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对于心衰的患者而言,在平时掌握三指标可以把握自己的病情程度,三大指标分别为放血分数、步行分数和B型利尿钠肽的抽血指示剂分数,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缓解病情。 心力衰竭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对于该种疾病的诊断有一种指标判断方法,即通过三大指标来进行判断,但是很多人对三大指标并不了解,那么心理衰竭的三大指标究竟是什么呢?心力衰竭的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保健措施呢? 三大指标: 心力衰竭,我们通常通过一些辅助检查协助诊断。最常用的指标称为放血分数。这项检查是通过超声心动图完成的,它可以在每次收缩时直接测量心脏的血液分裂分数,这是一个常用的指标。 另一个简单易行的指标是病人步行六分钟。也就是说,通过对其活动的判断,患者在六分钟内走了多少米,以确定其是否有心功能不全。 第三种常用指标是称为B型利尿钠肽的抽血指示剂,也称为BNP。心衰患者的这一指标会增加。随着心力衰竭的恶化,这个指标也会逐步发展。然而,该指标的敏感性非常高,特异性稍差。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和慢性肺病患者也有增加。 具体措施包括: 1、以防止呼吸道感染:如果患有心力衰竭但情况稳定的人发生呼吸道感染,则很容易使病情恶化。因此,在寒冷季节或气候突然变化时,患者应该减少外出,外出时戴口罩和合适的衣服,患者也应该去人群。 2、掌握活动量:尽可能做一些体育活动,但要避免过度活动。 3、选择淡盐饮食:对于心力衰竭患者,控制盐摄入量很重要。 4、保持健康(健康食品)的生活方式:一定要戒烟戒酒,保持心情平衡,并确保充足的睡眠(睡眠食物)。 对于心力衰竭患者,有必要及时治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利尿剂、酶抑制剂转换等进行治疗,根据联合用药的情况,及时调整药物,除控制原发病外,要了解病因,要在治疗过程中避免一些因素防止感染,避免剧烈运动等。
心肌梗塞在临床上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出现心肌梗塞会引起猝死,及时患者心肌梗塞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以后能够恢复,但是对以后的生活质量也会出现明显的损害,生活质量也会下降,所以预防心肌梗死是非常重要的,预防心肌梗死分为两个方面: 1、如果已经确诊了冠心病的病人,要按照医院的医嘱按时服药。通常在医疗上讲ABCDE这样的治疗方案:所谓的A就是要用抗血小板的药,如阿司匹林、还有ACEI类制剂,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改善心脏的重构;B就是β受体阻滞剂,也就是临床上常见的倍他乐克这一类的药物。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主要是保护心脏,让心脏减少耗氧;C就是降脂药物,来减少血管的血脂,因为血脂高或者血脂的吸附导致的斑块增加;D就是要注意饮食要低脂、低盐、低糖。同时还要注意高血压、糖尿病这一类的疾病,要进行有效的治疗; 2、还没有冠心病,就要预防冠心病,预防心肌梗塞。首先生活方式要改善,饮食特别要注意,要戒烟,少量喝酒,低盐饮食、低糖。同时,要治疗基础的其它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 不管是哪一种原因,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服药,治疗。而且这些药物很可能是终身服用的,不能觉得血压好或者血脂正常,或者最近一段时间精神状态比较好,把冠心病的药停了,都是不允许的,一定要长期坚持。
1、心力衰竭病人要限制盐的摄入,强调低盐饮食,防止水在体内潴留,导致浮肿和心脏负担加重。食物以高热量、高蛋白、多维生素、易消化为宜。注意少量多餐,因进食过饱会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 2、冠状动脉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和肥胖者宜用低脂及低胆固醇饮食。严禁烟酒和刺激性食物。控制水份。 3、要经常注意心律和心率的变化。对正常窦性心律病人,用测脉率即可;如有心房颤动的病人,可通过听诊器来测量心率。