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痛,让人撕心裂肺、生不如死,甚至有人说堪比生孩子的痛苦,这种痛叫做“痛风”。 痛风到底有多疼?有的人疼得想被砖头砸脚,还有的人会疼得跟针扎似的,总之痛不欲生,想死的心都有。 据中国广播网,最新统计显示,中国已有1.8 亿高尿酸血症患者,成为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后威胁健康的第四大危险因素。 1 痛风小方子,救人无数 今天给大家推荐几个痛风的小方子,都非常得简单,但是能快速直达病灶,减轻发病时的痛苦。 薏米桑枝核桃饮 急速止痛 组方:生薏米180克,桑枝30克,核桃仁4枚,水1000毫升; 做法:几样一起放入水中浸泡1小时,熬20分钟,开了锅以后再煎30分钟,熬到只有400毫升左右即可; 用法:滤出药汤,将400毫升药汁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一天即可见效,连喝3天左右,即可缓解症状,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温服。 功效:克缓解痛风引起的热痹。 木瓜车前苡米饮 组方:木瓜30克,干车前草30克,薏苡仁20克 做法:煎煮20分钟,去渣后即可当茶饮。刚开始饮用是最好坚持一周,每天3次效果更佳,后期可根据个人具体治疗情况饮用。 功效:这是北京大学刘湘源教授在《健康之路》中给痛风患者的食疗方,对治疗痛风效果好,而且不像一般的中药,难以下咽,无法坚持,毕竟痛风可是终身疾病。此方口感有木瓜的清香,即好喝又可降尿酸,可以说是痛风者的福音。 丝瓜茶汤 组方:丝瓜150克、绿茶5克、葱1根、盐适量。 做法:丝瓜去皮,切成1厘米厚的薄片;葱洗净,切段备用;锅中放入适量水,先放入丝瓜、葱及盐,待丝瓜煮软后,放入绿茶浸泡入味即可。 功效:此方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通络、利尿的功效,对痛风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只能辅助治疗,不能代替药物。 提醒:丝瓜茶汤不宜空腹或饭后饮用,贫血患者及经期女性慎饮。 2 痛风一定要管住嘴 痛风除了食疗、服用,最重要的是,还要配合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总的饮食原则是“一限三低”,即限制嘌呤、低热量、低脂肪、低蛋白质饮食。具体从生活方式上,应遵循下述原则: 1、限制饮酒;2、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比如生猛海鲜、大鱼大肉、动物内脏;3、防止剧烈运动或突然受凉;4、减少富含果糖饮料的摄入;5、大量饮水(每天2000毫升以上);6、控制体重,减少脂肪堆积,改善代谢功能;7、增加新鲜蔬菜的摄入;8、规律饮食和作息;9、规律运动,选择健走、慢跑等中等强度运动;10、禁止吸烟。 3 远离7种食物 1 海鲜 嘌呤含量较高的海鲜包括凤尾鱼、沙丁鱼、带鱼、鲱鱼、鲭鱼、牡蛎、蛤蝲、干贝等。 2 内脏 相比较海鲜,动物内脏所含的嘌呤更多一些,但由于人们平均每餐的食用量不大,有时影响反而不如海鲜大。处在痛风发作期的患者最好禁食动物内脏。 3 高汤 肉在被熬成高汤后,汤内的脂肪含量会大幅增加,且由于其为酸性环境,不利于尿酸的排出。 4 啤酒 啤酒本身并非高嘌呤食物,但它会阻止尿酸的排泄,因此与高嘌呤的海鲜一起吃时,更易诱发痛风。 5 除鸡蛋、牛奶外的高蛋白食物 大部分高蛋白食物中都含有较多核蛋白,可在体内分解为尿酸,摄入过多有诱发痛风的可能。 鸡蛋和牛奶虽然也属于高蛋白食物,但核蛋白含量不高,痛风患者可放心食用。 豆腐虽然也是高蛋白食物,但因掺入了大量的水,单位质量的豆腐中核蛋白含量大幅下降,只要不在痛风发作期间,也可以食用。 6 高脂肪食物 过多脂肪堆积会导致肥胖,影响嘌呤的正常代谢;此外,油脂环境也会影响嘌呤的代谢排出。高尿酸患者应慎食高脂肪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奶油蛋糕等。 7 高糖食物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大量摄取含糖饮料、水果和果汁将增加患痛风的风险,痛风患者也应慎吃。
风寒发烧推拿方 孩子风寒发烧,推拿时重点清肺平肝,拿列缺,清天河水,揉一窝风。 1 清肺平肝 在推拿中,同时清肝经和肺经,是感冒的常规手法。 手背面 肝经穴在食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属于一个线性穴位。清肝经即从食指指根推向指尖; 肺经穴在无名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也是一个线性穴位。清肺经即从无名指指根推向指尖。 功效:疏风清热解表。 时间:5-10分钟。 2 揉一窝风 一窝风在手背腕横纹中央的凹陷中。 功效:祛风解表散寒,缓解鼻塞。 时间:5-10分钟。 3 拿列缺 列缺穴在手腕的凹陷中,取穴是两手虎口相交,食指所达凹陷处就是。一般用拿法。 功效:发汗解表,不出汗时用。 次数:出汗则止。 4 清天河水 天河水穴在前臂内侧正中,从腕横纹到肘横纹成一条直线。 清天河水即从腕横纹推向肘横纹。 功效:解表去热,化痰止咳。 时间:5-15分钟。 风热发烧推拿方 清肺平肝,退六腑,提捏大椎是小儿风寒发烧的要点。 1 退六腑 退六腑穴在前臂尺侧,从肘横纹到腕横纹成一条直线。 退六腑从肘横纹推向腕横纹,能清热、凉血、解毒,主治一切实热证。 功效:退高烧、降实火、清痰热。 时间:5-15分钟 。 2 提捏大椎 大椎在后正中在线,第7颈椎椎棘下凹陷中,用提捏法。 功效:发汗退烧。 时间:1-2分钟(20-30次)。 受惊发热推拿方 属于受惊发热的孩子,加重平肝、清肺、下取天河。 1 加重平肝因惊吓或者高热最易导致肝风内动,所以要加强平肝,即平肝的力度、时间和次数都要加重。 2 下取天河清天河水本来是从腕部到肘部,下取天河,是从肘部到腕部,即反过来推。 因下取的清热力量更强。针对热极生风,热清则风自熄。
