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凶在这里,认住这两个捣蛋鬼,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 这两种病毒感染后的症状极相似,很难区分,这时候宝宝的大便多被描述为黄色稀水便、蛋花汤样便。大便中水分很多。可伴有发热、呕吐及流涕、咳嗽。病程一般会在3-5天恢复,一般不超过7天。主要的问题是脱水,补足液体是关键,口服补液盐是治疗的重点。 很长时间了还是不好,这是为啥呢? 临床上确实有很长时间也不恢复的,超过10天甚至是超过2周。这是什么原因呢? 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病毒破坏了肠道粘膜,引起了乳糖酶的不足,继发的乳糖不耐受是主要原因,这时可以考虑用无乳糖奶粉或乳糖酶。还有一个原因要注意,在腹泻过程中,有的宝宝可能会合并呼吸道炎症,查过血CRP等升高,使用了抗生素,因此而引起的菌群失调也会让腹泻长时间不恢复,可以应用益生菌调理。
儿童抽动症在临床上的“学名”叫抽动障碍,它一般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以身体的肌肉群出现不自主的、重复的、无目的快速收缩以及发声抽动的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 运动性抽动包括挤眼睛、皱鼻子、鬼脸、耸肩等,发声抽动则通常表现为频繁清嗓子、突然喊叫或骂人,甚至发出犬吠样声音。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长短,可以将儿童抽动障碍分为3种类型,分别是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障碍以及既包含发声障碍也包含运动障碍的妥瑞氏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 这三种类型初期很难绝对划分,一般认为3种类型可能有连续性。短暂性抽动障碍有可能随病程发展成为慢性抽动障碍,而在妥瑞氏症中约半数患儿的首发症状可能是仅为单纯的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 抽动症状可以因某些诱因加重,也可以暂时或长期自然缓解。常见加重抽动的因素包括紧张、焦虑、生气、惊吓、过度兴奋、过度疲劳、被人提醒、伴发感染等,而当注意力集中或者心情放松时抽动症状则会减轻。 许多儿童抽动障碍患儿于运动性或发声性抽动之前自诉身体局部有不适感包括压迫感、痒感、痛感、热、冷感或其他异样不适感,一般认为,正是由于这种不适感的存在,患者为缓解躯体部位的不适感出现运动性抽动,为缓解咽喉部不适感出现发声性抽动。 此外,现有研究表明,抽动障碍除了本身的抽动症状之外可以出现大量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包括讲话粗鲁或品行障碍、冲动行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强迫症以及睡眠和情绪障碍状等。 哪些危险因素可能引起儿童抽动障碍? 1、出生时的不利因素 主要原因包括因羊水过少或脐带绕颈导致胎儿窘迫、初产高龄、先兆子痫、胎盘早剥以及前置胎盘。 另外,有研究显示母亲孕期抽烟也可增加儿童抽动症的严重程度。这些原因说明围产期和出生时的不利因素导致脑损害时神经发育系统受损,在儿童生长过程中对其他危险因素的抵抗力减弱而致病。 2、不良饮食习惯 有研究发现,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可乐、咖啡、红茶与抽动症的发生高度相关,儿童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对上述物质非常敏感,故应减少儿童的摄入。 3、心理应激因素 一些研究发现近一半的患儿在抽动前曾经历过意外事件或令其害怕的事件:如父母离婚或冲突,受到老师严厉批评,孩子被寄养或托管,移居国外或外地等,因此提示我们孩子与父母分离或生活环境改变是抽动症的主要诱因。 当孩子出现抽动症状时,有家长不能识别此病,认为孩子调皮,对孩子严厉训斥,甚至责打,而这些行为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心理应激,会使抽动症状加重。 所以家教方式、社会文化和对待儿童的反应都直接影响着儿童抽动症的发生、转移和发展。 怀疑孩子得了抽动症,该怎么办? 1.进行治疗 第一步,就医是必须的,建议去有富有经验的儿童神经精神专科就诊,如果确诊,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和心理行为治疗。 