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全切就是切除全部甲状腺;而半切一般是指切除甲状腺左右两叶中的一叶。哪种方法更好呢?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大家要了解甲状腺癌常见的类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型癌、甲状腺髓样癌、甲状腺未分化癌,病理类型不同,手术方式选择的原则也不尽相同。这里我们主要针对前两种类型,因为他们占甲状腺癌的90%以上。其实,目前尚没有有力的证据说明哪种手术方式更具优势,手术方式的选择要遵循个体化的原则,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两者手术方式的优缺点吧!一、全甲状腺切除术(Total Thyroidectomy)1.优点①一次性治疗多灶性病变(这种情况在甲状腺癌中比较常见):②甲状腺球蛋白可以作为肿瘤标志物,监控肿瘤的复发和转移:③利于术后碘131治疗治疗;④减少肿瘤复发和再次手术的几率(特别是对复发中、高危患者);⑤准确评估患者的术后分期和危险度分层。2.缺点①全甲状腺切除术后,将不可避免地发生永久性甲减,须有终身服用甲状腺素。②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受损和(或)喉返神经损伤的几率增大3.全甲状腺切除的适用症:①童年期有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②原发灶最大直径>4 cm;③多癌灶,尤其是双侧癌灶;④不良的病理亚型,如:乳头状癌的高细胞型、柱状细胞型、弥漫硬化型、实体亚型,滤泡癌广泛浸润型,低分化型甲状腺癌;⑤已有远处转移,需行术后碘131治疗;⑥伴有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⑦伴有腺外侵犯(如气管、食管、颈动脉或纵隔侵犯等)。4.全甲状腺切除术的相对适应证是:肿瘤最大直径介于l~4 cm之间.伴有甲状腺癌高危因素或合并对侧甲状腺结节。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thyroid lobectomy)1.优点①并发症少,有利于保护甲状旁腺功能、减少对侧喉返神经损伤。②80%的患者可以维持正常甲状腺功能2.缺点①但这种术式可能遗漏对侧甲状腺内的微小病灶②不利于术后通过甲状腺球蛋白检测肿瘤是否复发③如果术后经评估需要碘131治疗,则要进行再次手术切除残留的甲状腺。3.甲状腺腺叶适应证:局限于一侧腺叶内的单发甲状腺癌,并且肿瘤原发灶≤1cm,复发危险度低、无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接触史、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对侧腺叶内无结节。4.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相对适应证为:局限于一侧腺叶内的单发甲状腺癌,并且肿瘤原发灶≤4cm、复发危险度低、对侧腺叶内无结节、微小浸润型甲状腺滤泡癌。综上所述,选择半切还是全切要根据肿瘤的直径大小、病灶多少、是否外侵、有无转移、有无肿瘤残留、有无射线接触史以及是否术后需要碘131治疗等因素进行判定。当然,尽管了解了这些,患者自己来决定半切还是全切是比较困难的,应该把自己的想法和医生交流,与以便医生根据病情和患者意愿做出个体化的手术方案。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首选方法,大部分患者经过手术预后良好。让很多患者纠结的是做全切(全甲状腺切除术,Total thyroidectomy)还是半切(甲状腺腺叶切除,thyroid lobectomy)呢?顾名思义全切就是切除全部甲状腺;而半切一般是指切除甲状腺左右两叶中的一叶。哪种方法更好呢?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大家要了解甲状腺癌常见的类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型癌、甲状腺髓样癌、甲状腺未分化癌,病理类型不同,手术方式选择的原则也不尽相同。这里我们主要针对前两种类型,因为他们占甲状腺癌的90%以上。其实,目前尚没有有力的证据说明哪种手术方式更具优势,手术方式的选择要遵循个体化的原则,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两者手术方式的优缺点吧!全甲状腺切除术(Total Thyroidectomy)优点①一次性治疗多灶性病变(这种情况在甲状腺癌中比较常见):②甲状腺球蛋白可以作为肿瘤标志物,监控肿瘤的复发和转移:③利于术后碘131治疗治疗;④减少肿瘤复发和再次手术的几率(特别是对复发中、高危患者);⑤准确评估患者的术后分期和危险度分层。缺点①全甲状腺切除术后,将不可避免地发生永久性甲减,须有终身服用甲状腺素。②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受损和(或)喉返神经损伤的几率增大全甲状腺切除的适用症:①童年期有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②原发灶最大直径>4 cm;③多癌灶,尤其是双侧癌灶;④不良的病理亚型,如:乳头状癌的高细胞型、柱状细胞型、弥漫硬化型、实体亚型,滤泡癌广泛浸润型,低分化型甲状腺癌;⑤已有远处转移,需行术后碘131治疗;⑥伴有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⑦伴有腺外侵犯(如气管、食管、颈动脉或纵隔侵犯等)。 全甲状腺切除术的相对适应证是:肿瘤最大直径介于l~4 cm之间.伴有甲状腺癌高危因素或合并对侧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腺叶切除术(thyroid lobectomy)优点①并发症少,有利于保护甲状旁腺功能、减少对侧喉返神经损伤。