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太阳是通过皮肤合成维生素D最直接的方法。 那所有时间的太阳光都能通过皮肤合成维生素的D吗? 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只有(在春夏秋季,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的日光中紫外线B才能使真皮和表皮中的物质经过代谢转化为维生素D3。) 那其他时间段不是都有太阳吗?为什么紫外线B会减少呢? 因为 1、在春夏秋季,上午十点之前或者下午三点之后,紫外线B被臭氧层过多的吸收;在冬季的话,日照时间短,紫外线较弱。 2、如果空气污染严重的时候紫外线也会被污染物吸收的。 3、隔着玻璃窗晒太阳,紫外线B也是被挡在玻璃外面的哦。 所以我们推荐: 春夏秋季晒太阳的话,是早上九点到十点,下午三点到四点(交界时间段,不容易被晒伤),阳光照射(手臂和腿或者手、手臂和脸)大约10到15分钟就能达到充足的皮肤维生素D合成。 冬天日照少的时候,那就只能乖乖的口服维生素d滴剂了。
近来呕吐的患儿较多,应该怎么护理?什么时候应该去看医生? 常见的错误是:小孩呕吐后,一口渴就让他随意量的喝水、喝奶,但由于胃肠功能有损伤,很快又再出现呕吐的。 我们的建议是:频繁呕吐后要禁食,重点是也要禁水至少1小时,同时休息、保暖,如果1小时后无再出现呕吐,可喂10毫升(1勺)口服补液盐III,喝口服补液盐更容易被小孩接受,而不是白开水。如果没有再呕吐,可每隔15分钟喂一次10-15毫升的补液盐,如果3小时后都没再出现呕吐、腹胀,可渐渐少量多餐喂食流质食物,重点是少量多餐,千万别着急!!!!! 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需到医院就诊:1. 少量喝水都呕吐,2. 呕吐持续数小时,3. 精神差,乏力,小便少等脱水表现。
在前段流感高发季节,每天至少5名以上的小朋友因为抽搐就诊,这突发的抽搐,应该怎么处理?为什么会发生?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常见的对白: #医生,小孩抽搐,体温才38.7℃,以前发热40℃都没抽搐的?? @为什么以前40℃都没发生抽搐,现38.7℃就出现呢?因为热性惊厥多发于体温快速上升期,如果是缓慢的升高,发生热性惊厥的机率会降低,所以当抽搐完后,才发现体温才达到39.5℃以上。 #医生,家人没有出现过抽搐,为什么小孩会出现? @家人有过惊厥史的家庭,出现热性惊厥的机率会比普通人要高,但小朋友大脑发育未完善,突发高热有一定发生抽搐的机率。 #以后还会抽搐吗?会变为羊癫疯(癫痫)? @有过热性惊厥的小朋友以后再发生抽搐的机率较普通人要高,和大脑神经敏感,过度放电有关; 1)若6岁后没有再发生抽搐,基本不会发展为羊癫疯(癫痫), 2)若6岁以前反复发生抽搐,特别是:a.低热抽搐 b.无热抽搐 c. 抽搐时间>15分钟 d.24小时内抽搐2次以上。 #发热合并抽搐都是热性惊厥? @不一定,要先排除其他病变。如:脑炎,脑部肿瘤压迫等。所以没有行(脑脊液、脑电图、磁共振/CT)检查就诊断热性惊厥,是不准确的,只能说是按经验上的临床诊断。但何时需做何种检查,应结合当时情况。 #发热、抽搐后需要治疗吗? @肯定,上述已说明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抽搐,如果是单纯的热性惊厥经治疗后大多无影响。 #发生抽搐时,应怎么处理? @a. 侧卧,很重要,防止抽搐时分泌物增加,导致窒息。 b.不要抽搐时,用力掰手脚,放松就行。 c. 按压人中,按现代医学来说,没有证据表明有效,仅可作为紧急处理的“安慰”方法之一。 d. 不要往嘴巴塞东西。因为抽搐时牙关禁闭,是不会咬到舌头的。
医学上说的性早熟是指女孩子在八岁以前,男孩在九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或者女孩在十岁之前出现月经,可以定义为性早熟。 性早熟分为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 真性性早熟与正常青春发育成熟是一样的,具备一定的生育能力。 而假性性早熟,是性激素水平的升高,多见为外源性激素摄入过多,但无生育能力。 我们平时能看得到的第二性征是什么呢? 女性多表现为:乳房发育(正常为9到10岁),阴毛生长(正常为10到11岁),月经初潮(正常为12到13岁)。 男性多表现为:阴毛发育(正常为12到13岁),声音变调,初次遗精(正常为14到16岁)。
