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很常见,其病因通常被这么表述: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几乎所有教材,所有专家都这么说,可郁闷的是,似乎与我们的临床不吻合,这些年的临床实践让我们不断反思这种压迫说或刺激说。 讨论一下: 神经受到压迫,通常引起麻木,而非疼痛。例如,我们挤压肘尖后方的尺神经沟,马上就会出现前臂尺侧出现麻木,而不是疼痛。再如,日常生活中,我们保持一个姿势久坐后,坐骨神经受压,常常出现双下肢麻木、活动障碍,但不会出现双下肢疼痛。甚至,用针直接刺到坐骨神经,也只会出现麻木或者放电感,不会出现坐骨神经沿线的疼痛感。 如果把这些疼痛理解为感觉神经干受到压迫的话,难以理解为什么不出现其他感觉异常的症状。大家知道,感觉神经干受到压迫产生临床症状,不会仅仅产生一个症状,还应当同时出现其他感觉障碍,如位置觉、温觉等,可是,临床上见不到一例位置觉或者温觉异常所产生的的症状。如果不能理解这段话,大家想想久坐后起立的麻木、活动障碍、冷热不知等症状就明白了。 坐骨神经为混合神经,不仅仅有感觉神经,也有运动神经。如果感觉神经受到压迫,产生症状,那么运动神经也应该受到压迫,产生运动功能障碍等症状,可是临床上见不到这种运动明显异常的情况,最常见的是因为护痛而出现的行走不正常情况。 腰椎间盘突出症出现下肢的疼痛,通常是几点或者几段部位的疼痛,而不是全部坐骨神经沿线部位的疼痛,我们临床上没有发现过一例踝关节以下因此而疼痛的病例,除非伴随有其他的代谢性或者感染性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全部疼痛位置都在肌肉丰厚的地方,这是所有伤科医生的常识了吧,没有肌肉的地方根本就不会有疼痛,如髌骨上方、踝关节,而这些地方也多是坐骨神经的辖区啊。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部分患者复发。既然手术摘除了,如何还挤压神经? 如果真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的问题,当人体站立或坐位时,症状应该加重,卧位必然缓解,可是,临床上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临床上常见的是,随着体位的不同,疼痛情况有变化,而不仅仅是站位或坐位。 若压迫说或刺激说正确,那么几乎所有的保守疗法,如针灸、推拿、膏药等等,都应该没有效果,不仅仅中医的一些方法无效,西医的非甾体抗炎药也应该无效啊,这些保守疗法或者非甾体类消炎药不可能解除压迫啊。临床上的绝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都是由保守疗法治愈的,可见神经压迫说谬误。 ◆咱们以腰痛为例分析一下腰痛的诊断 1、当今主流医学对腰痛的诊断 ①腰间盘突出 ②骨质增生 ③椎管狭窄 ④肿瘤、结核、压缩性骨折 这些都是先进的影像学仪器诊断的结果!它显示的结果没有错!但是它和患者的腰痛症状基本没多大关系! ◆主流医学的腰痛诊断错误的原因有几种,以腰突为例说明 ①有很多有腰突的人腰不痛 ②有很多腰痛的人没有腰突 ③有很多即有腰突又有腰痛的人!治好了腰痛腰突还存在! ④为什么同样是一个部位腰突!而他的症状确千奇百怪!比如同样是腰四五节向一侧突出!为什么有的坐久了腰痛!有的咳嗽喷嚏腰痛!有的翻身腰痛!有的不敢趴着!有的晨起腰痛!活动减轻!有的腰椎生理曲度变直!有的变弯!有的腿痛!有的腿不痛!大家都想过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了吗?因为大多数的腰突和患者的腰痛没有任何关系!弄懂腰痛的其中原因!您就可以治疗了!并且能彻底治疗!这也是我多年来对腰痛等疾病的精确定位诊断!揪出病灶点!分而治之!
