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很多疾病都需要化疗来帮助治疗。在化疗的期间,患者的饮食和日常生活都是要多注意的。那么,化疗期间吃什么最好呢?在化疗期间要注意什么?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化疗期间吃什么最好食物应尽量做到多样化饮食上要注意多样化,多吃些高蛋白、多维生素、低动物脂肪的食物。平时多吃些新鲜蔬果,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碳酸饮料等产气食物不要吃。主食要注意粗细搭配,注意营养均衡。多食血和肉为防止化疗引起的白细胞、血小板等下降,宜多食血和肉,如动物内脏、蛋黄、瘦肉、鱼、黄鳝、鸡、骨、大枣、桂圆、阿胶等;同时可配合药膳,如党参、黄芪、当归、红枣、花生等。提高免疫功能可食香菇、蘑菇、猴头菇、木耳等食品。增加食欲要防止呕吐,就要注意改变烹调的方法,少量多餐。可以吃些清淡爽口的凉菜。饮食当中可以加些生姜止呕,也就恶意吃些药膳开胃健脾。高蛋白质食品如出现免疫功能下降、白细胞减少、消化道粘膜溃疡、脱发等症状。宜补充高蛋白质食品,如奶类、瘦肉、鱼、动物肝脏、红枣、赤豆等。河蟹、黄鳝、黑鱼、牛肉等也有助于升高白细胞。或取花生米30g、山药30g、枸杞15g、糯米60g煮粥食;也可将银耳6g(水发)、百合15g煮烂加冰糖10~15g饮服。蔬菜、水果为了减少在化疗过程当中出现便秘情况,要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还要吃些抗癌的食物,例如芦笋、海带、海藻等。化疗期间应注意点什么要保持情绪稳定临床实践表明,凡是在化疗时心存疑虑、惊恐不安的患者在化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常常较重;而心境坦然、豁达大度的患者则反应较轻。因此,凡需要化疗的肿瘤患者都应抱着必胜的信心,要心情愉悦地去接受化疗,以减轻不良反应,取得最好的疗效。要合理地安排饮食患者在进行化疗期间会出现口腔溃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或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在饮食上应多吃些清淡、富有营养且易于消化的食物。可经常吃些瘦肉、鱼类、大枣、花生等食品。这对于防止或减轻由于骨髓抑制引起的血细胞数量下降十分有益。若患者出现贫血症状时,可多吃些动物的肝脏或心脏、蛋黄、瘦肉以及菠菜、杨梅、橘子、柚子和无花果等。要多吃些香菇、蘑菇、猴头菇、木耳等富含多糖类的食用菌,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繁殖。要注意保护皮肤患者在化疗时若出现皮肤损害应加强对皮肤的保养,禁用有刺激性的洗涤用品。若出现皮炎或色素沉着时,不要搔抓或乱涂药膏。如出现脱发时,则应加强对头皮的保护,防止暴晒。要避免怀孕女性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应避免怀孕,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化疗药物具有致突变、致畸变的作用。要注意预防感染由于化疗药物可不同程度地抑制人体的骨髓和免疫功能,使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因而容易使患者发生多种感染性疾病。因此,患者在化疗期间应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并保证充足的睡眠。除了病重卧床外,患者要进行适当的锻炼,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尽量避免出现感染性疾病。总结: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化疗期间吃什么都有了更多的了解。除此之外,文中还介绍了化疗期间的注意事项,这些仅供大家参考。化疗期间的患者要多注意护理好身体哦。
