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觉得眼睛里有小沙子磨眼睛?有东西在眼睛里硌着很难受?有几种原因。1.干眼症眼睛表面水分不足,油脂不足,润滑不够,眼球和眼皮之间摩擦力就会增加,出现干涩、异物感。这种情况下,患者经常说,医生你帮我看看我觉得眼睛里面有东西,给他拿出来。医生在裂隙灯下检查,会发现眼睛表面和结膜囊其实是没有任何东西的,单纯是因为眼睛太干了。怎么办?点药水➕干眼雾化。眼药水可以选择人工泪液,干眼较重的患者可以增加雾化治疗。2.结膜结石有部分人是结膜表面长了结石,一个个黄白色的“小石头”会磨眼睛。这一般是慢性结膜炎刺激所致。怎么办?医生检查确诊后,会在裂隙灯下将结石全部剔除,症状就会消失。3.倒睫有的人是眼睫毛生长方向出问题,反方向扎向眼球,刺激眼睛,产生异物感。轻度少量的倒睫,医生会帮你拔倒睫。如果比较严重,可以手术治疗。4.睑板腺堵塞有时候会发现睑缘处会有一个个黄色小颗粒突出来,也会磨眼睛,引起异物感。这是睑板腺开口堵塞,脂质堆积在睑缘处所致,虽然很小,但“眼睛真的揉不得沙子”。可以通过睑板腺按摩治疗,将堵塞的分泌物排出,开口畅通后,症状就消失了。
34-视力检查到底应该离多远?经常有患者来问,这个视力检查怎么才算规范?问什么有的视力检查离视力表很远,有的离得很近呢?为什么有的医院是面对着视力表检查的,有的是对着镜子?视力表有2.5米,3米和5米视力表。2.5米视力表,需要站在距离视力表2.5米处进行检查。5米视力表,需要站在距离视力表5米处检查。两者的检查距离相差一倍。如果空间足够,可以面朝视力表在相应距离处检查视力。如果空间不够,可以在视力表前放一面镜子,根据视力表实际需要的检查距离、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算好检查距离,被检查者坐在镜子前面这个距离处进行检查。比如,5米视力表,在距视力表2.5米处放一面镜子,人在视力表前,面朝镜子,镜中的视力表镜像距离人的眼睛正好5米。所以,视力表有不同规格参数,检查距离根据是否用镜子也有不同。(图片来源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使用紫外灯给房间消毒时,关好房间门,不要长时间待在紫外灯环境下,不要照射到眼睛,消毒结束后再进入房间。紫外线可以杀死病菌,也会对眼睛造成损伤。如果不小心暴露在紫外灯环境中,或者盯着紫外线看,过几个小时,眼睛会“痛哭流涕”,痛到睁不开、睡不着,似乎有无数小沙子在磨眼睛,又似有无数小针头在戳眼睛,痛不欲生。这就是“电光性眼炎”,可以理解为紫外线“烧伤”了角膜,角膜表面有大量点状的上皮脱落,形成了大量细密的小伤口,所以引发疼痛。一旦出现这些症状,要立即去眼科就诊,医生在裂隙灯下仔细检查,确定角膜损伤的严重程度后,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首先要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其次,使用修复角膜上皮的滴眼液,促进角膜伤口愈合。一般48小时左右,角膜伤口即可修复,如果长时间未愈,症状无缓解,及时线下就诊。
哪些疾病需要做眼底激光?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到重度非增殖期、增殖期,就需要做眼底激光治疗了。激光可以降低视网膜的氧耗,封闭缺血无灌注的区域,减少视网膜新生血管发生和大出血的几率,从而稳定和减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速度,避免患眼快速进展至终末期。2.视网膜静脉阻塞发展为缺血型时,需要及时激光治疗,封闭缺血无灌注的区域,以免发生新生血管异常生长,导致大出血。3.视网膜裂孔,也是需要及时激光治疗的疾病之一。激光可以封闭视网膜裂孔的区域,避免裂孔扩大、发生视网膜脱离。4.视网膜变性区,很容易发生视网膜裂孔,亦需要激光封闭,降低视网膜脱离的风险。此外,视网膜动脉瘤出血、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等血管疾病也需要根据情况进行激光治疗。眼底激光对视力有损害吗?不会。眼底激光只对视网膜病变区域进行激光,不会损伤黄斑,因此,不影响视力。糖尿病眼底病变做全视网膜激光后,周边视敏度会降低,周边视野会有一定程度的变暗。激光后可以开车吗?进行眼底激光治疗需要散瞳,散瞳本身会导致暂时性视物模糊,一般数小时后会自行恢复。因此,刚做好激光,不建议进行驾驶、精密仪器操作、公路作业、高空作业等,以免发生危险。做眼底激光痛不痛?一般会有轻度刺痛感,大部分人都能耐受。眼底激光后可以洗脸洗澡吗?可以。眼底激光属于无创操作,没有伤口,不影响日常生活。打好激光要点眼药水吗?不需要。眼底激光治疗本身不需要点药水。如有眼科其他疾病或者医生开具了眼药水给您,请咨询医生眼药水的作用及用法。激光打一次就好了吗?