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0月份以来,多地医院的儿科门诊、急诊量持续攀升,多家医院儿科门诊显示来就诊的患儿中,支原体肺炎感染明显增多。而且,不少家长发现,孩子吃了阿奇霉素,病情也无好转,除外合并其他病原感染外,很可能是小儿对阿奇霉素耐药,那出现阿奇霉素耐药怎么办?尤其是小于8岁的小儿。今天就分享3例支原体肺炎病例,大多是阿奇霉素耐药,治疗无效,换用新型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病例1.小丽,女,5岁3个月,发热、咳嗽一周余,一周前发热,体温在38~39℃,伴干咳,在家给予阿奇霉素口服3天无效,仍低热、咳嗽增多,来医院就诊,做血常规基本正常,肺炎支原体IgM阳性,胸片肺部斑片状阴性,考虑支原体肺炎,换用米诺环素治疗5天,孩子体温降至正常,咳嗽明显减轻,继续雾化治疗一周左右。病例2.小龙,男,7岁,因为发热、咳嗽5天,门诊给予阿奇霉素治疗5天,孩子仍高热伴剧烈咳嗽,拍胸片示左下肺炎,呼吸道靶向测序示支原体感染,建议住院治疗,住院后给予多西环素、甲强龙治疗5天,孩子体温正常,咳嗽明显减轻,出院后继续口服多西环素及雾化治疗。病例3明明,男,6岁,咳嗽一周,无发热,门诊给予阿奇霉素治疗3天,咳嗽加重,夜间咳嗽较多,血常规基本正常,支原体抗体阳性,胸片两肺纹理粗,换用克拉霉素4天,咳嗽明显减轻。今天给大家分享3例支原体感染耐药病例,旨在提醒家长,面对来势汹汹的支原体肺炎,如果使用阿奇霉素治疗3天,咳嗽无减轻、体温无下降,大概率考虑耐药,建议尽早换用新型大环内酯类药物。但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1.药物的副作用,比如多西环素对牙齿的影响,针对光敏皮炎,要注意防晒避光等,还要注意胃肠道不适等等。2.对于8岁以下小儿,使用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属于超说明用药,要家长签字同意,告知可能出现的副作用。3.疗程要用够,比如多西环素疗程7~10天,不能体温一降,担心副作用就停药。4.针对支原体暴发,建议家长做好预防工作,尽量少去人多密集场所,注意咳嗽礼仪和手卫生。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
小儿咳嗽的家庭护理方法 1.上呼吸道感染时小儿的鼻腔黏膜已发炎,如再吸入干燥空气将会使鼻腔更为不适,并还会加重咳嗽。因此,要保持房间空气湿润,可以使用加湿器、挂湿毛巾、用水拖地板或在房间里放一盆清水等方法增加空气湿度。 2.如果小儿是因异味空气而引起咳嗽,房间里不要有人吸烟,也不要有其他异味气体,如厨房油烟等,这些都会加重咳嗽。房间里做卫生时不要让灰尘飞扬起来,可用湿抹布轻轻擦拭家具,以免引发咳嗽。 3.为了避免小儿晚上睡眠时咳嗽,让其取侧卧位,最好将头部或上身用毛巾、枕头垫得稍高一些,以免呼吸道分泌物返流到气管引起咳嗽,影响睡眠,这样也可使小儿感到舒服些,缓解呼吸困难。 4.当小儿咳嗽很厉害以致喘不过来气时,抱起来轻轻拍几下背部,或让小儿抬起上身坐起来,这样会使小儿感到舒适一些,减轻咳嗽症状。 5.小儿咳嗽得很厉害时不宜玩耍得太疲劳,不然会加重咳嗽。而且,注意给小儿身体保暖,尤其是脚心和头顶部不要受凉,以免反射性地使呼吸道抵抗力更为下降。但是也不要让小儿身体过热,衣服被汗水浸湿后更容易引起咳嗽。 6.必要时马上带去看医生 当小儿咳嗽继续加重,总是不见减轻,特别是出现呼吸困难,口唇颜色不好时,应该马上带去看医生,以免耽搁治疗时机。 小孩咳嗽有哪些不同表现? 由于小儿呼吸系统防御功能不健全,咳嗽反射不敏感,其咳嗽和咯痰的症状和大人不一样。较小婴儿会在喝水、吃奶时发呛,严重的一吃奶,就从口鼻呛出来,导致进食困难。