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很多人问如何快速恢复肾阳虚,下面来谈谈这个问题: 肾阳虚是中医的一种体质和证型,肾阳虚的人常常表现为腰酸腿软,神疲乏力,小便清长,夜尿频多,容易腹泻,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容易出汗,男性可表现为性功能减退,甚至不育;女性可表现为月经不调,甚至不孕;舌质淡胖,齿痕明显,舌苔薄白或水滑,脉沉无力。 想快速恢复肾阳虚,首先得注意消耗肾阳的一些因素,比如少吃生冷寒冷的食物和药物、控制房事频率、避免劳累和熬夜、避免处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中、多晒晒太阳。 肾阳虚的治疗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中药、艾灸、食疗。 一、中药:常见温补肾阳的中药有鹿茸、鹿角、鹿角胶、鹿角霜、肉苁蓉、锁阳、菟丝子、沙苑子、补骨脂、韭菜子、紫河车、蛤蚧、冬虫夏草、葫芦巴、淫羊藿、巴戟天、杜仲、续断、海马、黄狗肾、黑蚂蚁、蛇床子、制附子、肉桂、丁香、乌药、仙茅。常见温补肾阳的中成药右归丸、复方玄驹胶囊、还少胶囊、锁阳固精丸、参茸鞭丸、桂附地黄丸、疏肝益阳胶囊、海马巴戟胶囊、益肾灵颗粒、伊木萨克片、健阳片、龟龄集、龟鹿二仙膏、金水宝胶囊、肾宝片、八味益肾丸、生精片、男宝胶囊、参茸补肾片等。对于以上温补肾阳的应用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用药,误用温补肾阳的药也会导致伤阴上火、烦躁易怒、头昏脑胀、血压升高、便秘、尿灼热感、血尿等。 二、艾灸:艾灸肾腧穴、命门穴、关元穴等穴位也有温补肾阳的作用,艾灸时注意防止烫伤,阴虚火旺体质慎用艾灸。 三、食疗: 羊肉、牛肉、榴莲、枸杞、黑豆、山药、黑米、韭菜、核桃、桂圆等。
前面几篇关于多汗症的文章已经从不同方面给大家介绍了多汗症(包括多汗症的危害;容易出现多汗症的九种体质及治疗方药;现代医学对多汗症的认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今天给大家探析一下医圣张仲景对多汗症的九大治法,由于仲景对于多汗症的论述散落于各篇之中,今天只能给大家一下仲景常用于治疗多汗症的方剂和思路的分析。《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书籍,中医四大经典之一,里面蕴含着丰富的治疗疾病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验方,对于出汗《伤寒杂病论》中也有多处提到,由于篇幅太多本文就不一一列举,本文主要列举仲景治疗多汗症的常用九种大法和代表方剂。大法一:调和营卫对于营卫不和所致自汗前面我关于多汗症的文章中已经几次提到过,桂枝汤既可以治疗太阳病风寒表虚证,又可以治疗杂病营卫不和所致自汗,第53条提出复发其汗,通过发汗的方法使营卫调和,从而止汗;第54条提出病人脏腑功能正常,仅仅是营卫不和,有时自觉发热(此处不是风寒表证,体温应该正常,只是病人自己感觉发热),这里还有一点比较重要就是“先其时发其汗”,就是在每次定时发汗燥热之前先用桂枝汤发汗,从而使营卫调和而止汗。这里医圣仲景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提示,很多医生一看出汗过多就用一堆的止汗之药,有时不仅达不到止汗的目的,并且容易使病邪郁遏在体内不能被排出,导致多汗症长期不好,此处53条是经常自汗出,这个时候用桂枝汤发汗则愈,没有特定时候;第54条是有时燥热伴有汗出,而大多数医生在这个时候会想到阴虚内热的可能性大,用滋阴清热的药,结果可能由于药物较凉,导致病邪郁遏在体内不能被排出,导致多汗症长期不好,而仲景在此告诉大家可以在病人每次燥热发汗之前提前用桂枝汤发汗,使营卫调和了出汗燥热自然就好了,当然此处燥热出汗肯定和典型的阴虚内热症是有区别的,典型的阴虚内热证有口干舌燥,大便干结,小便黄赤,手足心发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而营卫不和证虽然也有燥热出汗,不过病人多半没有阴虚内热的其他表现,舌苔一般也是淡红舌薄白苔,脉缓为主。桂枝汤的运用和禁忌症在前面文章中已经详细论述,本文就不在赘述,有兴趣的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既可治疗风寒表证,又可以治疗自汗的一代名方:桂枝汤》。大法二:扶阳止汗法第20条仲景提到了风寒表证虽然使用了发汗的方法,但是发汗太过,导致了出汗不止,怕风,小便量少且不通畅(发汗太过津液不足所致),四肢痉挛、屈伸不利(发汗太过导致阴阳两虚,经脉失于濡养所致),可以用桂枝汤加制附子治疗。就算没有表证,对于阳虚兼有营卫不和的出汗桂枝加附子汤还是很好的方子。大法三:清解实热,益气养阴前面已经给大家讲了内有实热是会导致热邪破津外泄,而出现大汗出的。而伤寒阳明实热证以身大热、口大渴、大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脉洪大为主证。单纯以阳明实热为主,可以用白虎汤治疗,阳明实热兼有气虚可以用白虎加人参汤。白虎加人参汤主症身大热、口大渴、大汗出、不恶寒反恶热、兼有烦渴喜欢冷饮、少气懒言、精神疲惫,或轻微恶寒恶风,舌红少津,脉洪大。大法四:清宣郁热221条文也是阳明病郁热在里导致的心中烦躁不安,发热汗出;228条阳明病没有腹实证导致的误下导致的心中烦躁不安,只有头部汗出;两者都是阳明病导致的郁热在里导致的烦躁汗出,治疗以清宣郁热,栀子豉汤为主方,全方药仅两味,但效果明显。大法五:通腑泻热此法亦为治疗阳明病之法,但通腑泻热主要治疗的是阳明腑实证,多有大便不通;白虎汤是治疗典型的阳明经证,有身大热、口大渴、大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脉洪大,但无大便不通;栀子鼓汤主要治疗郁热在胸中。所以三方虽然都治疗阳明病多汗,但是治疗所针对的证型还是有区别的。阳明腑实证内热结于胃肠,用承气汤治疗,热邪得泄,其汗自止。手足多汗为阳明经有热的表现,承气汤为猛药,不可久服,中病即止。临床手足多汗多为阳明热证,根据不同情况可以使用上面三种治疗治疗阳明实热所致手足多汗及全身大汗。大法六:泻热逐水开结本证为饮热互结于胸中所致的病变,表现为心下痛、按之则硬,大便不通,舌上干燥,口渴,潮热,从心下至少腹部硬满疼痛不能用手触碰,出汗仅头部出汗,其他地方无汗。治疗以大陷胸汤泻热逐水开结。本方药性峻猛,切勿擅自服用,使用当中病即止,以免损伤正气。此处仲景提示我们饮热互结会导致头部出汗,临床我们可以用泻热利水的方法治疗饮热互结所致头部汗出。大法七:清热利湿此处是阳明病的变证,阳明病如果发热汗出,尚可使湿热有排出的机会,所以不会发黄,但是如果仅仅头汗出,到颈部以下就不汗出了,且小便不利,口渴大量饮水,这个就是瘀热在里,不能排出,所以会发黄,用茵陈蒿汤清热利湿退黄治疗,湿热退去,则汗自止,这里提示湿热内阻可以导致仅仅头部汗出。临床上确实不少由于湿热重导致的出汗,茵陈蒿汤对于没有发黄的湿热出汗也可以应用,若无大便不通,湿气重,可以用茵陈五苓散治疗。大法八:和解枢机,温化水饮此证是伤寒经过一段时间,经过发汗和攻下后出现往来寒热、胸胁胀满、心烦等症,此证为少阳证,但是少阳证一般小便是通利的,此处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可以判断有水饮阻滞胸中所致。治疗以和解少阳,温化水饮则诸证自止,头汗自愈。本方对于没有伤寒的患者亦可应用,只要符合少阳枢机不利,水饮内结于里导致的头汗出,即可应用本方治疗。大法九:回阳救逆对于亡阳的病人会表现为大汗出不止,此证类似现代医学的休克,现代也有参附注射液可以使用。四逆汤的主证多为神疲欲寐、恶寒肢厥、呕吐腹泻、冷汗不止,舌质淡苔白,脉沉微细。急用四逆汤回阳救逆。生附子有毒,仅用于亡阳患者的抢救,阳虚病人多用制附子。本文给大家分析了医圣张仲景常用治疗多汗的九大治法和方药,可以为我们临床开阔视野,提供依据。当然《伤寒杂病论》中关于多汗的论述远不止于以上条文,本文仅提出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条文和常用方。上述药物剂量为无重大疾病成年人的用量,若伴随其他重大疾病、儿童、年老体弱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孕妇、备孕女性不建议使用以上药物治疗。
