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几乎每个人都曾经或必将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膝关节疼痛。 想了解膝关节疼痛的原因,首先需要了解膝关节的解剖常识,才能真正理解并尽可能去预防疼痛的发生以及发生疼痛后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 以下是膝关节解剖示意图 是不是很复杂?但我们只要记住膝关节主要由骨(软骨)、半月板、关节内韧带(十字韧带)、滑膜、关节外韧带、肌肉、筋膜等构成,并大致记住它们的位置。 以上任何结构出现病变或者损伤几乎都会出现膝关节的疼痛,如果出现结构的肥大增生或关节内积液还会伴有膝关节的肿胀或突出形成肿块。 知道这些结构后就会比较好理解下面这些常见引起膝关节疼痛的原因了: 1.肌肉韧带拉伤 2.半月板损伤 3.创伤性滑膜炎 4.骨性关节炎(中老年人) 5.运动不当致使膝关节承受压力过大 6.风湿、类风湿、红斑狼疮等免疫性疾病 7.代谢性疾病如痛风 8.先天性关节畸形如“O”型腿到一定年龄 知道原因了。你就知道怎么做了:一方面应该预防损伤,根据膝关节的解剖特点选择正确的锻炼方式和锻炼强度。另一方面,当损伤后疼痛明显并影响关节功能以及非损伤原因引起明显疼痛时,应该到正规医院去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结构损伤或退行性变引起的颈部疾病,常见症状包括颈部疼痛、僵硬、放射性疼痛等。在颈椎病的治疗中,保守治疗是一种主要的治疗方法,它主要通过调整生活习惯、进行锻炼、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来缓解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生活习惯调整:颈椎病患者应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和弯腰,可以通过调整工作环境、使用符合颈椎生理曲线的枕头等方式来减少颈部压力。此外,避免急剧扭转颈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弯腰抬重等动作也是很重要的生活习惯。锻炼:适当的锻炼有助于增强颈部肌肉的稳定性和柔韧性,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并改善症状。常见的颈部锻炼包括颈部和肩部的放松、拉伸以及增强颈部周围肌肉的体操动作。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以通过减轻疼痛和炎症来改善患者的症状。常用的药物包括非处方的消炎药、止痛药、肌肉松弛剂等,有时医生也会开具处方药物以帮助减轻疼痛和缓解症状。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在颈椎病的保守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物理治疗师可以通过按摩、理疗、热敷、冷敷等方法来缓解颈部疼痛、减轻痉挛、增加颈部肌肉的柔韧性和力量。物理治疗还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姿势,减少颈部负担。综上所述,颈椎病的保守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方案,需要综合运用生活习惯的调整、适当的锻炼、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手段,以达到减轻疼痛、改善颈部功能和预防疾病进展的目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应根据医生指导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并严格执行,同时定期复诊以监测病情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
如果怀疑颈椎病,首先最重要的是什么?对的,先确定诊断。因为确定诊断是选择治疗方案的前提。那么,问题来了,自己应该到哪个医院去比较好呢?怎么才能找到比较靠谱的医生呢?下面我就逐个来回答这两个问题, 用我的经验来告诉你几个小技巧。在选择医院的时候,我建议你最好选择公立医院。因为公立医院集中了这个城市,最好的医疗资源,通常最好的设备,最牛的医生几乎都在公立医院里。但是,公立医院各有各的优势,我们现在是要看颈椎,我们就要选择一家脊柱外科强的公立医院。怎么选呢?有个诀窍,就是你去了解一下这个医院的骨科是不是重点学科,重点学科的级别越高越好,比如浙二医院的骨科是国家级的重点学科,邵逸夫医院骨科是国家级的骨科住院医生培训基地、省级重点学科,所以他们的脊柱外科都很好。你就可以放心去。然后就是如何选择医生了。这种重点学科有个缺点就是骨科专业分得很细,所以,不要以为任何一个名气很大的骨科医生都适合看颈椎病。一定要找脊柱外科大夫看,怎么选呢?我告诉你方法,查询你选好医院的公共信息平台,按照现任脊柱外科主任和副主任优选,医疗组长优选,然后再职称优选,学历优选的原则,这样筛选以后你找到的医生就比较靠谱。当然,你如果认识脊柱外科医生,那就最简单了,因为他们几乎知道全国每个城市哪个医院颈椎病看得最好,哪些医生特别厉害,而且,他们都存在或强或弱的个人联系,他们只要帮你出面介绍,那重视的程度就会显著增加。
