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是由冠状脉供血不足、心肌暂时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心绞痛的常见诱因有: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餐、寒冷、吸烟、大小便用力、性生活等。注重生活中的护理,可以有效控制心绞痛的病情发展和发病频率。 心绞痛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一、饮食减少动物性脂肪及胆固醇的摄取,以避免高血脂症,多摄取高纤维食物。 1、减少饱和性脂肪 例:猪油、肥肉、牛油的摄取,以植物油代替。因高脂肪食物摄取太多,热能供过于求,不能完全利用,转变为甘油三脂和胆固醇,贮积于体内,结果增加血液脂质。禁食油炸食品。 2、避免高胆固醇的食物 避免蛋黄、内脏类、甲壳类食品、鱿鱼等无鳞鱼、牛羊肉,限制饮食中胆固醇含量。宜进食各种蔬菜、水果、木耳、蘑菇、鱼、家禽(去皮)、猪瘦肉、鲜奶等。 3、切忌暴饮暴食,可少量多餐,每顿以七成饱为宜。 二、休息与活动适度的活动与体思相当重要,病人应能适度地安排平时的活动与休息。 1、适度而规则性的运动,以促进冠状动脉的循环。 2、运动可促使体内成分的代(降低三酸甘油酯)和热能的消耗(减轻体重),也可促使末梢循环和血管舒张收缩的反射,还可促进冠状动脉形成侧支循环。 3、规则性的运动可以每周五次以上,每次30分以上,对心血管功能有益。 4、平时最好的活动是走路、上下楼梯、打太极养、柔软体操、骑脚踏车等。要避免竞赛运动有心跳过度增加、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停止运动。 5、适当安排活动与休息。应力求保持情绪稳定。减除压力。 6、避免看刺激的电视节目、电影、运动比赛或面临太兴奋的场面。过度紧张会影响自主神经系统而间接增加心脏的负荷。 7、在忙碌的一天当中,应安排几次短暂的休息,养成早睡的习惯,安排较长的假期去度假,以舒解工作带来的压力。 8、设法改变生活或处事形态,寻求放松身心或减除紧张的方法,充分利用或安排休闲生活,以减少身心所承受的压力。 三、用药指导1、在运动、吃大餐、涉及情绪激动情况前,先把硝酸甘油(MG)含于舌下,以预防心绞痛发作。 2、随身备用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含服硝酸甘油一片,35分钟后疼痛仍不缓解,可再服一片硝酸甘油,若15分钟仍不能缓解,应拨打120急诊就诊。 3、静脉点滴硝酸甘油速度宜慢,以免造成低血压,病人及家属不可擅自调节滴速,有些病人用药后出现颜面潮红、头痛等症状,是由于药物导致头面部血管扩张造成的,不必紧张。 四、出院指导1、出院后应继续注意饮食、活动方面的要求,吸烟者立即戒烟。肥胖者需减轻体重。 2、心绞痛发作时应采取的应对技巧: ①立即停止所有的活动,坐下或躺下来,保持安静,同时要解开衣领及束缚的衣服。 ②立即含服硝酸甘油,待胸痛消除后休息片刻方可活动,若疼痛持续5分钟不缓解,则有发生心肌梗塞的可能,需立即拨打120,赴急诊室就诊。 3、有些病人心绞痛发作时并非典型的心前区痛,而可能表现为上腹下适或疼痛、胸闷、颈部疼痛等,易误以为是其他疾病,在这种情况下,应先按心绞痛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4、心绞痛病人应定期进行心电图、血糖、血脂的检查。 5、除坚持服用预防心绞痛的药物外,还应在外出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以应急,在家中,硝酸甘油应放在易拿取的地方。用过放回原处。家人也应知道药物的位置,以便在病人心绞痛发作时能及时找到,另外,硝酸甘油见光易分解,故应放在棕色瓶中,最好6个月更换一次。