前面几篇关于痛风的文章给大家介绍了高尿酸血症的危害、痛风认识的十大误区、痛风的饮食生活管理方法、痛风的食疗方以及痛风急性期的中西医治疗方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前面的文章),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导致痛风的原因,很多人认为痛风只与饮食有关,有的人说啤酒、海鲜、动物内脏、红肉我都吃的比较少,为何还是痛风呢,其实痛风除了与进食高嘌呤饮食有关之外,还与遗传、某些药物和疾病都有关,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痛风的原因。痛风一般分为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1.原发性痛风:原发性痛风属于多基因的遗传性疾病。①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减少:占原发性痛风的绝大部分(80-90%),大部分是由于肾小管排泄尿酸能力降低所致,小部分是由肾小球滤过减少和肾小管重吸收增加导致。这类病人多有家族史,由多基因遗传缺陷所致。②尿酸生成增多:这类病人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功能正常,占原发性痛风的小部分(10-20%),主要是尿酸生成增多所致。③嘌呤代谢酶的缺陷导致嘌呤合成尿酸増加。体内的嘌呤不能正常代谢导致合成尿酸增加。2.继发性痛风:①某些疾病或治疗导致核酸转换増加:如慢性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増生性疾病及化疗或放疗时。②某些疾病或药物导致肾脏清除尿酸减少:如肾功能不全、某些药物、中毒和内源性代谢产物抑制尿酸排泄或重吸收增加。③药物引起:如呋塞米(速尿)、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乙胺丁醇、阿司匹林、烟酸、乙醇、抗肿瘤药物、环孢素、肾上腺素、吡嗪酰胺、麦角胺等可能诱发痛风发作。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作的基础,当体内血尿酸浓度达到饱和(体温37°C时为416umol/L)时,尿酸盐结晶容易沉积在体内,引起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及肾脏病变。本文系段超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前面几篇关于多汗症的文章已经从多个方面给大家介绍了多汗症(多汗症的危害,容易出现多汗症的九大体质探析及调理方法,现在医学对于多汗症的认识),也提到了营卫不和是多汗常见体质之一,今天就来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治疗营卫不和多汗症首选方剂桂枝汤该如何运用。桂枝汤首见于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被后世誉为“经方之首”,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仲景是如何认识桂枝汤以及该如何应用桂枝汤治疗多汗症。前面关于多汗症的九大常见体质里面已经给大家介绍了什么是营卫不和,因为很多没有学过中医的朋友可能很难理解这个词,所以今天再给大家简单讲一遍。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中记载:“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告诉我们卫气、营气都来自于食物的转化,食物中最清纯、最精华的部分转化为营气,食物中较为混浊的部分转化为卫气,营气的主要作用是化为血液营养四肢脏腑,卫气的作用是温煦皮肤、守卫肌表、管理汗孔的开合。这样大家能够简单的理解什么是营卫不和了。仲景《伤寒论》太阳病篇第12条详细描述了使用桂枝汤的主症:“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这里桂枝汤主要是治疗风寒表虚证的,典型表现为一阵阵怕冷、怕风,发热,自汗出,头痛,鼻塞流清涕,干呕,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缓。桂枝汤组成: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6g,生姜5片,红枣12枚。以上给出仅为常规剂量,剂量可以根据病情调整。并且在方后仲景详细介绍了桂枝汤的煎服方法,服药后需要喝热稀粥以帮助药物发挥作用,而且喝完后需要盖被子发汗,需要使全身微微汗出,以使风寒从表而出,不可让汗出如水,这样不仅不利于病情恢复,反而可能导致体虚。如果服药后微汗出病愈就可以停药了,如果喝药后不出汗,继续依照上法再喝,如果还是不出汗后面可以缩短服药时间,半天时间可以喝三次把一天的量喝完。如果病情较重的可以服用2-3天,服药时禁止一切生冷、不易消化、刺激性和腐败的食物。文后仲景详细介绍了桂枝汤的服用方法,按照此方法效果会明显提高。后面仲景又提到了风寒表证虽然使用了发汗的方法,但是发汗太过,导致了出汗不止,怕风,小便量少且不通畅(发汗太过津液不足所致),四肢痉挛、屈伸不利(发汗太过导致阴阳两虚,经脉失于濡养所致),可以用桂枝汤加制附子治疗,一般来说制附子先煎半小时可以减少毒性,并增强效果,制附子常用来6-15g。就算没有表证,对于阳虚兼有营卫不和的出汗桂枝加附子汤还是很好的方子。本段提出,不管是风寒表虚自汗,还是营卫不和所致自汗,都可以用桂枝汤治疗。第53条提出复发其汗,通过发汗的方法使营卫调和,从而止汗;第54条提出病人脏腑功能正常,仅仅是营卫不和,有时自觉发热(此处不是风寒表证,体温应该正常,只是病人自己感觉发热),这里还有一点比较重要就是“先其时发其汗”,就是在每次定时发汗燥热之前先用桂枝汤发汗,从而使营卫调和而止汗。这里医圣仲景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提示,很多医生一看出汗过多就用一堆的止汗之药,有时不仅达不到止汗的目的,并且容易使病邪郁遏在体内不能被排出,导致多汗症长期不好,此处53条是经常自汗出,这个时候用桂枝汤发汗则愈,没有特定时候;第54条是有时燥热伴有汗出,而大多数医生在这个时候会想到阴虚内热的可能性大,用滋阴清热的药,结果可能由于药物较凉,导致病邪郁遏在体内不能被排出,导致多汗症长期不好,而仲景在此告诉大家可以在病人每次燥热发汗之前提前用桂枝汤发汗,使营卫调和了出汗燥热自然就好了,当然此处燥热出汗肯定和典型的阴虚内热症是有区别的,典型的阴虚内热证有口干舌燥,大便干结,小便黄赤,手足心发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而营卫不和证虽然也有燥热出汗,不过病人多半没有阴虚内热的其他表现,舌苔一般也是淡红舌薄白苔,脉缓为主。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个郝万山老师讲《伤寒论》时候给大家讲的一个桂枝汤治疗定时发热汗出的病例,郝万山老师年轻的时候碰到过一个病人,年纪56岁,吃了3个月的中药没好转,症状就是每天下午1-3点身上一阵燥热,热完一身大汗,到4点汗就出完了,一般衣服会被湿透,之前用的药基本都是益气固表、清热、止汗的,基本能用的止汗药都用了也没有效果,而且像麻黄根、浮小麦、端牡蛎、分心木、金樱子这类具有止汗作用的药量都用的很大,效果也不太好,吃完药汗确实不出了,但是患者燥热明显加重,过去出完汗换完衣服还能正常工作,吃了这个止汗药之后患者烦躁的连工作也不能做了,所以患者不敢吃了。郝万山老师给病人说,既然出汗不行,就给患者发汗,患者听了之后半信半疑(因为那个时候郝万山老师比较年轻),就问如果吃药没效怎么办,郝万山老师就给病人说如果吃药没效就带病人去找他的老师胡希恕,胡老那个时候是比较有名的老中医,不出普通门诊,只给部分高级干部看病。病人吃了3天复诊的时候说没有效果,郝万山老师就带着病人去找胡老看病,郝万山老师跟胡老说给病人用了桂枝汤3天没有效果,胡老问完病人病情后问病人中药是怎么吃的,病人才吞吞吐吐的说是早晚各一次,郝万山老师觉得病人可能并没有吃他开的药,就等着他帮忙找胡老看病,胡老说方子开的没错,桂枝汤是对症的,只是吃的时间要注意,胡老嘱咐病人在每天定点发热之前服用桂枝汤,然后多喝电热水帮助发汗。患者吃药之后反馈疗效不错,说每次喝完桂枝汤后就潮潮的出一点汗,到了1-3点的时候就没有燥热出汗的症状了。所以说仲景的《伤寒论》里面每句话都需要在临床体会才有深刻的感悟,比如说这里所说的“先其时发其汗”,平时读的时候可能不会有太深的感觉,到用的时候才觉得确实很有道理。从以上我们可以了解桂枝汤可以用于治疗风寒表虚证、营卫不和所致的自汗证,如果阳虚明显可以加制附子增强温阳止汗的作用,其实桂枝汤的作用不止于此,桂枝汤加饴糖是小建中汤,是治疗中焦虚寒证的良方;桂枝汤加龙骨、牡蛎,又称为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可以治疗多汗、男子遗精、早泄,女子梦交,遗尿等;还有桂枝麻黄各半汤,就是桂枝汤和麻黄汤各一半剂量组合的方子,发汗之力强于桂枝汤而弱于麻黄汤;还有柴胡桂枝汤,是小差胡汤和桂枝汤合方变化而来,治疗太阳和少阳合病的良方;类似桂枝汤化裁而来的名方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上面介绍了桂枝汤的适应症,下面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桂枝汤的禁忌症,仲景在《伤寒论》中明确提出桂枝汤三大禁忌,大家一定要注意:1.桂枝汤是治疗风寒表虚证的,典型症状是怕风,发热,自汗出,脉浮缓,如果出现发热无汗,脉浮紧,是风寒表实证,禁用桂枝汤,此时一般用麻黄汤;同理如果发热汗出千万不可用麻黄汤。2.长期饮酒的人禁用桂枝汤,因为桂枝汤是辛温发散的药,长期饮酒的人一般体内湿热比较重,如果用桂枝汤会加重内热,导致胃气上逆而呕吐。举一反三,不仅长期饮酒的人,体内湿热较重的人都不适合用桂枝汤。3.提出服用桂枝汤吐的人,其后必吐脓血,其实还是说湿热重的人不适合喝桂枝汤,桂枝汤风寒表虚证本就有干呕的症状,但是仅仅是干呕,一般是没有食物吐出来的,一般风寒侵袭导致的干呕服用桂枝汤后就好了,但是如果湿热重的人喝了桂枝汤会导致胃气上逆而呕吐,严重者还有可能导致吐脓血。所以古人反复告诫“桂枝下咽,阳盛则毙“,阳热亢盛者千万不能用桂枝汤。本文给大家详细讲解了一下《伤寒论》中关于桂枝汤治疗风寒表虚证的典型症状及服药方法、治疗营卫不和自汗的方法以及桂枝汤的禁忌症。
