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中心曹勇1、概述和病因 男性乳腺发育症(gynecomastia),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男性体内雌激素和雄激素比例失调,进而导致乳腺组织异常增生、发育的一种疾病。患者表现为双侧或者单侧的乳房结节状或盘状增生、肥大,大部分患者症状可自行消退,预后良好。流行病学男性乳腺发育症是最常见的男性乳腺良性病变,发病率较高,有婴儿期、青春期、老年期3个发病高峰。根据发生原因,可将男性乳腺发育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指:患者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因生理性的激素变化,导致雄激素/雌激素比例下降,造成男性乳腺发育。继发性指:其他刺激因素,如某些疾病、药物、毒品等,引起男性体内雌、雄激素比例失调,造成乳腺发育。 许多疾病会导致雌、雄激素分泌紊乱,主要包括如下疾病:肿瘤性疾病包括睾丸精原细胞瘤、畸胎瘤、肺癌,以及垂体、肾上腺、下丘脑等内分泌器官的肿瘤等;非肿瘤性疾病如男性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继发性睾丸衰竭、肝脏衰竭、肾脏疾病、雄激素敏感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均会引起男性乳腺发育。 诱发因素:许多药物会不同程度地使雄激素水平下降,或使雌激素水平升高,如抗雄激素药、类固醇、西咪替丁、地高辛、钙通道阻滞剂、螺内酯等,造成乳腺发育;肥胖会引起雌激素水平升高,从而造成乳腺发育;酗酒与男性乳腺发育症有关,而酗酒导致的肝病会加剧病情的发展;某些洗发水、肥皂或洗液富含植物精油,因具有轻微的雌激素活性,也会导致该病 ;毒品、饥饿后进食也可以诱发男性乳腺发育症。2、症状 患者的典型症状为乳房增大,常为单侧发病,也可双侧发生。乳房增大轻微者:表现为乳晕区结节状增生的腺体。乳房增大显著者:似女性青春期乳腺,表现为坚实的盘状组织块可以推动,与周围脂肪组织界限较为清晰。患者常伴有触痛,极少数患者有乳头溢液。3、就医指导 建议就诊乳腺外科、整形外科。完善辅助检查,诸如:肝、肾以及甲状腺功能、激素水平检测;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乳腺超声检查,必要时行MRI或者局部病理活检。4、治疗 大多数患者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能自行好转,但如果有潜在病因,应以治疗原发疾病为主,病因消除后,症状多可消失;如因服用药物发病的患者,在不影响健康的情况下,可选择停药或选择其他替代药物。 对于没有潜在病因,疼痛严重,不能自行消退的,发病时间不足6个月的患者,可以尝试进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中药治疗、抗雌激素药物治疗等。 少数不可自愈、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方式:吸脂术和腺体切除术联合治疗。 具体为应用吸脂术吸出局部脂肪后,应用乳晕弧形切口1-2cm切除局部腺体。若皮肤松弛冗余,可设计双环切口切除多余皮肤。该方法是疗效确切、操作简便、疤痕隐蔽、效果满意。术后需按时返院拔除引流管、换药、拆线;当伤口疼痛明显或肿胀时,及时返院处理,避免乳头坏死。保护手术切口,避免触碰、剧烈运动,防止切口张力过大,引起切口坏死。5、预防 研究表明,男性乳房发育会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自信心下降等情况,尤其是青春期的男孩,必要时可携带患者去看心理医生,以舒缓心理压力。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心理护理能促进患者恢复。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原发疾病,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乳腺发育。 禁止摄入影响激素水平的药物,如类固醇药物、雄激素、安非他明、海洛因、大麻等。避免饮酒。检查正在服用的药物,如果已知该药会导致男性乳房发育,询问医生是否有其他可替代的药物。而前列腺癌患者,在进行抗雄激素治疗的同时,可加以服用他莫昔芬,减少乳腺发育的发生。积极治疗引起男性乳腺发育的原发疾病,如睾丸精原细胞瘤、男性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继发性睾丸衰竭、肝脏衰竭、肾脏疾病等。