椎间盘突出好发于12-55岁之间的人,不过25岁以下发生的机会比较少见。而其中大约有80%为男性患者。这些人通常都有早期创伤的病史。 什么是椎间盘突出? 在这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椎间盘! 椎间盘的位置及解剖构造: 图A:表示我们的椎间盘位于两个脊椎之间; 图B:椎间盘由两个部分所组成,分别是髓核及纤维环, 髓核位于椎间盘中间;而纤维环就包覆在髓核的外围。 髓核:由极具黏弹性及柔韧的多糖体和水分所组成,所以可以吸震,减少脊椎间的压力。 纤维环:由胶原纤维及弹性纤维交织而成,按同心圆排列的緻密组织,具有韧性,可以保护髓核并限制髓核向周围突出。 简单来说,椎间盘可以看成是一颗水球,里面充满水分,而外面由橡胶把水包起来,使水不会外漏。 椎间盘突出的成因 先试想,如果我们很用力的捏住水球的前侧,那么水就会往后跑,长时间下来,水球后侧的橡胶就会变形、受损,此时再大力一点加压的话,水就可能冲破橡胶,由后方喷出。我们的椎间盘也是相同的原理。 椎间盘承受来自脊椎间的压力,假如承受突如其来的冲击力或是长时间受到不平衡的压迫,刚开始可能只是让纤维环产生形变,更严重的会使得髓核有可能冲破纤维环,再从韧带的间隙压迫到我们的脊神经,这些都称之为椎间盘突出。 而一开始说到12-55岁的人比较容易好发,是因为这时候髓核的水分比较多,比较容易因为压力失序,而有椎间盘突出;反之随著年纪变大,髓核的水分减少,就不容易椎间盘突出了。 因为组织结构 (脊椎前后韧带的大小不同),及人类生活习惯 (多弯腰的生活型态),通常都是椎间盘前侧受到比较多的压力,使得髓核往后跑。 椎间盘突出分类 主要分为三类: 1. Annular:纤维环在髓核的压迫下产生形变,往后压迫脊神经。 2. Nuclear:髓核受前侧压力而往后跑,压迫到脊神经。 3. Mixed:综合型,除了跑出去的髓核压迫到脊神经,还有碎裂的纤维环压迫到脊神经。 椎间盘突出影响因素 1. 不良的坐姿:椎间盘前侧长时间受压,使髓核往后突出。 不良的坐姿长期下来,会使脊椎活动度变差,也会使得一侧肌肉缩短,比如说:腰大肌,会使的我们的症状更为严重。 如下图所示,腰大肌连接我们的腰椎和股骨,当这条肌肉变紧的时候,椎间盘虽然看起来很像后侧受力,要把髓核推回来。但实际上,反而因为肌肉变紧,而使得腰椎的压力变大,而且如果有椎间突出的患者,反而会因为后面的椎间盘过度被夹挤,而使病症更严重。 2. 频繁的弯腰动作:增加前侧受到压力的机会,使髓核往后突出。 3. 缺少脊椎往后做伸展的动作:往后伸展可以把在留在后面的髓核挤回来,减少髓核突出的机会。 4. 肥胖:特别是腰部肥胖者容易增加腰椎负担,腹部与下背肌肉也容易有较无力的情形,增加椎间盘突出的危险性 椎间盘突出症状 1. 肩颈疼痛、下背痛,疼痛可能会延伸到四肢。 2. 患侧感觉异常。 3. 坐骨神经痛或颈部神经痛,肢体麻痺,严重时甚至肌肉无力、萎缩。 4. 咳嗽、弯腰加剧。 椎间盘突出的诊断 椎间盘突出可藉由身体检查、动作测试(如反复弯腰、坐骨神经张力测试等)及影像学检查(如X光片、核磁共振摄影(MRI)或电脑断层扫描(CT)等)诊断。 一般而言,椎间盘突出的患者症状常有方向性,即往一个方向会令症状加剧,而反方向动作会使症状减轻,例如坐久下背酸痛(腰部弯曲),而走路会减缓症状(腰部挺直)。 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及预防 在治疗原则上,我们以非手术治疗的传统治疗方式为优先。但如果有以下两种状况: 1. 手、脚无力,且越来越严重的情形 2. 马尾症候群( cauda equina syndrome),会有手脚无力的情形,或是有大小便失禁的现象。 若有上述两种情况,可以询问医师是否先以手术治疗为优先。因为手、脚无力是因为神经根被椎间盘压迫到,此时手术治疗的优点在于,可以立即阻止神经再恶化的情形,而且提供良好的环境使神经愈合。所以说如果有手脚肌肉无力、大小便失禁的症状,可以先跟您的医师讨论,决定是否要进行手术治疗。 物理治疗介入主要有三个M,分别是:Modality (仪器)、Manul (徒手)、Movement (运动)。 Modality (仪器)治疗: 利用牵引机拉开脊椎,减少对椎间盘的压力,以及拉开时产生负压,使椎间盘归位。 Manul (徒手)治疗: 以徒手按摩肌肉的方式放松过紧的肌肉,像是腰大肌。针对脊椎活动度变差的情形,使用徒手方式,增加其活动度。 Movement (运动)治疗: 1、伸展运动: 利用手臂力量撑起上半身,骨盆不动,起来后,不在撑起最高位置停留,身体再躺回去。反覆做这个动作,把后突的椎间盘挤回去。 2、核心肌群训练: ①腹横肌 先定位腹横肌,先找到髂前上棘(ASIS),大约在肚子下方两侧,两个突出的骨头,找到后,手往下往内约一个指头距离,压在上面,此时微缩小腹,感觉到有肌肉鼓起来顶到手指,就是腹横肌再收缩,过程中维持正常呼吸。在可以维持小腹收缩的感觉下,可以移动脚板,往屁股方向移动,过程中小腹微缩的力量不可以放掉。 ②颈部深层肌肉: 平躺,做出缩下巴的动作,维持10秒后放下,重复5次。要注意出力时,脖子两侧的肌肉不会鼓起来。 ③腰大肌伸展:伸展腰大肌 下图是在伸展右边腰大肌。先平躺在床缘,手扶自己的左脚,拉向胸口,使要伸展的右脚自然下垂。 ④脊椎旋转运动 (Spinal Rotation exercise) 平躺,头转向右边时,双膝同时转向左边;头转向左边时,双膝转向右边,两个动作交替做。