1.中医对出汗的理解: 《说文解字》对汗的定义是“汗,身液也”,提示汗是人体津液的一种,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黄帝内经》记载:“阳加于阴,谓之汗。”可能这句话对于没有中医基础的人很难理解,清代的温病大家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对《黄帝内经》这句话进一步解释:“汗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盖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 ,形象一点说阴精就像水,阳气就像太阳,水在太阳的蒸发下会挥发,出汗就是阳气蒸化阴精使其从皮肤而出的过程。任何影响阳气蒸化阴精过程的因素都会导致出汗的异常。 2.中医对出汗的分类: 2.1自汗、盗汗: 我们生活中最容易出现的是自汗和盗汗,古书中记载“无论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 或睡著汗出,即名盗汗,或云寝汗。若其饮食劳役,负重涉远,登顿疾走,因动汗出,非自汗也”。明确的指出了自汗、盗汗以及生理性出汗的区别,即在人体清醒状态下的异常出汗称为自汗,睡着的状态下出汗过多称为盗汗(因为如强盗一般在夜间出现,所以形象的称为盗汗),盗汗又称为寝汗。还提出吃热食物、干重活、剧烈运动等情况导致的出汗为生理性的出汗,和自汗是有区别的。之所以将出汗分为自汗和盗汗,是因为他们的病因有区别,治疗方法一般也不相同,自汗多为气虚(或阳虚)不固、腠理开泄所致;盗汗多为阴虚内热、破津外泄所致。对于自汗、盗汗治疗清代名医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汗》中提出“阳虚自汗,治宜补气以卫外;阴虚盗汗,治当补阴以营内”,这句对于自汗、盗汗的治疗法则对于今天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常见的有“补气以卫外”的名方为玉屏风散(有成药);有“补阴以营内” 的名方为麦味地黄丸(有成药)。当然气虚自汗,阴虚盗汗是多数情况,并非所有人都如此,如明代名医张景岳就在《景岳全书·汗证》中提到“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所以气虚自汗、阴虚盗汗是常态,但也有少部分人并非如此,需要仔细辨别,以免导致治疗效果不佳。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对自汗、盗汗的病理属性作了进一步概括,认为自汗多属气虚、血虚、痰湿、阳虚; 盗汗属血虚、阴虚。 2.2黄汗、红汗: 黄汗因汗液色黄,色如黄柏(中药名)汁而得名,出此汗者常将衣服染黄。关于黄汗的记载首见于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论述了风湿病、黄疸、水肿等疾病中可见黄汗。《金匾玉函要略辑义》注解到:“热逼于内,汗出于外,湿瘀乎热,汗出必黄,此又就汗出之色,以明湿热之理,名之曰黄汗。”隋代《诸病源侯论·黄汗候》记载:"黄汗......此由脾胃有热......",论述了其病因主要是脾胃湿热所致,治疗以清脾胃湿热为主,多数医家推荐用龙胆泻肝汤、甘露消毒丹等治疗黄汗。 红汗,指汗出淡红如血,又称血汗,《惠直堂经验方》记载:"血汗,出汗红色也,血自毛孔中出。即肌衄,又名脉溢。乃虚弱极有火之症也",提出红汗为虚火所致,治疗以清虚火,凉血止血为主,多数医家推荐用清营汤、犀角地黄汤治疗。 2.3脱汗、战汗: 脱汗,是在患者生命垂危或急危重症时出现的汗,类似于西医的休克状态,此时多冷汗淋漓或汗出如油,多为阳气大虚,阴阳隔离的危候,此时当回阳救逆,可用参麦注射液或参附注射液回阳救逆。 战汗,多见于发热性疾病,正邪交争比较剧烈的时候,此时出汗多是疾病好转,正气祛邪外出的表现。医圣张仲景特别强调此时应“谨防风寒,亦可喝稀粥,以助胃气,强化汗源”,这时如调理得当则疾病易去,否认再次感染风寒则易复发。 2.4不同部位的出汗 ①头汗:指仅有头部的出汗,其他部位不出汗。《伤寒明理论·头汗》中记载:“头者,诸阳之会也。邪搏诸阳,津液上凑,则汗见于头也”,人体经脉仅有阳经从头部循行,所以头汗出多属于阳证,病因多为火热上攻,湿热熏蒸,热入血室,胆热气郁,饮热相结,产后血虚,寒湿郁遏、瘀血阻滞所致。 ②胸前出汗:指仅有胸前出汗,其他部位不出汗。又称为心汗,《丹溪心法·汗》中记载: “别处无汗,独心头一片有汗,思虑多则汗亦多,病在用心,名曰心汗”,指出了胸前出汗病位在心,多由于思虑过多劳心所致,治疗当补养心血,并嘱咐患者静心以养神。 ③手足汗:指仅有手足出汗,其他部位不出汗。《伤寒明理论·手足汗第九》,其言: “四肢者,诸阳之本,而胃主四肢,手足汗出者,阳明之证也。阳经邪热,传并阳明,则手足为之汗出”。胃经全名为足阳明胃经,主四肢,手足心出汗多为胃经有热所致。《伤寒论》“阳明病,脉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提出了阳明经有实热、便秘、大便硬、手足汗出的经典方剂为大承气汤。《简明中医词典》中提到: “手足常潮湿多汗,多属脾胃湿蒸,旁达四肢。若手足心热者属阴亏血虚; 手足发凉者属中阳不足。”将手足心出汗分为三大类,手足潮湿多汗多为脾胃湿蒸,可用茵陈五苓散去脾胃湿热治疗;手足心热多为阴血亏虚,可用当归六黄汤滋阴降火治疗;手足发凉出汗多为中气不足,可用附子理中丸温补中气治疗。 ④腹股沟和外阴出汗:《黄帝内经》提出:“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湿性重浊,其性趋下,易袭阴位,腹股沟和外阴属于在下之阴位,故腹股沟和外阴出汗多为湿气重所致,又根据寒热不同分为湿热和寒湿。 ⑤半身出汗:分为左右出汗或上下出汗,如仅左侧出汗而右侧无汗,或上侧出汗而下侧无汗,反之亦然。多因为气血不足、痰湿瘀血阻滞经络,导致局部组织得不到气血的滋养所致。 3.中医分型论治、各型常用名方及现代名医经验方: 虽然汗为心之液,但汗与其他四脏也有关系,古代医家提出根据不同脏腑的虚损可以导致不同部位的出汗,如清代《王氏医存》记载: “五脏皆有汗,不独心也:汗皆为虚,心虚则头汗,肝虚则脊汗,肾虚则囊汗,肺虚则胸汗,脾虚则手足汗,人弱而专一处之汗,久而不愈,即此经虚也。”对我们判断不同部位出汗对应不同脏腑虚损有着重要参考意义。《黄帝内经》也提出:“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提出了不同情况下汗出对应着不同的脏腑:饱食后出汗,汗于胃;惊吓后出汗,汗出于心;负重远行后出汗,汗出于肾;快速前行恐惧出汗,汗出于肝;干活劳累后出汗,汗出于脾。 3.1阳气虚衰,失于固摄:开篇中就提到“阳加于阴,谓之汗”,可以知道阳气在出汗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阳气虚衰,腠理不固,津液外泄而汗出,正如《病源论·虚劳汗候》中提到的:“若阳气偏虚,则津液发泄,故为汗”。其中又根据阳气虚衰的程度不同分为气虚和阳虚的不同,中医有句名言叫“气虚为阳虚之渐”,意思就是说气虚较轻,阳虚较重,气虚进一步发展就会成为阳虚;其中又根据病变脏腑的不同分为肺气虚、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四个证型,其中以肺气虚最为常见。 ①肺气虚证:以自汗为主,汗液清晰无味,多在吃饭或稍微活动后就明显出汗,伴有易疲劳,易感冒,乏力,面色无光泽,手足不温,出汗后怕风,舌质淡红,苔薄。经验方(加味玉屏风散)。 ②心阳虚证:与肺气虚证的区别是本证多见于胸前出汗,但心慌、胸闷、睡眠不佳等症状较为明显。经验方(加味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③脾阳虚证:与肺气虚证的区别是本证多见于手足多汗,常伴大便稀溏,消化不良,口但无味,舌边齿痕明显。经验方(加味理中丸)。 ④肾阳虚证:与肺气虚证的区别是本证多见于阴囊出汗,常伴腰酸腿软,男性可见阳痿早泄性欲低下、精子含量低、尿频尿液清冷,女性可见宫冷不孕、月经量少、周期推迟、颜色淡等。经验方(加味真武汤)。 3.2阴虚血亏,热破津泄:阴虚易生内热,内热迫使阴液外泄。金元四大名医李东垣在其《东垣十书·汗》中提到: “盗汗者, … …是属阴虚”。其中又根据阴虚部位的不同分为心阴虚和肾阴虚,且根据阴虚和内热所占比重的不同分为阴虚重内热轻和阴虚轻内热重,且出汗时间久了会导致“气随汗泄”,从而出现气阴两虚的情况。 ①心阴虚证:本证出汗多以胸前区为主,盗汗多见,典型表现为心慌、胸闷、气短,失眠多梦,烦躁不安,多伴全身潮热,手足心发热,口干舌燥,大便干燥,小便黄,舌质红,少苔。经验方(加味生脉饮)。 ②肾阴虚证:与心阴虚证相比本证多以阴部出汗为主,心慌、胸闷、气短等症状少见,本证典型表现为腰酸腿软,男性可见阳痿早泄遗精,女性可见月经量少,周期提前,颜色较深,其余表现与心阴虚证基本相同。经验方(加味麦味地黄丸)。 ③阴虚轻内热重证:本证阴虚症状较轻,而内热症状较重,常口干明显,脸部发红,容易上火(如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疼痛、目赤肿痛等),大便干结,小便黄赤,或小便时有烧灼感,舌质红明显,少苔不明显。经验方(加味当归六黄汤):当归六黄汤被古代历代名医称为“治盗汗之圣药”。金元四大名医朱丹溪对本方有如下评价:“盗汗… …用当归六黄汤甚效,但药物寒人,虚者只用黄芪六一汤”,提出虽然当归六黄汤治疗盗汗的疗效非常好,但是药物比较寒凉,虚寒的人不能用,虚寒者只能用黄芪六一汤。 ④气阴两虚证:此证多见于体质本虚之人,如大病之后、产后等,也可见于其他出汗之证时间久,导致的气阴随汗而脱所致。典型表现为汗液清晰无味,自汗、盗汗皆可见,伴有易疲劳,易感冒,出汗后怕风,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口干纳差,或燥热、手足心发热,舌淡少津,苔薄白。现代名老中医经验方(芪萸止汗方)。 3.3营卫不和,开阖失司:前已论述“汗为阳加于阴”所致,而汗的物质基础是营阴,而管理汗孔的开关的是阳中之卫气,营卫不和,则汗出。 此证多汗以自汗多见,出汗后怕风,有肢体酸痛的表现,或忽冷忽热,或半身局部汗出(但无明显肢体麻木),舌质淡红,舌苔薄白。现代名老中医经验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医圣张仲景的桂枝汤从古至今一直被推崇为调和营卫的第一方,用于治疗营卫不和自汗效果显著。 3.4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汗为心之液”,所以心血不足会导致出汗,同时出汗过多又会加重心血的亏虚,气虚不固也会导致出汗,“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会导致气血亏虚。 此证自汗、盗汗均可见,多伴心慌、胸闷、气短、失眠多梦等心血亏虚的表现,且这些表现多在出汗后加重,且有易疲劳,面色不佳,唇甲淡白,舌质淡,苔薄。此型人多由思虑过度所致,出汗以胸前出汗多见。此证在女性可见月经不调、月经量少、颜色淡。现代名老中医经验方(加味归脾汤):归脾汤一直被历代医家奉为治疗心脾两虚的第一方。 3.5痰湿阻滞,气化失常:中医将痰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此处所说之痰属于“无形之痰”,痰湿是身体里面病理性的代谢产物,痰湿停留在身体里的某一处,导致气的流通受阻,汗液的气化过程不能正常完成,所以出汗。《黄帝内经》记载: “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 …”,指出多汗且汗液较为粘稠,为湿气重导致的出汗;而且湿性黏滞,缠绵难愈,若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容易蕴生内热,湿与热相结则汗出更明显,如《赤水玄珠·手足汗》记载:“手足汗乃脾胃湿热内郁所致”,提到脾胃湿热就会导致手足部出汗增多;再如《类证治裁·汗症论治》记载:“两腋汗… …为湿热流注”,可见湿热阻滞还可导致腋下出汗;再如《张氏医通·汗》记载:“阴间有汗,属下焦湿热”,提出阴部出汗为下焦湿热,可见湿热阻滞可导致多部位的出汗,湿热阻滞的部位不同则出汗的部位也会相应的不同。《张氏医通》还记载:“痰证汗自出,痰消汗自止”,提到了痰可以导致出汗,如果及时治疗痰去则多汗可愈。《景岳全书·汗证》记载:“湿气乘脾者,亦能作汗”,由于脾胃为运化营养物质的重要脏器,脾虚不能将饮食中营养物质完全吸收则生湿,脾虚夹湿也会导致出汗。所以本证主要分脾虚夹湿、湿热熏蒸(根据湿热停留位置不同而出汗部位不同)。 ①脾虚湿阻证:多以自汗为主,因湿性驱下,多以身体下部出汗为主,湿气重者汗液多较为粘稠、口中黏腻感、身体沉重感、大便粘,脾虚明显者多口淡无味、神疲乏力、大便稀、面色萎黄,舌淡胖有齿印,苔白润或厚腻。现代名老中医经验方(加味理气降痰汤):《证治准绳·自汗》记载: “痰证冷汗自出者,宜七气汤,或理气降痰汤,痰去则汗自止… …”,以上两方均为治疗痰证出汗的良方。 ②湿热熏蒸证:此型自汗、盗汗均可见,出汗时全身冒热气,像蒸东西时一样,汗液粘稠,且汗液味道较重,或见黄汗,口干口苦,口中黏腻感,或口气重,头发、皮肤出油多,心烦易怒,面色发红,小便黄,腹部有胀满感,身体困重感,大便粘,多有喜欢吃辛辣、油腻食物的习惯,或居住在气候炎热、潮湿的地方,舌质红,苔黄厚腻。现代名老中医经验方(加味龙胆泻肝汤)。 3.6里热炽盛,迫津外泻:《类经》记载:“热蒸于表则津泄,故腠理开而汗出”,内热重会导致皮肤腠理开泄而多汗,并提到“饮食之火起于胃,劳倦之火起于脾,酒色之火起于肾,皆能令人自汗”,详细论述了内火的由来,饮食过于辛辣油腻、或温性食物摄入过多则胃火旺;若劳累太过则火起于脾;若饮酒、房事过度则火起于肾;其实除了胃火、脾火、肾火之外,心火、肝火也非常多见,心火、肝火多是由于情绪急躁、抑郁、失眠所致。 ①心火旺证:此证的典型表现是心烦失眠,口舌生疮(心开窍于舌),面色发红,口干舌燥,小便灼热疼痛,大便干燥难以排出,舌尖红明显,苔黄。现代名老中医经验方(加味导赤散)。 ②阳明热盛(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此证以手足大汗出为主要表现,又根据大便情况分为阳明经证(大便通畅)和阳明腑实证(大便干燥、难以排出、甚至腹胀拒按),多伴口渴明显,喜冷饮,烦躁,舌质红,苔黄燥。 △阳明经证:现代名老中医经验方(加味白虎汤)。 △阳明腑实证:现代名老中医经验方(加味大承气汤)。 ③肝火旺证:此型人平时性情多急躁,出汗和情绪关系较为密切,多伴面红目赤,口舌干燥,口苦,大便干结,小便黄,或两胁胀痛,或腹胀,舌两边红,苔黄。现代名老中医经验方(加味逍遥散)。 3.7瘀血阻滞,热邪内伏:如清代《医林改错》记载:“竟有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之不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能令人自汗、盗汗,用血府逐瘀汤,一两付而汗止”,部分患者出汗用了以上各种常规治疗方法仍然无效,反而加重者,是瘀血阻滞,热邪内伏,迫津外泄所致。《证治汇补·汗》也记载:“头汗者,有瘀血内蓄”,《类证治裁》记载:“头汗,小便不利,渴而不饮,此血瘀膀胱也… …”。 此证自汗、盗汗均可见,多伴持续低热,或手足心发热,夜间口干明显,大便秘结,心烦失眠,或手足不自主运动,皮肤可见瘀斑、皮疹,舌质暗红,舌上可见瘀斑。现代名老中医经验方(犀角地黄汤+白虎汤加减)。
中药分为汤剂,丸剂,膏剂,散剂,其中因为汤剂变化灵活,效果明显,制作简单为最常用的中药服用方法。煎药也是一门大学问,很多人拿着中药包,不知道该如何正确的煎药,医生处方开的再好,如果煎药的方法不得当,服药的方法不正确,药效就会大打折扣。所以了解如何煎药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教大家中药煎药的一些常识,一起来看看吧! 一、煎药器具的选用 中药汤剂的质量与选用的煎药器具有密切的关系。现在仍是以砂锅为好,因为砂锅的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其传热均匀缓和,这也是自古沿用至今的原因之一。此外,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但是不能使用铁锅,铜锅,主要是因为铁锅或铜锅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在煎煮药时能与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如与鞣质类的成分可生成鞣酸铁,使药液的颜色加深。与黄酮类成分可生成难容性聚合物。与有机酸类成分可生成盐类。