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服碘-131前至少禁食2小时,服碘-131后2小时内禁食;2、晕车、晕船患者,服碘-131后须次日乘车、船,以免呕吐污染,且影响疗效;3、服药当天多饮水,大小便后即刻用水冲洗2次;4、一个月内禁食海产品(海带、紫菜、带鱼、鱿鱼、海虾等)及含碘药物(包括含碘中草药、X线/CT造影剂),多食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食物,如肉、蛋、奶、新鲜水果、蔬菜,避免食用茶、咖啡、酒精等。5、突眼患者需戒烟;6、碘-131治疗后2周内,避免与婴幼儿及孕妇密切接触,减少与家人及其他人不必要的长时间(3小时以上)、近距离接触(1米之内);7、育龄男女注意避孕措施。女性甲亢患者接受碘-131后至少半年方可怀孕;男性甲亢患者接受碘-131治疗后至少4个月内应避孕。特殊情况请咨询主治医生。8、避免重体力劳动、剧烈体育活动,避免感染(如感冒发烧、腹泻),避免精神刺激,适当休息,加强营养;9、治疗后1-2周内会有颈部肿胀或不适感,注意不要触摸甚至按压颈部,以免加重病情;10、甲亢危象:罕见、但需警惕,患者因感染、应激等因素刺激下突然发病,表现为39度以上高热、大汗淋漓、心率大于140次/分、烦躁不安、呼吸急促、恶性、呕吐、腹泻等,严重时出现心力衰竭、休克及昏迷,需及时就诊处理;11、碘-131治2-3周后逐渐显效,甲亢症状缓解、甲状腺体积缩小、体重增加,多数病人2-3个月后病情基本缓解;12、碘-131治疗后,1-3个月内复诊,初步评价疗效,复查内容包括FT3、FT4和TSH等;13、碘-131治疗后出现疲乏、嗜睡、体重增加、怕冷、抽搐、女性月经量增加或便秘等,提示可能发生甲减,应及时医院随访复查。本文系彰金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目前,治疗甲亢主要有三种方法,包括内科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核医学科碘131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内科ATD治疗有效而且比较温和,治疗过程中能及时调整药量。缺点是治疗时程长,通常需规范服药治疗1-2年;治疗期间, ATD可能会引起肝功能及造血系统的损害,在治疗期间需要经常化验检查,如果一旦发生,则要求立即停药。另外,ATD治疗的缺点是停药或减量时甲亢易复发,有报道ATD治疗的复发率在40%-60%左右。目前常用药物有他巴唑(赛治)和丙基硫氧嘧啶(PTU)。131I治疗方法简便,通常仅服用一次碘131,甲亢症状在治疗后1月左右开始见效、好转,大部分在服药后3月后达到临床治愈,半年时治愈率可达90%。131I治疗不会引起肝、肾功能及造血功能的损害。因此适于那些由于ATD治疗引起肝功能异常或血细胞降低的甲亢病人的治疗。有些131I治疗半年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或缓解不全的病人,可再次进行131I复治。131I治疗的一个主要缺点是可能发生甲减,研究显示,131I治疗后一年内发生的甲减(早期甲减)通过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大部分人可恢复正常;但131I治疗一年后出现的甲减往往需要较长时间调理或终生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需要说明的是此治疗方法不会影响生育和导致其他疾病。手术通常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亢,其缓解甲亢症状迅速,适于甲亢伴有结节的病人,主要不足是有创伤,其治疗效果与手术医生的临床经验有关;有可能造成喉返神经受损、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等手术并发症的风险。术后仍有部分病人甲亢复发或出现甲减。三种治疗方法各有优缺点,应该与医生沟通,根据病情选择。在美国有70%以上的选择131I治疗,而在亚洲选择药物治疗的多一些。本文系蒋宁一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1.饮食以清淡为主,碘盐要少量,一日控制在6克之内。 2.可以适当吃一些海产品,如海带,紫菜,虾皮等,但不可为了补充碘而过量食用,一是不一定都能被甲状腺摄取;二是碘仅仅是生产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不一定原料多就能产生的成品多,要受到几种酶的作用下才能合成,贮存和释放甲状腺激素;三是万一合成和释放过多甲状腺激素又可能引起甲亢,甲状腺炎。所以企图大量食用海产品去补充碘,究竟食用什么海产品,食用多大的量是合适的量,不好掌握。所以建议少量食物补充,因为食物补碘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治疗还必要以优甲乐为主。 3.多吃包菜,花菜,萝卜等十字科的蔬菜,它们有调节免疫的作用,但甲状腺明显肿大和合并结节者少吃。 4.多吃番茄,芦笋,芝麻,蘑菇等含硒的食物,可以提高免疫功能。 5.少吃油腻,油炸食物。 6.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7.多吃富含纤维的蔬菜。 8.适当吃淡水鱼类,可以帮助提供优质蛋白质。