本次纳入药品目录的17个高价抗癌药均为临床必需、疗效确切、参保人员需求迫切的肿瘤治疗药品,涉及非小细胞肺癌、肾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等多个癌种。今日(11月20日)起,将阿扎胞苷等17种国家谈判抗癌药新增纳入我省医保药品目录乙类范围,执行基本医疗保险特殊药品管理制度,报销比例、使用管理、支付结算等执行赣人社发〔2017〕56号和赣人社字〔2018〕263号文件规定。 具体药品包括阿扎胞苷、西妥昔单抗、阿法替尼、阿昔替尼、安罗替尼、奥希替尼、克唑替尼、尼洛替尼、培唑帕尼、瑞戈非尼、塞瑞替尼、舒尼替尼、维莫非尼、伊布替尼、伊沙佐米、培门冬酶、奥曲肽。
PD-1/PD-L1免疫疗法(immunotherapy)是当前备受全世界瞩目、正掀起肿瘤治疗的革命,引领癌症治疗的变革,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的新一类抗癌免疫疗法,旨在充分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抵御、抗击癌症,通过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使癌细胞死亡,具有治疗多种类型肿瘤的潜力,实质性改善患者总生存期。 与传统疗法相比,免疫疗法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疗效具有持久性。比如,在黑色素瘤里,欧美20%左右的晚期患者能实现临床治愈,成为“超级幸存者”,这是免疫疗法带来的生命奇迹。 全球肿瘤专家对免疫药物感到无比兴奋,有几个最大的原因: 1. 它有更广谱的抗癌效果(O药已经在全球获批治疗9个癌种,k药获批9个癌种)。 2. 它比化疗的整体副作用要小得多。 3. 它如果起效,可能让晚期患者长期存活,甚至临床治愈,这是免疫药物区别于其它所有药物最大的不同。 PD-1/PD-L1 目前,全球上市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或PD-L1抑制剂共5个: O药:Opdivo(Nivolumab)、 K药:Keytruda(Pembrolizumab)、 T药:Tecentriq(Atezolizumab)、 I药:Imfinzi(Durvalumab)、 B药:Bavencio(Avelumab)。 近日,O药和K药都已正式运抵中国,并且O药在国内的价格也已全面公布,中国的患者终于迎来了真正的免疫治疗元年!本文将药物用药信息总结如下,供癌症患者参考。 药品名称 生产商 作用靶点 适应症 首次获批时间 使用周期 使用剂量 剂型规格 全球比价 国内上市情况 关于PD-1患者关心的六大问题 一、副作用的处理 PD-1抑制剂,总体的副作用远小于传统的放化疗。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流感”样的表现:发热、乏力、头晕、全身肌肉酸痛、嗜睡等,发生率在30%左右,对症处理即可。 肺部问题(肺炎):新发或恶化的咳嗽;胸痛;气短。 肠道问题(结肠炎):可能导致肠道内的炎症或穿孔。包括:腹泻或排便次数多于平常;便血和腹部严重(腹部)疼痛或压痛。 肝病(肝炎):皮肤或眼睛变黄;严重恶心或呕吐;腹部右侧的疼痛(腹部);嗜睡;尿黄(茶色);皮肤容易出血或瘀血;常有饥饿感。 内分泌问题(特别是甲状腺,垂体,肾上腺和胰腺):激素腺体不能正常工作,包括:持续头痛或不寻常的头痛;极度疲劳,体重增加或减少;眩晕或昏厥;情绪或行为的变化,如性行为减少,烦躁或健忘;脱发、感冒、便秘;声音改变、口渴或尿多。 肾脏问题:包括肾炎和肾衰竭。包括:尿量减少;尿液中的血液、脚踝肿胀和食欲不振。 皮肤问题:这些问题的迹象可能包括:皮疹、瘙痒、皮肤起泡和口腔或其他粘膜中的溃疡。 大脑炎症(脑炎):包括:头痛、发热、疲倦或虚弱混乱、记忆问题、嗜睡、幻觉、癫痫发作。 其他器官的问题:视力的变化;严重或持续的肌肉或关节疼痛和严重的肌肉无力。 严重的输液反应:发冷或寒战、瘙痒或皮疹、呼吸困难、头晕、发热。 使用pd-1治疗,谨慎异体干细胞移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可能很严重,可能导致死亡。 此外,大约5%-10%的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免疫相关的炎症反应:甲状腺炎症(表现为甲亢、甲减、或先甲亢后甲减)、免疫性肺炎、免疫性肠炎、免疫性肝炎、甚至免疫性心肌炎。