这些都会影响汤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 二、煎药的加水量 煎药的加水量也很重要,加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汤剂的质量。加水少了,会造成药物煎煮不透,有效成分浸出的不完全。加水多了,煎煮出的药液多,病人服药时很不方便。 中药材因其质地不同,它的吸水量差别也较大,一般加水量控制在5-10倍。重量相同的药物,质地疏松其体积就大,吸水量自然就多。质地坚实其体积就小,吸水量就少。因此,煎煮花,叶,全草类药物,加水量就要多一些。煎煮矿物类,贝壳类药物,加水量就少一些。按照传统的加水方法,是将药物放入锅内,第一次煎煮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3-5厘米,第二次煎煮的加水量以超过药物表面3厘米为准。这种加水方法,简便易行,又很容易掌握。 三、煎药中注意的问题 1、煎药前的浸泡: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这是因为来源于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燥品,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 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1.5小时。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小时。 2、煎煮次数:以多次煎煮比一次长时间煎煮的效果好。实践证明,汤剂煎煮两次能够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所以煎药的次数以两次或三次为宜。 3、煎药的温度:煎药温度的高低,中医称之为“火候”一般习惯上称为“文火”或“武火”。所谓文火,就是弱火,温度上升缓慢,水份蒸发较慢。所谓武火,就是强火,温度上升快,水份蒸发的也快。如煎药时火候过强,水份蒸发快,会影响有效成分的浸出,也容易糊锅。反之,火候弱,煎煮的药效果就差。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武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状态,可减慢水份的蒸发,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4、煎煮时间:主要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以及药物的情况而定。一般对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30分钟,第二煎30-40分钟。治疗感冒类药物,第一煎10-15分钟,第二煎15-20分钟。滋补类药物,第一煎30-40分钟,第二煎40-50分钟。 5、留取药液量:一般指一剂药经两次煎煮合并后的药液量。成人取400-600毫升,每日分两次服用。儿童取200-300毫升,每日分两到三次服用。 6、服药的方法:一般一剂药煎煮两次后合并药液,分两次服用。儿童可分2-3次服用。治疗感冒,发热,肠炎,腹泻的药,也可采用频服的方法,即每4小时服一次,每次服用30-40毫升,病愈即止,再改为每日服2-3次,小儿以少量多次为好。 7、特殊药的煎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性质,在处方中开出带注脚的药物。 (1)先煎药:一般是一些矿物,贝壳,角甲类药物,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一般要先煎30-40分钟,再与其它药物混合后煎煮。常见的有生石膏,生龙骨,珍珠母,生赭石等。 另有毒性药物先煎,久煎可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如乌头类药物久煎可使乌头碱分解为乌头原碱,其毒性只有原来的1/2000。如附子久煎不仅能降低毒性还能增加强心作用。 (2)后下药:一般是气味芳香含挥发油或不易长时间煎煮的药物,要在药物煎好前10-15分钟投入锅内。常见的有霍香,钩藤,大黄等。如钩藤所含的藤碱,煎煮时间超过20分钟其降压成分易被破坏。大黄,具有泻下清热作用的成分,是大黄甙,但其对热不稳定,长时间加热会分解。而大黄甙泻下作用又比甙元强,故不易久煎,多采用后下方法。 (3)包煎药:一般是种子和各别的花粉药物,用纱布袋装好放入群药内共煎煮。常见的有车前子,旋复花等。如车前子易粘锅糊化,焦化。所以需包煎,。旋复花包煎可避免绒毛脱落混入汤液中刺激咽喉。 (4)溶化服:用热药液将药物溶化后服用。常见的药物有玄明粉,芒硝。 (5)烊化服;主要是一些胶类药物,用热药液烊化后服用。如果混煎会使药液粘性大,影响其它成分的浸出,胶类药物也有一定的损失,所以采用烊化服用的方法。常见的有生阿胶,鹿角胶,龟板胶。 (6)另煎兑入,一些贵重药要单独煎煮后,再将药液兑入到一起服用。常见的有人参,西洋参,鹿茸等。 (7)冲服,一些贵重的药物细粉不能与群药一起煎煮,多采用冲服的方法服用,即将药粉溶于药液中服。这样既有利于发挥药物的作用还又可节省药材。常见的有三七面,羚羊角面,牛黄面等。 煎煮中药要注意器具的选用、加水量、煎药时间、温度等等,煎中药是需要耐心、细心的,想煎药一副中药要集中注意力,这样才能煎出好药。
前面几篇关于肾虚的文章谈到了肾阳虚、肾阴虚、肾气虚、肾精亏虚原因、典型表现和治疗方法,腰痛和肾虚的关系以及腰痛的调理方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前面的文章,今天这篇文章谈谈名方六味地黄丸加减化裁治疗各种肾虚。六味地黄丸是治疗肾阴虚最常用的方剂,六味地黄丸是由宋代儿科名医钱乙所创,钱乙所著《小儿药证直诀》是一本重要的儿科典籍,一直被后世医家所重视,时至今日书里所记载的很多内容仍有较大临床实用价值,钱乙所创六味地黄丸是在仲景《金匮要略》肾气丸的基础上去温阳药附子、桂枝而成,所以想要了解六味地黄丸,我们得先了解一下金匮肾气丸。肾气丸在《金匮要略》5个条文中出现,分别主治以下5种病症:1.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2.短气有微饮。3.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4.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此名转胞,不得溺也。5.脚气上入,少腹不仁。可见肾气丸在《金匮要略》里面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涉及到了虚劳、痰饮、消渴、妇人转胞、脚气,但以上疾病都伴有小便异常,上述疾病的共同病机是肾气不足,气化失司,水液代谢失常。肾和膀胱为表里经脉,肾气不足,不能化气行水,水饮内停,所以出现小便不利,小腹两侧痉挛不适,严重者出现水肿、转胞;肾气亏虚,膀胱失于约束,水液直下膀胱,出现小便多或尿频;肾气亏虚,蒸化水液无力,津液不能上乘口腔,所以出现口干;阳气不能运化水液,聚而生痰饮。故仲景认为肾气丸主要用于肾气不足所致的腰痛、痰饮、水肿、消渴、脚气、转胞等病伴见小便不利或尿频尿多、舌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细等病症。后世医家在仲景的基础上,扩展了肾气丸的主治范围,有用于治疗肾气不足所致的房事不满意、畏寒肢冷、神疲乏力等病症。原方中大剂量干地黄大补肾精、肾阴,为君药;臣以山茱萸补肾固精,山药脾肾同补,少量制附子、桂枝温补肾阳以化气,如《医宗金鉴》所载:“此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取少火生气之意;佐以茯苓健脾利水,泽泻利水消肿,丹皮活血散瘀且使桂、附等药温而不燥。全方配伍极其精妙,有两大特色:一方面阴中求阳,少火生气;第二方面攻补兼施,寒热并用,使补而不滞,温而不燥。但如需达到原方的目的,药物比例不可随意变更,若桂枝、制附子用量过大,就属于温补肾阳的方剂,而非补益肾气;若补药比例小于泻药,则本方就非补益为主的方剂,而是以泻为主兼以补益之方了。本方在宋代政府编写的方剂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记载:“治肾气虚乏,下元冷惫,脐腹疼痛,夜多旋溺,脚膝缓弱,肢体倦怠,面色黧黑,不思饮食。又治脚气上冲,少腹不仁,及虚劳不足,渴欲饮水,腰重疼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男子消渴,小便反多;妇人转胞,小便不通,并宜服之……久服壮元阳,益精髓,活血驻颜,强志轻身”。本书将《金匮要略》中肾气丸的干地黄改为熟地黄,桂枝改为肉桂,在仲景的肾气丸主治的基础上,补充了肾气丸温补肾阳,补精益髓,延年益寿的功效。 南宋名医严用和在金匮肾气丸的基础上车前子、川牛膝,称为济生肾气丸,本方利水消肿、活血化瘀作用更强,适合于水肿、水瘀互结较重者。