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定义1.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本病可通过自身接种,也可能通过其他接触途径感染,但绝大多数仍为性传播所致。 2.人类乳头瘤病毒是一种DNA病毒,有120多种亚型,与尖锐湿疣相关的型别有15种以上,6型、11型等为低危,16型 、18型等为高危。 临床表现1.潜伏期1~8个月,平均3个月。 2.好发部位男性依次见于包皮、系带、冠状沟、龟头、尿道口、阴茎体、肛周和阴囊等。女性依次见于大小阴唇、前庭、后联合、阴蒂、宫颈和肛周等。偶见发生于肛门生殖器以外的部位,如腋窝、脐窝、口腔、乳房和趾间等。 3.典型尖锐湿疣开始时为小而淡红色丘疹,以后逐渐增大增多呈疣状突起,疣体形态可表现为丘疹型、乳头型、菜花型、鸡冠型或蕈样型等,疣体表面凹凸不平,常潮湿,呈白、红或污灰色,可浸渍、糜烂、渗出或出血,无明显痛痒感,偶可有异物感或痒感,个别表现为巨大型尖锐湿疣,疣体生长过度,称为巨大型,此型与HPV6型有关,临床外观似鳞状细胞癌,故也称癌样尖锐湿疣,其组织学为良性病变,但少数可恶变,一般用手术切除治疗。 4.暴露于HPV后,亚临床感染或潜伏感染可能是最常见的后果,亚临床感染的皮肤粘膜表面外观正常,如行醋酸白试验,可出现阳性。 典型图片儿童尖锐湿疣 草莓状尖锐湿疣 扁平型尖锐湿疣 鸡冠状尖锐湿疣 菜花状尖锐湿疣 花菇状尖锐湿疣 肛周菜花状尖锐湿疣 诊断要点1.通过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即可作出诊断,而无需做辅助实验室检查。 2.在临床表现不典型,疑为HPV亚临床感染与其他疾病作鉴别等情况下,可考虑做辅助检查,醋酸白试验、组织病理检查、HPVDNA分子生物学检测。 鉴别诊断1.扁平湿疣:为表现扁平的潮湿的丘疹,常常融合,基底不窄,可找到梅毒螺旋体,梅毒血清血阳性。 2.女性假性湿疣:皮损对称位于两侧小阴唇内侧,群集不融合的鱼子状或息肉状小丘疹,淡红色,轻痒或无自觉症状。 3.阴茎珍珠状丘疹:多见于青状年,为冠状沟部珍珠状半透明丘疹,白色、淡黄,沿冠状沟排列成一行或数行,无明显自觉症状。 4.皮脂腺异位症:丘疹在黏膜内,无重叠生长,多为淡黄色。 5.系带旁腺增生:包皮系带两侧成对排列的皮色或淡红色丘疹,有的表面可见轻度棘刺状,丘疹基底不窄,粟粒或针头大,无明显自觉症状。 6.传染性软疣:单个不融合的皮色半球形丘疹,周围光滑,中央有脐凹,可挤出软疣小体。 治疗要点1.联动化验。2.性伴侣同查。3.治疗尖锐湿疣的方法很多,大多近期疗效较好,但临床复发率很高,应根据皮损的大小、部位、年龄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局部给药,手术,物理治疗如二氧化碳激光、电灼、冷冻等。4.送病理及DNA分型。5.在患者治疗期间应避免性行为,每1~2周复查一次,在治疗的观察期间:3~6个月内,如有性行为,应全程使用安全套。连续6个月不复发视为治愈。6.任何一种治疗方法或多种方法练用都有可能产生复发。 复发探讨一、少数患者尖锐湿疣皮损会多次复发,其原因可能是:1.临近部位HPV的亚临床感染。2.治疗后的残余皮损中仍含HPV。3.伴有其他疾病,如某些性病,包皮过长。4.特异性免疫功能低下。5.再感染。二、对于尖锐湿疣频繁复发的患者,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的方法,可能的办法是:去除可能的病因,如同时存在的其他感染;在广泛彻底去除疣体后,使用药物治疗,如干扰素、白介素等。 健康宣教健康人群应注意尖锐湿疣的预防,主要措施包括:避免非婚性接触,注意个人卫生,尽量不使用公用的马桶、浴盆和毛巾等用品,如使用这些用品应注意清洗和消毒,性接触时全程使用安全套,防止传染。
腋臭俗称狐臭,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困扰着一大批患者,尤其是中青年患者,笔者接触腋臭患者较多,深知他们的生理及心理困扰,有时甚至影响社交及工作。其发病机制,主要与腋下皮肤汗腺(以大汗腺为主)的分泌旺盛及细菌分解共同作用。传统手术切除腋下皮肤,效果肯定,但往往疤痕较大,患者难以接受 目前,我院采取保留腋下皮肤,暴露汗腺 裸化皮肤 再缝合固定皮瓣,取得良好效果。 笔者经过此术式500余例的临床观察,与传统手术效果无明显差异,解决了患者的痛苦,得到了患者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