对于抽动障碍,医生的帮助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是需要让孩子、家长、老师对此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2.疏导孩子 对于孩子,他们最痛苦的并非疾病本身,而是由于小伙伴们以及老师们的异样眼光,会觉得自己是个“怪人”,所以我们需要告诉孩子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神经发育过程中与大脑的对话间出现了小小的“故障”。 幸运的是,此故障并不会一直持续存在,也不会影响智力和身体灵活性,仍然可以参加绘画、唱歌、体育活动,自信和良性社交有利于更快地走出疾病阴影。 3.家长减少焦虑 对于父母,他们所承受的压力丝毫不亚于孩子。疾病的预后如何,会不会影响孩子的未来,这都是让家长万分焦虑的。有些父母看到孩子会说“又开始抽了”,或者虽然嘴上不说但是一脸愁容,往往这样会使孩子更焦虑,抽动更频繁。 因此,家长们除了积极就医,最需要的就是——接受自己的孩子的症状,并要让孩子知道他们的“与众不同”并不影响父母对他们的爱,这样才能消除孩子的焦虑情绪。 4.老师的协助 另外,孩子们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学校度过,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是很重要。老师们需要尽可能淡化患儿与其他人的不同,同时营造孩子不因疾病而游离于集体之外的归属感。
食物不耐受是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它的发生是免疫系统把进入人体内的某种或多种食物当成有害物质,从而针对这些物质产生过度的保护性免疫反应,产生食物特异性IgG抗体,IgG抗体与食物颗粒形成免疫复合物,可能引起所有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并表现为全身各系统的症状与疾病。食物不耐受是当前各国的研究热点,其应用正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 一、食物不耐受的致病机制 尽管当前在食物不耐受的产生机制上仍然存在分歧,但是其存在的事实及产生的后果是公认的。这一研究领域现在得到较广泛认可的是德国科学家Fooke博士阐述的食物不耐受的发生机制。Fooke博士认为,理论上食物在进入消化道后,应被消化分解至氨基酸、甘油和单糖水平,这样才能完全转化为能量供人体所需,但事实并非如此。许多食物,包括我们最常食用的某些食物,因为缺乏相应的酶而无法被人体完全消化,以多肽或其他分子形式进入肠道,在那里被机体作为外来物质识别,从而导致了免疫反应的发生,产生食物特异性的IgG抗体。IgG抗体与食物分子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并被机体当作废物从肾脏排除。 在肾脏中,因为某些免疫复合物无法通过肾小球滤膜,堵塞了肾脏的滤过结构,导致了肾小球滤过压升高,继发血压升高、血管壁扩张和胆固醇沉积。人体废液不能正常通过肾脏排出而潴留在组织中,尤其是脂肪细胞,最终导致水肿和肥胖。如果不能及时改变饮食结构,不耐受的食物会继续形成复合物,加重原有的症状。免疫系统超负荷,致使人体各系统出现一系列症状和疾病,包括高血压、肥胖、头痛或偏头痛、慢性腹泻、疲劳、感染等各系统疾病。 二、食物不耐受在全身各系统的表现 食物不耐受是由IgG介导的免疫反应,可发生于人的各个年龄段,其主要表现为食物不耐受引起的长期慢性症状。研究表明,食物不耐受的影响可遍及全身各系统,如在胃肠道系统,它可发生于从口到肛门的所有消化器官,常见症状表现为腹胀、消化不良、腹泻、腹痛等,病情迁延,临床表现既可以在消化道局部,又可以在远离消化道的部位,常因缺乏有效的诊断手段被临床忽略而延误诊断。食物不耐受也是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原因之一,有33%~66% 的IBS患者被认为有食物不耐受[1]。在食物诱发的肠炎患者中,食物与肠炎的相关性也相当高[2]。诸如此类的症状或疾病往往对病人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因此而接受药物治疗,不但无法根除病源,而且可能给病人和家属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食物不耐受的患者可同时对4~5种或更多食物产生不耐受,其症状一般是在进食后数小时到数天出现,长期食用也可以引起慢性症状,由于其症状无特异性,因此患者自我诊断比较困难。据英国过敏协会统计,人群中有高达45%的人对某些食物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耐受,婴儿与儿童的发生率比成人还要高。