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穿刺病理活检术,是诊断多种肾脏疾病的金标准。肾穿刺病理活检术已广泛应用于肾内科疾病的诊断。临床上,对某些急性肾损伤、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炎等患者应考虑进行肾活检病理检查。准确有效的肾脏病理,对于指导临床治疗、评估疗效和判断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然而,肾穿刺病理活检术需要肾内科、超声医学科及病理科的团结协作才能完成,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许多医院仍需要将病理标本外送检测。 日前,由肾内科牵头,在超声医学科和病理科的多学科协作下,成功为一位疑难肾病患者完成肾穿刺病理活检的独立诊断,为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提供了精准的诊断。 病例回顾 患者唐先生,近期因为“双下肢浮肿伴泡沫尿1月余”来院就诊,收治入我院肾内科。 入院后,唐先生的尿常规检测显示尿蛋白4+,尿隐血1+,生化示白蛋白29g/L,尿素 5.4mmol/L,肌酐66umol/L,总胆固醇 6.28mmol/L,甘油三酯4.35mmol/L 。在体检中发现患者双下肢凹陷性浮肿。 根据唐先生的症状、体征和化验结果,符合肾病综合征“三高一低”(高度水肿、蛋白量高、血脂高、血浆蛋白低)的表现。虽然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十分相似,但对于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需要制定精准的个体化方案,而这就必须根据患者的肾脏病理检查结果来决定。 为了进一步精准治疗,肾内科潘阳彬主任医师为唐先生进行了超声引导的肾脏病理活检术(图1),顺利取出患者的肾活检组织标本,并立即将标本送至我院病理科。经过病理专家的切片、染色和病理诊断后,确定唐先生为膜性肾病(图2-3)。 根据唐先生的肾脏病理诊断,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肾内科慢性肾脏病诊治中心负责人潘阳彬主任医师团队为他制定了合适的治疗方案,目前身体状况恢复良好。 超声引导下肾穿刺病理活检术问与答 哪些肾病患者需要行肾活检病理检查术? 一般而言,以下患者需要行肾活检病理检查术:肾病综合征,肾炎综合征,急进性肾炎综合征,各类持续性无症状尿检异常(蛋白尿和/或镜下血尿),移植肾异常等。 哪些肾病患者不能行肾活检病理检查术? 以下患者不能行肾活检术:有出血倾向和/或凝血功能障碍者,活动性感染性疾病,急性肾盂肾炎,肾脓肿,肾结核,穿刺处皮肤感染,多囊肾,孤立肾,肾萎缩的慢性肾功能不全(B超肾长径:男性<90mm,女性<85mm;肾皮质厚度<15mm)。 肾活检病理检查术安全吗? 肾活检病理检查术是一项很成熟的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总体而言十分安全。 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血尿,但肉眼血尿少见,约为2-7%,且经治疗后可消失。其他并发症如肾周血肿、肾动静脉瘘、感染等则发生率更低。绝大多数患者是无需担心的。
患者张XX,1年前诊断为尿毒症,于我院肾内科常规行血液透析治疗。约2周前出现双下肢乏力症状,就诊于我院肾内科。入院后检查发现患者血钙2.62mmol/L ,磷1.48mmol/L,甲状旁腺素2.40pmol/L。排除了其他可能导致双下肢乏力的疾病之后,鉴于患者血钙高于正常而甲状旁腺素水平明显偏低,慢性肾脏病专科治疗团队诊断为“尿毒症, 骨矿物质代谢紊乱,无动力性骨病”。治疗上停用了含钙的药物及骨化三醇类药物,并及时调整了透析处方,将患者血液透析处方钙离子浓度由1.5 mmol/L调整为1.25mmol/L。治疗方案调整两周后患者双下肢乏力明显好转。无动力性骨病是尿毒症患者骨矿物质代谢紊乱的一种。近年来,由于含钙的磷结合剂的广泛应用, 以及活性维生素D的大剂量应用于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高钙血症已变得常见且难以纠正。这个时期,含钙磷结合剂的补钙作用就成为临床治疗的负担。高钙血症危害极大,不仅使患者病死风险及心血管事件增加,还会对甲状旁腺产生负反馈抑制,含钙的磷结合剂可能会过度抑制甲状旁腺功能,诱发或加重无动力性骨病,使无动力性骨病成为常见的肾性骨病。在肾功能不全患者,甲状旁腺素升高是机体的适应性反应。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而言,甲状旁腺素需要升高到健康人的1.5~3.0倍才能维持这类患者正常的骨转化。甲状旁腺素过低可能增加患者的病死风险。随着高钙血症患者的逐渐增加,无动力性骨病日趋增多,纠正无动力性骨病及高钙血症已刻不容缓。我们发现使用低钙透析液后患者血钙、磷、甲状旁腺素水平的达标率提高,患者的症状得以缓解,从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浦东医院慢性肾脏病重点专科简介浦东医院慢性肾脏病重点专科近年来收治了大量的慢性肾脏病患者。 病种包括原发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尿路感染、遗传性肾病肾病等。本专科所在肾内科为浦东新区重点专科、GCP临床基地。设有病房床位26张,血液透析室床位82张,腹膜透析室、结肠透析室。科室有1个市重点专科带头人,1个区浦英人才,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人,博士3人,硕士2人。本慢性肾脏病重点专科技术优势及特色包括:1. 