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术当日术后即刻开始冰袋冰敷,但冰敷时注意不要让水浸湿纱布,一定保持伤口干燥。冰敷的具体方法可以用冰袋,或是毛巾包裹冰块,或是用冷藏的牛奶或果汁的软塑料包,这些都不要直接放在眼睛上,而是要放在眼睛周围的额头、面部等部位,每天3到4次,每次半小时左右,温度不要过低以免冻伤皮肤2、术后第二天到拆线眼部包扎的纱布在术后第二天可以自行在家中拆除,眼皮上/眉毛下的刀口可以用消毒棉签蘸眼药水(如氯霉素、氧氟沙星眼药水等)进行清洁,轻轻擦除刀口上的分泌物,之后薄薄涂一层眼膏(红霉素或金霉素眼膏)进行保护,每天两次,晨起和睡前各一次;术后有时眼结膜(白眼仁)会反应性发红,不要紧张,可点眼药水缓解。术后最初的3天内是眼部水肿的高峰期,眼部和周围的面部都会肿胀,局部可能会有发红、青紫,这是人体的自然反应,没有药物可以避免这个过程,但可以在眼周局部进行冰敷来缓解水肿。一般术后3天后就会开始逐渐消肿。等肿胀过去手术的效果就会慢慢显现出来,肿胀期间可能出现的两侧不对称,弧度不美观等情况,随肿胀减退这些情况会逐渐消失,这期间不要时时照镜子、忧心忡忡。局部的发红、青紫也会逐渐消退为皮肤的黄染,这个黄色清洗不掉,会逐渐自然消退为正常肤色。3、休息术后1周内禁止剧烈活动,尽量少用眼(包括上网,打游戏,看书看报,看电视和智能手机),不需要特意锻炼睁眼闭眼;休息得越好,恢复得越快;4、运动眼袋术后一周内禁止一切体力劳动(包括运动锻炼、家务劳动、旅游、用力大便等);5、抗生素,消肿药眼部美容手术大部分是很小的清洁手术,术后一般不用服用药物。但一些有污染可能的情况可以预防性的服用三天抗生素。5、疼痛麻醉完全过后这时眼睛处于包扎状态,不去触碰刀口是不会很痛的,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有些隐痛,可以少量服用止痛药(如散利痛或芬必得,药房有售),但不宜大量一直服用;7、拆线内切口眼袋无需拆线,外切口眼袋或重睑、内眦开大等手术在6-7天后拆线,拆线不一定要来我院拆,可以在家周围找正规医院进行拆线。拆线后两天可以正常洗脸,碰水。具体拆线时间医生一般会在病历上写明,拆线如果因为有事可以延后一两天,不能提前。8、关于术后饮食术后饮食以清淡为主,因为疤痕的形成及稳定需要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最好不要抽烟喝酒,少食辛辣。海鲜并不是绝对的禁忌,如果是以前就经常吃的海鲜种类的可以继续吃,如果以前没吃过的或吃得少的可以先少量吃后观察。术后吃酱油不会导致刀口发黑,刀口的颜色不会受食物影响。手术的恢复需要全面的营养,包括禽肉蛋奶,蔬菜水果,不可偏废。完全素食不利于正常恢复。不要随便吃补品(尤其是年青人)。9、术后恢复拆线后3个月内新愈合的刀口(尤其是开眼角的刀口和双眼皮内侧的刀口)可能会增生发硬、发红、局部突起或有时隐/刺痛,可能影响双眼皮的折叠效果,这是刀口正常的演变过程,3个月后就会开始缓解、减退,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想采用防疤产品,可涂抹防疤药物(如金巴克、康瑞保)等,或是有保温功能的化妆品(如芦荟凝胶,成分越简单越好)。要注意不要涂抹太厚,避免涂到眼睛里面。使用时间为术后1至3个月。手术一个月后可以逐渐恢复运动锻炼或体力劳动。双眼皮的宽度在术后早期肯定是比较宽的,也可能会显得比较肿,由于各人体质也会恢复的有快有慢(两侧眼睛恢复也有快慢差别),不要跟别人比,每个人的情况都不相同,只要术后宽度、肿胀是在逐渐好转,而不是越来越重就没有问题,请耐心等待,平时还是要注意休息,少用眼。10、袪疤药眼部美容手术后瘢痕一般不明显,一般无需应用抗瘢痕药物,但使用并无坏处。11、关于热敷手术后不建议热敷来促进消肿,因为双眼皮的正常肿胜过程并不厉害。而热敷的效果就是增加局部血液循环,虽然帮助消肿,但丰富的血液循环同时会促进瘢痕形成,反而适得其反。所以除非非常明显的肿胀,一般情况下不建议热敷。12、术后肿胀期术后肿胀恢复期的时间主要取決于个体自身体质。一般明显的肿大概2-4周消除,完全自然3-6个月。埋线法重睑术后肿帐时间较短,通常1至2周即可完全恢复自然。13、关于化妆和护肤内切口在术后即可正常化妆及护肤;外切口眼袋,正常的皮肤护理在拆线后两天即可正常进行。化妆品在非切口区域也可正常使用,手术切口的区域需在术后三个月,最好半年后再接触化妆品。以上都是常规情况下的恢复过程及护理要点,但个体差异肯定会有特别的处理,这个时候我会单独交代护理要点的。
