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糖尿病基金会的最新 2015 数据显示,全球成年人糖尿病患者已达 4.15 亿,到 2040 年,这一数据将升至 6.42 亿。 11 月 14 日,第 9 个联合国糖尿病日来临。今年的主题是:健康饮食。 你一定知道,糖尿病饮食需要格外注意。你也一定知道,《实用内科学》里,关于糖尿病饮食这一块的介绍也较详细,但都是以体重、劳动强度、食物血糖负荷来进行列表计算的。 可每种食物多少热量,莫说普通老百姓记不住,恐怕要医生全记住也是很困难的。那么,你要如何向糖尿病患者交代饮食呢? 莫慌,内分泌君再支招。我们的口号就是「拒绝纸上谈兵,专注分享实战内容」。以下这些可「实战」的神嘱托,赶紧用起来吧! 一天吃多少? @xqf005: 2 个拳头大小的碳水化合物,如馒头、米饭等; 1 个拳头的水果; 小指厚、手掌心大小的蛋白质,如鸡蛋、豆腐; 拇指第一节大小的脂肪; 食中指大小瘦肉。 为什么糖尿病禁食稀饭汤面? 你是不是看到医院的健康栏有一条温馨提示:糖尿病患者禁食稀饭、汤面、油炸食物,以淡馒头、花卷为宜。 很奇怪吧?这也都是淀粉物质啊,最终转化为葡萄糖。为什么馒头可以吃,米饭可以吃,稀饭汤面就不行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稀饭、汤面、油炸食物吸收快,糖尿病患者食用这些食物将迅速进入血糖高峰,不利于血糖控制。 3拳头手指比喻很好,其他吃的怎么破? 这里给你推荐歌谣一首,内分泌君唱起来了,各种吃的囊括其中。K 歌大赛,你来么? @naturelws: 白水:冷热开水,多多益善。 油脂:一餐一匙,按量为宜。 米面:巧妙搭配,一碗不多。 食盐:清淡饮食,咸腌不吃。 蔬菜:绿红黄白,多吃不限。 杂粮:薯类菇类,少量常吃。 水果:糖度高低,区别对待。 坚果:花生瓜子,偶而少食。 鱼类:鱼比肉好,肉以禽好. 糖果:甜食糖果,点到即止。 鸡蛋:一天一个,刚好足够。 油炸:油炸油煎,一点不沾。 豆奶:每天一次,不能不吃。 烟酒:戒烟戒酒,坚持长久。
内分泌代谢科简介 内分泌代谢科是我院成立较早的科室,从事内分泌及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等代谢病的诊断治疗及相关研究,博士学位授予点;科室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体,是经中华医学会批准的首批“糖尿病患者教育管理认证”单位,是卫生部基层慢性病培训教师所在单位,是卫生部“骨质疏松症诊疗技术协作基地”、南方医科大学“国际代谢性疾病中心”体重管理基地。其在国内率先开展的“院内血糖管理”项目被中华医学会认定为“糖尿病特色管理项目”,并获全国评比第一名。科室在甲亢突眼、妊娠糖尿病、糖尿病足、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性腺发育障碍、骨质疏松、肥胖减重、甲状腺穿刺技术等方面已形成医疗特色。 科室现有医护人员近30名,其中高级职称5名(正高3名,副高2名),中级职称 3名,拥有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3名。科室主系列人员均有大学附属医院工作背景,近两年来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SCI 2篇,副主编全国统编教材一部,参与大型专业书籍编写2部。 科室拥有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门诊部,拥有快速检测室,可完成糖尿病筛查及糖尿病并发症全套检查;目前展开床位42张(其中VIP 6张),备有胰岛素泵、实时动态血糖监测仪、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筛查仪、骨质疏松治疗仪、神经血管治疗仪等国内外先进的专科设备,着力建立更规范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基地,打造血糖监控管理平台、特色糖尿病足治疗中心,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特色医疗项目: 1.