免疫性炎症,如果发现不及时,处理不到位,偶尔发生致命的事故。 对于甲状腺问题,可以请内分泌科医生会诊。甲亢可以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甲减可以补充优甲乐。 对于免疫性炎症,如肺炎、肝炎、肠炎等,需要酌情加上口服或静脉的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甲强龙等,对于病情较重的,还需要加上环磷酰胺、霉纷酸脂等免疫抑制剂。 对于发生细胞因子风暴的患者,需要及时使用IL-6抗体,托珠单抗。 二、PD-1抑制剂的疗效如何? 在绝大多数、未经挑选的实体瘤中,单独使用PD-1抑制剂的有效率,其实并不高:10%-30%左右。唯一的例外,是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有效率突破60%以上。 PD-1抑制剂有效率偏低,为何学术界和癌友圈还如此疯狂和痴迷呢?主要的原因是:PD-1抑制剂疗效的持久性。由于免疫系统具有记忆功能,因此一旦PD-1抑制剂起效,其中部分病友实现临床治愈,也就是说五年、十年不复发、不进展、长期生存。 尤其是较早的恶性黑色瘤、肾癌以及非小细胞肺癌中,都已经观察到了类似的现象:PD-1抑制剂的出现,将晚期恶性黑色素瘤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率提高了数倍:晚期恶性黑色素瘤的5年生存率从15%左右,提高到了35%上下;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5年生存率从5%左右,提高到了15%上下! 此外,通过联合治疗,把原来不适合PD-1抑制剂治疗的病人,转化为可以从中获益的人群也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目前,PD-1抑制剂主流的搭档有如下几个: (1)联合另一个免疫治疗药物:PD-1抑制剂联合CTLA-4抗体,已经被批准用于恶性黑色素瘤;在肾癌、TMB高的非小细胞肺癌中三期临床试验已经成功。此外,IDO抑制剂、TIM-3抑制剂、LAG-3抗体等新型的免疫治疗新药,正在研发中。 (2)联合化疗: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已经被批准用于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类似的方案,用于胃癌、肠癌、三阴性乳腺癌等也有不错的初步数据。 (3)联合放疗:PD-1抑制剂联合放疗,在肺癌、恶性黑色素瘤等肿瘤中,已有不错的数据;回顾性研究甚至提示,放疗联合PD-1抑制剂,可以将生存期提高数倍。 (4)联合靶向药:PD-1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的靶向药(贝伐、阿西替尼、乐伐替尼、卡博替尼等),已有不错的初步数据;但联合EGFR抑制剂(如易瑞沙、特罗凯、凯美钠、阿法替尼、泰瑞沙等),需要当心,可能发生严重的副作用。 (5)联合溶瘤病毒:PD-1抑制剂联合溶瘤病毒T-VEC,在恶性黑色素瘤中,有效率超70%,完全缓解率突破30%,非常有前景。在其他肿瘤中,多种溶瘤病毒正在研发中。 (6)联合个性化肿瘤疫苗:基于肿瘤基因突变所产生的新生抗原(neoantigen),可以设计和合成多肽或RNA疫苗。PD-1抗体联合这类私人订制、个性化肿瘤疫苗,已经有初步的成功经验,可以预防肿瘤复发,可以初步临床治愈晚期肿瘤。 (7)联合特异性肿瘤免疫细胞治疗:PD-1抑制剂联合CAR-T等新型的特异性肿瘤免疫细胞治疗,在血液肿瘤中,已有初步的、不俗的数据。 三、如何预测PD-1的效果? PD-1抑制剂在未经选择的实体瘤患者中,有效率只有10%-30%;究竟哪些患者能够最终获益,医学人员仍在不断研究,目前主要的评价指标有以下四个供临床医生参考: (1) PD-L1表达 PD-1与PD-L1如同一对“情侣”,其中PD-1位于免疫细胞的表面,而PD-L1则位于肿瘤细胞的表面。这对“情侣”一旦结合,负责杀伤肿瘤细胞的免疫细胞就会把肿瘤细胞当作“朋友”,从而不再对其进行攻击。 研究发现,当肿瘤细胞表面有PD-L1的表达,那么使用PD-1抑制剂或者PD-L1抑制剂抑制肿瘤的概率就会增加,所以,肿瘤组织中PD-L1的表达情况,就成为预测PD-1/PD-L1抑制剂有效率的一个指标。 