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病从口入。其实,有些癌症的发生的确和饮食习惯、饮食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就3个“吃”出来的癌症,和读者解析其发病原因,并告诉大家早期发现的“利器”,达到更好的预后效果。 -癌症种类:大肠癌 -致病基因:红肉进食过多 -应对策略:早期筛查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上升最快的肿瘤之一,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大肠癌的发病率日益上升,这与我们当下的饮食过剩、红肉进食过多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肠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癌,如长期喜欢进食红色的肉,比如牛肉、猪肉、羊肉、动物的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将大大增加罹患大肠癌的风险。 因为人体在消化这些高胆固醇食物时,产生的胆酸的代谢产物和胆固醇的代谢产物增多以及可造成肠腔内厌氧菌增多,这些因素对大肠黏膜上的腺瘤会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如果人们一直不改变饮食习惯,人体经过5~10年的刺激和发展,大肠黏膜上的腺瘤会发生癌变,最终形成大肠癌。 对于偏好红肉的市民,应该逐步逐量地减少红肉的摄入量,多吃各种新鲜蔬菜,特别是豆角类的蔬菜,加大含钾高的果胶类水果诸如香蕉的摄入比例,这些都有利于抑制致癌物质在体内的停留和形成,高纤维食物的摄入又能加速肠的运动,减少致癌物对肠壁的损害。饮食习惯的改变将能极大地降低大肠癌的患病风险。 同时,早期的筛查也将更早更有效地发现癌变,为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创造机会。其中肠镜是大肠癌筛查最为有效的一把利器。对于普通人群建议,50岁之后每5年应做一次肠镜检查。有大肠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建议,40岁左右开始接受大肠癌的筛查,平均每3~5年接受1次普查。 -癌症种类:胃癌 -致病基因:幽门螺杆菌 -应对方略:抓住“蛛丝马迹” 全世界胃癌高发的主要地方在亚洲,中国的发病率也非常高,占了全世界的40%左右。 许多胃癌的患者都是一些慢性的胃炎患者,他们存在三餐不规律,喜欢吃辛辣和腌制熏烤类的食物等情况。 其实,慢性胃炎和胃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医学已经证明,幽门螺杆菌和胃癌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和我们中国人的饮食文化有着一定关系,因为幽门螺杆菌是通过唾液传播的。因此,我们建议分餐制或者使用公筷,这样能够可以更好地避免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一旦在检验时发现幽门螺杆菌是阳性的话,一定要及时清除幽门螺杆菌,扫清导致癌变的“祸根”。 目前,西方胃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要远高于中国,这就要求我们在改变饮食习惯的同时,增加对胃部普查的意识。 由于大部分早期胃癌病人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仍然有一些“蛛丝马迹”可以提醒我们,凡是有上腹不适症状,如又伴有其他高风险因素比如食欲减退等早期胃癌信号,应该早一点去进行胃镜检查,这样早期发现,将会带来很好的预后效果。 -癌症种类:食管癌 -致病基因:饮食过烫 -应对策略:改变饮食习惯 食道癌的发生与亚硝胺慢性刺激、饮食过烫、粮食和蔬菜中的微量元素缺少有关。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进食过烫与食道癌的发生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 由于人的食道壁是由黏膜组成的,十分柔嫩,只能领受50℃~60℃的温度,超越这个温度,食道的黏膜就会被烫伤。若常常吃过烫的食品诸如火锅、麻辣烫等,就会对口腔、食管、胃内黏膜构成严重损伤,往往黏膜损伤尚未修复又遭到烫伤,反复烫伤可构成浅表溃疡,招致慢性口腔黏膜炎症、口腔黏膜白斑、食管炎、萎缩性胃炎等病症。长此以往,就会引起黏膜质的变化,以至癌变。 要想远离食管癌,管住自己的嘴是最为有效的办法。市民需要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戒烟戒酒,不要吃过烫的食物,少吃刺激性食物。少吃酸菜,不吃发酵霉变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对营养素、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核黄素、叶酸的摄入。 警惕 对于长期吸烟酗酒或者有慢性食管炎伴有不典型增生(特别是重度不典型增生)的高危人群,当出现吞咽食物有迟缓、滞留或轻微哽噎感、吞咽时痛感、食道内异物感等症状时应警惕食管癌发病的可能。
