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母亲正面临着孩子成长的烦恼。孩子活泼好动,食欲旺盛,但体重身高却迟迟不见增长。经常要与感冒作斗争的孩子让母亲愁眉不展。更让人担忧的是,孩子的睡眠质量不佳,夜间伴随着哼唧声,常常翻来覆去。而他那异常的出汗问题,更是让母亲焦虑不已。这位母亲在好大夫平台上发出的咨询信息,字里行间流露着她的焦虑。她问:“大夫,中医能帮我的孩子调理好吗?”简单的问题饱含着一位母亲的无助和期待。我为孩子制定了针对性的治疗调养方案。早期,我建议着重去痰热食火,清除体内的湿热,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中期,我采用扶正祛邪的方法,增强体质,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后期,我专注于健脾益肺,扶正固本,以确保孩子的体质得到全面改善。在治疗的前两周,孩子的顽固咳嗽和流涕症状明显减少,痰热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接下来的两周,通过扶正祛邪,孩子的咳嗽流涕完全消失,大便也变得通畅。最后的四周,我通过扶正固本,健脾益肺的方法,进一步巩固了孩子的体质。虽然期间有一次轻微的鼻塞,但未用药,症状很快自行缓解。家长配合度很高,经过八周的精心治疗和调理,孩子的身体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不再容易感冒,大便通畅,睡眠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更令人欣喜的是,孩子的身高增长了4厘米,体重增长了1公斤。肺强脾壮,正气充足,体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治疗结束后,我建议使用药食同源的代茶饮巩固疗效。在父母全力配合下,孩子的恢复过程很顺利。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心、用心和耐心。父母在孩子生病时,全力配合医生的治疗,坚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必定能助理孩子健康成长。
直播时间:2023年03月27日19:27主讲人:刘昆副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儿科问题及答案:问题:小孩子吃鱼肉多好,还是吃面食粥好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刘医生好,女孩12岁,来月经2次了,现在每天喝牛奶500毫升,钙片每天2片,骨化三醇1粒,补的多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
又到冬春换季时节,乍暖还寒,感冒发烧的孩子陡然增加。每当宝宝发烧时,麻麻们总是各种焦急、不知所措,所以特别想写一篇简洁、实用的小儿发热攻略分享给各位家长,看完后,在宝宝发热时,您依然可以做到优雅得体,进退有据,散发着知性之美。 宝妈们该如何处理发烧? A.需要去医院吗? 如果你感觉到宝宝的头部发烫,不要急忙的想着去医院(急诊遇到很多急忙来的妈妈,说宝宝摸着发热,结果一测体温是正常的!),正确的方法是应先给宝宝测量体温。一般来说,腋下测得的小儿正常体温是36~37.2℃。正常体温在不同时间段又有差异。比如运动后、饭后、刚醒时、情绪激动时体温会一过性增高,这时孩子精神状态良好, 又无其他症状,则不是病态。而且最新美国儿科学会关于退烧的最新指南里反复强调,除非是高热(38.5℃以上),发烧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相反是有好处的。中医也认为这是正邪交争的结果,有助于机体驱除病邪,不要急急的退热。在体温37.2~38.5℃之间,宝宝能吃能喝能玩,精神状态良好,您只需检测体温,保证饮食清淡易消化,多喝水,多休息即可(不可超过3天)。 B.何时去医院? 当宝宝体温超过38.5℃,伴有精神萎靡、过度兴奋、异常哭闹、咳嗽、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时,或者发热超过72小时,就需要您带着宝宝去医院就诊了。如果这些太复杂记不住,那么如果烧到你内心快崩溃了,千万不要犹豫,直接去医院吧。 去医院前能服退热药吗? 有的家长担心就诊前服退热药,会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会影响化验结果。