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哺乳期间,一些妈妈会面临乳汁过多的状况,这可能会给喂养带来一些挑战。由于乳汁流量过大,宝宝可能会难以含住乳头,吞咽困难,容易呛奶,从而无法顺利完成哺乳过程。而对于妈妈来说,过多的乳汁可能会导致涨奶,带来不适甚至影响休息。以下是应对措施:非药物措施1、在喂奶开始时,先挤出一点母乳以减少下奶的冲击力,降低宝宝呛奶的可能性。不要挤太多,因为这可能会使你的乳汁过多的情况更加严重,只要缓解不适即可。可以尝试用手挤奶,或使用吸奶器。2、当抱着宝宝喂奶时,要给予他牢靠的支撑,让她感受到安全和稳定,并且要允许宝宝根据自己的舒适度来调整头部位置。在每次喂奶过程中,要帮助宝宝逐渐适应初期较高的奶流量,这样她就不太可能因为突然的变化而感到惊慌,从而避免了她突然从你的乳房移开的情况发生。3、可以尝试单侧喂养。比如每次哺乳时,只让孩子吮吸一侧乳房,另一侧戴上溢乳收集器(milkcollectionshell)防止溢奶,下次哺乳时,再让宝宝吸吮另一侧。或者一侧乳房喂养两三次后,再换另一侧乳房喂养,总之每次哺乳只让宝宝吮吸一侧乳房。4、通过以上措施,大约需要几周的时间才能使母乳分泌量降低,要耐心一点。药物措施目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是抑制泌乳的首选药物,其通过抑制催乳素的产生而发挥作用。其中卡麦角林(Dostinex™)应用最为广泛。需要注意的是,乳汁分泌过多,仅在引起乳腺炎或者打算停止母乳喂养时才考虑药物治疗。
宝宝出生第一年,随着一个个神经运动发育里程碑依次出现,比如抬头、翻身、独坐,父母们会非常惊喜。但是当宝宝第一次出现睡觉时摇头,有些父母就开始担心,害怕宝宝有什么问题。如果您也有类似的焦虑,那么这篇文章也许可以帮助到您。婴儿在神经运动发育过程中,摇头也是一个发育上的里程碑。与婴儿摇头相关的发育原因主要包括:模仿动作6-8个月左右的婴儿喜欢模仿周围人的肢体动作。摇头是最常见的动作,您会发现您的宝宝经常在趴着或躺着玩耍时这样做。控制自己的身体婴儿是快速学习者,随着身体发育,他们开始尝试控制自己的肌肉和肢体。如果您看到孩子摇头,很可能他在练习控制自己的头部运动。疲劳、烦躁的表现婴儿在疲倦时往往会摇头以安抚自己。摇头会让他们感到眩晕,帮助他们更快地入睡,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婴儿在睡眠中摇头的原因。对于平时以及睡眠时穿、盖的衣物过多,运动受限的宝宝,这种情况比较多见。努力衔住乳头婴儿在吃母乳时,常常摇头以舒服的含住乳头。久而久之,形成习惯,会在非哺乳时间也出现摇头动作。儿科医生们建议,妈妈们在哺乳时支撑好宝宝的头部,帮助宝宝在生后的前三个月能够轻松衔乳。测试他们自己的运动能力宝宝喜欢移动身体的某些部位来测试自己的运动能力。一些4-5个月大的婴儿会反复摇头,以此来试图坐起来。对此不用太担心,这一时期很快就会过去。婴儿颤抖发作在极少数情况下,一些婴儿或幼儿会出现颤抖发作。发作时身体颤动,有时也会头部摇晃。颤抖发作并非疾病表现,发作时脑电图无异常,不会对宝宝健康产生危害。但我们在考虑宝宝摇头的原因时,要注意这种可能。如果宝宝除了摇头还有其他症状体征,比如哭闹、与发育不符的异常动作,摇头就可能是疾病原因所致。这些疾病主要有:疼痛或耳部感染摇头是婴儿应对疼痛最常见的反应,因为摇头有助于缓解疼痛。如果您的宝宝突然摇头并且有发热,那么这可能是耳部感染的迹象。立即去看医生,以免病情加重。精神、神经疾病癫痫患有癫痫的婴儿有阵挛性抽搐,发作时脑电图异常。这种癫痫发作可以影响身体任何部位,比如头部、颈部,并且是被动的。所以,孩子突然的头部运动也可能是癫痫所致。孤独症重复某种动作(比如反复摇头)并伴随其他症状,提示孩子可能有自闭症。注意孩子摇头时有无如下表现:•对自己名字没反应,对父母、兄弟的讲话和其他声音也没反应•没有微笑、声音互动、眼神接触•痴迷重复行为和动作•经常用头撞婴儿床或墙•获得的技能,一段时间后又消失神经系统结构形态异常摇头也可能是神经系统结构形态异常的结果,特别是伴随其他异常行为时更应该注意这一点。