藉由这个动作,伸展腰部,放松过紧的肌肉。 3、活动过程使用正确的姿势: ①搬重物时: 如果使用错误的姿势容易使腰椎受伤,应该要挺胸直腰,利用脚弯下去把重物提起;不是直接弯腰下去搬重物。 ②坐姿: 坐着相对站、躺,对我们腰椎压力比较大,所以避免长期久坐,最好能20分钟就起来活动,且尽量不坐沙发。 正确的坐姿应该: 1. 选择髋关节高于膝关节的椅子 2. 椅背角度约110度,并在颈椎、腰椎的地方有支撑,以支撑脊椎 3. 手放在椅子扶手上,手肘大于90度,并让前臂水平地面 4. 能够双脚踩地 ③睡姿: 正躺:在膝盖下放一个枕头,减少脊椎的压力。 侧躺:大腿中间夹一个枕头,使身体与床面成一直线,减少对脊椎的压力。 枕头:正确高度的枕头应该要能完整支撑颈椎,在正躺下,下巴水平我们的身体,侧躺时也能让颈椎与身体成一直线。而太高或太低都会造成颈椎的压力。 床垫:选择软硬适中的床垫,躺下去不应下陷超过五公分。并且使我们脊椎成一直线。
针灸埋线减肥塑形原理调节脏腑功能,改善体质调节植物神经平衡提高机体体表温度,降低体核温度,加快胃肠蠕动改变饮食习惯改变机体脂肪堆积部位的环境胶原纤维增生代替脂肪组织,收紧皮肤穴位埋线轻松解决妇科烦恼注意事项针灸后3小时,埋线后24小时针眼不要见水埋线一周内不能吃发物有50%的埋线病人可有3—5天的酸痛,一般不影响正常生活,学习,工作。个别病人可能会出先皮下结节,但最终都会吸收掉!
2019年“三九”时间表!最危险的27天来了,不论男女都要这样做! 2019年三九时间表 一年中最危险的时节 一九: 2019.12.22-12.30 (9天) 二九: 2019.12.31-2020.1.8 (9天) 三九: 2020.1.9-1.17 (9天) 请大家坚持在“三九天”注意防风保暖,适时进补,养出好身体! ............................................................. 今年27天的“三九”,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开心快乐! ............................................................. ............................................................. 2019年三九养生表 防病进补养好身体 .............................................................01 最冷三九天 中老年人最易冷出5种病 ............................................................. ① 心血管疾病 ............................................................. 每到低温时节,医院里心肌梗塞的患者就会增多。受冷空气刺激,心血管病人的冠状动脉容易收缩、痉挛,同时寒冷会增加心脏工作负荷,发生供血不足,出现栓塞。 ............................................................. 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本就存在动脉硬化、血管狭窄的问题,气温降低时原本狭窄的血管会变得更加狭窄。 ............................................................. ② 脑血管疾病 ............................................................. 寒冷不仅会让心血管负担增加,脑血管负担也会增加。寒冷容易促使脑血管收缩,使得血压升高,脑出血、脑血管爆裂都易出现。 ③ 关节疼痛 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有研究发现,空气湿度和气温变化与关节疼痛有关,突然降温容易诱发关节疼痛。 ④ 冻疮 寒冷是冻疮发病的主要原因。 ⑤ 感冒 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一次普通感冒或病毒性感冒都可能变为肺炎。 02 寒冬身体最怕你做7件事 ① 洗澡水温过高 洗澡水温过高容易烫伤,加剧皮肤干燥。同时,过高的温度还会增加心脏负担,特别是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的老人,水温过高可使血压降低、心率加快,加重心脑血管负担,引起休克。建议:洗澡时水温与体温接近为宜。 ② 醒后立即起身 冬天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醒后猛起身,血压一下上不来很容易引发意外。建议起床坚持“221”原则,即刚苏醒时,睁开眼在床上躺2分钟,起来后坐2分钟,坐到床边等1分钟再站起来活动。 ③ 用围巾捂口鼻 围巾一般不常清洗,会大量吸附灰尘和细菌,且其纤维容易脱落,用围巾捂口鼻,很可能诱发呼吸道疾病。此外,围巾不建议太长,以免骑车时发生绞缠引起窒息。 ④ 一大早锻炼 冬季清晨寒冷,心脑血管会因此受到明显刺激,且早上污染物堆积严重,并不适宜锻炼。最好在下午三四点进行,以慢跑、快走为宜,运动前至少热身20分钟,切忌大汗。 ⑤ 开电热毯睡觉 不少人晚上睡觉喜欢用电热毯,或者用热水袋取暖,时间长了容易引起低温烫伤,特别是糖友,很可能烫伤了而不自知。电热毯最好在睡前开启,睡觉时一定要关掉。长时间使用电热毯也容易造成血液粘稠。 ⑥ 总是不开窗 冬季门窗紧闭,人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咽喉疼痛等上火症状,被称为“暖气综合征”。