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受伤以后,去医院拍X片,没有发现骨折。医生就会诊断为软组织损伤。几乎所有的人都可能认为软组织损伤比骨折要轻,容易恢复。其实不然,有的软组织损伤,可以让人一辈子残疾。我们所说的软组织包括皮肤和皮下、肌肉和肌腱组织、韧带、血管和神经。下面就如何治疗这些组织损伤粗略地说一下。先说血管和神经的损伤。血管损伤分明出血和暗出血两种,明出血的损伤,所能做的是想办法止血,减少血液流出,保护生命,尽快送医院治疗。躯干的大出血很少能挽救,应尽量减少搬动。填塞出血处,尽快送医院。肢体的出血,可以压迫止血,压迫的位置要注意,动脉出血要选尽量靠近出血处并且靠近心脏方向的单骨(手指、上臂、大腿骨等)。双骨(前臂、小腿骨等)的地方不适合止血,也止不住。静脉出血要选伤口的远心侧压迫止血(很多人都压在近心侧,搞得出血更多)。总之明出血都要送医院治疗。暗出血分三种。一种是空腔脏器的出血,出血量大,危险性高,随时危及生命,要尽量减少搬动,尽快送医院。第二种是实体的大出血,短时间内可以看到组织逐渐隆起,这是主要的动静脉损伤,也要压迫止血,然后送医院。方法与明出血相似。第三种是小动脉或小静脉出血,表现是局部肿胀,疼痛。皮下暗青色。数日后会出现皮下广泛的暗红色瘀斑,最后变黄消失。这种损伤可以自我救治。方法是四个字:制动冷敷。制动就是不活动,尽可能地固定住关节,目的是减少疼痛和继续出血。冷敷(或冰敷)可以降低局部组织的温度,促血管收缩,减少该处供血(有助于减少出血)。冷敷还可以减轻组织的水肿。神经的损伤,分为挤压、撕扯、横断等,急性挤压(神经纤维微细结构不断)恢复的最快,结果比较好。横断的神经,经过缝合,可以有部分恢复。撕扯的纤维断面不在一个平面,修齐缝合会有缺损,效果最差。韧带的损伤,根据损伤程度和部位,处理不合适,会留有一定的残疾。比如膝关节的所有韧带,损伤后,行走时膝关节不稳定,会出现跛行,关节积液,肿痛等后遗症状。腕关节的韧带损伤,会形成下尺桡关节松弛,经常半脱位。会出现手腕肿痛,不能支撑和旋转。踝关节的韧带损伤,也会形成踝关节松弛,行走就会出现关节肿痛等等。对于这种大关节的韧带损伤,最好的方法是制动固定和手术缝合。制动,可以使没有损伤的韧带部分不再损伤,固定六到八个星期,可以使损伤的韧带完全瘢痕性愈合。手术缝合是对完全断裂的韧带而言的,新鲜的对位缝合可以使瘢痕最小,愈合后的强度接近没受伤时的水平(可惜皮肤要留疤)。缝合后的韧带损伤同样要固定六到八周。最后说一下肌肉和肌腱损伤的治疗。肌腱的损伤就是断裂或断离。这种情况会使原来能做的动作做不出来(功能障碍)。这需要手术缝合,固定等治疗。与韧带断离的处理一样。肌肉的损伤包括急性(挤压、撕裂和断离等)和慢性(疲劳性损伤)。急性损伤:(见血的)撕裂和断离的损伤需要手术缝合,固定等治疗。而挤压、(不见血的)撕裂等损伤可以制动和冷敷。原理和前述出血的治疗一样。慢性损伤:(不见血的)疲劳性损伤是一种肌肉组织被长时间牵拉或长时间收缩形成的。肌肉纤维被长时间牵拉处于疲劳状态,一旦体位变换,有了收缩指令,靠近神经终板处的肌纤维与远离终板的纤维形成不同步收缩,就会形成肌纤维痉挛,所谓扭伤。比如弓背坐久了,突然起身,就会扭伤腰部。半低头久了,突然转头会扭伤一侧颈部。白天跑动多了,夜间睡眠小腿会抽筋等等。遇到这种损伤,同样要制动(颈、腰扭伤,要平卧床。岔气了要穿束胸衣等)同时还要冷敷。总之,损伤后能做自我治疗就是冷敷和制动。第一冷敷。冷敷要敷多久?答案是一直冷敷,直至疼痛、肿胀消失。经常有医生告诉伤者,冷敷24小时后做热敷。受伤的回家照办,两天后复诊,肿的像发面团,更严重的满布血性水疱,惨不忍睹。不能不说这样的医生不及格。因为教科书里写的明明白白,组织受损受后,一周到十天是水肿的高峰。让其24小时后热敷岂不是助纣为虐?第二制动。就是受伤的部位尽量不能活动。有效的办法是用材料或器械固定。固定多久?答案是因人而异,三到九周。年龄小,时间可以短一些,年龄大,时间就要长一些。原因是年龄小,体内生长激素旺盛,组织代谢快,恢复的快。年龄大,腺体萎缩,体内生长激素分泌的少,组织代谢慢,愈合就慢。就一般而言,皮肤的愈合时间是一到三周,肌肉的恢复是三到九周,骨的恢复是三到九个月。个别人或特殊的部位还会更长。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零五。是老辈不错的总结。生长是要有过程的,许多心急的人,不想要这个过程,也可以,机体组织的回答是——不长。目前也没有什么灵丹妙药能缩短这个过程。这也是很多急躁的人多少都要有点愈合后残疾的原因。