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惊奇地发现,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每天补充纤维素,在三个月内能够显著改善大脑认知和记忆功能。该研究重点关注肠道微生物组的作用,即肠道多样化微生物菌群如何成为预防老年人认知能力下降的关键因素。研究人员使用菊粉和低聚果糖这两种植物纤维益生元补充剂。研究结果显示,参与者的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有益细菌,如双歧杆菌增加。但是,在肌肉力量方面没有观察到显著差异。接受纤维补充剂的试验组参与者,与安慰剂对照组参与者,在记忆和思维测评表现方面更好,出错误率仅为安慰剂组的一半。这项研究也为提高全球老龄人群的生活质量开辟了新方法、新思路——简简单单地增加食品纤维素就可以预防脑功能衰退。
继发性癫痫病如何排查–HSX—NS2024目前医学界认为成人尤其是14岁以上人多为继发性癫痫,多为一侧性肢体抽搐发作开始或发作时头或双眼向一侧凝视,随后四肢抽搐;因其发作短暂,多数突发突止,家人或周围人不知情,遇到这样情况,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导致患者发作多未被如实记录或观察到发作真实状况,以致容易漏诊;现代癫痫指南讲癫痫发作分为原发性,继发性或隐匿性,随着科学进步,越来越多癫痫患者逐步归为继发性癫痫,但是继发于哪里,也就是从哪里起源发生,为何会有这样如暴风骤雨突入其来的惊恐事件发生呢?我作为一名三十多年三甲医院神经内科医师,跟大多家属一样一直在探索如何帮助患者找到发作根源;正好,昨日门诊接诊两例患者;CASE1:其一外地女孩子14岁,其6岁入睡时被家人发现口吐白沫,四肢体抽搐;伴口舌咬伤,小便失禁,1分钟后缓解,当地省儿童医院查头核磁无异常,视频脑电图额颞区异常癫痫波发放;口服奥卡西平0.3,2次/日;按照这个剂量服用控制良好,8年未发作;半年多次脑电图复查无癫痫波发放;给与逐步减量停药一月内2次发作,多在夜间入睡或晨起前出现,症状同前,家人不放心;来上海就诊;现体重45kg;情绪乐观;爱玩游戏,近期过年熬夜,学习中等;在我院安排头MR+SWAN检查可疑左侧颞区略小;当地脑电图左侧颞区癫痫波发放为主;因上学要求门诊调整药物;按照继发性癫痫,体重安排用药观察随访中;CASE2:其一外地女孩子16岁,近期熬夜受凉发热伴咳嗽,最高体温38°,血象不高;输液抗病毒、抗炎治疗中,被家人发现口吐白沫,四肢体抽搐;伴口舌咬伤,小便失禁,1分钟后缓解,当地医院查头CT无异常,脑电图无异常;家人不放心,带患者来我院就诊;现体重49kg;情绪乐观;爱玩游戏,近有过年熬夜,学习尚可;现住我院安排头MR+SWAN+SPECT、视频长程脑电图,按照我们标准质控,先无创,从结构发育排查,再有创腰穿脑脊液细胞学、生化、免疫、病原学、免疫、脑炎排查,必要时代谢、基因及遗传因素检查,家人加强护理,严密观察随访。普及下继发性癫痫,又称症状性癫痫,指由其他疾病导致的癫痫,可见于任何年龄,大多起病于青壮年之后。发作形式多为部分性发作,如单纯部分性发作(运动性、感觉性、植物神经性)、复杂部分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等,少数患者可发展为全身性发作。继发性癫痫病-症状分类1.俗称大发作,又叫做全身性发作,大多数都有先兆,比如说患者感到如头昏、精神错乱、上腹部不适、视听和嗅觉障碍。发病时有些病人先发出尖锐叫声,随后既有意识丧失而跌倒,有全身肌肉强直、呼吸停顿,头眼可偏向一侧,数秒钟后有阵挛性抽搐,抽搐逐渐加重,这个过程有十余秒钟,阵挛期呼吸恢复,口吐白沫。刘国英指出部分病人有大小便失禁、抽搐后全身松弛或进入昏睡,随后意识慢慢清楚。2.俗称小发作,一般在短时间内患者意识障碍或丧失,并没有全身痉挛现象。每天都会有多次发作,有时可有节律性眨眼、低头、两眼直视、上肢抽动。(小儿多见)3.精神运动性发作,这种发作一般表现在发作突然,意识模糊,有不规则及不协调动作。病人的举动没有动机、没有目标、盲目而有冲动性,发作持续几个小时,有时候持续好几天。随后病人对于之前的事情完全没有记忆。4.局限性发作,比较常见的是大脑皮层有器质性损害的病人,表现为一侧口角、手指或足趾的发作性抽动或感觉异常,能够扩散至身体一侧。当发作蔓延到身体两侧,就会出现癫痫病的大发作。继发性癫痫病-发作类型一.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突然意识丧失,继之先强直后阵挛性痉挛。常伴尖叫、面色青紫、尿失禁、舌咬伤、口吐白沫或血沫、瞳孔散大。持续数十秒或数分钟后痉挛发作自然停止,进入昏睡状态。醒后有短时间的头昏、烦躁、疲乏,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若癫痫连续多次发作,发作间期意识不清或一次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者称癫痫持续状态,常可危及生命。二.