我可以选择单髁置换吗? 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受损的骨头和软骨会被金属和塑料部件重新覆盖。在单髁关节置换术(也称为“部分”膝关节置换术)中,只有部分膝关节表面被重建。该手术是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一种替代方法。由于部分膝关节置换术是通过一个较小的切口进行的,因此患者住院期较短,恢复较快。那么你适合这项手术吗? 膝骨关节炎有一系列的治疗方法,外科医生会和你讨论最能缓解你个人骨关节炎症状的方法。 病理描述: 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保护膝关节骨的软骨逐渐磨损。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整个膝关节,也可能只发生在膝关节的一个区域。 你的膝盖被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膝盖内侧 膝盖外侧 髌股腔室(膝盖骨和大腿骨之间的膝关节前部) 局限于单腔室的晚期骨关节炎可以用单关节置换术治疗。在这个过程中,损坏的隔间被替换为金属和聚乙烯材料。健康的软骨和骨骼以及所有的韧带都得以保存。 髁置换术的优点: 多项研究表明,大多数适合进行单髁置换术的患者在单髁置换术中效果良好。 部分膝关节置换术较全膝关节置换术有以下优点: 更快的恢复 术后疼痛较轻 更少的血液损失 此外,由于保留了膝盖健康部位的骨头、软骨和韧带,许多患者报告说单髁置换术比全膝关节置换术感觉更自然。单髁的膝盖也可以更好地弯曲。 与全膝关节置换术相比,单髁置换术的缺点 ?稍微难以预测的疼痛缓解 ?潜在可能需要更多的手术,例如,如果在未被替换的部分发生关节炎,那么将来可能需要进行全膝关节置换。 什么样的患者可以选择单髁手术? 如果你的骨关节炎已经恶化,而且非手术治疗已经不能缓解你的症状,你的医生可能会建议你做膝关节置换手术。 为了成为单髁置换的候选人,你的关节炎必须是仅发生在单侧的一个隔腔。此外,如果你有下列任何一项特征,你可能没有资格进行这项检查: 类风湿性关节炎 典型的膝盖僵硬 韧带损伤 通过适当的患者选择,目前的单髁置换手术在年轻和老年患者中都显示出良好的中长期效果。 骨科评估: 与矫形外科医生进行彻底的评估将决定你是否适合进行部分膝关节置换术。 病史: 你的医生会问你几个问题,关于你的总体健康状况,你的膝盖疼痛,以及你的功能。 疼痛的位置。他或她会特别关注你疼痛的部位。如果你的疼痛几乎完全位于膝盖的内侧或外侧,那么你可以考虑进行部分膝关节置换。如果你的整个膝盖疼痛或者膝盖前部(膝盖骨下)疼痛,你可能更适合做全膝关节置换术。 体格检查: 你的医生会仔细检查你的膝盖。他或她会试图确定你疼痛的位置。 他也会检查你的膝盖的活动范围和韧带质量。如果你的膝盖太僵硬,或者你膝盖的韧带感觉虚弱或撕裂,那么你的医生可能不会建议你做单关节置换手术。 成像测试: x射线。这些图像有助于确定你的膝盖损伤和畸形的程度。你的医生会给你的膝盖拍几张x光片,看看关节炎的情况。 磁共振成像(MRI)扫描。一些外科医生可能还会要求进行MRI扫描,以更好地评估软骨。 单髁置换假体 膝关节单髁置换过程主要有三个基本步骤: ?取出破损骨质部分。外科医生会用特殊的锯把软骨从受损的膝盖腔室中取出来。 ?放置金属植入物。移除的软骨和骨头被替换成金属覆盖物,重建关节表面。 ?插入垫片。在两个金属部件之间放置一个聚乙烯垫片,以创建一个光滑的滑动表面。 关于手术: 术前: 手术前,麻醉科的医生会和你讨论麻醉的选择。你也应该与你的外科医生讨论麻醉的选择。麻醉的选项包括: 全身麻醉(入睡) 脊椎(你是清醒的,但你的身体从腰部以下是麻木的) 手术进行: 部分膝关节置换术通常持续1至2小时。 检查关节。外科医生将在你的膝盖前面开一个切口。然后他或她会检查你膝盖的三个隔间,以确认软骨损伤实际上仅限于一个隔间,韧带完好无损。 如果你的外科医生认为你的膝盖不适合做部分膝盖置换手术,他或她可能会选择做全膝关节置换手术。这个应急计划将在你的行动之前与你讨论,以确保你同意这个计划。 并发症: 与任何外科手术一样,部分膝关节置换术也存在风险。外科医生会和你讨论,并采取具体措施来避免潜在的并发症。 虽然罕见,但最常见的风险包括: 血凝块。腿部静脉血栓是膝关节置换术常见的并发症。手术后,血凝块会在腿部或骨盆的深静脉处形成。血液稀释剂如华法林、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可以帮助预防这个问题,或者由你的医生根据你的需要开处方。 感染。