多数患者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和皮肤反应,但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种食物不耐受可能出现极不相同的症状。YORK营养学实验室曾作过一项研究,对2567例怀疑有食物不耐受的英国人进行了调查研究,其中约69%的病例被划分为慢性病,并对患者在各系统的症状表现进行了汇总分析(表1)。 表1 患者在各系统的症状表现 系统症状 症状表现 发生率(%) 消化 慢性腹泻、腹痛、溃疡、消化不良等 44 皮肤 皮疹、红斑、皮肤瘙痒等 16 神经 偏头痛、睡眠不好等 12 呼吸 哮喘等 10 肌肉骨骼 关节痛等 7 我们将可能出现的症状归纳如下: (1)消化系统:恶心、腹痛、腹泻、口臭、嗳气、胀气。 (2)皮肤系统:湿疹、面疱、指甲和头发脆性大、荨麻疹、皮肤干燥。 (3)神经系统:焦虑、困惑、忧郁、暴躁易怒。 (4)呼吸系统:气喘、慢性咳嗽、咽喉痛、鼻腔分泌物增多、鼻后黏液分泌、慢性鼻窦炎。 (5)肌肉骨骼系统:关节炎、关节疼痛。 (6)泌尿生殖系统:尿频、尿急、阴道瘙痒、阴道分泌物异常。 (7)心血管系统:胸痛、心律不齐、高血压、心跳加速。 (8)其他方面:疲劳、眩晕、头痛、睡眠困难、肥胖、磨牙。 由此可见,几乎所有的症状都可能和食物不耐受有关。 三、食物不耐受与部分疾病的关系 (1)食物不耐受与IBS:IBS是最早发现的可能与食物不耐受有关的疾病。它是一种累及整个消化道的动力障碍性疾病,可引起反复的上、下消化道症状,包括不同程度的腹痛、便秘或腹泻、腹部饱胀等,病因至今不明。长期以来许多临床医生怀疑IBS可能与饮食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关联。事实上,近年来在欧洲已有许多科学实验证实IBS是食用特定的食物或调料后的症状[3]。 乳糖不耐受与IBS的关系最早受到关注。临床经常有患者在进食牛奶或奶制品后出现胃肠道反应,如腹泻、腹痛等。据研究表明,中国人在进食牛奶后出现胃肠道反应的比率尤其高,超过10%。芬兰Turku大学曾进行过一项实验,研究IBS与乳糖不耐受的关系[4]。他们从健康人群中选取了101例乳糖消化不良者和326例乳糖可消化者,通过给予含乳糖的食物后观察其症状。结果发现,在总共427例受试者中有15%发生了IBS 症状,这其中的1/3是乳糖不耐受者。而在这些乳糖不耐受者当中,一半是乳糖消化不良者,一半是乳糖可消化者。在该试验中,发生IBS的乳糖消化不良者的比率与该受试群中乳糖消化不良者的比率相同(24%),但是发生IBS 乳糖不耐受者比率为60%,明显高于受试人群中此类人的比率(27%),而且,女性、儿童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组。由该试验可以看出,在儿童、女性中,乳糖不耐受与IBS有很高的相关性。 已有人尝试通过饮食的选择性控制来缓解及治疗IBS。美国的研究证实,通过避免乳糖摄入,可有效代替药物减轻周期性腹痛儿童的IBS 症状[5]。虽然我们已经肯定IBS 患者症状与某些特定食物有关,但是这些食物不仅限于乳糖,一系列与大肠相作用的食物都可能是IBS发生的潜在机制。因此,2003年欧洲IBS 疾病合作组织的专家经过仔细讨论后一致认为,对于IBS患者,尽管饮食控制对治疗有着非常积极的效果,但是不能给出通用的饮食控制方案。 (2)食物不耐受与皮炎: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的症状最常表现在皮肤。速发型反应有风疹、血管神经型水肿、红斑。迟发型反应可观察到的有严重皮疹(许多是遗传接触型皮炎)。由于迟发型的疾病很难诊断,经常对疑似病人进行经口激发试验。在诸多症状中,最常出现的症状是急性风疹,其中,40%~60%是由IgE介导的食物过敏,而且已发现食物添加剂可引起慢性风疹。食物过敏在遗传过敏性皮炎发病机制方面的作用还有争议。但科学家们一致认可的是,食物过敏原能引起婴儿和儿童的遗传过敏性皮炎或进展性皮肤损伤;在成人,由过敏性食物引起或激发的遗传过敏性皮炎非常少见。但是,在患有遗传过敏性皮炎并有食物过敏史的病人中,食物的摄取可激发由IgE介导的所有过敏症状,出现从口腔食物过敏到全身的严重过敏反应。在敏感人群中,皮肤症状可经食物摄入引起,也可经直接皮肤接触引起,如亲脂性食物过敏原可通过毛囊或当皮肤屏障受损时侵入皮肤。通常而言,速发型皮肤接触反应可分为几类:有免疫性或非免疫性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综合征),还有食物蛋白引起的过敏性和非过敏性湿疹(蛋白接触性皮炎),由皮肤直接接触激发的遗传性过敏性皮炎应该列入该范围。此外,非常少见的是,食物及食物添加剂引起的四型超敏反应也可引起过敏性接触性皮炎[6]。 (3)食物不耐受与偏头痛:长期以来,许多临床医生都发现食物不耐受与偏头痛有一定关系。