失神发作(小发作)突发性精神活动中断,意识丧失、可伴肌阵挛或自动症。一次发作数秒至十余秒。脑电图出现3次/秒棘慢或尖慢波综合。三.单纯部分性发作某一局部或一侧肢体的强直、阵挛性发作,或感觉异常发作,历时短暂,意识清楚。若发作范围沿运动区扩及其他肢体或全身时可伴意识丧失,称Jackson发作。发作后患肢可有暂时性瘫痪,称Todd麻痹。四.复杂部分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精神感觉性、精神运动性及混合性发作。多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明显的思维、知觉、情感和精神运动障碍。可有神游症、夜游症等自动症表现。有时在幻觉、妄想的支配下可发生伤人、自伤等暴力行为。五.植物神经性发作(间脑性)可有头痛型、腹痛型、肢痛型、晕厥型或心血管性发作。发性癫痫多为部分性发作,亦可见全身性发作。癫痫-临床特征癫痫----临床特征(1)症状的多样性由于脑神经元异常入电的部位和传布的范围不同,癫痫发作的症状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表现为单一意识、精神、运动、感觉或植物神经的功能紊乱,也可以兼有之,即表现为两种或多种症状的发作。如有的仅表现为失神,有的表现为意识障碍和全身抽搐,有的则表现为精神障碍等。(2)反复发作性癫痫如得不到及时而又正确的治疗,在病程中则会反复发作。癫痫发作时间一般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后自行缓解。而有的如植物神经性发作则可持续数10分钟。癫痫病程中反复发作的频度差别很大。同一类型如大发作,有的病人病程初始阶段1年发作1-2次,而后变为1年发作数十次;而不同病人有的数月发作一次,也有的一月发作数次。不同类型的发作,如小发作1天多达数十次,而大发作则少见1天发作十数次。反复发作是癫痫病程中的一个特点,但不同类型和不同病人的发作频度、持续时间是不同的。(3)病因双重性癫痫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和脑损伤所共同决定的,遗传因素是癫痫发病的基础,而脑损伤是发病的条件。掌握这一特征也是认识本病的一个重要方面。尽管不同的病人两者作用的比重不一不定期相同,但作为癫痫的发病因素两者都是决定性的。癫痫-预防护理病情观察充分了解患者发作特征,如发作的诱因、场所、发作时间、发作先兆、持续时间等。严密观察发作时的特点,主要观察是以抽搐为主,还是以意识丧失为主,抽搐部位、有无大小便失禁、咬破舌头和外伤等。观察发作后的表现,如有无头痛、乏力、恶心、呕吐等。只有把详细的情况介绍给医生,才能有针对性的治疗。服药护理家属要督促检查患者按时按量、准确无误服药,防止少服、漏服和多服。家属不可随便更换药物和剂量,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药物以及更换药物的品种,均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应坚持较长时间的治疗。癫痫完全控制后,才可考虑逐渐停药,减药过程也需1年以上,切忌短期或突然停药,病程越长,剂量越大,停药越要缓慢,少数可能需终身服药。生活护理患者应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生活应有规律,可适当从事一些轻体力劳动,但避免过度劳累、紧张等。饮食应给予富于营养和容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清淡、含维生素高的蔬菜和水果,勿暴饮暴食。尽量避开危险场所及危险品,不宜从事高空作业及精力高度紧张的工作,如登山、游泳、开车、骑自行车,小孩不宜独自在河边、炉旁,夜间不宜单人外出,尤其不要做现代化的高空游戏,如蹦极等。临床上有许多癫痫患者是由于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或看电视、打游戏而诱使癫痫发作。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手机,在使用过程中发出的电磁波可使脑电图异常,有诱发癫痫病的可能[1]。心理护理癫痫是一种慢性疾病,躯体的痛苦、家庭的歧视、社会的偏见,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患者常感到紧张、焦虑、恐惧、情绪不稳等,时刻担心再次发病,家庭成员应经常给予关心、帮助、爱护,针对思想顾虑及时给予疏导,使其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愉快的心情、良好的情绪。发作护理一旦出现癫痫发作,不必惊慌,应立即将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迅速松开衣领和裤带,将毛巾塞于上下牙齿之间,以免咬伤舌头,不可强行按压抽搐的身体,以免骨折及脱臼。如出现癫痫持续状态,应及时送医院治疗,尽快终止癫痫发作。[2]
