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多见与5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但与患者中青年时的体重、膝关节是否受伤以及一些特定职业(如职业运动员、长期山区行走)密切相关。女性的骨关节炎平均发病相对男性更早。 当BMI(体重kg除于身高的平方m2)>24属于偏胖,>28kg/m2时,BMI值与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生率及进展成正比。 一般情况,人到45左右有一个发福增重过程,特别是女性,这为后期患上骨关节炎疾病埋下了隐患。中青年时膝关节损伤也是老年关节退步的重要诱因之一。 此外,经常登山、爬楼的中青年人士、喜爱穿高跟鞋的中青年女性、膝关节负重较大,或膝关节存在内外翻畸形者,膝关节负重不均匀,到老年时均更易得退行性骨关节炎。 所以,骨关节炎病在老年,根在中青年。 2.膝关节伤后拍片无骨折,休息几天能走路就没事 膝关节骨关节炎与患者年轻时的关节受伤密切相关。但很多人却误认为膝关节外伤后,只要拍片无骨折,休息几天后肿胀退却,又能走路,就没事了。殊不知,膝关节损伤多会伴有韧带、半月板甚至软骨直接损伤。 研究显示,膝关节韧带或半月板损伤10到15年后几乎所有病人都会患上膝关节骨关节炎,其中,膝关节前十字韧带损伤容易被忽视或漏诊,其后期继发的软骨退步不仅进程快、而且范围广,许多病人接近50岁就不得不施行人工关节置换。 所以,,从预防骨关节炎角度看,膝关节软组织损失应特别重视、及时诊断、尽早治疗。 3.上下楼膝关节酸痛是正常的 许多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病人,早期平地行走并无明显不适,只是觉得上下楼膝关节酸痛,认为这是正常的。其实,很多情况这已经是骨关节炎的早期临床表现了,最早发生的年龄可在35岁到40岁。 随着年龄增加,许多人需要靠手拉扶梯上楼或单腿上楼,甚至出现下蹲站起困难。这种以髌股关节退步为主的膝关节骨关节炎在我国较多见,却容易迷惑病人,因为病人可在以后较长时间内正常平地行走,并且病程进展缓慢。然而,由于这类骨关节炎一旦发展到平地行走也疼痛的程度,常常会导致明显的大腿肌肉萎缩,病人行走无力、常有膝关节打软,甚至会突然摔倒。 所以,需要对上下楼膝关节酸痛加以重视。 4.吃进口软骨营养药可以治愈骨关节炎的软骨缺损 随着出国旅行和学习的增多,各类进口的软骨营养药也逐渐进入国人视线,诸如MoveFree,有些患者甚至把它当作灵丹妙药。实事上,这些药物的作用被过度夸大了,美国骨科协会的骨关节炎治疗指南已明确指出,这类药物或保健品总体上无助于软骨修复。 我认为,对于以软骨退步为病理特征的膝关节骨关节炎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种真正能够治愈的有效药物,各种软骨营养药可能对正常软骨维护有一定作用,但对已损伤、已退变、已缺损的软骨决无再生修复作用。 所以,骨关节炎预防主要不靠软骨营养药,减轻体重、避免关节过度负重、避免关节损伤和减少关节炎症才是保守治疗的关键。 5.运动会加重骨关节炎,所以膝关节炎要禁止运动 既然关节过度负重有害,是不是要禁止运动。这种观点是绝对不正确的,或者说,也是骨关节炎治疗的另一大误区。 首先,运动促进人的整体健康,坚持长期锻炼是老年人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前提,也有助于治疗各种常见内科疾病。 其次,适当膝关节运动也是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炎的自身要求。关节炎不仅导致关节疼痛,也使关节僵硬。运动可有效减缓关节僵硬,维持关节灵活性,同时,锻炼关节周围肌肉、减缓因疾病导致的肢体肌肉萎缩,这些最终会减少骨关节炎患者因关节无力或不协调所致的关节反复损伤和退变加剧。 当然,骨关节炎的运动锻炼需要有专业医护、康复人员指导,锻炼方式和程度要合理,避免关节软骨承受过度应力、关节炎症加剧和诱发关节疼痛。 推荐的不伤害膝关节的运动有:游泳、快走、骑单车、打高尔夫球等。 6.疼痛、关节畸形和僵硬三大症状中,疼痛最好治,只要吃点止痛药就会好 这个错误认识在老年骨关节炎病人非常常见。老年骨关节炎病人多数了解自己关节已有畸形和活动僵硬,但他们最不能忍受还是关节疼痛,来医院的目的也只为寻求更有效的止痛药。 