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带状疱疹可发生于几乎所有年龄段人群,但不是所有的带状疱疹都会产生疼痛。通常儿童得了带状疱疹后疼痛很轻或没有疼痛。成年人如果免疫力强,神经仅出现轻微炎症,也不会出现疼痛或疼痛轻微。但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一般都会经历疼痛。
一般来说,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很少有疼痛,口唇周围会长小水疱,过几天就会好。但同属一个病毒家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为何会产生剧烈疼痛呢?这是因为,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次活化、大量繁殖并扩散,导致神经组织局部出血、脱髓鞘、轴突变性、感觉神经纤维和营养支持细胞坏死等,导致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变得敏感。神经就像电线,神经髓鞘组织就像电线的绝缘塑料层。带状疱疹发生时,病毒破坏神经髓鞘组织,就像小虫子一样,一口一口地把外面的绝缘塑料层吃掉,造成漏电,从而使受神经节支配的皮肤区域出现衣服碰不得、风吹不得的剧烈的神经痛。
1、 什么是甲状腺? 甲状腺是一种蝴蝶形的腺体,由两个翅膀(左右腺叶)和中间部分(峡部)连接,似“H”形,位于颈前,重约20~30克,可随吞咽上下移动。甲状腺的主要功能是产生甲状腺激素。 2、 什么是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产生,它包括TT3、TT4、FT3和FT4。甲状腺对碘具有很强的聚集作用,占全身含碘量的80%左右。甲状腺从血液中摄取碘(绝大多数来自食物比如海鲜,面包,盐)并利用其生产甲状腺素,它对人体生长发育及器官功能调节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控制人体的新陈代谢的速度,甲状腺功能失调时,通过干扰甲状腺激素的产生,会引起一系列的症状与疾病。 3、 131碘是什么药物? 131碘(131I)为一种放射性药物,是碘的同位素,与碘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但与普通的碘不同,它能发射出用于显像的γ射线和用于治疗的β射线,从而发挥诊断和治疗的作用。 4、 什么叫放射性碘治疗(131碘治疗)? 131碘只在甲状腺组织聚集,而不被其他组织摄取,甲状腺癌是人类内分泌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其中绝大多数是分化程度较好的恶性肿瘤。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一般都保留了正常甲状腺细胞能够摄取和利用碘离子的特性,当甲状腺切除后,甲状腺癌转移灶具有摄取131碘的功能。当患者口服一定量的131碘(溶液或胶囊)后,残余的甲状腺和转移灶能高度摄取131碘,通过131碘发射出的β射线,可以有效的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和杀灭肿瘤细胞,这种方法就叫做“放射性碘治疗”。 5、 哪些甲状腺癌患者需要131碘治疗? 甲状腺癌一般按病理类型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四种类型,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统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放射性碘治疗只适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因不具备摄131碘功能,因此,不适合用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癌的首选治疗是外科手术,而放射性碘治疗仅是术后的进一步治疗,二者之间是先后关系。因分化型甲状腺癌恶性程度不高,预后较好,目前国内外关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后是否需要131碘治疗存在一定的争议。 根据国外最新的甲状腺癌治疗指南,绝大部分甲状腺癌患者都应在手术切除后需进行放射性碘治疗,但甲状腺微小癌不伴淋巴结转移且无复发高危因素患者,指南并不推荐术后常规131碘治疗。另外,肝肾功能不良、血象低下或者一些晚期重症甲状腺癌患者如因脑转移、骨转移出现颅内高压、脊髓压迫等症状时,尽管癌病灶能摄取和聚集一定量的放射性131碘,但由于131碘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因此一般在131碘治疗前需行外放疗等。 6、 131碘治疗有什么好处? 甲状腺癌术后放射性碘治疗的意义在于: ①131碘可清除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中难以探测的微小甲状腺癌病灶,以降低复发和转移率; ②放射性碘治疗后的131碘-全身显像,可以发现其他影像学检查未能发现的新的转移灶; ③通过测定血里的甲状腺球蛋白(Tg),监测有无复发或转移,既灵敏又准确,便于随访; ④局部或远处转移灶(如肺、骨、脑等)经多次131碘治疗后绝大部分效果好,可见病灶明显缩小,症状减轻,提高生活质量,部分患者可以治愈。 7、 131碘治疗甲状腺癌的效果怎么样? 目前除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外,治疗甲状腺癌(包括手术后残留病灶和/或转移灶)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是采用131碘治疗。