食物不耐受可引起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导致血管收缩或舒张并刺激三叉神经、脑干、皮层通路。早在1989年意大利的一项试验中[7],科学家选取了,41例偏头痛患者,38例用饮食调整治疗,结果25例效果显著。在这25例中,24例的偏头痛由食物不耐受(食物激发试验)引起,1例由食物过敏引起。由该试验可以发现,饮食调整对病情改善有很大帮助。近年来很多试验均证实,饮食对儿童头痛和成人的偏头痛很重要[8,9]。可以引起偏头痛的食物有奶酪、巧克力、热狗、柑橘类水果、谷氨酸钠、脂肪食物、冰激凌、咖啡因提取物、巧克力饮料、白酒和啤酒等。未成年人饮酒可引起周期性头痛。 四、食物不耐受与诊断医学 食物不耐受与人体诸多疾病密切关系的发现,为许多疾病病因的确定提供了新的方向。由于食物不耐受是人的免疫系统针对进入人体内的某种或多种食物产生的过度保护性免疫反应而产生了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因此,通过检测这种特异性IgG抗体,可以判断人体是否已因食物不耐受产生了病变,从而为传统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快速、可靠的新方法。目前国内外已有数家公司从事相关食物不耐受检测试剂盒的研究,有的已有成熟产品投入市场,据悉可对近百种食物进行检测。他们一般应用的是ELISA法,即将特异性食物的不耐受原包被,再通过加入检测血清、酶标、显色,最后比色,根据吸光度值计算出标本的IgG抗体浓度。本院皮肤科已开展此项工作,可对14种食物进
疱疹性咽峡炎是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的疾病,主要发生于 1 ~ 7 岁的小儿,尤其是 5 岁以下, 4 ~ 7 月或夏秋季为发病的高峰期,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定要做好隔离、消毒工作。 本病潜伏期约为 2 ~ 4 天(柯萨奇病毒潜伏期 1 ~ 14 天,一般为 3 ~ 5 天,隐形感染多见,成人 50% ~ 80% 为无症状的感染,20% ~ 25% 的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发热一般会持续 2~4 天,疱疹一般紧随发热而致,在大多数情况下,疱疹性咽峡炎大多预后良好,呈自限性过程,自然病程一般为 4 ~ 6 天,少数至 2 周,大可不必谈「疱」色变。 疱疹性咽峡炎不一定就是手足口病,但也可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手足口病」,应提高警惕,但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期识别危重信号,及时就诊,合理治疗,一般都可顺利康复。 注意隔离 1. 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 2 周时间,和手足口病的法定隔离时间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 2. 多通风(如定期打开门窗等),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室内温度与湿度适宜; 3. 同一室内的人数不要太多,尽量避免吸烟,避免患儿继发感染; 4. 除了生病的患儿不要串门外,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观察病情 1. 注意观察患儿是否有新的症状、体征出现或原有症状、体征有无加重或恶化,重点注意有无前面所说的危重信号出没。应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肢体抖动、易惊、皮肤温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压等,一旦出现危重信号,需及时就诊或复诊。 2. 呼吸怎么观察?主要观察宝宝有没有呼吸困难和/或呼吸频率加快的情况,5 岁以上儿童 > 30 次/分钟;1 岁 ~ 5 岁 > 40 次/分钟;2 月龄 ~ 12 月龄 > 50 次/分钟;新生儿 ~ 2 月龄 > 60 次/分钟。如果有持续或频繁出现呼吸困难和/或呼吸频率加快,那么肺炎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需要及时就医了。 3. 定期监测体温:一般每 4 个小时可以测一次体温,如体温超过 38.5℃(腋温),每 1 ~ 2 小时测一次体温,并要注意有无寒战、惊跳、烦躁不安、胡言乱语、出现幻觉或甚抽搐等情况,进行退热处理后 1 小时应重测体温。 注意护理 1. 