现代社会节奏加快,尤其中青年一代,工作,家庭及生活压力山大,年纪大患者有高血压,血糖血脂异常,动脉硬化饿等疾患缠身,一旦面部着凉冷风吹袭,很容易导致面部瘫痪,口眼歪斜,影响工作生活及心情。在医院通过血检查和头部影像检查排除肿瘤,脑血管病等问题。如何配合中西结合药物及达到尽快神经修复问题,很值得给大众做科普宣教一下。感谢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简称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Bellpalsy),常由茎乳突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以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为临床特征。本病与中医学的“面瘫”相似,可归属于“吊线风”“歪嘴风”“口僻”等范畴。【病因病理】一、西医病因病理1.病因及发病机制面神经炎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由于骨性面神经管只能容纳面神经,所以各种原因如受寒着凉、病毒感染、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等导致局部神经营养血管收缩缺血,而毛细血管扩张,使得面神经水肿受压而引发本病。2.病理病理变化早期主要是面神经水肿,髓鞘或轴突有不同程度的变性,以茎乳突孔和面神经管内尤为明显;严重者可有轴索变性。二、中医病因病机本病病因多以风邪为主,可有风寒、风热之不同,也可见风邪与痰瘀夹杂。1.正气不足,风邪入中由于机体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卫外不固,风邪夹寒、夹热乘虚而入,客于颜面,走窜阳明经脉,气血痹阻,肌肉弛缓不收而致口僻。正如《诸病源候论·偏风口候》中所说:“偏风口是体虚受风,风入于夹口之筋也。足阳明之筋,上夹于口,其筋偏虚,而风因虚乘之,使其经筋急而不调,故令口僻也。”2.痰湿内生,阻于经络若平素喜饮醇浆,偏嗜辛辣厚味,日久损伤脾胃,痰湿内生,或因外感病邪,内袭络脉,气血受阻,津液外渗,停而为痰,加之外风引触,风痰互结,流窜经络,上扰面部,阳明经脉壅滞不利,即发口僻。3.气虚血滞,经脉失濡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口僻日久不愈,正气日渐亏耗,气虚不能上奉于面,阴血亦难灌注阳明;或气虚血行无力,血液瘀滞于经脉,均可导致面部肌肉失于气血濡养而枯槁萎缩,终致口僻难复。总之,本病的发生,主要是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外邪乘虚入中经络,导致气血痹阻,面部经脉失养,肌肉弛缓不收,以风、痰、瘀、虚为其基本病机。初期病邪在络易治,久之则内居筋肉难愈。【临床表现】1.任何年龄均可发病。20~40岁最常见,男性多于女性。常为单侧。2.急性起病,于数小时或1~3天内达高峰。表现为口角歪斜、闭目不紧或闭目不能、流涎、鼓腮、吹口哨时漏气、漱口时漏水,部分患者在起病后有同侧耳后、耳内、乳突区或面部的疼痛。查体时可见患侧表情肌瘫痪,皱眉时额纹变浅或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闭目时患侧眼球向外上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Bell征。面颊肌瘫痪,进食时食物易滞留于患侧齿颊之间,并常有口水从该侧淌下,泪点随下睑外翻,使泪液不能正常吸收而外溢。还可以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丧失与听觉过敏,耳廓与外耳道感觉减退,外耳道或鼓膜出现疱疹,称为Hunt综合征,系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多为单侧性,偶见双侧,后者多为吉兰-巴雷综合征。3.临床可根据经验和肌电图来判断预后①不完全性面瘫者,在起病后1~2周开始恢复,1~2个月内可恢复并逐渐痊愈;大约75%的病人在几周内可基本恢复正常。年轻的患者预后较好。②面瘫4天后镫骨肌反射仍存在者预后良好。③发病时伴有乳突疼痛,老年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心绞痛或有心肌梗死病史者,预后均不良。④面神经传导检查对早期(起病后5~7天)完全面瘫者的预后判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如受累侧诱发的肌电动作电位M波波幅为正常侧的30%或以上者,则在2个月内可望完全恢复;如为10%~30%者,则需2~8个月恢复,且可有一定程度的并发症;如仅为10%或以下者,则需6个月到1年才能恢复,且常伴有并发症(面肌痉挛及连带运动);如病后10天内出现失神经电位,恢复时间则将延长。