例如,患“小脑突触”的孩子,小脑的形态出现异常,导致出现持续的摇头动作。什么时候需要看医生?如果孩子存在发育或神经系统疾病,早期干预十分必要。比如,耳部感染若能及时医治,可避免病情加重。所以如果孩子出现以下症状,请就医:•不符合发育里程碑,比如,4个月的孩子对声音没有反应,没有眼神交流•除了摇头外还有其他症状,比如发热•孩子大部分时间看起来焦虑和疲倦•孩子无法控制自己的头部运动•似乎故意伤害自己•看不到正常的眼球运动一些让宝宝停止摇头的方法:视而不见不要因为宝宝的这个习惯而大惊小怪。相反,请父母避免任何可能助长此行为的反应。有些宝宝,尤其是六月龄以上的宝宝,如果发现自己每次摇头周围的人就都围过来,他会觉得很有意思。这会强化摇头动作。注意摇头的频率和时间看到宝宝摇头时,记下时间、摇头强度、持续时间,这对判断摇头的原因有帮助。改变环境环境因素,比如室温、空气湿度、空气是否流通等,这些都会影响到宝宝的舒适度。对于1岁内的宝宝,白天室温20度以上,夜间23度以上,这样宝宝就可以少穿衣服,睡眠时可以不盖或少盖被服,活动起来就比较轻松,宝宝会比较开心。空气湿度只要成人感觉起来不太干就行。宝宝睡觉的房间,窗户要与户外相通,不能关死,以保持空气流通。增加宝宝运动量在合适的室温下(白天20度以上,夜间23度以上),让宝宝少穿衣服,并且少抱他,多让他自己蹬腿、翻身、爬行,或者给他做操,增加宝宝运动量。这会增加宝宝吃奶量,改善宝宝睡眠,对减少摇头有帮助。
在抚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有时会发现孩子有异常行为,比如吸手指、咬指甲等。虽然这些习惯不好,但也不会让人难堪。而有的父母发现孩子把大腿夹紧并且反复摩擦,这就让家长感到很尴尬了。 一段时间之前,一个孩子妈妈就诊时说: “最近,我经常发现女儿偷偷的把大腿夹紧。第一次是早上叫她起床时发现的。我推门进屋,看见她两条腿紧贴,反复摩擦。” “女儿有这种行为,我不知所措。冲出房间,赶紧让自己冷静下来,就当什么都没发生” 最近,这位妈妈又注意到,孩子坐在小凳子上玩的时候,两腿紧紧叠在一起,屁股在小凳子上前后摩擦,并且孩子脸上呈现出似乎很享受的样子。妈妈不理解为什么孩子这么小会有这种行为,并且好奇这种行为是否正常。 就像这位妈妈一样,其他父母也发现自己孩子经常夹腿,很多妈妈觉得这种行为很不雅观。当她们发现孩子这么干时,会走上前训斥,命令孩子停止这种动作。那么孩子频繁“夹腿”是怎么回事呢? “夹腿综合征”不是一个常见的词,很多家长第一次听说这个词时很迷惑。这种行为通常每天都会发生,并且每天可以发生好几次。 从儿童发育的角度来说,“夹腿”行为是在适应身体发育。从儿童性欲的分析来看,1-3岁的儿童已经进入了“性启蒙期”,这个阶段也是从“口欲期”到“肛门期”,再到“生殖期”的过渡期。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2-3岁孩子的“夹腿”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和生理的发育,不是什么严重问题。虽然如此,这种行为可能会带来相应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危害,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和教育。 冷静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这种“不雅”行为时,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训斥孩子,并命令他们以后不能这么做。但对于幼儿来说,“夹腿”和吃手、啃脚没什么两样,父母的过度反应只会使孩子更加好奇。因此,当父母遇到问题时应该冷静下来,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这是个小问题,纠正起来也就更加容易。 保持私处卫生并形成习惯 孩子私处不卫生,有轻微发炎、湿疹、真菌感染,也会导致孩子频繁“夹腿”。因此,家长要保持孩子良好的个人卫生,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儿童夹腿的发生。 转移孩子注意力 孩子“夹腿”时,父母可以用做游戏或提供食物的方法转移孩子注意力,打乱孩子夹腿的节律。这样,孩子就不会沉浸在“夹腿”的体验中了。