在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实验中,人们发现,如果肿瘤组织中PD-L1的表达率超过50%,PD-1抑制剂可以作为首选治疗方法治疗肿瘤,而如果PD-L1的表达率>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以使一线化疗失败的肺癌患者获益。 (2) MSI(微卫星)检测 微卫星不稳定性是我们身体中基因的一种病态情况,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如果肿瘤组织中微卫星处于高度不稳定的状态,即MSI-H,使用PD-1抑制剂的有效率高于微卫星不稳定性低的状态(MSI-L)和微卫星稳定的状态(MSS)。所以,MSI-H就成为了预测PD-1抑制剂的一个重要的生物标志物。 (3) 肿瘤基因突变负荷(TMB)检测 肿瘤突变负荷高,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概率就大。在CheckMate-032临床研究中,按照TMB高低划分成TMB高、TMB中、TMB低三类病人,在接受联合治疗的人群中,三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2%、20%、23%;而三组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22.0个月、3.6个月、3.4个月——22.0个月与3.4个月,相差6倍!所以,TMB也是预测PD-1抑制剂的一个重要的生物标志物指标。 (4)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检测 通过免疫组化染色(CD3、CD4、CD8等),可以看出肿瘤组织中是否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浸润。浸润的淋巴细胞越多,PD-1抑制剂的有效率越高。 四、如果PD-1起效,到底应该用多久? 目前国内外,标准的方案是:手术或同步放化疗后,巩固性、辅助性使用的患者,PD-1抑制剂建议用满1年;而晚期的、全身转移的患者,建议用满2年。 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使用PD-1抑制剂满6个月,且肿瘤缩小达到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肿瘤缩小超过30%以上)的患者,可以再巩固2-3次后,酌情停药或调整剂量和间隔。 五、PD-1耐药后应该怎么办? PD-1抑制剂有效的患者,一般疗效持久;但是,目前已经观察到30%左右的患者,出现了疾病的耐药。克服耐药的关键,主要是两点: 首选,如果可能,可以通过对新增的或者不断增大的耐药部位,进行穿刺活检和深入的免疫分析,找到耐药的原因,根据原因治疗。比如,有的病人是由于TIM-3、LAG-3或IDO代偿性高表达;那么选择,PD-1抑制剂联合TIM-3抑制剂、LAG-3抗体、IDO抑制剂,就是最好的治疗方案。 其次,对于不能明确耐药原因的患者,可以结合具体病情,选择最佳的联合搭档,逆转耐药,延长生存期;或者,更换为放化疗、介入、射频、粒子植入等传统治疗。 六、使用PD-1,患者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首先,如下病人不适合、不建议尝试PD-1抑制剂:病情进入终末期、卧床不起的病人;有急性细菌感染,尚未控制的病人;做过肝移植、肾移植的病人;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病、干燥综合征、血管炎等自身免疫病,尚未控制的病人;携带MDM2扩增、EGFR突变、JAK突变等病人等(有些患者可以首选靶向治疗)。 其次,使用PD-1抑制剂前,一般建议完善如下检查,基本正常,然后再使用: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凝血、甲状腺功能,心电图、腹部B超、胸部X线。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PD-1抑制剂这类免疫治疗,应该在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好,肿瘤负荷比较小的时候,尽早用。