谈完了肾气丸,再来谈谈由肾气丸变化而来的六味地黄丸,宋代儿科名医钱乙认为小儿多阳气旺盛,所以去掉了金匮肾气丸中的桂枝、制附子,将干地黄改为了熟地黄,称为地黄丸,原书记载地黄丸治疗小儿“肾怯失音,囟开不合,神不足,目中白睛多,面色㿠白等”,类似于小儿五迟五软,是肾虚所致的发育迟缓一类的疾病。明代名医薛己将钱乙所创的地黄丸称为六味地黄丸,就是后世医家乃至目前仍在广泛使用的滋补肾阴药物六味地黄丸。《红炉点雪·六味丸方论》记载:“盖茯苓、泽泻,皆取其泻膀胱之邪。古人用补药,则必兼泻邪,邪去则补药得力,一辟一阖,此乃玄妙。后世不知此理,专一于补,所以久服必致偏胜之害。”分析了六味地黄丸的精妙之处,补中有泻,才能使补而不滞,不至于久服生湿。《医方集解·补养之剂·六味地黄丸》记载:“熟地温而丹皮凉,山药涩而茯苓渗,山萸收而泽泻泻,补肾而兼补脾,有补而必有泻,相和相济,以成平补之功。”三补三泻,配伍精良,以平补为功。《成方便读·补养之剂》记载:“此方大补肝脾肾三脏、真阴不足、精血亏损等证。古人用补,必兼泻邪,邪去则补乃得力。故以熟地大补肾脏之精血为君,必以泽泻分导肾与膀胱之邪浊为佐;山萸之补肝固精,即以丹皮能清泄厥阴、少阳血分相火者继之;山药养脾阴,茯苓渗脾湿,相和相济,不燥不寒,乃王道之方也。”同样谈到补中有泻,寒温配合,是补养王道。也有医家认为,可以用陈皮、砂仁、鸡内金帮助脾胃的运化,以帮助熟地、山药、山茱萸的吸收,而可以不用茯苓、泽泻、丹皮,以供参考。虽然六味地黄丸初创主要用于小儿,但成人肾阴虚使用六味地黄丸更广泛,对于肾阴虚证见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大便干结,小便黄赤,口干舌燥,头晕眼花,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足跟疼痛,舌质红少苔,或舌苔剥脱,脉细,男性可见房事不满意、遗精,女性可见月经量少,小儿可见囟门闭合不全等,符合以上情况者可使用六味地黄丸。明代名医张景岳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去掉了茯苓、泽泻、丹皮等泻药,而加了更多滋阴补肾之药,适合于纯虚无实的肾阴虚证,是大补真阴的名方左归丸,《景岳全书》记载:“治真阴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营卫,渐至衰弱,或虚热往来,自汗盗汗,或神不守舍,血不归源,或虚损伤阴,或遗淋不禁,或气虚昏运,或眼花耳聋,或口燥舌干,或腰酸腿软。凡精髓内亏,津液枯涸等证”,主要治疗真阴大亏之证,有实邪者不能单用本方。书中还记载“壮水之主,以培左肾之元阴,而自充精血矣”、“今之人即欲用之补阴,而必兼以渗利,则焉知补阴不利水,利水不补阴,而补阴之法不宜渗”。左归丸原方:熟地黄、山药、枸杞、山茱萸、川牛膝、菟丝子、鹿角胶、龟甲胶。肾阴虚重症,且无湿气、气滞、脾胃亏虚等情况可以使用左归丸。对于阴虚火旺者,可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知母、黄柏,即治疗肾阴虚火旺的名方知柏地黄丸。《医方考》记载本方“治肾劳,背难俯仰,小便不利,有余沥,囊湿生疮,小腹里急,便赤黄者;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简明医彀》记载本方“治阴虚火动,肾水不足,五心烦热,口燥咽干,溺赤”。《玉案》记载本方“治肾虚淋沥,茎中涩痛,或时作痒”。《景岳全书》记载本方“治阴虚火盛,下焦湿热”。《医宗金鉴》正式将本方称为知柏地黄丸,记载本方“治阴虚火动,午热骨痿,两尺脉旺”。寒性体质者慎用本方。对于盗汗、遗精、早泄、气短、干咳日久属于肾阴虚者,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麦冬、五味子,即《汤头歌诀》所创名方麦味地黄丸。脾胃亏虚及湿气重者不适合单用本方。对于阴血亏虚较重者,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当归、白芍,即名方归芍地黄丸。《脉因证治》原方归芍地黄汤去熟地黄,加当归、白芍而成。《中国药典》所记载的归芍地黄丸未去熟地黄,直接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当归、白芍。脾胃亏虚及湿气重者不适合单用本方。麦味地黄丸滋阴收敛作用更强,归芍地黄丸滋补阴血作用更强。如果肾阴虚所致眼睛干涩、视物模糊、迎风流泪比较明显者,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枸杞子、菊花,即名方杞菊地黄丸。《麻疹全书》记载本方有“清肝肺,明耳目”的功效;《医家四要》记载本方有“补肾水以涵肝木,治肝血虚,目耗散而不明”的功效;《医级》记载本方有“治肝肾不足,目生花歧视,或干涩眼痛”。《饲鹤亭集方》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菊花、枸杞子、石决明、白蒺藜,原书记载本方可以治疗“男女肝肾两亏,风邪外袭,热气上攻,畏日羞明,瞳神散大,视物不清,迎风流泪,内生翳障,及时服之后,久不还元,一切目疾”,目前市面上广泛应用的明目地黄丸是根据《中国药典》的组方,即在《饲鹤亭集方》的方子的基础上加了当归、白芍。明目地黄丸主要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眼睛干涩、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模糊、头痛头晕者。对于肝肾阴虚合并肝阳上亢者明目地黄丸更合适,单纯肝肾阴虚者杞菊地黄丸更合适。脾胃亏虚及湿气重者不适合单用此二方。《重订广温热论》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磁石、石菖蒲、五味子,称耳聋左慈丸,是治疗肾虚耳鸣耳聋的常用方。脾胃亏虚及湿气重者不适合单用本方。除了上面所说的药之外,很多补肾的方剂和药物,也是在金匮肾气丸和六味地黄丸的加减变化而来的,所以六味地黄丸通过适当加减对于各种类型的肾虚都有治疗作用。肾虚分为肾阴虚、肾阳虚、肾精亏虚、肾气虚,有的人还存在阴阳两虚的情况,具体几种肾虚的区别和鉴别方法可以参考前面的一篇文章:《肾阴虚、肾阳虚、肾气虚、肾精亏虚如何区分?分别如何调理?》。除了肾虚有不同类型外,很多人在肾虚的同时,还合并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脾胃亏虚、寒湿、湿热、肝郁气滞、瘀血内阻等情况,所以临床面临的问题往往比较复杂,具体用药还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不建议自行用药。后面还会介绍更多关于肾虚和其他中医、中药、针灸等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比较常见的胃肠疾病,属于功能性胃肠疾病,发病率较高,由于现代人很多人饮食不规律、喜欢喝酒、熬夜、吃生冷和辛辣刺激性食物、暴饮暴食等,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病情容易反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一、现代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知识的简述: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进食后上腹部胀满感或没吃多少就感觉饱了,可伴有打嗝、恶心呕吐、食欲差等不适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需要排除其他可导致以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才能确诊,常需行胃镜、腹部彩超或CT、幽门螺杆菌、血生化等检查。本病需要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相鉴别,主要通过典型的临床表现和胃镜检查鉴别。幽门螺杆菌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消化不良可分为3类情况:1.症状缓解超过半年以上;2.症状无改善;3.症状改善不久又再次出现胃部不适症状。目前认为根除幽门螺杆菌后症状缓解超过半年以上属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消化不良,这类患者幽门螺杆菌胃炎可以解释其消化不良症状,所以这类患者属于器质性消化不良;根除幽门螺杆菌后症状无改善或症状改善不久(不排除是根除方案中抑酸药改善的症状)又再次出现胃部不适症状,这类患者属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对于消化不良症状合并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国内外指南都推荐在无明显禁忌症的情况下最好先根除幽门螺杆菌。