【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常规的血液及脑脊液检查一般无异常改变,但急性感染性(风湿、骨膜炎等)面神经麻痹者可有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血沉增快。内耳道照片异常。电变性测定和肌电图面神经改变,有助于预后的估计。二、鉴别诊断本病需与能引起面神经麻痹的其他疾病相鉴别。1.吉兰-巴雷综合征可发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常为双侧性,且有对称性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脑脊液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2.大脑半球肿瘤、脑血管意外等其发生的中枢性面瘫仅限于病变对侧面下部表情肌的运动障碍,且多伴有对侧肢体的瘫痪、舌肌瘫痪。如是脑干病变引起的交叉瘫痪,可见病变同侧所有的面肌均瘫痪,面瘫对侧的肢体瘫痪。3.脑桥小脑角颅底病变如听神经瘤、脑桥小脑角脑膜瘤或蛛网膜炎、颅底脑膜炎、鼻咽癌等引起的面神经麻痹,常同时伴有其他颅神经损害或小脑损害。脑桥小脑角病变除面瘫外,常有复视、耳鸣、眩晕、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等表现。【治疗】一、治疗思路面神经炎的治疗原则是积极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面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受压,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西医大多采用对症处理,缺乏特殊的治疗药物,早期运用激素有较好的效果。中医辨证施治加针灸,或再配合其他外治疗法,一般可获得较显著的疗效。因此,对本病的治疗,中医有一定优势,尤其是对面神经炎恢复期的患者。二、西医治疗1.药物治疗(1)急性期应尽早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地塞米松10~15mg/d,7~10天;或泼尼松,初始剂量为1mg/(kg·d),晨起一次顿服,1周后逐渐减量停用。如系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面神经炎,则用阿昔洛韦0.2g,每日5次,口服,连用7~10天。(2)B族维生素、加兰他敏、能量合剂等也可选用。2.物理疗法及针刺治疗急性期可在茎乳突孔附近部位予以热敷、激光,红外线照射或超短波透热疗法。恢复期可予以碘离子导入治疗。针灸宜在发病1周后进行。3.康复治疗患者自己按摩瘫痪侧面肌,每日数次,每次5~10分钟。当神经功能开始恢复时,患者可面对镜子练习各单个面肌的随意运动,促进瘫痪面肌的早日恢复。4.其他如影响眼闭合时,为了保护暴露的角膜及防止结膜炎,可根据情况使用眼罩、眼药膏、眼药水。5.手术治疗对病程超过2年以上仍未恢复者,可考虑面神经管减压术,或面神经-副神经、面神经-膈神经、面神经-舌下神经吻合术,但疗效尚不肯定,只宜在严重病例试用。三、中医治疗(一)辨证论治面神经炎早期治疗以祛风邪、通经络为主,后期治疗从益气、补血、活血、通络着手,往往可获较好疗效。1.风寒袭络证症状:突然口眼斜,眼睑闭合不全,或有口角流涎,眼泪外溢,伴恶风寒,头痛鼻塞,面肌发紧,肢体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治法:祛风散寒,温经通络。方药:小续命汤加减。若表虚自汗者,去麻黄,加黄芪、白术。兼头痛,加白芷、羌活;面肌抽动;加天麻、蜈蚣、全蝎;若口角流涎加白僵蚕。2.风热阻络证症状:骤然起病,口眼斜,眼睑闭合不全,头痛面热,或发热恶风,心烦口渴,耳后疼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治法:祛风清热,通络止痉。方药:大秦艽汤加减。风热表证明显者,去细辛、羌活加桑叶、蝉蜕;兼头痛目赤者,加夏枯草,栀子。口苦者,加柴胡、生石膏;兼头晕目赤,加钩藤、菊花。3.风痰阻络证症状:突然口眼斜,面肌麻木或抽搐,颜面作胀,或口角流涎,头重如裹,胸膈满闷,呕吐痰涎,舌体胖大,苔白腻,脉弦滑。治法:祛风化痰,通络止痉。方药:牵正散合导痰汤加减。若痰浊化热者,加黄芩、竹茹。4.气虚血瘀证症状:口眼斜,日久不愈,面肌时有抽搐,面白气短,神疲乏力,舌质紫暗,苔薄白,脉细涩或弦涩。治法:益气活血,和营通络。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若顽固不愈者,加三七、穿山甲、鬼箭羽;面肌抽搐,加全蝎、蜈蚣;兼血虚,加熟地黄、白芍;兼阴液不足,加玄参、麦冬。(二)常用中药制剂大活络丸功效:祛风除湿,理气豁痰,舒筋活络。适用于风痰阻络证。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三)其他治疗1.