乳头不能凸出而是向内凹陷,称为乳头内陷。乳头内陷的程度因人而异,轻者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乳头低平或回缩,受刺激后可凸出或可挤出乳头。重者表现为乳头完全陷于乳晕内,无法被牵出,呈火山口状,并常伴有分泌物或异味。内陷的乳头即使挤出,也一般较细小,常无明显的乳头颈部,并呈分裂状。女性乳头内陷的发生率为1%~2%,通常为双侧,亦可仅发生于一侧,乳头内陷程度可不一致,乳头内陷影响乳房外形美观,多可失去哺乳功能。由于凹陷乳头可积存污垢或油脂,造成感染或异味,反复炎性刺激导致肿瘤产生。 病因乳头内陷的发生一般是由于先天发育引起,乳腺导管短缩,部分组织纤维化挛缩,乳头平滑肌发育不良。其中乳腺导管短缩和组织纤维化挛缩是引起乳头内陷的主要原因。 继发性乳头内陷(后天性乳头内陷)系乳头受乳腺内病理组织牵拉或胸罩或束胸压迫引起。多见于炎症、肿瘤等疾病,侵犯乳房的导管、韧带、筋膜等,使受侵的导管、韧带、筋膜收缩所致;不合理的束胸或穿戴过紧的胸罩发生在青少年时期,因胸部紧束,血液循环不好,致乳房发育不良而致乳头内陷。 临床表现根据乳头内陷深浅不一可分成三度: 1.一度为部分乳头内陷,乳头颈部存在,能轻易被挤出,挤出后乳头大小与常人相似; 2.二度为乳头完全凹陷于乳晕之中,但可用手挤出乳头,乳头较正常小,多半无乳头颈部; 3.三度为乳头完全埋在乳晕下方,无法使内陷乳头挤出。 乳头内陷极易引起乳头乳晕炎症和乳腺炎症等疾病,严重乳头内陷导致内陷皮肤黏膜化伴有湿疹。可出现出血、糜烂,形成慢性炎症。乳腺导管又与内陷处相通,炎症可向乳腺内扩散逆行性感染,引起乳腺炎。如果乳头内陷得不到及时纠正,炎症长期刺激,致使乳腺导管因慢性炎症而收缩,乳头内陷则更加严重,易形成恶性循环。 乳头内陷严重影响母乳喂养。不论乳头扁平还是内陷,势必影响婴儿的吸吮,使产后母乳喂养发生困难,或无法哺乳。另一方面,由于乳汁不能排出而造成积乳,可能造成乳房继发感染。 治疗方法1.手法牵拉 青春期是乳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纠正乳头内陷的重要时期。经常牵拉乳头,可以使乳头突出、乳腺导管、纤维条索及平滑肌伸展延长,乳头自然逐渐向外凸起。但这需要较长的时间,循序渐进地进行,才能获得好的效果。多用于轻度一度乳头内陷的矫正。 2.吸引疗法 与手法牵拉的作用原理相似,通过负压吸引装置,对内陷的乳头造成牵拉,达到延长乳腺导管及纤维条索的目的。可用于一度、轻度二度乳头内陷的矫正,需持续6-12月的牵拉; 3.手术治疗 (1)支架法乳头内陷矫正术 到目前为止,该方法是可以保留哺乳功能的手术方法,将凹陷的乳头通过钢丝固定于外支架,经过3~6个月的持续牵拉,达到延长乳头,矫正乳头内陷的目的。适用于凹陷程度轻、中患者。该方法不用在皮肤上做切口,不破坏乳腺导管,可以保留哺乳功能,同时也不会影响乳头的感觉,且复发率低。缺点是治疗时间较长,可能引起生活不便。 (2)切开法乳头内陷矫正术 对已经生育,将来不考虑哺乳的女性,或局部炎症反复发作,瘢痕牵拉严重凹陷畸形的患者,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术中完全切断乳腺导管,充分松解凹陷乳头,设计组织瓣充填乳头根部组织缺损,以加强对乳头的支撑。 切开法乳头内陷矫正术可以一期手术完成,治疗时间短。但切开法需离断或部分离断乳腺导管,影响术后哺乳功能;如果乳头深面的瘢痕出现挛缩,会造成乳头内陷的复发。 根据不同情况的乳头内陷,可设计不同的手术方法,对于部分1-2度乳头内陷,可通过局部手术矫正并保存哺乳功能。