发觉病情有异常变化,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4、心力衰竭病人应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要节欲或避孕,病情严重者应遵医嘱暂禁妊娠,以防止心力衰竭发作。 5、心力衰竭是心脏病的危重表现。心脏病的重要特点是病情变化快,且有并发症的突然死亡的意外,故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如出现急性心力衰竭症状:突然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或急性肺水肿症状:气急、紫绀、粉红色泡沫状痰、两肺布满湿性啰音,应及时送医院抢救。家属应学会识别上述病情。 6、多食蔬菜及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心衰时,病人由于卧床休息,活动量减少,肠蠕动减慢,部分病人不习惯床上或床边大便,多种因素影响,病人易发生便秘。
1.急性心力衰竭 一旦确诊,应按规范治疗。 (1)初始治疗为经面罩或鼻导管吸氧;吗啡、袢利尿剂、强心剂等经静脉给予。使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两腿下垂,减少下肢静脉回流。 (2)病情仍不缓解者应根据收缩压和肺淤血状况选择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正性肌力药、血管扩张药和血管收缩药等。 (3)病情严重、血压持续降低(<90mmHg)甚至心源性休克者,应监测血流动力学,并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械通气支持、血液净化、心室机械辅助装置以及外科手术等各种非药物治疗方法。 (4)动态测定BNP/NT-proBNP有助于指导急性心衰的治疗,治疗后其水平仍高居不下者,提示预后差,应加强治疗;治疗后其水平降低且降幅>30%,提示治疗有效,预后好。 (5)控制和消除各种诱因,及时矫正基础心血管疾病。 2.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衰的治疗已从利尿、强心、扩血管等短期血流动力学/药理学措施,转为以神经内分泌抑制剂为主的长期的、修复性的策略,目的是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 (1)病因治疗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调脂药物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消除心力衰竭诱因,控制感染,治疗心律失常,纠正贫血、电解质紊乱。 (2)改善症状 根据病情调整利尿剂、硝酸酯和强心剂的用法用量。 (3)正确使用神经内分泌抑制剂 从小剂量增至目标剂量或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剂量。 (4)监测药物反应 ①水钠潴留减退者,可逐渐减少利尿剂剂量或小剂量维持治疗,早期很难完全停药。每日体重变化情况是检测利尿剂效果和调整剂量的可靠指标,可早期发现体液潴留。在利尿剂治疗时,应限制钠盐摄入量(<3g/d)。②使用正性肌力药物的患者,出院后可改为地高辛,反复出现心衰症状者停用地高辛,易导致心衰加重。如出现厌食、恶心、呕吐时,应测地高辛浓度或试探性停药。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每1~2周增加一次剂量,同时监测血压、血肌酐和血钾水平,若血肌酐显著升高[>265.2μmol/L(3mg/dl)]、高钾血症(>5.5mmol/L)或有症状性低血压(收缩压<90mmHg)时应停用ACEI(或ARB)。④病情稳定、无体液潴留且心率≥60次/分钟的患者,可以逐渐增加β受体阻滞剂的剂量,若心率<55次/分或伴有眩晕等症状时,应减量。 (5)监测频率 患者应每天自测体重、血压、心率并登记。出院后每两周复诊一次,观察症状、体征并复查血液生化,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病情稳定3个月且药物达到最佳剂量后,每月复诊一次。