针刺以阳白、地仓、翳风、颊车、合谷、太冲、风池为主穴。急性期配穴:攒竹、四白、颧髎、人中、承浆、迎香、下关等;后遗症期配穴:肾俞、脾俞、风门、足三里、风市等。根据病性虚实,酌情使用补泻手法。急性期尤需注意面部穴位宜轻刺激。耳针取穴:眼、肝、口、面颊、神门等。2.外治法(1)外敷法①复方牵正散:祛风活血,舒经活络。用于风邪中络,口眼歪斜,肌肉麻木。外用,贴敷于患侧相关穴位。贴敷前将穴位处用温水洗净或酒精消毒。贴敷期间应防受风寒。②将马钱子研为细末,每取1.5g撒于麝香止痛膏或其他药膏上,贴于患侧相关穴位,2日1次,5次为一疗程。(2)推拿取穴风池、翳风、睛明、阳白、太阳、迎香、地仓、印堂、人中、承浆、合谷、外关、脾俞、胃俞、足三里等,用推、摩、按、揉等手法。本病若及时采用针对性中西医结合治疗,大多数病例在短期内可以恢复。老年患者,合并动脉硬化,或诱发电位明显异常者,恢复相对缓慢,部分病人可能终生留有后遗症。【预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通常在发病后1~2周内开始恢复,大约80%的患者在几周及1~2月内基本恢复正常。1/3患者为部分性麻痹,2/3患者为完全性麻痹。在后者中,约16%不能恢复。【预防与调护】面神经炎病因尚未完全明了,故预防应以增强体质、增加抵抗力为主。已罹患此病,应树立信心,可用自我按摩或热敷等物理治疗。据统计,患面神经炎痊愈后有3%的复发率,复发时限为10~20年不等,故在获愈后仍需劳逸结合,注意调养。
科室:精神心理科徐一峰医典专家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会长,上海市医学会常务理事,精神医学专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陈剑华医典专家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医务部副主任,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青年会概述操作目的操作后须知主要目的:行为和认知治疗结合,改变个体歪曲认知和非适应性行为排查疾病:抑郁、广泛性焦虑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惊恐障碍、进食障碍和强迫症等适用人群:认知不恰当导致心理问题或行为问题的人群禁忌人群:没有针对的特殊人群认知行为治疗简单来说就是将行为治疗和认知治疗结合,通过认知和行为的一些理论及技术方法来改变个体歪曲的认知和非适应性的行为。具体说来,行为治疗是以学习理论和实验证据确立的有关原则和方法,改变非适应性行为的心理疗法。而认知治疗,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改变个体歪曲认知的心理疗法。认知行为疗法主要用来做什么?许多心理问题都可以用认知行为治疗方法来处理,包括抑郁、广泛性焦虑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惊恐障碍、进食障碍和强迫症等。此外,该方法还可以治疗一些跟躯体有关的问题,如失眠、吸烟等。认知行为疗法有哪几种类型?应如何选择?认知行为疗法并没有明确的分类,其治疗方法是灵活的。但是一般情况下有多种形式,包括:理性情绪疗法、辩证行为疗法、问题解决疗法等,要根据具体的问题进行选择,没有统一的模板。做认知行为疗法时主要会用到哪个医疗器械?应如何选择?一般不需要特殊器械,如果需要做心理测试,可能会用到纸质量表、计算机等设备。认知行为疗法通常需要多少费用?医保是否可报销?该治疗各地收费标准不一。认知行为疗法的发展历程是怎么样的?上世界60年代,Beck博士在研究精神分析疗法的过程中,发现了该疗法有效。后来,经过临床试验研究,这种疗法才得到了循证的支持。如今,在西方发达国家,认知行为治疗已经取代精神分析疗法,成为主流的治疗方式。在我国,虽然该疗法也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尤其是得了到临床精神科的认可。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从该疗法获益。患者最常问的问题问认知行为疗法与其他心理治疗方法有什么区别?答目前精神科医院和其他私人机构中有许多不同的心理治疗流派和方法,比如精神分析、冥想、正念治疗等,认知行为治疗和其他心理治疗的区别在于理论基础上的差异。也就是说,治疗师在治疗中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在认知行为治疗中,治疗师的注意力集中于个体生活中的经历及其对个体现在的影响。我们知道,人们生活中会发生很多糟糕的事,但重点其实并不在于你生活中发生了什么,而是你从这些事中学会了什么,以及这些学到的东西对你当下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这就是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基础。其他的治疗方法,往往关注于发掘许多年前在你生活中发生的事,然后让你重新体验、重新塑造,尝试以现在的自己来掌控过去的情境,而认知行为疗法更关注此时此刻。患者知情配合包括生活方式,行为配合很重要,也是个循序渐进的植物神经修复过程。