眼底激光治疗次数要根据疾病情况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糖尿病眼底病变全视网膜激光需要做4~6次。视网膜静脉阻塞要根据缺血病变的范围来评估,一般约1~4次激光。视网膜裂孔、变性区一般1次即可。打好激光多久复查?糖尿病眼底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激光后一般1~3月复查眼底。视网膜裂孔、变性区激光后,一般2~4周复查眼底。根据每人病情不同,复诊时间可能酌情提前或推迟。眼底激光可以反复做吗?可以。眼底激光只对本次病变区域进行治疗。如果眼底有新发生的疾病需要激光,可以再次对新发病的区域进行激光。
门诊碰到一位患者,只是来配个疏通血管的药,多问了几句,翻了翻之前看病的记录,才发现,这是一位3年前就诊断为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查了视力,右眼1.0,左眼0.8。拍了个眼底照片,发现左眼上方视网膜好几支血管都已经变成白线状了。他多年未复查,单纯配药吃吃,担心他血管已经闭塞、无血流,会有视网膜缺血以及新生血管的可能,所以紧急帮他做了眼底血管造影。果不其然,整个左眼视网膜颞上方四分之一象限全部缺血,没有任何血流灌注,好几处血管渗漏荧光,有长新生血管的趋势。诊断明确了:左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缺血型。随即,我们给他进行了第一次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封闭了他大部分的视网膜无血管区。避免了他新生血管大出血以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可能。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中老年多发的眼底血管疾病。一般由于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或者血栓形成等导致静脉堵塞、出血。如果出血波及到黄斑,或者发生了黄斑水肿,会出现明显的视力下降或视物变形。治疗以溶栓、促进静脉回流为主。如果发生黄斑水肿,则需要眼内注药治疗。疾病晚期,可能出现视网膜缺血的改变,需要及时激光治疗,减少视网膜新生血管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风险。视网膜静脉阻塞一旦发生,恢复比较缓慢,且病情可能反复或者进展,因此,需要长期、规律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很多患者以为,视网膜静脉阻塞了,吃点药就好了。自己视力好,就肯定没啥事儿。其实不然,这个患者就是视力正常,但眼底情况却很严重的典型代表。视力好坏与黄斑有没有病变有直接关系。如果视力很差,说明病变发生在黄斑,或者已经蔓延到黄斑,这种情况比较严重,需要及时治疗。但有时候病变发生在黄斑区域以外,或者还未蔓延的黄斑,这时患者视力一般是不受影响的,容易忽视病情或者延误治疗。等到视力受损或者出现其他并发症,病情就已经比较严重了。所以,视网膜静脉阻塞需要严格遵守医嘱,定期复查视力、眼压、眼底照相、OCT以及眼底造影。
今日门诊,碰到一位阿姨把84消毒液喷到眼睛了。所幸,她用的是稀释后的消毒液,检查后发现只是轻度的结膜充血水肿,没有发生角膜的严重灼伤。疫情原因,大家用消毒液的机会太多了,稍不注意很容易溅入眼睛或吸入口鼻,如果就医不方便,更容易耽误病情,雪上加霜。建议:(1)使用消毒液的时候,先戴好口罩,手套,最好再戴个护目镜或者面屏。(2)严格按照消毒液说明书来配置稀释液,不要觉得越浓效果越好。越浓,挥发后吸入到呼吸道的话,损伤越大,溅入眼睛的后果也越严重!(3)喷洒前,确认一下喷壶口是对着自己还是物体。上面的阿姨,就是不小心把喷壶口对着自己喷了。(4)如果不慎溅入眼睛,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持续冲10到30分钟。不要花时间纠结自来水还是凉白开还是矿泉水。都行。一般自来水就够了。越浓的消毒液,冲的时间越久。(5)冲洗完,眼睛仍然红、痛、睁不开,尽快就医,排查是否有角膜的灼伤。如果有所缓解,就医比较方便,尽量也看一下,以防万一。实在无法就医的,手边有药水,可以先点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一天3次,预防感染,贝复舒滴眼液或者眼用凝胶,一天3次,修复和保护角膜上皮。后续观察,如情况加重,一定立即就医。