建议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以每天早、中、晚三次各通风20分钟为宜。 ⑦ 不及时补水 越冷越要多喝水。人们待在温暖的室内,很少外出活动,但并不意味着人体消耗的水分会减少。如果喝水少,血液浓稠度就偏高,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03 三九保暖三重点 保暖从养生角度来说就是要暖头、暖手、暖足、暖背。 ① 暖头 正如俗话所说:“冬季戴棉帽,如同穿棉袄。”冬季戴帽应特别注重帽子能护住耳朵,老人小孩外出更应注意随时戴帽子。 ② 暖手 三九寒天,养成搓手的习惯对身体健康大有好处。 一是能锻炼手指,使手指更加灵活自如,对大脑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二是可以促进手部血液循环,防止冻疮发生; 三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预防感冒。 ③ 暖足 三九天,记得睡觉前用热水泡脚,不仅能驱寒消除疲劳,还可以促进睡眠,睡个好觉哦! ④ 暖背 寒邪易伤阳气,通过背部侵入可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因此要格外注意背部保暖。 2019年三九食疗表 全家一定要这样吃!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在一年中最冷、身体最脆弱的时节养好了身体,来年一年健康无病痛。 三九必吃的5种菜 ①白菜 百菜之王,利肠通便。 ②白萝卜 辅助抗癌,保护血管。③山药 能健脾胃,养肺补肾。④冬笋 促进消化,辅降“三高”。⑤冬瓜 利水消肿,减肥降脂。三九必喝的2碗汤 ①当归生姜羊肉汤 这是一道沿用了2000多年的中医名方,由汉代医圣张仲景创制,驱寒补血,效、味俱佳。 材料:当归45克、 生姜45克、 羊肉500克,黄酒、调料适量。 做法:将羊肉洗净,切成小块,生姜切成薄片,当归洗净,一齐放在锅里,加水后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微火煨两小时左右即可。服用前可以适当加一点盐和其他调料,吃肉喝汤。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每隔一段时间吃一次。 ②胡萝卜洋葱汤 营养暖胃,增强免疫力。对于心肺功能不是很好的中老年人来说,这也是三九天最佳养生汤膳。 材料:胡萝卜半根、洋葱半块、瘦肉100克、排骨100克。 做法:胡萝卜、洋葱切片,在水里稍微泡一下,沥干水分。香油放入锅中加热,然后把洋葱炒成透明状,加上胡萝卜后继续炒。加入瘦肉、排骨一起煮,煮沸后去除浮沫,用小火炖。按个人的口味加盐。 “三九寒冬”,一年中最危险的日子,不懂规矩要吃亏[微笑]临颍县妇幼保健院中西医结合诊室成立于2017年。常年由李成学大夫坐诊,李大夫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漯河市优秀百名医师。临颍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有者,唯一传承人。先后于郑州市中医院、北京针刀总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三附院进修学习。善于运用中药汤剂,膏贴,针刀,针灸,神经阻滞,推拿正骨治疗颈肩腰肢关节痛及运用中医辩证穴位埋线技术调理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胃炎、性功能障碍、痛经、闭经、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肥胖症等慢性疾病。
“扎四缝”一直是用来治疗小孩积食、胃口不开的。记得二十多年前,有一位爱好中医的老大姐教我“扎四缝”的时候,就给我扎过,我的身体没有感到任何的变化,也就认为“扎四缝”只适合孩子,不适合大人。 直到前两年,看到一个网友在马悦凌健康养生网上发文,说用扎四缝的方法给27岁的儿子开了胃口,让我重新重视了“扎四缝”。之后就是开始给自己扎,给徒弟们扎,扎的过程中直观地看到每个人的血液,确实只有我的血液是红红的、晶莹剔透、血珠都是立着的,而徒弟们的血液都是暗色的,或稀稀的,血珠都立不起了,全是爬下的,散散的。 第二天,大家都开了胃口,都觉得吃饭香,都觉得爱饿了,看样子大人“扎四缝”一样有用。 从前年到今年,我大概给自己扎过五次四缝,都是在胃口感觉不是太好的时候去扎,之后还都开了胃口。 我的肾脏不太好,每次小手指都能挤出水来,看来我这个从小就一直病的肾脏,要想完全恢复到正常,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能与我天天和平相处就应该值得表扬了。 后来,我就给来调理的病人都“扎四缝”,因为我发现只要“扎四缝”过后,他们都能喝下2-3碗的生姜红枣桂圆羹,如果不“扎四缝”,多数人是喝不下这么多的生姜红枣桂圆羹的,胃口不开,我调理起来就慢,现在的“扎四缝”已经成了我调理病人时的开场白了。通过“扎四缝”先直观地看到这人的血液质量,再通过看哪个手指挤出水、挤出气泡、挤出脂样颗粒,大致就能判断出这人身体的状况了。 而且我发现,在四缝穴上只要有一根小血管通过的,一定是这个脏器长期有病变,扎的时候就要对着这个小血管扎下去,一股血流就会冲出来,能明显地疏通与这个手指相通的脏器。 在给很多孩子治病的过程中,我还发现,每个手指挤出来的黄水的多少与孩子的身体状况有关。 再给大家重复一下手指与脏器的对应: 食指——脾胃 食指因为有大肠经经过,所以与消化吸收的功能有直接关系。胃口不好的孩子在食指的四缝穴中挤出的黄水最多,其他的手指都要少一些甚至没有。 