其实,医生对病情的判断不仅通过体温高或低,还要看孩子的整体状态,通过检查身体,最后结合化验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相反高热就诊会带来很大风险,首先,中医认为小儿“心肝有余”,高热会引动肝风,从而导致热性惊厥的发生。其次,宝宝高热,身体不适,情绪不佳,往往医生检查时不配合,影响医生对病情的评判。 C.如何用退热药? 1.如果体温高于38.5度,可以给孩子服用热药物,目前比较安全有效退的退热药有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百服宁)和/或布洛芬(美林)两种,当然请格外注意剂量。(另外要注意的是伴有严重呕吐腹泻,明显脱水症状(无泪,尿少,皮肤干燥)的孩子,应先补液再使用布洛芬。) 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两种退热药,也是目前较为安全的退热药。 2. 安乃近、阿司匹林、尼美舒利、糖皮质激素等副作用大,不建议用。D.避免几个误区 1.会烧坏脑子吗?错 经常有家长问,发热会烧坏脑子吗?其实只要体温控制在41度以下,发烧是不会对人体器官造成直接伤害。但有的家长说,那谁家孩子就是发烧烧坏的,现在还趟在床上呢。这可能是因为颅内感染所致,通俗的说是“脑炎”,“脑炎”也可以发热,但不是发热把脑子烧坏了,是“脑炎”这个本病引起颅内损伤导致。如果说发热的危险,确实有一个,那就是极度高烧有时候会使大脑功能紊乱,出现高热惊厥。 2.发烧要捂汗退烧?错 这样做是错误的。发热时体内产热大于散热,如果穿得多、盖得多,散热很难实现,退烧不但不会见效,体温还可能继续升高,甚至会诱发高热惊厥,而且还容易引发脱水等危险。 3.酒精擦浴退热?不可以近些年世界卫生组织一直强调,不要用酒精给孩子擦浴降温。因为皮肤也是一个吸收药物的器官,而且宝宝的皮肤娇嫩,会导致酒精中毒或皮肤过敏的危险。 4.发烧一定要用抗生素?错 临床上遇到很多家长看孩子一发烧,就要求医生开抗生素,不开都不行,这是错误的。宝妈们一定要知道抗生素不是治疗发热的药。只有是细菌感染时,抗生素才有效。病毒感染时,用抗生素是无效的,反而会给宝宝们造成不该有的副作用。 E.发热的饮食 中医认为小儿“脾常不足”,也就是说小儿脾胃功能是比较脆弱的,尤其是发热时,更加影响宝宝的消化功能,这时饮食调护就格外重要了。 1.首先,要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牛奶、稀粥、藕粉、烂面条等,即补充孩子的热量需求,同时也可以补充水分。因为宝宝这时脾胃比较弱,可以少食多餐,把每餐的饭量减下来,但就餐次数增加1-2次,这样可以避免加重胃肠的负担,又能很好的促进食物的吸收。2.发热对孩子是一种很高的消耗,因此要给小儿补充含高蛋白的食物,如肉、鱼、蛋等,但不要多,因为毕竟这些食物不易消化。同时要避免过于油腻和不消化的食物;3.如果宝宝没有呕吐、腹痛、腹泻的话,也可吃少量水果,西瓜是一个很好的水果,既能补充水分,又能补充热量,同时还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要注意不管饮水,还是饮食,都要少量多次,避免暴饮暴食。本文系刘昆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在门诊中,家长们对于孩子使用“抗生素”的态度可以说存在两个极端,一种是以中老年人居多的“支持派”,另一种是以年轻家长居多的“反对派”。 “支持派”除了无条件支持使用抗生素外,还会经常主动“指导”使用抗生素,并且通常会带上一句“我娃我知道的,不用消炎药就不会好的,你就直接挂针好了”,简直是“善解人意”到极致,让我想问问娃到底哪里不舒服的机会都没有。 而“反对派”通常在询问病史检查等环节表现的相当配合,但当说到“孩子现在这个情况,还是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时候,刚刚还是轻声细语的家长瞬间面色紧张,鼻翼煽动,呼吸加速,“为什么要用抗生素?”“抗生素不是有很大副作用吗?”“我娃从来没有用过抗生素的,能不用吗?”……。一连串的问题如机关枪似的扑面而来,言语中透露出对抗生素的深深的抗拒。 其实关于抗生素的使用是一个很大很大的问题,小到我们这群基层医疗民工,大到专家学者都乐此不疲的不断讨论着、研究着。而因为平时门诊中碰到太多家长存在着对于抗生素使用的误解,导致交流不畅不说,严重的甚至耽误孩子病情。正好前几天去听了一场关于“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学术会,于是把会议内容跟自己的平素理解结合起来,希望能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对待抗生素使用这个问题。 1 到底什么是抗生素? 