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靖医生医学界肿瘤频道 哪些情况需要尽快到医院就诊? 文丨王靖程苒 来源丨医科院肿瘤医院王靖医生 发热,俗称“发烧”,是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较容易出现的情况。不论是化疗后低热不断还是高热不退,都带给患者困扰。 不少患者不知道发热到什么程度应该去医院处理,医学上也没有很严格的表示多少度应该到医院,在这里,我只是为大家分析一下,一来可以消除过度的紧张,二来可以帮助大家认清发热的种类,明白哪些情况需要尽快到医院就诊? 那么化疗患者常常出现的发热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化疗引起发热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非感染性发热 1.药物热 一些药物(包括少数化疗药物)会引起发热,称为药物热。药物热常在用药后24小时内出现,表现为怕冷、寒战,继而发热,体温可达38℃-40℃,给予物理降温、解热镇痛药处理后多可缓解,严重者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对于药物热,多以预防为主,一般明确导致发热的药物之后,不再使用此药即可预防。但若是必须要用的化疗药导致发热,则可在再次使用该药之前预防性使用退热药或肾上腺皮质激素。 2.肿瘤热 有些肿瘤会有发热的临床表现,称为肿瘤热。这是因为肿瘤坏死释放致热源而引起发热,这种发热的严重程度和肿瘤类型及肿瘤的性质有关,多数在下午时明显,患者体温在38℃左右,部分达到39℃,可出现持续高热不退,使用退热药物体温可暂时恢复正常,但药效过后仍会反复发热。此类发热只有控制肿瘤后才能退热,患者要同时接受化疗及退热治疗。 3.粒细胞缺乏 化疗有导致骨髓造血功能抑制的副作用,最常见的是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发热、白细胞减少往往同时出现,患者常出现乏力、疲倦、食欲减退和发热。 抽血化验白细胞低于正常值(小于4.0×109/L)。如中性粒细胞低于0.5×109/L,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会出现发热。 出现上述情况时,不用害怕,但应及时就医,到医院化验血常规,如明确白细胞减少,可使用退热药和升白细胞药治疗。同时,患者要佩戴口罩,少到户外活动,加强营养,多吃高蛋白食物,严重者要实施环境保护(如入住隔离病房等),同时,使用抗感染药物。 出于安全考虑,患者在化疗后回家休养期间需要定期复查血常规,以便及早发现血液白细胞下降情况,及时与医师联系,尽早使用升白细胞药物及相关处理,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感染性发热 肿瘤患者免疫力低下,化疗常常进一步削弱其机体的免疫力,易导致感染发生。 感染性发热一般表现为体温升高、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伴随症状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而有差异,如呼吸道感染常伴咳嗽、咳痰;消化道感染常伴腹痛、腹泻;泌尿系感染常伴尿急、尿频、尿痛等。 发病后应及时就诊,不要盲目使用退热药物,以免掩盖病情;同时,尽快留取血液、尿液或痰液标本进行培养。治疗方面应根据感染病灶、病原菌种类进行相应抗感染治疗,尽快控制感染,避免感染扩散及加重。 化疗后出现发热, 怎么护理,怎么饮食呢? 患者化疗后发热期间,应学会一些简易的物理降温方法,如温水擦浴、多休息、多饮水等。 同时建议优质饮食,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对于白细胞下降明显的患者,可食用动物肝脏、排骨、鸡汤、菠菜等食物;适当补充蛋白质,如奶类、瘦肉、鱼、豆类等;河蟹、黄鳝、黑鱼、牛肉也有助于升高白细胞。 如果治疗反应较重、食欲不佳的话,饮食可以清淡易消化的为主:选择各种蔬菜、水果、豆类等植物性膳食,主食可选粗粮;用山楂、金橘、酸梅汁等促进消化。