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是血液在静脉内形成的血块,如果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容易导致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等症状,大面积肺栓塞甚至会导致猝死。乳腺癌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风险是同龄非癌症患者的3-4倍,其中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或者使用某些化疗药物的患者出现静脉血栓的可能性更高——患病风险增加了4%-15%。乳腺癌患者为什么更容易发生静脉血栓,应该如何预防其发生?为什么乳腺癌患者更容易发生静脉血栓?乳腺癌患者更容易发生静脉血栓的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1.肿瘤本身可能会增加血液凝块形成的风险。因为癌细胞会释放一些促进血液凝块形成的物质,如凝血酶原激活剂、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活化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2.在治疗乳腺癌的过程中,包括放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药物、手术等都具有促血栓形成作用。化疗药物或肿瘤衍生产品对内皮细胞的直接损伤,导致抗血栓形成特性的丧失,被认为在增加静脉血栓形成风险中起重要作用。3.乳腺癌患者在治疗期间通常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缺乏运动可能会增加发生静脉血栓的风险。需要注意的是,静脉血栓对乳腺癌的康复极其不利。静脉血栓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肿胀、疼痛、腿部发红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肺栓塞等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和生存率。因此,对于乳腺癌患者,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至关重要。乳腺癌患者如何预防静脉血栓?乳腺癌患者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静脉血栓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方法:运动和锻炼长时间坐卧不动会增加患者患静脉血栓的风险。因此,患者需要尽量避免长时间坐卧,并进行适当的运动和锻炼。穿着合适的衣物穿着过紧的衣物,特别是长时间穿着,会增加患者患上静脉血栓的风险。患者应该选择合适的衣物,尽量避免长时间穿着过紧。注意饮食和体重控制肥胖和高脂肪饮食会增加患者患上静脉血栓的风险。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和体重控制,避免过度肥胖。按医嘱服用药物有些患者需要接受抗凝治疗来预防静脉血栓的发生。患者需要按医嘱使用药物,并定期进行复查。定期复查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静脉血栓的早期症状和风险因素。对于已经出现静脉血栓的患者,需要及时治疗以避免血栓的进一步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要尽早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乳腺癌患者如何治疗静脉血栓?乳腺癌患者患上静脉血栓后,需要进行治疗以避免血栓的进一步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抗凝治疗:抗凝治疗是治疗静脉血栓的主要方法之一。抗凝药物可以防止血液凝结,减少血栓的形成和扩散。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肝素、利伐沙班等。血栓溶解治疗:血栓溶解治疗是一种较为激进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处于溶栓窗内、血栓较大影响血流动力学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的情况。血栓溶解治疗可以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来分解血栓。静脉滤器:静脉滤器是一种可以预防血栓穿过静脉进入肺部引起肺栓塞的设备。通常用于深静脉血栓患者不能进行抗凝治疗的情况。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血栓情况,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来取出血栓。手术存在风险,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手术治疗。需要注意的是,治疗静脉血栓时,仍然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和药物反应,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1)放射性甲状腺炎。 发生率约为10%~20%,通常出现在清甲治疗后1~10天,主要症状是颈部疼痛和肿胀,多为轻度、短暂,且逐渐减轻。残留腺体较多的患者常有吞咽疼痛和不适,极少数患者可出现严重或持久疼痛、喉头水肿的情况。 处理措施:遵医嘱使用冷敷或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迅速缓解症状。 (2)胃肠道不良反应。 最为常见,服药6小时即可产生,1~2天达高峰,多持续3~5天。表现为恶心、食欲不振,甚至呕吐,与碘-131剂量大小、TSH水平等相关,当患者处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状态时,基础代谢率降低,胃肠道蠕动会减弱。 处理措施:①给予胃动力药和胃黏膜保护剂或制酸剂;②轻者可少吃多餐,选择易消化、清淡饮食,严重者可进流质或禁食,必要时输液。 (3)血液系统不良反应。 少数患者可有白细胞降低,多为轻度降低,或者血小板降低,极少有全血细胞减少。多次大剂量治疗,尤其是老年患者、广泛骨转移者、治疗前已有造血功能减低者,需注意评估治疗的风险。 处理措施:①注意休息和保暖,防治感染;②碘-131治疗前1~2天口服泼尼松30mg/d;③口服升白细胞或血小板的药物,必要时皮下注射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血小板生成素等。 (4)生殖系统不良反应。 目前临床观察表明,碘-131治疗并不导致不育、流产、胎儿先天畸形及后代先天性发育不良等风险的增加。 处理措施:①服用碘-131后应嘱患者适量多饮水,增加排尿次数,保持大便通畅;②碘-131治疗后的6个月内应注意避孕。 (5)唾液腺损伤、味觉异常和口腔黏膜炎。 发生率约18.7%~64.7%,包括急性唾液腺炎和慢性唾液腺炎,其中腮腺炎最为常见。 处理措施:治疗期间适量多饮水、局部按摩唾液腺有助于预防和改善症状。 味觉功能减退发生率为2%~58%,多为一过性症状,采用盐水漱口、戒烟、更换牙膏有助于症状的改善。 此外个别患者还可出现口腔黏膜炎,处理措施同上。 (6)泪腺损伤。 主要症状包括泪溢症、畏光和眼球干燥症,症状常较轻微,多可自行缓解,极少数患者症状明显。 处理措施:①局部抗炎治疗,如使用含红霉素、林可霉素和磺胺醋酰钠等广谱抗生素的滴眼药;②口服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炎性反应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白细胞浸润及吞噬反应,从而改善症状;在炎性反应后期可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细胞的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生成、防止粘连及瘢痕形成,减轻后遗症。 (7)放射性肺炎和肺纤维化。 发生的概率很低,主要见于广泛肺转移多次治疗后。 处理措施:①注意控制老年患者碘-131单次及累计治疗剂量;②宜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预防治疗;③继发肺部感染应给予抗生素治疗;④注意观察患者呼吸和体温情况,并发低氧血症时应吸氧。
生理情况下,乳腺和子宫内膜一样处于周期性变化。月经前期,人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升高,乳腺从基本状态开始出现增生改变,在经前一周达到高峰;月经来潮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乳腺组织也随之退化到原来的状态,如此周而复始,直到怀孕或绝经。所以发生乳腺一过性增生的情况,我们无需紧张,这是自然生理变化。但乳腺组织反复的周期性增生、增生过度或者复旧不全,应该引起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