对所有病原体,包括微生物,寄生虫、甚至肿瘤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统称为化学治疗(chemotherapy)。抗微生物药(antibacterial drugs)是指用于治疗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主要包括抗菌药物、抗真菌药物、抗病毒药。抗菌药指对细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物(磺胺类和喹诺酮类) 因此简单的说“抗生素就是杀细菌的”,跟病毒啊、真菌啊,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所以当抗生素用于真菌或者病毒感染的时候,不仅没用,甚至还能“助纣为虐”导致疾病加重。 2 什么情况下使用抗生素? 通过问题一,我们初步的了解了抗生素的概念,因此准确的判断孩子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就至关重要。其实这本来应该是医生要考虑的问题,但是很多细心的爸爸妈妈也非常关心这个问题,所以我进行下简单的梳理。 首先是明确发病部位,这个比较关键,举例来说都是喉咙痛、发热的症状,但如果病变部位在咽峡部的,可能就是病毒感染的疱疹性咽峡炎,而如果病变部位在扁桃体的,那可能就是细菌感染的化脓性扁桃体炎,虽然两个部位离得很近,但是不同的部位的初次治疗的用药却是天壤之别。 其次结合患儿年龄,不同的年龄相对感染的病原体种类会有些差异,以肺炎为例子,比如3月以内的孩子一般来说感染革兰氏阴性菌概率会高一点,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是导致5岁以上孩子肺炎的重要病原体。因此针对不同年龄的患儿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才是合理的方式,而不是一些家长所经常念叨的“医生,我家孩子几年前用了XX药,效果很好,你也就继续用这个药吧”。 再次是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比如血常规是大家比较熟悉常规检查的项目,血常规里面内容很多,可以提示很多问题,但如果只是用于判断感染上的话,简单的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这三项可以比较粗糙的判断是病毒性感染还是细菌性感染,但必须要结合临床表现。(想知道血常规相关内容的读者可点击蓝字手把手教你看懂儿童血常规化验单!) 另外提示感染的指标还有其他很多如CRP、PCT等等。但是这些化验结果只能作为我们临床医生的参考,毕竟目前“还没有一项临床指标能百分百的区分到底是细菌感染或者病毒感染。” 3 抗生素怎么用?用多久? 解决了问题一跟问题二后,我们开始讨论两个问题“抗生素的使用途径”和“抗生素的使用时间”。 1使用途径 这无外乎“口服用药、肌肉注射用药、静脉用药”这三大种,虽然肌肉用药、静脉用药的疗效发挥高于口服用药,但也正是给药途径不同,导致静脉用药、肌肉注射用药的过敏性大大提高,增加了对机体组织伤害的风险,因此从安全性来说,口服用药>肌肉注射用药>静脉用药。 所以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用药途径才是最合理的,而不是道听途说的“听说输液很不好”或者“我娃不输液就一定不会好的”这样的观点,毕竟让一个重症肺炎的孩子去单单口服抗生素治疗可能是欠妥当的一件事,而每次一生病就输液治疗的方式也是需要商榷的。 2使用时间 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在很多家长的眼里都非常随意,经常都是吃了个2-3天后,“咦!娃感觉好点了,抗生素副作用这么大,还是少吃吧,嗯,我就不给娃吃了”。结果没几天孩子又复发了。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在我看来是非常重要,甚至决定治疗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抗生素用至热退和主要症状明显改善后3—7天。疗程视不同病原细菌、病情轻重程度以及有无菌血症存在等而异。因此不要症状稍微改善就立马自行的停用抗生素,这样不仅病情容易反复,还容易导致耐药菌的产生,最后吃亏的还是孩子自身。而不同细菌感染的药物治疗时间也各有不同,因此认真听从专业医生的用药建议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4 关于抗生素的毒副反应 不管是抗生素使用的“反对派”还是过早的停用抗生素的家长,其实他们所顾虑的主要就是抗生素的毒副反应,毕竟“是药三分毒”这句话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了,谁要是跟别人聊关于药物的话题的时候,不来上这么一句,那简直就是政治太不正确了。 