烹调时要兼顾色、香、味俱佳,有利于刺激食欲,应让患者多吃煮、炖、蒸等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或不吃油煎食物。 另外,化疗期间应多喝水(每日饮水应不少于1500mL),有利于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若有心肾功能不全者,则应控制水和钠盐的摄入。 综上,乳腺癌化疗期间的发热大多 还是需要治疗的,如果出现发热,不要太过紧张,但绝对不能轻视,不知道该怎么办的话,还是建议到医院看看医生吧!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 医科院肿瘤医院王靖医生
原创 2018-04-02 中科院 卢静华栩栩乳生画光阴 一:年轻人不得乳腺病 一个妈妈领着女儿挂乳腺门诊,她对医生说的第一句话是:为什么没结婚,还能得乳腺病。不是结婚后才得吗? 乳腺疾病并不是中老年女性的专利! 有一种乳腺良性疾病--“乳腺纤维腺瘤”,专门找20岁左右的年轻女孩,大多数是洗澡时,自己发现,原来根本没有任何感觉。 歌手姚贝娜34岁,未婚,也是年轻的乳腺癌患者,为什么出现乳腺癌低龄化得现象呢? 原因:遗传因素;单身主义,不婚,不育,不哺乳;熬夜引起得内分泌紊乱;过度得油腻美食:肥胖:生活及工作,学习压力大:吸烟饮酒等。这些都是引起乳腺疾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年轻女性患乳腺癌死亡率比中老年乳腺癌高,主要原因,还是认为自己年轻,疏于自检或体检,乳房有问题羞于就诊,同时意识缺乏,工作压力大,女性激素是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而年轻女性内分泌功能旺盛,促使乳腺癌的复发和转移。 二:乳房疼痛就是乳腺癌 好多女性乳房一发现疼痛,立刻反应的念头就是:我的乳房是不是得了乳腺癌?为什么有疼痛感? 大量的事实证明:乳房的疼痛和乳腺癌没有正相关,不是乳房越疼痛,越是有可能是乳腺癌,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大部分乳腺癌不伴有疼痛,因此,乳腺癌最初的定义是,无痛性肿块。 如果乳腺癌伴有乳腺增生或乳痛症,或乳腺癌晚期破溃,才会出现疼痛。 疼痛的原因主要是,随着女性体内的性激素的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周期性疼痛。这些疼痛与乳房的水钠储留,精神紧张,熬夜,咖啡因等因素有关系。合理的心理安慰和疏导,可以减轻乳房的疼痛。 三:乳腺增生容易转癌 在最全面的一本有关乳腺良性病学的专业书籍,郑新宇教授的翻译的《乳腺良性病变与疾病》中,阐述了,乳腺增生是什么鬼?真正的“乳腺增生“这个名词,是咱们中国人发明的。国外没有这个病。 乳腺增生只是乳腺正常发育及退化过程中的失常。目前循证医学的根据是,病理诊断为不典型增生的女性可能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但它的诊断一定是切除出来,经过病理医生的证实后,才可以下结论。而不是,摸摸后,就说:你的增生会转癌! 四:按摩乳房能够保健吗 经常有的女性说:乳房疼痛,按摩一下,可以吗?还有的人说:经常自己按摩乳房防止得乳腺增生。按摩乳房不能起到保健乳房的作用,有时候暴力按摩,反而会破坏乳房组织,引起不必要的后果。 乳腺增生和疼痛,都是和身体的激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激素,息息相关的,按不按摩,它都在哪里,不增不减,不多不少。 五:喝豆浆与乳腺癌有关系吗 2017年2月1日,美国癌症研究会官方期刊《临床癌症研究》发表文章表达观点:在乳腺癌发生之前,长期持续吃染料木黄酮(大豆异黄酮中的最有活性的一种成分),可以提高人体对乳腺癌的整体免疫力,减少乳腺癌生长和复发风险。 但是,患乳腺癌的病人,不建议吃高纯度的大豆异黄酮,它没有预防复发和转移的作用。 六:副乳是因为肥胖吗 有些女性总认为腋下的一坨肉肉是因为肥胖的原因。真相其实是,确实一部分肥胖的女性,腋下有赘肉,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女性腋下有一个或双侧的—副乳。 副乳,又叫多余乳房,是在胎儿时,在母亲肚子里,人和动物一样,有两排乳房的始瘠,就像哺乳动物肚皮上的两排乳房一样,一般6-8对。