宜清淡、可口、易消化饮食为主,予以温凉的与年龄相应的烹饪软烂或流质、半流质食物,如面汤、稀饭、米糊、母乳等,避免过咸、过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 在发病的一周内,休息很重要,尽量限制其活动量以防止过度疲劳; 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每次餐后宜用温凉开水漱口或直接饮用适量的温凉开水。 3. 溃疡处涂抹鱼肝油、锡类散等有助于缓解疼痛。 4. 注意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建议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以避免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 注意消毒 肠道病毒在 4℃ 可存活 1 年,在 -70℃ ~ -20℃ 仍可长期存活,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但不耐高温。患儿玩过的玩具、用过的奶具、碗筷或其他衣物等生活用品都应彻底消毒。怎么消毒是有讲究的,可有效消毒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1. 如可浸泡且耐高温的物品如奶瓶、碗筷等餐具可以用水煮沸消毒,病毒在煮沸时可立即死亡,所以,煮沸后待其自然冷却即可; 2. 如不能用来煮的,但可以耐高温且可浸泡的(如衣物等),可用热水浸泡,注意,水温要求维持 56℃ 以上,浸泡至少 30 分钟; 3. 对于可以擦洗或浸泡的地板、玩具、家具或其他不会浸湿的物品用酒精消毒是无效的,需要用含氯的消毒剂(具体参照产品说明书使用,如 84 消毒液,应注意其有一定的腐蚀性)或高锰酸钾等浸泡,消毒后可用清水再擦洗或浸泡后晾干,至少待 30 分钟以后使用; 4. 如有条件,可以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 0.5 ~ 1.0 小时,但只限于光线所能照射到的物体表面; 5. 有阳光普照时可以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放置于太阳底下暴晒 0.5 ~ 1.0 小时,但只限于阳光所能照射到的物体表面; 6. 卫生间马桶等用具可用漂白粉等来消毒; 7. 家长或照顾者在接触患儿前后、给患儿更换尿布/尿不湿和处理大便后都应戴手套或注意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药物治疗 1. 疱疹性咽峡炎目前来说并没有什么特效药可用于治疗,有自愈性,也可不需要什么特殊治疗,一般对症处理即可,治疗多以缓解患儿的不适感为主要目的。 2. 婴幼儿发热时,切忌捂热(捂汗)——不可包裹过多过紧,以免影响散热,甚至发生捂热综合征。 3. 如患儿发热并有不适感或口腔疼痛又想进食前半小时左右可考虑服用退热药(宜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或在餐前用 2% 利多卡因涂抹局部。 4. 一般认为,维生素 C 和维生素 B2 可有助于溃疡的愈合。 关于预防 1. 预防才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与手足口病的一摸一样,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勤洗手,正确的洗手。 2. 在高发期,尽量少去人群比较集中的,空间比较封闭或是半封闭的地方,包括幼儿园、学校、早教中心、超市、商场、游乐场等公共场所。 3. 目前已经有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肠道病毒 71 型(EV71)灭活疫苗了,这将是预防由 EV71 病毒感染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和脊髓灰质炎样的麻痹等疾病最有力的武器,可以减少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的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4. 肠道病毒 71 型(EV71)灭活疫苗的接种对象为 6 月龄至 5 岁儿童,基础免疫程序为 2 剂次,间隔 1 个月,目前是否需要进行加强免疫暂未确定。一次一支(0.5 mL),推荐在上臂三角肌处接种,有条件者可以考虑接种。