手术后,感染可能发生在伤口的皮肤或伤口深处。感染可能在你住院期间或回家后发生。你会在手术开始前服用抗生素,这些抗生素会持续24小时以防止感染。 神经或血管的损伤。虽然这种情况很少发生,但在手术过程中神经或血管可能会受伤或被拉伸。 持续的疼痛。 麻醉的风险。 需要额外的手术。 康复出院:与全膝置换相比,单髁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少,肿胀少,康复容易。在大多数情况下,病人在手术后1到3天回家。有些病人在手术当天就回家了。 疼痛管理:手术后,你会感到一些疼痛,但你的外科医生和护士会尽一切努力让你感到舒适。 有许多药物可以帮助控制疼痛,重要的是,请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旦你的疼痛开始好转,你就应该停止服用这些药物。 负重: 手术后你的膝盖会立即开始承受重量。在最初的几天或几周,你可能需要助行器、拐杖或拐杖,直到你能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舒适地行走。 康复锻炼:理疗师会给你一些锻炼,帮助你保持活动范围,恢复体力。 复诊:您将继续定期到您的骨科医生的诊所进行随访。 大约手术后6周内,你会恢复所有日常生活活动。
踝关节扭伤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最主要的原因是由踝关节的结构特点决定的,易发人群包括运动员,经常参加运动的普通人群,舞蹈、杂技演员,爱穿高跟鞋的女性等。分为急性踝关节扭伤和陈旧性踝关节扭伤。 急性踝关节扭伤 常发生在各种运动中,主要因外伤等原因造成踝关节侧面韧带等软组织损伤。 临床表现: 多发生在外踝。伤后依次出现外踝疼痛、肿胀、局部肤温高,踝关节活动受限,不能正常负重和行走。根据韧带损伤程度和临床症状分为三级: 1.轻度:韧带轻微损伤或无损伤,踝关节相对稳定,局部疼痛肿胀; 2.中度:韧带部分撕裂,踝关节不稳定,关节周围有中度疼痛肿胀、局部压痛,静态时踝部也感疼痛,屈伸功能明显受限; 3.重度;韧带断裂,疼痛剧烈,稍动剧痛,局部皮肤呈紫褐色,关节轮廓模糊不清,踝关节不稳定,关节活动度明显丧失。 治疗:通常情况,轻中度损伤采取保守治疗,重度损伤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保守固定或手术修复治疗。 陈旧性踝关节扭伤 通常在急性期处理不当或不足,或功能锻炼不及时,遗留局部疼痛等症状;也有没有明显外伤史,但踝关节部位长时间疼痛的现象,都成为陈旧性踝关节扭伤。 临床表现:踝关节侧面疼痛,长时间隐痛、钝痛、酸痛以外侧居多;行走不稳定,尤其在不平整的路面行走困难;踝关节弥漫性轻微肿胀、局部压痛;关节僵硬,容易发生习惯性踝关节扭伤;踝关节功能受限。 治疗:多采用传统中医保守治疗为主。《浮针治疗观点》 病理变化: 急性踝关节扭伤,是局部肌肉及其肌腱、韧带、筋膜在受到扭转外力后发生损伤,引起急性渗出、出血等。 我们发现,陈旧性踝关节扭伤都与小腿患肌密切相关。 治疗: 急性踝关节扭伤(轻、中度):发病24小时以内,不易浮针治疗。24小时以后,可以采用浮针治疗。我们认为,在踝关节韧带等软组织扭伤后,出现出血、渗出等炎症反应,局部炎性物质波及邻近肌肉,而肌肉随之病理性紧张,形成患肌。患肌的形成原本是机体为了让踝关节得到充分休息的保护性反应,以免加重病情,可是,在踝关节休息的情况下,患肌就需要处理,使疼痛得到缓解。一般没有韧带撕裂伤的患者效果很好。 陈旧性踝关节扭伤:多为没有及时治疗与休息,形成的患肌长久不能消除所致。通过浮针治疗,消除患肌,疼痛缓解或消失,为关节修复提供良好的环境。 主要患肌:腓肠肌、比目鱼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胫骨前肌、趾长伸肌等。 医嘱: 1.治疗后10-20天内少走路,尤其不能穿高跟鞋走路。 2.运动前做好热身活动,运动时可佩戴护踝相对固定踝关节,避免再次受伤。 3.重视临床治疗的同时,注重踝关节功能训练。 浮针治疗病例 四川(常年居住郑州中牟) 患者:祝启珍女士、54岁、个体。 主诉:右侧踝关节损伤六年长年拄拐。 