一、免疫组化中“+”或“-”表示什么? “+”代表免疫组化中颜色为阳性,也就是所检测的指标有表达或有基因突变; “-”则表示阴性也就是无法染色,即无表达或无基因突变。 二、免疫组化常用指标有哪些? 1、p63/p40、CK5/6和TTF-1: 病理医生用来区别腺癌和鳞癌的特殊检测方式,明确肺癌是鳞癌还是腺癌类型。 (1)TTF-1 在超过 70% 的非粘液腺癌亚型中表达,小细胞肺癌、小部分未分化大细胞肺癌和非典型类癌、少数典型类癌表达 TTF-1;而肺鳞癌、胸膜间皮瘤不表达以及肺的转移性腺癌中,TTF-1 几乎均阴性。 (2)p63/p40在超过 90% 的肺鳞癌细胞核强阳性,但有 10%-33% 的肺腺癌呈局灶性低水平表达。P40 是 P63 蛋白的亚型,定位在细胞核。P40是特异性和敏感性最高的鳞癌标志物。与 P63 相比,P40 在肺鳞癌中的敏感性与 P63 相当,而在肺腺癌和淋巴瘤中几乎不表达,故而特异性也很高。 (3)CK5/6 正常时主要表达于鳞状上皮细胞、导管上皮基底细胞、肌上皮细胞和间皮细胞中。超过 75% 的肺鳞癌CK5/6呈阳性,上皮样间皮肿瘤高表达,2%-33% 的肺腺癌局灶阳性。 (4)DSG3(桥粒芯糖蛋白)在85%-90% 肺鳞癌中表达,肺腺癌几乎不表达(
肺癌是一种恶性肺部疾病,早期肺癌可以通过手术根治,中晚期肺癌虽然也有一定的手术根治率,但大部分无法完全根治,只能保守治疗延长生命。 人体的癌症都是正常细胞经过长期的基因突变的累积最终恶变而来,人体受到致癌因素的损伤并不是马上导致癌症,单个细胞内的基因损伤很容易被人体基因修复能力所修复,大部分不会因为一天两天的轻度致癌因素的影响就此长出肿瘤,因此,肺癌不会一夜间甚至不会几个月就长出来,我们做体检的时候,如果CT检查未发现任何肺部病灶,这一年当中突然长出不可根治的肺癌,我还没有看到过。 肺癌分四种基本的病理类型,分别是肺鳞癌,肺腺癌,大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前三者统称非小细胞肺癌,之所以这样分是因为这三者的生长,转移,治疗和预后与小细胞肺癌有显著的不同,当然治疗上也有很大的区别。 肺癌的治疗目前仍然以化疗、放疗为基本治疗,这两种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都有杀伤作用,所以不是精准治疗,而现在的癌症已经进入了精准治疗时代,在精准检测肿瘤细胞的基因突变类型以及免疫检查点表达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精准治疗方法,包括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主要针对肺癌细胞的突变基因,正常细胞是没有突变基因的,只有癌细胞有,因此我们可以使用针对突变基因,阻止其对肿瘤细胞生长的驱动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目前国内可以买到的靶向药物主要针对EGFR、ALK、ROS1、HER2、MET等基因,但很多其他的基因突变类型暂时没有特别有效的靶向药,目前针对这些没有药物的突变基因,很多靶向药在开发中。 免疫治疗则主要发挥人体免疫功能被抑制的淋巴细胞,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细胞都有自我调节不至于免疫功能抗击伤害自身的能力,这个能力是通过免疫检查点实现的,目前研究较多的免疫检查点主要是CTLA4和PD-1/PD-L1,只要阻止免疫检查点被激活启动,就可以释放淋巴细胞杀灭肿瘤细胞的免疫能力,现在临床上经常使用的药物主要针对PD-1以及PD-L1,种类繁多,国产和进口药物同台竞争,也有少量CTLA4阻断药物,现在还有一些双靶点也就是同时针对这两种免疫检查点的新药在临床试验中。 随着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不断进步,肺癌在未来五年极有可能成为一种慢性病,活过五年的人将比比皆是。