1.做双眼皮手术有没有年龄限制?咨询双眼皮手术的求美者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低龄化,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需要注意是:双眼皮手术最低年龄要求是17周岁。而当我们的肌肤25岁之后,就开始逐步的衰老,一般来说,建议双眼皮手术最好是在30周岁之前做,这样机体自我恢复能力比较强,术后效果也比较理想。如果年龄偏大,且本身就存在上脸下垂的问题,再做眼部手术的话,相对来讲就比较复杂一点,而且恢复也需要更长的时间。2.双眼皮术后出现眼球充血的情况是怎么回事?如果术后眼白地方出现充血现象,没有蔓延到黑眼球部位,且没有出现明显视力下降和瘙痒等明显症状的话属于正常的术后反应(术中过分紧张和个人体质等等有关,手术血管出血多造成,较少一部分受术者会出现这种情况,不过是属于正常现象)。建议多冷敷有助于缓解胂胀淤血(人体血管遇冷会收缩从而减少出血)一般半个月左右充血就会被吸收恢复了。不要太多担心,注意眼部卫生,术后尽量要保持仰头的姿势,少看电视,少上网,给眼部充足的体息,避免眼睛超负荷的劳累。3.双眼皮术后出现分泌物增多的情况怎么办?关于双眼皮术后出现分泌物增多的情况可能是手术对眼睛刺激导致的。手术后,身体的免疫功能会下降,眼睛会更容易疲劳,产生的分泌物开始增多。可以每天都可以用生理盐水清洗,这一次可以用妥布霉素滴眼液。多吃蔬菜和水果,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等。4.最后关于双眼皮手术的常规注意事项相信大家都有了解,便不再赘述,在这里给大家提几个容易被忽略的点:(1)术前三个月停止贴双眼皮贴,这是因为皮肤容易松弛,会导致皮肤质地发生改变;(2)术前一段时间内不要吃一些活血化瘀的药,容易增大手术的风险;(3)手术当天及术后第一天隔着纱布对眼睛周围进行冰敷,很多人容易忽略,这是为了减少渗出让眼睛不那么肿;(4)取下纱布后可自己使用眼药水对渗出物、分泌物进行清洁,保持清洁的状态;(5)拆线后可进行一些疤痕的护理,注意忌口,少晒太阳,可适当选择一些疤痕的药物;(6)最后一点也是比较争议的一点,那就是不推荐美皮护,这是因为在术后很多求美者贴的不好,然后极易引起双眼皮的形状发生改变。
1.、术后即刻手术之后走出手术间的时候即开始冰袋冰敷,冰敷一天,可减少术后肿胀。但冰敷时注意不要让水浸湿纱布,一定保持伤口千燥。2、术后第二天到拆线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拆掉包扎纱布,用碘酒或酒精清洗伤口消毒。有血痂时可以用普通眼药水湿润后擦掉。3、抗生素,消肿药切痣手术是很小的清洁手术,术后一般不用服用药物。但有一些污染可能的可以预防性的服用三天抗生素。4、拆线面部手术在6-7天后拆线,躯干部手术10日左右,四肢部手术术后两周拆线,拆线不一定要来我院拆,可以在家周国找正规医院进行拆线。拆线后两天可以正常碰水。5、关于术后饮食术后饮食以清淡为主,因为疤痕的形成及稳定需要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最好不要抽烟喝酒,少食辛辣。6、减张护理(非常重要)切痣(或瘢痕)术后最关键的是要在术后3-6个月坚持进行伤口减张。我建议采用瘢痕贴的方法,在减张的同时应用硅酮产品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具体实验方法可以观看我的视频-瘢痕贴的使用。张力比较大的伤口还要采用减张器减张。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伤口防晒,防止色沉。7、关于热敷手术后不建议热敷来促进消肿,因为正常肿胀过程并不严重。而热敷的效果就是增加局部血液循环,虽然帮助消肿,但丰富的血液循环同时会促进瘢痕形成,反而适得其反。所以除非非常明显的肿帐,般情况下不建议热敷。9、关于化妆和护肤正常的皮肤护理在拆线后两天即可正常进行。化妆品在非切口区域也可正常使用,手术切口的区域需在术后三个月,最好半年后再接触化妆品。以上都是常规情况下的恢复过程及护理要点,但个体差异肯定会有特别的处理,这个时候我会单独交代护理要点。