功能性消化不良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有研究对30多万病例分析发现,消化不良总患病率约为21%。参考《中国功能消化不良专家共识意见》,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以及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可作为本病特别是上腹痛综合征的经验性治疗;促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可作为本病尤其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首选经验性治疗;消化酶制剂可作为本病的辅助治疗;有焦虑抑郁状态者可配合心理治疗或服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可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二、中医药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1.中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使用中药治疗多数疗效较好,中医古代没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说法,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和古代医籍记载的“胃脘痛”、“痞满”等疾病类似,可以参考这两个疾病经验选方用药。一项研究对500多例功能性消化不良分析发现,本病中医分型主要为脾虚气滞、脾胃湿热、脾胃虚弱、寒热错杂、脾胃虚寒等证型。为证实中药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有研究对近2万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例进行分析,发现中药治疗本病有效率较高,能减少本病复发频率,且副作用较小。基础研究也证实,中医药在调节胃动力、顺应性、内脏敏感性和十二指肠粘膜完整性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作用。2.病因病机: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与外感病邪(如风寒暑湿燥火)、饮食无规律、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情志失调(如焦虑、抑郁、压力大等)、长期劳累、久病、长期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先天禀赋不足等有关。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脾虚气滞,虚实夹杂,以脾虚为本,气滞、痰湿、食积、血瘀等邪实为标。3. 治疗原则: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主要为了减轻和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除了药物治疗外,规律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性及难消化食物、保持情绪舒畅也是很重要的方面。中医治疗以调理脾胃,保证脾胃正常运化,气机升降正常为基本原则。病变初期多以实证为主,治疗以去实为主,根据具体病情予行气消胀、消积导滞、祛湿化痰、活血化瘀等方法;病变后期多以体虚或虚实夹杂为主,治疗以补虚或攻补兼施为主,根据具体病情予健脾补虚兼以行气、消食、化湿、活血等方法。对于寒热错杂者,需要寒热同治。4.中医辨证论治:4.1脾虚气滞证:典型表现:除消化不良外,还伴有胃胀胃痛,食欲不振,打嗝频繁,容易疲乏,大便稀溏,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治法:健脾和胃,行气消胀。常用代表方:六君子汤加减。常用中药:法半夏、陈皮、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胃胀明显者,加广木香、砂仁、紫苏叶、炒枳壳等;食欲不振者,加山楂、神曲、麦芽、谷芽、鸡内金、莱菔子等。4.2肝胃不和证:典型表现:除消化不良外,还伴有胃胀胃痛,两胁胀痛,情绪波动时症状容易加重,容易烦躁,打嗝频繁,喜欢叹气,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行气,健脾和胃。常用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常用中药:柴胡、白芍、炒枳壳、甘草、香附、川芎、陈皮。打嗝频发者,加旋覆花、姜半夏、降香等;胁肋胀痛明显、舌有瘀点者,加郁金、乌药、延胡索等;肝郁化火,口苦,舌边红明显者,加栀子、黄芩、川楝子等;胁痛口干明显,舌红少苔者,加牡丹皮、当归等。4.3脾胃湿热证:典型表现:除消化不良外,还伴有胃胀胃痛,口干口苦口臭,口干但喝水不多,喝水多则腹胀,食欲不振,或恶心呕吐,小便黄而浑浊,舌质红,舌苔黄厚腻,脉滑。治法:清热化湿,行气和胃。常用代表方:连朴饮。常用中药:黄连、厚朴、石菖蒲、法半夏、淡豆豉、栀子、芦根。上腹烧灼感明显者,加浙贝母、海螵蛸、煅瓦楞子等;胃痛明显者,加白芷、白芍、延胡索等;便秘或大便排出不畅者,加炒枳壳、炒槟榔、全瓜蒌等。4.4脾胃虚寒(弱)证:典型表现:除消化不良外,还伴有胃胀胃隐痛,受凉症状加重,热敷和按揉症状好转,口吐清水,食欲不振,手脚冰凉,大便稀溏,舌质淡白,苔白,脉细弱无力。治法:温中散寒,健脾和胃。常用代表方:理中汤或黄芪建中汤加减。常用中药:党参、干姜、炒白术、炙甘草;或黄芪、饴糖、桂枝、白芍、生姜、红枣、炙甘草。上腹痛明显者,加延胡索、蒲黄、川楝子;腹胀明显者,加广木香、砂仁、紫苏叶、炒枳壳等;食欲不振明显者,加山楂、神曲、麦芽、谷芽、莱菔子、鸡内金等;打嗝、恶心呕吐者,加吴茱萸、生姜、姜半夏、旋覆花等;反酸明显者,加海螵蛸、浙贝母、煅瓦楞子等。4.5寒热错杂证:典型表现:除消化不良外,还伴有胃胀胃痛,受凉症状加重,口干或口苦或口臭,食欲不振,嘈杂,或恶心呕吐,肠鸣,大便稀溏,舌质淡红,苔白或黄,脉弦细滑。治法:健脾和胃,寒热同调。常用代表方:半夏泻心汤加减。常用中药:法半夏、黄芩、黄连、干姜、炙甘草、红枣等。口舌生疮者,加淡竹叶、栀子、连翘、牡丹皮等;腹泻,大便稀溏者,加炒白术、茯苓、草豆蔻、炒扁豆等;畏寒肢冷者,加制附子、肉桂等;腹胀满明显者,加炒枳壳、广木香、砂仁等。5.针灸或穴位按摩治疗:主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天枢穴、内关穴等。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穴位加减:肝气犯胃者,加期门穴、太冲穴等;肝气郁结者,加膻中穴、章门穴等;食积内停者,加梁门穴、下脘穴等;湿热内阻者,加阴陵泉穴、内庭穴等;气滞血瘀者,加膈俞穴;脾胃气虚者,加脾俞穴、胃腧穴等;脾胃虚寒者,加气海穴、关元穴。也可以进行穴位埋线治疗。三、并发症预防:本病与精神情绪因素有很大关系,有相关表现者,需要考虑精神心理治疗;本病与幽门螺杆菌有较大关系,注意及时检测幽门螺杆菌,如果检测感染幽门螺杆菌者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当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出现黑便、呕血、体重明显减轻等表现者,需要及时行胃镜等检查。四、生活起居调理:1.饮食:改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食,不能暴饮暴食。尽量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土豆、豆类、面食、高脂食物一次不要吃太多,不吃辛辣、生冷、烧烤、油炸、腌制食品。2.起居:起居有规律,适当锻炼,太极、八段锦、散步等和缓的锻炼方式更加适合。3.心理:保持情绪舒畅,适当培养一些正面的兴趣、爱好,适当与人交流。4.服药:尽量少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但确实需要用的时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上内容参考了《消化系统常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指南》,由于每个人病情不同,具体用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特别对于婴幼儿、高龄患者、孕妇、哺乳期女性、基础病较多的患者切勿自行用药,针灸需要专业针灸医生操作,以免造成意外损伤,后面还会介绍更多疾病防治和中医中药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
