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是指腰骨盆部位正中和/或一侧(双侧)椎旁疼痛的一种症状,男女均有发生,以女性居多。常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腰肌劳损、韧带炎症或小关节紊乱:长期弯腰或坐姿的人,由于持续弯腰,腰部肌肉、韧带伸展能力减弱,局部可积聚过多的乳酸,抑制了腰肌的正常代谢,可导致腰肌劳损而引起的腰痛;经常背重物或运动损伤,腰部负担过重,易发生脊椎侧弯,造成腰肌扭伤而出现腰痛。常见的疾病有:腰肌筋膜炎、棘上韧带炎、棘间韧带炎、骶髂关节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等等。二、结缔组织病或风湿性疾病:由于自身免疫系统问题,导致腰骶部肌肉骨骼系统变化,如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性疾病多因受风、湿、寒的侵袭,诱发腰痛,多表现晨僵,半夜痛醒。三、孕期及产褥期劳累:怀孕期间,孕激素升高,使孕妇全身韧带松弛,尤其是腰骶及盆腔各关节韧带松弛,同时子宫重量亦随着胎龄的增长而增加,致使身体重心前移---为了保持身体平衡,腰部多向前挺起,若不注意休息,则易引起腰痛;妊娠期间,胎儿发育需要充足的钙、磷等营养物质,若膳食中摄入量不足,可造成孕妇骨质软化脱钙,亦会引起腰痛;产褥期出血过多,或劳动过早、过累以及受凉等,也可造成腰痛。这就是目前日益重视的妊娠相关腰痛或妊娠相关骨盆带疼痛。四、腰椎退行性病变:多见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神经的压迫症状也会随之增多。因退行性病变引起的骨赘形成、黄韧带增厚、假性脊椎滑脱是较常见的病变,容易引起腰椎管狭窄,压迫脊髓和神经根,导致腰痛和下肢放射痛;骨质疏松患者往往在轻微暴力(如在汽车上颠簸一下)即可引起椎体压缩性骨折。五、内脏疾病:腹腔内脏疾病可引起放射性腰痛,如泌尿系感染之腰痛,以急、慢性肾盂肾炎所致者为多,表现为腰部胀痛,严重者,沿输尿管放射至会阴部;泌尿系结石、结核等疾患,亦会引起腰部疼痛;生殖器官炎症,如输卵管炎、盆腔炎等,容易并发腰痛,子宫后倾、后屈,也是女性腰痛的原因之一,子宫肌瘤、子宫颈癌、卵巢囊肿等严重生殖器官疾患,都会引起压迫性牵连性腰痛。本文系胡海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无论是门诊还是病房,或是亲朋好友,经常会有人咨询我什么样的枕头适合颈椎病患者?颈椎枕好不好?充气枕头好不好?颈椎枕能不能治疗颈椎病?我个人认为一个合适的枕头对于颈椎病的预防还是很重要的。我想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比如酒店里一觉醒来就睡落枕了,这在很大程度是由于枕头不合适造成的。所以,选择一款合适自己的枕头对于颈椎病患者和颈椎病高危人群(比如教师、白领、司机、医务工作者等等)都非常重要。从医学角度来说,人的脊柱存在4处生理弯曲,分别是颈椎前曲、胸椎后曲、腰椎前曲和骶椎后曲。其中颈椎生理前曲非常重要,可以增加颈椎的弹性,维持颈椎间盘和关节的正常受力,起到一定的缓冲振荡的作用。我们看到很多颈椎病患者的早期就是从颈椎生理前曲减少或消失开始的。所以保持颈椎前曲是减少颈椎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选择枕头的第一要点是能够维持颈椎正常的生理曲度。首先,枕头高度的选择至关重要。枕头的高度与睡姿有关,可以根据自己平时仰卧睡姿多还是侧卧睡姿多来选择。侧睡时需要带硬支撑的高枕头,仰睡时需要薄一些的枕头;仰睡时枕头的高度和拳头等高为宜,侧睡时则与一侧肩宽等高,当然需要根据每个人的生理特点来进行相应的调整。