1、观察有无出血 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若有,压迫止血,同时前往医院急诊处置; 2、观察意识 观察孩子有没有过度兴奋或者打蔫,出现恶心、呕吐等情况; 观察有无生活规律明显变化,比如爱睡觉或特别兴奋等,如果有,需要尽快就医; 3、观察肢体活动 仔细观察孩子有无肢体运动限制或障碍,比如抬不起胳膊、腿动不了等,如果有可疑骨折、脱臼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4、肿胀处理 着地部位查看肿胀情况,应尽快冰敷局部,减缓肿胀。
临床有很多疾病与普通感冒的症状相似,但实际上有很多明显的区别。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加以区分呢?今天我整理了下面10个常见疾病与普通感冒的鉴别。 1 流行性感冒 普通感冒主要表现为喷嚏、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全身症状较轻,不发热或仅有低热,一般3至5天痊愈。而流感起病急,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表现全身症状较重,突然畏寒、发热、头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婴幼儿或老年人可能并发肺炎或心力衰竭。 2 急性细菌性鼻窦炎 致病菌多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变形杆菌等,临床多见混合感染。多在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后症状加重。主要症状为鼻塞、脓性鼻涕增多、嗅觉减退和头痛。急性鼻窦炎患者可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症状。流感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常在某些局限的范围,如社区或单位发生暴发。甚至在更大范围发生大流行。 3 过敏性鼻炎 分为季节性和常年性,多于接触过敏原后(如花粉等)出现症状,主要症状为阵发性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发作过后如健康人。仅表现为鼻部症状或感疲劳,一般无发热等全身症状,且病程较长,常年反复发作或季节性加重。 4 链球菌性咽炎 主要致病菌为A型β-溶血性链球菌。其症状与病毒性咽炎相似,发热可持续3-5 d,所有症状将在1周内缓解。好发于冬、春季节;以咽部炎症为主,可有咽部不适、发痒、灼热感、咽痛等,可伴有发热、乏力等;检查时有咽部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并有触痛。链球菌型咽炎的诊断主要靠咽拭子培养或抗原快速检测。 5 疱疹性咽峡炎 发病季节多发于夏季,常见于儿童,偶见于成人;咽痛程度较重,多伴有发热,病程约1周;有咽部充血,软腭、腭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同环绕红晕;病毒分离多为柯萨奇病毒A。 ? 6 急性会厌炎 急性会厌炎是一种特殊的、主要累及喉部声门上区的会厌及其周围组织,以会厌高度水肿为主要特征。急性会厌炎是喉科的急重症之一,儿童及成人皆可出现,轻症者全身症状不明显,重症者多有发热、寒战,体温在38℃~39℃之间,少数可高达40℃以上,此外还有头痛、乏力、周身不适、食欲减退等症状。所以容易误诊为感冒,但是病程进展非常迅速,主要症状有剧烈的喉痛、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 7 白血病前期 经常感冒发烧,甚至持续半个月到1个月,这是很多白血病患者在确诊前都碰到过的情况,也容易被忽视。临床上,确实有很多白血病患者是因为发热去就诊时被发现的。如果是急性白血病,发病很快,除了感冒发烧,还会出现胸骨疼痛、出血、身上有淤斑等现象,比较容易判断。对于慢性白血病来说,因发病时间较长,一旦体检中发现白细胞异常升高,或者摸到肿大的淋巴结,就一定要马上到血液科确诊。 8 肺炎球菌性肺炎 肺炎球菌性肺炎,是由肺炎双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呈大叶性分布的肺部急性炎症。常见诱因有受凉、劳累或淋雨、醉酒或全身麻醉手术后、镇静剂过量等。冬春季节好发于青壮年男性。主要病理改变为肺泡的渗出性炎症和实变。临床症状有突然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咳铁锈色痰;血白细胞计数增高;典型的X线表现为肺段、叶实变。该病早期出现的咳嗽、多痰和发热等症状,极易被看成普通感冒,贻误治疗。 9 急性肾炎 急性肾炎通常是在溶血性链球菌或其他致病菌导致的扁桃体炎后发生。一般认为细菌的成分作为抗原,引发位于肾小球的抗原抗体反应,从而导致肾炎。