可能有人会说,前面不是说年龄小的人,激素分泌旺盛,恢复快。为什么不可以吃生长激素来促进愈合呢?答案是——不可以。这里面有几个问题要说明。一,年龄小的人,养伤是和长个同时进行的,激素分泌量是自身调节的。如果人为的增加,浓度要大,自身就会产生负调节,抑制腺体分泌。等到人为地给药停止(吃不起或无药),腺体分泌量不如以前,在生长有效的时间里影响身体的生长和发育。二,年龄大的人也不能使用生长激素。生长激素刺激的是所有组织,不仅受伤的地方在长,其他的地方也在长。老人骨骼生长线都闭合几十年了,无处生长,就会出现巨头、巨手和巨脚(在正常情况下你没注意过老年人的脸都比年轻时大?)。还不仅如此,萎缩的腺体原本分泌量就少,人为增加后会不再分泌,伤愈后,新的损伤愈合更慢。激素还有其它一系列副作用。因此,弊大于利,不合算。还有人说中药可以促进愈合。呵呵,实话实说,这只是一个传说。就目前而言,没有任何一种药方的中药能明显缩短损伤愈合过程。损伤的愈合是一个个体的过程。因人、因伤而异。换而言之,就算有这样的中药,里面起作用的必然和生长激素是一样的成分(如果不一样,怎能有相同作用),前面说过了生长激素的副作用,你还敢冒险使用?还有人说推拿、按摩、理疗都能促进损伤愈合。呵呵,这又是一个传说。推拿、按摩仅是手法的不同,对组织都是挤压的刺激,受伤的组织原本就有水肿(水肿是必然,程度可轻可重),经过挤压,水肿程度会加重,范围会扩大。推拿按摩之初,会产生疼痛,经过几十分钟的按摩过后,推拿按摩的部分会疼痛减轻(以水分挤向周围健康组织为代价)受伤的人会有轻松感。推拿按摩过后一小时左右,疼痛又会出现,并且比推拿按摩以前更疼痛,同时疼痛范围比推拿按摩以前扩大。就像洼地积了一汪水(损伤、疼痛),用扫帚扫开(推拿按摩)散去。停止扫动(推拿按摩结束),扫出去的水(疼痛)又回到洼地,水汪周围原本干燥的地面都湿了(疼痛范围扩大)。这是我关于推拿按摩效果的洼地积水理论。理疗有没有效呢?答案是肿胀疼痛期是反效果。所谓理疗,不论是红外线、短波、微波等等,就是烘烤加温。我们知道温度升高,机体组织代谢也要增快,在循环不好的时候,新的进不来,旧的出不去,这种增快的代谢只会加重组织的损伤。因此会增加水肿和疼痛。受伤难道不吃药?答案是肯定的——就是不用吃药。我说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几乎所有人都承认一个现象——把孩子养大不容易。汉语里还有个词组是治病养伤(说的是病要治,伤要养)。这两句话里都有一个动词“养”。这个道理我想你也明白了。养大孩子,喂的是饭。养好伤呢?自然是吃饭而不是吃药了。现在对软组织损伤可以做一个总结了。软组织的损伤不可以忽视,处理原则是缝合修复、固定制动、局部冷敷。其他的方法都是无效甚至其反作用的。以上是我对软组织损伤的认识。那些腰扭伤、脖子扭伤、岔气、胳膊扭伤、腿扭伤的人,你们也应该知道怎么做了吧?
股骨头坏死,是指由于股骨头微循环障碍导致股骨头缺血、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关节功能障碍的骨关节疾病。股骨头坏死的常见原因就是股骨颈骨折、酗酒、和皮质类固醇激素使用病史。它发病年龄广泛,多见于中青年,致残率高,传统中医学将其称之为“骨蚀”,一个蚀字足见其病变的破坏性及治疗的困难程度。所以社会上出现了许多言过其实的说法,“股骨头坏死是不死的癌症”、“股骨头坏死就会瘫痪”。这些都给患者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股骨头坏死虽然难治,但是它不是绝症,不会瘫痪。就目前而言,针对股骨头坏死的不同阶段都有很好的治疗手段来保证患者的功能和疗效,完全不需要那么恐惧。我们患者需要做的是,了解这个疾病,在股骨头坏死的不同时期选择正确的治疗方式。股骨头坏死可以根据病情,由轻到重分为六期,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治疗方法。0期病人有髋部症状,但是X线片与磁共振正常0期的患者主要用药物治疗即可,要定期复查,密切观察病情发展,尽量避免重体力劳动和爬山爬楼。口服的药物我们推荐仙灵骨葆、福善美、钙尔奇D联合使用。I期病人有髋部症状,X线片正常,磁共振出现异常I期的患者在口服以上药物的同时,可以行股骨头坏死钻孔减压术,并且要定期复查,密切观察病情发展,尽量避免重体力劳动和爬山爬楼。