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上升,手足口病发病率逐渐上升,很多宝宝不幸患病,那么对于宝妈宝爸来说,如何早期发现宝宝是否患有手足口病及重症病例就变得至关重要。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 1、普通病例表现 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多有发热,体温可达38℃以上,口腔黏膜、手、足和臀部出现丘疹、疱疹,同时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表现。此型大多可在家或门诊治疗。 2、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别等发生再追悔莫及,有效预防手足口病至关重要,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宝宝辅食天天学”,查看具体预防方法。 (1)呼吸系统表现为:呼吸浅促、困难,呼吸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肺部可闻及痰鸣音或湿罗音。 (2)神经系统表现为:精神差、嗜睡、头痛、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或瘫痪;查体可见脑膜刺激症、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危重病例可表现为频繁抽搐、昏迷、脑水肿、脑疝。 (3)循环系统表现为: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缓慢,脉搏浅速、减弱甚至消失,四肢发凉,指(趾)发绀,血压升高或下降。 如出现上述重症表现,提示病情危重,需立即住院治疗。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发现孩子出现手足口病的症状,不必惊慌,一定要尽早去医院治疗。 如何应对手足口病 1、消毒隔离 首先应将患儿与健康儿隔离。患儿应留在家中,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结痂。一般需隔离2周。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一般常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于日光下暴晒。患儿的粪便需经含氯的消毒剂消毒2小时后倾倒。 3.患儿居室内应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每日进行空气消毒。 4.患儿一周内应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饮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烂时可以吃一些流质食物。禁食冰冷、辛辣、酸咸等刺激性食物。 5.应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细菌继发感染,每次餐后用温水漱口。口腔有糜烂时可涂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 6.患儿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应宽大、柔软。床铺应平整干燥。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7.臀部有皮疹的婴儿,应随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8.疱疹破裂者,局部可涂擦1%龙胆紫或抗菌素软膏。 9.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等热度,无需特殊处理,可让患儿多饮水。如体温超过38.5℃,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热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