痛等感觉,这种感觉多存在患者咽部的一侧,有时会压迫颈动脉,引起同侧的头颈部疼痛,有咳嗽、失眠等症状产生,严重时会引起大脑缺血。如果有慢性咽炎的患者,经长期治疗效果不佳者,可到耳鼻咽喉科行全面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患者,女,42岁,以“失眠三年。”为主诉于2021年5月8日在朋友的推荐下到我科就诊。三年前因生气后出现睡眠不好,多处服用中药半年,效果差,之后一直服用安眠类西药,不能停药。 检查:面色暗,色素斑较多,舌淡红偏胖,有齿痕,苔白腻。脉细弱无力。 诊断:失眠 辩证:肝气郁滞为主证 治疗:借用郝万山教授的焦虑方:小柴胡汤加二陈汤加桂枝汤加定志小丸加合欢皮,炒酸枣仁三剂(患者服用中药颗粒剂,因担心疗效,要求先服用三天看看效果)。 服用方法:按治疗方案需要每天一剂,患者觉得药挺贵(每剂66元),不舍得吃,第一天晚上服用半剂,没服用安定类药物,睡觉可,第二天没服用任何药物,睡眠尚可,故没两天服用半剂。 二诊:2021年6月28日 患者诉服用本次中药后未再服用任何西药,睡眠好。近三天因心情不好,睡眠变差,故来要求再次药物治疗。患者面色较前明亮,有光泽,暗癍也有所变淡,舌淡红,薄白苔。脉和缓有力。给药同前,五剂口服。以观后效。
近期治疗两例神经性头痛的患者,均三天痊愈,今天分享一下。 第一例,男,52岁,偏瘦,2020年1月10日就诊。主诉,右侧耳后疼痛2月。疼痛为阵发性刺痛,每日发作次数不定,未治疗,近几天疼痛加重,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无效。检查,疼痛部位在右耳后,常引起耳内疼痛,耳道及耳后、颞部皮肤无异常,排除带状疱疹疼痛。患者喜欢钓鱼,骑摩托车,保暖不到位。 考虑头部感受风寒,肌肉活动不利,血管神经受到影响。 诊断:神经痛(考虑耳大神经痛) 治疗:太阳穴、率谷穴,翳风穴,耳后高骨穴,风池穴,艾灸20分钟,推拿按摩疼痛部位相关穴位和肌肉半小时。每天一次,治疗一天,诉疼痛程度减轻,次数减少,持续时间缩短,睡眠好;治疗三天,症状基本缓解。 嘱保暖,避免受凉。 第二例 男,34岁,警察,时间2020年2月中旬,因新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在公路上执勤,受风受寒,劳累。 主诉:右侧痛伴右侧偏头痛4天。疼痛成阵发性刺痛,影响睡眠,服用布洛芬两次,效果差。检查:无龋齿,无牙龈炎症。不能排除三叉神经痛。 诊断:神经性头痛,神经性牙痛 治疗:太阳穴,颊车穴,下关穴,率谷穴,翳风穴,耳后高骨穴,风池穴艾灸20分钟,推拿按摩相关穴位及肌肉半小时。每天一次。 治疗一天,症状基本缓解,治疗三次痊愈。 这两例患者都有感受风寒病史,艾灸去寒通络,推拿按摩舒缓肌肉痉挛紧张,促进经脉通畅,故疗效显著。
刚刚立秋,蓝天白云,秋高气爽,本该过上不冷不热的舒心日子,但是却有一些中青年朋友面临鼻塞,喷嚏,流涕,眼痒,流泪,咳嗽,甚至哮喘的尴尬局面,到医院治疗的大多都用过激素、各类抗过敏药物,因恐惧激素的副作用,希望通过中药从改善身体状况达到治疗目的。 基于夏季治疗过敏性鼻炎经验:单纯给予苍耳子散合玉屏风散鼻腔冲洗,方药如下:黄芪15g,炒白术30g,防风10g,苍耳子6g,白芷10g,辛夷10g,薄荷6g。药物为颗粒剂,200毫升盐水稀释,每日一次,一周为一疗程,治疗61例,一例无效,且鼻塞加重,五例冲洗两个疗,其余为一个疗程,冲洗第二天即开始感觉明显好转,逐步达到无鼻塞,无流涕,无喷嚏后偶有喷嚏,但不影响日常生活。 秋季过敏性鼻炎16例 治疗同上,但效果明显降低,冲洗当天鼻塞加重,三天内常无好转迹象,少数病人喷嚏减轻,鼻塞不轻,病人对疗效表示不满,考虑患者鼻黏膜水肿明显,对药物及冲洗冲击力的不适应,改为雾化吸入,因急于缓解鼻塞症状,其中两例患者同意中药内加入地塞米松5毫克,三天后鼻塞逐渐缓解,停地塞米松,其中一例为嗅觉减退,治疗一周后嗅觉恢复;一例患者要求快速缓解症状,给予苍耳子散合桂枝汤加石菖蒲通窍,加僵蚕,蝉蜕抗过敏,加五味子,乌梅酸收,治疗第二天症状明显好转。余患者均单纯雾化治疗三天后症状缓解,一周基本控制。 总结,夏季过敏基本为空调病,病因单一,秋季过敏多为花粉,冷空气,过敏原复杂,病人过敏体质明显,故起效慢,多配合口服中药可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