②80%的患者可以维持正常甲状腺功能缺点①但这种术式可能遗漏对侧甲状腺内的微小病灶②不利于术后通过甲状腺球蛋白检测肿瘤是否复发③如果术后经评估需要碘131治疗,则要进行再次手术切除残留的甲状腺。甲状腺腺叶适应证:局限于一侧腺叶内的单发甲状腺癌,并且肿瘤原发灶≤1cm,复发危险度低、无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接触史、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对侧腺叶内无结节。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相对适应证为:局限于一侧腺叶内的单发甲状腺癌,并且肿瘤原发灶≤4cm、复发危险度低、对侧腺叶内无结节、微小浸润型甲状腺滤泡癌。综上所述,选择半切还是全切要根据肿瘤的直径大小、病灶多少、是否外侵、有无转移、有无肿瘤残留、有无射线接触史以及是否术后需要碘131治疗等因素进行判定。当然,尽管了解了这些,患者自己来决定半切还是全切是比较困难的,应该把自己的想法和医生交流,与以便医生根据病情和患者意愿做出个体化的手术方案。
甲状腺癌中大部分为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良好,经过手术治疗,患者可以获得长期生存。但是,手术治疗只是甲状腺癌综合治疗的一部分,术后仍然需要规范的随访和治疗,以减少肿瘤的复发和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今天要说一下,甲状腺癌术后到医院复诊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携带出院小结出院小结记载着很多关键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健康档案,复查时要注意携带。出院小结包括哪些关键信息呢?1、出院诊断,即患者本次入院的最终诊断,一般还包括肿瘤分期;2、手术方式,即患者所做手术的名称;3、手术时间;4、诊疗经过,包括了诊疗过程中关键性细节,如患者术后病理结果;5、出院情况,表述患者出院时对治疗的反应和身体状态。6、出院医嘱,对患者出院后恢复和后继治疗提供建议,主要包括:生活指导,如饮食、活动注意事项等等;出院服药医嘱,如服药名称、服药剂量、服用频次等;复查建议,如复查频率、内容等。通过对上述关键信息的了解,医生可以对患者的病情快速做出准确的判断,提出恰当的建议。记住复诊时间甲状腺癌术后复查的时间一般为术后第1、2、3、6、12个月,其后根据病情每年复查1-2次。当然,一些病情特殊的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决定复诊时间。甲状腺癌术后前期复诊的主要目的是调整甲状腺素的剂量。对于甲状腺癌来说,口服甲状腺素既是对甲状腺手术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的补充,又可以抑制脑垂体分泌一种叫促甲状腺素的激素,后者可以促进甲状腺癌生长。通过前三个月促甲状腺激素检测,调整药物的剂量,使促甲状腺素达到目标水平。半年后,不仅进行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还通过超声、CT等方法检测肿瘤的复发。 整理携带既往诊疗资料一些患者把自己既往复查的资料按检查类型和时间先后进行整理,甚至装订,让医生看上去一目了然,大大提高诊疗的效率,非常值得提倡。这样,医生就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是否空腹来诊一般建议患者空腹来诊,检查当日早晨抽血后服用甲状腺素片。其实,这一点并不是十分重要,对检查结果的影响不大。为了方便患者,诊间一般会安排医务人员为患者开复查所需的化验单,并不会空腹等待时间太长。对路途较远的患者,并不强求要空腹,甲状腺素片也可以正常服用。
甲状腺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组疾病,常见的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机能减退、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近20年来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而此间正是中国推行加碘盐的时期,很多患者甚至医生认为甲状腺疾病的高发和加碘盐相关。其中显然有很多误解,研究已经证明加碘盐政策的实施有效改善了碘缺乏这一全球普遍存在的营养问题。如何摄入碘是甲状腺疾病患者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本文摘录《中国居民补碘指南》,并做适当的解释,帮助甲状腺疾病患者管理自己的碘摄入。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和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引起的,患者常有心慌、多汗、多食、消瘦、易怒等临床表现,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甲亢患者的甲状腺对碘的生物利用能力较正常人明显增高,如果再给予富碘食物,功能亢进的甲状腺将合成更多的甲状腺激素。因此,甲亢患者应该限制碘的摄入,尽可能忌用富碘食物和药物。如果应用放射性碘治疗甲亢,含碘多的食物例如海藻类等应该禁用至少7天。2.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甲减。导致甲减的原因包括自身免疫损伤、甲状腺手术切除、放射性碘破坏、外照射、碘缺乏和碘过多等。如果甲状腺全部切除或完全破坏所致甲减,摄碘和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器官已不存在或功能丧失,患者需要接受甲状腺激素的替代治疗,因此食用加碘食盐或未加碘食盐对甲状腺无明显影响,但是对于甲状腺癌需要做碘131治疗的患者,治疗前2周应该忌碘饮食。如果为甲状腺腺叶切除或甲状腺组织尚有残留,可以正常碘饮食,包括食用加碘食盐。碘缺乏所致甲减,往往发生在碘缺乏地区,食用加碘食盐是最有效的方法。