现病史:六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右侧踝关节肿胀,同时伴走路时疼痛,未去医院就诊,自购一些外用和口服类跌打损伤的药物,肿胀渐渐消退,但仍出现走路时踝关节疼痛的感觉,以外踝和前部为甚,为进一步诊断治疗特来我所。发病以来精神好,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无痛风史,无饮酒史。 体格检查:T36.5度,BP128/80mmHg,P75次/分、R12次/分。跛行步态,精神可,营养中等,咽不红,扁桃体不大,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胸郭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不大,心律齐,心率75次/分。未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杂音、肝脾未及。腹部平坦,肠鸣音5次/分。右侧踝关节外侧有贴过膏药的痕迹,有压痛、皮肤不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浮针专科检查:右侧胫骨前肌(+++)、腓骨长肌(+++),腓肠肌(+++)、比目鱼肌(+++)、内收肌群(++++)。 临床诊断:1、右侧陈旧性踝关节损伤2、颈肩综合征 治疗经过: 2019.8.25一诊:使用带有麻药涂层的一次性使用浮针治疗,右侧胫骨前肌,腓肌长肌,腓肠肌、比目鱼肌和内收肌群进行处理,并配合再灌注活动,即时效果非常明显,治疗结束时患者疼痛减轻70%。嘱回家后注意休息,少走路。 2019.8.30二诊:患者感觉踝关节疼痛明显好转,右侧小腿和踝关节外侧没有牵拉的感觉,继续处理上述患肌,治疗结束时患者可以弃拐行走,踝关节及小腿部无任何疼痛感。嘱回家后严格遵医嘱。注意休息,保暖。 2019.9.3三诊:已无任何不适,检查仅内收肌和胫骨前肌稍有紧僵硬滑感,再次用浮针治疗一次,结束时患者连叫真的是“神针,神针”。 此患者经过三次治疗基本达到临床痊愈。嘱回家注意休息。可以逐渐增加行走时间。 讨论:在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损伤的病例,一定要做好踝关节以及下肢主动和被相关患肌充分灌注治疗,同时扩大寻找患肌的范围,顺藤摸瓜,除恶务尽,一次把患肌尽量处理干净。这个病人因为害怕吃药,所有治疗过程未使用任何药物,采用排他性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充分体现的浮针的绿色,安全,速效的特点。今后会逐渐完善相关治疗视频,以及治疗后患者长期疗效评价,愿更多有相关需要治疗的患者因此技术而受益终身,早日恢复患者健康正常生活。 踝关节扭伤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最主要的原因是由踝关节的结构特点决定的,易发人群包括运动员,经常参加运动的普通人群,舞蹈、杂技演员,爱穿高跟鞋的女性等。分为急性踝关节扭伤和陈旧性踝关节扭伤。 急性踝关节扭伤 常发生在各种运动中,主要因外伤等原因造成踝关节侧面韧带等软组织损伤。 临床表现: 多发生在外踝。伤后依次出现外踝疼痛、肿胀、局部肤温高,踝关节活动受限,不能正常负重和行走。根据韧带损伤程度和临床症状分为三级: 1.轻度:韧带轻微损伤或无损伤,踝关节相对稳定,局部疼痛肿胀; 2.中度:韧带部分撕裂,踝关节不稳定,关节周围有中度疼痛肿胀、局部压痛,静态时踝部也感疼痛,屈伸功能明显受限; 3.重度;韧带断裂,疼痛剧烈,稍动剧痛,局部皮肤呈紫褐色,关节轮廓模糊不清,踝关节不稳定,关节活动度明显丧失。 治疗:通常情况,轻中度损伤采取保守治疗,重度损伤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保守固定或手术修复治疗。 陈旧性踝关节扭伤 通常在急性期处理不当或不足,或功能锻炼不及时,遗留局部疼痛等症状;也有没有明显外伤史,但踝关节部位长时间疼痛的现象,都成为陈旧性踝关节扭伤。 临床表现:踝关节侧面疼痛,长时间隐痛、钝痛、酸痛以外侧居多;行走不稳定,尤其在不平整的路面行走困难;踝关节弥漫性轻微肿胀、局部压痛;关节僵硬,容易发生习惯性踝关节扭伤;踝关节功能受限。 治疗:多采用传统中医保守治疗为主。