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多是因为颈椎退变所引起的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可表现为肢体麻木无力、疼痛、感觉异常、写字等精细活动障碍、行走不稳、躯体“束带感”等。退变是生命过程的一种表现,人人都会有,就如同一辆汽车长时间行驶后会老化,只有造成对脊髓、神经、血管等邻近解剖结构的压迫并产生相应的不舒服表现,影响日常生活状态,才叫颈椎病。一般核磁或X线片报告中的“骨质增生”、“颈椎退性变”是对正常衰老现象的描述,通常不是颈椎病。如果出现持续的不舒服如疼痛麻木、行走无力、小腿抽筋、行走不稳等,且迟迟不见好转时,进一步检查(X片、MRI等)证实存在明确的脊髓、神经根压迫,就需要采取手术治疗了。手术目的是解除神经和(或)脊髓压迫,扩大椎管容积,改善神经功能,并预防神经损害进一步加重。保守治疗的基本原理包括适度纠正不良曲度、促进水肿及炎症性物质吸收、营养神经等,通常建议有制动(颈托固定)、热敷、理疗等,适用于病情较轻且没有椎管狭窄的时候。如果病情加重,甚至出现走路不稳、手握不住东西、甚至肌肉萎缩等症状的程度,保守治疗的效果往往不理想,有些方法甚至可能加重病情。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再等待了,赶紧到医院,估计需要手术了。因为持续压迫会造成脊髓损伤,可能导致不可逆的损害。压迫持续时间越长,损害的程度就越重,手术的疗效也会大打折扣,越早越好。就如同养花,刚缺水后浇上水就可以;如果持续干旱,即使浇上水,也无力回天。当然,没有人喜欢手术,即使医生本人,也会对手术有畏惧、抵触心理。另外提醒一下,年龄从来不是拒绝颈椎手术的理由,80多岁接受手术的患者屡见不鲜,也有七十岁身体条件太差无法手术只能忍受病痛折磨的。有些颈椎患者身体不好,行动不方便,让家里其他人拿着片子或者报告到医院看病的。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实际上,报告单和患者自身感受之间是有差异的,临床手术医师和影像报告医师对同一个片子解读是不一样的。作为手术医生,我始终认为患者本人的感受最需要关注。医师需要见到病人、片子,还有家属后,才能综合评估是否适合手术。
1、“我才二十多岁怎么就腰椎间盘突出了?”DrXJ:研究显示,与老年人相比,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年轻人更为高发。2、“腰椎间盘突出症就一定要手术!”DrXJ:绝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好转,只有保守治疗失败、反复发作、或造成马尾神经损伤以及肌肉萎缩足下垂等情况的病人需要立即手术。3、“我怎么腰椎间盘突出了?怎么就得了这个病了?”DrXJ:“椎间盘突出”只是一个病理变化的描述,只有突出的椎间盘压迫到神经,产生临床症状了,才叫“腰椎间盘突出症”,才是病。有些没有症状的正常人,做核磁或CT检查后,也会发现椎间盘突出,但不用紧张,也不用处理,也不是病。4、“只有腰椎才会有椎间盘突出!”DrXJ:椎间盘存在于从颈椎、胸椎到腰椎的脊柱中,所以也会有“颈椎间盘突出症”和“胸椎间盘突出症”。5、“大夫我可能腰椎间盘突出了,给我照个片子吧”DrXJ: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需要医生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应的影像学检查做出综合判断,一般来说,普通X线片是不能够准确详细显示椎间盘的,但可以为医生提供参考,椎间盘突出最准确的诊断手段是核磁共振检查,CT也可以显示,但是分辨率较低且辐射较大。6、“腰椎间盘突出做手术很可怕的”DrXJ:随着现有的麻醉和手术技术的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越来越熟练和微创,可以在损伤很小的情况下解决病人的痛苦。7、“我得了腰椎间盘突出,这辈子可怎么办啊”DrXJ: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绝大多数病人的治疗效果很好,不会对今后的生活工作产生影响。
临床上和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一些老年人,突然出现腰背部疼痛,以坐立、翻身时明显,休养后不能明显缓解,出现这种情况后该怎么办?首先要卧床,因为疼痛是人体对损伤的本能反应,避免疼痛就会避免损伤加重。有疼痛说明有损伤,通常疼痛越重,损伤越重。其次,就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除外骨折。什么?骨折?开什么玩笑。我只是抻了一下腰而已(有人是跌坐在地,有人只是感冒后咳嗽多了点,也有人只是搬了个花盆,还有人只是捡了个药片——)。真的,我没有开玩笑。好吧,那就拍个片子吧。什么,拍片子还不够,还要查核磁,还要加上压脂像(也有叫抑脂像),god,不就是想多收点检查费吗,你们至于吗?可是,检查结果确实好多人真的是骨折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不是受伤多重才会骨折,是因为老年人骨头不结实了才会骨折的。那么,老年人骨头怎么不结实了呢,这就涉及骨质疏松了。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经常出现的以骨钙流失为特征的自然退变,以女性多见;通俗的话说,就是骨头糟了。相当于腐朽的木头,很小力量就可以折断的。骨质疏松后的骨头往往在轻微外力的作用下即可能发生压缩骨折。骨折后会出现腰部疼痛,需长期卧床,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椎体骨折后,很多坚强的人还会继续站立、坐着,甚至溜圈的(临床上一句医嘱“卧床”,说着很简单,其实很难做到的,想想看,床上吃喝还好,拉撒就有点挑战做人底线了),持续的重力会使椎体明显压缩,就跟馒头或面包被压成薄片一般。近年来,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相继问世,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广泛开展,获得了令人鼓舞的疗效,为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途径。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即经皮经椎弓根将可膨胀性球囊置入椎体,球囊膨胀扩张,骨折椎体复位,在骨折椎体内制造一个安全有效空间,放气后退出球囊并低压下灌注骨水泥。本手术可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因为手术可使腰背部疼痛可立即缓解,还可以维持椎体高度,这个椎体再也不用担心骨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