其余的乳房要在在出生前,完全退化,只留下胸前一对,如果没有完全退化干净,就会在腋下,腹部,腹股沟等处,遗留下乳房的痕迹,甚至可以见到小小的乳头。 七:钼靶比超声准确 有些患者来找医生,直接说:我要做一个钼靶,听说这个比较高级。 真实的情况是:首先,单纯钼靶和单纯彩色超声对于疾病的诊断了都不到90%,钼靶对于年龄比较大,脂肪组织比较多,腺体少的女性更有优势。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腺体比较多,致密性乳房,尤其囊肿和乳腺导管扩张,纤维瘤等有一定优势。钼靶因有放射线,也有它的局限性。 因此:钼靶和彩色超声对乳房的检查侧重点不同,建议先做彩色超声检查,或钼靶,彩色超声结合起来,一起检查。 八:乳腺癌意味着死亡 众所周知,乳腺癌是目前女性肿瘤的第一大红颜杀手,虽然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女性中占首位,但是死亡率却远远低于很多肿瘤。 要做到像别人一样乳腺癌手术后还能生存30几年,现给出如下几个建议: 首先:乳腺癌越早发现越好,定期的体检和每个月的自我检查都很重要。好多女性发现乳房肿块后,不敢跟家人提起,也不敢就医,耽误了病情。 其次:配合度,也就是对一生的信任。对医生的要求配合的越好,生存时间就越长。比如:医生让连续服用5年的他莫西芬,好多人担心副作用,吃一两年就停用了,甚至有的人更短,这就直接导致肿瘤的复发。 药物的副作用与肿瘤的复发比起来,如何选择?孰轻孰重? 九:戴文胸与乳腺癌有没有关系 戴有钢托的胸罩导致乳癌吗?长期戴胸罩会导致乳腺癌吗?过紧的胸罩会不会影响淋巴循环,堆积毒素,最后得乳腺癌呢?每天要戴多少小时合适呢?坊间的这些说法都正确吗? (一 ):胸罩与癌的关系循证医学证据 近期,西雅图的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做了深入的研究,掌握了有关的数据,进行了科学的考察,并将这个缜密的结果发表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的官方期刊《癌症流行病学、生物标记与预防》上,结论就是:文胸与任何乳腺癌发病都没有关系。 记得早在1991年也曾有过佩戴文胸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但是这种差别在统计学上意义不大,而且,研究人员有了更有趣的发现,不戴文胸的女性都偏瘦。 根本不需要戴文胸而太多的文献也证实了,肥胖是导致乳腺癌的关键因素之。 (二):关于胸罩能够影响血液和淋巴循环,导致乳腺癌,更是无稽之谈! 乳腺癌的发病与月经,生育,内源性激素,遗传,肥胖,精神因素,生活习惯,多种因素有关,唯独与淋巴排毒之类的没有任何关系。 十: 乳腺癌真的遗传吗 答: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的母亲,在50岁之前患上了乳腺癌,朱莉便进行了基因检测,结果表明,朱莉携带BRCA1突变的基因。医生们预测朱莉患乳腺癌的危险为87%,患卵巢癌的危险为50%。于是,朱莉选择了预防性双侧乳腺以及卵巢的切除。 家庭里有乳腺癌的人群,为患乳腺癌的“遗传高危人群”。 符合乳腺癌高危人群的患者有哪些? (一):罹患乳腺癌年龄小于45岁。 (二):发病年龄小于等于50岁,同时,有一个或多个具有血缘关系的近亲也患有乳腺癌,或近亲中有卵巢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的人。 (三):发病年龄不限,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血缘关系的近亲患有乳腺癌。 (四):有血缘关系的男性近期与乳腺癌疾病病史。 (五):有卵巢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的人。 这些人,我们建议进行基因检测:BRCA1,BRCA2。如果以上高危人群进行基因检测后,BRCA1基因检测-阳性,她终身患乳腺癌的风险为:55%-70%,如果BRCA2的基因检测突变为-阳性她终身患乳腺癌的风险为:45%-70%。 不管切不切乳房,都不能阻止将突变的基因遗传给后代,,虽然预防性的乳房切除能够不让乳腺癌发生,但在医学伦理和法律上还存在争议。