近视手术并非人人可做!26项检查逐一过关,才是对患者的负责。摘镜族一定要重视术前检查。 严控禁忌症:近视手术已上升到国家关注层面 暑期是近视手术的高峰。面对如此庞大的近视手术人群,如何让锦上添花的手术满足摘镜族的期待,术前检查就成为关键。 严控近视手术风险已上升到国家关注的层面。近日,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王宁利在国家卫健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强调,近视手术“三大禁忌症不能做”。“第一,近视还在发展不能做;第二,有遗传角膜病,是严格规定不能做,做了以后可能出现并发症;第三,有些人的角膜厚度太薄不适合做角膜激光手术;此外,高度近视高到2000度要不要做?以目前临床技术常规近视手术只能做-1800度,手术后还需要戴一个低度眼镜,这就需要(患者)自己考虑是否有必要了。”
前言: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每次上门诊时总会从病人或家属嘴里蹦出来一类人:他们。“他们说小朋友绝对不能戴眼镜”,“他们说白内障一定要等看不到了才能做手术”,“他们说......”。他们也许是隔壁的李大姐,也许是菜市场的王大哥,还可能是一起跳广场舞的张阿姨,刘大爷,他们既没有医学背景,也不会查文献,可从他们口中说出来的话却比我们这些读了硕士博士,经常熬夜看指南查文献的医生还管用。So,为了让更多人走出误区,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微信公众号特意开设了“他们说”专栏,旨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眼疾患者答疑解惑,让大家远离“他们”,让大家拥有健康! 今天接诊了一个8岁的小姑娘,近视100度,可裸眼视力只有0.3,我建议家长给小朋友配眼镜,让她可以更好地看清黑板,不影响学习。可家长告诉我:他们说孩子近视,绝对不能戴眼镜,因为眼镜一旦戴上就摘不下来了。可事实是这样的吗? 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是近视? 一、什么是近视? 近视是指5米以外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近视以后,主要表现为远视力下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30米外六亲不认,50米外人畜不分”,而戴眼镜则可以使看到的世界变得清晰。 二、哪些情况应该戴眼镜? 1. 单眼或者双眼裸眼视力都不好(单眼< 0.6,双眼< 0.8),建议戴眼镜(原因请仔细阅读上方内容); 2. 合并有斜视,隐斜视,调节/集合异常等情况,因根据具体检查结果由眼视光医生或小儿眼科医生决定如何配镜; 3. 如果仅仅是上课看黑板吃力,课后写作业或者上网课不受影响的低度近视儿童,可以上课时戴镜,其他时间不戴镜;但强调一定到正规医疗机构眼科建立眼屈光发育档案,并定期随诊观察; 敲黑板,划重点 很多家长都认为戴眼镜不好,不愿意让孩子戴镜,其实合理科学规范的配镜能提高视力,提高视觉质量,促进双眼协调,获得良好的双眼视觉,从而提高生活和学习质量。所以呢,近视了该戴眼镜就戴眼镜吧,没什么不好的。即使现在戴眼镜,将来不想戴眼镜了,也不会造成器质性的影响和病变,只是可能会不习惯回到模糊的世界而已! 最后,我们呼吁家长应该从3岁开始就到正规医疗机构为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这样才能及时发现“近视的苗头”,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减缓近视的发展,避免高度近视导致的一系列致盲性并发症。 (部分文字转载自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眼科中心梅颖院长,特别鸣谢!)