心绞痛是由冠状脉供血不足、心肌暂时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一、危险因素:见冠心病 诱因: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餐、寒冷、吸烟、大小便用力、性生活等。 二、饮食 减少动物性脂肪及胆固醇的摄取,以避免高血脂症,多摄取高纤维食物。 1.减少饱和性脂肪 例:猪油、肥肉、牛油的摄取,以植物油代替。因高脂肪食物摄取太多,热能供过于求,不能完全利用,转变为甘油三脂和胆固醇,贮积于体内,结果增加血液脂质。禁食油炸食品。 2.避免高胆固醇的食物 避免蛋黄、内脏类、甲壳类食品、鱿鱼等无鳞鱼、牛羊肉,限制饮食中胆固醇含量。宜进食各种蔬菜、水果、木耳、蘑菇、鱼、家禽(去皮)、猪瘦肉、鲜奶等。 3、切忌暴饮暴食,可少量多餐,每顿以七成饱为宜。 三、休息与活动 适度的活动与体思相当重要,病人应能适度地安排平时的活动与休息。 1.适度而规则性的运动,以促进冠状动脉的循环。 a.运动可促使体内成分的代(降低三酸甘油酯)和热能的消耗(减轻体重),也可促使末梢循 环和血管舒张收缩的反射,还可促进冠状动脉形成侧支循环。 b.规则性的运动可以每周五次以上,每次30分以上,对心血管功能有益。 C.平时最好的活动是走路、上下楼梯、打太极养、柔软体操、骑脚踏车等。要避免竞赛运动有心跳过度增加、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停止运动。 3.适当安排活动与休息。应力求保持情绪稳定。减除压力。 a.避免看刺激的电视节目、电影、运动比赛或面临太兴奋的场面。过度紧张会影响自主神经系统而间接增加心脏的负荷。 b.在忙碌的一天当中,应安排几次短暂的休息,养成早睡的习惯,安排较长的假期去度假,以舒解工作带来的压力。 c.设法改变生活或处事形态,寻求放松身心或减除紧张的方法,充分利用或安排休闲生活,以减少身心所承受的压力。 四、用药指导 1.在运动、吃大餐、涉及情绪激动情况前,先把硝酸甘油(MG)含于舌下,以预防心绞痛发作。 2.随身备用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含服硝酸甘油一片,35分钟后疼痛仍不缓解,可再服一片硝酸甘油,若15分钟仍不能缓解,应拨打120急诊就诊。 3.静脉点滴硝酸甘油速度宜慢,以免造成低血压,病人及家属不可擅自调节滴速,有些病人用药后出现颜面潮红、头痛等症状,是由于药物导致头面部血管扩张造成的,不必紧张。 五、出院指导 1.出院后应继续注意饮食、活动方面的要求,吸烟者立即戒烟。肥胖者需减轻体重。 2.心绞痛发作时应采取的应对技巧:(1)立即停止所有的活动,坐下或躺下来,保持安静,同时要解开衣领及束缚的衣服,(2)立即含服硝酸甘油,待胸痛消除后休息片刻方可活动,若疼痛持续5分钟不缓解,则有发生心肌梗塞的可能,需立即拨打120,赴急诊室就诊。 3.有些病人心绞痛发作时并非典型的心前区痛,而可能表现为上腹下适或疼痛、胸闷、颈部疼痛等,易误以为是其他疾病,在这种情况下,应先按心绞痛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4.心绞痛病人应定期进行心电图、血糖、血脂的检查。 5.除坚持服用预防心绞痛的药物外,还应在外出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以应急,在家中,硝酸甘油应放在易拿取的地方。用过放回原处。家人也应知道药物的位置,以便在病人心绞痛发作时能及时找到,另外,硝酸甘油见光易分解,故应放在棕色瓶中,最好6个月更换一次。
心绞痛发作不定期且较为突然,如果救治不及时会有生命的危险,那么如果有人突发心脏病应如何进行急救,在这教大家两种应急的办法来抢救患者的生命。突发心绞痛应急有方法: 心绞痛发作时,病人会突然感到胸骨下出现持续的压榨性或室息性剧痛。病人首先要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平静心情,可就地休息,无需躺下,以免增加回心血量从而加重心脏负担。随即取出随身携带的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片一片,嚼碎后含于舌下,通常两分钟左右疼痛即可缓解。