碘过量所致甲减,程度较轻,常见亚临床甲减,此时,需查找碘过量原因,例如高水碘、食用过多富碘食物等,对这些患者要限制碘的摄入。3.自身免疫甲状腺炎自身免疫甲状腺炎中最为常见的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氏甲状腺炎),由于产生自身抗体,诱发自身免疫系统对甲状腺的攻击,造成甲状腺组织的破坏和存储在甲状腺中的甲状腺激素泄露,临床表现为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可以是正常、亢进或减退。有研究显示,碘摄入量是影响本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碘摄入量增加可以促进功能正常单纯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患者发展为甲状腺功能异常。因此,建议甲状腺功能正常的自身免疫甲状腺炎患者适当限碘,可以食用加碘食盐,但适当限制海带、紫菜、海苔等富碘食物的摄入。4.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女性和老年人多发。多数甲状腺结节病因不清。碘摄入量过多或不足都能使结节的患病率升高,所以要适碘饮食。如果是甲状腺结节有自主功能,导致了甲亢,要限制碘的摄入。近些年,虽然甲状腺癌发病率大幅上升,但是并没有发现补碘与甲状腺癌发病率升高之间的相关性。甲状腺癌患者可以正常碘饮食。但如果需要放射碘治疗。需要提前减少碘的摄入。5.妊娠期甲状腺疾病妊娠期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特别是脑发育的甲状腺激素来自母体和胎儿。胎儿甲状腺在妊娠10周具有了摄碘能力,12周后可以合成甲状腺激素,但胎儿甲状腺的成熟是在妊娠24周以后。所以,在妊娠前半期,支持胎儿脑神经发育的甲状腺激素主要来自母体。为了保证母体和胎儿的需要,妊娠妇女饮食中碘的需要量,要多于非妊娠妇女,在妊娠前和妊娠期间摄入碘充足的妇女可以保证甲状腺内有足够的碘储备,并能适应妊娠期甲状腺激素增多的需要。所以,妊娠期患有甲状腺疾病的患者也要摄取足够的碘,食用加碘食盐是最好的方法。患有自身免疫甲状腺炎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妊娠妇女,还要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及时调整左甲状腺素剂量。妊娠前有甲亢而采取低碘饮食的患者,在拟妊娠前至少3个月食用加碘食盐,以保证妊娠期充足的碘储备。妊娠期甲亢患者也要摄取足够的碘,要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及时调整抗甲状腺药物的剂量。妊娠期间应权衡利弊,谨慎地选择会使患者暴露于高碘环境中的诊断措施和治疗药物。甲状腺疾病复杂多样,每种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同。因此,对于不同甲状腺疾病患者是否需要补碘,应该尽量遵循医生的建议。
读懂血液中的甲状腺指标甲状腺激素(T4、T3)。甲状腺的两种主要激素是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当这两种激素从甲状腺释放入血液后,绝大部分(超过99%)与特定的蛋白结合,并以这种结合形式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就像血液里有一些坐着小船的乘客,小船相当于这些蛋白,而乘客即是T4、T3;剩下的很少一部分没有与蛋白结合,游离于血液之中,就像在血液里游泳的乘客,这些游离的甲状腺激素在报告单上叫做游离T4、T3(FT4、FT3)。尽管少,这部分游离的甲状腺激素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它们才能和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从而发挥生理作用。当游离的T4、T3进入细胞,“船”上就会释放一些T4、T3,以维持血液中游离T4、T3的稳定。根据目的不同,有时医生会检测你血中的总T4或者总T3水平(他指所有在血液里的T4、T3,无论与蛋白结合与否),有时也会检测游离T4或游离T3水平。促甲状腺激素(TSH)。TSH是由垂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它的作用是刺激甲状腺细胞工作,其检查结果能反映甲状腺和脑的反馈机制是否处于正常运转状态。TSH正常通常意味着大脑里的垂体“感受到”血液循环中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是正常的。若甲状腺激素低于正常,TSH一般会升高、超出正常范围,以刺激甲状腺分泌更多的甲状腺激素(T4、T3)。同理,假设你曾有甲状腺切除术史并正通过服用药物补充甲状腺激素,如果这时你的TSH水平高出正常范围,即表示你的甲状腺摄入量可能不足。甲状腺球蛋白。(Tg)它仅由甲状腺产生,但它不是激素。甲状腺内的甲状腺激素就存储在甲状腺球蛋白中。甲状腺不会主动地把它们释放到血液中,但总会有部分甲状腺球蛋白“漏出”到血液中。对于分化程度良好的甲状腺癌患者来说,甲状腺球蛋白是最重要的检测指标之一。经过手术和放射性碘治疗的患者血中甲状腺球蛋白升高也提示有甲状腺癌细胞残余。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它是由人体免疫系统中的淋巴细胞产生的,能和甲状腺球蛋白互相影响。这类抗体最常见于“桥本病”或“桥本甲状腺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身上,它会逐渐的损伤甲状腺细胞并最终导致甲状腺组织的破坏。很多患者的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会在甲状腺癌得到治疗后逐渐消失(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也有的患者这个抗体一直不消失,意味着他曾患有桥本病或者有残留的癌细胞;如果患者抗体消失后又重新出现,则提示可能又长了新的癌细胞