临床上急性起病,以水肿、血尿、蛋白尿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每年秋季与初冬为发病高峰期,常于感染、尤其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之后发病,又称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炎症和扁桃体炎症,表现为咽痛、流涕、鼻塞及低热,容易被误诊为感冒。有统计显示,大部分急性肾炎患者,尤其是儿童,在发病初期,基本都和普通感冒难以区分。相当一部分急性肾炎都是由上呼吸道感染诱发的。但几天或1周后,就会发现食欲减退、疲乏无力、恶心呕吐、脸部和全身浮肿、尿少浑浊等现象,查个尿常规尿常规就能发现一些线索。 10 病毒性心肌炎 患者常在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史,表现为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倦怠、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然后出现心悸、胸闷、胸痛或心前区隐痛、头晕、呼吸困难、水肿,甚至发生Adams-Stokes综合征;极少数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与发热不平行的心动过速、心率异常缓慢和各种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期前收缩最常见。 其实,不少呼吸道急性传染病在发病初期的表现都很像感冒。除了流脑,还有乙脑、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出血热等,这6大急性传染病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通过空气传染病毒或细菌,最先进入人的鼻腔,然后顺着咽喉、气管等呼吸器官侵害人体,这种发病情况和感冒很像。虽然和引起感冒的病毒不同,但在潜伏期,它们的早期表现很像普通感冒。
儿童擦腿综合征(情感交叉腿综合征),国外称为是儿童通过擦腿引起兴奋的一种行为障碍,属于心理行为异常的一种。在儿童中并不少见,女孩与幼儿更多见。 这是一种异常的心理行为,儿童通过擦腿引起兴奋的一种行为障碍。发病时间一般为1—5岁,以1—3岁为多见,女孩多于男孩。这些儿童智力正常,发作时神志清醒,多在睡前、醒后发作,在外玩耍时不发作,注意力分散时此行为可停止。女孩喜坐硬物,手按腿或下腹部,双下肢伸直交叉加紧或叠加,手握拳或抓东西使劲;男孩多表现伏卧在床上来回蹭,或与女孩类似表现。还有些婴儿喜欢骑坐在大人腿上、椅角上摩擦外阴。发作时会伴面红、出大汗。女孩发作后外阴充血,分泌物增多或阴唇色素加重;男孩阴茎勃起,尿道口稍充血,有轻度水肿。 中医认为本病属“相火症”范畴,是由于肾虚不固,心不摄肾,心肾不交或下焦湿热所致。西医认为它的病因病理现在还尚不明确,也有专家研究认为是由于多巴胺功能亢进所致。有人认为这种动作是小儿自我安慰的一种表示。 有认为儿童擦腿综合征是外阴局部受刺激形成反复发作习惯,但因发作年龄有的可小至2个月龄,尚未达形成习惯阶段,或按外阴炎或驱蛲虫治疗症状不见好转,而用多巴胺阻滞剂有一定疗效,故推测可能为胆硷系统代谢障碍,引起多巴胺功能亢进。亦有研究认为发作时儿童有性激素水平紊乱。 虽然该病病因不明,治疗亦不统一,要用解除小儿心理压力,多予亲情,便其愉快,鼓励参与各种游戏活动等心理行为治疗方法。发作时可用有趣刺激分散儿童的注意力、疲倦了让小儿很快入睡、醒后立即起床等措施都可减少发作。从小要注意儿童的会阴清洁,除每日清洗外,婴幼儿白天玩耍时也应使用尿布或纸尿裤,尽早穿封档裤保护会阴皮肤,避免感染。只有当发作表现要与癫痫鉴别时,才需做脑电图检查。 儿童擦腿综合征多随年龄增长而逐渐自行缓解,家长不必烦恼,也不要责怪孩子。 常见原因: 1、局部刺激:如烧虫、尿布潮湿或裤子太紧等刺激引起外阴局部发痒,继而摩擦,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 2、心理因素:有的儿童因家庭气氛紧张、缺乏母爱、遭受歧视等感情上得不到满足,又无玩具可玩,通过自身刺激来寻求宣泄,从而产生夹腿动作。 3、其他原因:在大孩子中,黄色录像、黄色书刊的影响,也是导致“夹腿”不良行为的原因 但因发作年龄有的可小至2个月龄,尚未达形成习惯阶段,或按外阴炎或躯蛲虫治疗症状不见好转,而用多巴胺阻滞剂有一定疗效,故推测可能为胆硷系统代谢障碍,引起多巴胺功能亢进。 病因解释 弗洛伊德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性欲敏感的区域或处于显著地位的动欲区会发生转移,不同年龄阶段的婴幼儿都有其不同的主要动欲区。人的性心理发展即人格发展有五个不同的阶段: 口腔期(0-1岁),快感主要来自于口腔。