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该病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全身斑丘疹为特征。多在发热3~4天后出现皮疹,出诊期为发热的高峰期,体温可突然高达40~40.5摄氏度,皮疹的顺序为先出现于耳后、发际,渐及额面颈部,自上而下蔓延至躯干四肢,最后达手掌及足底。皮疹初为红色斑丘疹呈充血性,疹间可见正常皮肤不伴有痒感,以后部分融合成片色加深呈暗红色。出疹3~4天后发热开始减退,皮疹按出疹的先后顺序开始消退,疹退后皮肤留有棕褐色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一般7~10天后消退。幼儿急疹:由人疱疹病毒六型引起,常见于婴幼儿,一般情况良好,高热时可有惊厥,一般高热3~5天,热退疹出。皮疹特点是红色细小密集斑丘疹头,面部紧急躯干部多见,四肢较少,一天出齐,次日即开始消退。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儿童期出疹性疾病,一般发热24~48小时出现皮疹,皮疹特点,首发于头面和躯干,继而扩展到四肢,末端稀少,呈向心性分布,最初的皮疹为红色斑疹和丘疹,继之变为透明饱满的水泡,24小时后水泡浑浊而呈中央凹陷,水泡易破溃,约2~3天迅速结痂,皮疹陆续分批出现,伴明显痒感,在疾病高峰期可见到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粘膜皮疹还可出现在口腔眼结膜生殖器处等,易破溃形成浅溃疡,全身症状较轻,皮疹结痂后多不留疤痕。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全身症状轻,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并触痛,热1~2天后,出疹,出疹顺序为面颈部到躯干再到四肢,一般为斑丘疹,疹间有正常皮肤,退疹后无色素沉着及脱屑。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我国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多见,多伴有发热,皮疹多分布在手、足、口及臀部皮肤。口腔内可见散发性的疱疹(疱疹为圆形或者椭圆形,质地比较坚硬疱疹的周围会有红晕,而疱疹内的液体比较少)和溃疡,多位于舌、颊黏膜和硬腭处,引起口腔疼痛,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偶见于躯干,呈离心性分布,消退后不留疤痕或色素沉着,多在一周内痊愈。猩红热: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一般伴有发热,咽痛,头痛,呕吐,杨梅舌环口苍白圈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热1~2天出诊,出诊时高热,皮疹的特点是皮肤弥漫性充血,上有密集针尖大小丘疹,全身皮肤均可受累,疹退后伴脱皮。过敏性紫癜: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常伴有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和蛋白尿。反复出现皮肤紫癜为本病特征,多见于四肢及臀部对称分布,伸侧较多,分批出现,面部及躯干较少,起初呈紫红色斑丘疹,高出皮肤,加之不褪色,数日后后转为暗紫色,最终呈棕褐色而消退,一般在4~6周后消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自发性皮肤和粘膜出血为突出表现,皮疹多为针尖大小的皮内或皮下出血点,或为瘀斑和紫癜,少见皮肤出血斑和血肿。分布不均匀,通常以四肢为主,在易于碰撞的部位更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