当枕头的高度过高时,不能保持颈椎正常的前曲弧度,会加重颈椎负担,增加背部肌肉紧张,肩部酸痛,头痛、头晕、耳鸣及失眠等脑神经衰弱等,加重颈椎病的症状;而当枕头高度过低时,会出现颈肩部的酸痛,还会使头部充血,造成眼睑和颜面浮肿,容易张口呼吸,出现打鼾的情况。其次,枕头硬度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软硬适中的枕头才是正确的选择。刻意追求支撑力而选择过硬的枕头,容易导致头部与枕头接触面积过少,压力增大,使头部肌肉紧张,严重影响全身肌肉的放松;而为了追求舒服柔软而选择过软的枕头,则难以保持枕头的高度,易因过于松软导致头部与枕头接触面积太大,造成压迫,影响血液循环导致颈部呈后伸状,颈部过度牵拉,将造成喉部肌肉紧张,容易加重打鼾。必须选择能无缝契合头颈部弧度的枕头,这样才能给头部和颈部提供合适托力,起到放松颈部的效果。第三个重要的因素是枕头材质的选择。目前常用的枕头材质包括荞麦皮、记忆棉、乳胶、充气棉等等,软硬度各不相同,针对不同的人颈椎生理曲度的不同,以及睡眠习惯的不同会有不同的优劣,很难一概而论,但选择一款适合自己材质的枕头非常重要,原则上是以睡醒觉后不觉得颈部僵硬,酸痛为宜,如果经常出现醒后颈部疼痛,疲劳或是经常落枕,就说明你的枕头材质不合适。最后,笔者针对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枕头给出自己的推荐,也许不完全准确,但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选择有所参考。荞麦皮枕头推荐指数:★★★★★优点:材质软硬度适中,对头颈部的支撑作用较强;芯内材料安全、环保、无污染;低过敏性、透气性好;能使人的头部温度降低,使人感到舒爽;荞麦皮自带有一种清香的气息,有利于快速进入睡眠等等。缺点:不易清洗;枕头形状无法依睡姿保持;弹性基本没有。小贴士:这是笔者最青睐的一款枕头,也是目前自己使用的一款枕头,有个人感情因素,可能会带来过高的评价。乳胶枕头推荐指数:★★★★优点:材料是纯天然,对人体无不良影响;弹性强,起到缓冲压力作用;能有效减少打鼾;促进睡眠等等。缺点:价格虚高,质量参差不齐。小贴士:选择乳胶枕头时需要注意,目前市场上关于乳胶枕头的叫法有些混乱,一些人工合成的泡沫、海绵枕头也被称之为乳胶枕,购买时应询问清楚。慢回弹记忆枕推荐指数:★★★优点:手感柔软;2-12秒慢回弹,吸收压力及冲击力;记忆变形,号称设计能够符合颈肩部曲线。缺点:由于需要有记忆回弹功能,材质偏软,很多人反应用后觉得硬度不够,效果一般。小贴士:选择记忆枕不要过分相信商家的宣传,自己的适用感觉非常重要。颈椎小圆枕推荐指数:★★优点:放在颈椎下方,可以增加颈椎曲度,起到一定的后仰锻炼作用。缺点:与头颈部接触面积小,长时间应用容易疲劳,同时容易导致颈椎过度后仰。小贴士:这种小圆枕可以作为短时间的颈椎后仰锻炼辅助工具,如果长时间枕着睡觉,就需要在头部再加一个薄枕头。充气棉枕推荐指数:★优点:透气性好缺点:过软,对颈椎的曲度维持作用差小贴士:这是大部分酒店都会使用的枕头,对于颈椎病的患者尽量少枕这样的枕头,住酒店最好自带枕头。我们需要正确认识枕头在颈椎病防治中的作用,笔者作为脊柱外科专科医生,并不认为枕头的选择对颈椎病的治疗有太大的作用,因此颈椎病患者不要寄希望于选择一款枕头就能把颈椎病治好,但其在防治颈椎病方面的作用却是必不可少的。颈椎病患者或者高危人群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其中就包括选择一款合适自己的枕头。希望大家能够睡的舒服,远离颈椎病。