40多年来,我科对几千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进行了系统化的131碘治疗,该治疗的总有效率近90%;其中一部分患者(尤其是年轻或病症较轻、转移灶数量较小、病灶较小者)可获得治愈,大部分病例的病情得到控制并改善了生活质量。 8、 131碘治疗需要住院吗? 131碘不仅释放β射线,也发射γ射线。γ射线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对病人自己、同病区的病员以及周围医护人员和其他正常人群都可能造成辐射危害。因此在进行大剂量131碘治疗时需要采取屏蔽隔离。另外,在病人在接受131碘治疗的早期有大量的放射性排泄物,这些排泄物需要专门的污水处理系统,否则会严重污染环境。所以整个131碘治疗的早期阶段需要在辐射隔离的条件下进行。此外,病人在接受大剂量131碘治疗时可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住院治疗可早发现,早处理,减少意外发生。 9、 131碘治疗副作用大吗? 人体的正常组织细胞与甲状腺癌细胞有不同的特性。除正常的甲状腺组织细胞外,其他正常的组织细胞很少摄取和聚集131碘,因此受到的辐射危害相对较小。在大剂量放射性131碘治疗的早期,病人可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一些辐射副反应(如上腹部不适、恶心、乏力、头颈部肿胀等),但多数副反应都不严重、患者能忍受或者经过针对性处理后能得到缓解,少数病人短期内可能会出现月经紊乱、口干、眼干、血象下降等副反应,基本可自行恢复,整个131碘治疗过程是比较安全的。 根据我们多年累积的治疗经验和研究数据显示,采用现行的131碘治疗方法,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远期副反应。当然也偶见少数病人在经过多次、长期大剂量131碘治疗(合并其它抗肿瘤治疗)后出现了骨髓抑制等较严重的情况,对此我们医务人员会及时发现并相应调整治疗方案。如果接受治疗的病人能够在治疗期间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并注意自我辐射防护,病员之间能相互关怀,治疗的安全性会进一步提高。 10、131碘治疗需要治疗几次? 如果患者身体内残留的甲状腺病灶较大、或者转移病灶较多、较大时,则需要多次住院131碘治疗。每次131碘治疗的间隔时间一般在3~6个月,这样可以确保患者有足够的时间得到一定的康复,同时避免辐射危害的累积效应。但是间隔时间也不能太长,否则甲状腺癌病灶在治疗间隙期的潜在生长会超过治疗抑制的效能,治疗次数无限制,最终目的是无瘤生存。 11、131碘治疗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首先,患者或家属需来我科门诊,由我科医生诊治并确认可以接受131碘治疗,然后再预约住院时间。在住院131碘治疗前,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手术切口要愈合好,避免放射性碘治疗后引起感染、愈合困难等; ②为了使病灶摄碘能力增强,治疗效果好,需停用“优甲乐”(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的一种药物)和忌碘饮食(不要使用富含碘的食物和药物,包括营养保健品,如海产品、碘造影剂、碘酒等)3~4周左右。 ③在等待入院治疗期间,患者要注意休息和保养。 ④如遇病情变化或其他特殊情况,应及时与我科医生联系,以便按照新医嘱要求进行治疗。⑤按照预约时间入院,并随身带好以往的治疗病历记录和住院必须的生活用品。按我院的规定和我科的特殊要求办理入院治疗手续。 12、131碘治疗后多长时间复查? 患者131碘治疗后一个月,需来我院核医学科门诊复查,复查当天需空腹和挂号,以便及时调整优甲乐剂量及观察患者血象、肝肾功能等变化情况。 13、优甲乐如何服用? 甲状腺癌患者131碘治疗后需终身服用优甲乐(目前国内大多数优甲乐剂量为50ug/片),其剂量参考标准如下表所示,但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及有无复发危险因素,每个患者服用优甲乐剂量也会有所差异,具体服用几片优甲乐,需要根据甲状腺功能结果按下列表中剂量参考标准及有无危险因素进行调整: a)在治疗过程中,还有癌灶存留时,要求抑制治疗使得TSH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五彩缤纷的花儿竞相开放,美极了!但是家长们可不要大意,由于季节的交替,气温的不稳定,天气忽冷忽热,使孩子的免疫力下降。加上空气中的花粉含量增加,容易诱发过敏性疾病,而且婴幼儿喘息在春季也是高发的季节。 这几天的义诊中,很多家长担心的问题随之出现“我的孩子一感冒就喘?”“我的孩子总是喘息反复不好,每个月都要发作,会不会发展成哮喘啊?” 今天我们就谈谈关于婴幼儿喘息这个话题。 1,什么是喘息?喘息(wheezing):是婴儿和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一种常见症状,由于有可能日后发展成哮喘,也是家长和儿科医生共同关注的临床问题。有资料显示:50%的婴幼儿至少有2次或2次以上的喘息发作;生后前3年喘息的婴幼儿中有40%的喘息持续到6岁。在婴幼儿喘息的患儿中有2/3在6岁前症状消失,1/3的反复发作并大部分进展为哮喘。一项对6265例婴儿的纵向研究显示26%的婴幼儿在生后18个月至少有一次喘息。 美国1988-1994年的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在2-3岁儿童中喘息的发生率为26%,在9-11岁儿童中为13%。 