其实,晚期骨关节炎所造成的关节疼痛与早期骨关节炎所造成疼痛有很大区别,早期主要是软骨磨损诱导关节滑膜炎和软骨下骨水肿所引起的疼痛,这种针对软骨磨屑的滑膜炎和水肿相对较轻,一般消炎止痛药均有效。 但到了晚期,软骨已磨完,活动时会进一步摩擦软骨下方的骨组织,骨内含有大量无机盐,如焦磷酸钙,这些晶体源源不断的释放到关节腔,可诱发剧烈的滑膜炎症,临床称之为“假性痛风”,此时,单用消炎止痛药已难以奏效。同时,关节僵硬、关节囊疤痕纤维化也加剧了关节活动时的疼痛。 人工关节形成新的关节摩擦面,彻底避免了骨头磨骨头,也松解了关节僵硬,应该说是解除后期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疼痛的最有效方法。 7.人工关节手术风险大,对老年人不适合 人工关节置换术自上世纪60年代广泛应用于临床以来,已成为治疗人类关节毁损最成功、最有效的外科手术。其中,髋膝关节置换最为常见,每年全球需要手术的病人超过200万。 由于其在解除关节疼痛、矫正关节畸形和恢复关节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其他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手段,且使用寿命也提高到接近20年(90%存活率),为众多中老年骨关节炎晚期患者提供了相对可靠持久的疗效,现代人工关节置换术被公认在骨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人工关节在假体设计、手术技术的改进以及围手术期处理和康复等方面的突破,人工关节已逐渐从人们传统观念中出血多、恢复慢的大手术转变为出血少、康复快、功能好的精细手术,“无疼痛、无血栓、无出血”的现代人工关节手术理念进一步保证了老年病人的手术安全性。 8.做人工关节手术越迟越好 人工关节有一定的使用寿命,一般为15到20年,通常认为55岁以后才适合关节置换,60到75岁是最佳置换年龄。然而,是否手术越迟,结果就越好呢?我不以为然。对每个具体病人而言,生理年龄比实际年龄更重要,身体好、生理年龄小(虽然实际年龄已达60岁)的病人手术时间确实可适当推迟。但身体差、生理年龄大于实际年龄者,手术时间就不应太迟。 因为,随着病人年龄增长,心肺功能只会每况愈下,如果有手术指征,可以考虑适当提早手术,这样不仅减少手术风险,也使患者可以早日行走锻炼,促进心肺功能的康复。 通常情况下,手术年龄越大,风险也越大、包括病人夹杂的内科疾病增多和免疫力下降,患肢的肌肉萎缩也更严重,这样,不仅降低了手术麻醉安全系数,也必然增加了术后康复的难度。 所以,人工关节手术并不是越迟越好。 9.做人工关节手术越早越好 那么,人工关节手术是不是做的年龄越早,效果就越好呢?答案也是否定的。 除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少数病种,患者膝关节很早就已严重毁损,不得不提早实行人工关节手术,一般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关节置换不主张在55岁以下年青病人中施行。 年轻患者由于运动量大、重体力劳动多,人工关节相对更易被磨损,人工关节失败率也较高,文献报道, 所以,人工关节手术也不是越年轻做越好。 10.人工关节越贵越好 人工关节不能以价格高低来判断质量的好坏,对一个特定病人而言,更不能说选用的人工关节越贵越好。人工关节在材料耐磨性能、固定方式、产品品牌、进入市场先后等方面的区别决定了其市场价格的不同。对病人而言,并不是越贵越好,真正适合他需要的才是最好的。例如,有些畸形非常严重的膝关节病人需要应用带长柄的人工关节,有金属过敏的病人需要应用表面陶瓷化的人工关节,一些单间室退步的病人仅需要部分置换的人工关节,不同的人工关节假体价格各不相同,正确的选用对病人而言就是最好的。 所以,不能单从价格贵与否来一概而论,一些被历史证明疗效好、耐磨、长期随访可靠、病人口碑好的老产品更值得推荐。 骨关节炎多见与5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但与患者中青年时的体重、膝关节是否受伤以及一些特定职业(如职业运动员、长期山区行走)密切相关。女性的骨关节炎平均发病相对男性更早。 当BMI(体重kg除于身高的平方m2)>24属于偏胖,>28kg/m2时,BMI值与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生率及进展成正比。 