本文系孙浩林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骨折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的骨科疾病,骨折的愈合是一个“瘀去,新生,骨合”的过程,骨折的愈合过程一般分为炎症反应期、修复期和缩型期三个阶段。骨折的分期只是将整个愈合过程的组织学特征做了几种的反映,但在疾病的发展过程来看,这三个分期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骨折的愈合标准也是比较严格的,包括临床愈合标准和骨性愈合标准。掌握这些标准有利于确定外固定的时间、练功计划和辨证用药。 (一) 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 1、局部无压痛,无纵向叩击痛; 2、局部无异常活动; 3、X线照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 4、功能测定,在解除外固定情况下,上只能平局1公斤重物达一分钟,下肢能连续徒步步行三分钟,并不少于30步。 5、连续观察两周骨折处不变形,则观察的第一天即为临床愈合日期。2、4两项的测定必须慎重,以不发生变形或再骨折为原则。 (二) 骨折的骨性愈合标准 1、具备临床愈合标准的条件; 2、X线照片显示骨小梁通过骨折线。 提示:如果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没有变形,那么观察的第一天就是临床愈合日期。以上是临床的骨折愈合标准,但要确认骨折是否愈合,尽量不要自测,以免发生变形或再骨折。 附:成人常见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参考表 骨折名称 时间(周) 锁骨骨折 4-6 肱骨外科颈骨折 4-6 肱骨干骨折 4-8 肱骨髁上骨折 3-6 尺、桡骨干骨折 6-8 桡骨远端骨折 3-6 掌、指骨骨折 3-4 股骨颈骨折 12-24 股骨转子间骨折 7-10 股骨干骨折 8-12 髌骨骨折 4-6 胫腓骨骨折 7-10 踝部骨折 4-6 常见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参考表骨折愈合 骨折(fracture of bone)通常可分为外伤性骨折和病理性骨折两大类。 骨的再生能力很强,经过良好复位后的外伤性骨折,一般在3~4个月或更长一些时间内,可完全愈合。骨外、内膜中骨母细胞的增生和产生新生骨质是骨折愈合的基础。骨折后经血肿形成、纤维性和骨性骨痂形成以及骨痂改建的过程而完全愈合,使骨在结构和功能上恢复正常。 一、骨折愈合过程 骨折愈合(fracture healing)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血肿形成 骨折时除骨组织被破坏外,也一定伴有附近软组织的损伤或撕裂。骨组织和骨髓都富含血管,骨折后常伴有大量出血,填充在骨折的两断端及其周围组织间,形成血肿。一般在数小时内血肿发生血液凝固。和其他组织的创伤一样,此时在骨折局部还可见轻度中性粒细胞浸润。 骨折时由于骨折处营养骨髓、骨皮质及骨膜的血管随之发生断裂,因此在骨折发生的1~2天内,可见到骨髓造血细胞的坏死,骨髓内脂肪的析出,以后被异物巨细胞包绕形成脂肪“囊”(fat“cyst”)。骨皮质亦可发生广泛性缺血性坏死,骨坏死在镜下表现为骨陷窝内的骨细胞消失而变为空穴。如果骨坏死范围不大,可被破骨细胞吸收,有时死骨可脱落、游离而形成死骨片。 (二)纤维性骨痂形成 大约在骨折后的2~3天,从骨内膜及骨外膜增生的纤维母细胞及新生毛细血管侵入血肿,血肿开始机化。这些纤维母细胞实质上多数是软骨母细胞及骨母细胞的前身。上述增生的组织逐渐弥合,填充并桥接了骨折的断端,继而发生纤维化形成纤维性骨痂,或称暂时性骨痂(provisional callus)肉眼上骨折局部呈梭形肿胀。