肛门期(1-3岁),快感来自于对粪便的排泄或保持。性蕾期(3-6岁),儿童不仅对自己的性器官发生兴趣,有手淫行为,而且他们的行为开始有了性别之分。潜伏期(6-12岁)关注于学习,探索世界,性兴趣被其它兴趣取代。生殖期(12岁以后)重视生殖功能,重新体验性器官的快感。 弗洛伊德认为,性蕾期是人的成长过程中要经过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对性器官进行探索。弗洛伊德认为这是一种内驱力的表现,通过这种方式,儿童获得力必多的满足。 另外,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偶发的因素比如会阴部湿疹、蛲虫、尿布潮湿或裤子太紧的刺激引起了儿童性器官的快感,即使在病好了之后,也会主动手淫,寻求快感。他们,认为这种不良行为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现在也有学者认为,如果儿童长期处于单调、刻板的环境下,活动受到限制,或者强制儿童卧床玩耍,这时,儿童的活动受到限制,也会引发儿童主动手淫,寻求性快感的行为。 治疗方法 根据对于此病的不同解释及引发原因,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如果是因为会阴部湿疹、蛲虫、尿布潮湿或裤子太紧等刺激引发的摩擦行为,这是由于躯体疾病引发,躯体疾病消失时,这种行为也会消失。这种情况,则需要使用药物治疗,医学上多用多巴胺阻滞剂如氟哌啶嗪、安坦等药物治疗。同时,应注意儿童的会阴清洁,除每日清洗外,婴幼儿白天玩耍时也应使用尿布或纸尿裤,尽早穿封档裤保护会阴皮肤,避免感染。 如果排除了会阴部湿疹、蛲虫、尿布潮湿或裤子太紧的因素,以及癫痫病的可能性,则这些摩擦行为可认为是一种不良的心理行为障碍。则要采用心理学的方法进行干预。 1、提高认识:由于迄今许多医生对本症尚不够了解,因此防治本征的关键在于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本征迹象,要冷静对待,不要紧张,对患儿不要责骂、不要惩罚,也不要强行制止其发作。否则反而会强化这种行为,令其固定下来,导致这个问题带到青春期,可能会形成摩擦癖,影响正常的性生活。 2、及时转移:当患儿将要发作或正在发作时,家长应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将患儿抱起来走走,或给患儿玩具玩玩,或和患儿“逗逗乐”,或领患儿出去玩耍,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3、父母要多给儿童情感上的温暖,多跟孩子接触,避免让儿童处于孤独、无聊的状态,培养儿童的广泛兴趣,多引导进行户外活动,培养对外界的兴趣转移注意力。 4、临睡前,给儿童讲个故事,或做个小游戏,直到令其困乏入睡。醒后也要立刻起床,避免在床上逗留太久。 5、按时作息:要养成按时睡眠的好习惯,晚上不要过早上床,早晨不要晚起赖床,以减少“夹腿”发作的机会。 6、去除原因:家长要注意患儿会阴部卫生,去除各种不良刺激;如果患儿有蛲虫、湿疹等,要及时请医生治疗。母亲要多给儿童情感上的温暖,多跟孩子接触,避免让儿童处于孤独、无聊的状态,培养儿童的广泛兴趣,多引导进行户外活动,培养对外界的兴趣转移注意力。 当发现儿童有摩擦动作时,父母先不要着急,应尽快带孩子就医,及时治疗相关疾病,如果是心理因素引起,则应进行心理治疗。尽快明确诊断,对症下药。
水解蛋白奶粉,是将奶粉中的蛋白质做过处理,主要适用于对牛奶蛋白严重过敏者,当过敏症状见好,并保持一定时间,一般建议喂养3-6个月后,再逐渐转换配方奶粉。同时在喂养上逐渐添加辅食,如米糊,蔬菜,肉类等,满足宝宝生长发育需求。
风寒感冒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风热感冒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有枕秃?的孩子大多数不是因为缺钙。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的孩子有枕秃表现,维生素D缺乏和钙、磷代谢有关,所以家长误认枕秃是因为缺钙引起的。 ? ? ? ? 其实,很多正常的宝宝也会发生枕秃,有的神经活动类型比较兴奋的孩子,仰卧时动得比较多,较胖的孩子出汗多,枕部不舒服,喜欢来回蹭,都容易发生枕秃。后脑枕部是容易受到磨擦,睡眠时也容易出汗的地方,这里的头发会变得发黄、细软,有时甚至会脱发,这就是所谓的枕秃。所以绝大多数“枕秃”和缺钙无关,如果你的孩子每天服维生素400ID,,就可排除缺钙的原因了。枕秃可能是头发生长过程中的正常的现象,以后都会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