药物的毒副反应在说明书上黑字白纸写着,这点我们不能否认,但是早在1538年毒理学之父瑞士医生帕拉塞尔斯(Paracelsus)写过这句拉丁文:“Dosis facit venenum”,翻译成英文就是“The dose makesthe poison”,再翻译成中文“剂量造成毒药”,再翻译成网络用语就是“离开剂量谈毒性是耍流氓”。由此可见,药物过量使用是导致药物毒副反应的主要因素,当然还有每个人的个体差异的原因(或者说是基因差异)以及药物本身原因。 那安全剂量是多少呢?这个说明书上都有,而且每种药物都各不相同,所以我这里也就不连篇累牍了。其实在药物安全性上我们当医生的会比家长更加重视,特别像会引起耳毒性、肾毒性的氨基糖苷类药物,会影响软骨发育的喹诺酮类药物在儿科医生眼里都是“禁用”的。 因此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选择合适用药剂量,才能尽可能的避免药物毒副反应的发生,而不能因噎废食的全盘否定,毕竟抗生素的在治疗细菌感染上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5 门诊家长经常问的几个问题 问:“孩子太小,最好能不能不用用抗生素吗?” 答:“用抗生素主要还是根据病情来决定,其实从临床经验来说,越小的孩子屏障功能越差,未能产生抗体,相对的抵抗力就差,如果再加上病程过长的话,继发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因此越小的孩子反而更需要抗生素治疗。” 问:“抗生素能减量服用吗?” 答:“不能,随意超量使用是会提高毒副反应的发生,而随意的减量会导致降低疗效,提高耐药菌的产生等问题,因此必须保证足够剂量的抗生素使用是治疗的关键之一。” 问:“我家孩子用好多天的抗生素了,为什么还没有好转呢?” 答:“这个问题涉及到很多原因,比如是否诊断存在问题、是否病原菌诊断存在问题、是否抗生素选择不当、是否存在多重感染、是否存在机体免疫问题、是否存在疾病的并发症等等问题。所以如果抗生素使用无效的话,需要从这些方面去寻找原因” 问:“为什么不先把感染的病菌先查明了再用药呢?” 答:“有一个检查叫“血培养+药敏”,这个检查可以明确感染的细菌种类以及对哪种药物会比较敏感。但这种检查却有比较大的缺陷,1是培养周期过长,至少需要3-5天。2是阳性率偏低,经常过了3、5天培养出来的是杂菌。所以在门诊使用抗生素如果真的要等血培养结果的话,时间成本且不说,严重的会耽误病情,因此门诊医生包括我在使用抗生素的时候都是经验性用药,这一点国外的金发碧眼的医生也是这样做的” 问“为什么国外医生都不用抗生素而国内医生动不动就用抗生素呢?” 答:“这个问题其实流传于各种文章之中,普罗大众深受其影响。这里我抛开国内外的经济差异、生活习惯差异、感染病原体的差异等等问题。就讲两个故事,至于真实性就看你们理解了,第一个故事是我大学时候药理学课上老师讲的,大概是在50年代,有个村子后山堆满了小孩子因为肺炎而死去的坟墓,后来村子里来了个年轻的西医,他对肺炎的孩子一来看病就使用抗生素,结果小孩子的死亡率慢慢的下去,到最后很少有孩子因为肺炎而死亡。第二个故事就是在学术会上听教授讲的,上海的某三甲医院儿科病房,收治了一个发热的孩子,父母都是海龟,当医生决定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时候,父母表现出了极大的抗拒,主要理由是他们在国外都不用抗生素的,因此现在也不要用,结果就这样过去5、6天后孩子得了化脓性脑膜炎这个并发症,这个结果让人唏嘘”。 笔者有话说: 因为本文内容相对偏专业,我也尽我最大的努力尽量写的简单通俗一点,但是还是逃不过文章又长又枯燥,因此对于认真看完的读者表示深深的感谢 另外抗生素使用真的是个大问题,做为一个后进晚辈写这篇文章之初也有过犹豫,但终是平日碰到太多家长对于抗生素有着深深的误解,因此贸然成文,希望能尽绵薄之力。对于同行如果感觉内容不妥之处,望轻拍,或留言提醒,毕竟此路长远,与君共勉。 参考资料: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试行)(上部分)[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0, 15(7):444-446.