约经1周左右,上述增生的肉芽组织及纤维组织部分可进一步分化,形成透明软骨。透明软骨的形成一般多见于骨外膜的骨痂区,而少见于骨髓内骨痂区,可能与前者血液供应较缺乏有关。此外,也与骨折断端的活动度及承受应力过大有关。但当骨痂内有过多的软骨形成时会延缓骨折的愈合时间。 (三)骨性骨痂形成 骨折愈合过程的进一步发展,是骨母细胞产生新生骨质逐渐取代上述纤维性骨痂。开始形成的骨质为类骨组织,以后发生钙盐沉着,形成编织骨(woven bone),即骨性骨痂。纤维性骨痂内的软骨组织,和骨发育时的软骨化骨一样,发生钙盐沉着而演变为骨组织,参与骨性骨痂的形成。此时所形成的编织骨,由于其结构不够致密,骨小梁排列比较紊乱,故仍达不到正常功能需要。 按照骨痂的细胞来源及骨痂的部位不同,可将骨痂分为外骨痂和内骨痂。 1、外骨痂(external callus)或骨外膜骨痂(periosteal callus),是由骨外膜的内层即成骨层细胞增生,形成梭形套状,包绕骨折断端。如上所述,以后这些细胞主要分化为骨母细胞形成骨性骨痂,但也可分化为软骨母细胞,形成软骨性骨痂。在长骨骨折时以外骨痂形成为主。 2、内骨痂(internal callus)由骨内膜细胞及骨髓未分化间叶细胞演变成为骨母细胞,形成编织骨。内骨痂内也可有软骨形成,但数量比外骨痂为少。 (四)骨痂改建或再塑 上述骨痂建成后,骨折的断端仅被幼稚的、排列不规则的编织骨连接起来。为了符合人体生理要求而具有更牢固的结构和功能,编织骨进一步改建成为成熟的板层骨,皮质骨和髓腔的正常关系也重新恢复。改建是在破骨细胞的骨质吸收及骨母细胞新骨质形成的协调作用下进行的,即骨折骨所承受应力最大部位有更多的新骨形成而机械性功能不术需要的骨质则被吸收,这样就使骨折处上下两断端按原来的关系再连接起来,髓腔也再通。 在一般情况下,经过上述步骤,骨折部恢复到与原来骨组织一样的结构,达到完全愈合。二、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1、全身性因素 ①年龄:儿童骨组织再生能力强,故骨折愈合快;老年人骨再生能力较弱,故骨折愈合时间也较长。 ②营养:严重蛋白质缺乏和维生素C缺乏可影响骨基质的胶原合成;维生素D缺乏可影响骨痂钙化,妨碍骨折愈合。 2、局部因素 ①局部血液供应:如果骨折部血液供应好则骨折愈合快,如肱骨的外科颈(上端)骨折;反之,局部血液供应差者,骨折愈合慢,如股骨颈骨折。骨折类型也和血液供应有关:如螺旋形或斜形骨折,由于骨折部分与周围组织接触面大,因而有较大的毛细血管分布区域供应血液,愈合较横形骨折快。 ②骨折断端的状态:骨折断端对位不好或断端之间有软组织嵌塞等都会使愈合延缓甚至不能接合。此外,如果骨组织损伤过重(如粉碎性骨折),尤其骨膜破坏过多时,则骨的再生也较困难。骨折局部如出血过多,血肿巨大,不但影响断面的接触,且血肿机化时间的延长也影响骨折愈合。 ③骨折断端的固定:断端活动不仅可引起出血及软组织损伤,而且常常只形成纤维性骨痂而难有新骨形成。为了促进骨折愈合,良好的复位及固定是必要的。但长期固定可引起骨及肌肉的废用性萎缩,也会影响骨折愈合。 ④感染:开放性骨折(即骨折处皮肤及软组织均断裂,骨折处暴露)时常合并化脓性感染,延缓骨折愈合。 骨折愈合障碍者,有时新骨形成过多,形成赘生骨痂,愈合后有明显的骨变形,影响功能的恢复。有时纤维性骨痂不能变成骨性骨痂并出现裂隙,骨折两断端仍能活动,形成假关节,甚至在断端有新生软骨被覆,形成新关节。附: 病理性骨折 病理性骨折(pathological fracture)是指已有病变的骨,在通常不足以引起骨折的外力作用下发生的骨折,或没有任何外力而发生的自发性骨折。 常见的病理性骨折的原因: 1、骨的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 是病理性骨折最常见的原因,特别是溶骨性的原发或转移性骨肿瘤。