中指——心脏 中指有心经经过,所以与心脏、心气虚还有心火旺都是相连的。在中指四缝穴上挤出的黄水多,孩子的舌尖多是红的,手指甲边上容易长倒刺,这样的孩子容易上火,脾气也急躁。 无名指——肝胆 无名指有手少阳三焦经通过,与肝、胆的关系密切。无名指挤出的黄水多的现象多见于多动症的孩子,这类孩子往往汗多、脾气暴躁、自控能力差。 小手指——肾脏 小指有肾经和小肠经经过,与心、肾、子宫、睾丸等部位联系密切。小指挤出的黄水多,则多见于肾脏虚弱、有遗尿、肾炎的孩子。 大拇指的少商穴——咽喉 我每次“扎四缝”还都不放过大拇指,但大拇指的四缝穴在哪里?不知道,我就每次都扎大拇指指甲根部外侧的“少商穴”,梳理一下咽喉部的经络总不是坏事。 一次一个朋友,患了十几年的胃酸反流性胃炎,吃药也吃了十几年了,从没治好过。我就靠“扎四缝”,再配合艾熏、食疗,只用两天就彻底治愈了,至今已经半年了都没再犯。我当时发现他的手指无名指的四缝穴上都有小血管,就直接扎下去,血一下了就冲了出来,我感觉这一针对治好他的胃酸反流性胃炎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看样子胃酸反流与肝经淤堵也有一定的关系。之后让他停掉了一切寒凉的食物,每天用三粒焦枣加十粒桂圆泡水喝,起到疏肝理气、暖脾胃的作用,就做到了这些,他十几年顽固性的胃酸反流性胃炎竟然就再也没犯过,而且还同时治疗好了他严重的失眠。 一次朋友的女儿高烧,各种方法都试过了,就是不退热,我在电话中询问是不是全身都是滚烫的,回答是的,就是干烧的那种,我说“扎四缝”试试吧。结果她告诉我扎到无名指的时候,血一下子冲了出来,流了很多血,把她们都吓得够呛,结果15分钟后开始退热,半小时体温从40度降到了36度,之后再没烧起来。看样子这种干烧与肝火旺还是有关系的,去了肝火发热也是能退掉的。 “扎四缝”我自己感觉不只是有开胃的功效,疏通经络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恰到好处地用好,还是能治疗不少病症的。 扎四缝”的操作规程大家还记得吗?我再重复一下: 1、先用棉线绳将食指的根部缠绕,勒紧。 2、食指中间的指缝处用酒精棉签消毒。 3、等酒精干了就用“血糖针”对准指缝的最中间扎下去。 4、挤血,多数挤4-6滴血就可以了。 5、之后就将中指、无名指、小手指、大拇指的少商穴都用同样的方法扎一遍,再之后就扎另一支手。 身体虚弱的人可以在喝过生姜红枣桂圆羹后去扎更加安全,太虚弱的人看到血会晕针的。 注:扎四缝的文章登出后,立即就有网友行动了,而且比我勇敢多了,是四缝穴也扎,四缝旁边的小血管也扎,效果还不错。 今天我就将每个手指在四缝穴边上的血管都扎了一遍,看看会有什么反应,结果发现拇指、食指、中指、小指就是对着血管扎下去,血液都不会冲出了,只有无名指的血管扎下去,血会冲出来,但冲劲也不大,我知道了,原来只要身体内的道路是通畅的,就是对着血管扎也不会有血液冲出来,只要哪个脏器不太通畅,不论是在四缝穴上还是在四缝穴的边上扎,血液都会冲出来,血液冲劲越大,说明相应的脏器淤堵的就越严重。 我最近因为试艾条,感觉身体内热大了,结果肝火就有些旺了,无名指的血管就有反应了。 身体真是神奇,越研究越觉得有趣。 但因为今天只是扎了四缝穴周围的血管,没有扎四缝穴,发现还是有区别的,就是: ①扎四缝穴是开胃通经络的; ②只扎四缝穴周围的血管不扎四缝穴,是通经络不开胃,泻火明显,也有些泻气; ③扎四缝穴又扎四缝穴周围的血管是既开胃,又疏通经络,还泻火。 四缝穴 四缝穴是经外奇穴,位于第2-第5指掌面,第1、2节横纹中央。 笔者发现四缝穴除了治疗小儿疳积、百日咳外,其治疗范围在逐渐扩大。如胃脘痛、腹痛、腹胀、咽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呃逆、中暑、发热、感冒哮喘、小儿惊风等症均有奇效。还有人发现可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疖肿、痛风、月经不调等症。 ◎取穴及操作疗法 【取穴】 第2、3、4、5掌面第1、2节横纹中央点取之。 【消毒】 穴位用安尔碘,针具高压消毒。 【针具】 三棱针或25 mm毫针或5、6号注射针头。 【操作】 为缓解疼痛,在穴位上下用绳捆紧,用安尔碘消毒后,押手扶住手指,刺手快速点刺。点刺深浅根据年龄、体质决定,刺后用双手挤出少许血液或淋巴液即可。如遇高热者可多挤出些血液直至血液变红为止。一般1周2次,重者可每日1~2次。治疗5~7次为一疗程。 ◎病案举例 ☆胃痛 魏某,男,46岁,本院职工。平素较消瘦,脾胃虚寒。2004年2月某天晚上饮酒过量后致胃脘剧烈疼痛,半夜到急诊室注射阿托品后缓解。次日早7时许疼痛又作,较前更甚不能行走。请笔者会诊,即用四缝穴放血,刺完一只手时疼痛减轻,双手刺罢,疼痛立止。 ☆腹胀 范某,女,47岁,银行干部。主诉:腹胀4年余。腹胀严重时腹部鼓起很高,眠纳俱差,大便不通。叩诊为鼓音,患者非常痛苦。各种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病变后,用中西药治疗效果均不明显,时好时坏,2004年3月上述症状加重,还伴有头痛、脐周痛,经人介绍前来就诊,经四缝穴放血,后加用艾条灸神阙、足三里,背俞拔火罐等治疗。治疗1次腹胀明显减轻,自摸腹软,用此方治10次后诸症消失。随访至今无复发。 ☆呕吐 陈某,女,34岁,洪洞人,家境殷实。由于和丈夫不和,久致食饮减退,后来发展到一吃就呕吐,时好时坏近3年。2003年7月呕吐严重,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住我院特需病房。诊时见嘴边放一脸盆,口水不断,多为胃液和唾液,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舌淡少苔,脉细弱微数。