原创 2017-12-12 卢静华 中科院 “生与死”是人生的起点和终点,终点无法预料,起点在经历怀孕早期的呕吐,中期的水肿,后期笨重和对生产的恐惧,最后在痛苦,欣喜,汗水,泪水中迎接新生命,岂料这只是对于女性灵魂磨练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一 关于母乳喂养问题 哺乳后要吸空乳房吗 答:乳房的乳汁在哺乳过程中会源源不断的分泌,不会也不能被吸空。 哺乳期得乳腺炎,以后会得乳腺癌吗 答:哺乳期乳腺炎和乳腺癌没有直接关系,乳腺癌的高危因素主要是:晚婚晚育,不哺乳,来经早,绝经晚,家族遗传因素等。 哺乳期乳房疼痛,是什么原因? 答:哺乳期乳房疼痛有两种原因:一种原因是哺乳过程中乳管充盈后收缩引起的痉挛疼痛。另一种原因比较常见是炎症引起乳头或乳管炎症疼痛。 哺乳期乳腺炎的危险因素 答:哺乳期乳腺炎的危险因素包括:积乳,细菌侵入,乳头内陷,发育异常,不规范排乳按摩,外伤,挤压,乳头疾病等。 哺乳期需要多吃猪蹄吗 答:这是错误的,因为母乳成份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肪,水,微量元素,猪蹄中含有大量的脂肪,乳汁脂肪含量高,容易引起婴儿消化不良,乳母肥胖,营养过剩,建议均衡饮食。 哺乳期需要限制饮食吗 答: 哺乳期对饮食没有特殊要求,因产后母乳喂养需要补充蛋白质和多种营养物质,因此,均衡健康的饮食尤为重要。 哺乳与时间那些事 答:婴儿的食量随着时间逐渐增长,哺乳时间也根婴儿月龄逐渐延长,从两小时一次到每隔4小时一次,一般断乳时间,世界卫生组织要求是2年。 如何回乳 答:回乳方法有两种:自然回乳,人工断乳。人工断乳可咨询医生,利用药物回乳。 乳头反复出现白点怎么办? 答:乳头的白点有两种情况,一是乳头的粘膜感染引起的溃疡。另一种是不良哺乳方式引起的乳头粘膜的过度角化。第一种情况可以用抗生素软膏,检查婴儿口腔情况。第二种情况可用棉签轻轻摩擦去除角化处,并改善哺乳方式。 乳腺炎还能够哺乳吗 答:乳腺炎是可以哺乳的,乳汁中含有抑菌和杀菌的成份,对婴儿没有任何影响。 二 产后抑郁的心理健康因素 1 产后情绪不良:喜欢哭泣,情绪不稳,失眠,焦虑 通常5天左右,因母乳不够,或对母乳喂养,婴儿身体发育知识缺乏,引起的焦虑,通常5天左右自行消失。这种不良情绪在产妇中的发病率在50%-70%。 2 产后抑郁:精力减退,容易疲倦,想法消极和自责 生活事件引起,比如:性别偏好,哺乳,角色转变,教养方式,“坐月子”习俗非情愿妊娠等,造成对自己失去信心,觉得自己很失败,对生活消极失落。 利用积极的美德可以帮助安全渡过难关: 1 智慧和知识 2 勇气 3 善良和爱 4 正直和合作能力 5 宽恕和自制 6 感恩和希望 做到每天感恩三件事,宽恕一件事 三 家庭社会的因素 婚姻是人类发明的一种社会制度,合理,但不完美。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不管怎样,还是结婚好。如果你找到一位好太太,你会很幸福:如果你找到一个坏的,你会成为一个哲学家。——这也是他成为哲学家的原因之一吧!前纽约市长朱利安尼在“9-11”事件后说:“我不怕恐怖分子,我已经结婚两年了”。婚姻不只是绕指柔,也会把你锻炼成无所畏惧的百炼钢。 1 经济水平 2 父母,丈夫,朋友理解 3 环境因素(医生,社区人员宣教) 最后,每个人都在世俗里成长,成熟,直至圆满,哺乳期过程是一家人都在成长的过程,一家人在摩擦中懂得包容,感恩,女性学会独立,责任,坚强。 在这世界上第一次做大人,请多关照! 在这世界上第一次做母亲,请多包涵! 祝福所有的女性,心底明媚,胸怀宽广,眼光长远,走过每一段生命都有所获!
原创 2018-02-22 中科院 卢静华栩栩乳生画光阴 “黛玉”之死 2006年3月,细心的父亲发现女儿陈晓旭面容憔悴,总是不经意地抚摸着右胸。让妻子问问女儿是不是身体不舒服。陈晓旭对妈妈说:“也许这段时间太累了,休息一下就好了。” 便劝女儿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陈晓旭总是说:“不用去检查,即使有点小病,休养一段时间自然就会好。”此时的陈晓旭已经信佛,她相信病由心生,只要把心情调节好,就不会有问题。 2006年10月,父亲见女儿只要站一会儿就显得很疲惫,总是不自觉地用手捏捏右乳,父亲再次劝女儿去医院,陈晓旭微笑着安慰父亲:“不要担心我,我从小就梦想把年轻的日子像流水一样快些过完,提前进入老年岁月,像您和我妈妈一样平静幸福地生活。