原发性骨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骨巨细胞瘤及溶骨性成骨肉瘤等;属于转移性骨肿瘤的如转移性肾癌、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及神经母细胞瘤等。不少原发性和转移性骨肿瘤有时因病理性骨折后才被发现。 2、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老年、各种营养不良和内分泌等因素可引起全身性骨质疏松,表现为骨皮质萎缩变薄,骨小梁变细、数量减少。主要影响脊椎骨、股骨颈、掌骨等。老年尤其是绝经后老年妇女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股骨颈、肱骨上端及桡骨下端骨折较为多见。肢体瘫痪、长期固定或久病卧床等可引起局部废用性骨质疏松而造成骨折。 3、内分泌紊乱 由甲状旁腺腺瘤或增生引起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导致骨的脱钙及大量破骨细胞堆积,骨小梁为纤维组织所取代。此时虽有新骨形成,但只能形成纤细的编织骨或非钙化的类骨组织,而极易发生多发性病理性骨折。 4、骨的发育障碍 有多种属于这类的先天性骨疾患可以引起病理性骨折。例如先天性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为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在胎儿或儿童时期发病,乃由于先天性间充质发育缺陷,不易分化为骨母细胞,同时骨母细胞合成骨基质中Ⅰ型胶原纤维障碍,因此长骨骨皮质很薄,骨细而脆,极易发生多发性病理性骨折,故又称为脆性骨综合征(brittle bone syndrome)。而骨折后新形成的骨痂为软骨性,或为纤维性,难以发生骨化。 病理性骨折时,骨的原有病变往往使骨折愈合迟缓,甚至几乎没有修复反应。也常使骨原有病变的组织学图像发生改变或复杂化。
近些年来的临床统计资料显示,颈椎病的患病率正逐年上升,大约有7%-10%。如此算来,中国的颈椎病患者人数就超过了一亿。甚至有研究表明,颈椎病的发病率已经超过糖尿病,严重威胁到人们的健康。那么究竟什么是颈椎病?得了颈椎病有啥症状呢?快往下看,你是不是其中的一个。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及其继发的病理改变包括颈椎的生理曲线改变和关节、韧带等组织的退行性改变刺激或压迫了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或颈部的交感神经等组织,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症状表现。主要是由于颈部受到风寒、外伤,或者因为颈椎老化和劳损造成的,比如睡眠姿势不当、工作时姿势不良或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等。颈椎病主要分五种类型: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以及椎动脉型颈椎病。之所以要讲解分型,是因为不同类型的颈椎病,症状也不同。颈型颈椎病,是最轻型也是最早期的颈椎病,主要以颈部的症状为主。如果你经常有脖子、肩膀或者肩胛骨内侧肌肉(就是后背中间)的酸胀感,尤其早晨睡醒后比较明显,或者反复落枕,这往往就是颈椎病的早期表现。这些表现其实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提醒你这段时间颈部使用过度了(伏案工作太久或者手机电脑用多啦)。