导致胃痛的原因很多,常见的原因有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痉挛等原因,也有少数胃痛是由胃癌引起,所以经常胃痛不能大意,需要至医院消化内科就诊明确胃痛的具体原因,必要时需要行胃镜检查以明确胃痛原因。下面对常见导致胃痛疾病做一下简单的介绍:1.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导致慢性胃炎比较常见的原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一般分为非萎缩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特殊类型胃炎。慢性胃炎常见表现为上腹部隐痛、反酸、烧心、恶心、进食后腹胀、打嗝、食欲不振等表现。慢性胃炎时间长了还会出现面色萎黄、粘膜苍白、神疲乏力、体重减轻、舌炎、腹泻等表现。2.胃溃疡:胃溃疡是指发生在胃内壁的溃疡,导致胃溃疡比较常见的原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或过量服用解热镇痛药、长期或大量饮酒等。胃溃疡常见表现是上腹部烧灼疼痛,疼痛多在进食后半小时到1小时内出现,疼痛持续短则几分钟,长则数小时,服用抑酸药可暂时改善疼痛,但疼痛容易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发作;除了上腹痛外,部分胃溃疡患者还会出现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上腹胀、打嗝,严重者会导致呕血(呕血部分人是红色、部分人是黑色)和大便带血(大便带暗红色或柏油样黑便)。3.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十二指肠球部,在幽门右侧的弯曲处,是十二指肠最常出现溃疡的部位。导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比较常见的原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或过量服用解热镇痛药、胃酸分泌过多等原因。与胃溃疡疼痛多发生在进食后不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多为周期性的空腹时上腹痛,疼痛性质可为烧灼痛、胀痛、钝痛、剧烈疼痛、饥饿样不适,进食和服用抑酸药后疼痛多可缓解。但部分患者无明显上腹痛,而以腹胀、打嗝、反酸、食欲差、呕血、黑便等症状为主。4.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胃镜检查无明显异常,但仍有一些胃部不适的症状。功能性消化不良常见表现是上腹部疼痛,部分人进食后疼痛加重,上腹部胀满,打嗝,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5.胃痉挛:胃痉挛指胃部肌肉抽搐,是胃表现为一种强烈收缩的状态,常表现为上腹部的僵硬、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冰冷等。胃痉挛可见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胃部受到寒冷或刺激性食物、情绪等刺激也容易导致胃痉挛。6.胃癌:胃癌是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最常见导致胃癌的因素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癌前病变、遗传、饮食、环境等因素所致。早期胃癌一般症状较轻,胃癌进展可表现为上腹疼痛、体重下降等,晚期胃癌可表现为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粘膜苍白、食欲差、明显消瘦等表现。胃痛加重的原因: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喝浓茶、咖啡、酒,吃生冷食物,进食过快,情志不畅,长期不运动等。但由于胃附近有其他多个脏器,所以很多人看病的时候说自己胃痛,但其中一部分经过检查发现并不是胃的问题,胃周围脏器的疾病也可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疼痛部位和胃所在部分比较接近,如心肺疾病、肝胆疾病、胰腺疾病也可以导致上腹疼痛。所以具体是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上腹痛需要至医院检查之后才能明确诊断。这篇文章探讨了现代医学对于经常胃痛原因的探讨,后面还会谈到中医对胃痛原因的认识和选方用药,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
前面多篇关于多汗症的文章谈到了不同体质多汗症的调理方法以及历代名医对于多汗症的认识和治疗方法,今天这篇文章介绍一个治疗糖尿病所致多汗症的良方--当归六黄汤。糖尿病如果时间较长,且血糖没有控制好,就容易出现糖尿病神经病变,是2型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长期血糖控制不好容易引起交感神经紊乱,导致汗腺分泌功能亢进,从而导致多汗症。特点以头面部、颈项、前胸出汗较多,尤其在进餐时汗液分泌更为明显,甚则大汗淋漓,活动后出汗也常明显增加,或表现为手心、脚心汗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糖尿病多属于中医的“消渴病”,消渴者多属于阴津亏损,燥热偏胜体质,阴虚内热体质本身也容易导致多汗,前面一篇文章也详细论述过当归六黄汤是治疗阴虚内热多汗的常用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前面一篇文章。糖尿病阴虚内热体质常见表现:燥热多汗,口干舌燥,手足心热,大便干结,小便黄赤,容易上火(如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牙龈肿痛,长痘等),舌红少苔,或舌苔剥脱,或有裂纹,脉细数。糖尿病患者多汗符合以上阴虚内热表现者用当归六黄汤多有较好疗效,有很多临床实验都验证了当归六黄汤治疗阴虚内热糖尿病多汗的疗效,且本方安全性较好。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当归六黄汤有多方面的功效,包括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系统、信号转导效应蛋白和代谢途径关键酶的基因表达,起到降低血糖、调节血脂的作用;并能保护外周神经功能,抑制血糖、免疫炎症反应对外周神经的损伤,改善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少异常汗出。当归六黄汤由金元四大名医之一的李东垣创立,被后世医家称为“治盗汗之圣药”,以见其被临床反复使用而疗效明确,本人临床也经常使用本方治疗阴虚内热所致多汗,效果良好。当归六黄汤组成: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芩、黄连、黄柏、黄芪。汗出较多者可加龙骨、牡蛎、五味子、浮小麦、糯稻根、麻黄根等;睡眠不好者可加炒酸枣仁、柏子仁、百合、制远志等;燥热明显者可加地骨皮、白薇等;汗出恶风者可加人参、白术、防风等;皮肤瘙痒者可加白鲜皮、地肤子、防风等;头晕目眩者可加天麻、葛根、丹参等;兼有轻度脾虚湿气者可加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莲子、芡实、炒扁豆、薏苡仁等。当归六黄汤禁忌症:本方滋腻且寒凉,阳虚、脾虚、湿气较重者禁用。如果阴虚火旺为主兼有轻度阳虚、脾虚、湿气可以在当归六黄汤基础上加相应药物治疗。糖尿病虽然以阴虚内热为主要证型,但随着疾病的进展,也会出现脾胃亏虚、阴损及阳、阴阳两虚、瘀血内阻等情况。对于血糖明显升高者,降糖西药还是需要在内分泌科医生指导下坚持用药,血糖控制好的情况下配合中药改善多汗效果会更好。单纯西药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所致多汗多用甲钴胺、谷维素等营养神经、调节植物神经的药物,效果有限。由于每个人病情和体质不同,用药也会有区别,特别是对复杂体质者,用药需要全面兼顾多方面情况,用药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用药,以免导致不良反应。后面还会介绍更多多汗症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