院内血糖管理系统—走在国内前列 我科的“院内血糖管理系统”在内分泌科、骨科医学部、神经外科、普外科广泛开展,受到了专家及患者的一致好评,其作为特色项目获得了中华医学会“特色糖尿病教育管理项目”评比第一名,并在全国推广。院内血糖信息网络化管理,是通过计算机实时传输信息的血糖监管平台,由糖尿病专科医师对全院在院患者实现及时、系统的血糖控制,尤其是外科围手术期的糖尿病患者,该系统使其血糖控制明显改善、住院日明显减少及相关费用明显降低。 2.胰岛素泵修复胰岛功能 胰岛素泵治疗是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降糖技术,可模拟正常的胰岛素分泌模式,达到有效控制血糖、修复胰岛细胞功能。我科拥有国际先进的胰岛素泵22台,对新诊断糖尿病及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可达到改善胰岛功能减少用药甚至停药的疗效。 3.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实时动态血糖胰岛素泵系统”可完成72小时连续血糖监测检查,对血糖水平异常(高血糖或低血糖)将自动报警,保障降糖的安全有效。可有效治疗难治性高血糖及不易发现的低血糖,安全控糖达标。 4.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筛查系统 科室拥有免散瞳彩色眼底立体照相机、双相多普勒超声仪、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测仪,可全面而系统的评估糖尿病相关慢性并发症,按照指南糖尿病患者常规一年一次并发症筛查,达到“防”胜于治目的。 5.骨质疏松的综合治疗 依托卫生部“骨质疏松症诊疗技术协作基地”项目进行骨密度筛查,定期“骨质疏松大讲堂”健康教育,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指导,以药物治疗为基础联合骨密度治疗仪利用脉冲电磁场进行综合治疗,有效提高骨密度,减轻疼痛,预防骨折,诊疗措施安全、方便,疗效明确。 7.甲亢恶性突眼 与南方医院放疗科协作开展“甲状腺恶性突眼”的球后放射治疗,经过既往临床经验积累及临床验证,形成一套完整的联合治措疗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可靠。 8.甲状腺结节穿刺 在超声科的配合下顺利开展“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病理组织检查的新技术,填补了我院空白,累计开展30余例,使诊断不明确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得到了及时合理的诊疗,减少了不必要的手术。 9.糖尿病足及难治性慢性创面的处理 采用负压吸引技术及新型敷料,综合处理糖尿病足及慢性创面,有效减少截肢、保全肢体,促创面愈合。 10.代谢综合症:肥胖的综合减重治疗。
呵护您的一双“糖”脚丫 ——糖尿病日常生活中的足部护理经过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医护团队4个多月的精心治疗,肖伯的糖尿病足终于保肢成功,于近日康复出院了。 原来,肖伯患糖尿病10多年,近年来逐渐出现双脚凉、麻,春节时回老家探亲,经亲人介绍中药泡脚,泡了一次后,足部发红,肖伯觉得药效不错。没料,第二天下床后,他发现双足满布水泡、渗出黄水,便立即到某医院就诊,经换药治疗3周,创面没有缩小,反而变黑、结痂,周边红肿,且出现细菌毒素入血、高热的情况,面临即将截肢的风险,转诊到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经糖尿病足及慢性创面诊疗团队(内分泌代谢科、血管外科、创伤骨科、感染科、检验科微生物室)的专家们综合评估病情会诊后,确定了由血管外科通过介入畅通血管、胰岛素泵强化控制血糖、进行细菌药物敏感测试合理运用抗菌药物、超声清创后行负压封闭引流,必要时植皮的综合治疗方案。经过团队4个月的不懈努力和患者的积极配合,黑痂逐渐缩小、消失,创面变红润、肉芽不断生长,奇迹般的痊愈了。 