2,那么,孩子喘喘喘是不是就一定会是哮喘呢?错!喘息(wheezing)不等于哮喘(asthma)特别是越小的孩子诊断越需谨慎。 3,哪些原因可以引起婴幼儿喘息呢?⑴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而导致喘息。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最为常见,占引起喘息性疾病病毒的78.2%,此外引起喘息的病毒还有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发现肠道病毒、鼻病毒、人偏肺病毒、2005年新发现的博卡病毒等感染也与毛细支气管炎有关。 ⑵除病毒外,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也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导致喘息。 ⑶其它原因:过敏因素、父母吸烟、早产儿、肥胖、空气污染、气管内异物吸入、支气管淋巴结核等。 Yin等2018年对701例小于4个月下呼吸道炎症的婴儿随访1年,发现快速的体重增长是导致早期喘息的高危因素之一。 因此明确婴幼儿喘息的原因、然后进行合理的干预,对于降低其日后发展为哮喘的可能,改善其预后,变得尤为重要。 4,喘息与哮喘究竟什么区别呢?首先是发病机制的不一样:病毒感染相关性喘息是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而哮喘的免疫学基础是Th2细胞为主导的免疫反应,气道存在以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参与为主的气道慢性过敏性炎症。也就是说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哮喘的治疗也应尽早开始!要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原则! 5,既然喘息不等于哮喘,为什么有的孩子反复喘息发作不愈呢?许多婴幼儿的喘息与感染后的一过性气道高反应有关,一般至少持续3周,有的患儿可达6-8周。有研究报道: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急性期治愈后仍出现反复喘息,喘息发作以病后1-2年最为频繁,最多可达10余次。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孩子治愈出院后不久又喘息发作。 6,如何来区分婴幼儿喘息呢?5岁以下的儿童喘息的分为3种临床表型: ⑴早期暂时性喘息:无气道高反应性。多见于早产和父母吸烟者。随年龄增长肺逐渐发育成熟,大多数3岁之内症状消失。 ⑵早期起病的持续性早发喘息:也就是病毒感染相关性喘息,其反复喘息可持续到3岁以上,一般在学龄期缓解,少数患儿12岁仍有症状。 ⑶迟发性喘息/哮喘:又分为早发性(即喘息症状开始于3岁以前)和晚发性(即 喘息症状开始于3岁以后)两种。患儿常有典型的过敏史如湿疹或吸人性过敏原过敏。存在典型哮喘的病理改变。该类型患儿症状常会持续到成年。 7,怎样来鉴别孩子是不是哮喘呢?由于婴幼儿喘息的疾病种类繁多,增加了诊断的难度。其诊断主要依赖于症状、是否存在哮喘危险因素以及治疗的反应性。 ⑴,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 6年版)提出关于 5岁及以下喘息发展为哮喘的风险评估可以通过哮喘预测指数(API): 有资料显示,API阴性的95%不会发展为哮喘。因此,给医生提供这些病史很重要。 ⑵,指南还指出如具备以下5条也有利于哮喘的诊断 多于每月1次的频繁发作性喘息 活动诱发的咳嗽或喘息 非病毒感染导致的间歇性夜间咳嗽 喘息症状持续至3岁以后 抗哮喘治疗有效,但停药后又复发 还可通过辅助检查如:肺功能、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呼出气NO、过敏原检测等检查协助诊断。 因此,无论是喘息还是哮喘,需要医生不断观察诊断、评估、治疗、再评估的过程。不同的孩子可能治疗的方法、疗程不一样。 参考资料:1,Yin et al. BMC Pediatrics (2019) 19:35 2,Martinez FD, Wright AL, Taussig LM, Holberg CJ, Halonen M, Morgan WJ.Asthma and wheezing in thfirst six years of life. The group health medicalassociates. N Engl J Med. 1995;332(3):133–8. 3,Zhai et al. Italian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19) 45:19 4,罗运春等中华儿科杂志1999 年 9月第 37 卷第 9 期 5,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 6年版)中华儿科杂志 2016,54(3):167-181