“生病多喝水,有事没事多喝水”,这不但是医生的口头禅,也是很多爸妈们的常用语。由此可见,这也是爸妈们面对宝贝相处中,要面对的众多难题之一。 现在茶饮果汁连锁比小卖部开的还要多,帮大家解决了小聚的需求,也达到了解决水摄入的目的,自然是大家的心头好,小孩也不例外,貌似是解决了小孩不爱喝水的难题。 但这好的东西不单要排队,而且一天还要续几杯,不但有水果本身的糖分还加入一定量的糖,然而这却是长时间撸铁也难消耗的过多糖分啊。 小朋友也是如此,不单会造成肥胖,也会让泡在糖水里面的牙齿更容易造成蛀牙。 所以不建议用果汁或者果汁饮品来喝水。 那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喝水少,喝水难的问题呢? 我们可以试试以下引导: 1,不在家中放饮料,少带宝贝光顾茶饮店。 2, 玩游戏。你一杯我一杯,把白开水给干了,但注意喝水时别大笑哦,免得呛到。 3,大人喝水时要到宝宝面前炫耀一下,别白喝了。 4,如果神兽们确实喜欢甜味,可以在水里面放一片苹果或雪梨,宝宝的接受程度也会得到提高。 另外6个月以内的宝宝,只要有充足的奶量,就不需要补充额外的水分,除外发热、脱水的情况。
收到一些牛奶蛋白过敏的留言,今天一起讨论一下:会有什么表现呢? 首先牛奶蛋白过敏它不会有特异性的表现,它和普通的过敏一样常见表现在几个部位,1)皮肤,2)胃肠道,3)呼吸道。 在皮肤表现为:荨麻疹; 在胃肠道表现为:婴儿胃食管反流(反复吐奶)、婴儿的肠绞痛、腹泻; 在呼吸道的表现多为:鼻炎,反复的咳嗽、喘息。 如果孩子确诊为牛奶蛋白过敏,应该怎么做? 建议继续母乳喂养,但是妈妈要忌口所有的奶制品。(如果妈妈忌口1至2周,宝宝症状没有得到改善,那牛奶蛋白的过敏可能性较低。需要考虑其它因素) 建议换成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将牛奶处理蛋白成小分子,能够解决90%牛奶过敏的问题,大部分小孩能改善过敏),如果2周至1个月没有好转,考虑合并其它食物过敏的可能性大,或者深度水解奶粉中还存在相同多肽类的过敏反应,所以极为严重过敏的可以改为氨基酸奶粉。 不建议换成羊奶喂养,因为羊奶和牛奶有相同的致敏源,牛奶过敏的小孩羊奶过敏的几率也非常高。 如果暂时停止喂养配方奶,需要补充钙质。 但深度水解奶粉价格较贵,如果对大豆蛋白能耐受的婴儿,可考虑大豆配方奶粉(只用于6个月以上)。(注意:能耐受的意思是……部分牛奶蛋白敏感的婴幼儿对大豆蛋白会有交叉的过敏,所以要先试少量试用能不能耐受,会不会产生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的过敏反应) 那以后都不能喝牛奶吗?什么时候可以吃回普通的牛奶呢? 一般来说过敏症状消失后忌口两周以上,后期可以少量添加,如果没有出现过敏反应,可以慢慢吃回普通配方奶粉。???
体温超过38.5℃就用退烧药,这是我们所知道的常识。 但现代医学告诉我们,进一步认识布洛芬(美林)/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后,这两种药还可以做得更好,而且它一直有一些我们从前并不常用的功效。 儿童最常用、最安全的退热药是布洛芬(美林)/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那什么时候需要给孩子用退烧药呢? 我们要强调一点是,干预发热的目的是为了: 提高儿童的舒适度。 提高儿童的舒适度。 提高儿童的舒适度。 (重要的话要说三遍以上…) 从前和现在,我们带小孩就诊时都会被建议,体温超过38.5℃,需要服用退烧药。但是38.5℃,这只是一个指引,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指征。 说人话,就是: 假如小孩表现出:活动减少、精神差、吃东西减少,即使体温没有达到38.5℃,也可以给予退热药。反之,如果体温达39℃,但是精神状态好、照样玩耍、喝水吃东西都正常,也可以暂不使用退烧药,补充口服补液盐III等液体,继续观察就好。 假如用了退热药,只能退不到38℃左右,如果精神状态好、照样玩耍,那也是补充口服补液盐III等水份,继续观察就行。 但如果还高烧不退或精神差,不吃不喝,那要及时就医。 那物理降温有效吗?有效!但是短暂的。我们建议:服用退烧药后,可以配合物理降温,只要小孩愿意配合。 那布洛芬/泰诺林还有什么绝招? 那就是止痛。当小孩长得口腔疱疹之后吃不了东西怎么办?可以用布洛芬/泰诺林止痛。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因为布洛芬/泰诺林这一类药,他的全名是:解热镇痛药。具有镇痛和解热的效果。 如果口腔疱疹疼痛到不能吃东西,可以服用布洛芬/泰诺林止痛,用量和退热是一样的。