皮肤防晒可以美白防皱,眼睛呢?任何事物都是两面性的。阳光对于眼睛,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防止近视!我们都知道,小朋友要加强户外活动,可以防止近视。其实“户外”比“活动”更重要!足够的太阳光照明,对于眼球发育有好处。 有害的方面:过度长时间的太阳光照射,紫外线会促使眼睛疾病的发生,如翼状胬肉,白内障,黄斑病变。 所以,一般日常生活环境下,适当增加户外时间,接受太阳光并无坏处。如果是生活在高原,热带海边,或者长期户外工作,暴露于紫外线的时间很长,那肯定需要防晒,佩戴太阳眼镜,以避免眼睛疾病的发生。
会哦!门诊有时会碰到一些患者,听到我说“你有白内障了”,会很惊讶很伤心,说“我平时很注意保护眼睛的呀,怎么会这样?”。还有人说“我妈就是白内障,看来我也没逃过”……每次我都会告诉他们,这是正常的,我到了这个年纪也会得的。毛主席也有白内障呢。其实,白内障是晶状体自然老化的一个现象,每个人都会得白内障,只是有人得的早,有人得的晚。年轻时的晶状体都是透明的,一般五六十岁以后就开始出现混浊,变得不透明,这就是白内障。打个比方,就像一个照相机的镜头,刚买来时是全透明崭新的,用了几十年之后,变得不透明了,糊了,这是正常的。那为什么有人80岁才得,有人60岁就得了?这跟每个人的全身状况有关。(1)如果日晒很多,暴露于紫外线的照射很多,白内障就发生的早,青藏高原的人们白内障发病就早。(2)如果全身有糖尿病,或者本身有高度近视,白内障也会比一般人发生的早。所以有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只有40多岁,甚至还不到,就已经发生白内障了。(3)如果长期大剂量用过激素,或者某些药物,也会早早得白内障。我们接诊过一个只有20岁的小伙子,因为治疗其他疾病需要使用激素,导致双眼白内障发生。(4)此外,每个人的“体质”或者“易感性”不一样。大家都是一样的生活环境,全身状况也差不多,但有的人早,有的晚,这也是可能的。就像有人早早就白头发了,有人年龄很大依然满头黑发,白发很少。所以,白内障每个人都会得,不要太紧张。老年人如果觉得看东西变模糊了,不妨去检查一下是不是发生白内障了。有什么办法能缓解白内障的发展吗?还真没有,点药水无法抑制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目前白内障通过手术可以解决。
在门诊几乎天天都能听到病人说:“医生,我上次查眼底有黄斑,你给看看,现在还有吗?”这样的老先生老太太特别多,其实应该感到欣慰,说明大家有一定的科普知识,也重视自己的眼底健康了,只不过科普不彻底,知黄斑,而不知黄斑到底为何物?这也是我想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好好说说黄斑是个啥。黄斑,是眼底的一个结构,每个人、每只眼都有黄斑。黄斑是我们眼底最重要的一个结构,是看东西最敏锐的地方。 没有黄斑就啥也看不见了!如果黄斑生病了出问题了,比如出血、水肿、萎缩了,视力就下降了,看东西就会模糊或者变形。黄斑就像眼睛的心脏一样,有了它,我们才有精细的视觉分辨力。所以,要像保护心脏,保护大脑一样,保护好我们的黄斑,让它不要生毛病哦!如果想给黄斑做个体检,看看有没有问题,可以去眼科做一个OCT检查,就能知道了。
32岁的李先生,双眼高度近视近900度,1月前突然发现左眼前有小黑影,来医院检查才发现左眼的黄斑出血了,做OCT检查后证实,是高度近视导致的脉络膜新生血管。在医生的耐心解释下,李先生接受了玻璃体注药治疗,1月后复查时,眼底出血已经完全吸收,眼前的黑影也不见了。 65岁的王阿姨,双眼高度近视约1300度,1年前发现右眼视物变形,但并未放在心上,直到1年过去了,仍然未有好转,才来就医。这时才发现,眼底黄斑病变范围已经很大了,OCT图像显示黄斑区已经部分发生了瘢痕化改变。接受玻璃体注药治疗1次后,黄斑病变的范围和高度都有明显下降,视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久拖不治形成的瘢痕已经无法消退,视物变形也无法完全缓解。 高度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是高度近视人群最容易发生的眼底病变,会导致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眼前黑影等症状。建议高度近视人群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及时去眼科检查眼底照相和OCT,可以快速判断是否发生了脉络膜新生血管。早发现,早治疗,可以避免瘢痕形成,更好的保存视力。目前,对于高度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治疗,最有效的方法是玻璃体注药。在无菌环境下,玻璃体腔注入抗VEGF药物,治疗方便、快捷、安全,只需数分钟即可完成。玻璃体注药后一般3~4周复查眼底和OCT,评估治疗效果。如有复发或者未完全消退,可以再次注药,直至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