用上法治疗1次,口水明显减少,针2次即不呕吐。共治7次痊愈出院。出院后用中药调理,至今未作。 ☆厌食 张某,8岁,学生,2003年5月就诊。其母代诉:患者食欲不振,对任何食物都不感兴趣,消瘦、头大、鸡胸,面色青白无光泽,少气懒言易感冒。用四缝穴放血,其中有3个指头挤出白色水样液。治疗1次后,食欲好转,共治3次已无白色液挤出,又配3付中药煎汤调理后而愈。现见他判若两人,面色红润光泽,身高体重增加明显,很少感冒。 ◎体会 选用四缝穴,屡用屡验,疗效显著,且操作简单,值得推广。针刺时发现,单用中央一处,疗效不如用三处明显。笔者发现四缝穴确有健脾行气、活血消瘀止痛、调节阴阳平衡、提高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等功效。 值得注意的是:消毒一定要严密,如有出血倾向或血液病患者禁刺四缝穴。(转载论坛,抛砖引玉,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收藏分享评论(0)献花(0) 来自:金钓 > 《待分类1》 [荐] 原创奖励计划来了,万元大奖等你拿!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四缝放血”的妙用_成都育心经典 扎四缝 【玉皇养生】道医绝活,“扎四缝”的妙用 神奇的四缝穴 “刺四缝”经验谈 验血为何要选无名指 更多类似文章 >>
请跟着我们做一个试验:将你的头轻轻后仰,然后尽力向左转,再向右转,你一定会找到酸疼、僵硬的感觉。 最新调查显示:由于长期慢性劳损,颈椎病的发病年龄已经从40岁提前到3 0岁,并成为名副其实的白领职业病。 更让人担心的是,颈椎上承头颅,下接躯干,既是脊椎中活动最多部位,也是神经中枢最重要部位,更是心脑血管的必经之路,一旦发生故障,后果严重。 亡羊补牢永远比不上未雨绸缪,与其等到颈椎受伤,再去接受长期繁琐的治疗,还不如先发制人,主动出击,让颈椎受到我们的精心照顾,不发生事故。 保养秘笈一 :7:00 早晨主动调温古人喜欢穿长衣服,一方面是为了礼仪,其实另一方面也是养生之需。无论冬夏,都要给自己的颈椎以舒适的温度。即使是为了美丽,也要在办公室准备一件披肩,以保护好颈背部。偶然有受寒现象,给自己煎一碗驱寒汤:材料是红糖2汤匙、生姜7片,水煎10分钟,饮用1~2次就可以驱走寒气。 保养秘笈二:10:00 5分钟的颈椎操 即使身处人多的办公室,你也可以很好地保养颈椎,比如利用工间休息练习一下颈椎操:端坐,全身不动,单头部运动,分别做低头、抬头、左转、右转、前伸、后缩;顺、逆时针环绕动作。每次坚持5分钟,动作要轻缓、柔和。 保养秘笈三:14:00 两种按摩的方法 经过一个上午的工作,到了下午两点钟,可能脖子早已疲惫不堪,精力有些不支,这里有两个最简单的急救方法 (1)脖子后面,从头颅底端到躯干上部这一段分布着百劳穴的3个点。在不遗余力工作时,不妨抽出短短几分钟来按摩这3个反应点,即刻缓解颈椎疲劳,放松 全身。 (2)两手手指互相交叉,放在颈部后方,来回摩擦颈部,力度要轻柔,连续摩擦50次,颈部发热后,会有很放松和舒适的感觉。 保养秘笈四:18:00 做做户外运动 软骨组织的营养可不是通过血液供给的,而是通过压力的变化来进行营养交换。如果缺乏活动的话,软骨就会遭遇营养不良,进而导致退化,增加户外活动 是养护颈椎的方法之一,要向你推荐的运动项目是游泳、打球、练瑜伽等. 保养秘笈五:20:00 晚餐补肾加分 作为一位忙碌的白领,你可能没有足够时间准备健康营养的早餐和午餐,那晚餐的时候可以吃一些营养骨髓的食物。中医认为胡桃、山萸肉、生地、黑芝麻等具有补肾髓功能,可以把这些材料加入到你的晚餐中,以起到强壮筋骨,推迟肾与脊柱蜕变的效果。 保养秘笈六:21:00 学学大鹏展翅 看电视的时候,你可以学一学大鹏展翅:轻轻弯腰至90度,两个手臂模仿大鹏飞行一样伸展开,但可不要将头抬起来,越高越好,坚持5分钟。这个动作可以 帮助你增加颈椎部肌肉的韧性。 保养秘笈七:22:00 享受中药热敷 将小茴香些许、盐半斤一起炒热,装入布袋,放在颈背部热敷30分钟。每日1次。可改善颈背部血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注意,别让温度太高或时间过久。 保养秘笈八:23:00 选择健康枕头 枕头和床也是颈椎的亲密伴侣,枕头过高或者过低,床垫过于柔软都会连累颈椎。枕头宽度应达肩部,中间低,两端高的元宝形的保健枕头对颈椎有很好的 支撑作用,可以让颈椎得到很好的休息;对于颈椎不好的人来说,木板床、棕绷床是上选,而那种过分柔软的床肯定不利于颈椎。 不良习惯让颈椎提前老化: 颈椎病之所以提前光顾我们,就是因为我们的颈椎每天总会有意无意地遭遇到一些损害,有些是可以避免的,而有些却是不得不面对的。而我们能做的就是 提前对它们的起因有所了解,并在第一时间加以预防。 NO1:劳损纠缠 毋庸置疑,长期慢性劳损是导致年轻人颈椎提前老化的最主要原因。中医有“五劳所伤"的说法,意思是说,如果我们长期保持某一种活动状态,就会破坏机体的平衡状态,最终损害健康。如果长时间保持低头工作这单一的姿势,忽视了给颈椎休息,使颈部肌肉过度疲劳,导致身体重力全部压在颈椎上,长期如此,就有可能诱发颈椎病。 NO2:寒湿偷袭 女性体质天生比较寒,容易四肢冰凉,对气候转凉特别敏感。居住环境寒冷、嗜好寒凉食物、穿戴过少、过劳都容易损伤身体阳气,从而使得筋骨虚寒、风 寒湿邪容易乘虚而入。外界环境的风寒湿因素可使颈部肌肉痉挛、小血管收缩,导致软组织血循环障碍,久而久之,就会引起颈椎病。 NO3:不良姿势 人体脊椎有特有的生理曲线,如果我们违反规律,长期让它处于一个姿势,终会导致机体失衡,血液循环不畅,造成筋骨损伤。比如,长时间躺着看电视, 坐车打盹都是让颈椎很受损的举动。 NO4:机体亏虚 营养不良、心情抑郁、活动少了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体质下降,肝肾亏虚、筋脉失养。