II期病人有髋部症状,磁共振出现异常,X线片显示股骨头出现透光和硬化改变 III期磁共振出现异常,X线片显示软骨下塌陷(新月征),股骨头内出现空洞,股骨头没有变扁 II期和III期的患者治疗方法相同,因为此时股骨头虽然还没有变形,暂时还不需要行人工关节置换术,但是股骨头已经出现空洞,随时股骨头就会塌陷变形,所以单纯的股骨头减压术是不能达到治疗效果的。这时就需要在股骨头减压的同时,植入一根支撑棒,顶住股骨头空洞区,防止股骨头在负重的情况下过早塌陷。其他治疗同之前相同,口服以上药物,定期复查,密切观察病情发展,尽量避免重体力劳动和爬山爬楼。以上为股骨头坏死减压加支撑棒植入术示意图和术后X线片IV期X线片显示股骨头变扁 V期X线片显示关节狭窄或髋臼病变 VI期严重退行性改变IV期、V期和VI期的患者,由于股骨头坏死已经导致股骨头塌陷变形,所以只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并且尽量在VI期以前完成手术,因为一旦髋臼出现严重磨损、骨缺损,会显著降低人工关节假体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以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地行走,可以下蹲和跑步,不再需要服用药物,生活同常人无异。病友们,拿出自己的X线片和磁共振对照看一看,了解股骨头坏死的前世今生,不要害怕,治疗效果还是挺好的。另附典型病例若干:本文系叶树楠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1.肌肉肌腱拉伤:多有急性损伤病史,局部可有肿胀、压痛、瘀斑,通过B超或MRI可以明确诊断。2.关节炎:表现为活动时疼痛,疼痛逐渐加重。关节活动性下降,特别是内旋活动。X光片上可以看到关节间隙狭窄,骨赘形成。如果年轻人中出现关节炎症的表现需要考虑有无炎性因素如感染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或其它全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3.儿童应该排除髂前上棘撕脱骨折或股骨头骨骺移位的可能。可以X片明确。 4.腱病:由于过度运动引起。局部有压痛,随运动量增加而疼痛程度加重。 5.腱末端炎症:由于风湿性疾病累及肌腱引起。多位于肌腱末端。可有其它部位肌腱同时受累。 6.股骨颈骨折:由于过度运动、外伤、骨质异常等原因引起,在内旋时感觉到疼痛。疲劳性骨折可以,在X片上表现为正常,需要核素扫描或MRI才能明确诊断。 7.耻骨骨炎:耻骨中部的疼痛,放射至髋关节。局部有直接的压痛。 8.髂腹股沟神经卡压:疼痛类似于运动性疝,但同时有内收肌萎缩和痉挛。可以通过肌电图检查来明确。 9.运动性疝:表现慢性的腹股沟区疼痛。在运动时加重。在上腹股沟环处可有压痛。 10.盂唇疾病:由损伤病史,表现为慢性的深部的关节内疼痛。行走时可以出现“交锁”现象。体检时旋转研磨试验可以诱发疼痛。MRI造影可以提高诊断的精确性。也可以通过诊断性关节内局麻来明确诊断。 最后提醒一下“股骨头坏死”目前成为髋关节疼痛和活动障碍的很大的一个原因,希望引起大家足够重视。朱裕昌教授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十人民医院关节外科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时间 周一,周三上午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 syndrome,FAI),又称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2003年Ganz等正式提出FAI的完整体系;潜在发病率极高(正常人群20%潜在发病),中青年人(20-50)髋部疼痛的首位因素。FAI—原发骨性关节炎的早期病变。 机制:因髋关节骨结构不匹配,而在髋关节活动范围终末产生股骨头颈交界区和髋臼边缘的异常摩擦或撞击,导致盂唇和软骨的损伤,进而发生关节退变。患者可能有外伤史,髋部扭伤、运动史,多为慢性起病,无明显诱因进行性加重,多次反复就诊。 临床症状:髋部疼痛(腹股沟、外侧、臀部、下腰部)深部痛、锐痛/隐痛、酸胀感,起步痛、转身痛,极度屈髋和旋转,关节弹响。 治疗: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时可选择手术治疗,采用保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