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是密切相关的,尤其在中青年女性中尤为常见,可是女性们会经常忽略的一点就是,乳腺增生也存在着很多类型,不同类型的乳腺增生的临床表现都是不尽相同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不同类型的乳腺增生有哪些不一样的症状表现吧。 各类型乳腺增生的表现 1、乳痛症:21~25岁,病史数周或数月,平均3个月。病理特点为管泡及小叶间质轻、重度增生,小导管轻度扩张。突出表现是乳痛。 2、小叶增生型:26~30岁,病程一年左右。可触及界限不甚清楚的肥厚腺体,有触痛,多伴有月经前胀痛及月经紊乱。病理特点是小叶增生增多增大,界限清楚,小叶内外已有细胞浸润,病变程度随月经周期变化。 3、纤维腺病型:31~40岁,病程约1~2年。突出的表现为乳腺肿块,可扪及边界不甚清楚的片状肿块,或表面不光滑,质地较硬,大小不等的圆形结节。病理为主质与间质均增生,导管扩张,可伴有瘤样结节。 4、纤维化型:41~45岁,病程2年左右。少数患者有经前乳痛,检查时可扪及不规则、界限不清、表面不光滑、质地坚韧的肿块,无触痛。病理见间质纤维化、小叶萎缩或消失,腺管变形。 5、囊肿病型:46~55岁,病程约2~3年。常表现为单个或数个散在囊肿,直径在1~2厘米,甚至3~4厘米,很少或不伴有经前乳腺胀痛。病理所见为腺管和腺泡不同程度扩张,形成大小不等的囊肿样改变。 一般说,虽然乳痛症一种生理性改变,但也属于乳腺增生的早期病变,而囊肿病型属于较晚期病变,有癌变之可能。 其实,很多女性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情况,很多时候都是可以避免的,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能让我们更好地预防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应该如何预防 1、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乳腺增生对人体的危害莫过于心理的损害,因缺乏对此病的正确认识,不良的心理因素:过度紧张、刺激、忧虑、悲伤,会加重内分泌失调,促使增生症状的加重,故应解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刺激。对心理承受差的人更应注意,少生气,保持情绪稳定,活泼开朗心情有利于增生早日康复。 2、改变饮食习惯。防止肥胖少吃油炸食品,动物脂肪,甜食及过多进食补品、保健品,要多吃蔬菜和水果类,多吃粗粮等。 3、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保持性生活规律、和谐,避免暴力挤压乳房;防止便秘,保持大便通畅。 4、多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多做胸部运动,例如俯卧撑、游泳及各种球类运动,注意保持挺胸收腹。游泳对乳房的健美大有益处,因为水中运动和水对乳房的按摩,都会使胸肌均匀发达,使乳房健美而富有弹性,但需注意参加任何运动都应避免外力撞击乳房。 5、要适时婚育,提倡母乳喂养。要提倡晚婚晚育,但不宜过迟,女性最好28岁结婚,30岁前生育,过晚生育也不利优生优育;还要做好避孕工作,避免人流;母乳喂养除了方便、经济、提供的营养全面丰富,还有利于乳腺复旧。 6、禁止滥用避孕药及含雌激素美容用品、不吃用雌激素喂养的鸡、牛肉等。 7、保持良好睡姿,佩戴合适胸衣。睡觉的姿势以仰卧最佳,以免挤压乳房;胸衣的材质以全棉最好,大小要合体,过大则起不到保护乳房的作用,过小,如刻意求“突”求“挺”,则会使乳房血运受阻,影响乳腺健康。 8、自我检查和定期复查。 9、及早明确诊断,根据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要注意的是,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很多女性朋友在饮食上不加节制,也常常危害着自己的身体健康。要预防乳腺增生,在饮食上也要注意低脂肪、多纤维素,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长久以往,女性一定会受益不浅。 关爱女性,从关注乳房健康开始~
亲爱的朋友,在进行体检后,是否感觉报告单上的专业术语让你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每次拿到报告单都忍不住想看一看,于是乎便产生了很多疑问,坐立不安!经常听到朋友们很多疑问,比如:"我的体检报告有问题,我是不是长癌了啊?"体检报告上赫然写着各种名词或描述性语言,如"结节"、"囊肿"、"团块"、"BI-RADS"、"低回声"、"无回声"、"钙化"、"腺体结构紊乱"、"边界清楚"或"边界不清"等等。那么,这样的乳房到底怎么了?为避免不必要的恐慌,乳腺专科的老师们按照这些字眼的出现频率高低顺序来简单解释一下。第一位:"结节"这个字眼多出现在乳腺的超声报告里,偶尔在简单的触摸查体报告、钼靶报告中也有。"结节"只是一个描述性的语言,形容各种方法所发现的"小"肿块,并不涉及肿物的良恶性质,也决不是疾病的名称。而"团块"就是形容"大"肿块了。第二位:"低回声"、"无回声"在乳腺的超声报告里,通常会形容结节是"低回声"或"无回声"的,这同样是一个描述性的语言,在超声的黑白图像上,各种不同性质的"结节"自然有的黑一些(低回声),有的更黑一些(无回声),似乎也没有特别客观的界定标准。"边界清楚"或"边界不清"则是形容这些"结节"在图像上是否清晰可辨。