棕色、红色、金色或者黑色头发随着年龄增加,多数会变成灰色、白色或者银色,这是一个自然的生理变化,人们都能接受 ,但如果头发在青少年时期甚至儿童时期过早地变灰、变白,则会引起人们的担忧。这篇文章,就将和大家分析一下,儿童及青少年为什么会长出白头发。 首先,毛发为什么有颜色? 毛发有颜色是因为含有黑色素,黑色素有很多种,人类毛发中一共有三种颜色的黑色素: 黑色的“黑真黑素”、棕色的“棕真黑素”、偏红色的“褐黑素”。 这三种色素在毛发中的含量和比例差异,造就了黑色、红色、金色、棕色、以及大量中间色调的发色,让人类的发色呈现出多彩的美。而头发中的黑色素由发根周围的黑色素细胞分泌,在头发生长过程中与毛发的角质蛋白结合。 其次,毛发为什么褪色? 随时间推移,黑色素细胞功能下降,发根周围的黑色素变少, 导致毛发变灰、变银并最终变白。 灰发或银发可能是色素水平低造成,也可能是白发和黑发混合在一起形成的错觉。白发意味着色素完全缺失。 白种人在20岁以前发生,亚洲人在25岁以前发生,非洲人在30岁以前发生的毛发色素缺乏被定义为过早灰发。 儿童及青少年头发变灰或变白的5大主要原因如下: 1、遗传 尽管潜在机制还没有被确认,但是过早灰发、白发通常认为是遗传造成的。基因可以导致黑色素细胞先天性功能缺陷,或者在青少年期即让黑色素生成减少。 当头发变灰时,即使是青少年,一般也是基因在发挥作用。如果你很好奇,“为什么我15岁就有白头发了”,好吧,这可能只是运气问题。 2、自身免疫疾病 一些自身免疫疾病会让头发转白。斑秃后再生出来的头发,可能变灰或变白。 全秃,是斑秃的一种,会让全部头发掉光,有时仅仅会影响着色头发,把白色头发留了下来。所以突发全秃的人,如果原来有少量白发,会给人头发突然变白的错觉。 另外,白癜风是另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有黑色素细胞破坏。这种疾病通常影响皮肤,但也会导致局部毛发变白。 3、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疾病、早衰综合征或药物副作用也可导致脱发、头发色素损失。 4、维生素缺乏 年轻人灰发往往有铁蛋白、钙、维生素D缺乏。还可能与铜、锌、铁缺乏有关。 有研究显示,过早灰发人群中,往往同时有维生素B12、叶酸、生物素缺乏。 5、吸烟 吸烟与衰老有关,同样与头发变灰也有关。一项研究显示,吸烟与30岁之前发生的头发变灰有关。 关于过早灰发、白发的最后一句话 头发过早变灰或变白通常与遗传学有关,很少与疾病有关。如果你的头发过早变白,并且你的家人不喜欢你的头发,或者如果你的头发颜色突然改变或过度脱发,请找医生咨询,在排除了疾病和营养因素后,很可能就是遗传因素导致的。这种情况对您健康没有影响,也没有好的治疗方法。 现在美容行业很发达,如果不喜欢灰发,也可以有很多方法来掩饰它。 编校:缪静
什么是阴唇粘连? 阴唇粘连是指两侧小阴唇粘合在一起,并形成一层光亮的炎性组织膜。阴唇粘连严重程度不一,有的两侧小阴唇完全粘在一起,有的仅小阴唇长度的30-50%粘连在一起。 病因? 阴唇粘连的病因至今不清楚。但是很多研究人员相信,其可能跟雌激素有关。因为阴唇粘连通常发生在3月龄至6岁的女孩中,而这一年龄段,体内雌激素水平是比较低的;一旦女孩进入青春期,体内雌激素水平上升,粘连的阴唇一般情况下会自行分离。 外阴的粪便污染、 湿疹、皮炎以及阴道炎等慢性炎症过程,也对阴唇粘连的发生有作用。 症状体征 阴唇粘连常常没有症状,一般是常规体检时发现的。年长女孩可能会有小便滴泄。这是因为小便时一些尿液存留在阴唇粘连处后面,小便完后这些存留的尿液就会向外滴漏。