等到60岁,我还准备出家潜心研读佛经呢!” 父亲还是放心不下,他忧心如焚地打电话给自己的妹妹。在姑姑的陪伴下,陈晓旭这才去医院做了检查。检查结果出来后,所有的人都傻了:陈晓旭竟然患上乳腺癌,而且病情十分严重,已经到了晚期。 听到这一结果,父亲要女儿去医院做手术,陈晓旭却坚持不肯做手术。流着泪劝女儿一定要接受手术,陈晓旭也哭了,她说:“我知道我这样坚持自己的做法,对爱我的人是一种伤害。可是在我很小的时候您就教导过我,要有自己的主见,敢于坚持自己心中的信念……” 和女儿谈心:“爸知道你不想做手术,我们用中医治疗怎么样?找名医抓一些中药回来吃……” 父亲终于同意她不做手术,陈晓旭流下了百感交集的泪水,她默默地点点头。为了减缓身心的痛苦,陈晓旭在父母的支持下,去长春百国兴隆寺闭关修行。 2007年春节,闭关修行的陈晓旭没有在家里陪伴父母过年。大年初二,晓旭要出家修行……”。 4月,陈晓旭病情加重,时而清醒时而昏迷。 2007年5月13日,陈晓旭在昏迷中安静地去世。让所有喜爱“林妹妹”的人痛心不已…… 中医对乳腺癌的认识 乳腺癌中医称谓名目繁多:乳岩,石痈,乳核,妒乳,乳癌,奶岩,石奶,番花奶,乳痛坚,苟抄奶,石榴翻花等。对乳腺癌的病因解读:肝失条达,气血瘀滞。脾失健运,痰浊内生。冲任不调,气血不畅,禀赋不足,气血亏虚。外协侵犯,六淫袭扰。 中医和西医是完全不同的医疗体系,西医注重结构,中医注重功能。西医不断的研究发展取得了飞速的进步。而中医发展由于受到传承和个体化的影响,辨证论治,不易归纳总结,发展较慢。每个中医医生因传承不同,对于治疗乳腺癌的的方法和疗效参差不齐。而西医有专门的针对乳腺癌的NCCN指南,所有西医医生采取统一的治疗标准。 中医目前的治疗水平还不能治愈或控制乳腺癌的发展,单纯的采用一种中药治疗方法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如果一些患者担心手术和化疗,非要进行中医治疗,也要手术+综合治疗,中医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合理的中医辨证治疗对于高危及复发乳腺癌,乳腺癌的术后放疗及化疗有减轻副作用,提高晚期乳腺癌的生活质量,延长晚期乳腺癌的生存期等方面,有很好的作用。 中医治疗乳腺癌的误区 误区一:相信偏方 “偏法”一般治疗特定疾病的某种类型有效,目前没有发现哪个偏方能够治愈乳腺癌。肿瘤是一种严重而复杂的疾病,不是简单的偏方或秘方能够解决的,需要综合的手段手术+综合治疗。 误区二:起病初期喝中药 刚开始发现乳房肿块,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去正规医院检查,用西医的检查手段,超声,乳腺X线,核磁共振,甚至穿刺,来检查肿块的性质。听取医生的建议。 误区三:最求名贵中药或者迷信一味中药 有些患者不停的提醒医生开好药,评定的疗效的标准是药品贵不贵。有没有效果喝贵不贵没有任何联系。中医的基本原则是辩证,失去辩证,一味的追求单一或名贵是错误的。 误区三:吃药总比不吃强 祖先有句话“是药三分毒”,建议听从手术医生或正规医院的中医专家意见,不可长期服用中药或不分时间长期服用中药,甚至喝中药一辈子。 中医治疗何时开始 中医治疗大多在手术后调理上有用武之地,在西医治疗的不同阶段,应使用不同的中医方案,中西医协同作战,西医为主,中以为辅。西医手术,中医调理。 【化疗期间】采用中医扶正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副作用。 【放疗期间】中医养阴生津,清热润肺化痰,减少放疗副作用,调理饮食。 【内分泌治疗期间】中医可以采用清肝降脂,活血化瘀,清热润燥,补肾填精等方法改善长期服药的副作用。 【三阴乳腺癌或炎性乳癌等难治乳腺癌】给一些完成手术和化疗后,陷入绝望等待的患者,配合个体化的临证加减,也可以收到心理和身体的获益。 中医治疗乳腺癌疗效评定 判断中医治疗是否有效的方法,就是西医的检查,西医的客观和精准,可以弥补中医的主观性。乳腺的超声,钼靶,CT,核磁共振,可以提供准确的依据,来提示肿块的大小变化。血液的肿瘤标志物检查,血液生化的检查,都可以提供治疗的是否真正起到作用。同时,患者自身感觉精神喝身体的不适好转,都是证明中药汤剂起到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