不能说"边界不清"的就是恶性的,或者"边界清楚"的就是良性的,这还需要医师具体分析。第三位:"腺体结构紊乱"在乳腺超声或钼靶报告里较为常见的一个形容腺体图像的描述性语言。如果把乳房想象成一个包子,那么皮肤、皮下脂肪组织就是"包子皮",而腺体就是"包子馅",影像上总是能清楚的区分出"皮儿"和"馅儿"的,而"馅儿"是我们所关注的重点。如果"馅儿"的影像结构看起来与正常的不同,我们就会形容为"腺体结构紊乱",多数是由于腺体增生所致,就是人们常说的"乳腺增生",当然也不能除外极少数"结构紊乱"是因为局部细胞的恶变所致。第四位:"囊肿"同样,在超声报告里,对特别典型的"无回声"结节,有经验的超声医师会将其直接判断为"囊肿",所谓囊肿,可以理解为一个薄薄的皮儿包着的一包水,这在乳腺囊性增生病里较为常见,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而多数的囊肿是良性的,无害的。然也不能除外极少数"结构紊乱"是因为局部细胞的恶变所致。第五位:"BI-RADS"这个看起来"高大上"的神秘英文,令不少患者恐慌,更可怕的是其后缀上的不同级别:1级、2级、3级……,其实这只是"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的英文缩写,为的是使不同的医生看到影像报告时,有个统一的标准可寻,当分级≧3级时,提示医师要进行进一步诊断或外科干预。第六位:"钙化"很多患者一见钼靶报告上的这个词就吓得够呛,殊不知钙化在乳腺片子里是非常常见的,有问题的恶性"钙化"却是非常少见的。散在点状的、孤立的、大的、圆圆的钙化(钼靶片子上白色的小点点)其实都是良性的钙化,虽然一旦产生就不会消失,但终生也不会恶变,也不需要管它。不过可疑恶性的钙化一定需要医师进一步的处理哦。乳腺专科:对于乳腺的各项检查还是要因人而异,及早发现异常治疗效果会好很多。【乳腺专科】点击文章顶部蓝色字“乳腺专科”或微信搜索“”,即可查阅更多优秀文章,或者直接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加关注↓↓↓
今天为大家讲解一套乳房自检图解,让大家做短时间内学会如何检测自己的乳房。作为一个女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乳房有着非常足够的重视,对于任何一个女人来说,乳房不仅仅是你美丽的一个外在表现。同时她象征着女人的阴柔,更是母性无条件爱的标志。所以大家一定要细心的爱护自己的乳房,好好保证乳房的健康。乳房对我们的意义是如此重要。因此要养成经常关注自己乳房,掌握乳房自检的方法。 1.时间宜在每月月经干净后3~5天,已绝经者每月固定一日。 2.视诊:站在镜前以各种姿势观察乳房的大小和外形,有无改变,有无局部性隆起、凹陷或皮肤改变,有无乳头回缩或抬高; 3.触诊:可仰卧或站立,被检查侧的手臂放于头下或脑后,对侧手指并拢平放于乳房,检查乳房的各个部位,包括乳头、乳晕。注意不要遗漏乳腺组织的任何部位,再挤压乳头有无溢液,最后触摸腋窝有无肿大的淋巴结;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二、乳腺疾病筛查 1.筛查方法:乳腺B超,乳腺X线检查。 2.适用范围:自查发现有包块者,40岁以上妇女。 3.乳腺癌高危人群建议提前筛查(40岁以前),每半年一次。 【乳腺专科】 点击文章顶部蓝色字“乳腺专科”或微信搜索“”,即可查阅更多优秀文章,或者直接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加关注↓↓↓
乳腺的检查方法,除了触诊,最常用的是乳腺超声和乳腺钼靶,还有乳腺核磁检查,手术活检等手段。乳腺超声检查,安全,方便,可以多次重复检查,不受年龄限制,没有检查的盲区限制,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比较高,但是对钙化的检出不太敏感。缺点:与超声医生的个体经验有一定影响,所以有时候需要不同医院、医生和不同时期的重复核查。乳腺钼靶检查,对钙化的检出最为敏感,是其它乳腺检查无法替代的,钙化分为良性钙化灶和恶性钙化灶,所以对钙化的检出和鉴别也是很重要的。钼靶检查对年轻的致密性腺体检出率较差,所以一般不用于年轻女性。不易检出位于乳房边缘的肿物,有检查的盲区限制。40岁以上的女性可以作为常规体检项目,因有射线,不建议频繁检查,每年做一到两次是安全范围。绝经后女性行乳腺钼靶检查敏感性较高,推荐使用。如果怀疑有病灶,则任何年龄段都可以进行检查,不受限制。乳腺核磁检查,对乳腺微小病灶的检出十分敏感,同时假阳性率也相应偏高。安全,价格稍贵,可以做为乳腺进一步深入检查的手段。乳腺活检手段,可以获取明确病理诊断。活检方式:穿刺活检,创伤小,可以获取一定组织量,得出病理诊断,但不能代表病灶的全貌。切除活检,是开放式活检,有创伤,可以完整切除病灶,能代表病灶的全貌,既可以诊断,又达到祛除病灶的治疗效果。所以乳腺的检查,除了每月触诊检查外(月经干净后触诊最佳),常规安全有效、可重复的检查可选择乳腺超声,40岁以上女性可配合乳腺钼靶进行体检,如果怀疑有病灶,则钼靶不受年龄限制均可配合检查。如果为了明确有无钙化灶,或者鉴别钙化灶性质,可以选择钼靶检查。如果为了进一步深入影像检查以鉴别诊断,可选择乳腺核磁。如果可疑癌性结节,可进行手术活检,方式可选择穿刺活检,或者切除活检均可。我个人倾向于,对于可疑癌性结节进行切除活检更好,既达到了明确诊断目的,又达到了祛除病灶目的,以降低日后癌变风险。(以上仅是笔者个人的观点和认识,仅供参考。20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