一般情况,人到45左右有一个发福增重过程,特别是女性,这为后期患上骨关节炎疾病埋下了隐患。中青年时膝关节损伤也是老年关节退步的重要诱因之一。 此外,经常登山、爬楼的中青年人士、喜爱穿高跟鞋的中青年女性、膝关节负重较大,或膝关节存在内外翻畸形者,膝关节负重不均匀,到老年时均更易得退行性骨关节炎。 所以,骨关节炎病在老年,根在中青年。 2.膝关节伤后拍片无骨折,休息几天能走路就没事 膝关节骨关节炎与患者年轻时的关节受伤密切相关。但很多人却误认为膝关节外伤后,只要拍片无骨折,休息几天后肿胀退却,又能走路,就没事了。殊不知,膝关节损伤多会伴有韧带、半月板甚至软骨直接损伤。 研究显示,膝关节韧带或半月板损伤10到15年后几乎所有病人都会患上膝关节骨关节炎,其中,膝关节前十字韧带损伤容易被忽视或漏诊,其后期继发的软骨退步不仅进程快、而且范围广,许多病人接近50岁就不得不施行人工关节置换。 所以,,从预防骨关节炎角度看,膝关节软组织损失应特别重视、及时诊断、尽早治疗。 3.上下楼膝关节酸痛是正常的 许多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病人,早期平地行走并无明显不适,只是觉得上下楼膝关节酸痛,认为这是正常的。其实,很多情况这已经是骨关节炎的早期临床表现了,最早发生的年龄可在35岁到40岁。 随着年龄增加,许多人需要靠手拉扶梯上楼或单腿上楼,甚至出现下蹲站起困难。这种以髌股关节退步为主的膝关节骨关节炎在我国较多见,却容易迷惑病人,因为病人可在以后较长时间内正常平地行走,并且病程进展缓慢。然而,由于这类骨关节炎一旦发展到平地行走也疼痛的程度,常常会导致明显的大腿肌肉萎缩,病人行走无力、常有膝关节打软,甚至会突然摔倒。 所以,需要对上下楼膝关节酸痛加以重视。 4.吃进口软骨营养药可以治愈骨关节炎的软骨缺损 随着出国旅行和学习的增多,各类进口的软骨营养药也逐渐进入国人视线,诸如MoveFree,有些患者甚至把它当作灵丹妙药。实事上,这些药物的作用被过度夸大了,美国骨科协会的骨关节炎治疗指南已明确指出,这类药物或保健品总体上无助于软骨修复。 我认为,对于以软骨退步为病理特征的膝关节骨关节炎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种真正能够治愈的有效药物,各种软骨营养药可能对正常软骨维护有一定作用,但对已损伤、已退变、已缺损的软骨决无再生修复作用。 所以,骨关节炎预防主要不靠软骨营养药,减轻体重、避免关节过度负重、避免关节损伤和减少关节炎症才是保守治疗的关键。 5.运动会加重骨关节炎,所以膝关节炎要禁止运动 既然关节过度负重有害,是不是要禁止运动。这种观点是绝对不正确的,或者说,也是骨关节炎治疗的另一大误区。 首先,运动促进人的整体健康,坚持长期锻炼是老年人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前提,也有助于治疗各种常见内科疾病。 其次,适当膝关节运动也是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炎的自身要求。关节炎不仅导致关节疼痛,也使关节僵硬。运动可有效减缓关节僵硬,维持关节灵活性,同时,锻炼关节周围肌肉、减缓因疾病导致的肢体肌肉萎缩,这些最终会减少骨关节炎患者因关节无力或不协调所致的关节反复损伤和退变加剧。 当然,骨关节炎的运动锻炼需要有专业医护、康复人员指导,锻炼方式和程度要合理,避免关节软骨承受过度应力、关节炎症加剧和诱发关节疼痛。 推荐的不伤害膝关节的运动有:游泳、快走、骑单车、打高尔夫球等。 6.疼痛、关节畸形和僵硬三大症状中,疼痛最好治,只要吃点止痛药就会好 这个错误认识在老年骨关节炎病人非常常见。老年骨关节炎病人多数了解自己关节已有畸形和活动僵硬,但他们最不能忍受还是关节疼痛,来医院的目的也只为寻求更有效的止痛药。 其实,晚期骨关节炎所造成的关节疼痛与早期骨关节炎所造成疼痛有很大区别,早期主要是软骨磨损诱导关节滑膜炎和软骨下骨水肿所引起的疼痛,这种针对软骨磨屑的滑膜炎和水肿相对较轻,一般消炎止痛药均有效。 但到了晚期,软骨已磨完,活动时会进一步摩擦软骨下方的骨组织,骨内含有大量无机盐,如焦磷酸钙,这些晶体源源不断的释放到关节腔,可诱发剧烈的滑膜炎症,临床称之为“假性痛风”,此时,单用消炎止痛药已难以奏效。同时,关节僵硬、关节囊疤痕纤维化也加剧了关节活动时的疼痛。 人工关节形成新的关节摩擦面,彻底避免了骨头磨骨头,也松解了关节僵硬,应该说是解除后期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疼痛的最有效方法。 