2019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峰会(ESMO Asia)于11月22日-24日在美丽的狮城新加坡拉开帷幕。本次会议由ESMO主办,为期3天,来自以亚太地区为主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700余名临床医生和医学相关专业人士齐聚新加坡,享受这场学术盛宴。大会开幕式由新加坡卫生部长Lam Pin Min先生主持,ESMO主席Josep Tabernero教授以及大会主办方成员依次进行了开场致辞。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马虎教授主导的研究获选大会发言,第一作者周建国主治医师获得Merit Award资助赴新加坡参加学术会议并作发言。在本次EANO大会上,周建国主治医师汇报了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CINV)的相关研究《Olanzapine Combined with 5-HT3 RA Plus Dexamethasone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in High and Moderate Emetogenic Chemotherap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获得国际同行广泛关注, MASCC (Multi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癌症支持疗法多国学会)止吐研究主席Matti Apro教授高度评价了该项研究,鼓励团队继续开展奥氮平临床研究。据悉该项研究已被ESMO官方刊物ESMO Open接收,为奥氮平联合传统止吐方案用于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本次马虎教授团队在国际会议上发言,充分展示了我院的肿瘤临床研究实力,特别是肿瘤姑息治疗相关研究首次得到国际权威组织认可。
2019年9月19-21日,第14届欧洲神经肿瘤学会(14thMeeting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Neuro-Oncology, EANO)学术大会在法国里昂举行,来自全球750多名肿瘤和神经领域的医学专家参会,该盛会主题为神经肿瘤学的创新技术,设立了液体活检、神经肿瘤新技术、肿瘤免疫治疗、神经肿瘤影像组学等专题。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马虎教授主导的研究获选大会发言,第一作者周建国主治医师赴法国参加学术会议并作发言。欧洲神经肿瘤学会(EANO)年会已召开13届,汇集了全球各国顶尖的神经肿瘤治疗中心和团队,其宗旨是促神经肿瘤诊断与治疗的科学与实践,促进基础与临床研究,促进各医学专家和机构中心的相互协作。在本次EANO大会上, 周建国主治医师汇报了神经母细胞瘤预后模型相关研究《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RNA-Seq Based Prognostic Signature in Neuroblastoma》,获得国际同行广泛关注,周建国主治医师在参会期间作为中国代表,在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忠平教授的带领下受到EANO主席Martin van den Bent教授的接见并同大家交流。本次马虎教授团队在国际会议上发言,是第二附属医院首次在国际高水平会议上发言,充分展示了我院的临床能力及学术水平,也极大地提高了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相关学科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扩大了国际、国内的影响力。相信随着第二附属医院进一步发展会有更多学科能在国际上崭露头角。
近日,2019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在厦门举行。在此次年会上,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青年专家委员会(CSCO YOUNG)与良医汇共同主办的2019优秀青年肿瘤医师风采大赛---“35 under 35”(35周岁以下的35位优秀青年肿瘤医师)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我院肿瘤医院马虎教授团队周建国主治医师通过层层考验,获得“35 under 35”最具潜力青年肿瘤医师称号。据了解,“35 under 35”历经3个半月的评选,100位优秀青年医师从全国1000多名肿瘤学相关专业的参赛医生中脱颖而出,进入第二轮比赛。通过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新进展解读、病例分析、肿瘤医学科普、肿瘤内科、肿瘤外科、肿瘤放疗等几个单元,在选手互评、网络投票、名师点拨等多轮多形式的展示后,最终评选出35位优秀的青年肿瘤医师获奖。值得一提的是,我院朱琳博士后也在全国选拔中突出重围,杀入全国前100名。在本次评选活动中,获奖医师既向全国同道展示了肿瘤医院青年医师的风采,也向广大人民群众展示了他们的专业水平。同时,借助CSCO和CSCO YOUNG的平台,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年肿瘤同道零距离交流切磋,肿瘤名师亲临指导,为进一步扩大我院肿瘤学科影响力奠定了基础。
