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手掌部受伤,皮肤组织有缺损时,哪些修复方法可供参考呢? 根据年龄、受伤严重程度和患者具体要求选择的方式也不一样。最好的当然是功能和美观都能兼顾。手掌和足底区的皮肤跟身体其他部位不同,最明显特点就是真皮层、角质层厚,感觉敏锐,耐磨擦。故常选择足底非负重区皮肤修复手掌创面。可以全厚植皮也可以设计带足底血管、感觉神经的皮瓣移植。 当然也有别的修复选择。比如,腹部皮肤,大腿皮肤都可以选择。但各有利弊,最适合患者的就是好的方案。
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病原因是多因素的,涉及外线紫辐射、免疫抑制、病毒感染、遗传因素、环境暴露以及年龄和性别等多种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1、皮肤鳞癌早期表现:鳞状细胞癌在早期可能表现为坚硬的红色肿块或结节,边界不清,表面多有鳞屑,易发生溃疡。外观特征:肿瘤初始可能为红色丘疹或斑块,表面有鳞屑或结痂,可能演变为结节状或角化过度,有时表面呈疣状。随着病情发展,病变可能呈现隆起、红斑、鳞屑状,后期形成凹陷性溃疡。症状:患者常自觉有瘙痒感。触摸时可能有疼痛感,并且病变区域可能出血或结痂。溃疡表面呈颗粒状,易坏死、出血,溃疡边缘较宽,高起呈菜花状,性质坚硬,并伴有恶臭。2、治疗:头颈部鳞癌的复杂性,多学科团队(MDT)的方法被广泛推荐。这种策略结合了外科、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对于早期可治且愈的头面部鳞癌,手术切除是首选方法。手术通常包括肿瘤的完整切除,并根据需要进行整形修复以减少外观影响和降低复发风险。Mohs显微描记手术是一种常用的手术方法,可以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尽可能保留正常组织,减少外观影响。3、皮肤鳞癌手术切除范围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根据肿瘤的具体情况、位置、大小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来综合考虑。术前评估:术前多点取材作病理组织活检用于评估皮肤恶性肿瘤手术切除范围。切除范围:对于鳞状细胞癌,位置较深,范围也应在1.0cm~2.0cm以上切除。手术方法:根据肿瘤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植皮或皮瓣修复。美容修复:面部肿瘤通过扩大切除和选择适当的修复方法,需要兼顾肿瘤创面美观,皮肤质地与面部皮肤接近,皮瓣厚度以及恢复面部特殊部位外形的考虑。
治疗前腹部、右下肢烫伤后瘢痕30余年,右腘窝反复溃烂2年。院前病理检测提示腘窝溃疡鳞癌变。治疗中腘窝区扩大切除病灶,游离腹部皮瓣修复创面。治疗后治疗后7天术后皮瓣血供稳定,腘窝区挛缩瘢痕改善,膝关节外形改善。等待3周适度开始功能锻炼。
治疗前下睑缘痣影响美观门诊咨询,与患者沟通后切除痣,并调整双侧眼袋,提拉中面部皮肤治疗中调整双侧眼袋,改善法令纹,中面部松弛皮肤提拉治疗后治疗后7天术后双侧下脸形态对称,下睑细纹消失,法令纹改善,中面部更显年轻。
治疗前 患者因左侧骶髂关节肿瘤,经历28次放疗后局部皮肤溃疡不愈合2年。 治疗中 设计肋间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 治疗后 治疗后1月 术后皮瓣最远端部分伤口愈合延迟
面部基底细胞癌工作中比较常见。大部分可以直接切除,植皮或局部皮瓣修复。靠近眼睑、鼻翼等特殊部位的癌性创面,不单考虑病灶完整切除,还要兼顾面部功能和美观。通过游离复合组织瓣将皮瓣塑形后重建癌性创面,最大程度恢复外形和功能。
治疗前 患者腹壁包块逐渐增大,门诊病检提示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预约入院后择期手术。 治疗中 术中扩大切除肿瘤,设计对侧腹壁皮瓣修复 治疗后 治疗后10天 术后十天拆线出院
治疗前 患者病变部位在前臂外露区,术前核磁共振检查判断切除深度和范围。设计游离皮瓣修复,减少局部皮瓣的瘢痕和前臂外观破坏。 治疗中 游离腹股沟区皮瓣覆盖前臂,术中确保血管吻合质量。 治疗后 治疗后7天 术后恢复顺利,术后十天拆线。
小腿严重创伤,常伴有骨缺损软组织缺损,甚至血管、神经的严重损伤。一期处理非常重要。经过规范的早期处理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对损伤的评估,修复方案的设计,在一期处理中创面的清创是非常关键的。需要有经验的医生对创面严格的清创,清除污染,坏死组织。创面大量生理盐水,稀碘伏液反复冲洗。根据病人的身体状态决定骨修复,软组织修复的时机。介绍一例我们处理的小腿开发性创面。同样是这样的创面,不同的污染程度,我们可以设计不同的修复方案。比如一期带血供的骨移植+钢板内固定+皮瓣移植,一次完成整个创面的修复。但这需要早期对创面处理。创面污染程度不同,修复方案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