如果效果不佳,10分钟后可再在舌下含服一片,以加大药量。但需注意,无论心绞痛是否缓解,或再次发作,都不宜连续含服三片以上的硝酸甘油片。 若疼痛剧烈或随身带有亚硝酸异戊酯,可将其用手绢包好捏碎,凑近鼻孔将其吸入,通常在吸入后1020秒即可见效。 如果在医院以外的其他地方心绞痛突然发作,身边又没有急救药物怎么办?最简单有效的急救方法就是施以“耳穴按压法”,以此迅速止痛缓解症状。 “耳穴按压法”具体做法是,取一根火柴或牙签、细干树枝以及小细铁钉之类的东西,用其末端,在耳廓的耳轮脚正中处,触探最敏感的痛点,即是耳中穴。稍稍用力按压此穴,大约1分钟即可出现止痛效果,2~3分钟可以缓解心绞痛,他人操作比自行操作效果更好。若痛感持续10分钟不缓解,要叫救护车。 按压耳中穴时,有刺痛、酸痛、胀痛、烧灼痛以及麻木等感觉,这是正常的反应。先压左耳侧耳中穴,如果按压效果不敏感,改用右耳。
(1)保元强心汤 净牛肉250克切块,加入参片6克、黄芪15克、肉桂3克、生姜、甘草各克,水适量,用文火煨,至汤稠肉熟烂,加调味料即成。 具有益气温阳,健脾安心效用。每周可服2-3次,连服数周有效。 (2)生麦子鸡 净童子鸡1只切块,加太子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5克,蒸熟,加调味即成。吃鸡喝汤,具有益气养阴,补肾强心效用。 (3)薤白海参羹 泡发海参200克薤白头10克(鲜品加倍)、葱白2根切碎,加鸡汤同煮,待沸后以山药粉适量作芡,加调味料制藥即成。可作菜肴常服。 (4)温心鱼汤 青鱼块300克,入油锅略煎,加附子片6克、肉桂3克、生姜片5克、红枣10枚,加水适量,用文水熬汤,再加调味料即成。吃鱼喝汤。 血脂偏高、心律不齐、心绞痛频发型的食疗膳 (5)三七牛肉汤 黄牛肉150克,加水煮熟后,加山药片20克及三七粉0.5克,至肉内酥加黄酒适量、胡椒粉少许和盐调味即成。吃牛肉、山药喝汤。 (6)归芪鹌鸦 净鹌鸦4只,切块,加当归10克、黄苠20克、调味料适量,加水蒸熟即成,吃鹌鸦肉喝汤。 (7)降脂豆腐 将香菇、蘑菇、黑木耳各25克,泡发切碎后,入油锅爆炒,加水煮软熟,加豆腐200克、调味料,煮5-10分钟即成。 (8)玉楂鱼片 黑鱼片250克,用芡粉浆好,入油锅爆熟。山楂20克煎汁待用。玉竹切成小粒约10克,加山楂汁煮20分钟。另起油锅,放青柿椒片20克,爆炒2分钟后将鱼片及玉竹连汁倒入炒匀,加调味料即成。
成份:山楂、丹参、金樱子肉、制何首乌。 方解药理:山楂能治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抗癌抗哀老。 金樱子有造血活血软化动脉血管的作用。 令丹参有扩张血管于增进冠状动脉流量的作用; 可冶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动过速等。 制何首乌能治头晕、胆固醇过高等讧。 蜂蜜是健康的呵护神,治疗心脏病有效。 治标:主要在疼痛期应用,以“通”为主,有活血、化瘀、理气、通阳、化瘼等法 治本:一般在缓解期应用,以调整阴阳脏腑、气血为主,有补阳、滋阴、补血、调整脏腑等。其中以“活血化瘀”法(常用丹参、红花、川芎、淆黃、郝金等) 黑芝麻可治疗心绞痛: 食用黑芝麻可降低胆固醇。因此,黑芝麻对心脑血血管疾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食用黑芝麻还可以增强体力,有益健康。
无症状性冠心病(或称隐匿性冠心病):临床无症状,但有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可发展为心绞痛,心肌梗死 心绞痛型冠心病:表现为发作性胸骨上段或中段之后出现压榨性或紧缩疼痛,发作频率为1日多次,数天1次或者数天1次或者数周1次,每次持续3-5分钟,同时伴有心慌、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 心肌梗死型冠心病:持续性胸痛,伴有大汗淋漓,频死感,大约50%-81.2%的病人发病前会有乏力、心慌、胸闷等表现。 缺血性心肌病:表现为心慌、心跳时快时慢的,伴有头晕,甚至发生晕厥,夜间不能平卧入眠,不能从事日常活动。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为其三大主体症状。 猝死性冠心病:是冠心病中危害极大的一种类型,是在冠状动脉疾病的基础上一过性的心肌功能障碍和电生理紊乱,引起严重的心率失常所致。可无任何先兆发生,突发心脏骤停而死亡。