甲状腺癌术后适宜吃的食物 1. 抗甲状腺癌作用的食物:茯苓、山药、香菇、猴头菇、无花果、慈姑、萝卜、菱、杏、魔芋、海参、海带及牛、羊肉。 2.防癌抗癌的食物:菜花,卷心菜,西兰花,芦笋,豆类,蘑菇类,海参,鲨鱼等。 3.消结散肿作用的饮食:菱、芋艿、油菜、芥菜、猕猴桃。 4.增强免疫力的食物:香菇、蘑菇、木耳、核桃、薏米、红枣、山药。 甲状腺癌患不能吃的食物 1.辛辣刺激性食物。 2.肥腻、粘滞食物。 3.坚硬不易消化食物。 4.油炸、烧烤等热性食物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北京 100853,通信作者:田文 甲状腺癌的终生规范化随访和监控尤为重要,其随访内容包括甲状腺功能的测定、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测定、颈部超声及 131碘全身扫描、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18FDG PET)等。 甲状腺功能测定 以判断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目标 DTC 术后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抑制治疗的目的是补充 DTC 病人所缺乏的甲状腺激素的同时抑制 DTC 细胞生长,TSH 抑制水平与 DTC 的复发、转移和癌症相关死亡的密切相关。DTC 术后随访方案制定应根据肿瘤复发危险度分层和 TSH 抑制治疗的不良反应风险分层,制定个体化治疗目标以评估 TSH 抑制治疗效果,即基于双风险评估的 TSH 抑制治疗目标。 我国 2012 年发布的《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中基于肿瘤大小及病理分型、有无腺外累及、有无远处转移等条件建议将其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 3 层。长期使用超生理剂量甲状腺激素可造成亚临床甲亢,引起心血管和骨骼系统相应病变。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中对 TSH 抑制治疗副反应风险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 3 层。TSH 抑制治疗须兼顾 DTC 病人的肿瘤复发危险度和 TSH 抑制治疗的副反应风险,最佳目标值应满足:既能降低 DTC 的复发、转移发生率和相关病死率,又能减少外源性亚临床甲亢导致的副反应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根据双风险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在 DTC 病人的初治期(术后 1 年内)和随访期中设立相应 TSH 抑制治疗目标。 Tg 测定 Tg 是一种由甲状腺细胞产生的糖蛋白,是甲状腺全切的病人能灵敏预测肿瘤残留或复发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高灵敏度 Tg 测定技术可在不需要 TSH 刺激状态下对很低浓度的 Tg 进行检测。临床上通常要结合 TgAb 和甲状腺超声结果来对 Tg 进行综合判定。 根据综合判定的 Tg 结果,可将 DTC 病人的预后分为复发转移、Tg 阳性而未见其他复发证据和治愈 3 类。 颈部超声 颈部超声对 DTC 的随访十分重要,是术后甲状腺残留复发以及转移性淋巴结检测最敏感的影像技术。 然而,术后肉芽肿、创伤性神经瘤、反应性淋巴结增生结节病等许多良性疾病超声表现有时类似于甲状腺癌复发。要在超声下仔细探查可疑结节的大小、形态、结节边缘、内部结构、回声特性、血流状况和颈部淋巴结等情况。边缘呈毛刺状或者分叶状与 DTC 复发显著相关。实性结节中出现细小钙化时,诊断为恶性的特异度高达 90% 以上。 结节形状对良恶性判断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结节前后径/横径比 ≥ 1 提示结节为恶性的可能性显著增高。结节内血流增多和紊乱也是恶性征象之一。临床上对超声发现的可疑颈部淋巴结,可进行穿刺活检,研究显示,测定穿刺针冲洗液 Tg 的水平,可提高发现 DTC 转移的敏感性。 全身碘扫描 131碘全身扫描是术后随访的重要工具之一。形态学显像(如颈部超声、胸部 CT 等)阴性,而 131碘扫描阳性的 DTC 转移病变主要表现为颈部淋巴结弥漫性和肺部粟粒样病变,131碘全身扫描对于颈部转移淋巴结定位和额外淋巴结的评价是有用的。 131碘全身显像反映的是病变是否摄取 131碘,可提供病人复发和转移病变是否适合 131碘治疗的信息,有利于对病人采取适宜的个体化治疗。131碘治疗后进行的全身扫描,其 131碘剂量远高于诊断性 131碘全身扫描所用的剂量。 18FDG-PET 扫描 恶性病灶在 18FDG PET 中可呈阳性显像。18FDG-PET 扫描除用在 Tg 阳性(>10 μg/L)、RAI 扫描阴性病人中定位病变的作用外,还可用于: (1)低分化癌或许莱特(Hürthle)细胞癌(即嗜酸性细胞癌)的首次分期,尤其是有影像学改变或 Tg 升高的病例。 (2)作为转移的检查手段,评估高危病人的疾病快速进展期和病死率。 (3)转移或局部侵袭病变治疗后的疗效评价手段。 PET 图像可以与 CT 图像融合,即氟代脱氧葡萄糖 PET/CT(18F-FDG PET/CT)显像,可更好地显示组织结构与代谢之间的关系。Tg 升高而全身碘扫描阴性常见于 DTC 随访病人,18F-FDG PET/CT 显像被证实是评估这类病人的可靠工具,研究显示其诊断的敏感度为 70%~95%。