现代社会癌症高发,很多癌症患者一经查出来就是晚期,甚至没有治疗机会,就要直面死亡,这也让很多人觉得,癌症就像中彩票,运气不好,一下子就中了,没办法。 但其实,癌症并不是一天形成的,在癌细胞的出现到发展成真正的癌症这一过程中,身体会向我们发出一些信号,而这需要我们留心观察。 那么,哪些是我们要留意的信号呢? 1、肿块 肿块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癌细胞出现了恶性增殖导致的,平时可直接使用手触摸到。 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当肿瘤转移到淋巴结的话,则可出现明显的淋巴结肿大,一般在腋窝或者颈部容易被手所触摸到。 不过如果发生在身体比较深的部位,如胰腺癌或者胃癌,则要用力按压才能触摸到肿瘤。 恶性肿瘤生长很快,同时表现为表面不平滑不易被推动,只有去医院做胸片或者ct检查才可得到确诊。 2、疼痛 患上肿瘤时,随着恶性肿瘤的增大或者感染,是可刺激到末梢神经而导致出现局部疼痛。 因此当你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疼痛时,说明癌症进入了中晚期,一般开始是隐痛,到了晚上会有明显疼痛感,甚至可疼痛的让人难以忍受。 3、溃疡 如果是发生在胃肠道或者体表的肿瘤,生长过快时会因为供血不足导致出现组织坏死现象,最后形成溃烂。 如果是发生在结肠或者胃部的溃疡,要通过胃镜或者肠镜检查才能观察得到。 4、出血(不明性的出血,更需要引起注意) 如果患有恶性肿瘤,当癌组织侵犯血管或者组织小血管,引起破裂时,可导致出现流血症状,如果是泌尿系的肿瘤,则可引起血尿,肺癌可出现咳血现象,还有食管以及胃癌患者,则可引起便血或者出血现象。 5、梗阻 一旦患上恶性肿瘤,可很快的生长,从而就易引起各脏器出现梗阻现象,如当发生在呼吸道的梗阻时,可导致肺不张或者呼吸困难。 而发生在食管的梗阻则可引起吞咽困难,胆道的梗阻可引起黄疸,膀胱的梗阻则可导致排尿困难,还有胃部的梗阻,则可引起上腹部出现饱胀以及呕吐等异常症状。
▋ 1.酒精 界哥也提示过好几次了,酒精致癌,那是全面开花,如图,从上到下哪哪都有。口咽、喉部、食道、乳腺、肝脏、结肠还有直肠,它都不放过。 ▋ 2.红肉 猪肉、牛肉、羊肉等哺乳动物肉类为红肉。WHO将其列为II A类致癌物,主要导致结直肠癌。 ▋ 3.加工肉类 WHO将加工肉类列为I类致癌物,可导致结直肠癌。 ▋ 4.高盐饮食 盐摄入量超标可导致胃癌。相关调查资料表明,我国目前每人每日食盐的摄入量均在8-10克左右,而爱吃咸菜的人,每日食盐的摄入量达到了15克以上,远远超过需要量的标准。 前段时间JAMA发表过文章,对中国人近10年来食盐摄入量进行了一个调查统计和回归分析,结果相当不容乐观。除了癌症之外,过量摄入盐对心脑血管和代谢类疾病有不弱于糖的贡献。看来除了控糖,控盐也应该被重视起来。 ▋ 5.水果摄入不足 没想到吧,进食水果太少会导致口咽癌症、食道癌、肺癌和胃癌。前一段时间糖尿病专家刚刚提醒中国人果蔬在膳食中依然偏少。根据研究,每天进食水果100g以下的人,比每天进食超过100g的人胃癌发病率至少高两倍。而建议的水果摄入量是每天300g以上。 ▋ 6.纤维摄入不足 纤维摄入量低易导致结直肠癌。据统计,如果每日摄入纤维量低于6g,其直结肠癌发病率比摄入高于6g者至少高85%。高纤维食物中,芹菜、苹果、胡萝卜、白菜、笋等都是日常易取得的果蔬。 ▋ 7.非淀粉类蔬菜摄入不足 看来不吃蔬菜和不吃水果一样严重。非淀粉类蔬菜的意思是说不能用糖尿病高风险因素土豆来充数哦。其摄入不足会导致口咽癌症、食道癌和胃癌。推荐摄入量为每天超过375g。 二 生活习惯哪些易患癌 ▋ 1.吸烟 知道吸烟致癌,但是真的画出来冲击力还真不一般,连酒都要自叹不如了。吸烟可以在全身各系统造成癌变,口咽、喉部、食道、肺、肾脏、胰腺、胃、膀胱、结肠、直肠都是吸烟致癌的靶器官,除此以外,血液系统中的癌症——白血病,也可由吸烟造成。如果女性吸烟,还会造成卵巢癌。 ▋ 2.日照过多 许多皮肤科医生都不断的提醒公众和患者,要注意避免暴晒,尤其是阳光强烈的时候。并且,防晒产品,包括遮阳伞、遮阳帽、遮阳的服装和防晒霜一直是不断的被医生们和各皮肤医学学会推荐的。 毕竟黑色素瘤的发病率并不低,恶性黑色素瘤一旦转移,将难以治疗。据统计,90%以上的黑色素瘤都是因为晒太阳引起的。 ▋ 3.缺乏运动 界哥登过运动防癌、治疗癌症的文章,没想到,缺乏运动还会生癌? 根据统计,每周五天,每天至少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的女性,她们患子宫内膜腺癌的几率比达不到这个运动量的女性要低两倍还多。 