秋季有轮状病毒,冬季有诺如病毒,在没有秋天的广东,小朋友发生呕吐等症状后,到底是轮状病毒感染还是诺如病毒感染呢? 轮状病毒多发于6月至2岁的婴幼儿; 但近段时间,按临床表现来说,诺如病毒感染更为居多,本文详细介绍诺如病毒的预防。 诺如病毒是全年龄段儿童易感,包括免疫力低的成人。潜伏期短,一般12~48小时。高发于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3月,因此称为“冬季呕吐病”。 主要表现是:毫无征兆下出现呕吐,而且很频繁,吐完又很想吃,吃完又吐,不断的循环;伴有腹痛,可以自行缓解,但又反复。但没有出现明显精神差的情况(除非已经有脱水征象) 诺如病毒主要经口腔进入消化道传染,因为潜伏期短,所以胃部症状比较明显(就是频繁呕吐)。于是带菌的手、食物、水都会传播病毒。 所以,清洁食物、水源、手就可以切断传播途径。清洁的食物、清洁的水源都比较容易做到,但是清洁的手在小朋友身上就比较难做到,很南,太南南南了!!!~~~~~ 我们的建议是: 1、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7步洗手法,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15秒以上。酒精不能杀灭病毒,所以不能用免洗手消毒液; 2、每一节课后老师安排学生去洗手,洗手时候要求唱一首歌的时间(肯定有15秒了),例如小星星; 3、用含氯消毒水进行日常环境、物品的消毒。
一、经口呼吸有什么影响?正常呼吸的方法:经鼻呼吸。 why 因为对吸入的空气加湿、加温是鼻道的功能之一,经鼻呼吸能预防支气管收缩,从而减少变异性哮喘及支气管哮喘的发生。 但经口呼吸,空气缺乏充分的加湿、加温,会诱发咳嗽、哮喘、呼吸困难的发生。 唾液有降低口腔酸度,减少龋齿的发生。张口呼吸会令口腔变干,唾液减少,使口腔的PH值下降,酸腐蚀牙釉质,促进龋齿的发生。 真的会变丑:上唇短厚上翘、下巴向后缩、下颌下垂后脸变长,牙齿不齐,龅牙,鼻子扁平。 (有点不敢想象..........) 导致缺氧,影响记忆力、注意力,可能会被家长误为注意力难集中、多动症等。 睡眠质量差,影响学习、工作质量,呈恶性循环....... 二、那什么原因会导致张口呼吸呢?过敏性鼻炎、鼻窦炎 扁桃体肿大 腺样体肥大 我喜欢(因为平时就是这样呼吸的,习惯了) 所以,如果有上述情况可能,就要去医院检查了。不然影响“帅帅”的形象就不好了。
“反复高热、肺炎、危及生命”已经成为腺病毒的标签;国家卫健委也在今年6月25日下发诊疗规范和迅速开展各级学习培训,下面让我们一起揭开“腺病毒”的面纱。 为什么会存在?怎样传播? 其实一直都在,只是发病率逐年增长,慢慢被认识。 传染性强,主要通过 1)飞沫空气传播。少去人群密集,不通风场所;家里定时通风,空调只起了室内空气循环,没有通风的作用”; 2)没有清洁干净手就吃吃吃的接触传播。流动水洗水永远都是最好的清洁方式,不要迷恋纸巾/湿纸巾/消毒液这些懒人法;家人外出回家别太热情,首先要做的应该是洗洗洗手,家有小baby的,最好换身衣服,衣服可能是病毒的搬运工; ☆☆☆☆☆☆☆☆☆☆☆☆☆☆☆☆☆ 腺病毒感染后有什么特征? 其实腺病毒也是引起感冒的病原之一,早期和普通感冒难分你我他:发热、喉咙痛、流鼻涕、咳嗽。 有些也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头痛,肌肉酸痛,呕吐,腹痛。 ~~真是他认识我,我不认识他~~ (只想掉进五羊雪糕堆里, 让哆嗦的嘴巴冷静一下) 该怎么办?只能站在一旁吃瓜吗?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及时就医,必要时检查腺病毒: a. 3个月发热超39℃; b. 发热超过3天; c. 持续发热不退; d. 发热时伴有烦燥、嗜睡、呕吐、抽搐、呼吸急促、心跳快等平时生病时少见的状态; d. 出皮疹 e. 伴有结膜炎(特别是游戏后) 感染腺病毒后都会变成重症(腺病毒肺炎,心肌炎,脑炎)? 那是少数,大部分都是轻症,但绝不能轻视!!!这与感染者的免疫力,年龄,病毒类型有关,必要时(上述情况)要做腺病毒检查。 ☆☆腺病毒没有疫苗☆☆ ☆☆也没有特效药☆☆
加入的其他科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