1.症状 (1)典型胸痛 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诱发,突感心前区疼痛,多为发作性绞痛或压榨痛,也可为憋闷感。疼痛从胸骨后或心前区开始,向上放射至左肩、臂,甚至小指和无名指,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胸痛放散的部位也可涉及颈部、下颌、牙齿、腹部等。胸痛也可出现在安静状态下或夜间,由冠脉痉挛所致,也称变异型心绞痛。如胸痛性质发生变化,如新近出现的进行性胸痛,痛阈逐步下降,以至稍事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甚至休息或熟睡时亦可发作。疼痛逐渐加剧、变频,持续时间延长,祛除诱因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此时往往怀疑不稳定心绞痛。 心绞痛的分级:国际上一般采用CCSC加拿大心血管协会分级法。 Ⅰ级:日常活动,如步行,爬梯,无心绞痛发作。 Ⅱ级:日常活动因心绞痛而轻度受限。 Ⅲ级:日常活动因心绞痛发作而明显受限。 Ⅳ级:任何体力活动均可导致心绞痛发作。 发生心肌梗死时胸痛剧烈,持续时间长(常常超过半小时),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并可有恶心、呕吐、出汗、发热,甚至发绀、血压下降、休克、心衰。 (2)需要注意 一部分患者的症状并不典型,仅仅表现为心前区不适、心悸或乏力,或以胃肠道症状为主。某些患者可能没有疼痛,如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 (3)猝死 约有1/3的患者首次发作冠心病表现为猝死。 (4)其他 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出汗、惊恐、恶心、呕吐等。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可出现。 2.体征 心绞痛患者未发作时无特殊。患者可出现心音减弱,心包摩擦音。并发室间隔穿孔、乳头肌功能不全者,可于相应部位听到杂音。心律失常时听诊心律不规则。
心力衰竭可根据临床表现和发生部位进行分类:一、按照临床表现分:1、短时间内症状突然加重的急性心力衰竭和长期性的、症状较为稳定的慢性心力衰竭;2、有呼吸困难、紫绀等典型症状的显性心力衰竭和这些症状不典型的隐性心力衰竭。 最常见的就是慢性心力衰竭的,就是美国的NewYork分级,纽约分级也就是它主要是主观的根据活动耐量,来进行划分的分了四级。 一级就是一般的活动,病人他不会引起一些,相应的症状,像一活动就喘憋,乏力气短这些,一般活动不受限的,我们叫心功能一级,也就说是相对代偿,代偿期的患者。 二级就是一般的活动,就开始受限,就是日常的活动,比如说上街买个菜,然后去购个物去活动,这种一般的活动,他就感觉到胸闷憋气了,这种的我们就是心功能是二级。 有轻度的心功能不全,再严重一些就是稍微的活动,也就是说在家里洗个脸刷个牙,可能吃个饭。可能病人就感觉到憋气了,这种的是心功能三级,也就是中度的心衰。 再严重一点,就是心功能四级的患者,就是说病人在静息活动状态下,就是不活动的时候,他也感到有这种胸闷喘憋,这些症状,这是最严重的一个阶段,它属于心功能四级,这是说最常用的一个,慢性心衰的一个心功能分级。
为什么会心绞痛? 一般正常人在短时间的剧烈运动后,如百米赛跑,身体肌肉处于缺氧的状态,因为急促的跑动需要肌肉大量的氧气和能量,冠脉内径健康的人这时他的身体冠脉血管就会扩张,血流量比平时增加了4到7倍,让血流循环得更通畅。但是有部分人心脏负荷能力差,在短时间的剧烈运动后,由于动脉硬化、管腔狭窄、血管闭塞,冠脉的扩张性极差,因此心肌供血不足,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求,因此引发心绞痛。 一般的心绞痛有以下3个特点 1.疼痛部位广泛 心绞痛一般发生于胸腔上段或者中段,可涉及到心前区,经常扩散到左部肩膀左手臂内侧、左手无名指和小指,有时也会引起脖子咽喉的疼痛。 2.疼痛性质不一般 心绞痛不同程度的被割伤的疼痛,也不是刺痛、麻痹痛等,心绞痛是压榨性、闷胀性、窒息性的疼痛,常有呼吸不畅的感觉,严重的会带有灼热感,心绞痛的人甚至有濒死的恐惧感。 3.疼痛时间短 心绞痛一般不会持续太长时间,每次大概是3到5分钟。 如何缓解心绞痛 1.口含硝酸甘油片 心绞痛的人在得到医生的同意下可以在家常备硝酸甘油片,每当疼痛难忍时,把它含在舌头下面,不要吃下去,因为舌头下的毛细血管丰富,吸收快,见效快。含着的时候不要躺着,而是要坐着,以便能更好地扩张血管。平躺着的话会因为心中回血量的增加而加重心脏的负担,而站在会容易出现心脏供血不足而导致昏迷。硝酸甘油片只是用于应急,如果不见效很有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需要马上去医院诊治。 2.当发生心绞痛时,该如何处理 首先心绞痛发作时不要慌张,一定要冷静下来,身体平躺,衣领打开保持呼吸通畅,食用硝酸甘油片或者速效救心丸,如果没有明显的缓解,应该马上送去胸痛中心。