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在做血管造影前需要进行肾功能评估,以确定是否适合接受该检查。如果患者的肾功能已经受损,那么是否就不适合接受血管造影了?因为血管造影需要使用大量的造影剂,而这些造影剂是通过肾脏代谢的,如果患者肾功能不全,可能会引起肾脏急性衰竭或其他更严重的并发症。不得不做时,医生也会让你签字画押,后果自负。真的就无解了吗?还有两个解决办法,MRI血管成像和二氧化碳造影。很多人说磁共振的血管成像也要用造影剂,其实不然,磁共振血管成像不一定用造影剂,利用特殊的成像序列,特别在颅脑、肾脏、盆腔的动脉、静脉显示方面均可不用造影剂。二氧化碳与常用CT或MR造影剂不同,二氧化碳分子量低、比重小,密度低于周围组织,所以可以形成对比而显影。二氧化碳造影的优点是无肾毒性,无过敏原性,且价格便宜。尽管上述两种血管成像方法的成像效果不如传统造影剂,但是对于常见血管的诊断,完成相应治疗已经足够了。
X线有害是肯定的,但害处的大小取决于防护和个体对射线的敏感性。掉头发、疲劳感是长期从事介入手术医生的共同特征,至于是不是容易患肿瘤和血液病,生的小孩会不会有缺陷,除个体敏感性和命运使然外,这关键取决于辐射防护:屏蔽、距离、时间。注意事项:1、穿好铅衣,戴好铅围脖,铅眼镜(晶体也想当敏感),铅帽(不想过早秃顶的话)。短期有生育要求,又不能脱离射线,铅内裤保护子孙袋。2、充分利用台上的铅屏和台下的挡板,这些都是阻挡射线的。 操作者应尽量远离球管。辐射剂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3、影像增强器离病人越近,散发出来的射线越少。4、透视时,选择比较低的帧采集频率,一般4帧/秒即可。能透视,不电影;能出室,用高压注射器做血管减影,就不要留在室内手推减影。5、不断提高技术技巧,缩短手术时间。6、熟悉机器性能操作,尤其关注可以减少透视剂量,提高操作效率的功能应用。7、据说茶和牛奶可以提高人对辐射的抵抗力。8、铅衣很重,要多运动防止腰椎病;手术室穿上弹力袜,预防静脉曲张。
少食多餐(多吃1-2餐) 肝硬化患者可能需要更多的卡路里和蛋白质,但一次又不能吃太多,6-7分饱就行,但一天可以多吃1-2顿。 饮食清淡(少盐) 饮食中过多的钠盐会促使身体保持水分,为减少腹水,需要限制饮食中的钠摄入量,控制在每天2000毫克或更少。 多吃豆(制品) 少吃肉(红肉) 大量的氨基酸、氨和毒素,这些通常都是由肝脏处理的。当这些物质通过分流道到达大脑时,会引起混乱和暂时的记忆丧失(一种称为“肝性脑病”的疾病)。氨基酸和氨主要来自饮食中的蛋白质。有证据表明,肝硬化患者从蔬菜(如豆类和豆制品),适量乳制品(鸡蛋、牛奶、酸奶)中获得蛋白质而不是从肉类中获得蛋白质时,他们的表现会更好。 保持大便通畅(乳果糖) 口服乳果糖的糖浆来加快食物通过肠道的速度。这样,食物被吸收的减少,肝脏的工作要做的更少,进入大脑的毒素也更少。 拒绝垃圾食品(罐头腌肉烧烤) 哪些什么东西要少吃,已有公论,一句话,请远离垃圾食品,即使它们无比美味!垃圾食品包括油炸食品、罐头类食品、腌制食品、加工的肉类食品、肥肉和动物内脏、奶油制品、方便面(含反式脂肪酸).烧烤(毒王)、果脯、话梅和蜜饯类食物、冷冻甜点。
第一例患者 端坐呼吸,无法平卧,即使轻微活动也会气喘不止CT示中央型肺癌,右侧肺门巨大肿块,填塞右侧支气管,造成左侧支气管严重狭窄气管镜示右侧支气管完全闭塞,左侧支气管90%管腔闭塞,生命悬于2-3mm残腔呼吸困难突然加重,面罩给氧血氧难以维持。胸片提示右肺完全不张,支气管支架要订制,时间来不及,救命要紧,血管覆膜支架代替气管支架植入气管支架植入后呼吸困难改善,顺利完成第一周期化疗,1月后复查胸部CT右侧肺门肿块缩小,右肺复张,重新恢复功能第二例患者 吞咽、呼吸困难,死里逃生食管癌患者,胃镜下行食管支架植入CT提示癌肿同时侵犯气管及左侧支气管气管镜示气管肿物,主气道重度狭窄准备Y型气管支架置入,而支架制作和运输常常需要3-5天。在等待期间,患者多次发生痰液堵塞气道导致窒息,最后一次患者因严重碱中毒昏迷近半个小时,怎么办?麻醉科气管插管??临时性支架植入???透视下气管插管,确保气管插管远端位于气管肿物的下方;通过气管插管持续给氧,间断吸痰让患者平稳度过48小时第3天,定制的Y型气管支架送达,拔除气管插管,置入Y型支架,气道恢复通畅。
无论是胆道结石还是癌肿引起的胆道梗阻的患者往往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另一种经皮肝穿胆道引流(PTCD)。ERCP属于内镜诊疗操作中难度最高的四级手术,操作难度大,费用高,并发症多。PTCD则是介入治疗中二级手术,操作简单,费用低,并发症少。通过PTCD通道,我们同样也可以开展活检、推石、支架或内涵管置入操作。既然优势这么明显,为什么好多病人还是会选择ERCP呢?原因如下:1.医院绩效考核利益驱动,优先鼓励开展难度大,风险高,收入高的高级别手术操作。2.阻塞性黄疸,首诊科室要么肝胆胰外科,要么消化内科,现在都以内镜操作为主,认知壁垒或利益藩篱难以打破。院内多学科诊疗协作如何破局?如何让患者找到对的医生,避免身处险地而不自知?答案在哪里?在风中!