如果疏忽大意,体弱婴幼儿可能因为奶水呛入气管,堵塞呼吸而发生窒息,危及生命。婴幼儿因为不会有意识地咯痰,痰到了咽部就自动咽入胃里,他们从胃里呕吐出来往往是粘液性的东西。更多咳嗽的孩子喉头有呼噜声,即喉间痰鸣音,听起来就像猫打呼噜。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咳嗽,听起来如同狗叫,发出“空空”声,叫做犬吠样咳嗽,这是急性喉炎的特有症状。如果发憋、青紫,说明喉头水肿严重,威胁着孩子的生命。毫无疑问,咳嗽给孩子带来很多痛苦。 小孩感冒或气管炎、肺炎时为何容易咳嗽? 但是,咳嗽和发热一样,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反射。人的呼吸道内膜表面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纤毛,它们不断地向口咽部摆动,清扫混入呼吸道的灰尘、微生物及异物。在呼吸道发生炎症(如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等)时,渗出物、细菌、病毒及被破坏的白细胞混合在一起,像垃圾一样,被纤毛送到气管。堆积多了,可刺激神经冲动,传入中枢,引起咳嗽。其步骤为:肺吸满气体,然后喉头声门紧闭,胸腹同时用力,使肺内气流突然进发冲出,将那些呼吸道的“垃圾”排出来。因此,只要炎症没有完全消退,排除“垃圾”的咳嗽动作就会一直存在。若硬是用药阻止咳嗽,这些“垃圾”会越积越多,从而加重感染,甚至阻塞气道。所以体质弱、老年人、胸腹部手术的病人,医生还特别鼓励他们咳嗽,把气管内的“垃圾”排出去,免得在肺部惹是生非。可见,咳嗽既有弊,又有利。 当感冒时,上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产生刺激性咳嗽,而下呼吸道(气管和肺泡)并无“垃圾”堆积,这时的咳嗽对机体并无任何保护性作用,弊多利少。可单独使用小儿止咳糖浆、非那根止咳糖浆、急支糖浆等止咳药。这种情况下细菌感染可能性不大,一般不必使用抗生素。 当患支气管炎、肺炎时,气管及肺内有较多的“垃圾”,宜选用止咳祛痰药,如吐根糖浆、棕色合剂、远志糖浆等:如痰稠可用10%氯化铵合剂等。这些药可增加呼吸道黏膜分泌,使痰液变稀,易于咳出,减少对气道的刺激。也可选用中成药蛇胆川贝液、蛇胆陈皮末等。抗生素虽对病毒感染无效,但此期大都合并细菌感染,故应选用广谱抗生素,一般可用青霉素类、红霉素类及氨基糖苷类或头孢菌素类联合应用。有条件可直接用喉镜从气管内吸出分泌物送细菌培养,再选用敏感抗生素。 哮喘的原因多为过敏反应或炎症刺激,支气管粘膜下水肿,导致支气管痉挛,口径变小,呼吸道阻力增加。既喘又伴有炎症,必须采用抗生素、平喘药、镇静药联合应用方可取得较好效果。平喘药的作用原理就是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常用的平喘药有博列康尼、舒喘灵、氨茶碱等。在采用平喘药的同时可选适量的抗过敏药物,如非那根、扑尔敏、开瑞坦等。采用雾化吸入疗效好。咳喘严重,可予短期口服激素治疗。 小孩咳嗽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哪些? 当然,要真正、彻底治愈咳嗽,只有治疗原发病。另外,饮食要注重清淡、味道爽口。新鲜蔬菜如青菜、大白菜、萝卜、胡萝卜、西红柿等,可以供给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有利于机体代谢功能的修复。黄豆制品含优质蛋白,能补充由于炎症时机体损耗的组织蛋白,且无增痰助湿之弊。还可适当增添少量瘦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菜肴要避免过咸,尽量以蒸煮为主,不要油炸煎烩。俗话说:“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萝卜保平安。”在小儿咳嗽时,注意一下是有道理的。