颈型颈椎病的症状比较轻,由于可以自然缓解,容易被患者忽视,可能会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神经根型的颈椎病,是发病率最高的颈椎病,约占所有颈椎病的60-70%。由于神经根受到刺激产生的颈椎病,所以这种颈椎病的典型症状是颈肩部的疼痛,和一侧胳膊放电样的疼痛或者麻木感。神经根型颈椎病早期的主要表现是颈部的疼痛和麻木,晚期可能出现患侧上肢感觉沉重、握力减退,有时还会出现持物坠落等无力的表现,甚至会出现肌肉萎缩。脊髓型颈椎病,是最严重、最危险的颈椎病,颈椎的病变导致脊髓受到压迫,出现炎症、水肿等症状。它往往表现为:①双手无力,比如持物不稳,持物易落;②手部动作不灵活,精细动作完成不好,比如以前拿筷子夹东西很容易,但是现在夹花生米夹菜夹不住,只能用手;还有一些患者写字变得歪歪扭扭,字体发生了变化;③有些患者会有走路不稳的感觉,像踩在棉花上一样,一脚深一脚浅;有的患者走不了直线,还有的患者会下肢麻木、沉重等症状。④躯干部感觉异常,患者的胸部、腹部或者双下肢会有像被皮带束缚的捆绑感。一旦出现这些情况说明颈椎病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交感型颈椎病,患者会因为颈椎的退变或者交感神经受刺激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的情况。但是患者出现这些症状时,第一反应大多是怀疑“我会不会脑血管有问题?”往往忽视了这种不典型的表现还可能是颈椎病造成的。所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排除一下这些症状是不是颈椎病引起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也以头晕为主要表现,但往往是发作性的,甚至可以出现突然摔倒,这是由当颈椎出现节段性不稳定和椎间隙狭窄时,造成椎动脉扭曲并受到挤压,所导致的脑供血不足。本文系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原创作品,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适用于:腰肌劳损、腰肌筋膜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峡部裂、轻度腰椎滑脱、腰椎术后。颈椎、胸椎患者也可以锻炼,小燕飞可以锻炼整个背部肌肉(颈椎+胸椎+腰椎)。最好是终生锻炼。小燕飞的方法是:头和胸部抬起,双腿抬起。抬起后坚持5秒钟,然后放松、趴到床上5秒钟--算一次。循序渐进,要求每天做60次。可分为2-3次,坚持6个月以上。腰椎术后患者最好是作为终身锻炼项目。此动作与瑜伽的动作相似。要点(不同之处在于):1、小燕飞不是练习形体,只要稍微离开床面、吃上劲即可(胸部、腿部抬起1-2cm即可;峡部裂滑椎患者切忌过度抬高,否则将导致病情加重);2、是一下一下的做,而非挺住长时间。类似的方法是蛙泳,每周2次,一次600~800米(必须有挺腰出水的换气动作)。最好是温水(干休所、温泉等地),或者游泳完毕,最好桑拿一下--中医的解释是驱除寒气。相比之下,游泳的好处是属于娱乐,容易坚持;小燕飞的优点是经济实惠,缺点是枯燥,不容易坚持。最后一个注意的是:小燕飞是在腰部基本没有症状时做,如腰痛时(肌肉痉挛)时做,则越做越疼。但常见的现象是一不痛,就忙得忘记做了。姜亮原创文章,引用请注明出处。注:图示动作“很夸张”,小燕飞不是练习形体,只要稍微离开床面1-2cm即可,年纪越大,翘起来越低。1.坐直了,躺平了。最标准的坐姿是挺直腰板,也就是“坐如钟”;对腰椎伤害最大的坐姿,是前倾约70°,假如平卧时腰椎的负荷是1,站着时的负荷就是1.5,而当前倾70°时,腰椎负荷可就变成了2.5。常见错误就是“北京瘫”,窝在沙发上看电视、玩手机。