《浮针治疗观点》 病理变化: 急性踝关节扭伤,是局部肌肉及其肌腱、韧带、筋膜在受到扭转外力后发生损伤,引起急性渗出、出血等。 我们发现,陈旧性踝关节扭伤都与小腿患肌密切相关。 治疗: 急性踝关节扭伤(轻、中度):发病24小时以内,不易浮针治疗。24小时以后,可以采用浮针治疗。我们认为,在踝关节韧带等软组织扭伤后,出现出血、渗出等炎症反应,局部炎性物质波及邻近肌肉,而肌肉随之病理性紧张,形成患肌。患肌的形成原本是机体为了让踝关节得到充分休息的保护性反应,以免加重病情,可是,在踝关节休息的情况下,患肌就需要处理,使疼痛得到缓解。一般没有韧带撕裂伤的患者效果很好。 陈旧性踝关节扭伤:多为没有及时治疗与休息,形成的患肌长久不能消除所致。通过浮针治疗,消除患肌,疼痛缓解或消失,为关节修复提供良好的环境。 主要患肌:腓肠肌、比目鱼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胫骨前肌、趾长伸肌等。 医嘱: 1.治疗后10-20天内少走路,尤其不能穿高跟鞋走路。 2.运动前做好热身活动,运动时可佩戴护踝相对固定踝关节,避免再次受伤。 3.重视临床治疗的同时,注重踝关节功能训练。 浮针治疗病例 四川(常年居住郑州中牟) 患者:祝启珍女士、54岁、个体。 主诉:右侧踝关节损伤六年长年拄拐。 现病史:六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右侧踝关节肿胀,同时伴走路时疼痛,未去医院就诊,自购一些外用和口服类跌打损伤的药物,肿胀渐渐消退,但仍出现走路时踝关节疼痛的感觉,以外踝和前部为甚,为进一步诊断治疗特来我所。发病以来精神好,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无痛风史,无饮酒史。 体格检查:T36.5度,BP128/80mmHg,P75次/分、R12次/分。跛行步态,精神可,营养中等,咽不红,扁桃体不大,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胸郭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不大,心律齐,心率75次/分。未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杂音、肝脾未及。腹部平坦,肠鸣音5次/分。右侧踝关节外侧有贴过膏药的痕迹,有压痛、皮肤不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浮针专科检查:右侧胫骨前肌(+++)、腓骨长肌(+++),腓肠肌(+++)、比目鱼肌(+++)、内收肌群(++++)。 临床诊断:1、右侧陈旧性踝关节损伤2、颈肩综合征 治疗经过: 2019.8.25一诊:使用带有麻药涂层的一次性使用浮针治疗,右侧胫骨前肌,腓肌长肌,腓肠肌、比目鱼肌和内收肌群进行处理,并配合再灌注活动,即时效果非常明显,治疗结束时患者疼痛减轻70%。嘱回家后注意休息,少走路。 2019.8.30二诊:患者感觉踝关节疼痛明显好转,右侧小腿和踝关节外侧没有牵拉的感觉,继续处理上述患肌,治疗结束时患者可以弃拐行走,踝关节及小腿部无任何疼痛感。嘱回家后严格遵医嘱。注意休息,保暖。 2019.9.3三诊:已无任何不适,检查仅内收肌和胫骨前肌稍有紧僵硬滑感,再次用浮针治疗一次,结束时患者连叫真的是“神针,神针”。 此患者经过三次治疗基本达到临床痊愈。嘱回家注意休息。可以逐渐增加行走时间。 讨论:在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损伤的病例,一定要做好踝关节以及下肢主动和被相关患肌充分灌注治疗,同时扩大寻找患肌的范围,顺藤摸瓜,除恶务尽,一次把患肌尽量处理干净。这个病人因为害怕吃药,所有治疗过程未使用任何药物,采用排他性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充分体现的浮针的绿色,安全,速效的特点。今后会逐渐完善相关治疗视频,以及治疗后患者长期疗效评价,愿更多有相关需要治疗的患者因此技术而受益终身,早日恢复患者健康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