调查发现,老年期腰椎骨折最常见的诱因是摔倒,约占四分之一。老年人下肢肌力和关节灵活性较差,在潮湿或有水渍的地面或地板上行走时容易发生滑倒,如果滑倒时臀部快速着地,就容易导致腰椎骨折。因此,老年人要尽量避免在湿滑或光线不好的地方行走,而且行走时要时刻注意地上有无水渍、沙石和瓜皮等,以免滑倒。 抬提重物和被车撞倒也是老年人腰椎骨折的两个常见诱因。老年人在抬提重物时,腰椎受力较大,因而容易诱发腰椎骨折,因此老年人不要抬提水桶、花盆、桌子、电视机、煤气瓶等重物。又由于老年人视力、听力下降,加上行走迟缓,容易被汽车、电动车撞倒而诱发腰椎骨折,因此老年人要尽量少到交通要道或人员来往密集的道路上去活动。 此外,要预防腰椎骨折,老年人还要注意提防踩空或坐空,要注意避免在行走时被绊倒,要注意避免锻炼时用力过猛。需要指出的是,约五分之一的腰椎骨折患者不能回忆起骨折的具体诱因,因此老年人如突然出现腰部酸痛不适或近期身高明显下降,就要及时就诊,以便及早发现腰椎骨折,及早接受治疗。
人类从600多万年前开始进化,但是直到距今20多万年,才出现了现代人的祖先;又进化了20多万年,直到1万多年前,才开始进入农业时代,再到200多年前,才开始进入到工业时代。这意味人类的身体是经过了几百万年的时间,才进化成现在这个样子的。而在这600万年里,人类的身体在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处于原始社会的环境中的,在工业时代短短200多年,人类所面临的环境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人的寿命比之前更长,人类已经消灭了很多传染性疾病,但现代人却需要承受心脏病、II型糖尿病、癌症、骨质疏松等各种以前很少见的疾病。 我们把这类疾病叫失配性疾病,此类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人类经过几百万年进化出来的身体适应的是原始社会的环境,而不是现代人创造出来的工业时代的环境。人体和环境之间的不协调导致了这些疾病的暴发。 失配性疾病主要分两类:能量过剩型和用进废退型。 我们知道,人体对能量的有效利用促进了人类进化的成功。原始社会中,脂肪对人体是有好处的,可以保证大脑的不间断能量供应。不过现代人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能量太多了。甜是所有人都喜欢的一种味道,在原始社会,甜意味着高质量的能量。为了迎合人类的口感,农业时代,人类通过人工种植的方式,让植物的甜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野生苹果的甜度和胡萝卜差不多,经过人类的种植,苹果的含糖量已经是野生苹果的几十倍。而工业时代,苹果可以被榨成苹果汁,这会去除苹果的植物纤维,从而增加了同体积食物的含糖量。正是通过这种方式,食物中的含糖量逐渐增加。吃进去的糖会经过分解转化为血糖,输送到身体各处。不过,过多的血糖对于血液来说是有害的,人类必须将血糖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当血液中的血糖含量升高时,身体会分泌胰岛素来将血糖转化为脂肪,从而降低血糖含量。 人类吃的糖太多了,为了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现在的年轻人不得不分泌比五十年前的人多一倍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含量。过多的糖分摄入,一方面使得人类的脂肪越来越多,另一方面,随着胰岛素分泌的增加,身体细胞对胰岛素逐渐开始不敏感起来。也就是说,以前只要胰岛素开始分泌,细胞就把血糖转化为脂肪,后来,只有分泌出更多的胰岛素时,细胞才会工作。这增加了胰脏的负担,时间久了,胰脏的功能衰退,分泌不出来胰岛素,II型糖尿病就产生了。这一类型的失配性疾病称为“能量过剩型”。 本来,能量及脂肪对于人来说是好事,但现在社会创造了过多的能量改变了食物匮乏的原始环境。人体却没有进化出适应过多能量的特性,这便导致了这类疾病的产生。能量过多导致的失配性疾病还包括癌症以及心脏病等。 另一种失配性疾病叫“用进废退型”。很不幸,人类并没有进化出一个能适应各种重量的骨骼,而是给了骨骼一个正常水平的上限,超过这个上限,人类就会骨折。