组织窗评估(1)CTP:计算核心梗死及异常灌注区体积,缺血半暗带为脑梗死核心区与异常灌注区之间的差异区域。通过异常灌注区体积/梗死核心体积,计算不匹配比率(mismatchratio),判断患者是否具有适合动脉内治疗的目标不匹配区域(targetmismatch)。目前参考如下标准:①梗死核心区:CBV绝对值<2.0ml/100g,或相对CBF值<30%对侧正常脑组织CBF值;②低灌注区:Tmax>6s,或相对MTT值>145%对侧正常脑组织MTT值。核心梗死区小(<70ml),低灌注区与核心梗死区不匹配比例大(>1.2或1.8)且严重低灌注区(Tmax>10s)<100ml,提示患者适合接受动脉内治疗。尽管CTP仅对两侧大脑半球缺血程度,状态很合适。对于慢性脑缺血部分病例也需要进行早期结合头部CTP或MRP或ASL或SpeCT评价,必要时给予相应干预治疗,预防早期血管性认知障碍,血管性运动障碍,提升老年前期生活能力,更有必要。
目前肌肉萎缩尚无统一分类,我们从临床实际出发,结合病原因分类如下。1、神经源性肌萎缩主要是脊髓和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引起。见于脊椎椎骨骨质增生、椎间盘病变、脊神经肿瘤、蛛网膜炎、神经炎、神经丛病变、脊神经肿瘤、蛛网膜炎、神经炎、神经丛病变、神经损伤、脊髓空洞症、运动神经元性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脑部病变和脊髓病变导致的废用性肌萎缩症等。2、肌源性肌萎缩常见于肌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性肌强直症、周期性麻痹、多发性肌炎、外伤如挤压综合征等、缺血性肌病、代谢性肌病、内分泌性肌病、药源性肌病、神经肌肉传递障碍性肌病如重症肌无力等。3、废用性肌萎缩上运动神经元病变系由肌肉长期不运动引起,全身消耗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4、其他原因性肌萎缩如恶病质性肌萎缩、交感性肌营养不良等。
既往脑血管病被认为是老年人的专病;近些年,随着现代化进程推进,生活水平提高,工作生活压力增加,医学诊治进步;查阅近几年国内外有关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危险因素研究,发现在传统危险因素外,又出现一些新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感染因素,同型吸烟、饮酒,半胱氨酸血症,载脂蛋白,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胰岛素受体等基因多态性,卵圆孔未闭,蛋白C/S缺乏,颅内外血管夹层,家族性心脑血管病等,但具体致病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故对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预防和治疗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提供科学方法和依据;所以尤其青中年人一旦有以上因素或BS-FAST异常;及早进入医院进行卒中及时精准评估、诊治,针对性治疗,做好一二级预防,非常必要。
AnnalsofNeurology(11.2):减缓衰老,还降低痴呆风险!这种饮食模式或将成为研究大热门原创 Catherine 梅斯学术 2024-04-1020:10 上海 3人听过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养生了——很多人发现,自己年纪轻轻二三十多岁,记性就不好使了;而有的中年人发现,20岁过目不忘的东西,到了快40岁居然扭头就忘了。关爱大脑健康,就要注重饮食搭配!根据美国报道的饮食榜单,「总体最佳饮食排行榜」的前两名,依旧是近几年比较火的地中海饮食和DASH饮食。结合上述两种“最健康”的饮食,专家们又推出了一种新的饮食方案——MIND饮食。MIND是Mediterranean-DASHInterventionforNeurodegenerativeDelay的缩写,以地中海和DASH饮食为基础,强调植物性食物、鱼类和家禽,几乎不含饱和脂肪和糖。目前,多项研究报道,MIND饮食能够预防痴呆症、增强脑力。近日,一项来自美国的研究发现,坚持MIND饮食与痴呆症患病风险和死亡率的降低有关。作者表明,健康饮食能够减缓衰老对人体的影响,包括对大脑的影响。该研究题为“Diet,PaceofBiologicalAging,andRiskofDementiaintheFraminghamHeartStudy”,发表在AnnalsofNeurology杂志。