乳头的正常大小乳头位于乳房凸起的最顶部,两侧位置对称;乳头正常高度为6-8mm;正常直径为4-7mm,呈圆柱状直立于乳房顶部;常因外伤、妊娠、哺乳等导致乳头变大,松垂,影响外观;个别并发乳头内肿瘤时,也会产生形态变化及异常,需及时就医。 通过个体化的手术设计,能恢复乳头的正常形态,同时部分或全部保留其哺乳及性敏感性等功能,增强女性信心。
乳头不能凸出而是向内凹陷,称为乳头内陷。乳头内陷的程度因人而异,轻者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乳头低平或回缩,受刺激后可凸出或可挤出乳头。重者表现为乳头完全陷于乳晕内,无法被牵出,呈火山口状,并常伴有分泌物或异味。内陷的乳头即使挤出,也一般较细小,常无明显的乳头颈部,并呈分裂状。女性乳头内陷的发生率为1%~2%,通常为双侧,亦可仅发生于一侧,乳头内陷程度可不一致,乳头内陷影响乳房外形美观,多可失去哺乳功能。由于凹陷乳头可积存污垢或油脂,造成感染或异味,反复炎性刺激导致肿瘤产生。 病因乳头内陷的发生一般是由于先天发育引起,乳腺导管短缩,部分组织纤维化挛缩,乳头平滑肌发育不良。其中乳腺导管短缩和组织纤维化挛缩是引起乳头内陷的主要原因。 继发性乳头内陷(后天性乳头内陷)系乳头受乳腺内病理组织牵拉或胸罩或束胸压迫引起。多见于炎症、肿瘤等疾病,侵犯乳房的导管、韧带、筋膜等,使受侵的导管、韧带、筋膜收缩所致;不合理的束胸或穿戴过紧的胸罩发生在青少年时期,因胸部紧束,血液循环不好,致乳房发育不良而致乳头内陷。 临床表现根据乳头内陷深浅不一可分成三度: 1.一度为部分乳头内陷,乳头颈部存在,能轻易被挤出,挤出后乳头大小与常人相似; 2.二度为乳头完全凹陷于乳晕之中,但可用手挤出乳头,乳头较正常小,多半无乳头颈部; 3.三度为乳头完全埋在乳晕下方,无法使内陷乳头挤出。 乳头内陷极易引起乳头乳晕炎症和乳腺炎症等疾病,严重乳头内陷导致内陷皮肤黏膜化伴有湿疹。可出现出血、糜烂,形成慢性炎症。乳腺导管又与内陷处相通,炎症可向乳腺内扩散逆行性感染,引起乳腺炎。如果乳头内陷得不到及时纠正,炎症长期刺激,致使乳腺导管因慢性炎症而收缩,乳头内陷则更加严重,易形成恶性循环。 乳头内陷严重影响母乳喂养。不论乳头扁平还是内陷,势必影响婴儿的吸吮,使产后母乳喂养发生困难,或无法哺乳。另一方面,由于乳汁不能排出而造成积乳,可能造成乳房继发感染。 治疗方法1.手法牵拉 青春期是乳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纠正乳头内陷的重要时期。经常牵拉乳头,可以使乳头突出、乳腺导管、纤维条索及平滑肌伸展延长,乳头自然逐渐向外凸起。但这需要较长的时间,循序渐进地进行,才能获得好的效果。多用于轻度一度乳头内陷的矫正。 2.吸引疗法 与手法牵拉的作用原理相似,通过负压吸引装置,对内陷的乳头造成牵拉,达到延长乳腺导管及纤维条索的目的。可用于一度、轻度二度乳头内陷的矫正,需持续6-12月的牵拉; 3.手术治疗 (1)支架法乳头内陷矫正术 到目前为止,该方法是可以保留哺乳功能的手术方法,将凹陷的乳头通过钢丝固定于外支架,经过3~6个月的持续牵拉,达到延长乳头,矫正乳头内陷的目的。适用于凹陷程度轻、中患者。该方法不用在皮肤上做切口,不破坏乳腺导管,可以保留哺乳功能,同时也不会影响乳头的感觉,且复发率低。缺点是治疗时间较长,可能引起生活不便。 (2)切开法乳头内陷矫正术 对已经生育,将来不考虑哺乳的女性,或局部炎症反复发作,瘢痕牵拉严重凹陷畸形的患者,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术中完全切断乳腺导管,充分松解凹陷乳头,设计组织瓣充填乳头根部组织缺损,以加强对乳头的支撑。 切开法乳头内陷矫正术可以一期手术完成,治疗时间短。但切开法需离断或部分离断乳腺导管,影响术后哺乳功能;如果乳头深面的瘢痕出现挛缩,会造成乳头内陷的复发。 根据不同情况的乳头内陷,可设计不同的手术方法,对于部分1-2度乳头内陷,可通过局部手术矫正并保存哺乳功能。
巨乳症(macromastia),即乳房肥大症,指由于乳房过度发育所导致的体积过度增大,超过体重的3%,与身体失去正常协调性。可伴体型臃肿、肩背酸痛、下部皮肤湿疹,胸部压迫感、站立时下坠感等。长期代偿姿势,可导致脊柱畸形、颈椎关节炎等。治疗主要用外科手术治疗,通过合理的切口设计,创造一个理想大小和形态的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