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 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闭塞和狭窄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较女性多,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较高。 调查显示,城乡合计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 常见病因 脑部供血血管内壁上的小栓子,脱落后导致动脉-动脉栓塞;也可由脑血管或血栓出血造成 常见症状 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昏迷、偏瘫、呛咳等 研究发现脑卒中常见预兆依次为: (1)头晕,特别是突然感到眩晕。 (2)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 (3)暂时性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 (4)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 (5)与平时不同的头痛。 (6)不明原因突然跌倒或晕倒。 (7)短暂意识丧失或个性和智力的突然变化。 (8)全身明显乏力,肢体软弱无力。 (9)恶心呕吐或血压波动。 (10)整天昏昏欲睡,处于嗜睡状态。 (11)一侧或某一侧肢体不自主地抽动。 (12)双眼突感一时看不清眼前出现的事物。 突发脑卒中,要做到一必须,两不要: 一必须,必须立刻送院诊治; 两不要,一不要服用任何药物,二不要进食。
一、什么是冠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一种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就是利用血管造影机,通过特制定型的心导管经皮穿刺入下肢股动脉,沿降主动脉逆行至升主动脉根部,然后探寻左或右冠状动脉口插入,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这样就可清楚地将整个左或右冠状动脉的主干及其分支的血管腔显示出来,可以了解血管有无狭窄病灶存在,对病变部位、范围、严重程度、血管壁的情况等作出明确诊断,决定治疗方案(介入、手术或内科治疗),还可用来判断疗效。这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有创诊断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二、冠脉造影的适应症有, (1)、以诊断为主要目的: ⒈不明原因的胸痛,无创性检查不能确诊,临床怀疑冠心病。 ⒉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如顽固的室性心律失常或新发传导阻滞;有时需冠状动脉造影除外冠心病。 ⒊不明原因的左心功能不全,主要见于扩张型心肌病或缺血性心肌病,两者鉴别往往需要行冠状动脉造影。 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复发心绞痛。 ⒌先天性心脏病和瓣膜病等重大手术前,年龄>50岁,其易合并有冠状动脉畸形或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在手术的同时进行干预。 ⒍无症状但疑有冠心病,在高危职业如:飞行员、汽车司机、警察、运动员及消防队员等或医疗保险需要。 (2):治疗为主要目的: 临床冠心病诊断明确,行冠状动脉造影可进一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程度,选择治疗方案。 ⒈稳定型心绞痛或陈旧心肌梗死,内科治疗效果不佳,影响学习、工作及生活。 ⒉不稳定型心绞痛,首先采取内科积极强化治疗,一旦病情稳定,积极行冠状动脉造影;内科药物治疗无效,一般需紧急造影。对于高危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自发性为主,伴有明显心电图的ST段改变及梗死后心绞痛,也可直接行冠状动脉造影。 ⒊发作6小时以内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或发病在6小时以上仍有持续性胸痛,拟行急诊PCI手术;如无条件开展PCI术,对于AMI后溶栓有禁忌的患者,应尽量转入有条件的医院。AMI后静脉溶栓未再通的患者,应适时争取补救性PCI。对于AMI无并发症的患者,应考虑梗死后1周左右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AMI伴有心源性休克、室间隔穿孔等并发症应尽早在辅助循环的帮助下行血管再灌注治疗。