能诊治各类慢性肾脏病,在慢性肾脏病一体化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强调慢性肾脏病(CKD)的早发现、早治疗。尽量延缓CKD进入尿毒症透析阶段的时间。2. 强调慢性肾脏病的三级预防。所谓一级预防,又称初级预防,是指对已有的肾脏疾患或可能引起肾损害的疾患(如糖尿病、高血压病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防治慢性肾衰竭(CRF)的发生。二级预防,是指对已有轻、中度CRF的病人及时进行治疗,延缓、停止或逆转慢性肾衰竭的进展,防治尿毒症的发生。第三级预防,是指针对尿毒症病人及早采取治疗措施,防止尿毒症的某些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生存率和生活质量。3. 本中心技术成熟,肾内科常用的手术和操作包括经皮肾穿刺活检术、股静脉穿刺置管术、颈内静脉插管术、颈内静脉永久留置导管术、动静脉內瘘术、腹膜透析管置入术、腹膜透析管拔管术等均能独立完成。4. 本中心肾内科住院病房及血液透析中心是一个整体,有利于工作的展开。尤其是慢性肾脏病一体化治疗的展开。避免了病患病情的延误。此外,有利于尿毒症患者更好的选择行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使其获得最优的治疗方案。慢性肾脏病重点专科负责人简介潘阳彬,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肾内科常务副主任。临床工作中善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能处理肾内科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及危重症。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熟练掌握了肾内科常用的手术,包括超声引导下肾穿刺病理活检术、动静脉內瘘术、腹膜透析置管术、深静脉置管术等。较早提倡在尿毒症患者中运用“递增式腹膜透析”治疗,提高了患者的残肾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目前已成功应用于400多例尿毒症患者。曾于2014.5-2015.5在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医学院做访问学者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另主持省级课题1项,厅级课题4项。发表SCI论文6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9篇。参编专著2部,包括《肾脏病临床用药速查手册》及《慢性肾脏病防治读本》。担任第十届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全国青年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肾脏病分会委员、华东地区肾脏病协作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委员、福建省医师协会肾脏病分会委员、上海市浦东新区医学会肾脏病专委会委员等。潘阳彬主任医师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上午。
慢性肾脏病也叫CKD,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包括肾小球滤过率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和尿液成分异常,以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的肾功能下降,即GFR小于60超过3个月的肾脏疾病。在发达国家,糖尿病,高血压肾小球动脉硬化已经成为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原因。在我国这两种疾病在各种原因中仍居于肾小球肾炎之后,但近年来也有明显增高的趋势。据有关的流行病学数据调查,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约为10.8%。目前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那么引起慢性肾脏病的疾病有哪些呢?包括各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小球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病变,包括肾盂肾炎,慢性尿酸性肾病,梗阻性肾病,药物性肾病等。此外,还有缺血性肾病,遗传性肾病,包括多囊肾,遗传性肾炎等,也是导致慢性肾脏病的原因。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可将慢性肾脏病分为五期,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的话,可以显著降低慢性肾脏病的并发症,明显提高生存率,对慢性肾脏病的治疗,包括原发病的治疗和各种危险因素的处理。慢性肾脏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是很重要的,有助于延缓慢性肾功不全的进展,而且可以减少患者进入尿毒症透析的发生率。一旦慢性肾脏病进入终末期阶段,就必须要进行透析治疗或者做肾移植。 浦东医院肾内科是浦东新区南部最大的肾病专科,目前对慢性肾脏病的一体化治疗有丰富的经验。我作为医院慢性肾脏病重点专科负责人愿意竭诚为大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