什么是分子靶向治疗? 首先分子靶向治疗是指针对参与肿瘤发展过程的细胞信号转导和其他生物学途径的治疗手段。广义的分子靶点包括了参与肿瘤分化、增殖、周期调控、凋亡、迁移、侵袭、全身转移的多个过程的,从DNA到蛋白/酶水平的任何亚细胞分子。 为什么要选择分子靶向治疗? 首先分子靶向治疗是指针对参与肿瘤发展过程的细胞信号转导和其他生物学途径的治疗手段。广义的分子靶点包括了参与肿瘤分化、增殖、周期调控、凋亡、迁移、侵袭、全身转移的多个过程的,从DNA到蛋白/酶水平的任何亚细胞分子。 靶向治疗适合哪些人群? 在运用靶向治疗之前我们会先对病人进行一系列作为肿瘤生物标志物的基因检测,因为生物标志物与病人的治疗结果之间存在联系,所以这些基因可以作为预测因子来预测治疗的有效率。 这些预测性的生物标志物包括 (1)EGFR基因突变(外显子19缺失突变、插入突变和外显子21点突变)这些基因预示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对erlotinib(厄洛替尼 特罗凯)、gefitinib(吉非替尼)、afatinib(阿法替尼)、 osimertinib(奥希替尼)和icotinib(埃克替尼 凯美纳)药物敏感。这些基因突变出现在患有非小细胞肺癌的亚洲病人中概率大概在40%(肺腺癌患者可达60%),大部分有敏感性EGFR突变的病人都是非吸烟者或过去是轻度吸烟者同时组织病理显示是腺癌。但是吸烟状况、人种和病理类型并不是我们筛选病人接受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标准。 (2)ALK基因突变(重组突变)ALK基因突变对EGFR TKIs不敏感但与EGFR基因突变病人有相似的临床特征(非吸烟者、轻度吸烟者、组织病理腺癌)但通常为男性且更年轻。crizotinib(克唑替尼 赛可瑞)为治疗伴ALK基因敏感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一代药物,alectinib(艾乐替尼、阿雷替尼)、ceritinib(色瑞替尼)为第二代药物。 (3)ROS基因突变 (重组突变)更常见于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类型为腺癌、从不吸烟且EGFR突变、Kras突变、ALK突变阴性(三阴性)的年轻女性患者。crizotinib(克唑替尼 赛可瑞)对患有伴ROS基因重组突变非小细胞肺癌非常有效,为一线治疗药物。 (4)Kras基因突变 该基因突变在北美地区人群中更为常见,与吸烟有关。伴Kras基因突变的病人生存期比不伴有Kras基因突变的病人短,因此Kras基因可以为一个预后因子。同时也作为预测因子表明EGFR TKIs缺乏治疗效果,但并不影响化疗的疗效。目前对于伴Kras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缺乏有效的靶向治疗药物。 口服靶向药物之前需要做那些相关检查? 常规血常规、生化、心电图、心脏功能等相关检查。还要明确病灶情况,以便用药后比较。 靶向药物的副作用以及相关治疗措施? 靶向分子药物大部分作用轻微,无需处理。常见的副反应为皮疹,皮肤瘙痒和腹泻,少见的副反应间质性肺炎。一般轻到中等的不良反应,患者能够耐受的,一般不需要特别处理。若出现重度不良反应,患者不能耐受,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必须停药和做出相应对症处理。停药一般控制在7-14天,最好不要超过14天。一般情况下,停药一段时间后再次服用,副作用会有明显的减轻。
笔者从事肺癌患者化疗的临床工作中被患者及家属问及最多的问题就是化疗期间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什么。因为化疗本身是肺癌常见的治疗方法,但由于化疗药物的严重毒副作用,常使患者感到十分痛苦,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甚至影响治疗效果,笔者对此给出广大患者一些建议,希望广大患者可以从中获益。 一、 便秘反应的膳食调理 化疗药物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消化腺的分泌及胃肠平滑肌的蠕动产生便秘。因此化疗的患者应以用高蛋白、高热量、少油腻、易消化、清淡、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如流食或半流食:清汤、稀饭、山药粥等(笔者在此推荐薏米山药粥,用山药20g、薏米仁20g、粳米100g,把薏米仁和粳米煮半熟时加入山药熬成粥即可,薏米仁不仅有健脾补气作用,还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水果方面笔者推荐火龙果及释迦果促进排便。患者化疗期间应多饮水,每日饮水量2 000 ~3 000ml,以促进排除体内毒素。在饮食中加用清热解毒食物,如生梨汁、绿豆汤、百合汤等。 二、呕吐反应的膳食调理 肺癌患者使用的化疗药一般都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由于铂类药物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恶心、呕吐。临床建议患者在化疗前2~3 h 进餐,当给化疗药物时胃内容物基本排空,胃腔内压力较低,发生呕吐的概率降低。化疗期间患者常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因此不必强求患者多进食,遵循少量。尽量避免禁忌刺激性食物:浓茶、咖啡、酒等;易产气食物:红薯、白萝卜、板栗、洋葱、南瓜等。包括有的食物本身就含有含5-羟色胺例如香蕉、核桃、茄子等,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重患者的呕吐症状。对于一些恶心的患者,可将生姜片放入口中含着缓解。 三、 血象问题的膳食调理 肺癌化疗可造成骨髓抑制,尤以白细胞下降最为明显。不过广大患者首先应当明白 骨髓抑制问题一般都是需要药物解决的,食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减轻症状,但不可以依赖食物而排斥药物,不要期望于某种特殊或神奇的食物可以明显或直接提升血象。不过患者化疗期间可以适当增加“红肉”(如猪肉、牛肉、肝脏等)、深色蔬果摄入例如菠菜、油菜、西红柿、南瓜,补充铁、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对气血两亏患者,应注意补充动物肝脏、肉类蛋白等有益补气生血的食物,同时也可多吃一些五黑食品,如黑芝麻、黑米、黑豆、黑枣和黑木耳等,有助于血象的提高。除此以外花生衣、“五红汤”等也有同样的功效! 最后特别提醒广大患者:除非胃肠道反应剧烈,不需要顿顿喝粥,更不要食物淡而无味,特别提示猪蹄不是优质蛋白,并不适合化疗的患者食用,也没必要天天鲫鱼汤、泥鳅汤,其实不管是淡水鱼还是海鱼都可以。进食不足可口服某些营养品,但是需要在医师指导下完成,并不是所有的营养品都适合患者服用,例如所谓的“冬虫夏草”,目前证据表明其并没有抗癌功效,而其副作用却一再被医疗行业从业者所诟病。希望广大患者可以从以上建议中获益,抗癌路上有你有我,大家一起并肩与病魔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