对于高度怀疑AMI而不能确诊,特别是伴有左束支传导阻滞、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心包炎的患者,可直接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 ⒋无症状性冠心病,其中对运动试验阳性、伴有明显的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行冠状动脉造影。 ⒌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或高度怀疑冠状动脉中度以上狭窄或存在不稳定斑块。 ⒍原发性心脏骤停复苏成功、左主干病变或前降支近段病变的可能性较大的均属高危人群,应早期进行血管病变干预治疗,需要评价冠状动脉。 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或PCI术后,心绞痛复发,往往需要再行冠状动脉病变评价。 三、 冠状动脉造影的禁忌证 ⒈对碘或造影剂过敏。 ⒉有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者。 ⒊未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律失常。 ⒋电解质紊乱。 ⒌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
要理解透彻这四个字,就必须明白人体的构成。否则就难以理解,并且也不清楚养生的真正意义! 人体由三部分构成。 人体 1 我们看得见的有形肉体。 2 我们看不见的无形的,濡养这个肉体的能量物质。 3 支配和操纵这个有形和无形身体的神识。 构成 一个真正健康的人,符合三点。 健康 1 肉体上无疾病,经脉、气血运行通畅。 2 身体内的能量足,能够带动有行的身体。 3 操纵身体和气血的神识很健康。 之人 这就好比一辆车要在路上正常行驶,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车没问题;二是车有油有电,能量充足;三是司机驾驶技术合格。 1 很多人在养生路上,只关注"车"有没有问题,比如每年到医院检查身体,没有查出问题,就自以为身体很健康。完全忽略了另外两个条件。 2 很多人在医院检查身体是正常的,但是却感到浑身乏力,这就是能量层面出现了问题,只有补足能量,身体才能进入正常状态。 3 很多人身体检查没有问题,体力也很好,但思虑过度、长期失眠,大脑静不下来,记忆力减退,有的愤世嫉俗、有的悲观厌世......这些也是不健康的表现,需要从心和神入手。 如何才能通过真正的养生手段 达到身体的健康呢? 身动,心静! 身动,看似简单,但它可以让我们的心跳稍稍加快,能够促进我们全身气血的运行,加速排泄身体的内有害物质。可以自己做个试验:安静状态下,号号自己的脉象,记住这个感觉;然后跑两百米后再号号脉。你会发现自己的脉象变了,跑步之前的脉势不见了,六脉几乎相当了。 六脉平和,就是健康的气血分布状态,是吃上百服药也答不到的效果,跑两百米就达到了。 虽然是达到了,但是并不能持续,因为你的脚步停下了,一切又回归原位了。 所以,只要你能做到保持自己的身体常常处于动的状态,即使不是剧烈的运动,你的身体就会有希望恢复。勤劳的劳动人民,他们大多身体很好,这是因为,力所能及的劳作始终帮助他们疏通气血。 是不是只要动,就可以达成呢?可是体育运动员,身体经常动,却短寿! 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是动得太过,身体的能量消耗太过了;第二个是心没静下来,身体和大脑都在耗能。 同样是跑步,有的人越跑越健康,有的人却越跑越生病;同样是打太极拳,有的人越打越健康,有的人却越打越差;同样是当农民种地,有的人身体健壮,有的人却一身毛病。 仔细地分析,会发现差距就在这颗心上:只要心能静下来,做任何运动、干任何体力活、学任何养生方法,只要不过度,都可以获得健康。反之,如果心静不下来,做任何锻炼、干任何体力活、学任何养生方法,都是消耗身体能量,越练越疲乏,越练身体越差。 最可怕的是,身体长期不动,而心却如奔腾的野马,没有一刻宁静下来,这样的生活方式,能获得健康吗? 审视自己,每天是不是一直处在:身体不动,心神常动的状态下? 可以总结一下养生方法:如果这个方法会让你产生很多冲动,违背了让心宁静这一条,结局就会让你的心无法沉静下来,健康自然无缘了。如果这个养生方法,不能让你的身体动起来,违背了让身体动这一条,这样身体内的气血运行不畅,迟早会让这个有形的身体生病。 "身动,心静" 既可以用来判断养生方法是否和乎道 又可以指导你进行养生活动 身体要动一动,干啥都行 但前提是,身体动的时候,心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