母乳性黄疸的诊断和治疗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作为新生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见于几乎全部的早产儿及2/3的健康足月儿,多数临床随机研究证实,围生期因素、感染性因素、母乳性黄疸(breast milk jaundice)及ABO血型溶血为其主要危险因素,由于其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临床上,随着人们对母婴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母乳喂养因其营养全面、免疫强化及利于培养亲子关系等优点逐渐得到了推广,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已成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首要危险因素。虽然母乳性黄疸多数预后较好,严重者才需治疗,且随着新药、新技术的引入亦改善了其预后,但仍有研究显示母乳性黄疸有导致轻微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潜在危险。因此,防治黄疸的同时又要确保母乳喂养的成功成为临床诊疗方面的热点之一。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对母乳性黄疸的综合诊疗研究进行综述。 一、母乳性黄疸的定义和分型 母乳性黄疸于1963年首次由Newman报道,是指发生在健康母乳喂养儿(多为足月儿)中的一种常见的以未结合胆红素(UCB)升高为主的高胆红素血症,其发生率占出生4~7天新生儿黄疸的49.25%。根据不同的发病学说和发病时间,临床上母乳性黄疸可分为早发型及迟发型两类。 1.早发型母乳性黄疸 发生时间与生理性黄疸相似,即生后母乳喂养2~3天时出现,4~7天达高峰。患儿一般情况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血游离胆红素峰值一般为205~342μmol/L,黄疸消退时间晚于生理性黄疸。母亲缺乏喂哺技巧的知识、乳房肿胀、乳头皲裂、新生儿无效吸吮、生后短时间内母乳量有限等因素均可导致新生儿处于饥饿、脱水和营养缺乏状态,使胎粪排出延迟,肠肝循环增加,从而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该型黄疸严重者可能导致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2.迟发型母乳性黄疸 多于生后母乳喂养6~9天出现,可紧接生理性黄疸发生,亦可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再次加重。黄疸多以轻、中度多见,重度较少见,患儿多数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临床症状,但血游离胆红素峰值超过生理范围。该型黄疸持续时间可达4~12周。该型预后良好,很少有可能引起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二、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机制 目前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根据新生儿黄疸的发生机制,可以推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与母乳本身的成分及与母乳喂养新生儿自身存在的原因有关。目前认为,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新生儿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GT)活性异常等学说。 1.新生儿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学说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β-葡萄糖醛酸酐酶(β-GD)在母乳性黄疸的发生过程中作用显著。β-GD是一种富含于新生儿小肠内的溶酶体性水解酶,新生儿的β-GD主要来自于母乳,它的主要作用是分解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链产生UCB。当母乳喂养时,新生儿摄入量及次数的不足可导致肠蠕动减慢,胎便排泄延迟,UCB肠肝循环增加而引发黄疸。此外,肠道中的乳酸杆菌、肠球菌等的主要作用是转化结合胆红素为尿胆原及其氧化物。产生的尿胆原及其氧化物,大部分可随粪便排出,小部分则参与胆红素肠肝循环。母乳喂养儿肠道中的双歧杆菌占绝对优势,但其恰恰缺乏转化结合胆红素为尿胆原的菌群。又因为新生儿小肠中β-GD含量多且活性高,使肠肝循环的负担增加,发生高胆红素血症。 