一旦肾气亏损时就会腰膝酸软、骨钙流失、退化,如果碰上劳损过度或是寒湿来袭就很容易引发颈椎问题。 颈椎病的几个症状: 一旦出现脖子酸疼、落枕等情况,有些人就非常紧张,担心自己一定是得了颈椎病。其实,这种情况多是颈椎过度疲劳所致,改变姿势,多让颈椎休息,一 般都能自行缓解。颈椎病除了脖子酸疼外,通常还会有头晕、目眩、胸闷、恶心、呕吐、四肢麻木、走路打飘等症状。可去医院通过X片、核磁共振、椎动脉造影等来确诊。 颈椎保养法--送给已经脖子痛,或者天天对着电脑的朋友 颈椎保养法--送给已经脖子痛,或者天天对着电脑的朋友 长期上网,经常面对屏幕工作的朋友们,综上所叙,你可以来个小测试你的颈椎还好吗? 柔韧、灵敏、强健……这些形容词是不是已经渐渐远离了你,取而代之的是你的颈椎常常跟你闹别扭? 1. 也许是常开车的缘故,最近你常常感到四肢无力,走起路来打飘? 2. 在最近的几个月里,你发生了几次莫名其妙的落枕事件? 3. 除了颈部不适外,你经常头晕、眼花、心慌,你联想到了心脏病? 4. 写完了明天开会要用的策划案,你发现整个肩膀酸疼得抬不起来? 5. 颈背酸痛,你抽空去附近美容店按摩,情况好转,没过几天情况更糟糕? 6. 在装扮上,你从不落伍,夏天吊带装、冬天低领衫,常常露出你性感的脖颈? 7. 你的视力又下降,该换眼镜了,而且眼睛还特别容易疲劳,怕见光,爱流泪? 如果你已经具备某些上述特征,那么就要警惕颈椎病来袭的可能性了。 朋友们:颈椎病严重困扰着现代都市人。摸摸自己的脖子,是不是有些僵硬?转转看,有没有一点疼的感觉?当心,别让颈椎病找上你。让我们善待颈椎,善待健康!
肩 部 1、骨性、肌肉标志斜方肌结节:在肩胛冈的后缘,位于皮下隆起。(图2-36)肩胛冈的刚上窝:在肩胛冈上方,是冈上肌的附着点。 肩胛冈的刚下窝:在肩胛冈下方,是冈下肌的附着点。(图2-37) 肱骨头:肩关节屈曲90°并旋内、旋外,可感到肱骨头旋转,旋内时可触摸到肱骨的大结节和小结节及中间结节间沟。(图2-38)肩峰:在锁骨外侧端。(图2-39) 肩胛骨的外端和锁骨肩峰构成肩锁关节。(图2-40)肩峰的下缘和后缘是三角肌的附着点。(图2-41) 肩胛骨面:在肩锁关节的外侧可触及。。(图2-42)喙突:在肱骨头内侧和锁骨下方,能触摸到的是喙突尖和内侧缘,是肱二头肌短头肌腱、喙肱肌、胸小肌的附着点。(图2-43)肱二头肌沟:内旋上臂,在肱骨的中点近侧,沟内含有 肱二头肌的长头及其肌腱。(图2-44) 2、屈 曲三角肌的前部和喙肱肌是肩关节的主要屈肌。胸大肌的是间纤维、肱二头肌、前锯肌、斜方肌为次要的屈肌。(图2-45)三角肌: 起点在锁骨外1/3、肩峰、肩胛冈。止点在肱骨三角肌粗隆。 后部肌束(脊柱部):外展肩关节90°屈曲肘关节,在肩关节的后部可触及。(图2-46、2-47) 中部肌束(肩峰部):肩部外展在前束和后束之间为中部。(图2-48) 三角肌的前部肌束(锁骨部):做肩部水平向前推的动作,可触摸到该肌束。(图2-49) 喙肱肌:前屈外展臂部并屈曲肘关节,在臂部的内侧面、肱二头肌的后方能感到一条绷紧的条索状肌肉即是该肌。(图2-50) 起点:喙突。止点:肱骨中部内侧。(图2-51)肱二头肌长头肌腹:在肘区的前面、臂的前面一直到三角肌的下面,屈伸肘关节动作能更好在显现该肌腹。。(图2-52) 肱二头肌短头肌腹:在上臂前面近端1/3处,靠近胸大肌。(图2-53)肱二头肌肌腱:前臂旋后,抗阻力屈曲肘关节,在肘窝处可触摸到。(图2-54) 肱二头肌起点: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上结节,短头起于肩胛骨喙突。止点在桡骨粗隆。(图2-55) 前锯肌:重复做短促的吸气动作,可看到附着在肋骨的指状突起出现在后方的背阔肌和前方的胸大肌之间。。(图2-56)起点:第1-8肋骨。止点:肩胛骨内侧缘及下角。(图2-57)斜方肌: 从枕骨突起向外向下到锁骨外1/3为上部纤维。下部纤维附着于肩胛冈的内侧,沿下胸椎棘突的内侧向下走行。压低肩胛骨明显。中部纤维从肩峰到第7颈椎和上 部胸椎的棘突处可触及,内收肩胛骨明显。斜方肌呈扁平状,由于纤维的旋转会触到像条索状的结构,正常无紧张,无压痛。(图2-58)背阔肌、大圆肌、三角肌的后部纤维是肩关节主要的伸肌。小圆肌和肱三头肌长头为资格的伸肌。肩关节伸直疼痛提示收缩肌肌腱炎。(图2-59) 3、伸 直背阔肌:在上臂的内侧面,胸廓后外侧部可触摸到该肌。(图2-60) 起点在下6个胸椎棘突和全部腰椎棘突及髂嵴。止点:肱骨小结节嵴。(图2-62、2-63)大圆肌:在上臂的内侧面,胸廓偏后侧向上推,有一明显的肌性突起即是该肌。(图2-61) 小圆肌:肩关节外展、肘关节屈曲各90°,前臂旋前,在肩胛外侧缘的三角肌和大圆肌之间既是该肌。(图2-64)肱三头肌长头近侧端肌腱:肩关节外展、肘关节屈曲各90°,前臂远侧端抗阻力外展肘关节,在肩后部三角肌的后束肌纤维和小圆肌的外侧可触及该肌腱。(图2-65)肱三头肌:起点:长头起于肩 胛骨盂下结节;内侧头起于桡神经沟内下方的骨面;外侧头起于桡神经沟外上方的骨面。止点:尺骨鹰嘴。。 三角肌中部纤维和冈上肌为肩关节外展肌。三角肌的前后纤维和前锯肌有辅助作用。阻力肩关节外展疼痛提示收缩肌腱炎。(图2-68、2-69) 4、 外 展三角肌的中部(肩峰部)肌束:肩部外展在前束和后束之间为中部。冈上肌:臂部外展,在冈上窝内可触及该肌。(图2-70)5 、内 收胸大肌:起点:锁骨内侧半、胸骨、第1-6肋软骨。止点:肱骨大结节嵴。(图2-71、2-72、2-7 7、 外 旋冈下肌和小圆肌为肩部外旋的主要肌肉。三角肌的后部纤维辅助外旋活动。(图2-78)冈下肌:起点:肩胛骨冈下窝。止点:肱骨大结节中份,在冈下窝可触摸到。(图2-79)小圆肌:起点:肩胛骨外侧缘背面。止点肱骨大结节下份,在肩胛骨外侧缘的三角肌和大圆肌之间可触摸到。((图2-80、2-81