而对乳腺癌来说,如果每周中等强度运动达不到90分钟,患癌几率是达到运动量者的两倍以上。 而最最不爱动的人,不论男女,如果每周连一个小时体育锻炼也达不到,那患结直肠癌的几率也会大大提高,至少翻倍。总而言之,越不爱运动,可能的患癌种类越多,风险越高。 三 什么致病因素会导致癌症 ▋ 1.肥胖 肥胖的话题最近界哥说了又说,但是大多数指出心血管和内分泌问题。实际上,肥胖也是癌症的强大助力!BMI超过30的胖子们,患食道癌、乳腺癌、肾脏肿瘤、胰腺癌、结肠癌、直肠癌的风险都不同程度的高于非肥胖人群。而女性肥胖者还会有患上卵巢癌和子宫内膜腺癌的高风险。 ▋ 2.超重 中国有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口超重,但是觉得超重不是大问题的人不少。许多人总是让别人吃胖点,殊不知这种看似好意的热心行为其实是把他人往火坑里推——把体重控制在健康状态是非常重要的。 不然,如图所示,超重也会带来高患癌风险——食道癌、乳腺癌、肾脏肿瘤、胰腺癌、直肠癌、结肠癌。女性还有患子宫内膜腺癌的风险。 ▋ 3.HPV 为什么这次放了两张图,因为总有人以为HPV只危害女性,不危害男性。然而实际上HPV在人类中的致癌效果不论男女,在男性中,口腔、咽喉、直肠、阴茎癌症都可由HPV引起。 而根据统计,45%的阴茎癌中有HPV的参与。2013年美国CDC的一份报告称,皮肤型HPV还可引起前列腺癌。女性可由HPV引起的常见癌症为口腔肿瘤、咽喉肿瘤、盆腔癌、宫颈癌、阴道肿瘤和直肠癌。由于HPV传播效率极高,HPV疫苗目前是唯一的有效预防手段,不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应该取得防护。 ▋ 4.幽门螺杆菌 近年的研究证明,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其患胃癌的几率会提高6倍。 ▋ 5.HBV 乙肝病毒,也是由于它,中国才会成为肝病、肝癌大国。据统计,HBV感染者其患肝癌的几率是直升20倍以上的 ▋ 6.HCV 丙肝病毒,不仅会导致肝癌,还会导致非霍奇金淋巴瘤。 ▋ 7.HIV HIV除了在免疫系统制造天大的麻烦从而导致全身性的各种问题,也可以引起癌症——非霍奇金淋巴瘤。感染者相较于非感染者有7倍以上的几率患上非霍奇金淋巴瘤。 四 医疗行为和药物有哪些致癌。 ▋ 1.口服避孕药 关于口服避孕药的利弊一直争执不断,即使在癌症领域中,它也有好有坏。 根据统计,发达国家女性乳腺癌发生率12.5%,但是常规服用口服避孕药者其乳腺癌发生几率上升了20%。而口服避孕药的致癌影响,在其停药10年之后才会消退。 而在卵巢癌方面,口服避孕药非但不会提高卵巢癌的发病几率,反而能有效对其进行降低,这个效果即使在使用者停药之后也能持续10年。 同样的,对于子宫内膜腺癌,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也能获得益处——坚持服药的阶段,该女性的子宫内膜腺癌发病率会大大降低,而停药之后,虽然不能保持极低的发病率,但是发病率依然会被保持在一个低风险的水平,长达20年。 ▋ 2.激素替代疗法 不论是雌激素替代疗法,还是联合HRT,对卵巢癌发生率的提高都是20倍。 在乳腺癌方面,情况有些复杂。使用联合HRT的时间在5年以内的话,乳腺癌风险提高70%,如果超过5年,则会增涨两倍以上。不过一旦治疗终止,发病风险会恢复正常。如果是雌激素替代疗法,乳腺癌发生率提高30%。 子宫内膜腺癌:如果患者没有行子宫切除术,那么使用雌激素替代疗法超过五年,将有11倍以上的几率患子宫内膜腺癌。如果治疗时间在5年以内,这个风险的提高为两倍左右。即使在治疗终止之后,其对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率影响也能持续长达10年。在激素替代疗法中加入黄体酮可以有效降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病率,所以,使用联合HRT的女性其子宫内膜腺癌发生率仅仅是略高于正常女性。 在结直肠癌方面,雌激素替代疗法有不一样的作用——它会降低结直肠癌症的发病率。不过联合HRT对结直肠癌的发生率不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