2.UGT活性异常学说最新的研究证实,UGT的基因突变与母乳性黄疸的发生有关。尿苷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GT的基因编码区发生突变,可以导致UGT的结构发生异常,从而使酶的催化结合反应能力降低或缺失。有学者研究显示,新生儿出现位于UGT1A1基因编码区的211GA或AA核苷酸的突变更容易发生早发型母乳性黄疸。但目前关于UGT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仍待进一步论证。 三、母乳性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由于目前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故缺乏特异的实验室指标确诊。因此,首先需要除外感染性、溶血性、免疫性等多种因素方能考虑诊断母乳性黄疸。根据其临床特点,诊断标准主要包括:①患儿多为足月儿,纯母乳喂养或母乳喂养为主。②黄疸出现于生理性黄疸期,血清游离胆红素>220.6μmol/L(12.9mg/dl);或黄疸迁延不退,超过生理性黄疸期限仍有黄疸,血清总胆红素>34.2μmol/L(2mg/dl)。③完善总血清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患儿的血常规、网织红细胞、直接Coomb试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肝功能、甲状腺功能检查,检测孕母的甲、乙、丙肝抗体,血清TORCH,同时检测母、婴血型等,除外可能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其他病因。④患儿一般情况好,精神食欲正常,生长发育良好。⑤暂停母乳喂养48~72小时后,黄疸明显消退,血胆红素迅速下降30%~50%,恢复母乳喂养后黄疸再次加重。 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应注意与以下疾病相鉴别:①生理性黄疸:最多见,患儿一般情况好,无感染、溶血、贫血等表现,血胆红素水平在生理性黄疸范围内。②头颅血肿及其他部位皮下出血:主要依靠所见的血肿与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相鉴别。③ABO血型不合:黄疸可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进展迅速,血游离胆红素超过生理范围,主要发生于母亲O型血,患儿A或B型血,可伴有贫血,网织红细胞比例上升,直、间接Coombs试验阳性可予鉴别。④新生儿败血症:常见精神欠佳、吃奶差或拒食、黄疸加重等,黄疸可为其惟一表现,病史中常有胎膜早破、羊水污染、孕母发热或局部感染史,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可明显增高或显著,血培养、局部感染灶分泌物培养和涂片找细菌,既可作诊断又可作治疗参考。⑤G6PD缺陷症:我国两广地区发病率高,黄疸出现及高峰时间与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大致相同,但前者易出现核黄疸,可出现急性溶血,部分患儿有家族史,实验室检查红细胞形态和网织红细胞异常,G6PD测定值低可予鉴别。⑥半乳糖血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由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缺陷所致血半乳糖浓度增高。临床表现与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类似,但生后4~6天即可出现肝大、脾大、呕吐、腹泻、精神差、体重不增或下降,如不停止喂奶病情可迅速加重合并感染而死亡。慢性者有肝、肾损害,白内障,智力低下。此症通过筛查或尿还原糖试验或酶活性测定可与早发型母乳性黄疸鉴别。⑦Crigler-Najjar(克里格勒-纳贾尔)综合征Ⅰ: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黄疸较母乳性黄疸出现早且重,生后l~2天即可出现黄疸,短期内血清胆红素可达256.5~598.5μmol/L(15~35mg/dl),并持续存在。通常需换血,常于1周内死亡,幸存者也有严重的共济失调等神经损害后遗症。 迟发型母乳性黄疸主要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①婴儿肝炎综合征:大多因病毒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或通过产道被感染。