一、研究背景到目前为止,痴呆症的最大风险因素是衰老。与健康饮食和降低痴呆风险相关的生物过程,包括逆转几个所谓的衰老标志,比如:代谢调节、减少炎症和氧化应激以及血管健康等。在最新的衰老测量方法中,这些算法将白细胞DNA序列上数十到数百个化学标签(称为甲基化标记)的信息结合起来,以评估多系统生物衰老的速度和进展——这些算法被称为「表观遗传时钟」。PhenoAge、GrimAge和DunedinPACE是目前使用最多的表观遗传时钟,能够很好地预测健康寿命;同时,它们还表明,饮食更健康的人有着更年轻的生物年龄,衰老速度也更慢。本研究重点关注了DunedinPACE时钟——与PhenoAge和GrimAge时钟相比,DunedinPACE与认知和大脑衰老结果以及饮食相关的证据更一致,包括在此研究的Framingham后代队列中。研究人员还对PhenoAge和GrimAge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表观遗传时钟分析检验了多系统生物衰老是饮食与痴呆关联的潜在机制的假设。二、研究方法1.研究人群弗雷明汉心脏研究是一项持续的、以人群为基础的队列研究,从1948年开始,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弗雷明汉镇招募了3代家庭。其中,本研究分析了第二代参与者(后代队列)的数据,收集了包括体检、生活方式相关问卷、血液采样,以及从1991年开始的神经认知测试。此外,还对确定有痴呆风险的参与者进行了额外的年度神经学和神经心理学检查。2.DNA甲基化从dbGaP获得全基因组DNA甲基化(DNAm)谱。对于后代队列,使用InfiniumHumanMmethylation450BeadChip(Illumina)从第8次访问(2005-2008年)收集的全血血沉棕黄层样本中测量DNAm。DunedinPACE表观遗传时钟是使用GitHub上提供的代码根据Belsky等人中描述的程序从DNAm数据集计算出来的。3.饮食评估MIND饮食评分根据15种食物的摄入量计算得出,其中包括10种对大脑健康的食物组(绿叶蔬菜、其他蔬菜、坚果、浆果、豆类、全谷物、鱼、家禽、橄榄油和适量的葡萄酒)和5种不健康的食物(红肉、黄油/人造黄油、奶酪、糕点/糖果、油炸/快餐)。根据食用频率,为每个食物组分配0、0.5或1的分数(对于健康食品,分数越高对应食用频率越高;对于不健康食品,分数越高对应食用频率越低)。4.评估痴呆症和死亡率全因死亡率数据是通过对医疗和医院记录、死亡证明、与私人医生的沟通以及近亲访谈的持续监测而获得的。5.协变量在第8次访问(DNAm基线评估)时收集了人口统计、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变量,包括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婚姻状况。三、研究结果在纳入的1,644名参与者中,54%是女性。其中,坚持MIND饮食的参与者大多为女性,受教育程度较高,吸烟者的可能性较小,进行更多的体力活动,并且BMI较低。此外,研究者发现,过去几十年饮食更健康的参与者基线衰老速度较慢,患痴呆症的风险也较低,结果显示,最密切遵循MIND饮食的人DunedinPACE时钟评级较慢,患痴呆症或死亡的风险降低。DunedinPACE值越低,反映出在衰老过程中器官系统完整性的保存越好,意味着细胞水平上基于衰老的分子损伤积累越少。四、总结这项研究表明,更健康的饮食与较低的痴呆风险之间的关联部分是由生物衰老速度减慢所介导的。如果观察结果在更多样化的人群中得到证实,那么监测生物衰老可能有助于预防痴呆症。然而,衰老途径的速度并不能完全解释饮食与痴呆症的关联,这表明存在其他更直接的途径。因此,需要精心设计的观察性研究来进行中介分析,以研究营养物质与大脑衰老的直接关联,这种关联可能独立于全身生物衰老而发挥作用
“当北大教授成为24小时照护者”刷屏,阿尔茨海默病到底是怎样的病?“作为一个50多岁的人,我此前没有料想到的一个困境是,这个年龄的人,完全有可能从一位事业有成的专业人士变成全天候护理人员。”胡泳说。胡泳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一个典型的“三明治一代”:父亲以96岁高龄过世未久,母亲今年85岁,患有重度阿尔茨海默症,孩子未成年,本人处于事业巅峰期。过去三年多,照护父母占据了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活动范围随之缩小,现在的他已经基本不出海淀区了。原本的学术工作和个人生活遭到切割、压缩,并轨到“换尿布、擦屎擦尿、洗澡、洗床单、做饭的自动化程序里”。近日,《当一位北大教授成为24小时照护者》一文在朋友圈被刷屏,文章细节丰富,在体味着照顾老人的艰辛的同时,也再度引发大众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关注。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病?