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危险因素、生活方式、药物治疗、血运重建 危险因素:我们可以空过检查自身有哪些是引起稳定性心绞痛的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相应的治疗,以降低稳定性心绞痛的发病。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雌激素缺乏、吸烟、超重、血脂异常。 生活方式:调整生活方式,例如:运动量、工作等压力和性生活都是影响因素,因此我们要主要在平时的生活中保持适当的运动,通过一些压力调节手段,适当的减轻自身压力等。 药物治疗:在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刻休息,一般患者在停止活动后症状即可消除,或者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而在缓解期时,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治疗:一种是使用血流定理学药物治疗,包括硝酸酯类,β-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另一种是代谢治疗,比如曲美他嗪。 硝酸酯类、β-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这三类药物都具有悠久的使用历史,它们的作用主要是改变冠脉供血,同时降低心肌耗氧,这也是传统血流动力学的治疗方法。 硝酸酯类药物:通过松弛血管平滑肌使血管扩张,可扩张外周动脉和静脉,减轻前负荷和后负荷,心肌作功减少;从而减少心肌耗氧量,由于硝酸酯类药物可使血管扩张,有可能引起头也疼。如与降压药同时使用,应注意血压下降过度引起低血压。连续使用硝酸酯类药物,药物疗效会逐渐减弱,为了避免耐药性的产生,硝酸酯类药物需要有空窗期。 β-受体阻滞剂:阻断拟交感胺类对心率核心收缩力受体的刺激作用,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减轻心肌收缩力和耗氧量,从而减少心绞痛的发作。β-受体阻滞剂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疲倦、活动受限、胃肠道不适和镇静作用。低血压、支气管哮喘及心动过缓、Ⅱ度或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不宜使用。
诱发因素:主要包括:用力、情绪激动、寒冷和饱餐。前面的几点比较好理解,这里重点说一下饱餐为何会诱发心绞痛。我们在饭后,代谢需要增加,心脏负荷增加(餐后身体发热),餐后胃部需要大量血液供应,冠脉供应血量减少。同时,餐后血脂水平增加,血流变慢,外周阻力增加,心脏负荷增加,因此同样会诱发心绞痛。 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肥胖、高血脂、酗酒、缺乏运动、精神紧张。另外还有一些因素,比如家族史、男性、自身的年龄、糖尿病、绝经等。 心绞痛发作:心绞痛在发作时,往往会感到压榨性、压迫性、钳夹样的疼痛感,同时胸部有憋闷感,肢体有负重感。常发生于胸骨后,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尺侧。 心绞痛疼痛发散:会发散至颈部、下颚、上腹部、左肩及左臂内测多个部位。持续时间:在整个疼痛的过程中是逐渐开始的,几分钟后达到最大强度,这个过程一般持续2—10分钟。如何缓解:此时,我们需要休息,放松,同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临床表现:典型的心绞痛发作:心绞痛起病突然,常分布于胸骨后,可放射至颚和左臂,身体有紧缩感并伴有焦虑,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缓解。