7.人工关节手术风险大,对老年人不适合 人工关节置换术自上世纪60年代广泛应用于临床以来,已成为治疗人类关节毁损最成功、最有效的外科手术。其中,髋膝关节置换最为常见,每年全球需要手术的病人超过200万。 由于其在解除关节疼痛、矫正关节畸形和恢复关节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其他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手段,且使用寿命也提高到接近20年(90%存活率),为众多中老年骨关节炎晚期患者提供了相对可靠持久的疗效,现代人工关节置换术被公认在骨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人工关节在假体设计、手术技术的改进以及围手术期处理和康复等方面的突破,人工关节已逐渐从人们传统观念中出血多、恢复慢的大手术转变为出血少、康复快、功能好的精细手术,“无疼痛、无血栓、无出血”的现代人工关节手术理念进一步保证了老年病人的手术安全性。 8.做人工关节手术越迟越好 人工关节有一定的使用寿命,一般为15到20年,通常认为55岁以后才适合关节置换,60到75岁是最佳置换年龄。然而,是否手术越迟,结果就越好呢?我不以为然。对每个具体病人而言,生理年龄比实际年龄更重要,身体好、生理年龄小(虽然实际年龄已达60岁)的病人手术时间确实可适当推迟。但身体差、生理年龄大于实际年龄者,手术时间就不应太迟。 因为,随着病人年龄增长,心肺功能只会每况愈下,如果有手术指征,可以考虑适当提早手术,这样不仅减少手术风险,也使患者可以早日行走锻炼,促进心肺功能的康复。 通常情况下,手术年龄越大,风险也越大、包括病人夹杂的内科疾病增多和免疫力下降,患肢的肌肉萎缩也更严重,这样,不仅降低了手术麻醉安全系数,也必然增加了术后康复的难度。 所以,人工关节手术并不是越迟越好。 9.做人工关节手术越早越好 那么,人工关节手术是不是做的年龄越早,效果就越好呢?答案也是否定的。 除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少数病种,患者膝关节很早就已严重毁损,不得不提早实行人工关节手术,一般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关节置换不主张在55岁以下年青病人中施行。 年轻患者由于运动量大、重体力劳动多,人工关节相对更易被磨损,人工关节失败率也较高,文献报道, 所以,人工关节手术也不是越年轻做越好。 10.人工关节越贵越好 人工关节不能以价格高低来判断质量的好坏,对一个特定病人而言,更不能说选用的人工关节越贵越好。人工关节在材料耐磨性能、固定方式、产品品牌、进入市场先后等方面的区别决定了其市场价格的不同。对病人而言,并不是越贵越好,真正适合他需要的才是最好的。例如,有些畸形非常严重的膝关节病人需要应用带长柄的人工关节,有金属过敏的病人需要应用表面陶瓷化的人工关节,一些单间室退步的病人仅需要部分置换的人工关节,不同的人工关节假体价格各不相同,正确的选用对病人而言就是最好的。 所以,不能单从价格贵与否来一概而论,一些被历史证明疗效好、耐磨、长期随访可靠、病人口碑好的老产品更值得推荐。
近日有一胫骨闭合性骨折的病人,粉碎较为严重。患者为男性,22岁,对复位的要求比较高,我们为之进行了有限切开,锁定钢板内固定,切口较小,对骨折端的血运破坏少,术后患者对复位满意,目前为手术后一周,切口愈合好,病人已能下地部分负重行走。图片如下:
作者在治疗小儿骨折的手法复位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下面是一个典型病例。女性患儿,12岁,于2010年8月5日玩滑板时,不慎摔倒,导致右腕部骨折,经手法复位后,给予石膏外固定,于9月2日拆除石膏时,骨折得到了良好的临床愈合。(本例骨折其实是小儿骨骺损伤的一种,是一种特殊的骨折,为便于理解,称之为骨折)