另外,一些女孩可能会因阴唇粘连导致局部皮肤损伤。还有一些病例,会因阴唇粘连频繁出现尿道感染。 治疗措施 因为很多女孩并没有症状,所以并不一定需要治疗。粘连处会在青春期时,随着雌激素水平上升自行分离。 如果粘连导致了症状,可以做手术。具体采用什么手术方式,取决于孩子的情况和医生的个人倾向。 一种方法是在粘连处,涂抹凡士林并施加一定的压力。一段时间后,粘连处就会分离。雌激素药膏也可以用。雌激素会使粘连处的皮肤软化,使用几个星期后,多数可以分离。在使用雌激素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其副作用(阴毛发育,乳房胚芽发育,刺激性皮损伤)。一旦停用药膏,副作用通常会消失。 对于孩子还有一种可行的方法,在粘连局部涂抹麻醉药膏,然后用物理方法直接将粘连处分离。如果阴唇粘连非常紧厚,也可全麻下在手术室施行手术。术后要在分离开的阴唇表面涂抹凡士林,以防分离开的小阴唇在愈合过程中重新发生粘连。
1、什么是口吃 儿童口吃是一种很难连贯平顺说话的状况。最常见的情况是,在一句话的起始处,儿童多次重复第一个字,直到说完整。除此以外,口吃可以在一句话的任何位置发生。 2、儿童口吃常见的原因 神经源性口吃—--这是神经系统方面的问题 家族史—--口吃有遗传倾向 儿童发育问题—--发育迟缓也可能引起口吃 高运动量—--儿童在疲劳时容易发生口吃 语速过快—--当儿童讲话很快,或者儿童努力和成人交谈时,容易发生口吃 3、儿童口吃的征兆 经常重复单字 孩子的面部肌肉紧张 孩子5岁了还是不能连贯讲话 4、正常的口吃和异常的口吃 对于父母来说,鉴别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正常口吃和语言能力问题引起的口吃,是有难度的。 你的孩子在学习新词。他可能会口吃,但是过一段时间会好转。如果孩子说某些字词时有困难,并且持续很长时间,超过两三个月,可能就有问题了。 5、儿童口吃在什么时候开始发生? 在大多数病例中, 幼儿的语言和交流技能正在发育的时候,家长们就能注意到孩子的口吃现象,一般会发生在孩子学习他们经常听到的词汇和语音的时候。对大多数患儿来说,这一现象发生在2—5岁年龄段。 6、口吃的影响 有口吃的孩子在入学后可能会面对一些困难。他们的自信心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有时候,还会因为担心别人的评价而变得内向。 如果你的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你应该和老师谈谈这个问题。如果你的孩子对于口吃过于焦虑,他的口吃反而可能加重。为此,要时不时地提供一个鼓励性的环境,让你的孩子在说话时感觉很轻松,不要催促他完成每句话。让他按自己的速度说话,自己去完成每一句话,这会帮助他建立自信。 7、什么时候需要医疗帮助?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孩子的口吃会自愈。少数孩子的口吃会持续下去,并且一直有交流困难。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孩子有如下行为,就应该去咨询医生。 · 孩子持续重复某个词而没有改善 · 孩子说的大部分词语都被拖长 · 孩子说的词都崩的很紧 · 孩子会因担心口吃,改变词汇 · 语音重复比以往更频繁 · 出现声音紧张 · 孩子说话时,面部肌肉发紧 · 伴随着口吃,孩子还会有不自然的躯体动作 · 孩子在语言发育过程中,出现了其他让你担心的问题 · 孩子因为害怕口吃而不爱说话 8、口吃的治疗 当孩子的口吃长期没有改善,才需要医疗照顾。当你带口吃的孩子就医时,医生会帮助孩子用轻松的方式正确说出词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医生会帮孩子增加句子里的词汇数。治疗期间还需要注意的是帮助孩子克服因口吃导致的其他问题,比如眨眼和抽搐。 9、孩子口吃,家长可以做什么? 