很多家长都会问:“小孩子这么小,也需要刷牙吗?” 答案是肯定的 那么问题来了 “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刷牙”、“如何给孩子刷牙”…… 接下来青岛妇儿医院口腔科医生将对儿童刷牙方面进行详细解答。 01 什么时候开始给孩子刷牙? 越早越好!牙齿萌出前,应建立每日为婴儿清洁口腔的习惯,每次哺乳后或者睡前,父母用湿润纱布擦拭孩子牙龈、腭部及两颊。待第一颗牙齿萌出(6个月左右),开始给孩子刷牙。 02 如何选择牙刷? 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其口腔环境有不同特点,因此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阶段性儿童牙刷。 6个月—1岁:宝宝刚长出1—2颗乳牙时,建议使用医用纱布或纱布指套刷。 1—2岁:此阶段宝宝乳磨牙开始萌出,可以用牙刷刷牙了,用宽柄软毛的儿童牙刷,利用成人握持,刷头周围最好是软硅胶的。 2—4岁:乳牙阶段,儿童可以开始学着自己刷牙,可以选择一些设计能够引起孩子兴趣并适合儿童握持、不滑的卡通牙刷柄,同时选择小头软毛的牙刷。此处需要提醒大家,因该阶段的孩子肢体动作较欠缺,仍需家长帮助刷牙,不要让孩子自己刷牙。 5—7岁:该阶段儿童开始萌出第一恒磨牙,应该选择末端刷毛长的牙刷,这样更利用清洁萌出过程中的第一恒磨牙。 8岁以上的孩子开始进入乳恒牙更替的混合牙列期,口腔清洁难度加大,可选择交叉刷毛的牙刷。 03 儿童牙膏如何选择呢? 孩子最好使用含氟牙膏。3岁以下的孩子因为不会吐出,可以选用可吞咽的含氟牙膏,每次用量控制在“米粒”大小,这样可以避免宝宝摄入过量的氟。3岁以后,孩子学会吐水,可以将牙膏用量增加到“豌豆”大小。 04 如何正确刷牙? 每天早晚两次刷牙,每次3—5分钟。正确的方式是牙刷与牙面之间成45°角,然后水平短距离颤动。刷牙需要刷到牙齿外面、里面还有咬合面,为了刷到前牙的里边,需要把牙刷竖起来(巴氏刷牙法)。 教宝宝刷牙,可以使用圆弧刷牙法,这种方法最易为年轻儿童学习理解和掌握。刷牙要领:在闭口情况下,牙刷进入颊间隙,刷毛轻度接触上颌最后磨牙的牙龈区,用较快、较宽的圆弧动作,很少的压力从上颌牙龈拖拉至下颌牙龈。前牙切缘接触,做连续的圆弧形颤动,舌侧面与腭侧面需要往返颤动,从上颌牙弓到下颌牙弓。 划重点 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可以独立把牙齿刷干净,8岁之前刷牙一定要在家长的监督及辅助下完成。 05 孩子也要使用牙线吗? 是的,当宝宝长出两个挨着的牙齿时,就可以使用牙线了。因为与两边的牙齿相邻的两个面是牙刷刷不到的,而这两个位置是最容易发生食物嵌塞的地方,这时候就需要牙线辅助了。
一岁内儿童亲体训练课主要内容 0-3月龄训练目标:视、听、触觉发育、前庭功能训练,俯卧抬头、翻身、手抓握。可以采用语音、追视、玩具、黑白卡、音乐等进行视听觉刺激;采用抚触、捏脊、婴儿体操等进行触觉刺激;采用平衡球进行前庭功能训练。 4-6月龄训练目标:主动翻身、促独坐、伸手抓物,继续前庭功能训练,开始良好习惯和情绪的培养并贯彻在以后训练中。可以采用语言、玩具引导翻身,也可以用玩具、语言引导弯腰及抬起动作,引导左右手交换物体。 7-9月龄训练目标:爬行、扶站、靠站等,开始向立位过渡的体位转换。拇食指捏取小东西。也可以在平衡球上运动,引导双手保护性支撑。 10-12月龄训练目标:独站、扶走、独走、手眼协调伸手抓物。可以牵手走,利用教具扶学步推车、滚筒,在专业人员引导下练习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