直播时间:2023年10月13日19:26主讲人:王勇副主任医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介入科问题及答案:问题:红肿胀痛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
妇产科医生不推荐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的主要原因包括:1.效果不好,容易复发。2.可能导致卵巢功能早衰。3.可能导致不孕或流产。但真的是这样吗?1.临床疗效:子宫动脉栓塞术是治疗有症状的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的一种微创选择。多项长期临床研究表明,手术(子宫切除术和子宫肌瘤切除术)和子宫动脉栓塞术 在术后10年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方面并无显著差异。2.卵巢早衰:卵巢动脉与子宫动脉存在危险吻合,栓塞时容易误栓损伤,导致卵巢功能受损,出现闭经。目前子宫动脉栓塞是根据标准程序(保留卵巢动脉的子宫动脉栓塞技术)进行的。当然在这一点上操作者经验非常重要。研究表明,大约7%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妇女会发生卵巢功能减退情况,但几乎均出现在45岁以上的人群。此类患者已过生育年龄,正接近绝经期。3.不孕或流产:子宫动脉栓塞可以引起子宫内膜缺血、坏死、宫腔粘连,导致不孕或流产。随着临床研究不断深入,对于有生育需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术的适应证经历了禁忌、不推荐,到不作为禁忌、谨慎推荐、最后肯定的发展过程!目前研究表明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与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具有相似怀孕比率(甚至更高),早产或流产发生率也未见明显增高。需要强调的是,子宫并非可有可无的“东西”,子宫切除术已被证明与未来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焦虑和抑郁的风险增加显著相关。给子宫一个机会,栓塞效果不佳,再切不迟。参考文献:Clinicalinvestigationoffertilityafteruterinearteryembolization.2021;225:403.e1-22.
小伙腿上长了血栓,诊断、治疗、康复全流程解析
最近遇到了两个印象深刻的“肺栓塞”。临床病史典型,入科诊断明确,随着诊疗深入,病情变得扑朔迷离。 第一例“午夜凶灵”:老年男性,反复发作晕厥入院,行冠状动脉CTA时发现大块性肺栓塞。滤器抗凝溶栓一套组合拳下来,血栓部分溶解,临床症状改善。但是每天午夜仍然出现窒息晕厥。 第二例“潜伏暗影”。老年女性,反复发热、咳嗽两月,辗转多地,采用不同方案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反复。外院胸部增强CT检查发现右肺上叶肺栓塞转入。曾有下肢静脉血栓,长期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入科后反复调整治疗方案,发热咳嗽症状改善,但腹胀继而胸闷气短症状逐渐加重。 中间过程不赘述,最后结果:第一位胃食管反流,给予抑酸药物治疗症状消失,顺利出院;第二位,晚期恶性肿瘤,家属签字放弃有创操作及治疗,诊断后3日在平静中离世。 几点体会:1.诊病如断案,大胆猜测假设,小心观察求证,抽丝剥茧,揭开迷雾;2.尽力去安慰,尽力去帮助,尽力去救治;3.剩下的就交给时间。
周奶奶今年85岁,近来总感觉下腹闷痛,尤其是晚上痛的厉害。家人带她去医院检查,抽血化验、消化内镜、腹部CT都做了,接诊的大夫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一到晚上,腹痛难忍,只有打止痛针才能挺过去。 辗转求医来到我们医院,做了进一步检查,包括腹部增强CT。增强CT报告提示“腹主动脉粥样硬化,多发斑块、溃疡伴有附壁血栓形成,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不同程度狭窄”。既然血管有问题,管床医生就想到了请介入科会诊,我们可是专业的人体管道工啊! 仔细阅片,详细询问病史,感觉不像动脉狭窄引起的腹痛。首先CT图片上显示肠道血管狭窄并不严重;其次,患者腹痛与进食无关,相反是夜间休息时疼痛加重。再仔细看看CT,发现了新问题:增粗的左侧卵巢静脉像条大蚯蚓摆在面前,周奶奶的腹痛会不会就是这条大蚯蚓在作祟? 为什么卵巢静脉增粗会引起腹痛? 卵巢静脉瓣膜功能不良或者肾静脉回流阻力增加造成的肾静脉血液返流,通常经左侧卵巢静脉倒灌至盆腔造成盆腔淤血肿胀,从而产生下腹盆腔坠痛、腰背疼痛的症状,医学上也称之为“盆腔淤血综合征”。 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归纳起来一句话“三痛二多一少”。 三痛:下腹盆腔坠痛、腰背疼痛、深部性交痛。 二多:月经量多、白带增多。 一少: 妇科检查阳性结果少。 如何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 中草药或盆底康复治疗可以改善症状。但对于症状明显,保守治疗无效者,介入治疗(曲张静脉栓塞/硬化)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已取代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成为治疗首选。 周奶奶接受了介入治疗(局部麻醉,创口仅2mm) 观察3日后周奶奶疼痛缓解,顺利出院。 术后1月微信随访:周奶奶没有再出现腹痛症状,生活完全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