以乙肝、巨细胞病毒等多见,其他如风疹、单纯疱疹、柯萨奇等病毒以及弓形虫、梅毒等。起病隐匿,可在数天或3~4周渐见黄疸,可表现为黄疸持续不退或退而复现,可同时伴有呕吐、畏食、体重不增甚至下降,肝脏轻或中度肿大,肝功能异常,TORCH阳性或病毒分离检查可予鉴别。②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可无特异临床表现,部分患儿因肌张力低、肠蠕动慢导致胎便排出延迟,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而加重黄疸,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筛查或甲状腺功能检查可予鉴别。 四、母乳性黄疸的治疗和预防 1.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母乳性黄疸多数预后良好,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可能性较低,故确诊后多数轻症患儿无需特殊治疗。但由于胆红素具有神经毒性作用,故需密切监测患儿的黄疸程度,防止胆红素水平过高引起胆红素脑病。 (1)调整母乳喂养母乳性黄疸与母乳喂养密切相关。美国儿科学会及其他一些研究认为,母乳喂养作为婴儿的最佳喂养方式,需要消除母亲对于母乳性黄疸的恐惧,尽量鼓励和教育母亲进行正确的母乳喂养,而非单纯的停止母乳喂养。美国儿科研究院建议轻、中度黄疸的患儿应该继续给予母乳喂养。对于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由于母乳喂养不足导致热卡摄入不足和脱水可增加黄疸的严重程度,故增加喂哺的频率可减少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美国儿科学会最新新生儿黄疸诊疗指南中提到,对于健康的足月儿或接近足月儿,应鼓励和促进有效的母乳喂养。在生后前几天内,临床医师应鼓励母亲喂哺孩子至少8~12次/天。同时明确反对对无脱水存在的母乳喂养患儿额外补充水分和葡萄糖,认为对于黄疸的消退毫无益处。对于迟发型母乳性黄疸,过去主要为暂停母乳,但在2001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推荐的治疗方案中,建议迟发型母乳性黄疸血清胆红素<257μmol/L(<15mg/dl)不需停哺乳,≥257μmol/L时暂停母乳3天,在停母乳期间,母亲需定时吸奶。 (2)光照疗法 光照治疗是降低血清游离胆红素的最简单且有效的方法,通常用于重度母乳性黄疸。(不同出生时龄的足月新生儿和不同胎龄或出生体重的早产儿黄疸干预标准请参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推荐标准光源以蓝光最好(主峰波长为425~475nm),也可选择白光(波长550~600nm)或绿光(波长510~530nm)。光疗方法主要为单面光疗法、双面光疗法、毯式光纤黄疸治疗法。时间分连续和间歇照射。间歇照射更为合理,临床应用更为广泛。 (3)药物治疗 轻症患儿无需特殊的药物治疗,中、重症患儿治疗可以同其他新生儿黄疸治疗方案。目前常用于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药物主要有:①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尼可刹米,可以诱导肝细胞中葡萄糖醛酰转移酶的活性增高,促进胆红素的结合,增加肝脏胆红素的清除。②药用炭、琼脂、蒙脱石散等可阻断胆红素肝肠循环,减少胆红素重吸收。③微生态制剂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等,可促进新生儿正常肠道菌群的建立,加速肠道内胆红素还原成尿胆原、粪胆原排出体外,并可降低粪便黏度,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肠道中的胆红素排出。④中药:如茵栀黄口服液、茵陈蒿汤等均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功效,对降低血胆红素有积极作用,其中茵栀黄联合肠道益生菌治疗轻中度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显著提高。 2.母乳性黄疸的预防 我国随着爱婴医院的建立,母乳喂养得到广泛推行,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有增多趋势。