睡觉的床选硬一些的就行(如硬质席梦思、棕垫),不一定要睡木板床(睡木板床是七八十年代的旧观念啦),别把枕头垫得太高。高枕无忧是错误的生活习惯。2.没事儿动一动就像是上学时的课间休息一样,每坐30分钟,可以活动一下颈腰椎;每隔60分钟,可以起来走一走,特别是爱久坐的上班族,过一会儿就可以起来接个水、上个厕所什么的,放松一下。 3.锻炼:腰背肌锻炼方法(1)五点支撑——初学者最容易掌握五点支撑动作对腰背肌力量要求较低,初学者比较容易掌握,适用于老年人、体弱者。具体方法是仰卧在硬床或者硬地板上,双膝弯曲,以双脚、双肩(或双肘)和头部为支点发力,将身体支撑并抬升,使大腿、臀部、腰部、背部处于一条直线,甚至可以让臀部更加拱起,高于膝与肩的连线。身体上举到最高位置后停留5秒钟,然后缓慢地落回床面,休息5秒钟。每30个起落为1组,每天练习三组。(2)小燕飞——最经济的锻炼腰背肌方法小燕飞需要在硬床或瑜伽垫上练习,做的时候要俯卧,手臂位于身体两侧(无需举起,举起将增加难度),同时抬起头和胸部(稍微离开床面5~250px即可),双脚也要跟着抬起,尽量让腹部支撑身体,这时你可以感受到腰背部肌肉收缩,动作到位后坚持5秒种,然后放松肌肉,趴到床上/垫子上5秒钟。完成这样的一套动作,算做了一次,要求每天做60次,可以分2~3组做完。坚持1个月以上,开始起效。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坚持很重要,应该一星期坚持锻炼腰背肌5天。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腰椎疼痛的时候不能做小燕飞,强行锻炼只会越练越痛。此外,做小燕飞的目的是锻炼腰背肌,只要稍微离开床面就行,不用太用力;如果抬得太高还可能造成有些患者小燕飞后反而病情加重(如峡部裂、滑椎的患者,抬高25px即可)。65岁以上老年人也不要抬得太高。这一点与瑜伽锻炼的类似动作不一样——瑜伽是形体练习:抬得越高越好、持续时间越长越好,。(3)蛙泳——比较容易坚持的腰背肌锻炼法和小燕飞类似的锻炼方法是是蛙泳,每周2次,一次600~800米(出水换气时需要抬头、挺腰)。对于老年人、体弱者,如果有条件,最好是在有温水的游泳池锻炼,例如干休所、温泉。也可以游泳完毕后桑拿一下,等同于中医提到的“驱寒”。由于游泳的趣味性比较强,所以更容易坚持。实际上,蛙泳、小燕飞对颈椎(项背肌)、腰椎(腰背肌)都好。而一般人颈椎、腰椎都不太好,所以蛙泳、小燕飞是“一举两得”。(4)项背肌锻炼方法这种方法简便易行,适于单纯的颈椎病,适于在公众场合联系。它站着坐着都可以练,上身直立,头略后仰,双手交叉放在枕后(即后脑勺)部位,用力向后仰头,同时双手用力抵住枕部使头不能后仰,有种头和双手对抗的感觉。这个方法是迅速增强肩颈部肌肉力量的最好方式。建议每天锻炼200次,每次持续5~10秒钟,分2-3次完成。最好是颈部没有明显不适时开始锻炼,一般锻炼2周之后开始起效。请先到你的家庭医生处就诊,明确诊断后开始锻炼。但如果你已经出现了手脚麻木、疼痛、无力、踩棉感、大小便困难、肛门周围麻木等症状,这可能代表病情发展得比较严重了,请尽早到医院找骨科(专科医生)看看,千万不要在家自己盲目锻炼了哦。1.考虑手术的患者,您可以申请我的电话咨询与我沟通,点击了解详情或者拨打预约电话4008-900-120(周一至周六09:00-19:00),具体操作方式工作人员会告诉你。2.找姜亮主任就诊指南(脊柱肿瘤、颈椎病、腰椎滑脱、骨折)...3.点击这里查看我的门诊时间4.专业书籍链接:北医三院脊柱肿瘤论著与译著1.脊柱肿瘤患者一般会特别照顾,优先安排住院:点击门诊加号(https://zixun.haodf.com/ask.php?from=space&host_user_id=1031305&case_title=)2.