文汇报邀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云霞教授说说这一“大脑顽疾”——“百年孤独:最残酷的记忆诅咒”100多年前,德国法兰克福的病理医生阿尔茨海默发现他的一名痴呆患者脑内有很多奇怪的淀粉样斑块,以及神经纤维缠成一团一团的结构。此后,该病被命名为一个独立的疾病。显微镜下的斑块及阿尔茨海默医生手绘的神经原纤维缠结医学总是在不断认识疾病,验证科学发现的道路上不断进步。简单来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内出现两种异常蛋白:淀粉样蛋白(即Aβ蛋白)和Tau蛋白,这是毋容置疑的事实。而最近,激起轩然大波的“淀粉样蛋白假说”事件,更是给大众有了近距离了解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异常蛋白的机会。实际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内出现的“老年斑”包含了各种Aβ肽。其中,Aβ40和42是老年斑内主要组成部分。这个美国“造假科学家”声称自己发现了一种新的Aβ肽,并命名为Aβ56,不过,这种新发现的蛋白与阿尔茨海默病脑内老年斑的主要成分Aβ40和42完全不是一回事。脑内发生异常蛋白的病理变化是疾病的原因,还是结果?不管科学界如何争论,一些基本认识是确定的,Aβ蛋白和Tau蛋白伴随了阿尔茨海默病发生、发展、加重的全过程。由于Aβ在该病中发现了100多年,目前仍然没有被攻克,阿尔茨海默病被称为“百年孤独:最残酷的记忆诅咒”。Aβ蛋白和Tau蛋白的检测有助于早发现早诊断大规模的人群队列研究发现,Aβ和Tau蛋白在脑内的异常改变出现在痴呆症状出现之前15年甚至20年左右。那么,如何发现人类大脑里异常蛋白的出现和增多?以前,都是脑活检或死后尸检才能证实。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人类实现了不取脑组织进行病理切片,就能发现这些病理变化的先进方法。正是由于这些最新检查手段的问世,近年国际上更新了阿尔茨海默病诊断共识,发布在国际权威杂志上,提出了以病理性生物标志物为依据的相对精准的诊断理念。这也意味着将诊断关口前移,在轻度认知功能减退期、甚至症状前期即可诊断,将诊断及鉴别诊断趋于精准。具体来说,如今的医生可以通过化验脑脊液或PET-CT/MR检查,去探查一个人大脑脑内Aβ沉积和Tau蛋白增加的情况。这两种检查在医院里是如何实施的?【方便快捷的脑脊液化验】虽然脑脊液检查需要进行腰椎穿刺,但创伤微小,简便易行,体感类似静脉穿刺,且一次性检测就能获得脑内Aβ和磷酸化Tau蛋白和总Tau蛋白的变化,更助于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故脑脊液的分子标记物检测在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再者,脑脊液检查相对经济方便,避免给患者家庭造成更大经济负担。按照国际普遍接受的观点,鼓励医生及患者家属对有主观记忆功能障碍并经客观评价有认知损害的老年人(尤其是有痴呆家族史),进行脑脊液的Aβ42、Aβ40、T-tau、P-tau等检测,实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贴士:许多患者及其家属对脑脊液检查有所顾虑,但实际上脑脊液获取与女性无痛分娩的腰麻过程类似,患者的感受近似于静脉注射。家属或者患者还会疑问脑脊液抽取后是否会导致体液的丢失,实际上脑脊液就如同血液是不断进行代谢的,正常人脑脊液每天处于不断分泌和吸收的平衡状态。正常成人的脑脊液约有100-150mL,每日分泌量为400-500mL,可见脑脊液每天可以更新至少三次。每次腰穿放的液体量不会显著影响脑脊液的循环。【PET检查】PET是一种比较新的影像方法,淀粉样蛋白-PET可以提供淀粉样斑块在大脑的分布和含量,与尸检结果一致率高,可作为活体显示Aβ病理改变最直接的诊断方法。研究表明AD患者在无症状期未出现脑萎缩和脑代谢减低时,PET也可以发现脑内淀粉样蛋白沉积,故淀粉样蛋白-PET对痴呆早期有重要意义。对于PET检查而言,最大的限制在于价格昂贵,一次示踪剂检查只能获得一个病理标志物。如果还想知道更多的病理蛋白如Tau蛋白的分布情况,患者可能需再次进行检查。部分患者对PET检查所致的辐射有所顾虑,但辐射主要来自于示踪剂,排泄较快,检查后患者可以通过大量饮水加快示踪剂排泄。相对对于痴呆造成的长期负担而言,行PET检查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文:李云霞图:本报资料图编辑:唐闻佳责任编辑:樊丽萍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相关推荐“感谢中国儿科医生!”俄罗斯患儿跨境就医,复旦儿科医生解其药物难治性癫痫健康2小时前中国帕金森患者约占全球患者的50%,上海启动帕金森病对接帮上海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