要帮助孩子克服口吃,家长可以做以下一些事: · 当孩子说话口吃时,不要打断他让他重说 · 当孩子感到其他人在等他说话时,有时候会有压力。所以要允许孩子在句子中间放松一下,再继续讲 · 当孩子说某句话出现口吃,并且自己当时无法克服时,可以试着引导孩子做一些其他的事 · 不要强迫孩子讲话。鼓励一对一的对话,这样孩子会很容易放松 · 不要批评孩子或者直接让孩子放慢速度,应让孩子按照自己舒服的方式去做 · 如果孩子口吃很严重,无论如何不要提醒他 · 如果孩子自己提到讲话时有些尴尬,鼓励他并告诉他这个问题并不是很重要,自己舒服就行了 · 让孩子感到无论口吃多严重,都是可以接受的 · 定期访问能帮助孩子的治疗师 最好能让孩子感到,即使情况没有好转,他仍然是很重要的人和并且具备自己独特的价值。这是最好的帮助口吃孩子的方式 。
什么是遗尿? 遗尿是指已成长到能控制膀胱排尿的孩子在睡眠时排小便的状况。这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很常见的现象,尤其是6岁以下的小儿。 为什么会发生遗尿? 一般情况下,医生很难确切知道什么原因导致了遗尿,也不知道什么因素停止了遗尿。遗尿通常是孩子成长发育过程的一部分,随着年龄增长,最终会消失。遗尿在学龄前儿童中最常见,少数可持续到青少年期。大多数时候,遗尿并不是疾病和情绪问题的征兆。 遗尿常有家庭聚集现象:很多尿床的孩子都有一个也尿过床的亲属。如果父母双方小时候都有过遗尿,很可能他们的孩子也会如此。 孩子总尿床,我们该怎么办? 遗尿是很多家庭夜里要面对的问题,这会让人产生很大心理压力。尿了床,孩子自己会觉得很难堪和愧疚,如果在朋友家过夜或参加露营活动,会非常焦虑。父母也感到无能为力。 遗尿现象通常会持续一段时间,之后自行消失。对孩子来说,遗尿是一件很羞愧和不爽的事,所以给尿床的孩子提供情绪支持是很重要的。 让孩子相信遗尿是成长的一部分,不会一直这样。如果家里其他人小时候也有尿床的经历,把这个故事讲给孩子听,孩子会得到很大安慰。 让孩子在白天尽量多喝液体,夜里少喝一点(尤其是夜里不要喝含咖啡因和糖的饮料,因为这些饮料有利尿的作用)。提醒孩子睡觉前要小便。很多父母发现使用一套激励机制会很有效果。比如孩子要是夜里没尿床就会得到一张贴纸,当贴纸攒够一定数量,孩子就会得到一个奖品(书或玩具)。另外,尿床提醒器也有一定帮助。 当孩子尿了床,不要责骂或惩罚他。让孩子和你一起换床单。跟孩子解释这不是惩罚,这只是尿床后必须要做的事。孩子知道自己尿了床,可以做一些事补救,会感觉好受一些。如果孩子夜里没尿床,要表扬他。 什么时候该看医生? 孩子本来不尿床,最近突然出现遗尿,或者孩子在遗尿的同时, 还有其他的症状。这个时候就应该看医生了。 医生会检查核对有无尿路感染、便秘、膀胱疾病、糖尿病或者严重应激等的征兆。
又是一年暑假季,儿保科门诊又迎来了新的就诊高潮。七八月份来做入园体检,九月份准备上幼儿园的宝宝也是暑期主要的就诊人群。上幼儿园,作为宝宝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家长们自然非常重视,那么宝宝入园前我们究竟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工作? 首先,帮助宝宝做好情绪方面的准备,减少对父母的依恋。宝宝长期呆在家里,突然离开家庭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肯定会不舒服,还有不适应。父母可以提前做些适当的训练,让宝宝短时间离开父母,由其他亲戚照顾,让他(她)体会到父母不在的时候也可以好好生活。当然,在对宝宝进行情绪准备和分离训练,同时也是对父母的训练和准备,父母亲自己也要注意,不要表现出过多担心或是焦虑的表情。 其次,培养宝宝良好的作息规律。养成规律的一日三餐两点心的饮食习惯,主餐要荤素搭配,饮食全面均衡,加餐点心尽量少吃主食,以易于消化吸收的水果、牛奶为主。培养宝宝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晚上8点多钟就可以进入睡眠准备阶段,不做剧烈运动,不玩太兴奋的游戏,使宝宝准时进入梦乡。 