发病机制:静息或运动中,当冠状动脉的供血与心肌的缺血之间发生矛盾,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时,即可发生能冠心病。 心绞痛分为稳定性心绞痛和不稳定性心绞痛: 稳定性心绞痛:是由于劳累或情绪激动诱发心绞痛,持续几周无变化。稳定性心绞痛可持续几年,随着粥样硬化病变进展发展成为不稳定性心绞痛。这里说的稳定性包含两方面含义:其一是指病情稳定,心绞痛发生的频率、持续的时间、诱因及缓解方式均相当固定,心绞痛阈值相对长期固定。其二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无溃疡破裂夹层及无血栓形成等不稳定因素。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心绞痛,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而引发。临床上颇不稳定,在负荷或休息时均可发作。主要的临床表现为:1、原发的稳定性心绞痛恶化。2、一个月内新发心绞痛,轻负荷所诱发。3、休息状态下或轻微活动时即可诱发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易发展成为心肌梗塞,应引起足够重视。
心绞痛如何识别?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所以,早期识别心绞痛尤其重要,可通过以下几招来识别。 第一招:分辨痛法与部位 ——胸部有压榨样痛、压迫感、紧缩感、窒息感,还可能为牙痛、下颌痛、颈肩痛、上腹部疼痛等 心绞痛有个特点,就是放射性的疼痛,不会集中某一点,通常会影响一片。所以真正的心绞痛患者往往无法准确描述出具体痛点在哪里。心血管专家指出,由于每个人神经反应不一样,疼痛放射部位不同,有的人心绞痛发作时胸闷胸痛症状不明显,反而会表现为下颌、上肢、颈肩部、上腹部疼痛,有的表现为咽喉部紧锁感,这就叫做“不典型心绞痛”。和典型心绞痛相比,不典型心绞痛更可怕,常易误诊为牙痛、颈椎病、急性胆囊炎、胰腺炎。据不完全统计,几乎每十个人中就有三人为不典型心绞痛,不少患者因此延误治疗。 第二招:留意持续时间 ——很少超过10分钟 心绞痛一般持续几分钟后即可缓解,很少超过10分钟。如果疼痛持续半小时或1小时仍得不到缓解则已发展为心肌梗死。心血管专家说,有的病人来就诊时说,胸闷已经持续好几天了,那么就可以基本排除心绞痛了。还有的病人说,时不时胸部会出现闪电样的痛,持续一两秒就结束了,这种疼痛通常也不是心绞痛,多数是肋间神经引起的疼痛。 第三招:留意诱发因素和缓解方式 ——情绪波动或身体上的劳累会诱发,休息、平复情绪或含服急救药物可缓解 心绞痛发作后,病人停下来休息或让情绪平复下来,多数情况5-10分钟即可缓解。或者立即含服硝酸甘油,一般情况也可几分钟内缓解。如果服药后还不能缓解疼痛,则不是心绞痛。 特别提醒 过去大家都以为只有老年人会发生心绞痛,才会得心肌梗死,现在这种病也越来越多光顾中青年人。临床观察发现,心绞痛的病人有一定的职业倾向,比如警察、记者、演员等人群是高发人群。这群人的特点是压力非常大,而且别人休息的时候他们仍然在工作,昼夜颠倒,导致身体的长期疲劳。另外,有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肥胖、抽烟人群也是心绞痛的高危人群。 对于以上高危人群,心血管专家建议,除了要留意心绞痛信号外,日常生活要注意保健,适当服用药物进行调理。一旦发生心绞痛,及时就医,必要时行冠脉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