虽然母乳性黄疸的预后相对较好,但是仍然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给母亲哺乳带来心理负担,因此要积极预防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目前的做法主要有:①早开奶:生后1小时内进行哺乳。②勤吸吮:生后第1日即需增加哺乳频率,至少达到每日8~12次。③适当补充微生态制剂。④必要时监测胆红素水平。 五、小结 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早期诊断、适当干预是降低母乳性黄疸及其危害的重要措施。但目前缺乏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临床诊断指标,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有一定难度。然而,随着人们对母乳性黄疸发生、发展机制认识的不断加深,相信母乳性黄疸的诊断方法也将更加具有特异性、治疗更加具有针对性,也期待更为有效预防母乳性黄疸的手段出现,将黄疸降低到最低程度,确保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 资料来源: 朱琳涵.母乳性黄疸的诊断和治疗.中国医刊,2016,51(6):1-4.
不管是心理健康,还是身体发育,父母都想给女儿最好的,希望她将来拥有修长挺拔的身姿。 那么,女孩长高都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专属女孩的身高秘籍! 男女同样高,女孩显得更高 在生活中,当两个身高差不多的男女站在一起时,我们总会觉得女生要比男生高。同样是170cm的身高,男生看起来就感觉很矮身高不达标,而女生看起来却很高很女神。 这主要是由男生与女生的人体构造不同所导致的视觉映像问题。女生胸腔较小,而腰身较高,上下半身的比例比男生协调;女生肩部窄、腰细、盆骨宽,整个身形看上去呈现出一个“S”的形状,这种形状更具有流线感。总之就是女生比男生的身材会显得瘦些,在瘦的衬托下,女生就会显得很高。就像两个高度一样的圆柱体,直径大的显得矮,直径小的显得高。 女孩身高突增时间比男孩早 两个同龄男孩和女孩,刚开始时身高相差不大,但在10岁-12岁期间,女孩往往会比男孩高一些,但是过了这个期间,男孩的身高又超过了女孩,最终身高比女孩高。 这主要与身高的年增长速率和男孩与女孩青春期开始时间有关系!3岁至青春期前期,男孩女孩身高每年增长在5—8cm左右。 正常情况下,女孩青春期开始时间是9.2岁,男孩青春期开始时间为10.5岁,女孩青春期开始时间要比男孩早。 进入青春期后生长速度开始加快,身高年增长速率≥6—8cm/y。当女孩已经进入加速长高期,而男孩还在慢悠悠地长着。但等到男孩子进入青春期,就开始了“生猛”的身高追赶,后劲十足,身高最终超过女孩。 女孩比男孩更易早发育 早发育对很多家长来说就是一场噩梦,不少家长都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出现早发育的症状。相对男孩子来说,女孩子更容易会发生早发育。 根据《健康时报》中国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健康行调研发现,随着食物和环境的影响,在上海20个孩子中就有1个有早发育情况,女孩发现率是男孩5倍! 由于性激素提前分泌,早发育儿童生长速度加快,身体发育和骨骼成熟,骨骺提前闭合,儿童期身材较同龄人高大,但成人后反较同龄人矮小。早发育一年,身高平均少长7cm,未干预的早发育儿童最终身高一般为150-155cm。 此外,早发育的孩子虽然在生理上已经成熟,但由于年龄太小,心理无法跟上生理成熟的步伐,更易发生早恋、早孕或受到性侵犯、过早发生性行为等问题。 女孩月经初潮后长高空间只剩5-8cm 女孩青春期开始发育的标志是乳房隆起,并不是大多数家长以为的月经初潮。 女孩青春期发育的顺序是:乳房发育、阴毛和腋毛出现、外生殖器发育、月经初潮。若女孩出现月经初潮表明已经进入了青春期的末期,这个阶段大部分女孩子的骨骼生长区(骨骺板)已经临近闭合,身高开始进入停长倒计时,身高至多再长5-8cm,有些孩子甚至只能增长1~2cm。女孩只要月经初潮时身高低于150cm,可能永远也长不到1米6。 如果女孩月经初潮时的身高不高,家长还认为有足够的时间长个子,没有及时的进行身高干预,等到认识到有问题了,实际上已经错过了身高最后的干预机会! 身高的增长是有时限的,临床医学表明,一般情况下,人的骨骺在14、15岁的时候就会闭合,一旦骨骺闭合,无论任何方法,都不可能再长高。当家长发现孩子身高不理想时,应及时帮孩子制定针对性身高管理计划,帮助孩子实现长高的愿望,万不可盲目等待,错过最佳干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