我们都知道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着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所以只要切断传染病的流行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带状疱疹是一种急性病毒感染性疾病,我们从传染病流行所发生必备的三个环节来看如何预防将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传染给家人:第一:控制传染源。因为传染性较弱,一般不需要隔离,但是带状疱疹的患者也要注意疱疹的覆盖,避免接触和搔抓,注意经常洗手,尤其是接触疱疹后,避免和他人直接的接触。但是有一些特殊类型的带状疱疹如播散性带状疱疹或者是免疫功能受损患者免所患的带状疱疹也需要像水痘一样进行隔离。第二:切断传播途径。因为主要是接触疱液传播,因此尽量避免接触带状疱疹患者的皮损区及其衣物等生活用品,最好能在疱疹期间避免亲密接触和生活。第三:保护易感人群。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该注意保护易感者,不要让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易感人群包括:未患水痘或接种水痘疫苗的人群,孕妇、早产儿、低体重新生儿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艾滋病、器官移植患者、肿瘤放化疗者、白血病、淋巴瘤等。那么带状疱疹患者要避免接触以上人群。此外,对于儿童应按时接种水痘疫苗,对于成人可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关于疫苗接种问题在后期会专门讲解)
理论上讲,在带状疱疹患者的水疱液中存有病毒,如果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个体接触了疱液就会被感染而发生水痘,但这种机率非常低。成年人大多具有免疫力,即使接触也不会发病。所以,带状疱疹通常不会传染,带状疱疹患者不需要特殊隔离;但疱疹未结痂前,应保持皮疹覆盖,并经常洗手,患者的衣服一定要分开清洗及爆晒,并避免接触从未发生过水痘且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妊娠女性、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我们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来看:第一,传染源:带状疱疹患者,但对于局限性带状疱疹只在疱疹期(出疹后至皮损结痂前)有传染性,所以疱疹结痂后不再有传染性。 但也有医生在临床中观察到未与患者接触或生活也有被感染的病历,因此认为带状疱疹患者也存在病毒血症,患者呼出的空气中也存在病毒,但未得到证实。第二,传播途径:经空气传播(疱疹溃破,疱液暴露挥发),接触传播(直接接触疱液,间接接触被疱液污染的物品)。第三,易感人群:从未得过水痘或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群,包括孕妇。虽然带状疱疹患者有传染性,但普通人群无需恐慌,带状疱疹比水痘传染性低。接触带状疱疹病人并不能直接传染带状疱疹,而是在接触后14-21天可能患水痘。总之,带状疱疹患者有传染性,但不会把带状疱疹直接传染给你,你得的带状疱疹是你自身体内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复活引起的再次感染。
如果所有的带状疱疹都是如教科书般出现,有前驱症状,有着典型的疱疹,然后自然消退,那无论是对医生还是患者来说都是大好的事情。但是临床亦有少数表现不典型者,常见的有:(1) 顿挫型(无疹型)--不出现皮损仅有神经痛;多见于免疫功能较好者。(2)不全型--仅出现红斑、丘疹而不发生水疱即消退。(3)大疱型--在病情发展过程中皮损形成大疱。(4)出血型--水疱内容物为血性。(5)坏疽型--水疱中心坏死,呈褐色结痂,底部皮损为溃疡,愈后遗留瘢痕。(6)泛发型--同时累及2个以上神经节产生对侧或同侧多个区域皮损;(7)播散型--病毒经血液播散产生广泛性水痘样疹并侵犯肺和脑等器官,常伴高热等全身症状,病情严重者,可致死,是带状疱疹的一种急危症。可发生在年老体弱、恶性肿瘤或免疫抑制患者中。
在最近义诊中许多家长因为孩子的咳嗽着急,不知道该不该去医院?该不该吃药?该怎样护理呢?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家长。 关于孩子一些咳嗽的科普常识,今天我在唯嘉医疗科普上发了一篇科普文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因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潜伏在感觉神经节中,只要是感觉神经节就有可能隐藏病毒,所以从头到脚的黏膜皮肤甚至内脏都可以被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侵犯。从皮肤黏膜表现结合颅神经及脊髓节段可做如下划分:最常见的部位是胸腹部,约占50%(胸段脊神经T1-T12)其次是颜面部,约占18%(颅神经,主要是三叉神经、面神经、位听神经)然后是颈部和上肢,约占15%(颈段脊神经C1-8)再者是腰臀部及下肢前方,约占15%(腰段脊神经L1-5)最后是会阴区及下肢后方,约占2%(骶段脊神经S1-5)
带状疱疹是因为人体细胞免疫功能暂时性低下导致潜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活化,但发病后可同时激发人体细胞特异性免疫功能,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所以感染后一般不会复发。但有文献证实,即使对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带状疱疹也可以复发。复发率约占总发病人群的1%~8%,其中约半数发生于同一部位。另外,感染过带状疱疹的肿瘤患者中,有1/5的人会复发。复发的间隔时间不一,甚至有患者在首次发作后短期内就可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