再次,培养宝宝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用调羹吃饭,自己大小便,不舒服的时候要学会表达。有意识地早早培养宝宝用调羹吃饭的习惯,不管他吃的如何,都要鼓励他的努力和进步。训练宝宝学会表达大小便,采用循序渐进、鼓励的方式 ,利用宝宝善于模仿的特点,告诉宝宝,爸爸妈妈就是这样做的,宝宝长大了,也要这样做,不时地鼓励他(她),提醒他(她),至于大便,可以固定安排在早上或是晚上,让宝宝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 最后,日常生活中,尽量不要用不听话就送你去上幼儿园这样的话语恐吓宝宝。有时间也可以带宝宝去参观一下他要去的幼儿园,让他(她)了解幼儿园,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园产生好感。 总之,入园之前,帮助宝宝充分做好生活、情绪上、心理上的准备工作,一定可以使宝宝快速又自然地融入到以后的幼儿园生活中去。
宝宝出生以后,要定期带宝宝去体检。定期体检对宝宝意义重大。 首先,可以系统了解宝宝各个年龄段的宝宝的体格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生长异常,寻找病因,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其次,通过神经心理测试对宝宝发育进行评估,便于早期发现发育异常的宝宝,及时给予相应的干预,早期进行康复治疗。 最后,定期体检,还能从保健医生处得到关于宝宝营养、喂养、护理、早期教育等的育儿知识指导,促使宝宝长得更健康。 体格检查时间新生儿出生后,所属街道医院的儿保医生会上门访视。医生会询问宝宝吃奶、睡眠、大小便等情况,同时给宝宝进行一次体格检查,包括量体温、测黄疸、测量身长和体重、检查皮肤和脐部、胸部、腹部、外生殖器等。最后,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指导。 在我国,卫生部门规定,新生儿出生后要进行3次家庭访视。6个月以内的宝宝每隔1-2个月一次;6个月到1岁,每2-3个月一次;1岁到3岁每半年一次;3岁以后每年检查一次。 生长发育图通过定期对婴幼儿进行体格检查,可以判断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状况。生长发育图可以让父母直观地了解宝宝的营养状况和生长趋势。 各位爸爸妈妈们一定都知道宝宝那本儿童保健手册吧,就是那本盖着“小脚丫”的册子,它可是宝宝们的健康护照哟,除了记载医生的定期体检,在册子后面还附有小儿的生长发育图。在生长发育曲线图上,以宝宝的年龄为横坐标,分别以体重、身长(身高)为纵坐标,各标出一点,将每次的体检结果连成一线,分析曲线的走向就可以观察宝宝的成长速度了。如果曲线上升,说明宝宝增长良好,如果平坦或是往下,表示增长不理想,要分析原因,寻找是否存在饮食、疾病等原因。除了纵向记录宝宝自身的生长发育,生长发育图还可以做横向比较哟,处于中间的那条曲线代表人群中的平均水平,看自己的生长曲线处在什么位置,就可以看宝宝的生长在人群什么水平啦,医生可以通过给宝宝进行体格发育评价来早期发现生长迟缓、低体重、消瘦等营养不良问题,及时给与诊疗。 另外,在生长发育图的下方,还标有宝宝的运动发育情况,年龄线所切到的项目一般为这个年龄的宝宝应该完成的动作发育。若没有通过,要及时到医院进一步做发育评估。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让鼠年春节的欢乐气氛还未进入高潮便戛然而止,接下来中国大部分的家庭进入了“家里蹲”的状态,孩子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旅行计划和走亲访友统统取消,连户外活动也基本被禁止,取而代之的是新闻中、手机里与冠状病毒有关的各类信息,还有大人们言谈中流露出的焦虑和恐慌,出门被要求必须戴口罩,洗手的次数和质量也被提高了,而这样的状况还不知何时结束…… 为什么需要特别关注疫情之下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对新冠肺炎的了解虽然没有成人那么多,但是他们却可以通过生活的突然变化、甚至成人的语气和神态中感受到周遭的焦虑,并且他们也很容易被这种弥漫的负面情绪所感染。