18F-FDG PET/CT 显像可预测疾病特异死亡风险,并且可早期诊断那些对 131碘治疗无反应而可能得益于外科手术的病人。 其他随访内容 规范化长期随访还包括: (1)131碘治疗的长期安全性,包括对继发性肿瘤、生殖系统的影响。 (2)DTC 病人的伴发疾病,由于某些伴发疾病(如心脏疾病、其他恶性肿瘤等)的临床紧要性可能高于 DTC 病人本身,所以长期随访中也要对上述伴发疾病的病情进行动态观察。 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应对甲状腺癌术后病人给予足够的重视,做好手术后规范化管理,通过规范化长期随访动态观察病情进展,早期发现肿瘤复发及转移,监控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降低 DTC 病死率意义重大。因此,甲状腺癌术后规范化管理势在必行。(参考文献略)[/cp]
1.服药时间:早晨起床后空腹、顿服,半个小时以后再吃早餐。早上如果忘记晚饭后4小时服用也可以。 2.若还服用其他药物,最好看药物说明,几张种药物有无互相影响,如碳酸钙、硫酸亚铁、维生素D和钙片等影响小肠对优甲乐的吸收;抗结核药物、洛伐他汀、胺碘酮等加速优甲乐在体内的清除,这些药至少间隔4小时或放到晚上吃。如果药物说明书上没有提到它们之间的影响,为保险起见,最好间隔2小时以上。 3.定期复查甲功,调节优甲乐的用量。 4.注意优甲乐的不良反应,长期服用容易脱钙,引起骨质疏松,所以要查血钙水平,如果有较多的抽筋现象,尤其要查血钙,看有无低钙,如有则要补钙。 5.优甲乐的用量,根据甲功水平,由低剂量开始,缓慢调整,不要一下太高,防止心脏负担过重,尤其是老年人合并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患者。 6.规律、按医师给的药量服用,切忌不规律和随意更改用量。 本文系王胜军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一、甲亢患者如何控制食盐达到低碘尽量使用无碘盐或者非常少量的含碘盐。 如果买不到无碘盐,含碘盐的量怎么个少法呢?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普通成人的碘摄入量为150微克/天,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为200微克/天。假如每天只算两次正餐,每餐在普通成人在75微克以下,孕妇和哺乳妇女在100微克以下比较合适。2000年我国将生产环节的碘含量平均35毫克/公斤,即35微克/克,所以成人每餐食入含碘盐在2克左右,孕妇和哺乳妇女每餐食入含碘盐在3克以内为宜。有部分专家建议,高温炒盐,使其内的碘挥发,但必须达到220℃以上,并且要持续12分钟以上,才能够挥发其中2/3的碘,也可以尝试,但一般温度达不到挥发碘的目的。 二、尽量避免高碘的食物避免以下几种食物: 1.裙带菜 含碘量 15878微克/100克 2.紫菜 4323微克/100克 3.海带 923微克/100克 4.海虹 346微克/100克 5.虾皮 265微克/100克 可以吃的食物: 牛肉、鸡肉、鲳鱼、黑鱼、带鱼、黄花鱼、草鱼等 三、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适当钾和钙四、忌辛辣,少烟酒,避免咖啡和浓茶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滕卫平教授曾指出:“甲状腺癌不可怕。很多患者的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存活率,都可以达到95%以上,基本不影响生活和寿命。” 国外也有大量的文献报道,得了甲状腺癌患者很多都能活过30年,甚至50年。 曾经有一个著名的医学专家开玩笑的说,如果老天非让人得一种癌的话,他选择甲状腺癌,虽然是笑话,但也从侧面说明了甲状腺是少有的生存率高,目前的医学手段可以控制甚至可以完全治愈的恶性肿瘤之一。 因此,万一得了甲状腺癌,病友们一定要在战略上藐视甲状腺癌,战术上要重视甲状腺癌的规范治疗,定期复查,按时吃药,争取再活50年。
PET/CT即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断层显像仪(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用于肿瘤的诊断、分期、疗效评价、已知转移性病变寻找原发灶、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放疗精确生物靶区勾画以及针对肿瘤异质性进行放疗剂量的调节指导,肿瘤高危家族的肿瘤筛查,甚至用于健康体检。PET/CT检查的辐射安全是患者比较担心的一个问题。 PET/CT检查的辐射剂量的主要来源于CT扫描,日本医学会调查了43个机构肿瘤健康查体时X线CT带来的辐射剂量平均为10.1±7.85 mSv。随着PET/CT的更新换代,辐射剂量也将明显减低。现在PET/CT一次全身检查的辐射剂量降低到7.5mSv左右(7.0~10.2)。 临床常用的CT扫描一个部位的辐射剂量,如胸部CT的辐射剂量在7.0mSv左右,腹部加盆腔的辐射剂量在10.0mSv左右。 几十年来,CT的检查被证明是安全的,而PET/CT一次全身检查的辐射剂量与诊断性的CT的辐射剂量相当,所以PET/CT一次全身检查也是安全的。如果,需要短时间多次重复检查,要评估辐射风险和临床获益,如果获益明显大于风险也是可以做的。对于肿瘤筛查检查已经证实无肿瘤者,重复检查的时间要大于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