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能够加强抗病才能,进步人体免疫性能。 三里内关穴,胸腹中妙诀。 曲池与合谷,头面病可彻。 腰背痛相连,殷门昆仑穴。 头项若有病,后溪并风池。 膝前兼胸胁,环跳与阳陵。 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 风池穴 取穴: 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凸起处。 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的会穴。 办法: 1、先将右手拇指与食指岔开,分按两侧风池,两指同时使劲一捏一松25下; 2、换左手捏拿风池25下; 3、双手两拇指分按两风池,余四指抱头,两拇指同时使劲揉捻旋转各50下。 2曲池穴 取穴: 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屈肘成直角时在纹外端凸起处,掌心向内取穴。) 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一。 办法: 1、用右手食指按压在左手曲池上,拇指托住少海穴(在肘窝底曲池对面),拇、食两指同时使劲捏捻50下; 2、换左手拇指捏拿揉捻右肘曲池50下。 3内关穴 取穴: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手少阴心包经络穴。 办法: 1、用右手拇指按压左手内关,食指托住外关穴(在腕关节背侧,与内关绝对)。两指同时按压,一捏一松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内关50下。 2、用右手拇指按压捻揉左手内关50下;换左手拇指捻揉右手内关50下。 4合谷穴 取穴: 在手背,第1、2(拇、食指)掌骨之间,当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 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四总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和回阳九针穴之一。 办法: 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捏拿左手合谷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合谷50下。 5后溪穴 取穴: 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掌骨指关节)前的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手太阳小肠经腧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 办法: 1、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拇指在左手掌上,食指在左手背,两指同时使劲掐捏捻揉左手后溪50下;换左手掐捏捻揉右手后溪50下。2、两手握拳,拳心朝上,两后溪对敲50下。 6环跳穴 取穴: 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 取穴: 侧卧屈股,术者以拇指掌指关节横纹压在大转子凸点上,指头指向脊椎,拇指尖之处是穴。 足少阳胆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会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和回阳九针穴之一。 办法: 脱去外衣留内衣,两手握拳,手心向内,两拳同时捶打两侧环跳各50下。 7足三里穴 取穴: 正坐屈膝垂足,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足阳明胃经合穴,四总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和回阳九针穴之一。 办法: 1、衣着内衣正坐,双腿屈膝,用两手拇指别离按压在两腿足三里上,余四指并拢扶住小腿肚,两拇指同时使劲按揉50下。 2、双掌同时拍打两腿足三里50下。足三里是降虚火、定神志、强健保健的要穴。 8殷门穴 取穴: 在大腿前面,当承扶与委中连线上(臀横纹至膕横纹正中连线上),承扶下6寸。 足太阳膀胱经腧穴。 办法: 1、脱去外衣留内衣,正坐床上或椅凳上,用两手拇、食指岔开,同时捏拿两殷门各50下。 2、两手掌别离按两腿殷门,同时高低摩擦50下。 9阳陵泉穴 取穴: 在小腿外侧,当膝下腓骨头前下方凸起处。 足少阳胆经合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一,八会穴中的筋会穴。 办法: 1、用两手拇指按压在两腿阳陵泉上,其他四指并拢托住小腿肚,同时使劲揉捻50下。 2、两手掌分按两膝外侧,同时使劲拍打各50下。 10昆仑穴 取穴: 在足部外踝前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凸起处。 足太阳膀胱经腧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一。 办法: 1、用右手拇、食指岔开,食指按住右足昆仑穴,拇指按在右足内踝下照海穴上,拇食指同时使劲捏拿50下;换左手捏拿左足昆仑穴50下。 2、两拇指分按两足昆仑穴同时揉捻50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