为什么呢?原因在于,一个过于强壮的骨骼,需要更多的能量供应,这对于人体的负担太大。但为了适应可能的负重,人类创造了用进废退的机制。就是说,你可以通过运动的方式,告诉骨骼,它需要更加强壮;也可以通过减少运动的方式,告诉骨骼,你只需要较轻的骨骼。人体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给不同环境下的人配置不同的骨骼大小,而现代人的工作及生活方式却限制了人类的体力活动时间,人体的健康没办法适应这种新的生活方式。 失配性疾病成为当下人类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癌症、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疾病困扰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以至于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但增加的寿命却有很大一部分是处于生病状态。当你生病之后,你应该直接去找医生,而不是再去看人类进化的理论。但如果你还没有生病,那你应该从进化理论中寻找积极预防的方法。原始人需要采集食物及打猎,因此,他们吃的食物种类很繁杂,每天虽然劳动时间不长,但至少要走10公里。因此,现代人应该做的是:迈开腿、管住嘴。不过,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除了人类基因的因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人类对短期危害和长期危害有不一样的判断,人类倾向于弱化长期危害,强化短期危害。比如,你知道自己需要增加运动量,但面临乘坐电梯还是走楼梯的问题时,常常会选择电梯。人类往往会选择短期有利的,而忽略长期有利的。正是这些短期的不利因素逐渐积累,最终形成了失配性疾病。 对于健康而言,无论什么过量都是对身体有害的。现在提倡吃粗粮,但吃粗粮过量,身体也会不适;运动过量也会造成身体的负担。现实是:现代人的舒适程度在整体上过量了,我们要在脑海里敲响警钟。
自从1986年磁共振被应用到医疗领域,使得很多疾病的诊断变得快速且准确,由于它对身体几乎没有伤害,受到病人的广泛欢迎。 磁共振检查在脊柱疾病的诊断同样意义非凡。磁共振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分辨率,并可以多平面成像,能够满意显示脊柱的解剖细节。影像学检查中,磁共振评价腰椎间盘改变的敏感性最高,已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检查方法。但是,核磁共振显示的许多影像学异常在无症状的人群中也时有发生,意思就是磁共振虽然显示有椎间盘突出,但被检查者可能毫无症状。磁共振能够提供椎间盘和神经根受压的精细图像,但不能区分偶然性阳性症状。所以当磁共振用于评估脊柱疾病时,必须要考虑到椎间盘退行性变在无症状的个体中的高发比例,很多时候在腰痛患者磁共振中发现椎间盘膨出或突出常常只是巧合。 因此,如果您没有腰腿痛,特别没有下肢症状,磁共振报告腰椎间盘突出时,您不用紧张。如果同时有下肢麻木疼痛或无力,请找正规医院的脊柱外科大夫就诊。
骨质疏松,通俗地讲就是指人体全身骨量减少,骨头的外壳变薄,内部的骨小梁变少,这样使得骨的强度降低,脆性增加,承受外力的能力变差。我们都知道高血压,早期可能什么感觉都没有,但高血压会逐渐造成血管和其它器官的损害,最终导致脑溢血等严重后果。骨质疏松也是一样,早期无声无息,没有任何感觉,但疏松到一定程度后,只要轻微的外力例如屁股坐地甚至打喷嚏都可能导致骨折。所以了解和预防骨质疏松很重要。 骨质疏松的原因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原发性的,一种是继发性的。继发性的很好理解,就是先得了某种疾病例如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类风湿关节炎,或者长期使用某些药物例如强的松,这些原因都可以引起骨质疏松。原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分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老年性骨质疏松是指人的骨头的自然老化,只要年龄足够大就必然会发生。绝经后骨质疏松指女性在45—55岁期间,由于雌激素的量快速减少,很大部分人全身骨量会出现快速的丢失,短期内达到骨质疏松的标准。所以女性患骨质疏松的机会远远高于男性,是重点防治的对象。 骨质疏松预防应该从年轻时候就开始,要多参加运动,注意饮食平衡,这样就可以储存更多的骨量。进入中老年期,应该定期检查骨密度,了解自己的骨量状况,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及时地应对。对于已经有骨质疏松的人,除了进行必要的治疗外,最重要的是预防骨折的发生。手腕部、股骨颈和脊柱骨是最容易骨折的几个部位,所以防止跌倒非常重要。如果不幸摔倒了,一定要到医院就诊,明确是否骨折,以便及时进行处理。目前,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技术都已经比较先进,手术也很微创,大多能获得很好的疗效。