孩子们无法向成人一样通过与人交流、调侃等方式排解情绪,所以他们会比成人更加无助。此外,不少成人仍持有“孩子吃好穿好玩好就是幸福”的观念,意识不到孩子面临的心理上的挑战,无法及时给予孩子适当的心理支持。 遭遇疫情是人生中的一段特殊经历,那么在保护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如何保障孩子的心理健康呢?1、父母以身作则,保持情绪稳定。危机面前,成人的态度和行为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作为父母,应该首先及时调节自己的焦虑和恐惧情绪,创造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在孩子面前尽量呈现积极和有力量的一面,这也是安抚孩子情绪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2、用孩子接受的方式进行病毒知识的宣教。冠状病毒虽然带着危险和困难而来,却也为孩子开启了一些特殊的学习机会。绘本故事是孩子们理解和接受新鲜事物的一种很好的方式,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写给孩子的冠状病毒绘本》、《病毒小子威利》等绘本,让孩子去理解病毒、生病、传染、隔离等概念,帮助孩子们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 3、对于大年龄的孩子,要避免“信息过载”。所谓信息过载,是指伴随着网络虚拟社会发展而出现的过度获取信息的现象。简而言之,就是大脑装载的信息太多了。疫情期间,每天海量信息扑面而来,家长们要注意为孩子做好信息的筛选和过滤,为孩子提供关于疫情的真实而可靠的信息。重点关注政府机关、医疗机构、专业组织的具有公信力的官方媒体发布的事实类信息,尽量过滤自媒体发布的观点类信息。 4、保障有序充实的家庭生活,也是帮助孩子恢复安全感的有效方式之一。疫情当前,虽说孩子们必须选择“家里蹲”,但家里蹲安排得当,也能创造一段高质量的亲子陪伴时光哟。年幼的孩子可以安排各种趣味游戏、亲子手工、家务劳动、亲子阅读等等,年长的孩子也可以趁着学业压力少,做好休息和调整。可以跟孩子玩一些具有对抗性的游戏来增强掌控感,舒缓紧张情绪,增强孩子的主动性和参与感,有助于强化孩子内心的力量。 5、父母做好防护就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家庭是孩子健康的心灵港湾,父母及家人健康,就是对孩子最大的保障。 信心比黄金更宝贵,面对疫情,唯有团结一致,勠力同心,众志成城,才能共克疫情难关。在这个坚韧的国家面前,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随手分享给身边人,让宝宝们远离新型冠状病毒! 参考文献: 1、 协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手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20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0-6岁儿童预防临时指南.中国疾控中心.2020.2 3、为什么信息超载损害决策?基于有限认知资源的解释.心理科学进展.2019.27.1758-1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