近日,应国际肿瘤学期刊《Technology in Cancer Research & Treatment》主编邀请,我院周建国主治医师从2021年1月正式担任该期刊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Technology in Cancer Research & Treatment》(TCRT)(ISSN: 1533-0346, Online; ISSN: 1533-0338,https://journals.sagepub.com/home/tct)主要发表与肿瘤预防、诊断、治疗及疗效预后监测相关研究。该期刊深受各国肿瘤学工作者的重视,按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的期刊引证报告(JCR),医学大类Q2,临床医学Q3,肿瘤学Q4,该期刊最新的影响因子为2.074。周建国主治医师长期从事肿瘤免疫治疗与放疗的基础与临床工作,结合基因组学鉴定肿瘤诊疗相关靶标。自入职我院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1项,发表多篇SCI论文,GoogleScholar I-10指数21,总被引次数656次。此外,周建国主治医师目前还是DiseaseMarkers、pain research and management及Medicine的学术编辑(Adamic Editor),Frontiers in Oncology等杂志客座副主编。
2月17日,我校第二附属医院马虎教授团队周建国主治医师最新研究揭示了基于外周全血的多色流式技术在复发/转移性癌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中的疗效预测价值,研究成果以“Prospectiv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liquid immune profile-based signature (LIPS) to predict response of recurrent/metastatic cancer patients to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在国际权威期刊《肿瘤免疫治疗杂志》(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JITC)以研究长文(original research)形式发表。(JITC是全球著名的癌症免疫治疗学会(The Society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SITC))主办的会刊,SITC制定并颁布权威的国际免疫治疗指南;JITC目前在JCR免疫学专业期刊中排名10/159,肿瘤学专业期刊中排名16/244,影响因子10.252,中科院Top期刊)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广泛用于肿瘤临床治疗,但是总体有效率不足4成,如何有效的筛选潜在获益的患者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上述问题,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医院放疗中心(欧洲癌症综合治疗中心ECC-埃尔朗根分中心)从2017年起构建了免疫治疗前瞻性队列,通过收集患者每次治疗前的外周全血,经单管多色流式技术获得免疫亚型的数目及占比。利用上述免疫亚型数据经机器学习,结果发现包含中性粒细胞、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s), 自然杀伤性T细胞(CD56+/CD16+), 单核细胞(CD14hi)及CD8+ T细胞(PD-1+)的模型能够在患者不能取活检且不进行高通量测序或PD-L1检测的情况下,筛选80%的复发或转移性癌症患者在免疫治疗中有生存获益,有望作为动态监测手段。我校第二附属医院周建国主治医师为论文第一作者(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医院第一单位、我院第二单位),博士生Anna-Jasmina Donaubauer为共同第一作者,Udo Gaipl教授与Markus Hecht副教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我院副院长马虎教授、德国放疗协会主席Rainer Fietkau教授及古斯塔夫鲁西癌症研究中心Eric Deutsch教授和Roger Sun博士的协助,本项目受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文章链接:https://jitc.bmj.com/content/9/2/e00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