股骨头坏死在临床中很常见。造成股骨头坏死的原因有多种。 第一个原因是髋关节先天性发育不良。例如髋臼发育不良会造成髋臼和骨头不匹配,股骨头受力不均,到了一定的年龄以后就容易造成股骨头坏死。 第二个原因是长期酗酒可以造成 股骨头的血管堵塞。 第三个原因就是由于某种疾病,需要长期大剂量使用激素。 第四个原因就是外伤造成股骨颈骨折血管不能重新建立而造成股骨头坏死。
孕产妇为什么容易腰痛? 孕产妇怀孕后期和产后出现腰痛的原因如下: 1.怀孕后期随着胎儿增大,在激素作用下,耻骨联合分离,骨盆周围韧带松弛,部分韧带涉及腰骶部。 2.后期孕妇体重显著增加(一般增加20-50斤),且重心向前向下移位,这会导致腰椎前突增加从而增加腰椎间盘和周围韧带负荷。 3.孕妇产后为照顾婴儿,睡眠质量普遍显著下降。 4.产后没有接受规范的康复训练,加上饮食控制不佳,致使体重和体型恢复不理想。 怀孕前做好必要准备,维持正常体重,加强腰部肌肉锻炼,产后进行科学康复。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面对重大疾病的几率不大,而要面对普通疾病的情况却常见。如果处理不好,会给个人和家庭造成较大的影响。 腰椎间盘突出症就是一个常见疾病,很大一部分人都需要面对。我就以这个疾病为例,来阐述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1.当某个医生告诉你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时,你怎么办? 当被告知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时候,有很多人很自然地就相信医生诊断的准确性并接受相关的治疗甚至接受了本不需要的手术,而且有些人很不幸,还因此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上真的并不少见。造成这种误诊和过度治疗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医生不专业,水平不高,他自己对这个疾病都并不太了解;二是医生责任心不强,不认真询问病史,不认真进行体格检查,仅凭看片子就下诊断(业内俗称片子医生)。其实,到了中老年绝大多数人去拍片特别是做磁共振都会有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变、膨出甚至突出等问题,放射科医生为了自保,都会在报告单上把影像学表现表述得尽量多尽量模糊。所以仅凭看片或看放射科报告要做出正确诊断往往是远远不够的。病人正确的对应方法是:如果医生并没有详细询问病史和认真对你进行体格检查,你要高度怀疑他的诊断;如果他这样做了,而且又是正规医院的专科医生,那你就至少要把自己当成一个疑似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但你仍然先不能贸然接受任何治疗(除非他是这方面响当当的专家)。这时你应该设法约诊当地有名的脊柱外科专家或者到更大一点的医院相关专科就诊(有医院内部医生朋友推荐最好),进一步明确诊断。 2.明确诊断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怎么办? 首先,你必须面对它,你要知道它的最坏结果和最好结局,你要清楚你目前疾病处于什么阶段、什么状态,针对性的有哪些治疗方法可以选择,你的工作和生活需要做怎样的调整等等。这些内容医生可能会跟你说一部分,但很多时候需要你亲自询问,负责人的医生一般都会告诉你。其次,在治疗选择时,比如是否手术,会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手术是唯一选择,不手术病情无法逆转或病情极大几率恶化,所以,这个时候应该毫不犹豫,积极接受配合;第二种情况是,可做可不做,这时你就要跟医生沟通手术和不手术的各自利弊,根据你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比如说你是否愿意牺牲一部分生活质量来换取避免经受手术的痛苦和风险。 我这里举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例子,其它疾病也是如此,完全可以参照上述对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