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进入好大夫在线的“脊柱肿瘤团队咨询”,咨询北医三院的脊柱肿瘤专家团队(400元)。点击链接(https://m.haodf.com/doctorteam/4603159977.htm?weixinType=patient&from=singlemessage)3.目前脊柱肿瘤住院患者可以申请每月一次的专家联合会诊(600元,自费,仅限于住院患者)请点击链接,了解更多科普知识:一、脊柱肿瘤门诊注意链接1、脊柱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2、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3、门诊脊柱占位病变的穿刺注意事项4、脊柱肿瘤的病理诊断 困难重重 有时需要会诊5.专业书籍 链接:北医三院脊柱肿瘤论著与译著二、各种肿瘤简介链接1、脊柱骨巨细胞瘤这么大,累及3节骨头,能直接手术切除吗?2、肺癌转移脊柱怎么办?放疗行吗?手术有用吗?用骨水泥吗?...3、甲状腺癌还能转移到骨头?脊柱转移还能彻底切除?还能活多...4、到底是脊柱骨髓瘤,还是浆细胞瘤?一定要手术吗?5、脊柱哑铃形肿瘤,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一定要手术?会复...6、脊柱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和治疗 朗格汉斯增殖症 用手术吗?...7、脊柱动脉瘤样骨囊肿,需要大手术吗?还能微创?16岁女孩8、微创治疗脊柱肿瘤射频治疗骨样骨瘤9、乳腺癌脊柱转移的治疗10、脊柱血管瘤要不要处理?11、前列腺癌脊柱转移的治疗12、脊柱脊索瘤诊断治疗新进展三、脊柱其他疾患链接1、颈椎病 腰肌劳损 胸背痛 腰椎间盘突出“不用治疗”?2、脊髓型颈椎病 70岁 颈后路 下肢麻木无力 后路单开门3、颈椎病脊髓型 颈前路 四肢麻木无力2月 内固定+植骨融合4、脊柱手术:做不做?谁来定?5、腰椎间盘突出的保守治疗6、腰椎滑脱需要治疗吗?(峡部裂、退变性)7、锻炼颈、胸、腰背肌的方法:小燕飞 或 蛙泳8、老人轻微外伤,胸椎腰椎就骨折了?一定要骨水泥吗?用手术...四、门诊指南 链接1、北医三院及北方医院分部交通指南(转载)2、
腰背肌锻炼的目的是增加肌肉力量,稳定脊柱,减轻“驼背”和缓解疼痛,这对于腰椎术后病人的恢复是十分重要的,应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一般很容易学会,但必须有恒心和毅力。 简单易学,应用广泛的有“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四点支撑法”和“飞腾试”(燕飞法)。“五点支撑法”是让病人仰卧于床上,双肘和双膝屈曲,以双肘关节、双足部及头后枕部五个点支撑,使肩、背、腰、臀部和下肢抬离床面,成为拱形,然后放下,这样重复操作。每次锻炼的次数需按病人年龄、伤情、体质等情况循序渐进。 在“五点支撑法”(图1)锻炼一段时间后,可以转为“三点支撑法”(图2)或“四点支撑法”(图3),即将双肘部支撑点去除,只靠双足部及头后枕部三个或四个点支撑锻炼。 病人还可根据病情采用“燕飞”锻炼法(图4):①病人俯卧于床上,双上肢平放于身体两侧,手掌朝上,同时抬头、挺胸、上肢后伸;②双下肢伸直并尽量使其向上抬起,也可同时抬起;③头颈、胸部及双下肢同时离开床面,仅腹部和床面接触,身体呈燕飞姿势,形状似燕飞。这些简易的锻炼方法,对腰背肌的功能恢复十分有效,是腰椎手术术后恢复治疗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系于海龙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