2021年3月26日,我院骨三科(脊柱外科)王琳主任医师、苏斌主治医师、在手术麻醉科的配合下,为一位男性患者实施UBE技术下(单侧双通道,关节镜下)颈椎间盘摘除、神经根管减压术获得成功,这在我市属首例。 该患者58岁,因右臂疼痛麻木,难以入眠就诊我院。患者自诉该病已成顽疾,6年前出现一次,针灸后好转,但6年来只要稍有劳累,症状就会反复发作,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痛苦和困扰。 入院后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为迅速缓解患者症状,减少痛苦,使其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经过术前周密的研究讨论,我们科为患者制定了UBE(单侧双通道关节镜微创技术)的手术方案。经完善相关检查,积极术前准备后,在全麻下成功为患者实施既定手术。术后,患者右上肢疼痛麻木症状完全消失,术后第一天即可自由活动。 UBE技术是一项新兴的微创脊柱内镜技术,自我科付主任等于2020—12—25率先在我市开展这项技术以来,我科通过多方位学习,手术,在利用这项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此次我们经过周密准备,将这项技术运用于颈椎病的治疗,使我院的微创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UBE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的英文缩写,即是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的意思。简单的说,就是应用关节镜的技术,通过双通道,一个是观察通道,一个是操作通道,对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进行手术。该技术可以应用于颈椎、胸椎和腰椎。 UBE技术的优势 1、UBE内镜直径小,操作空间大,移动范围广; 2、应用传统脊柱外科器械即可,不受特殊器械限制,普通尺寸器械处理增生退变组织效率更高; 3、更容易处理狭窄病例; 4、水介质中操作,视野更加清晰,特殊器械可保持顺畅出水; 5、熟悉的后方入路,学习曲线低; 6、适应症广泛,能完成镜下融合、颈椎、胸椎、腰椎等复杂病例。
一位曾在北京行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出现复发,且腰4,5椎间盘髓核重度脱垂,我们给予椎间孔镜下翻修,有较大困难,幸不辱使命,成功取出脱垂的髓核,患者症状立即消失。看见病人的微笑了吗?如果放大可以看见照片上只缝了一针的切口。
股骨粗隆间骨折又称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损伤,患者平均年龄70岁,比股骨颈骨折患者高5-6岁。由于粗隆部血运丰富,骨折后极少不愈合,但甚易发生髋内翻,高龄患者长期卧床引起并发症较多,病死率为15%至20%。所以,稳定或不稳定骨折,年龄较大,又无明显手术禁忌证者,手术可使患者早期离床,减少并发症。年轻患者,为争取良好复位,亦可选用手术治疗。目前骨科界对这种骨折,常选用髓内固定的方法,而笔者偏好螺旋刀片绞锁的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钉)固定。近日,笔者做了一例这样的病例:病人为女性,56岁,不慎摔倒,来院拍X光片发现是右侧股骨粗隆间骨折,错位明显,手术后解剖复位,临床效果好,术后5天,患者已可扶拐下地行走,并已出院。片子如下:
笔者近日完成一例小腿部大面积植皮。患者为一老年男性,70岁,车祸导致右小腿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挫灭、坏死。患者入院后,因车祸导致患肢剧痛,情绪紧张,生命体征不稳。我们对其进行积极的输血、补液及情绪疏导,将患者的生命体征维持在正常平稳的状态,使患者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然后急诊为其做了清创手术,术后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医治和护理,患者安全地度过了感染关。但是,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右小腿、右足皮肤、软组织坏死的界限也渐渐显露了出来,经过多次清创换药,右小腿遗留了一个很大的创面,约占全身面积的5%。我们制订了完善的治疗方案,为其进行了一次性、大面积的植皮手术,并获得了成功,所植的皮肤全部存活,在大面积游离植皮方面,再次积累了成功的经验,特报告出来,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