糖尿病足,俗称老烂脚,是由于持续高血糖或反复血糖波动引起的血管与神经病变,走起路来会觉得疼,皮肤会失去感觉,易产生伤口或溃疡(图1),甚至发生感染和坏疽,严重者需要截肢,截肢率高达40% 。其实,通过正确的护理,本病是可防可控的,但是大多数病友,都像前面的肖伯一样,对于本病的了解甚少,为了让广大病友更好的认识和护理自己的双足,以下由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沈洁教授为大家一一解答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护理疑惑。 如何判断是不是糖尿病足呢? 大部分患者足部出现了对疼痛,温度感觉迟钝的初期时,自己是不知道的,有的患者甚至发现袜子鞋子有渗血渗液时才知道自己的脚破了。怎样才能尽早发现并积极预防呢?糖尿病患者可以对照自己,看看是否存在以下情况:1、双足下肢发凉肿胀,脚下垂时,颜色会逐渐变成紫红色发冷伴有麻木,疼痛或感觉迟钝,甚至消失(图2);2、不走路时没有明显不适,但一走路就会出现酸胀不适感,而不得不停下来休息,甚至发现有肌肉萎缩,足部畸形;如存在以上症状之一,应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咨询,并可采取早期预防措施如躺在床上行模拟踏脚踏车运动,还可以行踝关节屈伸运动等。 足部发凉时是否可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 如果仅仅是因为没注意保暖引起足部发凉,那么热水泡脚确实能起到改善足部血液循环的作用。而糖尿病患者足部发凉往往是因下肢血管和神经病变造成,热水泡脚并不能改善循环。而且极易出现烫伤,为避免烫伤和感染,建议洗脚水水温以正常的体表温度(37℃左右)为佳,洗脚时间控制在 5~10分钟即可。另外,用毛巾擦脚时不要大力摩擦,但要仔细擦干。尤其是脚趾之间,要尽量保持干燥,避免孳生致病菌。擦脚用的毛巾最好为白色,以便及时发现是否有血迹或者脓迹。如出现了一些小的烫伤怎么办呢?有的人第一想到的是消毒保持干燥,让伤口结痂,觉得一些小的伤口跑到医院是小题大做,即使去医院也只是消毒纱布包扎,自己处理就行了,去医院太麻烦,糖尿病足的伤口看似简单,一不小心会出大麻烦,建议糖友们一旦出现出现伤口,应立即去糖尿病专科找伤口治疗师处理。 足部经常出现干燥,皮裂怎么办? 糖尿病患者由于自主神经病变,出汗减少,足部皮肤干燥,特别是足跟部容易出现皮裂,并可进一步形成溃疡,继发感染。病人每天要涂抹羊脂油类润滑剂滋润双脚,并轻柔而充分按摩皮肤。病人如果是汗脚,出汗过多也容易引起真菌感染,建议他们在洗脚时用医用酒精擦拭脚趾缝,还可以在洗脚水中加少量醋,因为酸性环境不利于真菌生长。 足部经常溃疡,如何选择适合自己鞋子?一双合适的鞋,袜对糖尿病足患者来说,非常必要。日常用鞋,选择平底鞋(图3),不要买高跟或尖头的鞋,也不要买聚乙烯的或塑料的鞋子,因为它们不透气、不合脚。要逐渐适应新鞋,前几天只穿一小时,然后仔细检查双脚看是否有磨脚的现象。已经发生足部溃疡应如何护理? 可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轻轻拭干,不要涂深色药物,如龙胆紫、红药水,因药品的颜色会覆盖伤口感染的征兆;避免使用碘酒等强刺激的消毒剂用医用敷料覆盖;每天更换敷料(图4)。 当然想要护理好自己的“糖”脚丫,控制血糖才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调整好饮食习惯,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变化调整胰岛素剂量,将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综合管理有利于局部病变的恢复。 图1:典型糖尿病足溃疡 图2:足部感觉减退竟不知疼痛 图3:选择平底圆头鞋 图4:专业医师更换伤口敷料 附: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糖尿病足及难治性创面专科 每周四上午 8:00-12:00联系电话 020-6278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